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蘇威

(隋朝宰相)

鎖定
蘇威(542年~623年),字無畏,京兆郡武功縣(今陝西省武功縣)人。北周至隋朝大臣,西魏度支尚書蘇綽之子,大冢宰宇文護之婿。
起家京兆郡功曹,襲封美陽縣公。迎娶新興公主,遷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改封懷道縣公。岳父宇文護伏誅後,貶為小稍伯下大夫,以生病為由拒絕。支持隋文帝楊堅即位,拜太子少保納言度支尚書。頗有才能,歷任要職,擔任大理卿、京兆尹御史大夫、民部和吏部尚書。力主減賦,修訂法典,聯合左僕射高熲參決朝政。 [1]  開皇九年(589年),拜為尚書右僕射,成為“四貴”之一。開皇十二年(593年),參與結黨營私,免除官爵。大業元年(605年),拜尚書左僕射。大業三年(607年),遷太常 [2] 納言,參豫朝政,加授開府儀同三司,封房公,頗受尊重,坐罪罷免。隋朝末年,歷任光祿大夫,支持皇泰主楊侗稱帝,拜太師,沒有得到唐高祖父子的接見。 [3] 
唐朝武德六年(623年),病死於長安,享年八十二歲。
本    名
蘇威
無畏
所處時代
西魏-隋唐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地
京兆武功
出生日期
大統八年(542年)
逝世日期
武德六年(623年)
主要作品
《開皇律》
主要成就
北周名臣,隋朝宰輔,四貴之一
爵    位
美陽縣公→邳國公(除)→邳公
官    職
尚書左僕射 開府儀同三司 太師

蘇威人物生平

蘇威北周青雲

蘇威出身京兆武功(今陝西省武功縣)蘇氏,世家名門。蘇威小時候,就表現出了成熟。他五歲喪父,悲哀如同成年人。 [4] 
北周太祖執政時,繼承美陽縣公的爵位,任郡功曹。大冢宰宇文護見到他很是禮遇,把自己的女兒新興公主嫁給他。但是蘇威見宇文護專權跋扈,恐怕災禍連累自己,逃到深山中,卻遭到叔父逼迫,還是不能免於為官。但蘇威時常隱居山寺,以讀書為樂。不久,授為使持節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改封爵位為懷道縣公 [5] 
北周武帝親政後,拜授蘇威為稍伯下大夫。對於前後所被授予的官爵名號,蘇威都以生病為由不接受。蘇威有一個堂妹,嫁給河北的元雄。元雄早先與突厥人有怨隙。突厥入朝請求歸順,但是要求獲得元雄和他的妻兒才能滿意。北周於是遣送元雄和其妻兒去突厥。蘇威説:“野蠻人愛財,可以行賄使其改變主意。”於是標價變賣田產房屋,用盡家財贖回元雄,當時的輿論認為他很仁義。周宣帝繼位,拜授他為開府 [6] 

蘇威創隋出仕

隋文帝做北周丞相時,高熲屢次説蘇威賢明,楊堅也一向看重他的名望,於是召他入府。蘇威到相府後,楊堅把他引到內室,與他交談之後十分高興。過了一個多月,蘇威聽説北周禪讓議論之後逃歸故鄉。高熲請求追他回來,楊堅説:“這是不想參與我的大事,姑且讓他去吧。” [7] 
開皇元年(581年),楊堅接受北周禪位之後,徵拜蘇威為太常卿、太子少保,追贈他的父親為邳國公,食邑三千户,讓蘇威承襲。不久又讓他兼任納言、吏部尚書。蘇威上表辭讓,隋文帝下詔説:“船大要多載物,馬快要跑的遠,正因為你有多種才能,就不要推辭多做事了。”蘇威這才停止推辭 [8] 
蘇威的父親蘇綽在西魏因為國家用度不足,制定徵税的辦法,被時人認為太沉重,於是他便感嘆説:“當下所做的事,就像拉弓一樣,不是和平時期的法律。後代的君子,誰能減輕這樣的徵税法律呢?”蘇威聽到這話,以後便常以此為己任。於是,此時蘇威奏請皇上,減輕賦税和勞役,致力於採用較輕的制度,與民謀福祉,隋文帝大多聽從他。但也非事事皆如此,譬如蘇威曾建議,户口滋育繁多,天下田地不夠,可以減少公卿的封地以供應民眾,遭到大司徒王誼的反對而不了了之。

