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工業大學(Guang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簡稱"廣工",位於廣東省廣州市,是廣東省重點建設的省屬重點大學、廣東省“211工程”、首批廣東省高水平大學、廣東省高水平理工科大學、國家"111計劃"、"2011計劃";入選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國家知識產權示範高校、教育部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是粵港澳高校聯盟、全國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聯盟、金磚國家智庫合作中方理事會、國際設計藝術院校聯盟、國家集成電路產教融合發展聯盟、大學通識教育聯盟主要單位。
[34-37]
[41]
[43]
[45]
[47-49]
[56]
- 中文名
- 廣東工業大學
- 外文名
-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 簡 稱
- 廣工(GDUT)
- 創辦時間
- 1958年
- 辦學性質
- 公辦大學
- 學校類別
- 理工
- 學校特色
-
省屬重點大學
廣東省“211工程”
首批廣東省高水平大學
首批廣東省高水平理工科大學 [43]
國家“111計劃” [45] 展開- 學校特色
-
省屬重點大學
廣東省“211工程”
首批廣東省高水平大學
首批廣東省高水平理工科大學 [43]
國家“111計劃” [45]
國家“2011計劃” [55] 收起
- 主管部門
- 廣東省
- 現任領導
-
胡欽太(黨委書記)
邱學青(校長) - 專職院士數
- 4 [64]
- 本科專業
- 82個
- 碩士點
-
學術學位授權一級學科24個
學術學位授權二級學科95個
專業學位授權類別13個
- 博士點
-
學術學位授權一級學科8個
學術學位授權二級學科34個
專業學位授權類別1個 [44] - 博士後
- 科研流動站6個
- 院系設置
- 21個學院
- 校 訓
- 團結、勤奮、求是、創新 [57]
- 校 歌
- 逐夢 [57]
- 地 址
-
校本部:廣東省廣州市番禺區小谷圍街廣州大學城外環西路100號(510006)
[68]
東風路校區:廣東省廣州市越秀區東風東路729號(510090) [68]
龍洞校區:廣東省廣州市天河區龍洞街迎龍路161號(510520) [68]
番禺校區:廣東省廣州市番禺區鍾村街市廣路鍾三路段11號(511495) [68]
揭陽校區:廣東省揭陽市粵東新城大學路(515200) [68] - 院校代碼
- 11845
- 佔地面積
- 4200 畝
廣東工業大學辦學歷史
編輯廣東工業大學前身溯源
- 1958年10月,廣州高等工業學校組建為廣州工學院,開始本科招生,此為廣東工業大學本科教育源頭。無產階級革命家、中國共產黨組織戰線傑出領導者曾志擔任廣州工學院首任黨委書記兼院長。 [61]
- 1961年6月,廣州工學院和廣東科技學院、湖北科技大學合併為中南科學技術學院(即中南科技學院)。
- 1962年9月,中南科學技術學院和廣東水利電力學院合併為廣東工學院。
- 1970年10月,廣東工學院根據國家發展需要易名為廣東礦冶學院,將原有的汽車、發配電、農田水利、工民建等專業劃撥給華南工學院(現華南理工大學),再重新創辦了合金、稀有金屬冶煉等專業。同時,整體遷往韶關曲江南華寺辦學。 [60] [63]
廣東機械學院
- 廣東機械學院起始於1956年建立的廣東省機械學校。
- 1968年,由於文化大革命影響,廣東省機械學校停辦。
華南建設學院東院
- 華南建設學院東院是我省較早的一所建築類工科院校,起始於1957年建立的廣東省土木工程學校,早年間兩度停辦。
- 1973年,學校復辦並改稱廣東省建築工程學校。
- 1985年9月,學校復辦為廣東省建築工程專科學校。
廣東工業大學合併重組
1998年,獲博士學位授權。
1999年,入選首批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
2004年,學校進駐大學城。
2009年,進入廣東省211工程三期重點學科建設行列。
2013年,通過廣東省“211工程”三期建設重點學科建設項目檢查驗收。
大學城校區圖集(9張)
2021年,廣東工業大學揭陽校區成立
[40]
。
廣東工業大學辦學條件
編輯廣東工業大學院系專業
學科門類 | 專業名稱 | 學位授予門類 | 學制 | 專業所在學院 |
---|---|---|---|---|
工學 |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 | 工學 | 四年 | |
工學 | 車輛工程 | 工學 | 四年 | |
工學 | 智能製造工程 | 工學 | 四年 | |
管理學 | 工業工程 | 工學 | 四年 | |
工學 | 測控技術與儀器 | 工學 | 四年 | |
工學 | 機械電子工程 | 工學 | 四年 | |
工學 | 包裝工程 | 工學 | 四年 | |
工學 |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 工學 | 四年 | |
工學 | 自動化 | 工學 | 四年 | |
工學 | 物聯網工程 | 工學 | 四年 | |
工學 | 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 | 工學 | 四年 | |
工學 | 機器人工程 | 工學 | 四年 | |
工學 |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 | 工學 | 四年 | |
理學 | 應用化學 | 工學 | 四年 | |
工學 | 化學工程與工藝 | 工學 | 四年 | |
工學 | 食品科學與工程 | 工學 | 四年 | |
工學 | 能源化學工程 | 工學 | 四年 | |
工學 | 通信工程 | 工學 | 四年 | |
工學 | 信息工程 | 工學 | 四年 | |
工學 | 電子信息工程 | 工學 | 四年 | |
工學 | 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 | 工學 | 四年 | |
工學 | 土木工程 | 工學 | 四年 | |
工學 | 建築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 | 工學 | 四年 | |
工學 | 給排水科學與工程 | 工學 | 四年 | |
工學 | 測繪工程 | 工學 | 四年 | |
工學 | 交通運輸 | 工學 | 四年 | |
管理學 | 工程管理 | 工學 | 四年 | |
工學 | 道路橋樑與渡河工程 | 工學 | 四年 | |
工學 | 城市地下空間工程 | 工學 | 四年 | |
管理學 |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 | 管理學 | 四年 | |
管理學 | 工商管理 | 管理學 | 四年 | |
管理學 | 市場營銷 | 管理學 | 四年 | |
管理學 | 會計學 | 管理學 | 四年 | |
管理學 | 人力資源管理 | 管理學 | 四年 | |
管理學 | 土地資源管理 | 管理學 | 四年 | |
管理學 | 電子商務 | 管理學 | 四年 | |
管理學 | 房地產開發與管理 | 管理學 | 四年 | |
管理學 | 大數據管理與應用 | 管理學 | 四年 | |
管理學 | 財務管理 | 管理學 | 四年 | |
管理學 | 管理科學 | 管理學 | 四年 | |
管理學 | 旅遊管理 | 管理學 | 四年 | |
管理學 | 物流管理 | 管理學 | 四年 | |
工學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工學 | 四年 | |
工學 | 軟件工程 | 工學 | 四年 | |
工學 | 網絡工程 | 工學 | 四年 | |
工學 | 信息安全 | 工學 | 四年 | |
工學 | 人工智能 | 工學 | 四年 | |
工學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工學 | 四年 | |
工學 | 金屬材料工程 | 工學 | 四年 | |
工學 | 高分子材料與工程 | 工學 | 四年 | |
工學 | 能源與動力工程 | 工學 | 四年 | |
工學 | 微電子科學與工程 | 工學 | 四年 | |
工學 | 新能源材料與器件 | 工學 | 四年 | |
工學 | 新能源科學與工程 | 工學 | 四年 | |
工學 | 環境工程 | 工學 | 四年 | |
工學 | 環境科學 | 理學 | 四年 | |
工學 | 安全工程 | 工學 | 四年 | |
工學 | 環境生態工程 | 工學 | 四年 | |
文學 | 英語 | 文學 | 四年 | |
文學 | 日語 | 文學 | 四年 | |
文學 | 商務英語 | 文學 | 四年 | |
文學 | 翻譯 | 文學 | 四年 | |
理學 | 信息與計算科學 | 理學 | 四年 | |
理學 | 數學與應用數學 | 理學 | 四年 | |
理學 | 應用統計學 | 理學 | 四年 | |
工學 |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 理學 | 四年 | |
工學 | 電子科學與技術 | 工學 | 四年 | |
工學 | 數字媒體技術 | 工學 | 四年 | 廣東工業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 |
工學 | 工業設計 | 工學 | 四年 | |
藝術學 | 美術學 | 藝術學 | 四年 | |
藝術學 | 視覺傳達設計 | 藝術學 | 四年 | |
藝術學 | 環境設計 | 藝術學 | 四年 | |
藝術學 | 產品設計 | 藝術學 | 四年 | |
藝術學 | 服裝與服飾設計 | 藝術學 | 四年 | |
藝術學 | 數字媒體藝術 | 藝術學 | 四年 | |
藝術學 | 表演 | 藝術學 | 四年 | |
工學 | 服裝設計與工程 | 工學 | 四年 | |
法學 | 法學 | 法學 | 四年 | |
法學 | 社會工作 | 法學 | 四年 | |
管理學 | 公共事業管理 | 管理學 | 四年 | |
工學 | 建築學 | 建築學 | 五年 | |
工學 | 城鄉規劃 | 工學 | 五年 | |
工學 | 風景園林 | 工學 | 五年 | |
經濟學 | 經濟學 | 經濟學 | 四年 | |
經濟學 | 數字經濟 | 經濟學 | 四年 | |
經濟學 | 國際經濟與貿易 | 經濟學 | 四年 | |
經濟學 | 金融工程 | 經濟學 | 四年 | |
管理學 | 會展經濟與管理 | 管理學 | 四年 | |
經濟學 | 投資學 | 經濟學 | 四年 | |
工學 | 生物工程 | 工學 | 四年 | |
工學 | 製藥工程 | 工學 | 四年 | |
工學 | 生物醫學工程 | 工學 | 四年 | |
藝術學 | 動畫(中外合作辦學) | 藝術學 | 四年 | 廣東工業大學國際教育學院 |
工學 | 智能感知工程 | 工學 | 四年 | 廣東工業大學先進製造學院 |
教育學 | 運動訓練 | 教育學 | 四年 | |
廣東工業大學師資力量
截至2021年12月,學校有專任教師2300多人,其中正高級職稱400多人、副高級職稱約700人。擁有各類高層次人才近800人,省部級“創新團隊”14個。擁有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1個、教育部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8人、國家級省級教學團隊26個、省教學名師16人。
[1]
類別 | 名錄 |
---|---|
中國工程院院士 | 楊志峯 |
歐洲科學院外籍院士 | 劉德榮 |
國家“傑青” | 謝勝利、魯仁全、邱學青、謝康、閔永剛、楊志峯、安太成、蔡宗葦 |
國家“優青” | 何昭水、餘榮、李鴻一、楊祖元、吳元清、楊軍、蔡宴朋 |
教育部高層次人才 | 魯仁全、楊志峯、江進、安太成、胡飛 |
國家級高層次人才 | 付敏躍、賴來利、蘇春翌、劉德榮、林展、郭春炳、何頔 |
國家“萬人計劃” | 魯仁全、何昭水、李鴻一、吳宗澤、周郭許、王鐵軍 |
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 | 魯仁全、何昭水、李鴻一、劉治、楊祖元、解曉偉、楊軍、欒天罡 |
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 | 陳新、邱學青、馬建國、陳穎 |
科技部中青年領軍人才 | 王鐵軍、吳宗澤、安太成 |
教育部長江講座教授 | Keiji Maruoka |
姓名 | 所在學院 | 獲得時間 | 屆次 |
---|---|---|---|
鄧淑華 | 輕工化工學院 | 2005年 | 第一屆 |
左宗義 | 機電工程學院 | 2007年 | 第二屆 |
吳福根 | 實驗教學部 | 2007年 | 第二屆 |
郭鍾寧 | 機電工程學院 | 2008年 | 第三屆 |
劉國建 | 文法學院 | 2009年 | 第四屆 |
王成勇 | 機電工程學院 | 2009年 | 第四屆 |
王欽若 | 自動化學院 | 2010年 | 第五屆 |
張畢西 | 管理學院 | 2011年 | 第六屆 |
張成科 | 經貿學院 | 2014年 | 第七屆 |
劉鋒 | 土木學院 | 2014年 | 第七屆 |
肖小亭 | 材料與能源學院 | 2017年 | 第八屆 |
馮開平 | 藝術與設計學院 | 2017年 | 第八屆 |
莫贊 | 管理學院 | 2017年 | 第八屆 |
於兆勤 | 工程訓練中心 | 2019年 | 第九屆 |
朱雪梅 | 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 | 2019年 | 第九屆 |
杜青平 | 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 2019年 | 第九屆 |
章雲 | 自動化學院 | 2021年 | 第十屆 |
劉旭紅 | 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 | 2021年 | 第十屆 |
金朝永 | 應用數學學院 | 2021年 | 第十屆 |
團隊名稱 | 帶頭人 | 所在部門 | 年度 | 級別 |
---|---|---|---|---|
機械基礎系列課程教學團隊 | 郭鍾寧 | 機電工程學院 | 2008 | 國家級 |
土木工程實驗教學團隊 | 郭永昌 | 土木與交通工程學院 | 2020 | 省級 |
化工專業教學團隊 | 方巖雄 | 輕工化工學院 | 2020 | 省級 |
生物工程專業實踐教學團隊 | 傅明輝 | 生物醫藥學院 | 2020 | 省級 |
電子信息類專業導論課程教學團隊 | 韓一石 | 信息工程學院 | 2019 | 省級 |
固體廢物處理與處置教學團隊 | 寧尋安 | 環境學院 | 2019 | 省級 |
多源融合的建築學在線課程羣教學團隊 | 劉旭紅 | 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 | 2019 | 省級 |
製藥工程專業教學團隊 | 趙肅清 | 生物醫藥學院 | 2019 | 省級 |
網絡工程系列課程教學團隊 | 滕少華 | 計算機學院 | 2018 | 省級 |
體驗設計教學團隊 | 胡飛 | 藝術與設計學院 | 2018 | 省級 |
