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文廟

(福建省德化縣文廟)

鎖定
北宋天禧至慶曆年間(1017-1048年),德化縣始建文廟(學宮)。文廟(學宮)是當時德化縣最高學府。在科舉時代,文廟主要是祭祀禮拜孔子等儒家名人,兼作學術研究、講學、文人集會的場所,也作為教諭衙和縣試考場。
1923年,在文廟裏創辦德化縣立初級中學。抗日戰爭期間,省立晉江中學(今泉州五中)遷到德化文廟續辦,直至抗戰勝利後才搬回泉州。1949年11月德化解放,1950年2月縣人民政府接管縣立初級中學,更名為福建省德化初級中學。1952年德化初級中學增設高中部,改名德化第一中學,校址一直在文廟。
1979年10月文廟在火災中化為灰燼後,在大成殿舊址建德化一中辦公教學樓。文廟歷史近千年,學廟合一,歷代相傳,文脈傳承,源遠流長。 [1] 
中文名
文廟
地理位置
福建省德化縣
佔地面積
4500 m²
著名景點
文廟
時    代
宋代
景點類型
歷史建築

文廟歷史起源

德化文廟 德化文廟
德化縣文廟始建於北宋中期,後經三次移址重建,於明萬曆元年(公元1573年)移建於今德化一中辦公樓址。德化文廟與學宮合一,歷史已近千年。1979年10月25日因火災焚燬。2011年,德化縣政府決定移址復建於鳳凰山(德化一中後山原培鳳樓後樓操場處)。2013年6月文廟復建建築羣主體工程基本落成。
始建於北宋中期的府學文廟,曾是古代重要的祭孔、教學(即古代大學“太學”)以及組織科舉考試的場所。歷史已近千年,其深厚的歷史文化含量及重大的旅遊開發價值近年來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

文廟大事記

北宋年間,始建文廟(學宮)於縣治之東(今德化財政局址一帶)。
北宋年間,遷東南隅沙坂坐巽向乾(估計在今德化塔雁酒家一帶)。
(以上兩次時間歷代縣誌均無詳載,待考。)
南宋建炎年間(1127—1130年),復建於縣治之東。
南宋淳熙年間(1174—1189年),火災燒燬,知縣顏敏德、鄭旦之、梁京、季元才相繼修建。
南宋紹定二年(1229年),毀於寇。紹定五年,知縣林倚建禮殿,黃之望繼承之。端平年間(1234—1236年),知縣葉彥琰建講堂,胡應梅復建欞星門、戟門,上為御書閣。淳祐中、吳一鳴繼續修建。
南宋德祐二年(1276年),毀於兵亂。

文廟重建時期

元至元三十二年(1295年),尹翟彬重建禮殿。元貞年間,達魯花赤奴尹、沈思藴等續建戟門、兩廡、講堂、齋舍、繪塑聖賢從祀像。
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總管泉州路推官蔡士宗重建禮殿、戟門、尊德堂、殿東建學堂及兩齋,規模略備。
明洪武初(1372年),知縣王巽、王貞相續修葺。
明洪武三十三年(1401年),知縣應履平重修殿廡,建欞星門、明倫堂兩齋,儀門內鑿泮池、架石橋,外建學門臨於通衙。
明宣德二年(1427年),知縣何復建戟門及東西廡。六年,知縣陳昱建大成殿。七年,重建明倫堂及東西兩齋。
明天順二年(1458年),塑聖賢象,建訓導廨。天順五年,鑿泮池。
明成化十六年(1480年),署縣知事狄鍾捐俸徵臨溪民房建儀門及學門。
明弘治十七年(1504年),舊左學右廟,知縣胡潛易基重建左廟右學(左邊大成殿,右邊明倫堂—學宮)。
明嘉靖七年、八年(1528年、1529年),建敬一箴亭,知縣許仁建啓聖祠、名宦祠、鄉賢祠。收復被佔土地,東及學池(今後田池),西抵縣治,北抵學後山。築射圃為諸生習禮之所。
明嘉靖十八年(1539年),訓導張泮率諸生仍建左學右廟,建訓導衙,教訓秦璿、知縣熊堯贊成之。於時文廟、明倫堂與縣堂並立。十九年,建啓聖祠。二十九年,知縣緒東山建教諭衙。
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知縣張大綱移泮池於欞星門外。
明隆慶元年(1567年),知縣何謙重修大成殿、明倫堂及諸衙署。
明萬曆元年(1573年),知縣秦沾移建文廟(學宮)於城西北大洋山之陽(今德化一中辦公樓址)。闢地拓基,徵民田12畝重建,費銀1210兩。中建大成殿、次儀門、次欞星門,外為泮池;東為明倫堂,又東啓聖祠,次名宦祠,前教諭衙;西為尊經閣,閣前朱文公祠,前為射圃,又西為敬一箴亭,次鄉賢祠,前訓導廨。

