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廣東工業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

(廣東工業大學下設二級學院)

鎖定
廣東工業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School of Art & Design,GDUT)是廣東工業大學的二級學院,是廣東省機械工程學會工業設計分會理事長單位 [16]  ,世界藝術、設計與媒體院校聯盟(Cumulus)成員 [1] 
廣東工業大學的設計學科始於1990年。2004年成立藝術設計學院。2016更名為藝術與設計學院 [1] 
據2021年8月學院官網顯示,學院有8個教學系,開設12個本科專業;有1個二級學科博士點、1個一級學科碩士點,專業學位碩士授權類別2個,工程碩士專業學位領域1個;有教師150人,全日制在校生約3300餘人 [1] 
中文名
廣東工業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
外文名
School of Art & Design,GDUT
創辦時間
2004年
辦學性質
二級學院
主管部門
廣東工業大學
現任領導
劉瓊輝(黨委書記)
方海(院長)
現任領導
胡飛(執行院長)
本科專業
12個專業
碩士點
學術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個
專業學位碩士授權類別2個
工程碩士專業學位領域1個
博士點
學術學位授權二級學科1個
院系設置
8個教學系
地    址
廣東省廣州市越秀區東風東路729號

廣東工業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歷史沿革

廣東工業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建築 廣東工業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建築
1990年,學校開設設計學科。
1995年,學校開設工業設計專業。
2002年,學校成立服裝與服飾設計專業。
2004年,廣東工業大學成立藝術設計學院。
2005年,學院獲得“設計藝術學”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權。
2010年,學院獲得“工業設計工程”學科碩士學位授予權。
2011年,學院獲得“設計學”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權。
2012年12月,設計學獲廣東省第九輪優勢重點學科。
2013年,學院獲得工業設計與創意產品二級學科博士、碩士學位授權點;繪畫創作與理論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
2014年,學院成為世界藝術、設計與媒體院校聯盟(Cumulus)成員。
2016年,廣東工業大學藝術設計學院更名為藝術與設計學院 [1] 
2017年,設計學獲廣東省攀峯重點學科 [12] 
2020年,工業設計專業獲得IEET工程認證 [16] 

廣東工業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辦學條件

廣東工業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院系專業

據2021年8月學院官網顯示,學院有8個教學系,開設12個本科專業 [2] 
專業
設計學系
設計學
工業設計系
工業設計、產品設計
服裝設計與工程系
服裝設計與工程、服裝與服飾設計、表演
視覺傳達設計系
視覺傳達設計
環境設計系
環境設計
動畫系
動畫
美術系
美術學
數字傳媒系
數字傳媒藝術、數字傳媒技術

廣東工業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學科建設

據2021年8月學院官網顯示,學院有1個二級學科博士點、1個一級學科碩士點,專業學位碩士授權類別2個,工程碩士專業學位領域1個;廣東省攀峯重點學科1個,廣東省第九輪優勢重點學科1個,廣東省“衝一流”重點建設學科1個 [1]  [12] 
二級學科博士點:工業設計與創意產品
一級學科碩士點:設計學
專業學位碩士授權類別:機械(工業設計工程方向)、藝術
工程碩士專業學位領域:工業設計工程碩士點
廣東省攀峯重點學科:設計學
廣東省第九輪優勢重點學科:設計學
廣東省“衝一流”重點建設學科:設計學
參考資料 [1]  [12] 

廣東工業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師資力量

據2021年8月學院官網顯示,學院有國際化專業教師隊伍150餘人,其中國家高層次人才2人、教育部青年高層次人才1人,青年珠江學者和香江學者2人,獲得芬蘭獅子團騎士勳章和芬蘭“阿爾託大學傑出校友獎”等國際榮譽教授1人,國家高端外國專家1人,廣東省“五一”勞動獎章和廣東省教學名師獎獲得者2人 [1] 
芬蘭獅子團騎士勳章獲得者:方海
芬蘭“阿爾託大學傑出校友獎”:方海
省級教學名師:馮開平
省級課程思政示範團隊:設計學課程思政教學團隊
省級教學團隊:體驗設計教學團隊
教師名單不全,參考資料 [6-8] 
師資隊伍集體照 師資隊伍集體照