蘇威四貴重臣

蘇威逐漸被隋文帝親近看重,與高熲參與執掌朝政,以至於盧賁對此很不服氣。蘇威見到皇宮中用白銀作帷幔的鈎子,就極力陳説節儉的美德來告誡皇帝。隋文帝為此而改變了神色,對於舊有的雕琢文飾的器物,全都命人清除毀壞。隋文帝曾憤恨一個人,將要殺他,蘇威入閣勸告,文帝不採納且氣憤至極,想要出門親自行斬,蘇威上前阻攔不肯離開。隋文帝躲過蘇威而出殿,蘇威又擋住他不肯放他過去,文帝只得回到殿內。過了很久,才召蘇威入殿,向他道謝説:“你能做到這樣,我沒什麼擔憂的了。”於是賞賜他兩匹馬,錢十幾萬。不久蘇威又兼任大理卿、京兆尹御史大夫,原本任職不變。
治書侍御史梁毗認為蘇威身兼五職,貪戀於繁多的權位,沒有推舉賢士代替自己的意思,擬上表彈劾蘇威。隋文帝説:“蘇威從早到晚兢兢業業,胸懷遠大志向,舉薦賢能方面有欠缺,怎能急迫的逼他呢?”對蘇威説:“‘被任用就出仕,不被任用就隱匿’,只有我和你才有這一特點吧。”又對朝臣們説:“蘇威不遇上我,沒法説出他想説的話;我得不到蘇威,怎麼能推行我的政策?楊素辯論口才天下無雙,但如果要參照古今,幫我教化百姓,就不能與蘇威相比了。蘇威若遭遇亂世,終南山上的四皓,蘇威是可以屈居於他們之後嗎?”因此在當時,蘇威與高熲、楊雄、虞慶則並稱“四貴”。
不久,蘇威拜受刑部尚書,解除太子少保、御史大夫之職。後來解除京兆尹這一建制和官職,蘇威又被任命為檢校雍州別駕。當時高熲與蘇威同心協力,政事刑法無論大小,二人無不用心籌劃,在執行法治時不時修訂於是改換朝代幾年後,天下大治。不久他又轉任民部尚書,依舊擔任納言。開皇五年(585年)七月,關中大旱,河南諸州發大水,隋文帝下令蘇威賑濟 [9]  ;開皇六年(586年)正月,山東各州發生饑荒,隋文帝令蘇威巡視賑濟。開皇七年(587年)四月,蘇威轉任吏部尚書。開皇八年(588年)八月,河北諸州發生饑荒,亦是蘇威負責賑濟,同時兼任國子祭酒
隋朝在戰亂之後建國,法令規章雜亂混雜,隋文帝開皇元年(580年)修訂法律之後,蘇威不時對其中條款提出異議,於是在開皇三年(583年),隋文帝再次命令朝臣修訂法律,作為一朝通用的典章制度。法令的標準、樣式,大多是蘇威制定的,世人都認為他有才能 [10] 開皇九年(589年),拜受尚書右僕射。這年,蘇威因母親亡故而離職,守孝期間他因悲傷骨瘦如柴。隋文帝告諭蘇威説:“你品德高於常人,感情特別深厚,孝順之道,就如同屈尊下從一般。必須抑制悲哀,為國家愛惜自己。我對於你來説,是君主,也等同於父親,你應當按照我的旨意,依禮保全自己。”不久,隋文帝下令重新啓用蘇威主事,他堅持推辭,隋文帝下詔安慰不許推辭。開皇十年(590年),隋文帝巡幸幷州,下令他與高熲一起留守京城總理諸事。不久又把蘇威召到隋文帝的行轅所在,讓他處理民間訴訟。蘇威上奏請求設置五百個家鄉正,並建議廢除郡制,雖然與李德林因此發生爭執,但是得到了高熲的支持,他的建議皆被隋文帝所採納 [11] 

