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曹石之變

鎖定
曹石之變,又稱曹石之亂石曹之亂,指明英宗南宮復辟後,石亨曹吉祥因迎復之功而受到寵信,權勢日重。石、曹二人相互勾結,圖謀叛亂的事件。最後,石亨坐獄瘐死,曹吉祥磔刑於市。
中文名
石曹之亂
別    名
曹石之亂
人    物
曹吉祥、石亨
朝    代
明朝
年    代
景泰八年
類    別
事變

曹石之變事件背景

曹石之變土木堡之變

正統十四年(1449)七月,土木堡慘敗,英宗被俘。太后命郕王朱祁鈺權總國事。掌管大同軍事的石亨土木堡之變中負有兵敗之責,被錦衣衞逮捕,關進鎮撫司獄。朱祁鈺正式即位後,釋放了石亨等人。當時朝中軍事人才奇缺,主持朝廷軍政事務的于謙惜才,推薦石亨總領京營禁衞軍。幾天後,瓦剌軍押着被俘的英宗一路南下,勢如破竹,直抵北京城下。兵部尚書于謙與石亨統軍守禦德勝門,重創瓦剌軍,石亨揮兵掩殺,追擊敵軍一直到定州清風店。在倒馬關,石亨、石彪調整兵力,合擊敵軍,再獲大捷。敵軍紛紛棄下槍械坐馬、輜重,落荒奔逃,一氣逃出紫荊關。石亨、石彪以此獲得了空前的威名,朝野羣臣無不欽敬。事後論功,石亨、石彪都進爵位,石亨繼續掌管京師禁衞軍,石彪被授命為大同守將。 [1] 
灤州曹吉祥早年入宮為宦官,投身於權傾朝野的王振門下。英宗正統六年(公元1441)時,太監曹吉祥受皇帝委派,監軍西征,官號都督。這是明代內臣監軍的開始。 [12] 
京師三大營改建為十團營後,景泰帝任命太監曹吉祥、劉永誠節制團營——這是明代開創以來內臣監管京師禁衞軍的最高職務。此後歷任皇帝都沿襲此例,任用宦官監管京師團營。石亨和曹吉祥藉助手中的禁衞軍權,順利地發動了奪門之變

曹石之變奪門之變

景泰八年(1457年)正月十六日,宦官曹吉祥與大臣石亨、徐有貞等人勾結,趁明景帝病重時,迎明英宗復位,史稱“奪門之變 [2] 
英宗即位後,立即封賞有功之臣。副都御史徐有貞以本官兼翰林院學士入值內閣,典掌機務,晉遷兵部尚書;武清侯石亨被封為忠國公,都督張輒被封為太平侯,參與奪門之變的所有人員都進職封爵。得勢後的徐有貞石亨等人隨即編織罪名,置于謙於死地。罪名是于謙和另一位大臣王文要迎立藩王繼承皇位。這完全是莫須有的事。但是朝中大臣沒有人站出來為于謙辯護,因為于謙“以定社稷功,為舉朝所嫉”。加上他孤高自負,從不結交黨羽,獨往獨來,在危難時刻,朝臣們想的是怎樣投合得勢者以獲得恩寵。于謙的"謀逆罪"很快獲得部議通過。在做最後的勾決時,英宗有些遲疑,他承認于謙有功於社稷,對於處死於謙有些猶豫不忍。徐有貞急切地説:“不殺于謙,復辟就無名!”英宗終於痛下決定。命將於謙和王文、舒良等大臣一同棄市問斬。 [3] 
于謙的家被查抄時,其家中之清貧令人驚愕,查抄人員發現有一扇鎖得緊緊的小門,打開一看,都是他珍藏的皇帝歷次賜予的服飾和寶劍。行刑之日,天空陰霾四合。