科技金融創新班教學團隊 | 孫有發 | 經濟與貿易學院 | 2018 | 省級 |
土木工程專業主幹課程羣教學團隊 | 李麗娟 | 土木與交通工程學院 | 2017 | 省級 |
大學物理實驗課程教學團隊 | 吳福根 | 實驗教學部 | 2017 | 省級 |
機器人項目課程教學團隊 | 陳瑋 | 自動化、機電等 | 2016 | 省級 |
籃球運動教學團隊 | 唐新發 | 體育部 | 2016 | 省級 |
機械設計系列課程教學團隊 | 成思源 | 機電工程學院 | 2016 | 省級 |
應用數學專業教學團隊 | 王振友 | 應用數學學院 | 2015 | 省級 |
市場營銷系列課程教學團隊 | 張德鵬 | 管理學院 | 2015 | 省級 |
建築設計課程羣教學團隊 | 朱雪梅 | 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 | 2015 | 省級 |
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教學團隊 | 張成科 | 經濟貿易學院 | 2015 | 省級 |
大學英語課程教學團隊 | 陳曉茹 | 外國語學院 | 2015 | 省級 |
信息獲取與處理課程羣教學團隊 | 駱德漢 | 信息工程學院 | 2014 | 省級 |
自動化專業主幹課程教學團隊 | 章雲 | 自動化學院 | 2014 | 省級 |
大學數學系列課程教學團隊 | 金朝永 | 應用數學學院 | 2011 | 省級 |
材料製備與加工系列課程教學團隊 | 張海燕 | 材料與能源學院 | 2011 | 省級 |
化工類專業實驗實踐教學團隊 | 餘林 | 輕工化工學院 | 2011 | 省級 |
廣東工業大學學科建設
截至2021年12月,學校擁有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8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34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24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95個,碩士專業學位授予權13種,同時具有同等學力人員申請碩士學位授予權;擁有博士後科研流動站6個、省攀峯重點學科一級學科4個、省優勢重點學科一級學科6個、省特色重點學科二級學科5個,工程學、材料科學、計算機科學、化學、環境科學與生態學等5個學科進入ESI全球學科排名前1%行列,其中工程學已進入0.98‰。
[1]
設站學院 | 流動站名稱 | 學科領域 | 流動站負責人 |
---|---|---|---|
機電工程學院 | 機械工程 博士後科研流動站 | 機電、材料、自動化、力學、 工業設計、土木工程、數學、 物理、能源工程、工業工程 | 張永康 |
自動化學院 | 控制科學與工程 博士後科研流動站 | 自動化、信息工程、計算機、 光電工程、IC設計、數學、 測量、機電、系統工程 | 徐維超 |
輕工化工學院 | 化學工程與技術 博士後科研流動站 | 化工、環境、材料、製藥、 能源工程 | 王鐵軍 |
管理學院 | 管理科學與工程 博士後科研流動站 | 管理、經貿、數學、國土規劃 | 張德鵬 |
材料與能源學院 | 材料科學與工程 博士後科研流動站 | 材料工程、能源工程、物理、 化工、微電子、建築材料、 光電工程 | 羅向龍 |
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 環境科學與工程 博士後科研流動站 | 環境科學與工程、 環境規劃與管理、 生態學(包括產業生態學)、 地理學、系統科學、人口、 資源與環境經濟學、海洋科學、 水利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 生物學、化學科學與工程 | 寧尋安 |
學位點管理單位 | 博士學位授權(獲得授權年月) | |
一級學科點 | 二級學科點 | |
機電工程學院 | 0802機械工程 (2006.01) | 080201機械製造及其自動化 (2003.09) |
080202機械電子工程 (1998.06) | ||
080203機械設計及理論 (2006.01) | ||
080204車輛工程 (2006.01) | ||
0802Z1工業工程 (2011.12學校自設) | ||
自動化學院 | 0811控制科學與工程 (2011.03) | 081101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2000.12) |
081102檢測技術與自動化裝置(2011.03) | ||
081103系統工程 (2011.03) | ||
081104模式識別與智能系統(2011.03) | ||
081105導航、制導與控制 (2011.03)未招生 | ||
輕工化工學院 | 0817化學工程與技術 (2011.03) | 081701化學工程 (2011.03) |
081702化學工藝 (2011.03) | ||
081704應用化學 (2003.09) | ||
081705工業催化 (2011.03) | ||
信息工程學院 | 0810信息與通信工程 (2018.03) | 081001通信與信息系統 (2018.03) |
081002信號與信息處理 (2018.03) | ||
土木與交通工程學院 | / | 0805Z2土木材料與工程(2013.12學校自設) |
管理學院 | 1201管理科學與工程 (2006.01) | 國家目錄中不設二級學科 1201Z2工業企業管理 (2013.12學校自設) |
計算機學院 | 0812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2021.11) | 081201計算機系統結 (2021.11) |
081202計算機軟件與理論 (2021.11) | ||
081203計算機應用技術 (2021.11) | ||
材料與能源學院 | 0805材料科學與工程 (2011.03) | 080502材料學 (2000.12) |
080503材料加工工程 (2006.01) | ||
0805Z1能源材料與工程(2013.12學校自設) | ||
0805Z3高分子材料與工程(2014.12學校自設) | ||
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 / | 0817Z1環境化工 (2011.12學校自設) |
0830環境科學與工程 (2018.03) | 083001環境科學 (2018.03) | |
083002環境工程 (2018.03) | ||
數學與統計學院 | / | 0810Z1信息處理與優化計算(2022.03學校自 設) |
物理與光電工程學院 | / | 080501材料物理與化學 (2011.03) |
藝術與設計學院 | / | 0802Z2工業設計與創意產品(2012.12學校自設) |
經濟與貿易學院 | / | 0811Z2數字經濟系統優化(2021.09學校自設) |
生物醫藥學院 | / | 0817Z2製藥工程 (2012.12學校自設) |
/ | 081703生物化工 (2011.03) | |
環境生態工程研究院 | 0830環境科學與工程 (2018.03) | - |
集成電路學院 | / | 0810Z2集成電路設計與系統(2022.09) |
全校合計:一級學科博士點8個,二級學科博士點35個,其中學校自設二級學科博士點11個 |
學位點管理單位 | 碩士學位授權(授權年月) | |
一級學科點 | 二級學科點 | |
機電工程學院 | 0802機械工程 (2006.01) | 080201 機械製造及其自動化 (1996.09) |
080202 機械電子工程 (1993.12) | ||
080203 機械設計及理論 (1998.06) | ||
080204 車輛工程 (2006.01) | ||
0802Z1 工業工程 (2006年學校自設) | ||
0804儀器科學與技術 (2011.03) | 080401 精密儀器及機械 (2006.01) | |
080402 測試計量技術及儀器 (2000.12) | ||
自動化學院 | 0808電氣工程 (2006.01) | 080801 電機與電器 (2006.01) |
080802 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 (2003.09) | ||
080803 高電壓與絕緣技術 (2006.01)未招生 | ||
080804 電力電子與電力傳動 (1998.06) | ||
080805 電工理論與新技術 (2006.01) | ||
/ | 080902 電路與系統 (2006.01) | |
0811控制科學與工程 (2006.01) | 081101 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 (1986.07) | |
081102 檢測技術與自動化裝置 (1998.06) | ||
081103 系統工程 (2000.12) | ||
081104 模式識別與智能系統 (2006.01) | ||
081105 導航、制導與控制 (2006.01)未招生 | ||
輕工化工學院 | 0817化學工程與技術 (2006.01) | 081701 化學工程 (2006.01) |
081702 化學工藝 (1998.06) | ||
081704 應用化學 (1986.06) | ||
081705 工業催化 (2006.01) | ||
0832食品科學與工程 (2021.11) | 083201 食品科學(2003.09 獲得授權,2015年動態調整撤銷;2021.11恢復) | |
083202 糧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2021.11) | ||
083203 農產品加工及儲藏工程(2021.11) | ||
083204 水產品加工及儲藏工程(2021.11) | ||
信息工程學院 | 0810信息與通信工程 (2011.03) | 081001 通信與信息系統 (2006.01) |
081002 信號與信息處理 (2003.09) | ||
土木與交通工程學院 | / | 0805Z2 土木材料與工程 (2013.12學校自設) |
0814土木工程 (2011.03) | 081401 岩土工程 (2000.12) | |
081402 結構工程 (2003.09) | ||
081403 市政工程 (2006.01) | ||
081404 供熱、供燃氣、通風及空調工程 (2011.03) | ||
081405 防災減災工程及防護工程 (2011.03) | ||
081406 橋樑與隧道工程 (2006.01) | ||
0814Z1 土木工程測量與災害監測 (2014.06學校自設) | ||
0816測繪科學與技術 (2015.11) | 081601 大地測量學與測量工程 (2015.11) | |
081602 攝影測量與遙感 (2015.11) | ||
081603 地圖製圖學與地理信息工程(2015.11) | ||
管理學院 | 1201管理科學與工程 (2000.12) | 國家目錄中不設二級學科 1201Z2 工業企業管理 (2013.12學校自設) |
1202工商管理 (2006.01) | 120201 會計學 (2006.01) | |
120202 企業管理 (1996.11) | ||
120203 旅遊管理 (2006.01) | ||
120204 技術經濟及管理 (2003.09) | ||
1204公共管理 (2018.03) | 120401 行政管理 (2018.03) | |
120402 社會醫學與衞生事業管理 (2018.03) | ||
120403 教育經濟與管理 (2018.03) | ||
120404 社會保障 (2018.03) | ||
120405 土地資源管理 (2006.01) | ||
計算機學院 | 0812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2006.01) | 081201 計算機系統結構 (2003.09) |
081202 計算機軟件與理論 (2000.12) | ||
081203 計算機應用技術 (1996.09) | ||
0835軟件工程 (2011.08) | 國家目錄中不設二級學科 | |
材料與能源學院 | 0805材料科學與工程 (2006.01) | 080502 材料學 (1996.09) |
080503 材料加工工程 (1998.06) | ||
0805Z1 能源材料與工程 (2013.12學校自設) | ||
0805Z3 高分子材料與工程 (2014.12學校自設) | ||
0807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 (2011.03) | 080701 工程熱物理 (2011.03) | |
080702 熱能工程 (2006.01) | ||
080703 動力機械及工程 (2011.03) | ||
080704 流體機械及工程 (2011.04) | ||
080705 製冷及低温工程 (2011.03) | ||
080706 化工過程機械 (2011.03) | ||
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 / | 0817Z1 環境化工 (2011.12學校自設) |
0830環境科學與工程 (2006.01) | 083001 環境科學 (2003.09) | |
083002 環境工程 (1996.09) | ||
數學與統計學院 | 0701數學 (2011.03) | 070101 基礎數學 (2011.03) |
070102 計算數學 (2011.03) | ||
070103 概率論與數理統計 (2011.03) | ||
070104 應用數學(2003.09) | ||
070105 運籌學與控制論(2011.03) | ||
0810Z1 信息處理與優化計算 | ||
物理與光電工程學院 | / | 080501 材料物理與化學(2000.12) |
0809電子科學與技術 (2011.03) | 080901 物理電子學 (2003.09) | |
080904 電磁場與微波技術 (2011.11) | ||
0803光學工程 (2018.03) | 國家目錄中不設二級學科 | |
藝術與設計學院 | / | 0802Z2 工業設計與創意產品 (2012.12學校自設) |
1305設計學 (2011.08) | 國家目錄中不設二級學科 1305Z1 繪畫創作與理論 (2012.12學校自設) | |
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 | 0813建築學 (2015.11) | 081301 建築歷史與理論(2015.11) |
081302 建築設計及其理論(2015.11) | ||
081303 城市規劃與設計(2015.11) | ||
081304 建築技術科學(2015.11) | ||
0833城鄉規劃學 (2018.03) | 國家目錄中不設二級學科 | |
/ | 1305Z2 建築與城市設計(2012.12學校自設) | |
經濟與貿易學院 | 0202應用經濟學 (2015.11) | 020201 國民經濟學 (2015.11) |
020202 區域經濟學 (2015.11) | ||
