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惟楚有材

(漢語成語)

鎖定
惟楚有材,出處源於《左傳·襄公二十六年》:“晉卿不如楚,……雖楚有材,晉實用之。”本意是説楚國物產豐富,人才興盛,但都被送往了晉國使用,聲子意為藉此勸服楚國令尹,幫助好友伍舉回國(伍舉受岳父申公子牟牽連逃到晉國不敢回來),最後楚國令尹加封了伍舉的爵位,令其回楚。後世也指荊楚之地多人才之意。
明代萬曆年間,竟陵(今湖北天門)文人鍾惺譚元春開創竟陵派,擁護者為其題了一塊“楚有材”的匾額,武昌學台被他們的出眾才華所折服,題為‘惟楚有材’,隨後武昌建了一座牌樓,上面高懸着“惟楚有材”的匾額。 [2]  [5] 
明代文學家王世貞弇州山人四部稿·弇州續稿》卷九七《中奉大夫廣西等處承宣布政使司右布政使致仕五華李公墓誌銘》之銘曰:“惟楚有材,璞則良厥。”“五華李公”是指湖北京山李淑王世貞的這篇墓誌銘,就是將“ [5]  惟楚有材”賦予明確指稱對象的典範。
李維楨所著《大泌山房集》 卷十二《大隱山人稿序》:“……使後人稱明德茂盛,維楚有才,與古公卿大夫比肩,不以世祿藉資,而以立言取重。”
龍膺的《白雲山房集序》首起便有“惟楚有材”,序中還有:“今幸雲杜李本寧太史,巋然為魯靈光,稱一代宗匠,亦甚以大業朂餘。”
湖北武漢市的武昌實驗中學大門上有從明清武昌貢院繼承下來的四個大字“惟楚有材”, [3-4]  出自清初順治年間湖廣巡撫林天擎所撰武昌府學重修記中。 [2]  [5] 
同義詞有“惟楚有才”,“唯楚有才”。
中文名
惟楚有材
拼    音
wei chu you cai
出    處
左傳·襄公二十六年》
同義詞
唯楚有才
對    聯
惟楚有材,於斯為盛
外文名
Hubei is home to a long line of extraordinary people. [7] 

目錄

惟楚有材出處

   惟楚有材 惟楚有材
惟楚有材(wei chu you cai)
出處源於《左傳·襄公二十六年》:“晉卿不如楚,其大夫則賢,皆卿材也。如杞梓、皮革,自楚往也。雖楚有材,晉實用之”惟,系語首助詞,古籍惟、唯、維通用,如《書· 泰誓》 “惟十有一年,武王伐殷。”
明代萬曆年間,竟陵(今湖北天門)文人鍾惺譚元春開創竟陵派,擁護者為其題了一塊“楚有材”的匾額。有一年,主持鄉試的學台大人聽説此事後前來以一道道難題相試,被他們的出眾才華所折服,説:“本官要將這塊匾額帶回去,聲張二位大名。不僅如此,我還願為匾上增加一字,題為‘惟楚有材’。”據説,學台回到京城,竭力推崇鍾、譚二人才學。在他的主持下,武昌建了一座牌樓,上面高懸着“惟楚有材”的匾額。後來有人根據他訪問和推薦鍾、譚二人的事,題了一塊“闢門籲俊”的匾額,也掛在牌樓上。 [2] 
惟楚有材 惟楚有材
關於“楚材”,最早可溯源到《左傳》:“雖楚有材,晉實用之。”而首次提出“惟楚有材”四字的,則是清順治年間的湖廣總督林天擎 [5]  康熙年間,“惟楚有材”被題上了鳳凰山南麓的貢院牌匾。 [5]  不過,這四字名滿天下卻是在湖南:嘉慶年間,嶽麓書院山長袁峴岡與其貢生會撰,袁出句“惟楚有材”,貢生張中階應道“於斯為盛”。這八字對仗工整精巧,被掛在了嶽麓書院門口後名聲大振,很多人反而遺忘了武昌早掛一百多年的牌匾。 [2]  [5] 