曹石之變過程

曹石之變石曹專權

石亨 石亨
明英宗復位後,石亨和曹吉祥在朝中的地位更是無以復加,石亨親屬數十人被授予衞所指揮、千户百户,曹吉祥的侄輩數人因緣成為都督,甚至有一侄得到封侯的榮耀。
石亨在英宗年間,漸漸暴露了驕狂和慾壑難填的本性。大肆冒領軍功,為部下四千餘人冒領功賞,各地的守將都憤憤不平。石亨奏請皇帝撤銷各邊省巡撫提督軍務諸官,英宗也同意了。巡撫大同都御史年富由於不投附石亨,被禁衞軍奉命逮入錦衣衞獄。英宗問大學士李賢:"年富這人怎麼樣?"李賢如實回答:"行事嚴明公正,能革除宿弊。"英宗有所覺察,説道:"一定是石彪忌恨年富,滿足不了其私慾,陷害他!"李賢跪伏稱頌:"皇上明見,這是實情!"年富被釋放,但卻解甲歸田。石亨的權勢之重由此可知。 [4] 
石亨和曹吉祥肆意侵奪民田,有一位御史上書彈劾。英宗看到奏書,對大學士李賢和徐有貞説:"御史敢這樣直言,真是國家的福分!"站在皇帝身旁的曹吉祥惱羞成怒,要治御史之罪,被皇帝制止。石亨聞訊後,怒氣沖天,指斥御史胡言不實,進而遷怒於李賢和徐有貞,稱他們是後台主使。石亨對曹吉祥説:"如今在內廷是你的天下,在外朝由我統領,李賢之流這樣誣陷,其用意很明顯啊!" 徐有貞因奪門之功升任內閣首輔,想再立功名自固,因而與石亨發生了矛盾。石亨與曹吉祥在皇帝面前猛烈攻擊徐有貞,御史又多次上書揭露石亨和曹吉祥的違法事端,於是英宗對這三人都有了看法。皇帝轉而信任專為自己刺事偵緝的錦衣衞統帥門達逯杲,讓他們偵伺實情上奏。
此時錦衣衞指揮門達正依附於曹吉祥和石亨。門達和給事中王鉉分別上書皇帝,稱都御史耿九疇黨附首輔徐有貞和大學士李賢,唆使御史誣陷石亨。太監曹吉祥乘機在皇帝跟前跪奏:"臣等萬死一生,捨命迎皇上覆位,內閣大臣一定要殺了我等而後快!"説時聲淚俱下,伏在地上痛哭不起。皇帝的立場又迴轉過來,依舊信用石亨和曹吉祥,將徐有貞和李賢降職,彈劾他們的御史奪職戍邊。
一天,內閣贊善嶽正入值文淵閣。皇帝問他:"你何以輔佐?"嶽正回答:"內臣、武臣權勢過重。"皇帝會意。嶽正退朝後,將此事告知曹欽、石彪,勸他們辭卻兵權。曹欽、石彪大驚,奔告曹吉祥。曹吉祥面見皇帝,摘下帽子,跪在地上哭着請求皇帝處死。皇帝問清緣由,召來嶽正,斥責他泄露談話。嶽正卻説:"這二人必定會背叛陛下,我這是防患於未然,以全君臣共難之情。"皇帝很不高興。石亨和曹吉祥也不高興。不久,嶽正被謫調廣東任欽州同知兵部尚書陳汝言又命他遠戍肅州衞,隨後遠遣雲、貴兩廣邊地。
石亨恃寵驕狂,無所顧忌。有一天,石亨率千户盧旺、彥敬進入皇宮禁地,直入文華殿。皇帝驚問:"他們是何人?"石亨滿不在乎地説:"這是微臣的兩個心腹,迎復皇上之功,這兩人功勞最大。"石亨當即請皇帝下旨,擢遷二人為錦衣衞指揮使。後來石亨推薦同鄉孫弘擔任工部侍郎,英宗也照準了。石亨又奏請皇帝提升孫弘為尚書,皇帝沒同意。石亨氣哼哼地出來説道:"一次遷尚書不行,下次再請遷任!"石亨的驕狂,皇帝也有些不快,但念及奪門之功,也就容忍了。
後來英宗向李賢諮問政務得失。李賢説:"權力不能下放,望陛下獨斷。"皇帝會意,進而君臣談到奪門之功。李賢説:"迎駕還説得過去,'奪門'二字,如何能傳示後世?陛下順應天命,復收長位,門何必奪?而且內廷門哪能奪呢!當時有人邀我參與此事,我沒同意!"皇帝很吃驚,問他緣故。李賢説:"景皇帝卧病不起,羣臣自當上表請陛下復位。這樣名正言順,沒什麼可疑慮的,更不致奪門。如果事泄,這班人倒沒什麼可惜的,但陛下又將置於何地?這些人只想藉機圖個富貴,哪裏想什麼江山社稷!"英宗恍然大悟。 [5] 