020203 財政學 (2015.11) | ||
020204 金融學 (2015.11) | ||
020205 產業經濟學 (2015.11) | ||
020206 國際貿易學 (2015.11) | ||
020207 勞動經濟學 (2015.11) | ||
020208 統計學 (2015.11) | ||
020209 數量經濟學 (2015.11) | ||
020210 國防經濟 (2015.11) | ||
/ | 0811Z2 數字經濟系統優化(2021.09 學校自設) | |
法學院 | / | 120401 行政管理(2018.03) |
/ | 1202Z3 企業合規風險管理(2022.03 學校自設) | |
生物醫藥學院 | / | 0817Z2 製藥工程 (2012.12學校自設) |
/ | 081703 生物化工 (2011.03) | |
環境生態工程研究院 | 0830環境科學與工程 (2018.03) | - |
馬克思主義學院 | / | 1204Z1 馬克思主義國家治理理論與政務管理(2019.12學校自設) |
集成電路學院 | 1401集成電路科學與工程 (2022.07) | 080903 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 (2003.09) |
全校合計:一級學科碩士點25個,二級學科碩士點95個,其中學校自設二級學科碩士點16個 |
學位點管理單位 | 專業學位碩士授權(授權年月) | 國家對應調整前工程碩士專業學位領域 |
---|---|---|
機電工程學院 | 機械(機械工程領域)(2021.06) 機械(車輛工程領域)(2021.06) 機械(智能製造技術領域)(2021.06) 機械(機器人工程領域)(2021.06) 電子信息(儀器儀表工程領域)(2021.06) 工業工程與管理 (2019.05) | 機械工程 (1999.09) 工業工程 (2002.05) 儀器儀表工程 (2010.09) |
自動化學院 | 電子信息(控制工程領域) (2021.06) 電子信息(人工智能領域) (2021.06) 能源動力(電氣工程領域) (2021.06) | 電氣工程 (2005.06) 控制工程 (2001.04) |
輕工化工學院 | 材料與化工(化學工程領域) (2021.06) | 化學工程 (1999.09) |
信息工程學院 | 電子信息(新一代電子信息技術領域)(2021.06) 電子信息(通信工程(含寬帶網絡、移動通信等)(2021.06) 電子信息(集成電路工程領域) (2021.06) 電子信息(光電信息工程領域) (2021.06) | 電子與通信工程(2004.06) 集成電路工程(2006.06) |
土木與交通工程學院 | 土木水利(土木工程領域) (2021.06) 土木水利(海洋工程領域) (2021.06) 土木水利(市政工程(含給排水等)領域)(2021.06) 土木水利(人工環境工程(含供熱、通風及空調等) 領域)(2021.06) 資源與環境(測繪工程領域) (2021.06) 工程管理 (2010.09) 交通運輸 (2021.11) | 建築與土木工程(2005.06) |
管理學院 | 工商管理 (2003.09) 會計 (2014.05) 項目管理 (2019.05) 物流工程與管理 (2019.05) | 項目管理 (2004.06) 物流工程 (2006.06) |
計算機學院 | 電子信息(計算機技術領域) (2021.06) 電子信息(軟件工程領域) (2021.06) 電子信息(人工智能領域) (2021.06) 電子信息(網絡與信息安全領域)(2021.06) | 軟件工程 (2002.03) 計算機技術 (2002.05) |
材料與能源學院 | 材料與化工(材料工程領域) (2021.06) 能源動力(動力工程領域) (2021.06) | 085204 材料工程 (2002.05) 085206 動力工程 (2010.04) |
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 資源與環境(環境工程領域) (2021.06) 資源與環境(安全工程領域) (2021.06) | 085229 環境工程(2001.04) |
數學與統計學院 | 電子信息(大數據技術與工程領域) (2021.06) | / |
物理與光電工程學院 | 電子信息(光電信息工程領域) (2021.06) 電子信息(新一代電子信息技術領域)(2021.06) | / |
藝術與設計學院 | 機械(工業設計工程領域)(2021.06) 藝術(2018.03) | 工業設計工程(2010.04) |
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 | 土木水利(人工環境工程(含供熱、通風及空調等)領域)(2021.06) 風景園林(2021.11) | 建築與土木工程(建築與城市規劃方向)(2011.12自設方向) |
經濟與貿易學院 | 金融(2018.03) 國際商務(2021.11) | / |
法學院 | 社會工作(2018.03) | / |
外國語學院 | 翻譯(英語筆譯)(2014.05) 翻譯(日語筆譯)(2014.05) | / |
生物醫藥學院 | 電子信息(生物醫學工程領域)(2021.06) 生物與醫藥(2021.11) | / |
生態環境與資源學院 | 資源與環境(環境工程領域)(2021.06) | / |
集成電路學院 | 電子信息(集成電路工程領域)(2021.06) | / |
攀峯重點學科一級學科 | |
機械工程 | 材料科學與工程 |
控制科學與工程 | 設計學 |
優勢重點學科一級學科 | |
電子科學與技術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土木工程 | 化學工程與技術 |
環境科學與工程 | 管理科學與工程 |
特色重點學科二級學科 | |
應用數學 | 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 |
熱能工程 | 信號與信息處理 |
企業管理 | / |
機械工程 | 控制科學與工程 |
材料科學與工程 | 環境科學與工程 |
設計學 | 化學工程與技術 |
集成電路科學與工程 | \ |
廣東工業大學教學建設
- 質量工程
大學城校區二飯(4張)
類別 | 專業名稱 | 設置年份 |
---|---|---|
教育部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專業 |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 | 2011 |
自動化 | 2011 | |
化學工程與工藝 | 2011 | |
信息工程 | 2011 | |
軟件工程 | 2013 |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2013 | |
電子科學與技術 | 2013 | |
國家特色專業建設點 |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 | 2007 |
自動化 | 2007 | |
化學工程與工藝 | 2008 | |
土木工程 | 2009 | |
工商管理 | 2010 |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2009 | |
環境工程 | 2010 | |
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 |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 | 2013 |
資料來源: |
所在學院 | 專業類 | 專業名稱 | 級別 | 立項時間 |
---|---|---|---|---|
材料與能源學院 | 機械類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國家級 | 2020 |
材料與能源學院 | 材料類 | 高分子材料與工程 | 國家級 | 2020 |
材料與能源學院 | 材料類 | 金屬材料工程 | 國家級 | 2020 |
材料與能源學院 | 能源動力類 | 能源與動力工程 | 國家級 | 2020 |
管理學院 | 管理科學與工程類 |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 | 國家級 | 2020 |
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 環境科學與工程類 | 環境生態工程 | 國家級 | 2020 |
機電工程學院 | 機械類 | 機械電子工程 | 國家級 | 2020 |
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 | 建築類 | 建築學 | 國家級 | 2020 |
經濟與貿易學院 | 經濟與貿易類 | 國際經濟與貿易 | 國家級 | 2020 |
土木與交通工程學院 | 土木類 | 建築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 | 國家級 | 2020 |
信息工程學院 | 電子信息類 | 通信工程 | 國家級 | 2020 |
藝術與設計學院 | 設計學類 | 產品設計 | 國家級 | 2020 |
藝術與設計學院 | 設計學類 | 數字媒體藝術 | 國家級 | 2020 |
應用數學學院 | 數學類 | 信息與計算科學 | 國家級 | 2020 |
自動化學院 | 電氣類 |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 國家級 | 2020 |
管理學院 | 工商管理類 | 工商管理 | 國家級 | 2019 |
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 環境科學與工程類 | 環境工程 | 國家級 | 2019 |
機電工程學院 | 機械類 |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 | 國家級 | 2019 |
計算機學院 | 計算機類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國家級 | 2019 |
輕工化工學院 | 化工與製藥類 | 化學工程與工藝 | 國家級 | 2019 |
輕工化工學院 | 化學類 | 應用化學 | 國家級 | 2019 |
生物醫藥學院 | 化工與製藥類 | 製藥工程 | 國家級 | 2019 |
土木與交通工程學院 | 土木類 | 土木工程 | 國家級 | 2019 |
信息工程學院 | 電子信息類 | 信息工程 | 國家級 | 2019 |
藝術與設計學院 | 機械類 | 工業設計 | 國家級 | 2019 |
藝術與設計學院 | 設計學類 | 環境設計 | 國家級 | 2019 |
自動化學院 | 自動化類 | 自動化 | 國家級 | 2019 |
材料與能源學院 | 電子信息類 | 微電子科學與工程 | 省級 | 2020 |
計算機學院 | 計算機類 | 軟件工程 | 省級 | 2020 |
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 | 建築類 | 城鄉規劃 | 省級 | 2020 |
經濟與貿易學院 | 經濟學類 | 經濟學 | 省級 | 2020 |
土木與交通工程學院 | 土木類 | 城市地下空間工程 | 省級 | 2020 |
土木與交通工程學院 | 土木類 | 道路橋樑與渡河工程 | 省級 | 2020 |
物理與光電工程學院 | 電子信息類 | 電子科學與技術 | 省級 | 2020 |
信息工程學院 | 電子信息類 | 電子信息工程 | 省級 | 2020 |
藝術與設計學院 | 設計學類 | 服裝與服飾設計 | 省級 | 2020 |
藝術與設計學院 | 計算機類 | 數字媒體技術 | 省級 | 2020 |
政法學院 | 法學類 | 法學 | 省級 | 2020 |
自動化學院 | 計算機類 | 物聯網工程 | 省級 | 2020 |
材料與能源學院 | 材料類 | 金屬材料工程 | 省級 | 2019 |
計算機學院 | 計算機類 | 網絡工程 | 省級 | 2019 |
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 | 建築類 | 建築學 | 省級 | 2019 |
藝術與設計學院 | 設計學類 | 產品設計 | 省級 | 2019 |
自動化學院 | 電氣類 |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 省級 | 2019 |
項目類別 | 課程名稱 | 負責人 | 學院 | 級別 | 立項年份 |
---|---|---|---|---|---|
線下一流課程 | 機械製造基礎 | 王成勇 | 機電工程學院 | 國家級 | 2020 |
線下一流課程 | 自動控制原理 | 章雲 | 自動化學院 | 國家級 | 2020 |
線下一流課程 | 鋼結構設計原理 | 李麗娟 | 土木與交通工程學院 | 國家級 | 2020 |
線下一流課程 | 服務體驗設計(2) | 胡飛 | 藝術與設計學院 | 國家級 | 2020 |
線上線下混合式一流課程 | 嶺南衣裳 | 孫恩樂 | 通識教育中心 | 國家級 | 2020 |
社會實踐一流課程 | 理工科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 | 許澤浩 | 創新創業學院 | 國家級 | 2020 |
精品視頻公開課 | 探秘自動化 | 章雲 | 自動化學院 | 國家級 | 2014 |
精品資源共享課 | 工程製圖 | 馮開平 | 機電工程學院 | 國家級 | 2013 |
雙語教學示範課程 | 國際貿易實務 | 易露霞 | 經濟貿易學院 | 國家級 | 2010 |
系列在線開放課程 | 工程地質學 | 劉勇健 | 土木與交通工程學院 | 省級 | 2020 |
系列在線開放課程 | 建築信息化與智慧建造 | 馮為民 | 土木與交通工程學院 | 省級 | 2020 |
系列在線開放課程 | 畫法幾何與機械製圖 | 莫春柳 | 機電工程學院 | 省級 | 2020 |
系列在線開放課程 | 機械設計基礎 | 唐文豔 | 機電工程學院 | 省級 | 2020 |
課程思政示範課程 | 機械製造基礎 | 王成勇 | 機電工程學院 | 省級 | 2020 |
課程思政示範課程 | 鋼結構設計原理 | 何嘉年 | 土木與交通工程學院 | 省級 | 2020 |
課程思政示範課程 | 生命的環境演繹 | 杜青平 | 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 省級 | 2020 |
課程思政示範課程 | 建築設計(4) | 劉旭紅 | 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 | 省級 | 2020 |
課程思政示範課程 | 電路 | 楊健 | 自動化學院 | 省級 | 2020 |
線下一流課程 | 鋼結構設計原理 | 李麗娟 | 土木與交通工程學院 | 省級 | 2020 |
線下一流課程 | 自動控制原理 | 章雲 | 自動化學院 | 省級 | 2020 |
線下一流課程 | 生命的環境演繹 | 杜青平 | 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 省級 | 2020 |