蘇威朋黨致禍

蘇威的兒子蘇夔,年少時就有盛名於天下,招引門客,天下的名士大多附和於他。開皇十二年(592年),因為討論音樂的問題,蘇夔與國子博士何妥都堅持自己的觀點,各成一家之言,於是朝廷讓文武百官表示他們贊同哪一種意見。朝臣大多依附蘇威,贊同蘇夔的佔了十分之八九。何妥憤怒説:“我讀書四十多年,反被一個毛頭小兒所屈辱!”於是奏告蘇威與禮部尚書盧愷、吏部侍郎薛道衡、尚書右丞王弘、考功侍郎李同和等人一起結成朋黨,在官衙中稱呼王弘為世子,稱李同和為小叔,意思是他們就如同蘇威的兒子和兄弟。又説蘇威用不正當手段讓他的堂兄弟蘇徹、蘇肅等人作假當官。還有國子學請蕩陰人王孝逸為書學博士,蘇威的下屬盧愷,引薦王孝逸做蘇威府中的參軍。
隋文帝命蜀王楊秀、上柱國虞慶則等人全面調查,所指控諸事皆被證明。於是,隋文帝讓蘇威閲讀《宋書·謝晦傳》中朋黨事件的部分,蘇威惶恐畏懼,摘下帽子叩首,隋文帝説:“已經晚了。”於是免去蘇威所有的官職,以開府的身份放還家中。知名之士中有一百多人受到蘇威的牽連而獲罪。
不久,隋文帝説:“蘇威是有德行的人,只是被人牽連了。”讓他恢復官職。開皇十四年(594年)七月,恢復了蘇威邳國公的爵位,擔任納言。蘇威隨從天子祭祀泰山,因為不敬又一次被免官,但是很快官復原職。隋文帝對羣臣説:“人們説蘇威偽裝清廉,其實家中金銀無數,這是毫無根據的瞎話。但他生性乖僻,不明白世事關鍵,追求名聲太急切,順從他的就喜歡,違揹他的就發怒,這是他的大缺點。”
開皇十五年(595年),蘇威奉命持節巡撫江南,可以隨機處置事務。過會稽時,翻越了五嶺才回到京城。開皇十七年(597年),突厥都藍可汗經常製造邊患,朝廷於是派蘇威前往可汗駐地 [12]  ,與他們締結和親盟約,可汗派遣使臣來京貢獻地方特產。蘇威因為勞苦功高,晉位大將軍。開皇末期,應召與楊素、牛弘、薛道衡、許善心虞世基、崔子發等人召集儒生,辯論新的禮儀並制定殺伐的量刑輕重 [13] 
仁壽初年(601年),蘇威恢復了尚書右僕射的官職。隋文帝去仁壽宮,命蘇威總理京城事務。等到隋文帝回到京城,御史彈劾蘇威多數職務內的工作沒有做好,請求審問。隋文帝發怒斥責蘇威,蘇威拜求告罪,隋文帝也不再追究。
仁壽二年(603年),蜀王楊秀獲罪,隋文帝下令楊素、蘇威、牛弘柳述趙綽共同審理此案 [14]  。仁壽四年(604年),隋文帝又到仁壽宮,生病後皇太子從京城趕往仁壽宮侍奉,詔令蘇威留守京師。

