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寧正

鎖定
寧正(1338~1396),鳳陽府壽州(今安徽壽縣)人,明朝開國功臣,軍事將領。
寧正性格沉着有膽略,跟隨徐達常遇春沐英等明朝開國名將立下不少戰功,官至榮祿大夫右軍都督府左都督
別    名
韋正
正卿
所處時代
明朝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日期
1338年
逝世日期
1396年
主要成就
明朝開國功臣
本    名
寧正
籍    貫
鳳陽府壽州(今安徽壽縣)

寧正人物生平

寧正屢立戰功

早年為韋德成的養子,改名韋正。元末,跟隨韋德成歸順朱元璋,參與攻克滁州和州太平府建昌等戰役。
韋德成戰死於宣州,贈昭勇大將軍、中翼元帥府副元帥、京兆郡侯。寧正襲職,代替率領其部隊,跟隨徐達常州,進階懷遠將軍,攻下宣州、江陰
元朝至正十八年(1358),跟隨朱元璋取婺州,又跟隨常遇春衢州,跟隨朱元璋克江州,功授民兵千户。破陳友諒兵於鄱陽湖,調天策衞千户,又改雄武衞千户,從傅友德徐州,與紅巾軍將領李二等作戰有功。
吳元年(1367),擢鳳翔衞指揮副使,跟隨徐達攻下中原,取沂州莒州、密州,克益都濟南東昌,轉下汴梁河南府嵩州,渡取磁州廣平通州,進克元大都,招降元將平章謝雲兒等八十餘人,獲馬五百餘匹。略永平府,擒元將平章高家奴。隨傅友德自真定平定州,留寧正守真定。

寧正經營西北

馮勝太原,自河中府渡河,追元將孔興等。進取鹿台,攻鳳翔,逐李思齊,遂下鞏昌,充平涼定西六盤,招降元知院。下臨洮,徐達令寧正招撫上豪趙脱兒、孫平章等及馬鞍山迤西諸上酋。大軍圍慶陽的時候,寧正駐守邠州,並斷絕對方援助。攻下慶陽後,還守臨洮。
洪武三年(1370)五月,隨鄧愈河西河州,留寧正鎮守。元鎮西武靖王卜納剌等諸酋長擁兵猶眾,寧正遣兵追之於寧河,殺獲頗多。於是沙家失裏與諸酋長遣人來請降,寧正即策馬往諭之,酋長皆感悦,獻其全部軍馬及元所授金玉印章、金牌宣命,擢臨洮衞世襲指揮同知。又招降元宣政院使何鎖南等。尋置河州衞,以寧正為指揮使。招來撒裏畏吾安定王卜煙帖木兒等。土酋朵甘、灌頂國師、烏思藏諸部奉表朝貢。寧正上言應當軍民互市,以解決軍餉運輸問題。
洪武七年(1374),改置西安行都指揮使司於河州,寧正任都指揮使,進驃騎將軍,提調朵甘、烏思藏都尉。寧正招降元石丞朵兒只失結等,奏置西寧等衞。
洪武八年(1375),改西安行都指揮使司為陝西行都指揮使司,寧正仍任都指揮使。
洪武九年(1376)十月,戰功卓著,明太祖朱元璋恢復了他原來的姓氏,從此又改回寧正,進階龍虎將軍。跟隨衞國公鄧愈討伐川藏諸戎。
洪武十一年(1378),西平侯沐英西番,遣寧正追襲叛虜朵兒只巴,獲其羊馬輜重而還。
洪武十二年(1379),兼領寧夏衞事,至則修築漢、唐舊渠,令軍士屯田,引河水灌田數萬餘頃,兵食以足。
洪武十三年(1380),跟隨西平侯沐英北伐,至上林,擒元平章脱火赤、知院愛足部眾萬餘人。
洪武十四年(1381),從西平侯經略公主山寨,殲其戍卒,取全寧四部。

寧正鎮守西南

洪武十五年(1382),除四川都指揮使。河西土官、故元左丞剌瓦蒙藏卜等來降,唯松州茂州等地的西羌未附,寧正調兵討之,擒賊首楊知府。
洪武十九年(1386),改雲南都指揮使。雲南初定,寧正與馮誠共守雲南。
洪武二十一年(1388),百夷據險作亂,賊將刀思郎等聚眾十餘萬,驅象百餘拒敵,寧正率兵跟隨西平侯沐英進戰,斬其二將,賊眾奔潰,盡獲其象馬。東川蠻反,而越州、龍海、等西等山寨據險作亂,寧正跟隨西平侯沐英討平之。
洪武二十五年(1392),沐英卒,詔授寧正榮祿大夫右軍都督府左都督,代沐英鎮守。久之命?平羌將軍總陝西四川兵討階文千户張者之亂平之。
洪武二十八年(1395)正月,率兵跟隨秦王前往洮州、打魚溝等處,克平番寇。三月,還京。
洪武二十九年(1396),以疾卒,享年58歲。朱元璋輟視朝一日,遣官弔祭。 [2-3] 

寧正家族成員

子:寧忠,歷任鷹揚衞指揮使、前軍都督府都督僉事 [2] 

寧正後世紀念

寧正墓
位於江蘇省南京市雨花台區鬱金香路與共青團路交界處,墓穴9米多長、5.5米寬、4米多高。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