線下一流課程 | 機械製造基礎 | 王成勇 | 機電工程學院 | 省級 | 2020 |
線下一流課程 | 服務體驗設計(2) | 胡飛 | 藝術與設計學院 | 省級 | 2020 |
線下一流課程 | 模擬電子技術實驗 | 彭端 | 實驗教學部 | 省級 | 2020 |
線下一流課程 | 化工原理 | 鄭育英 | 輕工化工學院 | 省級 | 2020 |
線下一流課程 | 電力電子技術 | 唐雄民 | 自動化學院 | 省級 | 2020 |
線下一流課程 | 工程訓練 | 謝小柱 | 實驗教學部 | 省級 | 2020 |
線下一流課程 | 土力學 | 劉勇健 | 土木與交通工程學院 | 省級 | 2020 |
線下一流課程 | 創業管理 | 祁明德 | 管理學院 | 省級 | 2020 |
線下一流課程 | 創新方法 | 成思源 | 機電工程學院 | 省級 | 2020 |
線下一流課程 | 工程測量 | 張興福 | 土木與交通工程學院 | 省級 | 2020 |
線下一流課程 | 固體廢物處理與處置 | 寧尋安 | 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 省級 | 2020 |
線下一流課程 | 高等數學 | 王振友 | 應用數學學院 | 省級 | 2020 |
線下一流課程 | 體育 | 龔建林 | 體育部 | 省級 | 2020 |
線下一流課程 | 大學英語 | 劉亞龍 | 外國語學院 | 省級 | 2020 |
線下一流課程 | 數字電子技術 | 謝雲 | 自動化學院 | 省級 | 2020 |
精品在線開放課程 | 海外華僑華人 | 王文豔 | 通識教育中心 | 省級 | 2020 |
線上線下混合式一流課程 | 嶺南衣裳 | 孫恩樂 | 通識教育中心 | 省級 | 2020 |
線上線下混合式一流課程 | 憲法學 | 房亞明 | 政法學院 | 省級 | 2020 |
線上線下混合式一流課程 | 工程製圖與繪畫藝術 | 賀繼鋼 | 藝術與設計學院 | 省級 | 2020 |
線上線下混合式一流課程 | 市場營銷學 | 張德鵬 | 管理學院 | 省級 | 2020 |
線上線下混合式一流課程 | 音樂漫步 | 王勇傑 | 通識教育中心 | 省級 | 2020 |
線上線下混合式一流課程 | 現代傳媒與批判性思維 | 曹鳳霞 | 通識教育中心 | 省級 | 2020 |
線上線下混合式一流課程 | 建築設計(4) | 劉旭紅 | 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 | 省級 | 2020 |
線上線下混合式一流課程 | 建築與城鄉歷史文化遺產保護 | 朱雪梅 | 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 | 省級 | 2020 |
線上線下混合式一流課程 | 電路 | 楊健 | 自動化學院 | 省級 | 2020 |
線上線下混合式一流課程 | 國際營銷學 | 陳原 | 經濟與貿易學院 | 省級 | 2020 |
線上線下混合式一流課程 | 機械設計 | 潘繼生 | 機電工程學院 | 省級 | 2020 |
社會實踐一流課程 | 建築類專業社會實踐工作坊 | 蔡雲楠 | 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 | 省級 | 2020 |
社會實踐一流課程 | 理工科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 | 許澤浩 | 團委 | 省級 | 2020 |
社會實踐一流課程 | 社會實踐 | 楊小帆 | 材料與能源學院 | 省級 | 2020 |
在線開放課程 | 化工原理 | 鄭育英 | 輕工化工學院 | 省級 | 2020 |
在線開放課程 | 數字電子技術 | 謝雲 | 自動化學院 | 省級 | 2020 |
在線開放課程 | 微積分理論與實踐 | 陳學松 | 應用數學學院 | 省級 | 2020 |
在線開放課程 | 延伸未來的新媒體:新媒體設計概論 | 湯曉穎 | 藝術與設計學院 | 省級 | 2020 |
在線開放課程 | 自動控制原理 | 章雲 | 自動化學院 | 省級 | 2019 |
在線開放課程 | 結構力學 | 袁兵 | 土木與交通工程學院 | 省級 | 2019 |
在線開放課程 | 信號與系統 | 譚北海 | 自動化學院 | 省級 | 2019 |
在線開放課程 | 材料失效分析 | 毛凌波 | 材料與能源學院 | 省級 | 2019 |
在線開放課程 | 無機化學在線課程 | 温紅麗 | 輕工化工學院 | 省級 | 2019 |
在線開放課程 | 電子電力技術 | 唐雄民 | 自動化學院 | 省級 | 2019 |
精品在線開放課程 | 音樂漫步 | 王勇傑 | 通識教育中心 | 省級 | 2019 |
精品在線開放課程 | 現代傳媒與批判性思維 | 曹鳳霞 | 通識教育中心 | 省級 | 2019 |
系列在線開放課程 | 計算機網絡 | 程良倫 | 計算機學院 | 省級 | 2019 |
系列在線開放課程 | 程序設計基礎 | 謝光強 | 計算機學院 | 省級 | 2019 |
系列在線開放課程 | 材料製備與加工工藝 | 胡永俊 | 材料與能源學院 | 省級 | 2019 |
系列在線開放課程 | 基礎工程 | 梁仕華 | 土木與交通工程學院 | 省級 | 2019 |
在線開放課程 | 電路 | 楊健 | 自動化學院 | 省級 | 2018 |
在線開放課程 | 學術英語閲讀 | 陳曉茹 | 國際教育學院 | 省級 | 2018 |
在線開放課程 | 中國古代工程技術 | 陳欣 | 通識中心 | 省級 | 2018 |
在線開放課程 | 生態城市規劃的理論與方法 | 蔡雲楠 | 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 | 省級 | 2018 |
在線開放課程 | 工程製圖與繪畫藝術 | 賀繼鋼 | 藝術與設計學院 | 省級 | 2018 |
在線開放課程 | Matlab編程及應用 | 李偉彤 | 信息工程學院 | 省級 | 2018 |
系列在線開放課程 | 工程倫理 | 朱江 | 土木與交通工程學院 | 省級 | 2018 |
系列在線開放課程 | 工程管理 | 馮為民 | 土木與交通工程學院 | 省級 | 2018 |
系列在線開放課程 | 現代傳媒與批判性思維 | 曹鳳霞 | 通識中心 | 省級 | 2018 |
應用型人才培養課程 | 綠色設計課程羣 | 方海 | 藝術與設計學院 | 省級 | 2017 |
創新創業教育課程 | 機器人入門項目設計Ⅰ | 張學習 | 自動化學院 | 省級 | 2017 |
創新創業教育課程 | 創業思維與行動 | 祁明德 | 管理學院 | 省級 | 2017 |
精品視頻公開課 | 漫談測試技術 | 鄒大鵬 | 機電工程學院 | 省級 | 2017 |
精品資源共享課 | 自動化PBL教學示範課程羣 | 李衞軍 | 自動化學院 | 省級 | 2017 |
精品資源共享課 | 土力學 | 劉勇健 | 土木與交通工程學院 | 省級 | 2017 |
精品資源共享課 | 生物化學 | 譚竹鈞 | 輕工化工學院 | 省級 | 2017 |
精品資源共享課 | 《建築史》 | 王瑜 | 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 | 省級 | 2017 |
精品資源共享課 | 宏觀經濟學 | 劉豔 | 經濟與貿易學院 | 省級 | 2017 |
精品資源共享課 | 大話移動通信 | 原玲 | 信息工程學院 | 省級 | 2017 |
在線開放課程 | 電子電路CAD實訓 | 徐迎暉 | 自動化學院 | 省級 | 2017 |
在線開放課程 | 機械設計系列課程 | 成思源 | 機電工程學院 | 省級 | 2017 |
在線開放課程 | 趣説地圖 | 王宇會 | 土木與交通工程學院 | 省級 | 2017 |
精品視頻公開課 | 漫談數字動畫 | 莫春柳 | 機電工程學院 | 省級 | 2016 |
精品資源共享課 | 機器嗅覺概論(仿生嗅覺原理與應用) | 駱德漢 | 信息工程學院 | 省級 | 2016 |
精品資源共享課 | 生物工程設備及工廠設計 | 楊佐毅 | 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 省級 | 2016 |
精品資源共享課 | 數據庫系統 | 凌捷 | 計算機學院 | 省級 | 2016 |
精品資源共享課 | 機械製造裝備設計 | 李鍛能 | 機電工程學院 | 省級 | 2016 |
精品資源共享課 | 博弈論與信息經濟學 | 張成科 | 經濟貿易學院 | 省級 | 2016 |
精品視頻公開課 | 《紅樓夢》與中國文化 | 樂雲 | 通識教育中心 | 省級 | 2015 |
精品視頻公開課 | 電磁場與微波前沿戰略新興技術 | 項穎 | 信息工程學院 | 省級 | 2015 |
精品視頻公開課 | 海外華人與華文文學 | 王文豔 | 通識教育中心 | 省級 | 2015 |
精品視頻公開課 | 嶺南衣裳 | 孫恩樂 | 通識教育中心 | 省級 | 2015 |
精品視頻公開課 | 現代傳媒與批判性思維 | 曹鳳霞 | 通識教育中心 | 省級 | 2015 |
精品視頻公開課 | 影視剪輯技術與方法 | 彭凱 | 通識教育中心 | 省級 | 2015 |
精品資源共享課 | 程序設計 | 謝光強 | 計算機學院 | 省級 | 2015 |
精品資源共享課 | 創新方法 | 成思源 | 機電工程學院 | 省級 | 2015 |
精品資源共享課 | 鋼結構設計原理 | 李麗娟 | 土木與交通工程學院 | 省級 | 2015 |
精品資源共享課 | 機電傳動控制 | 王曉初 | 機電工程學院 | 省級 | 2015 |
精品資源共享課 | 計算機組成原理 | 陳平華 | 計算機學院 | 省級 | 2015 |
精品資源共享課 | 逆向工程技術 | 楊雪榮 | 機電工程學院 | 省級 | 2015 |
精品資源共享課 | 生命與環境 | 杜青平 | 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 省級 | 2015 |
精品資源共享課 | 數字邏輯與系統設計 | 丁磊 | 計算機學院 | 省級 | 2015 |
精品資源共享課 | 微觀經濟學 | 丘麗雲 | 經濟與貿易學院 | 省級 | 2015 |
精品資源共享課 | 微機與嵌入式系統及應用PBL教學課程羣 | 吳黎明 | 信息工程學院 | 省級 | 2015 |
精品資源共享課 | 物流學 | 李松慶 | 管理學院 | 省級 | 2015 |
精品資源共享課 | 物流專業課PBL教學示範課程羣 | 廖諾 | 管理學院 | 省級 | 2015 |
精品資源共享課 | 新材料概論 | 胡永俊 | 材料與能源學院 | 省級 | 2015 |
精品資源共享課 | 音樂漫步 | 王勇傑 | 通識教育中心 | 省級 | 2015 |
精品資源共享課 | 走進虛擬現實 | 何漢武 | 機電工程學院 | 省級 | 2015 |
MOOC示範課 | 自動化專業導論 | 陳瑋 | 自動化學院 | 省級 | 2014 |
MOOC示範課 | 歐洲文明與世界遺產 | 郭少瓊 | 通識教育中心 | 省級 | 2014 |
MOOC示範課 | 數據結構 | 吳偉民 | 計算機學院 | 省級 | 2014 |
MOOC示範課 | 半導體物理學 | 王銀海 | 物理與光電工程學院 | 省級 | 2014 |
MOOC示範課 | 傳統文化與文化傳統 | 周密 | 通識教育中心 | 省級 | 2014 |
PBL示範課程羣 | 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PBL課程羣 | 張成科 | 經濟與貿易學院 | 省級 | 2014 |
PBL示範課程羣 | 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工程類課程PBL示範羣 | 餘林 | 輕工化工學院 | 省級 | 2014 |
精品視頻公開課 | 走進嶺南古村落 | 朱雪梅 | 建築與城市規劃 | 省級 | 2014 |
精品視頻公開課 | 線性代數故事會 | 郝志峯 | 應用數學學院 | 省級 | 2014 |
精品視頻公開課 | 設計研究視野 | 方海 | 藝術設計學院 | 省級 | 2014 |
精品資源共享課 | 數學建模 | 劉海林 | 應用數學學院 | 省級 | 2014 |
精品資源共享課 | 人工智能 | 曾碧、饒東寧 | 計算機學院 | 省級 | 2014 |
精品資源共享課 | 液壓與氣壓傳動 | 李笑 | 機電工程學院 | 省級 | 2014 |
精品資源共享課 | 電子元器件與工藝 | 謝致薇、魯聖國 | 材料與能源學院 | 省級 | 2014 |
精品資源共享課 | 固體廢物處理與處置 | 寧尋安 | 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 省級 | 2014 |
精品資源共享課 | 建築設計 | 劉旭紅 | 建築與城市規劃 | 省級 | 2014 |
精品資源共享課 | 傳感器技術及應用 | 唐露新 | 信息工程學院 | 省級 | 2014 |
精品資源共享課 | 數據挖掘 | 滕少華 | 計算機學院 | 省級 | 2014 |
精品資源共享課 | 籃球 | 許斌 | 體育部 | 省級 | 2014 |
精品資源共享課 | 模擬電子技術 | 謝雲 | 自動化學院 | 省級 | 2014 |
精品資源共享課 | 電工電子技術實驗 | 彭端 | 實驗教學部 | 省級 | 2014 |
精品資源共享課 | 物理化學與膠體化學 | 潘湛昌 | 輕工化工學院 | 省級 | 2014 |
精品資源共享課 | C語言與數據結構類課程羣 | 吳偉民 | 計算機學院 | 省級 | 2014 |
精品資源共享課 | 大學數學類課程羣 | 金朝永 | 應用數學學院 | 省級 | 2014 |
精品資源共享課 | 大學物理類課程羣 | 張春華 | 物理與光電工程學院 | 省級 | 2014 |
精品資源共享課 | 化工原理 | 餘林 | 輕工化工學院 | 省級 | 2013 |
精品資源共享課 | 自動控制原理 | 章雲 | 自動化學院 | 省級 | 2013 |
精品資源共享課 | 大學物理 | 胡義華 | 物理與光電工程學院 | 省級 | 2013 |
精品資源共享課 | 操作系統 | 傅秀芬 | 計算機學院 | 省級 | 2013 |
精品資源共享課 | 機械設計基礎 | 成思源 | 機電工程學院 | 省級 | 2013 |
精品資源共享課 | 機械製造基礎 | 王成勇 | 機電工程學院 | 省級 | 2013 |
精品資源共享課 | 工程測量 | 王國輝 | 土木與交通工程學院 | 省級 | 2013 |
精品資源共享課 | 電力電子技術 | 程漢湘 | 自動化學院 | 省級 | 2013 |
精品資源共享課 | 計算機網絡 | 程良倫 | 計算機學院 | 省級 | 2013 |
精品資源共享課 | 數字電子技術 | 謝雲 | 自動化學院 | 省級 | 2013 |
精品資源共享課 | 樓宇智能化技術 | 王欽若 | 自動化學院 | 省級 | 2013 |
精品資源共享課 | 衝壓工藝及模具設計 | 肖小亭 | 材料與能源學院 | 省級 | 2013 |
精品資源共享課 | 高等數學 | 金朝永 | 應用數學學院 | 省級 | 2013 |
精品資源共享課 | 大學體育 | 何秋華 | 體育部 | 省級 | 2013 |
精品資源共享課 | 生產運作與管理 | 張畢西 | 管理學院 | 省級 | 2013 |
精品資源共享課 |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 | 劉國建 | 政法學院 | 省級 | 2013 |
