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文廟

(雲南省麗江市文廟)

鎖定
文廟始建於康熙三十六年(公元1696年),距今已有300多年曆史,位於雲南省麗江市古城區麗江古城金虹山南麓,佔地面積1976平方米,崇聖祠、崇聖祠東廡、西廡、院落等組成。 [1-2] 
主體建築仍保留着明代建築風格,其建築佈局和建築形式都體現了儒家思想的主流和精髓。 [1-2] 
中文名
文廟
地理位置
雲南省麗江市
景點級別
古城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佔地面積
976 m²
著名景點
崇聖祠

文廟歷史起源

文廟 文廟
明代初期,朱元璋賜麗江納西族阿甲阿得“木”姓,次年,朱元璋又頒旨“授爾子孫世襲土官知府,永令防固石門、鎮御蕃韃”,從此,木氏家族實行長子繼承製“世襲土官知府”統治麗江。
清雍正四年(公元1726年),雲貴總督鄂爾泰為加強對西南各少數民族地區的統治數次上書雍正帝,全面闡述改土歸流的必要,奏請立即推行,雍正帝對此甚為讚賞,令其悉心辦理。
自此西南各少數民族地區由土司世襲統治改為由中央政府委派流官治理地方,土司的權利大大削減,麗江“改土歸流”後木氏土司降為土通判。
麗江“改土歸流”後,清政府在麗江地區建城池,設學校。麗江文廟、武廟就是在這一時期修建起來的。 [1-2] 

文廟文廟文化

麗江文廟、武廟是麗江“改土歸流”後,麗江納西族接受和學習漢文化的實物見證,是促進納西族近現代文明、促進納西族經濟文化發展的歷史見證。 [1-2] 
麗江文廟、武廟遵循儒家文化的禮制,沿中軸線佈局,以宮殿式建築為主,融入納西族、白族、藏族等民族的建築風格,同時又因地制宜,沿坡地佈置建築,整個建築羣大氣宏偉,不僅體現了當時的政治、文化風貌,同時也是麗江融合漢族建築文化與本土建築風格完美結合的典型範例。
麗江文廟、武廟整體風格還保持了明代建築古樸的特點,用材粗碩,追求實用性。整個建築羣嚴謹宏偉,建築工藝精細。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1-2] 
建築彩繪使用傳統礦物顏料繪製。彩畫做工精緻、佈局合理、線條工整,用色以納西族地區喜好的藍、綠為主,整體色彩搭配素雅,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 [1-2] 

文廟文物保護

1988年,原麗江納西族自治縣將文廟、武廟這兩處建築公佈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2002年,原麗江納西族自治縣分為古城區及玉龍納西族自治縣,文廟、武廟劃歸古城區,現為麗江市古城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