蘇威煬帝五貴

隋煬帝繼位後,加封蘇威為上大將軍。大業三年(607年)七月,天子興修長城,蘇威勸告隋煬帝停止大興勞役。高熲、賀若弼等被殺,蘇威因受株連,被免去官職。過了一年多,又任魯郡太守,不久召他還京,參預朝政。不久,又任太常卿。這年隨隋煬帝征討吐谷渾,升任左光祿大夫。隋煬帝因為蘇威是前朝舊臣,逐漸委以重用。一年多後,恢復納言官職。他與左翊衞大將軍宇文述、黃門侍郎裴矩、御史大夫裴藴、內史侍郎虞世基參掌朝政,當時稱他們為“五貴”。
到遼東之役時,蘇威以本職兼任左武衞大將軍,升任光祿大夫,賜寧陵侯爵位。這一年,晉封房公。蘇威因自己年老,上表請求退休,隋煬帝不允許,又讓他以本官兼掌選舉之事。第二年,隨隋煬帝征討遼東,任右御衞大將軍。
楊玄感造反,隋煬帝把蘇威請到軍帳中,面有懼怕之色,對蘇威説:“這個小孩很聰明,怎能不成為國家的憂患呢?”蘇威説:“那些明辨是非、審視成功的人,才是聰明人。楊玄感粗鄙簡單,不是聰明人,不必為他憂慮。但是這恐怕會成為出現禍亂的開頭。”蘇威見天下勞役不息,百姓思亂,略微用這些話諷喻隋煬帝,隋煬帝卻並不因此領悟。
隋煬帝回到涿郡,下詔蘇威安撫關中,任命蘇威的孫子尚輦直長蘇儇為副使。他的兒子鴻臚少卿蘇夔,之前擔任關中主管人事任命的重要官職,一家三人,都奉命出使關中,關中三輔的人都引以為榮。大業九年(612年),隋煬帝親下手詔説:“玉石因為光潔玉潤,塗描不能改變它的性質;松挺拔於寒冬,霜雪不能減弱它的光彩。這就是所謂的温仁與勁直,這是本性如此吧。房國公蘇威氣質襟懷温良寬宏,見識博雅氣度宏大,早年在朝廷中擔任重要職位,熟悉國家的典章制度,是先皇帝的舊臣,朝廷的老前輩。他是國家的棟樑,輔佐我十分辛勤,遵守法律法規,自謙以遵守禮儀。過去漢朝有三傑,輔佐惠帝的是蕭何。周朝有治理能臣十人,輔佐成王的是邵公奭。國家的寶貝,在於得到賢人,參預治理國家,他們是星光和台階,可供人們作為依據。雖有涉及爭論的事情,最終總會澄清,衡量時事事物,仍為朝廷為要,可讓他任開府儀同三司,其餘官爵不變。”蘇威當時被尊重的程度,大臣中無人可與他相比。

蘇威隋末免官

大業十一年(614年),隋煬帝巡幸雁門,被突厥包圍,情況十分危急。隋煬帝想以輕騎突破重圍出去,蘇威勸告説:“守住城池我們有餘力,輕騎突進是敵方所擅長。陛下是萬乘之主,怎能輕易冒進?”煬帝於是作罷,所幸突厥不久也解圍離去。隋煬帝車駕到太原,蘇威對他説:“盜賊不止,士兵馬匹極度疲憊,希望陛下回到京城,鞏固朝廷加強國力,謀劃朝廷社稷大事。”隋煬帝本來認可他的意見,最後卻又聽從宇文述等人的提議,去了東都洛陽。
當時天下大亂,蘇威知道隋煬帝不可改變,心中很擔憂。剛好隋煬帝問侍臣有關盜賊的事,宇文述説:“盜賊的確很少,不足為慮。”蘇威不會説假話,於是便藏到宮殿柱子後面。隋煬帝問蘇威的意見,蘇威説:“我不管這事,不知盜賊多少,只擔心他們越來越近。”隋煬帝説:“怎麼講?”蘇威説:“盜賊以前佔據長白山,近在滎陽汜水一帶。”隋煬帝不高興便不再問了。不久適逢五月初五,百官獻禮,多獻珍寶奇玩。蘇威獻上一部《尚書》,旨在勸誡隋煬帝,煬帝更加不滿。後來又問他討伐遼東之事,蘇威説,希望能赦免羣聚的盜賊,讓他們討伐高麗,隋煬帝因此更加惱怒。
御史大夫裴藴明白隋煬帝心意,讓白衣張行本告蘇威往日在高陽郡主持選拔官員時,濫授別人官職,又説他害怕突厥,請求回到京師,隋煬帝下令調查這些事。案件議定之後,隋煬帝下詔説:“蘇威生性熱衷於朋黨,好為異端,心中懷揣旁門左道,貪圖名利,污衊國家法令,誹謗朝廷官員。多年征伐外國,是為了尊奉先皇的遺志。凡有詢問等事,朝臣們都能毫無保留的陳述意見,只有蘇威不表示態度,作為人臣發揮正義的天職,怎麼能這樣呢?恭對諮詢的心意,是何等的涼薄!”於是解除了他的官職,將他貶為庶民。