精品資源共享課 | 無機及分析化學 | 郝志峯 | 輕工化工學院 | 省級 | 2013 |
精品資源共享課 | 數據庫原理及應用 | 蔡延光 | 自動化學院 | 省級 | 2013 |
精品視頻公開課 | 漫談微積分 | 金朝永 | 應用數學學院 | 省級 | 2013 |
精品視頻公開課 | 探秘“自動化” | 章雲 | 自動化學院 | 省級 | 2012 |
精品資源共享課 | 數據結構 | 吳偉民 | 計算機學院 | 省級 | 2012 |
精品資源共享課 | 市場營銷學 | 張德鵬 | 管理學院 | 省級 | 2012 |
精品資源共享課 | 大學英語 | 陳曉茹 | 外國語學院 | 省級 | 2012 |
精品課程 | 信息經濟學 | 張成科 | 經濟與貿易學院 | 省級 | 2011 |
雙語教學示範課程 | 智能傳感器系統 | 駱德漢 | 信息工程學院 | 省級 | 2011 |
精品課程 | 大學物理實驗 | 吳福根 | 實驗教學部 | 省級 | 2011 |
精品課程 | 工程訓練 | 於兆勤 | 實驗教學部 | 省級 | 2011 |
精品課程 | 工程製圖 | 馮開平 | 機電工程學院 | 省級 | 2004 |
精品課程 | 國際貿易實務 | 易露霞 | 經濟與貿易學院 | 省級 | 2010 |
項目類別 | 項目名稱 | 項目負責人姓名 | 申報人單位 | 項目級別 | 立項年份 |
---|---|---|---|---|---|
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 | 廣東新大禹環境工程有限公司 | 湯兵 | 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 國家級 | 2012 |
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 | 廣東志高空調有限公司 | 肖小亭 | 材料與能源學院 | 國家級 | 2012 |
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 | 廣州醫藥集團有限公司 | 餘林 | 輕工化工學院 | 國家級 | 2012 |
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 | 美的集團有限公司 | 吳黎明 | 信息工程學院 | 國家級 | 2012 |
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 | 中山環宇實業有限公司 | 梅勝 | 土木與交通工程學院 | 國家級 | 2012 |
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 | 中山雅樂思電器實業有限公司 | 萬頻 | 自動化學院 | 國家級 | 2012 |
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 | 珠海南方集成電路設計服務中心 | 萬頻 | 自動化學院 | 國家級 | 2012 |
項目名稱 | 項目負責人 | 申報學院 | 級別 | 立項年份 |
---|---|---|---|---|
廣東工業大學-廣東華南工業設計院藝術學實踐教育基地 | 方海 | 藝術設計學院 | 國家級 | 2013 |
廣東工業大學-中廣核核電運營有限公司校外實踐 教育基地 | 陳思哲 | 自動化學院 | 省級 | 2020 |
廣東省大學生校外實踐教學基地建設項目 | 李麗娟 | 教務處 | 省級 | 2020 |
廣東工業大學廣州視源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校外實踐教學基地 | 張偉 | 物理與光電學院 | 省級 | 2018 |
廣東工業大學-中國建設銀行廣東省分行實踐教學基地 | 黃榮斌 | 經濟與貿易學院 | 省級 | 2017 |
廣東工業大學-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第五研究所校外實踐教學基地 | 蔡述庭 | 自動化學院 | 省級 | 2017 |
廣東工業大學-增城普惠金融促進會實踐教學基地 | 何斌 | 管理學院 | 省級 | 2016 |
高精輕質化汽車輪轂工程實踐教學基地 | 李風 | 材料與能源學院 | 省級 | 2016 |
廣東工業大學-琺瑪珈(廣州)包裝設備有限公司大學生校外實踐教學基地 | 趙榮麗 | 機電工程學院 | 省級 | 2015 |
廣東工業大學-廣東道一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大學生校外實踐教學基地 | 凌捷 | 計算機學院 | 省級 | 2015 |
廣東工業大學-廣東廣聯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大學生校外實踐教學基地 | 孫玉 | 信息工程學院 | 省級 | 2015 |
廣東工業大學-廣東省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大學生校外實踐教學基地 | 朱雪梅 | 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 | 省級 | 2015 |
廣東工業大學-廣東萬和電氣有限公司大學生校外實踐教學基地 | 劉建強 | 機電工程學院 | 省級 | 2015 |
廣東工業大學-廣州滄恆自動控制科技有限公司大學生校外實踐教學基地 | 王桂棠 | 信息工程學院 | 省級 | 2015 |
廣東工業大學—廣州敏視數碼科技有限公司工程實踐教育基地 | 王永華 | 自動化學院 | 省級 | 2015 |
廣東工業大學-廣州市浩洋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大學生校外實踐教學基地 | 唐露新 | 信息工程學院 | 省級 | 2015 |
廣東工業大學-廣州騰科網絡技術有限公司大學生實踐教學基地 | 滕少華 | 計算機學院 | 省級 | 2015 |
廣東工業大學—海信科龍電器股份有限公司大學生實踐教學基地 | 肖小亭 | 材料與能源學院 | 省級 | 2015 |
廣東工業大學-諾金製藥有限公司大學生校外實踐教學基地 | 趙肅清 | 輕工化工學院 | 省級 | 2015 |
廣東工業大學-中國對外貿易廣州展覽總公司大學生校外實踐教學基地 | 陳原 | 經濟與貿易學院 | 省級 | 2015 |
廣東工業大學-精電思威特漢威高端電子元器件工程實踐教學基地 | 李瑜煜 | 材料與能源學院 | 省級 | 2014 |
廣東工業大學-廣州工程總承包集團有限公司實踐教學基地 | 朱江 | 土木與交通工程學院 | 省級 | 2014 |
廣東工業大學-中國民生銀行實踐教育基地 | 唐更華 | 經濟與貿易學院 | 省級 | 2014 |
廣東工業大學-大凌公司光電精密製造工程實踐教育中心 | 吳黎明 | 信息工程學院 | 省級 | 2014 |
廣東工業大學中海物流(深圳)有限公司物流類專業實踐教學基地 | 李松慶 | 管理學院 | 省級 | 2014 |
廣東工業大學數控裝備協同創新中心實踐基地 | 陳新度楊海東 | 機電工程學院 | 省級 | 2014 |
廣東工業大學-廣州市睿合建築設計有限公司校外實踐教學基地地 | 何韶穎 | 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 | 省級 | 2014 |
廣東工業大學-廣州太普軟件科技有限公司應用統計專業實踐教學基地 | 温潔嫦 | 應用數學學院 | 省級 | 2014 |
廣東工業大學-廣州市奧威亞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工程實踐教育基地 | 王永華 | 自動化學院 | 省級 | 2014 |
廣州廣船國際股份有限公司管理類專業實踐基地 | 張德鵬 | 管理學院 | 省級 | 2013 |
廣東工業大學—立白集團工程實踐教育中心 | 杜志雲 | 輕工化工學院 | 省級 | 2013 |
廣東工業大學-廣東巨輪模具股份有限公司工程實踐教育中心 | 成思源 | 機電工程學院 | 省級 | 2013 |
廣東工業大學-廣東省建築設計研究院工程實踐教育中心 | 朱雪梅 | 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 | 省級 | 2013 |
廣東工業大學-中國電器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工程實踐教育中心 | 王欽若 | 自動化學院 | 省級 | 2013 |
廣東工業大學-廣州國家集成電路設計產業化基地工程實踐教育中心 | 章國豪 | 信息工程學院 | 省級 | 2013 |
廣東工業大學-廣東省計算中心大學生實踐教學基地 | 程良倫 | 計算機學院 | 省級 | 2013 |
廣東工業大學-廣州飛機維修工程有限公司工程實踐教育中心 | 郭鍾寧 | 機電工程學院 | 省級 | 2012 |
廣東工業大學-廣州醫藥集團工程教育實踐基地 | 餘林 | 輕工化工學院 | 省級 | 2012 |
電氣電子信息實踐教學基地 | 王欽若 | 自動化學院 | 省級 | 2012 |
材料加工與能源工程實踐教育基地 | 肖小亭 | 材料與能源學院 | 省級 | 2012 |
廣東工業大學中山環宇工程實踐教育中心 | 梅勝 | 土木與交通工程學院 | 省級 | 2012 |
環境保護大學生實踐教學基地 | 湯兵 | 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 省級 | 2012 |
學院 | 示範中心名稱 | 級別 | 負責人 | 所屬年份 | 獲得時間 |
---|---|---|---|---|---|
實驗教學部 | 大學物理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 省級 | 吳福根、周益昌 | 2005 | 2006.9 |
輕工化工學院 | 基礎化學與化工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 省級 | 餘林、郭建維 | 2005 | 2006.9 |
實驗教學部 | 工程訓練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 省、國級 | 謝小柱 | 2005 2007國 | 2006.9 2007.11 |
實驗教學部 | 計算機基礎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 省級 | 徐小明、馮卓霖 | 2004 | 2004 |
實驗教學部 | 電工電子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 省級 | 禹思敏、彭端 | 2006 | 2006.10 |
自動化學院 | 電氣與控制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 省、國級 | 章雲 | 2006 2015國 | 2006.10 2016.1 |
機電工程學院 | 機械設計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 省級 | 成思源 | 2007 | 2007.10 |
計算機學院 | 計算機與網絡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 省級 | 吳偉民 | 2007 | 2007.10 |
信息工程學院 | 信息技術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 省級 | 徐杜、李揚 | 2007 | 2007.10 |
土木與交通工程學院 | 土木工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 省、國級 | 李麗娟 | 2009 2013國 | 2010.4 2013.7 |
實驗教學部 | 機電工程實踐教育中心 | 省級 | 駱少明、吳福根、於兆勤 | 2011 | 2011.1 |
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 環境科學與工程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 省級 | 劉國光 | 2012 | 2012.1 |
材料與能源學院 | 材料工程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 省級 | 張海燕 | 2012 | 2012.1 |
管理學院 | 經濟與管理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 省級 | 莫贊 | 2012 | 2012.1 |
自動化學院 | 電力工程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 省級 | 吳傑康 | 2013 | 2013.8 |
土木與交通工程學院 | 工程力學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 省級 | 劉鋒 | 2013 | 2013.8 |
物理與光電工程學院 | 光電技術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 省級 | 陳麗 | 2014 | 2014.7 |
輕工化工學院 | 製藥工程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 省級 | 趙肅清 | 2014 | 2014.7 |
自動化學院 | 電子系統設計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 省級 | 謝雲 | 2014 | 2014.7 |
土木與交通工程學院 | 土木工程協同設計與管理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 | 省級 | 馮為民 | 2014 | 2014.7 |
輕工化工學院 | 輕工化工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 | 省、國級 | 方巖雄 | 2015國 | 2016.1 |
外國語學院、國際教育學院 | 外語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 省級 | 陳曉茹 | 2015 | 2015.7 |
信息工程學院 | 移動通信技術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 省級 | 韓國軍 | 2015 | 2015.7 |
實驗教學部 | 現代製造與智能裝備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 | 省級 | 何漢武 | 2016 | 2016.10 |
通識教育中心、文化素質教育中心 | 工科公共藝術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 省級 | 王勇傑 | 2016 | 2016.10 |
計算機學院 | 軟件工程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 省級 | 凌捷 | 2017 | 2017.1 |
自動化學院 | 廣東省物聯網工程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 省級 | 謝勝利 | 2017 | 2017.1 |
