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敬懿皇貴妃

鎖定
獻哲敬懿皇貴妃(1856年7月2日--1932年2月3日),赫舍里氏,名不詳,自號懶夢山人。滿洲正藍旗人,廣東雷州府知府赫舍裏·崇齡之女,同治帝妃嬪之一。
生於咸豐六年六月初一(1856年7月2日)。同治十一年(1872)選秀入宮。初封瑜嬪,同治十三年(1874)十一月晉封瑜妃,光緒二十年(1894)晉封瑜貴妃,光緒三十四年(1908)十一月冊封為瑜皇貴妃。民國二年(1913)四月宣統帝尊為敬懿皇貴太妃,民國十三年(1924)十月與榮惠皇貴妃一同出宮居住。於1932年2月5日(除夕)病死,終年七十七歲,偽滿朝廷加諡獻哲皇貴妃。1935年與榮惠皇貴妃一同葬入妃陵。
別    名
敬懿皇貴妃,獻哲皇貴妃
懶夢山人
所處時代
清朝
民族族羣
滿族
出生日期
1856年7月2日
逝世日期
1932年2月5日
本    名
赫舍里氏
夫    君
同治帝
旗    籍
滿洲正藍旗
諡    號
獻哲敬懿

敬懿皇貴妃人物生平

咸豐六年丙辰六月初一日未時出生,本家在安定門板廠衚衕。家族在清初期被派往西安作為駐防八旗,直至她的祖父舒興阿肯於唸書,在道光元年考中文舉人,道光十二年考中文進士,故而被調進京城成為京旗,後來甚至擔任伊犁將軍陝甘總督等職務,雖然在道光朝晚期被短暫地革職,但又在咸豐元年復起,之後歷任雲南巡撫、總兵、內務府大臣等職,咸豐七年因病歸京,隔年即逝。生父為原任知府、舒興阿次子,赫舍裏·崇齡。生母不詳。
雖然她的家族屬於剛躋身世家的新貴,但與高等宗室的聯姻尤為密切,特別是在選秀中,至少有兩次是被記名指婚的。比如,二叔松齡的女兒嫁給了履王府的鎮國公溥楙,三叔益齡的女兒和王府的小宗典禮院學士毓隆,即啓功先生的祖母。
獻哲皇貴妃至少有一親妹妹,在選秀中指婚給恭親王奕訢的次子,貝勒載瀅為嫡福晉。有一姑母嫁給了老恭親王府的尚書延煦(始祖之子常寧後裔)為二繼妻。由此可見,舒興阿的得勢使家族躋身世家婚姻圈。
傳説她身材苗條,冰肌玉質,花容月貌,據説是四位皇貴妃中最漂亮的,而且聰明機敏,精通文墨,琴棋書畫,無所不能。
同治十二年癸酉二月初三日(1873年3月1日),在外八旗選秀中被指定為瑜嬪,因有才幹而深受慈禧太后喜愛。根據內務府檔案的記載,“瑜”字的滿文意思為“鮮亮的”或“有光彩的”。同年十月十九日(1873年12月8日),景仁宮瑜嬪和珣嬪接冊時,分別至鍾粹宮長春宮慈安太后、慈禧太后行禮。隨後至養心殿給同治帝行禮,再到儲秀宮給皇后阿魯特氏行禮。
同治十三年甲戌十一月十五日(1874年12月23日),她為替病重的同治帝祈福而被晉封為瑜妃
光緒二十年甲午正月(1894年2月6日 --1894年3月6日)晉封為瑜貴妃
光緒三十四年戊申十月二十五日(1908年11月18日),光緒皇帝剛死四天,宣統皇帝就尊封她為瑜皇貴妃。
民國二年癸丑二月初五日(1913年3月12日),廢帝溥儀又尊封她為敬懿皇貴太妃。
民國十三年甲子九月二十四日(1924年10月22日),與榮惠皇貴妃西林覺羅氏一同出宮,居住在原榮壽固倫公主府。
民國二十一年辛未臘月二十九日即除夕日(1932年2月5日)病死,終年七十七歲,偽滿朝廷諡為獻哲皇貴妃棺槨暫安柏林寺。 [1]  [2] 
民國二十四年乙亥正月(1935年2月4日 -- 1935年3月4日),與敦惠皇貴妃棺槨一同奉安於惠陵妃園寢。