曹石之變惡行暴露

天順二年(1458)三月,石亨的心腹、兵部尚書陳汝言貪污罪被揭發。其家中財物之多令皇帝吃驚。英宗命將贓物陳列在宮殿廊廡下,召石亨等人驗看。皇帝聯想起于謙的清貧,痛心地説:“于謙在景帝一朝始終受寵,死時家無餘貲;而今陳汝言當了不到一年的兵部尚書,竟然得了這麼多賄賂!”石亨趕忙免冠跪伏,無言以對。從此,皇帝漸漸悟出于謙被冤,而石亨等奪門之變不過是場投機。
天順三年(1459)正月,錦衣衞奉命調查大同總兵石彪的行跡,八月正式逮捕石彪。石彪本是以戰功起家,他的將領職位並不是藉助權勢得來的,但是他恃盛而驕,多行不義,終於自蹈覆轍。其人生性陰狡兇暴,統鎮大同時即以侮辱總兵官為樂。屢遭其侮辱的總兵官為了報復,便向朝廷密報石彪野心勃勃,圖謀不軌。英宗決定將他召回京師,晉封侯爵。但石彪不想離開大同,他暗中讓心腹將領大同千户楊斌等五十人詣闕(到皇宮前請願),乞留石彪鎮守大同。錦衣衞密探很快偵知這一切,皇帝便下令逮捕石彪,關入錦衣衞獄。
石彪在錦衣衞詔獄中遭到嚴刑拷打,只得承認自己圖謀不軌,又牽連出權臣石亨。皇帝念石亨立有軍功,寬恕其罪,但罷奪其兵權和一切職務,令其回家閒住。
石亨被剝奪兵權後,心懷怨恨。他得勢期間,曾經來往於大同和京師,有一次看着紫荊關對左右近侍説:"如果嚴守此關,據守大同,京師無可奈何!"一次退朝,回到私邸,石亨對心腹盧旺、彥敬説:"我這高官厚祿,都是你們所想要的!"兩人十分詫異,不知道什麼意思,趕緊説:"我二人得公提拔,才有今日,哪能有什麼妄想!"石亨自得地説:"陳橋驛兵變,史書不稱是篡位。你們要助我成大事,我這官不就是你們的?"盧旺、彥敬嚇得兩腿直打哆嗦,一句話也不敢説。
瞽人童先向石亨出示神秘的妖書,書上寫道:唯有石人不動。意在勸石亨舉兵起事。石亨自信地對他的私黨誇口:"大同兵馬甲盛天下,我一直優厚對待,石彪又統鎮大同,完全可以依恃。有一天讓石彪取代李文,佩帶鎮朔將軍印信,專制大同軍事,北擁紫荊關,東據臨清,決開高郵堤壩,斷絕餉道,京師不用血戰就可拿下。"蒙古入寇延綏,石亨奉命抵禦,統領京師禁衞軍出京。童先再次勸石亨起兵。石亨大大咧咧地説:"這事不難。只是天下兵馬都司還沒全換上我的人,等換好了,再起事不晚。"童先急着説:"機不可失,時不再來啊!"石亨不聽。童先私下對身邊人説:"這哪能成就大事!"

曹石之變石曹勾結

石彪被收捕後,石亨閒住,罷去一切兵權和職務。這時的石亨才急着謀變,但實際上他已經處於軟禁狀態,他的行為很快被錦衣衞密探偵悉。天順四年(公元1460)正月,京師出現彗星。朝野驚恐。錦衣衞指揮逯杲以親軍統帥和皇帝心腹的雙重身份上書密奏皇帝:石亨心懷怨恨,與其侄孫石俊密謀不軌。皇帝將此密奏拿給大臣們看,同時下旨逮捕石亨,下錦衣衞獄。
禁衞軍奉旨逮捕了石亨。嚴刑拷掠之後,石亨慘死獄中;石彪被棄市問斬;其私黨童先等全被處死。皇帝收捕並處決了石亨後,下令因石亨而冒功晉爵的一律自首革職。皇帝雖然沒有將曹吉祥牽連治罪,但曹吉祥預感到石亨完了自己也日子不多,於是他開始準備最後的鋌而走險。此前曹吉祥籠絡了一批蒙古降丁武勇,倚為心腹,還為他們爭取了不少的朝廷賞賜。這些降附的蒙古武勇也把自己的命運繫於曹吉祥一身,認為一旦不測,都死無葬身之地。曹吉祥家中還豢養着食客,其中一位名叫馮益。早在石亨和曹吉祥權勢炙手可熱時,曹吉祥的侄子曹欽一天問馮益:“自古以來,有宦官子弟做天子的嗎?”馮益回答:"你們家族的魏武帝曹操,就是宦官曹節的後代。"曹欽大喜過望,讓他妻子忙擺席行酒,厚待馮益。從此,曹欽蓄謀異志,等待時機。
錦衣衞百户曹福來曾經為曹欽當差,替他暗中對外做買賣。曹欽怕曹福來泄露天機,命其妻子告福來病狂出走,又命家人曹亮追捕曹福來,帶回府中,嚴刑鞭笞,將其打死。錦衣衞指揮逯杲得知實情,上報皇帝。皇帝召來曹欽嚴重警告説:"立即改正,否則,不能饒你!"以上都是發生在石彪被治罪之前。
石彪獲罪後,曹欽十分驚恐。他認為最大的敵人就是錦衣衞指揮逯杲,此人的偵緝手段極為犀利。天順五年六月的某日,曹欽與其黨羽、官任都督的蒙古降將伯顏也先等數十人密謀:“逯杲等偵緝緊急,再不起事,就是第二個石彪!”於是,合謀議定次日天明起事:選定番漢敢死軍五百人,約定天明朝門大開時,曹欽擁兵入內,廢黜皇帝,殺死總領京營禁衞軍的孫鏜馬昂,曹吉祥所擁內廷禁衞軍作為內應。當時馬昂任兵部尚書、孫鏜任總兵官,二人總領京師團營,此時正準備率禁衞軍西征甘、涼。

