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幣原喜重郎

鎖定
幣原喜重郎(幣原 喜重郎/しではら きじゅうろう,1872年9月13日—1951年3月10日) [1]  日本第44任首相(內閣總理大臣),任期226天 [1]  。生於大阪府一地主家庭。三菱財閥巖崎彌太郎之四女婿。與前外相、首相加藤高明是連襟。
帝國大學法科畢業後進入外務省工作。曾任外務書記官,駐荷公使、駐美大使館參事官。1915年起任第二次大隈重信內閣、寺內正毅內閣、原敬內閣的外務次官,其間曾任駐美大使、華盛頓會議日方全權代表。1924年起任加藤高明、若槻禮次郎浜口雄幸等內閣的外相,歷經五次內閣變更、故有“幣原時代”之稱。在中國問題上推行與英美協調、對華不直接干涉的外交政策,受軍部和右翼勢力責難,一度退出政界。 [3] 
戰後1945年10月繼東久邇宮內閣之後組閣,參與起草天皇的《人間宣言》和修改憲法。1946年4月任日本進步黨總裁,同年5月任第一屆吉田茂內閣國務大臣。1947年任民主黨名譽總裁。1949年當選眾議院議長。著有《外交五十年》。 [4] 
中文名
幣原喜重郎
外文名
Kijyuro Shidehara
幣原 喜重郎/しではら きじゅうろう [1] 
國    籍
日本
出生日期
1872年9月13日
逝世日期
1951年3月10日
畢業院校
東京大學
主要成就
第44任日本首相
幣原外交
出生地
大阪府
政    黨
同和會

幣原喜重郎協調外交

幣原喜重郎 幣原喜重郎
所謂“協調外交”,是20年代資本主義世界相對穩定條件下的產物。當時的日本雖為“五強”之一,但經濟上還很脆弱,擺脱不了對美英的依賴,軍事上也還不能與美英較 量。但“協調外交”並不是和平外交,一旦日本侵略權益受到威脅時,就要訴諸武力。雖然如此,軍部勢力仍嫌“協調外交”軟弱。 [5] 
1930年1月21日,英、美、法、意、日五國海軍裁軍會議在倫敦召開。經過激烈的討價還價,最後於3月13日達成協議,日本大型巡洋艦對美國的比率為60.22%,輕巡洋艦為70%,驅逐艦為70.3%,潛水艇與美國相等。日本海軍軍令部強烈反對,認為濱口內閣未經軍令部同意就決定海軍編制是“侵犯統帥權”,以致倫敦海軍條約雖在當年4月簽字,拖到10月日本樞密院才予以通過,再經天皇批准。 [5] 
1931年1月24日,滿鐵總裁松岡洋右在國會上公然提出“滿蒙生命線論”,他説:“滿蒙問題關係到我國的存亡問題,是我國民的生命線,無論在國防上、經濟上均是如此”,接着,松岡質疑(濱口)內閣“成立一年半以來,究竟在滿蒙之地有何作為?”指責幣原外相“絕對無為的旁觀主義”。幣原喜重郎答辯稱,“對松岡君的批評感到意外”,並闡述他的“外交經濟化”。他認為,外交方針應該致力於“如何使國家的經濟獲得發展,徒然發出高亢的聲音,引起外國的注意,是不能實現有益的目的”,指出“關於滿洲的鐵路問題,數年來未能解決,政府依據歷來的方針正致力適當調整之……但危及我滿鐵利益的計謀不可能輕易得以實現”。可見,幣原並非反對松岡的“生命線論”,只是主張在國家經濟利益上充分獲益,在維護日本的滿蒙權益方面不作半點讓步,“這便是幣原外交的底線”。 在最終目的上,幣原外交與其他所謂的“強硬外交”沒有本質區別。 [6] 
接着,“九·一八”、“一·二八”相繼發生。30年代,隨着資本主義世界相對穩定局面的消失,日本內外矛盾日益激化,“協調外交”終於破產了。 [5] 