蘇威坎坷晚年

過了一個多月,有人告蘇威與突厥勾結陰謀舉事,大理寺因此審問蘇威。蘇威自己申辯説,他侍奉二朝三十多年,精誠所至不能讓皇帝知道,各種錯誤接連不斷,罪該萬死。隋煬帝憐憫而開釋他。義寧元年(616年)皇帝巡幸江都行宮時,蘇威隨行,煬帝想要重新起用蘇威,裴藴、虞世基上奏稱,蘇威昏聵衰老而且多病,隋煬帝這才作罷。
大業十四年(617年)宇文化及叛逆弒君後,任命蘇威為光祿大夫、開府儀同三司。宇文化及失敗,蘇威歸附了李密。不久李密也失敗,蘇威又回到了東都。越王楊侗任用他為上柱國、邳公。王世充僭越稱帝,任命他為太師。蘇威認為自己是隋朝老臣,遭遇戰亂,所進過之地,都是隨機而處,以希望獲得收容豁免。
武德四年(621年),秦王李世民平定王世充,在東都皇宮閶闔門內理政。蘇威請求拜見,自稱年老有病不能下拜。秦王派人責備他説:“你是隋朝宰輔,國家政治昏聵你不能匡救,遂使生靈塗炭,國君被弒殺,國家滅亡。你見到李密、王世充,都要拜伏舞蹈行君臣大禮。如今你既然老病,那就不勞煩相見了。”不久,潛回到長安,到朝廷請求拜見,還是未被允許。
武德六年(623年),蘇威在家去世,享年82歲。

蘇威主要成就

改革税賦制度,減輕税收和勞役負擔,有利於隋初國家的休養生息
主導《開皇律》的再次修訂,確立法律條文格式的通用標準和典章制度。
開皇元年,與高熲一起,輔佐隋文帝定議遷都,對隋大興城的奠基和興盛握有一定功勞 [15] 
奉命督考、監選、舉薦官吏,不拘一格降人才,景正藏 [16]  、薛道衡 [17]  、房恭懿 [18]  、柳莊 [19]  、陳孝意 [20]  、崔賾等多名史書留名的良吏承蒙其推舉提攜之惠,為隋朝吏治的良性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

蘇威人物評價

元善:蘇威怯懦。
隋文帝楊堅:蘇威朝夕孜孜,志存遠大,舉賢有闕,何遽迫之!……其性狠戾,不切世要,求名太甚,從己則悦,違之必怒,此其大病耳。
唐太宗李世民:你是隋朝宰輔,國家政治昏聵你不能匡救,遂使生靈塗炭,國君被弒殺,國家滅亡。你見到李密、王世充,都要拜伏舞蹈行君臣大禮。如今你既然老病,那就不勞煩相見了。”不久他回到長安,到朝廷請求拜見,還是未被允許。
唐朝魏徵:蘇威治身清儉,以廉慎見稱。每至公議,惡人異己,雖或小事,必固爭之。時人以為無大臣之體。所修格令章程,並行於當世,然頗傷苛碎,論者以為非簡允之法。及大業末年,尤多徵役,至於論功行賞,威每承望風旨,輒寢其事。時羣盜蜂起,郡縣有表奏詣闕者,又訶詰使人,令減賊數。故出師攻討,多不克捷。由是為物議所譏。邳公周道雲季,方事幽貞;隋室龍興,首應旌命。綢繆任遇,窮極榮寵;久處機衡,多所損益;罄竭心力,知無不為。然志尚清儉,體非弘曠,好同惡異,有乖直道,不存易簡,未為通德。歷事二帝,三十餘年,雖廢黜當時,終稱遺老。君邪而不能正言,國亡而情均眾庶。予違汝弼,徒聞其語;疾風勁草,未見其人。禮命闕於興王,抑亦此之由也。
清朝王夫之:蓋蘇威者,必不可容於清明之世,苟非斥正其為匪人,則風教蔑、廉恥喪、上下亂,而天下之禍不可息也。隋文帝之待威也,固以古大臣之任望之;威之所以自見者,亦以平四海、正風俗為己功,天下翕然仰之,以為從違!隋可亡,而威不可殺。故宇文士及、王世充、李密皆倚威以收人望、威亦倚其望,以翱翔凶豎之庖俎,鋒鏑雨集,骨血川流,而蘇威自若也。是則兵不足以為強,險不足以為固,天子之位不足只為尊,而無有如威之重者,士亦何憚而不學威,迂行腐步、奡岸以逍遙邪!媚於當世也似慎,藏於六藝也似正,隨時遷流也似中,以老倨驕而肆志也似剛,殺之無名,遠之不得,天下且以為道之莫尚可。而導世以偷污,為彝倫之大賊,是可容也,熟不可容也?明王之所必誅勿赦者,唐姑拒之而弗使即刑,其猶姑息憐老、仁過而柔乎!若封德彝宇文士及裴矩之流,天下知賤惡之矣,雖複用之,不足以惑人心而壞風化,殺之可也。赦之而器使之,亦詎不可哉?……此法不知所自昉,意者蘇威當隋之世,假儒術、飾治具、以欺世,其創之乎?隋末寇盜遍天下,而煬帝罔聞,刃加於頸,尚不知為誰氏之賊,皆蘇威之流,置苛細之法,自詡王道,而以塗飾耳目、增長讒賊者致之也。