文廟相繼修葺

明萬曆二十七年(1599年),滛雨致廟廡局部倒塌,知縣吳一麟、周佑相繼修葺。
明天啓八年(1628年),知縣桂振宇改丹墀、鑿泮池於欞星門內,架橋其上。廟前立騰蛟、起鳳二華表,禁廟後山脊行人。
明崇禎七年(1643年),知縣李元龍、教諭郭嶷重修正殿。
清順治四年(1647年),南安盜寇莊廷書、張益率眾萬餘圍縣城,燒燬文廟、明倫堂、啓聖祠。順治八年,署知縣孫白孫復建正殿未竣。十五年,知縣何之旭拆除重建,殿宇巍然。
清康熙十年(1631年),知縣和鹽鼎建儀門及啓聖祠、名宦祠、鄉賢祠、訓導林甲繼協助建兩廡及欞星門、垣牆。十八年,教諭王欽祖捐俸修建。三十六年,教諭薛允浩大修。四十九年,知縣王調元建明倫堂。
清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教諭力子侗捐俸倡修正殿、兩廡、儀門及啓聖祠。五十七年,知縣熊良輔捐俸重建欞星門、建照牆。
清雍正八年(1730年),知縣稽嶽延重修明倫堂。知縣齊宗望、黃南春相繼修建完成,並建儀門。
清乾隆三年(1738年),重修學宮,勒界永禁廟後墓葬。六年,重修啓聖祠。九年,知縣魯鼎梅重修大門。
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洪水沖塌東西兩廡、明倫堂等,至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修建完工。
清光緒三十年五月(1904年),蛟洪沖毀東西廡、明倫堂等,經修葺於三十三年(1907年)竣工。
民國十二年(1923年),在文廟創辦德化縣立初級中學。
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即抗日戰爭期間,省立晉江中學遷德化文廟辦學,於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抗戰勝利後遷回泉州。
1974年,在批林批孔運動中,拆欞星門、泮橋、填泮池,在文廟前建鳳凰樓(辦公教學樓),文廟被遮。
1979年10月25日,德化一中校辦工廠失火,文廟化為灰燼。
2011年,縣委縣政府決定移址後山,復建文廟。
2013年6月文廟復建建築羣主體工程基本落成。 [2] 

文廟佈局結構

府學文廟復建移址德化一中後山培鳳樓、後操場處,垂直高度提升25米,與原址同龍脈、同方向,整個復建工程包括大成殿、殿前露台、中庭、東西廡、大成門、泮池、泮橋、欞星門、殿前廣場、欄杆照壁等 [3]  ,按照修舊如舊的原則,建成以中軸線兩邊對稱的建築羣,建築佔地面積4500平方米,總投資約1500萬元。 2011年11月開始動工。2013年6月主體工程已基本落成。

文廟重大意義

文廟的復建,是延續文廟歷史,傳承文脈,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盛舉。復建後的文廟,將成為禮拜先師、傳授國學、尊師重教、師德教育、道德教化、興賢育才的重要基地。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