幣原喜重郎為侵略辯護

國務大臣男爵幣原喜重郎 國務大臣男爵幣原喜重郎
1931年“九一八事變”發生後,負責處理外交糾紛的日本外相幣原喜重郎,一時間成為世界輿論關注的焦點。人們關注他的表態,關注他處理緊急事務的方式、風格,乃至待人接物和家世傳承,寄希望於中日衝突能通過外交途徑解決。因此,《時代》在1931年10月12日出版的這一期刊物,封面人物不是中國的張學良,不是日本陸軍大臣南次郎將軍,也不是日本關東軍司令本莊繁,而是幣原。
有意思的是,《時代》在報道日本策劃的將東北從中國分離出去成立“滿洲國”的行動時,將之與美國西奧多·羅斯福(TheodoreRoosevelt)總統當年鼓動巴拿馬獨立,從哥倫比亞分離出來一事進行比較,並分析幣原是否會是“日本的羅斯福”:在南京、廣州、上海的中國人,把滿洲巴拿馬聯繫起來。他們説,當西奧多·羅斯福總統需要哥倫比亞的一部領土,以開通巴拿馬地峽時,就發起了一場分離運動。結果,巴拿馬被分離出來。羅斯福總統立即承認其為一個新的、有主權的國家。巴拿馬也立即同意美國修建巴拿馬運河。如果滿洲從中國分離出來,誰又能阻止它隨後和日本合併呢?中國的愛國者憂心忡忡,關注着“日本的羅斯福”。他會不會是日本著名的幣原外相呢?“(《時代》,1931年10月19日)
按照當年的報道,幣原以及外務省雖屬於日本內閣裏的“鴿派”,但幣原的職責就是向全世界掩蓋真相:“作為外相,幣原盡力在掩蓋戰爭大臣南將軍在滿洲的‘分離運動’中的責任。他向中國政府和世界各媒體提供一份聲明,他説:‘日本政府已經禁止所有公民支持分離運動,可以確信無任何日本人蔘與此類運動。’觀察家注意到,日本的幣原全力進行外交努力,運用各種手段來營造出一種莊嚴氣氛,這樣,不管在滿洲的軍事局勢發生什麼變化,日本都能夠充分從中獲利。”
精明的、喜歡大笑的、聲稱內閣和天皇對關東軍的行動事先毫不知情的幣原,曾經一度使國聯中各西方列強的外交家們感到可親而可信,從而對中國外交家提出的抗議置之不理。美國傳記作家Herbert P。Bix在裕仁天皇的傳記(中譯本《真相》)中,卻為我們揭示了一個真實的幣原:“(1931年)9月15日,外務大臣幣原收到一封來自奉天總領事的絕密電報,告訴他關東軍將要發動一場大規模的侵犯行動。之後幾天的報告使幣原全面掌握了關東軍的陰謀。然而,從滿洲事變發生到後來的幾個月中,幣原作為關東軍的頭號辯護人向西方聲稱,受到損害的日本只是在行使自衞權以維護協約的尊嚴。”(《真相》,第155頁)“(1931年)11月23日,幣原向紐約美聯社發送了歪曲事實的聲明,不但將挑起滿洲事變的責任,就連佔領北滿洲的齊齊哈爾和哈爾濱的責任也乾脆推到了中國頭上。他宣稱,‘日本軍並非鐵路周邊的裝飾品’,‘當中國軍隊攻來時,日本軍別無選擇只能執行他們的任務,即,反擊敵人的攻擊,並防止敵人的反擊’。”(《真相》,第170頁)幣原發揮着個人影響,在世人面前掩蓋真相。但他依然受到更強硬的軍方的攻擊。1931年12月11日,幣原被迫辭職。從此以後,一提到以前的幣原,就被蔑視為軟弱外交的代名詞,後來連談論他的聲音也聽不到了,他以完全被人們忘記了,就像沉進水底的人,水面上的驚濤駭浪與他完全無關,他對於東山再起幾乎是毫無希望了。 [2] 

