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黃國璋

(原中共福建省委組織部副部長)

鎖定
黃國璋(1919~1984),化名吳廣、黃光星。莆田縣人。1931年8月加入中國共青團。1934年11月轉為中共黨員。其間,主要從事團組織工作,先後任團區委書記、縣委書記。三年游擊戰爭期間,主要負責開闢新區和根據地的羣眾工作。1937年2月,任閩中工委委員,4月、11月兩度奉派赴香港向中共南臨委彙報工作、接受指示。12月閩中工委書記劉突軍身份暴露,黃受南臨委指派接任工委書記。1938年8月閩中工委分為莆田、福清、泉州三個中心縣委後,奉調到省委機關學習,不久任省委巡視員。1940年春,調任江西上饒中心縣委書記。1941年5月,日軍侵佔福州及閩中沿海地區,又奉省委之命,以軍事特派員身份到閩中領導抗日遊擊戰爭,直至抗日戰爭勝利。1943年春起,改任閩南(即原閩中地區)特委書記。1947年1月被選為閩浙贛區黨委委員、常委,兼任閩中地委(後改稱閩中工委)書記。並歷任閩中人民遊擊縱隊司令員兼政委,中國人民解放軍閩浙贛人民遊擊縱隊閩中支隊司令員兼政委。新中國成立後,先後任中共福建省委委員、省委組織部副部長、福州市委書記等職。1984年1月,在福州病逝。 [1] 
中文名
黃國璋
國    籍
中國
籍    貫
福建
出生日期
1919年
逝世日期
1984年
政治面貌
中共黨員

目錄

黃國璋個人生平

黃國璋(1919-1984年),莆田東里巷人,1931年8月參加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 [3]  民國8年生。國璋早在上小學時就參加反帝大同盟。民國20年8月,考入省立莆田中學,當年加入共產主義青年團組織。“九一八”事變後,在中共莆田地下黨組織的引導下,他投身抗日救亡運動,在同學中組織“抗日十人團”,開展抗日宣傳和抵制日貨等活動。民國22年12月他受中共莆田縣委的委派,到忠門脱產參加革合工作。次年底,轉為中共黨員,任共青團前田中心縣委書記。
民國26年2月,中共閩中特委書記王於潔等5名委員被捕,特委機構遭破壞後,劉突軍主持重建閩中工委,國璋當選為工委委員。“七七”蘆溝橋事變爆發前後,因省委機關遭破壞,他先後兩次奉命冒險秘密赴香港向中共中央南方工作委員會彙報工作,出色地完成任務。次年初,他被中共南委任命為中共閩中工委書記。3月,國民黨頑固派製造“泉州事件”。閩省紅軍游擊隊面臨覆沒危險,他與國民黨當局進行了堅決的鬥爭,並及時向新四軍辦事處和閩粵贛省委彙報。請求中共中央和新四軍軍部向國民黨當局交涉,使閩中紅軍游擊隊順利歸編為新四軍,開赴皖南前線抗日。同年8月,中共福建省委成立,他奉調為省委巡視員,巡視全省各根據地工作。 [2] 
民國29年國璋奉調任江西上饒中心縣委書記。次年5月,福州及閩中沿海部分地區相繼淪陷,他奉省委之命,以軍事特派員身份到閨中前線領導抗日遊擊戰爭。福州等地光復後。他留在閩中協助特委工作。民國32年2月,他被任命為中共閩中特委書記,在他的領導下,福清中心縣委、永泰縣委、莆田縣委、仙遊支部、泉州臨時工委很快恢復,閩中中共黨組織不斷擴大,黨員發展到630多人,革命力量不斷壯大,為省委機關遷入閩中,做了大最的準備工作,閩中地區成為閩浙贛省委領導的抗日中心。民國33年10月,福州、閩侯長樂等地再度淪陷,他受任為福建人民抗日先遺隊閩中司令部司令員兼政委,率領抗日武裝,在閩侯、長樂、莆田沿海,建立閩中海上游擊隊,多次給日偽軍以沉重的打擊。 [2] 
解放戰爭時期,國璋當選為中共閩浙路區黨委(省委)委員、常委,任中共閩中地委(由特委改稱)書記,直至解放。並歷任閩中人民游擊隊(戴雲縱隊)司令員兼政委,閩浙贛人民遊擊縱隊閩中支隊司令員兼政委。領導閩中人民同敵人進行堅決的鬥爭,為迎接閩中地區的解放做出努力。 [2]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國璋歷任中共福建省委委員、省委組織部副部長,中共福州市委副書記、書記等職。1958年被打成“地方主義反黨集團”成員,開除黨籍,下放工廠勞動。1963年甄別平反後,恢復原職,繼任省委組織部副部長。“文化大革命”中,被長期迫害,身心受到嚴重摧殘,1982年開始住院療養,1984年1月病逝,終年65歲。 [2] 
參考資料
  • 1.    石建國;黃開良.中國共產黨福州地方組織志: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8年10月:466
  • 2.    福建省莆田市地方誌編纂委員會.莆田市志:方誌出版社,2001年11月:2872-2873
  • 3.    莆田市地方誌編纂委員會.莆田市姓氏志.傅慶定:方誌出版社,2010年12月: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