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省部共建精密電子製造技術與裝備國家重點實驗室

鎖定
省部共建精密電子製造技術與裝備國家重點實驗室是精密電子製造技術與裝備國家重點實驗室。 [1] 
中文名
省部共建精密電子製造技術與裝備國家重點實驗室
成立時間
2019年1月2日
依託單位
廣東工業大學
實驗室主任
陳新

省部共建精密電子製造技術與裝備國家重點實驗室基本情況

省部共建精密電子製造技術與裝備國家重點實驗室(廣東工業大學)於2019年1月2日由國家科技部、廣東省人民政府聯合發佈《關於批准建設省部共建精密電子製造技術與裝備國家重點實驗室的通知》(國科發基[2019]5號)批准建設運行。
省部共建精密電子製造技術與裝備國家重點實驗室(以下簡稱實驗室)依託廣東工業大學建設,以機械工程學科為主體,並與材料、光學、控制、信息電子、儀器儀表等學科交叉,致力於精密電子製造技術與裝備領域的應用基礎研究。 [1] 

省部共建精密電子製造技術與裝備國家重點實驗室總體定位

實驗室瞄準後摩爾時代新一代芯片器件高密度化、微型化、輕薄化的變革趨勢與國際前沿,圍繞“電子製造高端裝備高速精密運動生成與測量”、“元器件微納米級功能微結構陣列的高精高效創成”兩大關鍵科學問題,開展基礎理論研究,引領行業技術進步,促進學科快速發展;對接產業需求,開展高端電子製造裝備的核心技術攻關與關鍵零部件研製,深化產學合作與企業服務,支撐產業高速發展。力爭打造一個基礎理論研究與核心技術攻關能力兼具、區域特色與產業特色兼備 [1] 

省部共建精密電子製造技術與裝備國家重點實驗室科研領域

實驗室密切結合我國、特別是廣東省電子信息產業及裝備製造領域的緊迫需求,確立了極具特色的三大研究方向:
1、跨尺度高速精密運動生成與測控
2、微結構陣列超精密加工
3、電子製造智能裝備與系統集成
在執行機構高速急停精密定位、多維跨尺度精密操作、多學科耦合機構綜合性能優化方法、宏微協同控制算法、高速高精度三維顯微成像原理、微結構陣列創成與性能表徵、超精密微結構陣列加工工藝、“機械-化學”複合的超精密加工工藝、電子產品製造系統跨層級運行優化方法等理論方面取得新突破,形成面向下一代精密電子製造高端裝備研發的理論體系與集成方法,整體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若干細分技術領域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1] 
建設週期內,實驗室將研製出一批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多維精密運動平台、高速精密運動控制器與驅動器、精密傳感器與測量儀等核心功能部件,逐步打破國外技術封鎖;研發系列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芯片封裝裝備、微結構陣列超精密加工機牀等高端電子製造裝備,逐步替代國外裝備,部分裝備水平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帶動我國後端電子製造裝備行業成百上千企業實現跨越式發展。 [1] 

省部共建精密電子製造技術與裝備國家重點實驗室發展歷史

2000年1月:國內率先開展固晶機、焊線機研發及產業化 [1] 
2007年10月:電子精密製造裝備及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由廣東省教育廳和國家教育部批准建設 [2] 
2013年1月:國內率先研發液晶模組導光板精密機牀等 [1] 
2014年10月:電子精密製造裝備及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通過教育部驗收 [1] 
2016年10月:籌建國家重點實驗室 [1] 
2019年1月:省部共建精密電子製造技術與裝備國家重點實驗室由國家科技部、廣東省人民政府批准建設運行 [1] 