廣東工業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教學建設

據2021年8月學院官網顯示,學院有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4個,省級一流專業本科建設點3個;國家級一流線下課程1個,省級線上線下混合式一流課程1個,省級線下一流課程1個,省級在線開放課程2個,省級應用型人才培養課程1個,省級精品視頻公開課1個;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學基地1個;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個,省級教學改革項目8個 [1]  [3-5]  [9]  [16] 
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工業設計、環境設計、數字媒體藝術、產品設計
國家級一流線下課程:服務體驗設計(2)
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學基地:廣東工業大學-廣東華南工業設計院藝術學實踐教育基地
省級特色專業:工業設計
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產品設計、服裝設計、數字媒體技術
省級線上線下混合式一流課程:工程製圖與繪畫藝術
省級線下一流課程:服務體驗設計(2)
省級在線開放課程:延伸未來的新媒體:新媒體設計概論、工程製圖與繪畫藝術
省級應用型人才培養課程:綠色設計課程羣
省級精品視頻公開課:設計研究視野
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設計類專業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省級教學改革項目:設計學跨專業平台《綜合設計基礎》課程思政創新改革、設計類本科畢業設計全過程評價研究、“藝工融合”教育理念下服裝設計課程羣工學思維培養路徑研究、新工科背景下設計類課程羣建設的探索和實踐:以粵港機器人學院為例、基於OBE模式的交互、體驗設計課程優化研究、高校設計專業中素描教學的改革與實踐、以產學研結合模式推進高素質應用型藝術設計類人才培養、理工科院校中的藝術設計教學法創新研究與實踐
參考資料 [1]  [3-5]  [9]  [16] 

廣東工業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學術研究

廣東工業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科研平台

據2021年8月學院官網顯示,學院擁有1個廣東省社會科學研究基地,5個廣東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個省部共建的研究中心,擁有“雙創”平台:東莞華南設計創新院和廣東華南工業設計院 [1] 
級別
類別
名稱
設立時間
省級
廣東省社會科學研究基地
廣東工業大學設計科學與藝術研究中心
2017年
省部級
廣東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廣東省工業設計集成創新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2013年
廣東省數字媒體集成創新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2015年
廣東省數字化服裝集成創新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2016年
廣東省現代服裝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2016年
廣東省可持續設計創新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2016年
廳局級
廣東省普通高校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電子產品工業設計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2013年
省部共建
-
中歐綠色設計與綠色製造協同創新中心
-
-
中國體驗設計發展研究中心
-
參考資料 [1]  [10]  [17-19] 