敬懿皇貴妃封號變更

瑜嬪——瑜妃——瑜貴妃——瑜皇貴妃——敬懿皇貴妃——獻哲皇貴妃

敬懿皇貴妃相關記載

瑜嬪冊文
冊文曰。朕惟椒庭翊化。資襄贊於坤儀。蘭殿承輝。錫裦榮於巽命。新綸丕煥。茂典斯彰。諮爾赫舍哩氏。秉性謙和。持躬恪謹。播璇閨之令德。禮教無愆。協珩佩之芳型。嘉稱允副。茲仰承慈安端裕皇太后慈禧端佑皇太后懿旨。冊封爾為瑜嬪。爾其徽章祗荷。被象服以增華。內職虔修。迓鴻祺而衍慶。欽哉。

敬懿皇貴妃人物評價

清朝同治皇帝的瑜妃,即獻哲皇貴妃赫舍里氏,知府崇齡的女兒。咸豐六年六月初一日生,同治十一年十月,冊封瑜嬪,時年17歲,地位在慧妃西太后中意的人選)之次,平於珣嬪(排名靠前),高於瑨貴人。后妃五人同時選秀得入,但瑜嬪,珣嬪,瑨貴人三位妃嬪作為皇后和慧妃之間後位爭奪戰(實質是西太后與兒子同治帝及東太后間的權力衝突)中的“編外”人員,導致三人的處境遊離在主要矛盾之外,被安排在皇后和慧妃入宮後一個月才入宮。
傳説瑜嬪身材苗條,冰肌玉質,花容月貌,而且聰明機敏,精通文墨,琴棋書畫,無所不能。同治帝在和皇后恩愛之餘亦時不時會臨幸於她(再其次是瑨貴人),應該説她婚後最初的那段時光還是快樂的,但沒有多久。同治的皇后是當時聞名的才女,“端莊貞靜,美而有德”,西太后忌憚這樣的女性,卻莫名其妙地對年僅14歲,稚氣未脱的慧妃很喜歡。同治帝則在壓力之下,很自然地越來越討厭慧妃,兩邊形成僵局。瑜妃等三人夾在中間,難免池魚之殃。由於西太后強令同治帝“愛其不愛之妃”(即慧妃),並對皇后加以干涉,同治帝氣惱之下一度丟開所有後妃去尋覓“野趣”,瑜嬪等三人和皇后,慧妃一起,飽嘗到寂寞的滋味。儘管皇后最終將同治帝“拉”了回來,但為時已晚。同治帝已經身染重病,命不久矣。
同治十三年十一月,同治帝病重,兩宮太后大封妃嬪以祈福,瑜嬪亦被晉為瑜妃。不久同治帝就去世了。兩個月后皇後亦死,慧妃則被封為“敦宜皇貴妃”,繼續備受西太后的寵愛。年僅19歲的瑜妃不得不就此成為節婦,並繼續忍受比自己小三歲半,實際上還是個孩子的慧妃壓在自己頭上,這恐怕是一件相當痛苦的事情。
在以後的漫長歲月裏,瑜妃在後宮過着無痛苦卻極其鬱悶的日子。有一首清宮詞記載了她在光緒年間的生活:“懶夢山人(瑜妃的別號)冰雪姿,婕妤寵幸冠當時,焚香禮佛多閒暇,自繪林巒綴小詩。”西太后對於瑜,珣,瑨這些兒子的遺妾近在咫尺卻絕少關照,據推測是因為她們“會讓她想起夭折的兒子”。光緒帝婚後,西太后所重的是她的政治工具--個性上“柔懦”因此並不被她喜歡的隆裕皇后,而在生活上,她甚至寧可和瑾妃珍妃的親姐姐)親近也不願多理會一下這些親生兒子所遺的妃嬪們。這段時間對於瑜妃而言,最大的安慰無非是光緒二十年正月西太后六旬大壽時“隨喜”被晉為瑜貴妃,生活待遇再次有了提升。太多無趣的時間她則只能花在書畫上,外界不少人開始將她和同治帝的妃子之首慧妃混淆起來,正如昔日許多屬於麗妃的事蹟(寵冠六宮甚至包括生了大公主)被錯按到當時是懿貴妃西太后頭上,而實際上,西太后慧妃談談説説,瑜等三妃(後來還加上了瑾妃漫漫長夜只能依然在宮中孤獨地寫着畫着。直到光緒二十年(1894)慈禧六十大壽時瑜妃被晉為貴妃,物質上有所增加,瑜貴妃才多少有點安慰。
光緒二十六年七月(1900),八國聯軍進北京,西太后挾持光緒帝和皇后瑾妃出逃並在行前害死了珍妃,卻將同治帝的所有遺妾(包括慧妃)丟在了北京,任其自生自滅。宮中咸豐所遺兩妃已經年邁難靠,慧妃毫無見識,只能日日以淚洗面。瑜妃無可奈何,盡力打起精神穩定宮中下人,關門護衞,並召了在京的一些外臣來商議對策。幸運的是聯軍並不入後宮搶掠,統帥“見了穆宗瑜妃,猶致敬禮”,宮中眾人都沒有受什麼傷害。此事成為瑜妃一生最閃光的一點,但令瑜妃痛苦的是,這場劫難之後西太后回來,沒有給她任何獎勵,相反的,4年後慧妃(當時已經晉稱“敦宜榮慶皇貴妃”)因病去世,西太后着力抬舉,僅僅金棺奉移暫安初期就用銀15000兩,續費22000兩。下令在惠陵妃園寢中將慧妃寶頂獨自放在前排正中之位,瑜,珣,瑨也預先建好寶頂卻都放在後面一字排列;慧妃的地宮用石券而瑜,珣,瑨的為磚券;還下令給慧妃增建方城、明樓、寶城、大寶頂、東西配殿,增設石五供(皇后地宮才能有的規制),因為大臣們的暗中抵制才算作罷。慧妃被諡為“淑慎皇貴妃”,似為西太后所聲稱之慧妃“侍奉大行皇帝(同治帝)夙昭淑慎”的一個呼應。瑜妃最終是不得不屈於除了美貌之外一無是處的慧妃,不能不説是一個悲哀。
1924年10月22日與榮惠太妃出宮居住。
1932年2月5日(陰曆辛未年除夕)赫舍里氏病死,終年七十七歲,23日舉行奉移禮。場面空前隆重,也是出現在北京人面前的最後一次皇家葬禮。在北京街頭大有萬人空巷之勢。一時車馬塞途,路邊攤販一律停業,公安局,保安隊,憲兵及衞戍部隊都來參與維持秩序。葬禮過後,棺槨暫存柏林寺。滿洲國朝廷諡為獻哲皇貴妃。1935年3月14日寅時,敬懿太妃和後來去世的榮惠太妃遺體分別起靈,葬於河北遵化的雙山峪惠陵妃園寢。 [1] 