材料與能源學院 | 材料成形制造與先進模具技術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 省級 | 章崢嶸 | 2019 | 2019.12 |
藝術與設計學院 | 設計類專業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 省級 | 王娟 | 2020 | 2020.12 |
土木與交通工程學院 | 廣東省測繪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 省級 | 吳希文 | 2020 | 2020.12 |
項目類別 | 項目名稱 | 項目負責人 | 申報人單位 | 項目級別 | 立項年份 |
---|---|---|---|---|---|
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 | 以基於OBE的基礎實驗課程羣教改為突破口的工程教育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 | 徐海水 | 實驗教學部 | 省級 | 2016 |
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 | 依託IC產業化基地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 | 章國豪 | 信息工程學院 | 省級 | 2014 |
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 | 面向模具專業鎮的“政產學用”協同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 | 肖小亭 | 材料與能源學院 | 省級 | 2014 |
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 | 多專業融合工程實踐能力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 | 徐小明 | 實驗教學部 | 省級 | 2014 |
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 | 基於強化數理基礎的工科拔尖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 | 温潔嫦 | 應用數學學院 | 省級 | 2014 |
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 | 電氣信息類卓越人才培養模式研究及創新平台建設 | 高軍禮 | 自動化學院 | 省級 | 2014 |
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 | 依託學科競賽的跨學科多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 | 陽林 | 機電工程學院 | 省級 | 2014 |
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 | 創新拔尖人才英語教學實驗區 | 陳曉茹 | 外國語學院 | 省級 | 2014 |
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 | 地方工科院校應用型本科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 | 陳新 | 廣東工業大學 | 省級 | 2012 |
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 | 面向製造專業鎮協同創新平台的材料加工類專業應用型人才創新實驗區 | 章爭榮 | 材料與能源學院 | 省級 | 2012 |
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 | 產學全程結合的地方院校製造業應用型人才培養創新實驗區 | 駱少明 | 教務處 | 省級 | 2011 |
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 | 面向先進製造業的管工融合管理類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 | 張德鵬 | 管理學院 | 省級 | 2011 |
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 | 與國際水準全方位接軌的現代設計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 | 方海 | 藝術設計學院 | 省級 | 2011 |
- 教學成果
獲獎等級 | 成果名稱 | 成果完成人 | 完成單位 | 年度 |
---|---|---|---|---|
國家級二等獎 | 面向產業需求、多維協同的地方工科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探索與實踐 | 陳新、章雲、李麗娟、成思源、張育廣、楊海東、 熊曉明、楊文斌、於兆勤、劉瓊輝 | 廣東工業大學 | 2018年 |
國家級二等獎 | 大眾化教育背景下多樣性本科人才培養機制的創新與實踐 | 陳新、章雲、何漢武、萬頻、肖小亭、杜志雲 、張成科、楊文斌、張育廣、楊燕 | 廣東工業大學 | 2014年 |
國家級二等獎 | 地方工科院校實驗課程化教學體系的構建與實施 | 張湘偉、柴維斯、徐小明、郭鍾寧、徐杜 | 廣東工業大學 | 2009年 |
國家級二等獎 | 基於智能教學平台的線性代數課程教學模式的研究與實踐 | 方文波、馬俊、李相朋、郝志峯 、歐貴兵、劉傑 | 武漢科技學院、 廣東工業大學 | 2009年 |
國家級二等獎 | 廣州石牌六校共建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的探索與實踐(廣東工業大學排名第四) | 劉樹道、王國健、王華、陳年強、羅海鷗 | 廣東工業大學 | 2005年 |
國家級二等獎 | 高校合併辦學模式的研究與實踐 | 鍾韶、區社能、黃慧民、孫友松 | 廣東工業大學 | 2001年 |
廣東工業大學所獲榮譽
廣東工業大學學術研究
編輯廣東工業大學科研平台
截至2021年12月,學校擁有省部共建精密電子製造技術與裝備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1個、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1個、國家發改委現代服務業產業集聚基地1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2個、教育部國際合作聯合實驗室1個、教育部協同創新中心1個、粵港澳聯合實驗室2個,廣東省重點實驗室等省級科研平台70餘個。
[1]
平台類別 | 機構名稱 | 依託學院 | 成立時間 |
---|---|---|---|
國家重點實驗室 | 省部共建精密電子製造技術與裝備國家重點實驗室 | 機電工程學院 | 2019年 |
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 | 製造物聯網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 | 機電工程學院 | 2013年 |
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 | 智能製造信息物理融合系統集成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 | 自動化學院 | 2016年 |
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 | 省部共建3C電子產品製造裝備協同創新中心 | 機電工程學院 | 2015年 |
平台類別 | 機構名稱 | 依託學院 | 成立時間 |
---|---|---|---|
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 智能檢測與製造物聯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 自動化學院 | 2019年 |
大灣區城市環境安全與綠色發展 | 環境生態工程研究院 | 2020年 | |
教育部國際合作聯合實驗室 | 物聯網智能信息處理與系統集成國際合作聯合實驗室 | 自動化學院 | 2015年 |
粵港澳聯合實驗室 | 粵港澳離散製造智能化聯合實驗室 | 自動化學院 | 2019年 |
廣東省重點實驗室 | 廣東省計算機集成製造重點實驗室 | 機電工程學院 | 1996年 |
廣東省物聯網信息技術重點實驗室 | 自動化學院 | 2011年 | |
廣東省微納加工技術與裝備重點實驗室 | 機電工程學院 | 2011年 | |
廣東省功能軟凝聚態物質重點實驗室 | 材料與能源學院 | 2014年 | |
廣東省信息物理融合系統重點實驗室 | 自動化學院 | 2015年 | |
廣東省智能決策與協同控制重點實驗室 | 自動化學院 | 2018年 | |
廣東省環境催化與健康風險控制重點實驗室 | 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 2018年 | |
廣東省流域水環境治理與水生態修復重點實驗室 | 環境生態工程研究院 | 2019年 | |
廣東省信息光子技術重點實驗室 | 信息工程學院 | 2020年 | |
廣東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廣東省現代精細化工工程技術研究開發中心 | 輕工化工學院 | 2011年 |
廣東省動力電池及太陽能轉換與儲存材料工程技術研究開發中心 | 材料與能源學院 | 2012年 | |
廣東省複雜過程信息物理融合系統工程技術研究開發中心 | 計算機學院 | 2012年 | |
廣東省工業設計集成創新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藝術與設計學院 | 2013年 | |
廣東省集成電路高端芯片應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信息工程學院 | 2013年 | |
廣東省建築業土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土木與交通工程學院 | 2013年 | |
廣東省物聯網與控制專用芯片及系統智能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計算機學院 | 2013年 | |
廣東省藥食兩用資源綜合利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輕工化工學院 | 2013年 | |
廣東省金屬成型與模具新技術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材料與能源學院 | 2013年 | |
廣東省車載傳感網與智能交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自動化學院 | 2014年 | |
廣東省重點產業知識產權大數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信息工程學院 | 2014年 | |
廣東省大數據安全與服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計算機學院 | 2015年 | |
廣東省面向領域應用的大數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自動化學院 | 2015年 | |
廣東省智慧家居多網融合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信息工程學院 | 2015年 | |
廣東省數字媒體集成創新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藝術與設計學院 | 2015年 | |
廣東省綠色製造能效優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機電工程學院 | 2015年 | |
廣東省光固化先進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材料與能源學院 | 2015年 | |
廣東省新能源材料與器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材料與能源學院 | 2015年 | |
廣東省相變儲能及高效節能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材料與能源學院 | 2015年 | |
廣東省固體廢物資源化與無害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 2016年 | |
廣東省科研及生化檢測用試劑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輕工化工學院 | 2016年 | |
廣東省通用高分子材料穩定性改性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輕工化工學院 | 2016年 | |
廣東省微孔電池隔膜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材料與能源學院 | 2016年 | |
廣東省智能材料和能量轉化器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材料與能源學院 | 2016年 | |
廣東省電動汽車及儲能系統災害防控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材料與能源學院 | 2016年 | |
廣東省金屬材料先進熱處理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材料與能源學院 | 2016年 | |
廣東省仿生嗅覺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信息工程學院 | 2016年 | |
廣東省通信技術與專用核心芯片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信息工程學院 | 2016年 | |
廣東省虛擬現實及可視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機電工程學院 | 2016年 | |
廣東省印製電子電路製造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機電工程學院 | 2016年 | |
廣東省數字化服裝集成創新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藝術與設計學院 | 2016年 | |
廣東省現代服裝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藝術與設計學院 | 2016年 | |