蘇威親屬成員

蘇威先輩

蘇威家族 蘇威家族
遠祖:蘇則,曹魏名臣,官至侍中。
祖父:蘇協,北魏武功郡守。
父親:蘇綽,是西魏度支尚書,贈邳國公,名冠當時。

蘇威配偶

宇文氏,北周新興公主,大冢宰宇文護之女。

蘇威史籍記載

《隋書》:
《高祖本紀一》 [21]  、《高祖本紀二》 [22]  、《煬帝本紀一》 [23]  、《煬帝本紀二》 [24]  、《列傳第六》。
《北史》:
《隋本紀一》 [25]  、《隋本紀二》 [26]  、《北史 列傳五十一》 [27] 
參考資料
  • 1.    隋書 卷四十一 列傳第六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9-11-06]
  • 2.    《隋書.王誼列傳》:太常卿蘇威立議,以為户口滋多,民田不贍,欲減功臣之地以給民。誼奏曰:「百官者,歷世勳賢,方蒙爵土,一旦削之,未見其可。如臣所慮,正恐朝臣功德不建,何患人田有不足?」上然之,竟寢威議。
  • 3.    《新唐書 卷七十四 宰相世系四(蘇氏)》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5-06-12]
  • 4.    《北史·蘇威傳》:少有至性,五歲喪父,哀毀有若成人。
  • 5.    《北史·蘇威傳》:周文帝時,襲爵美陽縣公,仕郡功曹。大冢宰宇文護見而禮之,以其女新興公主妻焉。威見護專權,恐禍及已,逃入山。為叔父所逼,卒不獲免。然每居山寺,以諷讀為娛。未幾,授持節、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改封懷道縣公。
  • 6.    《北史·蘇威傳》:武帝親總萬機,拜稍伯下大夫。前後所授,並辭疾不拜。有從父妹適河南元世雄。世雄先與突厥有隙,突厥入朝,請世雄及其妻子,將甘心焉。周遂遣之。威以夷人昧利,遂標賣田宅,罄資產贖世雄。論者義之。宣帝嗣位,就拜開府。
  • 7.    《北史·蘇威傳》:隋文帝為丞相,高熲屢言其賢,亦素重其名,召入卧內,與語大悦。居月餘,威聞禪代之議,遁歸田裏。高熲請追之。帝曰:“此不欲預吾事,且置之。”
  • 8.    《北史·蘇威傳》:及受禪,徵拜太子少保,追贈其父邳國公,以威襲焉。俄兼納言,威上表陳讓,優詔不許。
  • 9.    《隋書.食貨志》:其後關中連年大旱,而青、兗、汴、許、曹、亳、陳、仁、譙、豫、鄭、洛、伊、潁、邳等州大水,百姓饑饉。高祖乃命蘇威等,分道開倉賑給。
  • 10.    《隋書.刑法志》:帝又每季親錄囚徒。常以秋分之前,省閲諸州申奏罪狀。三年,因覽刑部奏,斷獄數猶至萬條。以為律尚嚴密,故人多陷罪。又敕蘇威、牛弘等,更定新律。除死罪八十一條,流罪一百五十四條,徒杖等千餘條,定留唯五百條。凡十二卷。