廣東工業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科研成果

據2021年8月官網顯示,學院承擔國家社科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藝術基金、教育部文化部項目等省級以上科研與教研項目經費逾億元 [1] 
序號
項目、課題名稱
項目來源
主持人
1
面向“生態文明”的中國傳統竹產品再設計研究
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
方海
2
我國城市醫養融合型社區居家養老的服務體驗設計研究
全國藝術科學規劃一般項目
胡飛
3
隱晦與新生——中國民間手工紙的藝術應用研究
全國藝術科學規劃青年項目
鍾周
4
纖維檢測及纖維流行趨勢予測系統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超算專項
賈立峯
5
現當代舞蹈創作的“透視性”舞台調度研究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青年項目
鄭萌
6
清代禁教時期華籍天主教徒與政教、民教關係研究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一般項目
賓靜
7
任淵《黃陳詩集註》研究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一般項目
吳曉蔓
8
設計政策驅動經濟變革——芬蘭的啓示與借鑑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青年基金項目
陳朝傑
9
清末民初中國“設計”觀念史研究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青年基金項目
顏勇
10
美國第一人稱紀錄片研究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青年基金項目
李淑娟
11
傳承下的藝術資源複用:蓪紙畫的圖像傳播及生存形態研究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青年基金項目
黃蓓
12
20世紀廣東包裝設計藝術史研究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青年基金項目
王娟
13
基於D4S理論竹子材料的工業設計應用研究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一般項目
於東玖
14
“海上絲路”背景下的廣彩藝術形態及活態傳承研究
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基金一般項目
黃芳芳
15
基於數字技術的女性人體美學研究
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基金一般項目
朱廣舟
16
日本感性工學研究及其在我國設計學科中的應用
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基金一般項目
張毅
17
華南地區生態建築的人文環境設計研究
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基金一般項目
劉佳妮
18
廣東潮汕服飾藝術特徵研究
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基金一般項目
孫恩樂
19
技術與美——新媒體時代廣府民間工藝美術的傳承與新生
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基金一般項目
湯曉穎
20
海上絲綢之路動態歷史地理信息系統研究
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基金一般項目
劉丹雲
21
嶺南聲音風景研究—以廣州為例
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基金一般項目
蘇 勳
22
新媒介環境下古法造紙工藝的傳承與傳播研究
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基金一般項目
周文娟
23
廣東省老字號品牌視覺形象力研究
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基金一般項目
楊 敏
24
面向家電行業的用户數據挖掘系統研究及體驗式設計創新服務平台
廣東省教育部產學研合作專項
唐超蘭
25
海量數據場景實時漫遊及流式漸進傳輸關鍵技術研究
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一般項目
羅立宏
26
基於TRIZ理論的LED熒光膜平面光源專利規避創新設計研究
廣東省科技計劃一般項目
張 欣
27
紅木傢俱可拆裝結構應用研究
廣東省教育廳育苗項目(人文)一般項目
鍾 暢
28
全自動纖維細度成分含量檢測儀
廣東省知識產權局一般項目
賈立鋒
29
工業設計與技術集成創新實驗室
廣東省財政廳一般項目
方 海
30
工業設計集成創新科研團隊
廣東省科技廳項目
漢諾.凱霍寧
31
與國際水準全方位接軌的現代設計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研究與實踐
廣東省教育廳項目
方海
32
工業設計名牌專業
廣東省教育廳項目
方海
33
中國傳統竹產品的現代化研究與設計
廣東省教育廳、人事廳、財政廳
方海
34
基於人體行為模型的智能助行機器人的研究與開發
廣東省部產學研結合項目
楊向東
35
支持企業自主創新的現代工業設計公共服務平台
廣東省粵港招標項目
楊向東
36
東莞市工業設計服務平台
廣東省發改委項目
楊向東
37
廣東高校電子產品工業設計工程技術省級研究中心
廣東省教育廳項目
蔣雯
38
廣東省工業設計公共服務平台和體系建設(聯合項目)
廣東省科技計劃項目
蔣雯
39
工業設計通用職業能力資源開發
廣東省職業技能鑑定指導中心
蔣雯
40
基於TRIZ創新理論的專利規避方法研究
廣東高校優秀青年創新人才培育項目
張欣
41
板式定製傢俱的模塊、配色及燈光的智能化設計研究
廣東高校優秀青年創新人才培育項目
潘莉
42
藝術類專業實驗課程教學體系的理論與實踐研究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
黃華明
43
大學城校園建築環境森林化的應用與研究
廣東高校優秀青年創新人才培育項目
王萍
44
紅木傢俱可拆裝結構應用研究
廣東高校優秀青年創新人才培育項目
鍾暢
45
廣府服飾文化研究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
孫恩樂
46
廣東省紡織服裝流行趨勢研究與信息公共服務平台建設(聯合項目)
國家發改委項目
孫恩樂
47
紡織材料全自動檢測儀共性關鍵技術和系統研發
廣東省科技計劃項目(工業攻關)
賈立鋒
48
廣東中小型服裝企業自主創新對策研究
廣東省科技廳軟科學項目
孫恩樂
49
“低碳生活,綠色廣州”動漫交互式科普體系設計
廣東省財政廳項目
湯曉穎
參考資料 [11] 

廣東工業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合作交流

合作交流 合作交流
自2011年起,學院每年暑假選派師生赴北歐設計院校和設計公司進行設計交流與培訓。 交流機構包括:芬蘭設計師協會、阿爾託大學建築、藝術與設計學院、瑞典皇家藝術與設計大學、庫卡波羅設計工作室、Creadesign公司等。交流於培訓內容包括:教育方法和制度、教育環境、設計理論與方法、設計實務等 [13] 

廣東工業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文化傳統

  • 社團活動
學院活動
學院活動(2張)
據2021年8月學院官網顯示,學院設有團委、學生會、紅會、青年志願者協會、心理健康協會、研究生會等學生組織,開設工業設計沙龍、服裝沙龍、數動沙龍、環藝沙龍、視覺沙龍、美術沙龍等活動 [14] 

廣東工業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現任領導

職務
姓名
黨委書記
劉瓊輝
院長
執行院長
副院長
湯曉穎、王娟
黨委副書記
朱可峯
參考資料 [15]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