廣東省可持續設計創新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藝術與設計學院 | 2016年 | |
廣東省人機交互與視頻分析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計算機學院 | 2016年 | |
廣東省面向行業服務的大數據挖掘與應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計算機學院 | 2016年 | |
廣東省城鄉更新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 | 2016年 | |
廣東省面向智能製造的超高精度自動化檢測系統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自動化學院 | 2016年 | |
廣東省金屬薄板節材精密分切技術工程技術中心 | 機電工程學院 | 2017年 | |
廣東省焊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機電工程學院 | 2017年 | |
廣東省高技術陶瓷精密製造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機電工程學院 | 2017年 | |
廣東省光催化技術集成與裝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 2017年 | |
廣東省結構安全控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土木與交通工程學院 | 2017年 | |
廣東省高性能新型建築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土木與交通工程學院 | 2017年 | |
廣東省功能化妝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輕工化工學院 | 2017年 | |
廣東省面向能源互聯網應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自動化學院 | 2017年 | |
廣東省綠色城鄉規劃設計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 | 2017年 | |
廣東省類腦計算與深度學習工程研究開發中心 | 信息工程學院 | 2017年 | |
廣東省知識工程與協同計算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計算機學院 | 2017年 | |
廣東省工業污染場地修復技術與裝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 2017年 | |
廣東省離散製造知識自動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自動化學院 | 2018年 | |
廣東省國際合作基地 | 粵港製造物聯網聯合實驗室 | 機電工程學院 | 2010年 |
粵港製造雲服務國際合作基地 | 信息工程學院 | 2014年 | |
電磁波材料和器件檢測及應用技術聯合研究中心 | 材料與能源學院 | 2010年 | |
面向大灣區微流控技術及其應用國際合作平台 | 材料與能源學院 | 2018年 | |
廣東省工程實驗室 | 廣東省儲能材料與器件工程實驗室 | 材料與能源學院 | 2018年 |
廣東省製造物聯網技術工程實驗室 | 信息工程學院 | 2011年 | |
廣東省經信委工程中心 | 廣東省物聯網共性技術研發工程中心 | 自動化學院 | 2011年 |
平台類別 | 機構名稱 | 依託學院 | 成立時間 |
---|---|---|---|
廣東省普通高校重點實驗室 | 廣東工業大學自動化裝備與集成重點實驗室 | 自動化學院 | 2001年 |
廣東工業大學現代產品設計與製造技術重點實驗室 | 機電工程學院 | 2004年 | |
廣東工業大學清潔化學技術重點實驗室 | 輕工化工學院 | 2004年 | |
廣東工業大學功能材料的製備與應用技術重點實驗室 | 材料與能源學院 | 2005年 | |
廣東工業大學資源綜合利用與清潔生產重點實驗室 | 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 2006年 | |
廣東工業大學電力節能與新能源技術重點實驗室 | 自動化學院 | 2007年 | |
廣東省普通高校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廣東高校土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土木與交通工程學院 | 2008年 |
廣東高校現代精細化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輕工化工學院 | 2009年 | |
廣東高校信息物理融合系統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計算機學院 | 2011年 | |
電子產品工業設計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藝術與設計學院 | 2013年 | |
廣東高校製造和知識產權大數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信息工程學院 | 2013年 | |
廣東省高等學校國際科技合作創新平台 | 纖維增強複合材料在混泥土結構中應用的關鍵問題研究(高性能結構與材料聯合研究中心) | 土木與交通工程學院 | 2013年 |
基於3D仿組織技術的天然抗腫瘤藥物發現(GDUT-Reugters新藥研發聯合實驗室) | 生物醫藥學院 | 2015年 | |
廣東省高校產學研基地 | 廣東高校RFID在離散製造業信息化應用產學研結合示範基地 | 信息工程學院 | 2006年 |
廣東高校機電產品自動化與信息化產學研結合示範基地 | 機電工程學院 | 2007年 | |
廣東高校大型裝備自動化控制系統產業化產學研結合示範(創新培養)基地 | 自動化學院 | 2008年 | |
廣東高校高性能數控裝備及關鍵功能部件技術與產業化產學研結合示範(暨研究生創新培養)基地 | 機電工程學院 | 2010年 | |
廣東高校精細化學品的綠色合成及清潔生產產學研結合示範(暨廣東省聯合培養研究生)基地 | 輕工化工學院 | 2011年 | |
廣州市重點實驗室 | 廣州市非傳統制造技術及裝備重點實驗室 | 機電工程學院 | 2016年 |
廣州市環境催化與污染控制重點實驗室 | 環境與科學工程學院 | 2017年 | |
廣州市低維材料與儲能器件料重點實驗室 | 材料與能源學院 | 2018年 | |
廣州市清潔交通能源化學重點實驗室 | 輕工化工學院 | 2020年 | |
平台類別 | 機構名稱 | 主要依託學院 | 成立時間 | 級別 |
---|---|---|---|---|
廣東省重點智庫 | 廣東製造業大數據創新研究中心 | 管理學院 | 2017年 | 省級 |
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重點實驗室 | 數字經濟與數據治理實驗室 | 經濟與貿易學院、政法學院 | 2021年 | |
廣東省決策諮詢研究基地 | 廣東工業大學大數據戰略研究中心 | 管理學院 | 2015年 | |
廣東工業大學創新理論與創新管理研究中心 | 管理學院 | 2017年 | ||
廣東工業大學新工科教育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所、本科教學質量評估與建設中心 | 2021年 | ||
廣東工業大學粵港澳大灣區品牌戰略研究中心 | 管理學院 | 2021年 | ||
廣東工業大學嶺南傳統紡織服飾文化傳承研究中心 | 通識教育中心 | 2021年 | ||
廣東省社會科學研究基地 | 廣東工業大學設計科學與藝術研究中心 | 藝術與設計學院 | 2017年 | |
廣東工業大學網絡和數據法治研究中心 | 政法學院 | 2021年 | ||
廣東省普通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 | 廣東工業大學工業企業管理創新研究中心 | 管理學院 | 2009年 | |
廣東省普通高校哲學社會科學重點實驗室 | 廣東工業大學工業企業大數據戰略決策實驗室 | 經濟與貿易學院 | 2016年 | |
廣東省高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 | 嶺南灰塑 | 通識教育中心 | 2020年 | |
廣州市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 | 廣州傳統村落保護與利用研究基地 | 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 | 2017年 | |
廣州市青年馬克思主義理論人才培養研究重點基地 | 馬克思主義學院 | 2019年 | ||
廣州數據法治研究中心 | 政法學院 | 2020年 | ||
金磚國家智庫合作中方理事會(副理事長單位) | 廣東工業大學金磚國家研究中心 | 經濟與貿易學院 | 2017年 | 金磚國家智庫合作中方理事會(副理事長單位) |
廣東工業大學科研成果
截至2021年6月,2015年以來,學校以第一完成單位獲得國家科學技術獎3項、省部級科技獎一等獎18項;獲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二等獎2項、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一等獎4項;獲中國專利優秀獎6項;到校科研經費連續三年突破10億元。2020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立項182項;牽頭承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3項。
[1]
項目名稱 | 負責人 | 獲獎名稱 |
---|---|---|
高端電子製造裝備高速高精點位操作的關鍵技術與典型應用 | 陳新 | 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 |
高端印製電路板高效高可靠性微細加工技術與應用 | 王成勇 | 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
多傳感器信息融合的智能集裝箱物流安全監控關鍵技術及系統 | 吳宗澤 | 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科學技術)科技進步一等獎 |
著作《融合與創新:教育信息化理論發展》 | 胡欽太 | 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二等獎 |
著作《顛覆性創新:SNM視角》 | 張光宇 | 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二等獎 |
複雜網絡化系統狀態估計與協調控制 | 魯仁全 | 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科學技術)自然科學一等獎 |
等級 | 獎種 | 成果名稱 | 主要獲獎者或完成人員 | 完成單位 |
---|---|---|---|---|
一等獎 | 廣東省自然科學獎 | 統計相關信號盲分離理論及應用 | 周郭許(廣東工業大學);謝侃(廣東工業大學);何昭水(廣東工業大學) | - |
廣東省技術發明獎 | 基於盲分離的高精度全場形貌形變層析測量關鍵技術及應用 | 謝勝利(廣東工業大學);周延周(廣東工業大學);範志剛(哈爾濱工業大學);魏東(廣州廣電運通金融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赫建(廣州市晶華精密光學股份有限公司);陸川(成都國星宇航科技有限公司);白玉磊(廣東工業大學);董博(廣東工業大學);歐思嘉(廣東工業大學);黃躍珍(廣州廣電運通金融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謝衞紅(廣東工業大學);沈逸江(廣東工業大學);楊其宇(廣東工業大學)宋鑫;(廣州市晶華精密光學股份有限公司);李建中(廣東工業大學) | - | |
廣東省技術發明獎 | 電子製造柔性產線變型設計與優化關鍵技術及應用 | 劉強(廣東工業大學);陳新(廣東工業大學);冷傑武(廣東工業大學);曹鋒(大族激光科技產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王斌(深圳天瓏無線科技有限公司);陸灝銘(深圳市運泰利自動化設備有限公司);沓世我(廣東風華高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李劍鋒(大族激光科技產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陳新度(廣東工業大學);趙榮麗(廣東工業大學)湯暉(廣東工業大學);張定(廣東工業大學);張浩(廣東工業大學);俞愛林(廣東工業大學);餘意(深圳天瓏無線科技有限公司) | - | |
廣東省技術發明獎 | 木質素的微結構調控及在微/納米領域的應用 | 邱學青(華南理工大學);龐煜霞(華南理工大學);錢 勇(華南理工大學);周明松(華南理工大學);楊東傑(華南理工大學);劉偉峯(華南理工大學);樓宏銘(華南理工大學);李廣澤(深圳諾普信農化股份有限公司);黃錦浩(華南理工大學);秦延林(廣東工業大學);林緒亮(廣東工業大學);方誌強(華南理工大學);歐陽新平(華南理工大學);易聰華(華南理工大學);仲以林(廣東瑞安科技實業有限公司) | - | |
廣東省科技進步獎 | 高質高效醫療防護製品製造裝備關鍵技術及產業化應用 | 王成勇;劉奕華;李偉秋;陳偉升;倪明堂;楊煜俊;許冠;陳偉斌;高國利;趙輝;鄭李娟;郭力;顏炳姜;袁志山;何吉峯 | 廣東工業大學;匯專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中國電器科學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廣東省機械工程學會;廣東省智能機器人研究院;巨輪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佛山市南海中南機械有限公司;東莞市匯通自動化設備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銀寶山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廣東正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廣東省科技進步獎 | 動力電池系統安全性關鍵技術及應用 | 張國慶;許輝勇;汪箭;李新喜;艾鄧均;陳斌斌;楊曉青;王明旺;翁靜雯;呂又付;周德闖;陽楚雄;雷晶晶;陳小源 | 廣東工業大學;欣旺達電子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欣旺達電動汽車電池有限公司;廣東萬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二等獎 | 廣東省自然科學獎 | 芳香胺摺疊體和8-羥基喹啉類衍生物的設計、合成及應用基礎研究 | 霍延平(廣東工業大學);高粱(廣東工業大學);彭進平(廣東工業大學);曾華強(廣東工業大學);孔騰飛(廣東工業大學);王俊東(廣東工業大學) | - |
