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廣東工業大學集成電路學院

鎖定
廣東工業大學集成電路學院(School of Integrated Circuits,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是廣東工業大學下設的二級學院,成立於2021年11月2日,為廣東省研究生聯合培養示範基地、廣東省產業學院、廣東省示範性產業學院、國家現代產業學院 [1]  、廣東省集成電路人才培養基地 [16] 
廣東工業大學集成電路學院前身是2019年成立IC創新班 [5]  ;於2020年12月5日成立廣東工業大學微電子學院 [2]  ;於2021年11月2日定名為廣東工業大學集成電路學院 [4] 
據2022年12月學院官網顯示,學院有專任教師51人,其中教授11人、副教授18人、講師22人;在校本科生900餘人、研究生400餘人 [1] 
中文名
廣東工業大學集成電路學院
外文名
School of Integrated Circuits,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創辦時間
2021年11月2日
辦學性質
二級學院
主管部門
廣東工業大學
現任領導
沈彬(黨委書記)
現任領導
熊曉明(院長)
本科專業
2個
碩士點
一級學科碩士點1個
二級學科碩士點1個
專業學位碩士授權類別1個
博士點
二級學科博士點1個
院系設置
2系
地    址
廣州市番禺區廣州大學城外環西路100號

廣東工業大學集成電路學院歷史沿革

2004年,學校獲得“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碩士點。
2006年,獲批“電路與系統”、“集成電路工程”碩士點。
2011年,獲批“電子科學與技術”一級學科碩士點 [17] 
2019年,學校成立IC創新班 [5] 
2020年12月5日,廣東工業大學集成電路學院前身廣東工業大學微電子學院成立 [2] 
2021年11月2日,廣東工業大學集成電路學院揭牌成立 [4]  。同年,學院獲批“廣東省高層次集成電路人才培養創新項目” [1] 
2022年9月,學院新增“集成電路設計與系統”二級學科博士點 [10]  。12月,廣東省教育廳發佈《廣東省教育廳關於公佈省集成電路人才培養基地2022年度立項項目的通知》(粵教高函〔2022〕24號),立項廣東工業大學集成電路人才培養基地等6個基地為省集成電路人才培養基地建設點 [16] 

廣東工業大學集成電路學院辦學條件

廣東工業大學集成電路學院院系設置

據2022年12月學院官網顯示,學院設有2個系 [12]  ,2個本科專業 [1] 
教學系:集成電路工程系、微納電子學系
本科專業:微電子科學與工程、集成電路設計與系統集成
參考資料: [1]  [12] 

廣東工業大學集成電路學院學科建設

據2022年10月學院及學校官網顯示,學院有二級學科博士點1個 [10]  ,一級學科碩士點1個,二級學科碩士點1個 [8]  ,專業學位碩士授權類別1個 [9]  ,廣東省“衝一流”重點建設學科1個 [1] 
二級學科博士點:集成電路設計與系統
一級學科碩士點:集成電路科學與工程
二級學科碩士點: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
專業學位碩士授權類別:電子信息(集成電路工程 領域)
廣東省“衝一流”重點建設學科:集成電路科學與工程
參考資料: [1]  [5]  [8-10] 

廣東工業大學集成電路學院師資力量

據2022年12月學院官網顯示,學院有專任教師51人,其中教授11人、副教授18人、講師22人,擁有國家高層次人才、廣東省領軍人才、珠江人才計劃本土創新團隊,並在粵芯半導體、華大九天、珠海全志、工信部電子五所、海格通信等芯片龍頭企業聘有兼職碩博導三十餘人 [1] 
國防科技重點實驗室優秀中青年人才:劉遠
廣東省“千百十人才培養工程”省級培養對象: 劉怡俊
廣州市珠江科技新星:劉遠
備註:名單不全 [13-15] 

廣東工業大學集成電路學院教學建設

據2022年12月學院官網顯示,學院有廣東省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2個,為廣東省集成電路設計示範性產業學院、廣東省集成電路設計產業學院 [6] 
廣東省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微電子科學與工程、集成電路設計與系統集成 [11] 

廣東工業大學集成電路學院學術研究

廣東工業大學集成電路學院科研平台

廣東工業大學集成電路學院科研成果

截至2022年2月,學院近五年承擔省部級以上縱向項目93項,其中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項目39項,到校經費超過2億元 [17]  。2020年,熊曉明教授、劉怡俊教授牽頭獲得廣東省科技進步二等獎兩項 [1]  。2022年,獲批立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5項 [19]  ,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5項 [18] 
  • 縱向項目
1. 武繼剛. 片上網絡高性能可重構拓撲設計與任務分配技術.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 60萬. 2017.1-2020.12.
2. 劉遠. 銦鋅氧化物薄膜晶體管的低頻噪聲特性及其可靠性應用.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 62萬. 2016.1-2019.12.
3. 李建中. 基於非厄米特矩陣的近場缺陷檢測方法研究.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24萬. 2021.1-2023.12.
4. 吳鋭. 緊湊型5G大規模寬帶多陣列天線理論及去耦技術研究.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24.5萬. 2020.1-2022.12.
5. 劉振. 基於氧化鎳薄膜具有類神經突觸行為的憶阻器件研究.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26萬. 2015.1-2017.12.
6. 熊曉明. 高端通用芯片設計關鍵技術與產品研發. 廣東省重點領域研發計劃,5000萬,2019.3-2021.12.
7. 劉遠. 新能源汽車碳化硅器件及模塊的研發和產業化. 廣東省重點領域研發計劃. 100萬. 2020.1-2022.12.
8. 劉遠. 高端芯片可靠性與可信任性評價分析關鍵技術. 廣東省重點領域研發計劃. 150萬. 2019.7-2022.6.
9. 武繼剛. 面向3D視覺感知的人工智能芯片研發. 廣東省重點領域研發計劃. 150萬. 2017.1-2020.12.
10. 熊曉明. 基於自主國密芯片的雲安全身份認證系統研發及其產業化. 廣東省應用型科技重大專項. 800萬. 2017.7-2020.6.
11. 熊曉明. 新一代信息安全技術及其在智能硬件中的應用及產業化. 廣東省應用型科技重大專項. 800萬. 2015.12-2018.6.
12. 蔡述庭. 基於運動控制和室內導航的人工智能SOC核心應用芯片設計及其產業化. 廣東省重大科技專項. 125萬. 2017.7-2020.6.
13. 高懷恩. 集成電路產品檢測與質量監督檢驗共性支撐平台. 廣東省重大科技專項. 1500萬. 2015.7-2018.6.
14. 武繼剛. 端雲結合的多智能體協同計算關鍵技術研究. 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 100萬. 2018.1-2021.12.
15. 劉振. 柔性銦鎵鋅氧化物薄膜晶體管的噴印式製備及性能研究. 廣東省國際合作項目. 50萬. 2016.9-2019.8. [7] 

廣東工業大學集成電路學院文化傳統

  • 文化活動
截至2022年9月,學院開展喜迎“芯”生迎新活動、教師節送温暖系列活動等活動 [20-21] 

廣東工業大學集成電路學院現任領導

職務
姓名
黨委書記
沈彬
院長
熊曉明
黨委副書記
石宇傑
副院長
蔡述庭、劉遠
參考資料 [3]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