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壺公山

鎖定
壺公山,簡稱壺山 [1]  ,位於福建省莆田荔城區新度鎮境內 [2]  ,因傳漢代有個姓胡的道人隱居山上,後來得道成仙,山因胡公而得名,也有人認為山形為壺,因形得名。 [3]  壺公山是佛教、道教勝地,歷代建有許多寺院道觀,素有“十八院三十六巖”之勝。 [9] 
主峯高710.5米 [7]  ,由於處在木蘭溪下游,鶴立於興化南北洋平原之上的壺公山,因此“壺山蘭水”自古就成為莆田的標誌。“壺公致雨”也是莆田二十四景之一。 [4] 
中文名
壺公山
外文名
Hugong Mountain
別    名
胡公山
地理位置
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區新度鎮境內 [4]  [6]  [8] 
海    拔
710.5 m [7] 
氣候條件
亞熱帶氣候
著名景點
白雲寺、凌雲殿和棲雲寺 [11] 

壺公山地質形成

壺公山是地殼運動火山噴發形成的,其顛峯有火山口遺蹟,從城區瞭望酷似日本富士山(也是火山口)。約在1.5億年前,晚侏羅紀燕山運動地質年代,壺公山只是露出海面的島嶼,由於火山不斷噴發,地殼逐步上升,海水後退形成的。它曾噴出岩漿灑落滿山的奇巖怪石,如石象、石虎石龜、石松鼠、雙頭石龜、石仙椅、奔石獅、石獅嘴、卧鸞石、太師鏡……。壺公山上有温泉“潮汐泉”,是靠近地下岩漿的泉水,掘地及尺可得,泉與潮汐相呼應,潮漲則滿,漸退則涸,堪稱奇蹟。還有蝦洞、仁泉、天池、蟹穴,仙井等皆為古火山口遺址。 [3] 
壺公山 壺公山

壺公山壺公致雨

清代順治年間,莆田進士林堯英考察莆田山川名勝,手定莆田二十四景,把“壺山致雨”列為莆田二十四景之首。 [11] 
“壺公致雨”乃莆田二十四景之一,壺公山由於處在木蘭溪下游,鶴立於興化南北洋平原之上,海拔雖只有七百一十點五米高,卻顯得格外宏偉高大,壺山蘭水自古成為莆田的標誌。
壺公山是個天然的晴雨表氣象台。由於該山瀕臨海灣且山勢突兀,春夏季節,海洋暖濕氣流受其阻隔,晚間氣温驟降,形成雲團霧氣籠罩山頭。如果早晨雲消霧散,壺公山輪廓清晰,則是晴天之兆;如果早晨雲穿霧繞,而且越積越多,積雨雲中的小水珠就會化為雨點下落。這就是獨具特色的氣象景觀———“壺山致雨”。 [10] 
相傳柯潛小時愚,見到壺公山後,忽然“聰明花”開,中了狀元。因此,莆田人有句俗語:“看見壺公山,聰明花會開”。
壺公山 壺公山 [12]