廣東省自然科學獎 | 複雜未知環境下非線性系統智能控制理論與方法 | 李鴻一(廣東工業大學);周琪(廣東工業大學);潘英男(渤海大學) | - | |
廣東省技術發明獎 | 高端金屬板帶精密高效剪切加工關鍵技術及裝備 | 閻秋生(廣東工業大學);李忠榮(廣州日寶鋼材製品有限公司);黃健明(廣東科盈智能裝備製造有限公司);路家斌(廣東工業大學);謝昭派(廣州日寶鋼材製品有限公司);潘繼生(廣東工業大學);黃超明(廣東科盈智能裝備製造有限公司);高偉強(廣東工業大學);朱奕瑋(廣東工業大學);羅偉堅(廣州日寶鋼材製品有限公司) | - | |
廣東省科技進步獎 | 新一代國密芯片及信息安全系統 | 熊曉明;蔡述庭;曹捷;戴序;詹瑞典;劉遠;鄭欣;胡湘宏;俞斌 | 廣東工業大學;惠州TCL移動通信有限公司 | |
廣東省科技進步獎 | 多媒體處理和低功耗集成電路設計關鍵技術及核心芯片 | 劉怡俊;葉武劍;湯錦基;劉震宇;陳靖宇;王幫海;張子文;劉文傑;薛廣平;王彥飛 | 廣東工業大學;安凱(廣州)微電子技術有限公司 | |
廣東省科技進步獎 | 手性藥物新型苯並咪唑類催化劑在不對稱氫化反應中的應用研究及產業化 | 徐亮;蒙發明;張翠仙;劉豔;毛波;李彥雄;劉毓宏;李躍輝;黃志鴻;周有桂 | 中山奕安泰醫藥科技有限公司;廣東工業大學;廣州中醫藥大學 | |
廣東工業大學學術資源
- 館藏資源
截至2020年8月,學校圖書館共有紙質書刊394萬冊,電子圖書239萬冊(種),生均圖書172.45冊(含電子圖書);另有紙質期刊1470種,電子期刊4.43萬種。
- 學術期刊
《工業工程》雜誌(Industrial Engineering Journal,簡稱IEJ)屬於工業工程領域重要的綜合性學術期刊;主要內容涵蓋:經營戰略,決策研究,製造系統,物流系統,設施規劃,工作研究,成本分析,工程經濟,質量保障,診斷評價,信息管理(系統),人機工程,生產組織,人力資源,組織重構等;已經入編《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2017年版(即第8版)之工業經濟類的核心期刊、2018年中國科技核心期刊(自然科學卷),為RCCSE中國核心學術期刊(A類),入編《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CAJ-CD),加入《中國期刊網》《萬方數據網絡系統(ChinaInfo)數字化期刊羣》《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和《CEPS中文電子期刊服務》等。
《廣東工業大學學報》是由廣東省教育廳主管、廣東工業大學主辦的綜合性科技期刊;該刊的特色欄目是“可拓論壇”,並不定期開設“本刊特稿”專欄,刊登不同學科方向的特約稿件、前沿綜述;被美國《化學文摘》(CA)、俄羅斯《文摘雜誌》(AJ)、英國物理學、電技術、計算機及控制信息數據庫(INSPEC)、美國《烏利希期刊指南(網絡版)》(UIrichsweb)、美國《史蒂芬斯全文數據庫》(EBSCOhost)、RCCSE中國核心學術期刊(A-類)、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CSCD)、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CAJCED)、中國期刊網 、中國核心期刊(遴選)數據庫、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中國化學化工文摘》《中國無機分析化學文摘》、中國工程技術電子信息網、電子科技文獻數據庫、《電子科技文摘》 、台灣地區《CEPS中文電子期刊服務》等收錄。
《社會工作與管理》是社會工作專業學術期刊;主要欄目有社會工作、社會政策、社會管理,聚焦廣泛的社會問題、政策及其相關理論的探討與研究;是人大複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2020年版)。
廣東工業大學合作交流
編輯- 校地合作
截至2021年6月,學校與地方政府和工業界聯合建立了“廣州國家現代服務業集成電路設計產業化基地”“佛山廣工大數控裝備協同創新研究院”“東莞華南設計創新院”“河源廣工大協同創新研究院”“惠州廣工大物聯網協同創新研究院”“汕頭廣工大協同創新研究院”等11個重大協同創新平台,擁有國家級科技孵化器4家、國家級眾創空間5家、省級新型研發機構7家、省國際科技企業孵化器1家;牽頭推動廣東國防科技工業技術成果產業化應用推廣中心落地建設。
[1]
- 國際交流
截至2021年6月,學校先後與中國國(境)外150多所大學和機構建立合作關係;響應中國“一帶一路”倡議,推進中巴人工智能卓越中心;有國家外專局和教育部“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劃”(“111計劃”)1個,開辦有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動畫專業1個,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土木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工商管理專業本科國際班5個。
[1]
廣東工業大學文化傳統
編輯- 校徽
學校校徽包括校標和徽章。
徽章為題有中文標準字校名的長方形證章。
- 校旗
- 校訓
- 校慶日暨校友返校日
校歌
廣東工業大學現任領導
編輯職務 | 姓名 |
---|---|
黨委書記 | |
黨委副書記、校長 | |
黨委副書記 | 朱蔚蔚、陳良友 |
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 | |
黨委常委、副校長 | |
副校長 | |
黨委常委 | 陽愛民 |
廣東工業大學知名校友
編輯蔡延青 | |||||
蔣偉楷 | 曾紅衞 |
- 參考資料
-
- 1. 學校簡介 .廣東工業大學[引用日期2022-03-06]
- 2. 自然科學類平台-國家級 .廣東工業大學[引用日期2021-07-24]
- 3. 自然科學類平台-省部級 .廣東工業大學[引用日期2021-07-24]
- 4. 人文社科類平台 .廣東工業大學[引用日期2021-07-24]
- 5. 自然科學類平台-廳局級 .廣東工業大學[引用日期2021-07-24]
- 6. 廣東工業大學章程 .廣東工業大學[引用日期2021-07-24]
- 7. 博士後流動站 .廣東工業大學[引用日期2021-07-24]
- 8. 廣東工業大學博士學位授權點 .廣東工業大學[引用日期2021-07-24]
- 9. 廣東工業大學碩士學位授權點 .廣東工業大學[引用日期2021-07-24]
- 10. 重點學科 .廣東工業大學[引用日期2021-07-24]
- 11. 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立項清單(2009-2018) .廣東工業大學[引用日期2021-07-24]
- 12. 廣東工業大學省級以上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一覽表 .廣東工業大學[引用日期2021-07-24]
- 13. 廣東工業大學課程類項目清單(國家級、省級、校級)截止2021年-教務處 .廣東工業大學[引用日期2021-07-24]
- 14. 廣東工業大學大學生實踐教學基地類項目立項清單(國家級、省級、校級) .廣東工業大學[引用日期2021-07-24]
- 15. 廣東工業大學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廣東工業大學[引用日期2021-07-24]
- 16. 廣東工業大學本科教學團隊項目立項清單(國家級、省級、校級)截止2020年 .廣東工業大學[引用日期2021-07-24]
- 17. 廣東工業大學省級教學名師列表 .廣東工業大學[引用日期2021-07-24]
- 18. 教育部關於公佈首批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引用日期2021-07-25]
- 19. 高層次人才 .廣東工業大學[引用日期2021-07-25]
- 20. 高層次人才 .廣東工業大學[引用日期2021-07-25]
- 21. 學校領導 .廣東工業大學[引用日期2021-07-25]
- 22. 博士生導師 .廣東工業大學[引用日期2021-07-25]
- 23. 名師風采 .廣東工業大學[引用日期2021-07-25]
- 24. 自動化學院劉德榮教授當選為歐洲科學院外籍院士 .廣東工業大學[引用日期2021-07-25]
- 25. 楊志峯 .廣東工業大學[引用日期2021-07-25]
- 26. 廣東工業大學2項成果榮獲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 .廣東工業大學[引用日期2021-07-25]
- 27. 再獲教育部科技進步一等獎 .廣東工業大學[引用日期2021-07-25]
- 28. 廣工榮獲兩項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二等獎 .廣東工業大學[引用日期2021-07-25]
- 29. 我校獲教育部2019高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一等獎 .廣東工業大學[引用日期2021-07-25]
- 30. 喜訊!廣工作為第一完成單位獲省科技獎一等獎數量並列全省第一 .廣東工業大學[引用日期2021-07-25]
- 31. 廣東工業大學國家級教學成果獎獲獎名單 .廣東工業大學[引用日期2021-07-25]
- 32. 廣東工業大學省級以上實驗區項目立項清單(2009-2017) .廣東工業大學[引用日期2021-07-25]
- 33. 攀登足跡 .廣東工業大學[引用日期2021-07-25]
- 34. 國家知識產權局 教育部關於確定2020年度國家知識產權試點示範高校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引用日期2021-07-25]
- 35. 教育部辦公廳關於公佈首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名單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引用日期2021-07-25]
- 36. 在更高平台上開展工科“通識教育”與“高水平”大學建設 .廣東工業大學[引用日期2021-07-26]
- 37. 粵港澳高校聯盟簡介 .廣東工業大學[引用日期2021-07-26]
- 38. 校友風采 .廣東工業大學—建校60週年[引用日期2021-08-18]
- 39. 華南建設學院(東院)39年變遷 .廣東工業大學—建校60週年[引用日期2021-08-18]
- 40. 廣工新校區落户揭陽,簽約儀式隆重舉行! .廣東工業大學[引用日期2021-08-18]
- 41. 廣東工業大學加入世界藝術、設計與媒體院校聯盟 .廣東工業大學[引用日期2021-08-18]
- 42. 廣東工業大學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 .廣東工業大學[引用日期2021-08-24]
- 43. 廣東高水平理工科大學交出“成績單” .南方網.2020-04-19[引用日期2021-09-04]
- 44. 統計數據 .廣東工業大學.2021-06-01[引用日期2021-09-04]
- 45. “基於物聯網技術的離散製造智能化學科創新引智基地”掛牌成立-廣東工業大學新聞網 .廣東工業大學新聞網.2017-12-05[引用日期2021-09-04]
- 46. 陳為民已任廣東省科學院院長 .騰訊網[引用日期2021-10-02]
- 47. 實盟簡介 .全國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聯盟[引用日期2021-10-04]
- 48. 我校入選全國首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 .廣東工業大學新聞網.2017-02-21[引用日期2021-10-07]
- 49. 國家知識產權局 教育部關於確定2020年度國家知識產權試點示範高校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門户網站.2020-10-16[引用日期2021-10-07]
- 50. 廣東省人民政府任免工作人員 .微信[引用日期2021-10-19]
- 51. 河源市委原常委、宣傳部部長朱蔚蔚,履新廣東工業大學黨委副書記 .南方雜誌[引用日期2021-11-16]
- 52. 關於首批現代產業學院名單的公示 -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政府門户網站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引用日期2021-12-11]
- 53. 優秀!廣東“兩紅兩優”光榮榜揭曉! .廣東共青團微信公眾號[引用日期2022-04-30]
- 54. 廣東省政府公佈最新人事任免名單 .南方網[引用日期2022-05-17]
- 55. 工業設計與技術集成國際協同創新中心 .廣東工業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引用日期2022-07-13]
- 56. 廣東工業大學增選為集成電路產教融合發展聯盟成員 .廣東工業大學集成電路學院.2021-10-29[引用日期2022-07-13]
- 57. 校徽 校訓 校歌 .廣東工業大學[引用日期2022-07-13]
- 58. 【廣州日報客户端】廣東工業大學有了自己的校歌!《逐夢》正式發佈-廣東工業大學新聞網 .廣東工業大學[引用日期2022-07-21]
- 59. 廣東工業大學2022年專業設置一覽表(全)20220330 .廣東工業大學[引用日期2022-08-08]
- 60. 在千年古剎辦學的日子 .廣東工業大學校慶網[引用日期2022-11-01]
- 61. 廣東工業大學的前世今生(一):廣東工學院 .廣東工業大學[引用日期2022-11-01]
- 62. 求生存 圖發展廣東工學院覆校往事 .廣東工業大學校慶網[引用日期2022-11-01]
- 63. 復辦電力系統專業的那些事兒 .廣東工業大學校慶網[引用日期2022-11-01]
- 64. 人才名錄 .廣東工業大學[引用日期2022-11-01]
- 65. 廣東工業大學的前世今生(二):廣東機械學院 .廣東工業大學[引用日期2022-11-04]
- 66. 廣東工業大學的前世今生(三):華南建設學院東院 .廣東工業大學[引用日期2022-11-04]
- 67. "南海先知"麥藴瑜的30年上書 .廣東工業大學[引用日期2022-12-10]
- 68. 廣東工業大學 2022 年夏季普通高考招生章程 .廣東工業大學[引用日期2022-12-12]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