省部共建精密電子製造技術與裝備國家重點實驗室獲獎成果

2011年廣東省科學技術獎一等獎:基於Petri網的製造系統調度及控制,2014年被推薦國家自然科學獎進入答辯
2012年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若干新型非線性電路與系統的基礎理論及其應用
2012年獲吳文俊智能科學技術獎創新一等獎(2014年獲廣東省推薦2015國家自然科學獎):可拓學的基本理論與方法研究
2013年第十五屆國家專利優秀獎(第一屆廣東省專利獎金獎):一種金屬帶材無毛刺分切加工裝置及其加工方法
2013年廣東省科學技術獎一等獎:面向定製生產的協同製造系統關鍵技術與應用
2014年國家科技獎進步二等獎:半導體器件後封裝核心裝備關鍵技術與應用
2016年廣東省科學技術發明獎一等獎:面向電子裝備點位操作的高速精密運動規劃與測量技術及應用
2016年第十八屆中國專利優秀獎:一種單軌絕對光柵尺及其圖像編碼方法
2016年第四屆廣東省專利獎金獎:基於主頻能量時域最優分佈的非對稱變加速度規劃方法
2017年實驗室主任陳新教授獲得全國創新爭先獎狀
2019年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高端印製電路板高效高可靠性微細加工技術與應用
2019年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高端電子製造裝備高速高精點位操作的關鍵技術與典型應用

省部共建精密電子製造技術與裝備國家重點實驗室組織結構

實驗室主任: 陳新
實驗室副主任: 崔成強高健劉強
學術委員會主任: 尤政
實驗室組織架構 實驗室組織架構
學術委員會成員
職務
姓名
職稱
所在單位
主任
尤政
教授 院士
清華大學
副主任
鄧宗全
教授 院士
哈爾濱工業大學
委員
王立軍
教授 院士
中科院長春光機所
委員
丁漢
教授 院士
華中科技大學
委員
雒建斌
教授 院士
清華大學
委員
陳新
教授
廣東工業大學
委員
孫立寧
教授 傑青
蘇州大學
委員
李涵雄
教授 傑青
香港城市大學
委員
張憲民
教授 傑青
華南理工大學
委員
文桂林
教授 傑青
湖南大學
委員
呂啓濤
教授
深圳市大族激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委員
林挺宇
教授
華進半導體封裝先導技術研發中心有限公司總監
秘書
劉強
教授
廣東工業大學

省部共建精密電子製造技術與裝備國家重點實驗室科研隊伍

學術帶頭人:陳新教授、李榮彬特聘教授/香港理工大學工業及系統工程學系首席教授、崔成強教授
學術骨幹:劉冠峯教授、須穎教授、凌永權教授、李京波教授、謝康教授、伍尚華教授、王啓民教授、紀軒榮教授
科研團隊:
序號
團隊名稱
研究方向
團隊成員
1
高速精密運動機構設計理論研究團隊
跨尺度高速精密運動生成與測控
吳柏生教授、楊志軍教授
2
宏微協同精密運動控制理論研究團隊
跨尺度高速精密運動生成與測控
陳新教授、劉冠峯教授、賀雲波教授、高健教授、王晗教授、肖曙紅教授、王曉初副教授、吳小洪副教授、湯暉副教授、陳雲副教授、陳樳講師、姜永軍講師
3
跨尺度高速精密測量研究團隊
跨尺度高速精密運動生成與測控
須穎教授、凌永權教授、張永康教授、鄒大鵬教授、高向東教授、遊德勇副教授
4
微結構陣列超精密加工理論團隊
微結構陣列超精密加工
李榮彬特聘教授/香港理工大學工業及系統工程學系首席教授、杜雪教授、尹自強教授、高偉強副教授、王素娟副教授
5
微結構陣列機械化學複合創成理論研究團隊
微結構陣列超精密加工
王啓民教授、王成勇教授、張永俊教授、郭鍾寧教授、閻秋生教授、謝小柱教授、鄭李娟副教授、關蕾講師
6
微結構陣列與功能器件性能表徵研究團隊
微結構陣列超精密加工
李京波教授、謝康教授、伍尚華教授、紀軒榮教授、林華泰教授
7
先進封裝技術與裝備研究團隊
電子製造智能裝備與系統集成
崔成強教授、吳大偉教授、鄧欣教授、張凱教授、張昱副教授、劉強教授、李克天教授、劉建羣教授、趙榮麗講師
8
智能製造系統集成優化研究團隊
電子製造智能裝備與系統集成
黃運保教授、李海豔副教授、管貽生教授、楊煜俊副教授、朱海飛副教授、劉強教授、陳慶新教授、伍乃騏教授、陳新度教授、何漢武教授、楊海東教授、劉建軍副教授、李志副教授、黎展滔副教授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