  • 11.    《隋書.李德林傳》:蘇威又言廢郡,德林語之雲:「修令時,公何不論廢郡為便?今令才出,其可改乎!」然高熲同威之議,稱德林狠戾,多所固勢。由是高祖盡依威議。
  • 12.    《隋書.突厥列傳》:十七年,突利遣使來逆女,上舍之太常,教習六禮,妻以宗女安義公主。上欲離間北夷,故特厚其禮,遣牛弘、蘇威、斛律孝卿相繼為使,突厥前後遣使入朝三百七十輩。
  • 13.    《隋書.牛弘傳》:時高祖又令弘與楊素、蘇威、薛道衡、許善心、虞世基、崔子發等並召諸儒,論新禮降殺輕重。
  • 14.    《隋書.文帝五子列傳》:因謂羣臣曰:"當斬秀於市,以謝百姓。"乃令楊素、蘇威、牛弘、柳述、趙綽等推治之。
  • 15.    《隋書.庾季才列傳》:開皇元年,授通直散騎常侍。高祖將遷都,夜與高熲、蘇威二人定議。
  • 16.    《北史.列傳十四》: 正玄弟正藏,字為善,亦好學,善屬文。開皇十六年,舉秀才。時蘇威監選,試擬賈誼《過秦論》及《尚書湯誓》、《匠人箴》、《連理樹賦》、《幾賦》、《弓銘》,應時並就,又無點竄。時射策甲第者合奏,曹司難為別奏,抑為乙科。正藏訴屈,威怒,改為丙第,授純州行參軍。遷梁郡下邑縣正。
  • 17.    《北史.列傳十八》:昌衡獨無所言。左僕射高熲目而異之。陳使賀徹、周濆相繼來聘,朝廷每令昌衡接對之。未幾,出為徐州總管長史,甚有能名。吏部尚書蘇威考之曰:“德為世表,行為士則。”論之者以為美談。
  • 18.    《北史.列傳四十三》:恭懿字慎言,沈深有局量,達於從政。仕齊,歷平恩令、濟陰太守,並有能名。齊亡,不得調。後預尉遲迥亂,廢於家。隋開皇初,吏部尚書蘇威舉為新豐令,政為三輔最。
  • 19.    《北史.卷五十八》:莊明習舊章,雅達政事,凡所駁正,帝莫不稱善。蘇威為納言,重莊器識,常奏帝雲:“江南人有學業者,多不習世務;習世務者,又無學業。能兼之者,不過柳莊。”
  • 20.    《北史 卷七十三 列傳第六十一》:孝意,河東人。大業初,為魯郡司法書佐,郡內號為廉平。太守蘇威嘗欲殺一囚,孝意固諫,不許。孝意因解衣先受死。良久,威意乃解,謝而遣之,漸加禮敬。及威為納言,奏孝意為侍御史。
  • 21.    《隋書.高祖本紀一》  .國學網[引用日期2015-06-13]
  • 22.    《隋書.高祖本紀二》  .國學網[引用日期2015-06-13]
  • 23.    《隋書.煬帝本紀一》  .國學網[引用日期2015-06-13]
  • 24.    《隋書.煬帝本紀二》  .國學網[引用日期2015-06-13]
  • 25.    《北史.隋本紀一》  .國學網[引用日期2015-06-13]
  • 26.    《北史.隋本紀二》  .國學網[引用日期2015-06-13]
  • 27.    《北史.蘇綽蘇威列傳》  .國學網[引用日期2015-06-13]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