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詞條缺少概述图,補充相關內容使詞條更完整,還能快速升級,趕緊來編輯吧!
吳瑾人物生平
編輯吳瑾忠義之門
正統十四年(1449年),明英宗北征瓦剌,吳瑾與吳克忠、叔父吳克勤隨徵。明軍被瓦剌包圍,他也在陣中射擊瓦剌軍。最後吳克忠、吳克勤戰死於陣內,吳瑾守護二人屍首不動,被瓦剌擒獲。瓦剌首領嘉獎吳瑾的忠義,放他回京師(一稱逃回京師),得以襲封父親的爵位恭順侯。
[4-5]
吳瑾備受帝寵
吳瑾以身殉難
天順五年(1461年)七月二日,昭武伯曹欽圖謀叛亂,被吳瑾與從弟、廣義伯吳琮得知,二人前往西朝房,通知次日即將率軍西征的懷寧伯孫鏜,一同扣長安門奏報此事。英宗得訊,急令關閉各處宮門。曹欽不能攻入宮城,遂縱火燒門,與孫鏜的徵西軍展開大戰。吳瑾率五、六名騎兵偵查戰況,突然遭遇叛軍,只得奮力拼殺,最終遇害,享年四十九歲
[11]
。
[2]
[12]
[13]
吳瑾主要影響
編輯土木堡之變中,明軍被瓦剌包圍,但吳瑾陣中射擊瓦剌軍,最終被瓦剌擒獲並釋放。
[5]
吳瑾在曹欽之亂髮生前,率先將此事告知明英宗,使得北京宮城免遭叛軍攻陷。隨後他在勢單力孤的情況下力戰叛軍,最終以身殉國。
[13]
[2]
吳瑾歷史評價
編輯李賢:世祿之家,忠義無幾。有若吳門,展也無比。彼美忠壯,虎視耽耽。遵化之侄,邠公之男。忠以捐軀,壯以禦侮。相繼如歸,光照中土。飭終追榮,惟帝之恩。匪帝之私,惟以報勳。闃矣泉宮,西山之麓。秘器旅陳,穹碑載陸。仁者有後,公則成仁。銘以貞之,何千萬春。
[15]
(《恭順侯追封涼國公諡忠壯吳公神道碑銘》)
吳瑾軼事典故
編輯吳瑾婉言勸君
吳瑾曲諫除石亨
大將石亨幫助英宗重登皇位,因此恃寵而驕,大樹其黨,頤指氣使,欺壓朝臣。朝臣敢怒不敢言。一天,吳瑾陪英宗登臨翔鳳樓。在不遠處可看到石享新建的宅第,宏偉華麗。英宗便指問是誰蓋的,吳瑾佯裝不知,答道:“這一定是王府。”英宗笑着説:“不對。”吳瑾説:“這不是王府,誰敢僭越到如此地步?”英宗頷首而已,從此懷疑起石亨。不久後,英宗將石亨罷官下獄,使其死於獄中。
[16]
吳瑾人際關係
編輯吳瑾親屬成員
輩分 | 關係 | 姓名 | 簡介 |
---|---|---|---|
家世 | 祖父 | ||
父親 | |||
叔父 | 官至左都督,與吳克忠一同陣亡。追封遵化伯,諡號“僖敏”。 | ||
母親 | 楊氏 | 封邠國夫人。 | |
—— | 妻子 | 李氏 | |
子輩 | 長子 | 吳鑑 | 明英宗時襲封為第三代恭順侯,曾任陝西總兵官。 |
次子 | 吳鏞 | 生平不詳。 | |
幼子 | 吳錫 | 生平不詳。 | |
女兒 | 吳氏 | 嫁指揮使劉王琮(一作劉玉琮)。 |
吳瑾爵位世系
- 恭順伯世系
第二代:吳克忠,吳允誠之子,永樂十六年(1418年)襲爵。
- 恭順侯世系
第七代:吳惟業,吳汝胤之子,崇禎四年(1631年)襲爵。卒年不詳。
第八代:吳惟英,吳惟業之弟,襲年無考。崇禎十六年(1643年)十二月去世。
吳瑾史料索引
編輯《古穰集·卷十·恭順侯追封涼國公諡忠壯吳公神道碑銘》
[15]
《明史·卷一百六·表第七》
[19]
- 參考資料
-
- 1. 《恭順侯追封涼國公諡忠壯吳公神道碑銘》稱:“公生於永樂癸巳十二月一日,享年四十有九。”按台灣中研院“兩千年中西曆轉換”,永樂癸巳(十一年)十二月一日,即公元1413年12月23日。