敬懿皇貴妃家族

曾祖父:不詳
祖父:赫舍裏•舒興阿軍機大臣,官至陝甘總督伊犁將軍
父:赫舍裏·崇齡(任廣東雷州府知府),舒興阿次子
叔伯:大伯熙齡(任鹽運使),二叔松齡(任禮部員外郎;妻瓜爾佳氏大學士桂良之女),三叔惠齡(任吏部郎中),四叔益齡(任工部筆貼式)
姑:清世祖之子常寧後裔、尚書宗室延煦二繼妻
妹:多羅貝勒載瀅(恭忠親王奕訢次子)夫人 (恭賢親王溥偉之母)

敬懿皇貴妃影視形象

影視形象
年份
影視劇
演員
劇照
2006年
邢軍
-
2012年
扇娘
《扇娘》敬懿皇貴妃 《扇娘》敬懿皇貴妃
2013年
不詳
《末代皇帝傳奇》敬懿皇貴妃 《末代皇帝傳奇》敬懿皇貴妃
2016年
《末代御醫》敬懿皇貴妃 《末代御醫》敬懿皇貴妃
2021年
《末代廚娘》敬懿皇貴妃 《末代廚娘》敬懿皇貴妃
參考資料
  • 1.    中國名人志編纂委員會 澹泊.《中國名人志 第十二卷》/清朝:中國檔案出版社,2001
  • 2.    閒話“三希”  .光明網[引用日期2015-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