壺公山主要景觀

石刻
壺公山石刻,是一道靚麗的人文景觀。歷代名人、文人墨客遊壺山有感,觸景生情而留下的墨寶,有百多處以上,能流傳至今非常難得,值得觀賞。有真淨寺後面宋代石刻,“第一山”,“壺中明”,“真淨”,“義泉”,“如斯夫”,及天后宮下面“極高明”,凌雲殿旁“桃華洞”,“北斗石”……。其中 “極高明” 石刻最具傳奇色彩。步行上凌雲殿山腰處,有一塊5米見方大岩石上刻有“極高明”三大字,署名“莆田縣知縣事祈安胡道芳”(明嘉靖二年安徽歙縣槐源村進士),傳説:誰能站在山坡地上,伸手摸到這三個字,不是神仙就是皇帝,摸到一二個字能中狀元,凡步行到凌雲殿者,路過都停下來摸,老太婆也去摸,雖摸不到字,摸到石頭形象地拿着往袋內放説:“拿回去給我孫兒考上大學”,所以每個人都摸,摸了會有好運臨,真乃“千古奇石”。 [3] 
潮汐泉
壺公山上有温泉,是靠近地下岩漿的泉水,掘地及尺可得,泉與潮汐相呼應,潮漲則滿,漸退則涸,堪稱奇蹟。還有蟹穴,蝦洞、仁泉、天池、仙井、濯纓沼、碧漢灣等。
凌雲殿一條線,若站在殿正中玉皇至尊案前,向正南望去,金爐峯尖剛好在殿門屋頂正中,峯坡上已建有歇涼亭、棲雲亭等三個亭,可北望凌雲殿福源寺全貌。
在壺公山北側青垞村,為錢四娘陂建成後被洪水沖垮,一氣之下投水身故,屍體漂流至此,散發陣陣幽香,風飄滿山皆香,隔數日還有餘香,百姓把她屍體埋葬山上,後這座小山被稱為香山,環境幽清,環山葱翠、四季常青,為紀念她建陂地功績,在山上建香山宮,千年來幾經興廢,現存香山宮為十多年修建的,規模不大,但頗為壯觀、單進、雙耳房,飛檐翹角,油漆一新,為莆田縣文物保護單位。停立宮庭,居高臨下,放眼北眺,南北洋平原及城涵黃梧一覽無餘,盡收眼底。
白雲寺
白雲寺,原名白雲院,最初叫白重院,坐落在莆田縣新度鎮下坂村壺公山西側山坳裏,距莆城僅八公里。
白雲寺 白雲寺
多數志書載白雲院始建於唐末,於唐末五代間寺廢,宋慶曆二年(1042年)重建,後易名白雲寺。近有研究者稱白雲院創建於隋大業(605—618年)年間,並認為其是無了禪師幼年出家的祖寺。有關白雲寺的疑議不止這一處,事關白雲寺的故事也不少。《莆田縣誌》載,南宋末年,元兵犯臨安(今浙江杭州)。文天祥陸秀夫張世傑諸大臣擁主入閩,冀圖匡復,後節節敗退,諸臣率大軍護端宗、衞王由水陸兩路遷都興化,二帝曾臨時駐蹕白雲院。傳説陸秀夫在輔佐二帝駐白雲院期間曾題絕句一首:“松花冉冉點蒼苔,屋角梧桐次第開。倚遍欄杆人未去,一雙白鶴破山來。”當然此説未成公論,《八閩通志》則把這首絕句認定為宋末布衣餘樾所作。現這首詩被鐫刻在白雲寺的岩石上,詩歌內容敍述較為空泛的情感,倒真難看出出自誰手。民間還流傳説當時南宋末帝夜宿院中右廂僧房,後來該房長期沒有蚊子,地也不曾潮濕。二帝飲用過的寺後溪澗泉水,清甜爽口,後被稱為“佛水”,寺前原放生池“涵頂”,長有無尾田螺和不結莢黃豆、綠豆等,堪稱為奇蹟。白雲寺因為這樣的歷史和傳説,變得韻味無窮。 [5] 
靈雲寺
靈雲寺 靈雲寺
靈雲寺即凌雲殿,其前身是靈雲巖精舍,建於元仁宋延佑年間(1314—1320年),佔地面積二平方公里,建在山腰平地之上,其正殿奉祀玉皇上帝,每年正月初九和五月十九為玉皇誕辰,來朝拜的善男信女數以萬計,其秉持的玉皇信仰在莆陽大地上影響深厚,同時輻射到惠安福清等地,甚至遠播至台灣、新加坡。這些,無不彰顯了其莆陽第一殿的盛名。 [5] 
棲雲寺
莆田棲雲寺 莆田棲雲寺
棲雲寺坐落在壺公山棲雲巖下,離凌雲殿一里之遙,宋太平興國二年(977年)建,原名棲雲巖精舍,後易名,並屢建屢修,供奉的是釋迦文佛。有人説這寺在春夏時節,遇有云雨之際,常有云絲漂浮其間,整座寺處於雲棲之處,這當然是望文生義的解讀了。 [5] 
中和寺是壺公山眾多寺院中的一座,具有莆田民居風格。
從相關的歷史記載推測,神仙居住的壺公山是在南北朝時期目睹了興化平原的神奇變遷。南北朝時期,由於戰亂,北方漢民大規模南遷,江南乃至福建兩廣都逐漸人口聚集、經濟發展,蒲草叢生、海潮侵蝕的“蒲田”逐漸在圍海造地、斬蒲作田的漢民勞作中去水為“莆”,改稱莆田,並正式設置縣治,成為中國行政版圖中一個小小的圓點。可以想象的是,壺公山當是這段沒有具體翔實文字可考的歷史見證了:海潮退去的山腳逐漸被開荒成良田,經年累月,發展成千里平疇,人煙稠密,雞鳴狗吠,興化平原逐漸成形,而文明也開始逐漸萌生,文化開始得以傳播。被稱為“開莆來學”的鄭露三兄弟正是在此時因“愛莆田風土”,遷居莆田,在莆田南山“構書堂”,“以訓弟子”,在文化荒蕪的莆田傳播儒業,“郡人業儒自露始”。莆田的第一代文化人就此出籠,在他們的教導下,莆田文化得以生根發芽。鄭露在南山書堂聆聽他教誨下莘莘學子的讀書聲時想必曾長久地遠眺着壺公山吧,與南山相對的壺公山山勢舒緩,一峯獨秀,山上草木葱蘢,山下流水淙淙,遇有雨時,山尖雲聚霧繞,頗有異象,是為風水寶地。亦或是鄭露真愛“莆田風土”,因此他將壺公山選做自己的墓葬之地。壺公山西、寶勝溪畔,鄭露墓地至今仍在。開莆衣冠文物之先的鄭露將最終的棲息地安置在壺公山,也將莆田文化之根深植在壺公山麓。 [5] 
1979年壺公山頂上建成了一座廣播電視轉播台,它為莆田人民縱觀世界風雲開拓了眼界,更為這座古老的名山增添光彩;而荔城區壺山烈士陵園的建成,更為壺公山增加神聖的光彩。荔城區壺山烈士陵園建於2013年10月,共安葬49名烈士和5名無名烈士,他們當中既有解放戰爭、抗美援朝、福建剿匪、閩中游擊戰等戰場上英勇殺敵的英雄,也有在和平年代為保護國家和人民羣眾生命財產安全臨危不懼的勇士。烈士陵園已開闢為愛國主義教育革命傳統教育基地 [3] 