幣原喜重郎重返政壇

幣原喜重郎 幣原喜重郎
幣原的政治生涯卻沒有結束。1945年日本投降後,自十五年戰爭以來被忘記的幣原喜重郎,重現被認識了使用價值,從而像不死鳥一樣的復活了。東久邇稔彥辭職時留下一句話:“今後應該由充分了解英美的人組織內閣,在於盟國的密切聯繫下開展政務,而幣原就是這樣一個出名的對美親善論者。當吉田茂就此問題探尋盟國總司令部意見時,麥克阿瑟當即表示同意,認為幣原是個理想的人物。同年10月,裕仁天皇任命幣原組閣。幣原喜重郎又一次走到了歷史前台,這一年,他七十四歲。
幣原受命組閣後當即表示,自己的目標是建立一個能與佔領當局12分合作的,以自由精神為基礎的內閣。10月10日,在內閣成立的第二天,政府根據自由指令精神,釋放了包括共產黨人德田球一、志賀義雄在內的3000名政治犯,擺出了與佔領當局密切合作的姿態。10月11日,幣原初訪麥克阿瑟,麥克阿瑟要求幣原內閣實施“憲法的自由化”,並且給婦女以參政權、鼓勵組織工會、改革教育制度、廢除秘密警察、實現經濟機構的民主化等。
1945年10月,“明治憲法”的修改工作正式開始。當時的日本首相幣原喜重郎專門指定了一個委員會負責憲法的修改工作。這個委員會是由著名政界領袖組成的,其主席是內閣成員松本靜治博士。1946年1月,憲法修改委員會將新憲法草案初稿呈送給麥克阿瑟。這部憲法修改草案除了在個別詞句上對舊憲法進行了修改,如:將“天皇神聖不可侵犯”改為“最高不可侵犯”,“天皇統帥陸海軍”改為“天皇統帥軍隊”外,只不過是舊憲法的一個翻版。見到這份草案後,麥克阿瑟怒氣沖天,遂下令由東京盟軍總部民政局長惠特尼負責憲法的起草工作。在美國等法律學者的指導下,一部具有近代民主國家精神的憲法草案終於制訂了出來。當麥克阿瑟的助手阿爾蒙德將軍把新憲法的草案交到繼任首相的吉田茂手中時,臉色陰沉的吉田茂只説了一句話:“這無異於革命!”
1945年11月5日,幣原內閣表決通過了一份關於戰爭責任的文件,這份文件後來成為戰後保守政治家戰爭觀的主要依據。這份名為《關於戰爭責任等問題》的文件表明,保守主義者們認為‘大東亞戰爭是帝國鑑於周邊形勢不得已而發動的’。這等於在説,東條內閣對美國和英國的突襲是出於自衞……幣原內閣不誠實的政策文件則完全將日本從1931年起對中國的侵略和1940年開始對東南亞的入侵置於不顧。
1946年4月,根據修改後的選舉法,舉行了戰後第一次眾議員選舉。戰後相繼恢復的各政黨,佔據了議會的多數席位。幣原扔想以穩定政局和修改憲法為由,維持以進步黨為執政黨的政權,遭到自由、社會、協同,共產四黨的聯合反對。迫使幣原於4月22日率內閣總辭職。

幣原喜重郎家族譜系

古在 由直
┣━━┳古在 由重━━古在 豊樹
豊子 ┃
┗古在 由正
┣━━━古在 由秀
熊沢 善庵━━━━━━妙子 ┏━━━澄江
┣━━┻幣原 顕━━幣原 廣
幣原新治郎━━┳幣原 坦
┗(幣原喜重郎)
┣━━┳幣原道太郎━┳幣原隆太郎━┳幣原慎一郎
┏━━━雅子 ┣幣原 重雄 ┣━━━倶子 ┗幣原 幸二
┃ ┗幣原 平三 ┗幣原 章二
巖崎彌次郎 ┃
┣━┳巖崎彌太郎━━╋巖崎 久彌━━巖崎彥彌太━━巖崎 寛彌
美和 ┃ ┃
┃ ┃木內重四郎
┃ ┃ ┣━━┳木內 良胤━━木內 昭胤━━木內 孝胤
┃ ┣━━━磯路 ┣木內 信胤
┃ ┃ ┗━━登喜子
┃ ┃ ┣━━━渋沢 雅英
┃ ┃ 渋沢 敬三
┃ ┃
┃ ┃加藤 高明
┃ ┃ ┣━━━━━━悦子
┃ ┗━━━春路 ┣━━━岡部 長衡
┃ ┏岡部 長景
┃岡部 長発━━━岡部 長職━┫
┃ ┗岡部 長章
┃櫻井 房記━━━━━━須美 ┃
┃ ┣━━┳━━━妙子
┗巖崎彌之助 ┏巖崎 輝彌 ┣巖崎毅太郎
┣━━━╋巖崎 俊彌 ┗巖崎英二郎
後藤象二郎━━━━━早苗 ┗巖崎小彌太

幣原喜重郎影視形象

1996年電視劇《遠東陰謀》王洪飾演幣原喜重郎
參考資料
  • 1.    幣原喜重郎  .日本首相官邸[引用日期2020-07-23]
  • 2.    日本現代評論社編 孫雷門 申澤福譯,昭和宰相列傳,天津人民出版社,1985年12月第1版,第186頁
  • 3.    幣原喜重郎  .辭海官方網站[引用日期2021-09-18]
  • 4.    李巨廉,顧雲深,餘偉民 主編.第二次世界大戰百科詞典(修訂本)[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15
  • 5.    吳於廑,齊世榮主編;齊世榮本卷主編,世界史:現代史編 上,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04,第278頁
  • 6.    九一八事變後日本決策層侵華國策的趨同  .中國社會科學網[引用日期2021-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