惟楚有材發揚

明代文學家王世貞弇州山人四部稿·弇州續稿》 卷九七《中奉大夫廣西等處承宣布政使司右布政使致仕五華李公墓誌銘》之銘曰:“惟楚有材,璞則良厥。”“五華李公”是指湖北京山李淑
《五華李公墓誌銘》稱李淑卒於“萬曆之辛巳正月二十九日”,即1581年3月4日。按照一般的規律,墓誌銘應作於1581年(萬曆九年)或稍後不久。而且,此處的“惟楚有材”指的是“湖北”人,王世貞的這篇墓誌銘,就是將“惟楚有材”賦予明確指稱對象的典範。
李淑之子李維楨也使用過“維楚有才”這樣一個詞,見《大泌山房集》 卷十二《大隱山人稿序》:“……使後人稱明德茂盛,維楚有才,與古公卿大夫比肩,不以世祿藉資,而以立言取重。”
龍膺《白雲山房集序》起首便説:“語曰:惟楚有材。”序中還有這樣的一句話:“今幸雲杜李本寧太史,巋然為魯靈光,稱一代宗匠,亦甚以大業朂餘。”雲杜李本寧太史即京山李維楨。
從1296年方回的筆下生花開始,到明代萬曆晚期,經過如王世貞李維楨這樣的文壇盟主的引用、宣揚,歷經約320年以後,“惟楚有材”這一新詞語漸漸深入人心,已然成為一種共識。它不再僅僅是文學的詞彙,還是一種觀念。明萬曆時期,以李維楨為代表的湖北作家羣體以強有力的現實存在,閃現出璀璨的光芒,證實了“惟楚有材”的價值與魅力。

惟楚有材引用

惟楚有材 惟楚有材
1655年,林天擎到武昌府學(今武昌解放路西,大成路北)祭孔,諸生向他反映,武昌府學為鄂省鄉學之冠,但校舍破敗不堪。學子們表示能體諒國家一時經濟困難,願將津貼捐出來維修校舍。在林天擎大力支持下,修葺工程於兩年後完成。據《湖北通志》記載,新府學落成後,林天擎記下兩年前學子謁見之事,併發出由衷感嘆:“餘思惟楚有材,自昔豔羨。況我清賓興疊詔,已多聯翩而登為之前茅者矣。後之龍攄鵬奮,何可數量?”  自林天擎後,武昌府學“嗣是代有修葺”,而且重視培養“楚材”的文字屢見於湖北方誌。1732年,湖北巡撫王士俊説“楚材號天下久矣”,並希望“從此楚材輩出”。康熙年間,“惟楚有材”被題上了鳳凰山南麓的貢院牌匾。 [5] 
左傳》又名《春秋左氏傳》,成書於春秋時期,《論語》也是成書於春秋。春秋戰國時期的楚國是以湖北政治中心的,楚國最強盛的400年國都在湖北荊州,所以湖北又稱荊楚。 [6] 
嶽麓書院惟楚有材,於斯為盛”的名聯為集句聯,上聯“惟楚有材”出自《左傳·襄公二十六年》原句是:“雖楚有材,晉實用之”。
惟楚有材 惟楚有材
下聯“於斯為盛”出自《論語·泰伯》“唐虞之際,於斯為盛”,本為孔子盛讚周武王時期人才鼎盛局面 [1]  。傳説清嘉慶年間,時任山長袁名曜出上聯,貢生張中階對下聯。“惟”在這裏是個語氣詞,“惟楚有材,於斯為盛”就是説“楚國出人才,而這裏的人才又最為興盛”。
然而,既然説是“楚材”,則當然源自楚國,與楚國人才關係理應很密切。“惟楚有材”是從“雖楚有材”轉化過來的,是因其意而引伸之。“雖”、“惟”雖有一字之差,在內容上實際是一致的,都説的是楚國(地)有材,是很符合歷史事實和邏輯規律的,故已成定論。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