壺公山革命聖地

壺公山是歷代革命鬥爭的聖地,宋末莆人洪希文,長期隱居在白雲寺,結社發動抗元鬥爭。清末,農民起義領袖黃鐮在壺公山組織抗清鬥爭,鄒去病,林持平也在此起義,配合孫中山推翻清朝帝制。
新主義革命時期,中共領導的閩中特委曾在壺公山召開特委擴大會議,領導閩中地下鬥爭。1947年,中共閩中地委黃國璋,林汝南在壺公山秘密開會,佈置莆田迎接解放,所以壺公山也是閩中革命聖地。 [11] 

壺公山地理位置

壺公山坐落於莆田新度鎮之內,距離市區只有十餘公里,其交通十分方便。北宋理學家朱熹曾讚美壺山説:“莆多人物,以文獻名邦著,乃此公作怪也。”這裏所説的“此公”,即是壺公山。相傳壺公山原名“胡公山”,是因為漢代有個姓胡的道人隱居山上,後來得道成仙,山因胡公而得名,後人取諧音為“壺公山”。但也有人認為山形為壺,因形得名。壺公山亦是一座宗教名山,其鼎盛時期有18院36巖之勝。現有尚存的有凌雲殿祥雲殿、白雲寺、名山宮、寶勝寺、香山宮等20餘處宗教和民間信仰紀念性建築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