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文廟

(廣東省海豐縣文廟)

鎖定
文廟,位於廣東省汕尾市海豐縣城人民南路的“紅宮”,是一處聞名海內外的革命聖地。原是明清時期的縣署文廟。
汕尾市海豐學宮是頗具規模的古建築羣,也是典型的明、清學宮建築。作為舊官學發展沿革和儒家文化薪火相傳的明證,海豐縣學文廟遺蹟仍不失為歷史文化名城中的特色景觀
中文名
文廟
外文名
Confucian Temple!
位    置
廣東省汕尾市海豐縣城的“紅宮”
分    類
專有名詞
學    科
歷史建築

文廟歷史起源

海豐文廟 海豐文廟 [1]
民國初年,海豐學宮改為“海豐通俗圖書館”。
1927年10月,在中共東江特委和彭湃的領導下,在八一南昌起義部隊紅二師的配合下,海陸豐人民舉行第三次武裝起義,奪取了政權,於同年11月18日至21日在這裏隆重召開了海豐縣工農兵代表大會。
大會會場四周和街道牆壁都粉刷紅色,會場內用紅布覆蓋牆壁,貼上標語。大會上,彭湃作了報告,並且大會決定把學宮改稱為紅宮。以後,革命政權的很多重要會議都在這裏召開,成了革命的搖籃。

文廟文物保護

文廟,1961年國務院頒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 

文廟興盛時期

縣學是中國古代官方為培養人才而興辦的學校;文廟是古人祭祀孔子的廟宇。自唐以後,文廟與縣學合而為一。汕尾市海豐學宮建築,有史可查的,始自北宋,在縣城西,建築極其簡陋,以竹為牆,編草為蓋。北宋康定二年(1041年),縣令譚防將學宮徙至縣城東南隅,並易為土木建築。至南宋淳祐辛亥年(1251年),主簿鄭夢重修學宮,宋末元初,該學宮毀於兵禍戰火。
明洪武十二年(1379年)知縣鄭源重建,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知縣李嚴、正統六年(1441年)知縣林謂、正統十二年教諭鄭埕、典史陳壽先後修葺。明天順六年知縣胡廣易欞星門柱以石。
成化十五年縣丞陳日光重修。嘉靖元年(1522年)教諭周鼎、訓導徐淹、宋秩協商改卜巽向,並繪製界址,自南至北約94米,自東至西約65米,佔地面積約6110平方米。 [2] 

文廟佈局設施

文廟大門左側為名宦祠,右側為鄉賢祠。前為欞星門,再前為黌門。文廟之東為崇聖祠,西為明倫堂,堂之前為拱橋泮池。前殿五間為土地祠,右為齋堂。又前為照壁,正面石匾勒刻“騰蛟起鳳”四字。兩邊圍牆開東西二門,門額內書“禮門義路”,外書“人聖域出名區”。文廟之後為五代祠和尊經閣,閣之左為教諭署,三進九間,右為“訓導署”,一進三間。雍正九年分陸豐縣後,訓導奉撥陸豐,“訓導署”改為“儒學館”。
海豐學宮歷經歲月滄桑,部分建築物如“尊經閣”、“土地祠”、“明倫堂”等已倒塌,現存建築有欞星門、拱橋泮池、前殿、大成殿(又稱“文廟”)和兩廂配殿。1992年復建大成殿後之五代祠。欞星門為六柱五間牌坊式,往裏是拱橋泮池。泮池往裏為前殿,前殿為懸山頂,面闊五間,深二間。前殿往裏為內院,內院緊連大成殿,前面設祭台。

文廟主體建築

大成殿是學宮的主體建築,重檐歇山頂,面闊七間,深五間,五柱穿鬥式樑架。有瓜柱、插枋、雀替等裝飾。無斗拱結構。前殿圓形金柱為圓鼓形柱礎和山牆柱。大成殿廊子六支檐柱為方形小抹角柱,方形柱礎。殿內金廂兜底8支金柱,高4.53米,柱圍1.22米,圓鼓形柱礎。院中兩廂為對稱配殿,風火式山牆,面闊五間,進深一間。兩邊廊子各置6支圓形檐柱。

文廟文物展覽

大成殿旁邊的兩廂配殿改作革命文物展覽室。牆上按照大革命時期原樣貼有“打倒軍閥”、“工農兵團結起來”、“蘇維埃政權萬歲”等標語,室內擺着長凳,主席台居上首,上覆紅布,按大革命時期的原貌佈置。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