- 2. 《大明英宗睿皇帝實錄·卷三百三十》稱:“天順五年秋七月……庚子……欽去攻東安門,途遇恭順侯吳瑾,追殺之”。按台灣中研院“兩千年中西曆轉換”,天順五年七月庚子(二日)即公元1461年8月7日。
- 3. 《大明英宗睿皇帝實錄·卷三百三十》:吳瑾,克忠之子也。閒習武藝,精於騎射。
- 4. 《明史·卷一百五十六·列傳第四十四》:瑾被執,逃歸,嗣侯。
- 5. 《大明英宗睿皇帝實錄·卷三百三十》:正統十四年,隨父北征,方父叔與虜對敵,瑾亦在陣中,發矢射虜。洎父叔矢盡而已,瑾守之不動,虜執以北行。其酋長嘉其忠義,遂釋之還京,襲父爵。
- 6. 《大明英宗睿皇帝實錄·卷一百九十七》:景泰元年十月……命恭順侯吳瑾督操三千營官軍,忠勇伯蔣信督操舊所部官軍。
- 7. 《明史·卷一百五十六·列傳第四十四》:英宗嘗欲使瑾守甘肅,辭曰:“臣,外人,若用臣守邊,恐外裔輕中國。”帝善其言,乃止。
- 8. 《大明英宗睿皇帝實錄·卷三百三十》:天順初,以勳戚隨侍,應對稱旨,上悦之,賚予甚厚,命掌左軍都督府事。
- 9. 《大明英宗睿皇帝實錄·卷二百九十七》:天順二年十一月……以順天府通州田一十頃賜恭順侯吳瑾。
- 10. 《大明英宗睿皇帝實錄·卷三百一十》:天順四年正月……癸卯,命恭順侯吳瑾掌左軍都督府事。
- 11. 《明史紀事本末·卷三十六·曹石之變》:恭順侯瑾將五六騎出覘賊,猝與遇,力戰死。
- 12. 《明史·卷一百五十六·列傳第四十四》:曹欽反,瑾與從弟琮聞變,椎長安門上告。門閉,欽攻不得入,遂縱火。瑾將五六騎與欽力戰死。贈涼國公,諡忠壯,予世券。
- 13. 《恭順侯追封涼國公諡忠壯吳公神道碑銘》:天順辛巳,逆賊曹欽謀為不軌,潛俟七月二日早朝入內為亂,恭順侯吳公先於是夜一鼓聞之,即與其弟廣義伯琮約總兵、懷寧伯孫鏜,走詣長安門告變,於是禁門不啓,賊計遂窮,舉火燒禁門,公等率兵剿殺,奮不顧身,賊雖誅滅,公已捐軀矣。
- 14. 《大明英宗睿皇帝實錄·卷三百三十》:至是為賊欽所害,追封涼國公,諡曰武壯(應作忠壯),賜葬祭。子鑑嗣。
- 15. 《古穰集·卷十》 .中華典藏[引用日期2019-05-21]
- 16. 《明史·卷一百七十三· 列傳第六十一》:初,帝命所司為亨營第。既成,壯麗逾制。帝登翔鳳樓見之,問誰所居。恭順侯吳瑾謬對曰:“此必王府。”帝曰:“非也。”瑾曰:“非王府,誰敢僭逾若此?”帝頷之。
- 17. 《明史·卷一百五十六·列傳第四十四》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9-05-21]
- 18. 《大明世宗肅皇帝實錄·卷二百十一》:嘉靖十七年四月……恭順侯吳世興卒,賜祭葬如例。
- 19. 《明史·功臣世表二》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9-05-21]
- 20. 《明史紀事本末·卷三十六·曹石之變》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9-05-21]
- 21. 賀清龍著,中國歷史十大清官,雲南人民出版社,2014.01,第306頁
- 收起
- 詞條統計
-
- 瀏覽次數:次
- 編輯次數:35次歷史版本
- 最近更新: 天人鬼谷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