曹石之變密謀事泄

密謀已定,曹欽大擺宴席,當夜盛情宴請眾降將、降丁,並一一厚賞,準備三更以後開始行動。孫鏜在出徵前要陛辭皇帝,便提前宿在朝房,朝房是大臣辦公、值夜和等待上朝的地方,位置在承天門外,今 天安門廣場正中一線。當夜在朝房值宿的還有大臣吳瑾等人。曹欽的宴席進行到一半,深夜二更時分,蒙古降將都指揮完者禿亮悄悄離席,迅速趕到朝房密告吳瑾。吳瑾立即報告孫鏜。兩個急赴承天門西側的長安右門,但無法入內,兩人便在紙上急書,由於都是武臣,拙於文字,只連寫:"曹欽反、曹欽反。"將這一緊急奏章從長安右門的縫隙投進去,招呼守門衞士迅速轉送宮中。英宗深夜聞變,命人緊急逮捕曹吉祥,命令皇城諸門和京城九門的衞士,緊閉各門,不許開啓。內廷衞士當即鎖捕了曹吉祥。此時正準備起事的曹欽對這些變故一無所知,與其弟曹鉉、曹䥧、曹鐸及番將伯顏也先率領精鋭衞士來到東長安門,只見這一平日天亮時開啓的皇城門户緊緊閉鎖。
曹欽嚇出一身冷汗,感到密謀事泄,轉身馳往他一直痛恨的錦衣衞統帥逯杲的私宅。逯杲正要出門奏報皇上。曹欽迎面撞見,當即將逯杲殺死,並碎其屍首。曹欽接着領兵馳入西朝房,與曹鐸一道追索痛恨的都御史寇深,入內揮刀削下了寇深肩膀,一刀再將寇深一剖兩半。
長安街上全副武裝的甲卒奔行馳騁,入朝大臣先以為是徵西禁衞軍,一聽説是叛兵造反,眾人一鬨而散,慌忙奔逃。大學士李賢正在東朝房等待上朝,户外喊殺聲洶洶。李賢驚慌出房,被幾位一擁而上的甲士圍住,一人要切李賢肩臂,一人要割其耳朵,一人從後背用刀頂住。曹欽提着逯杲的人頭馳奔過來喝住眾衞士,下馬拉着李賢的手説:“今 天是逯杲激起的兵變,實在萬不得已,請立即為我草一道疏章進呈皇帝!”接着,又捉來尚書王翱。李賢被迫從王翱尚書處拿來紙墨,草擬疏章,同王翱一起投入長安左門門縫。
長安門依舊緊閉。曹欽率領亡命之徒攻打長安左門和右門,又縱火。守衞長安門的禁衞軍親軍衞士拆掉御河的岸磚壘實長安門,以抵禦叛軍。叛軍往來呼叫於門外,以助聲勢。曹欽騎在馬上,幾番往返,想殺了李賢,最後還是放棄而離去,領兵去追索兵部尚書馬昂。這時,天已亮了。
孫鏜派兩個兒子亟召準備西征的京師團營禁衞軍。但是孫鏜考慮到在太平年月安逸慣了的京兵,聽説謀反未必敢於出來殺敵,況且沒有皇帝的詔書,兵士可以拒絕出營。於是,孫鏜想了一計,他讓兒子在兵營外大喊,説刑部關押的囚犯越獄,捉獲者得厚賞。果然召集了兩千徵西將士,衣甲齊備,全副武裝。孫鏜騎在馬上對將士們説:“沒看到長安門的大火嗎?是曹欽領兵謀反!但他的人馬少,活捉或擊殺他的賞以重金!”將士被孫鏜的無畏氣概所激勵,大聲應命。工部尚書趙榮也披甲躍馬奔馳在市中,大聲喊道:“願意殺賊的,跟着我!”立即有數百人相隨。
曹欽沒能攻開長安左門,轉而又去攻打皇城東門東安門。他們又動用火攻法,點燃了東安門。東安門內原來就堆放着樹枝,也被延燒,火勢熊熊,但是叛軍仍然無法闖進皇城。這時天已快亮了。孫鏜統領京營禁衞軍追殺過來,叛軍抵擋不住,潰散了一部分。曹欽仍頑固反抗。曹䥧統領手下人馬接戰。孫鏜指揮禁衞軍發動猛攻,叛軍潰敗。到中午時,曹䥧被殺,曹欽中箭負傷,策馬奔逃。吳瑾帶領五六名衞士也參與平叛,在路上遭遇曹欽人馬。曹欽雖是處於末途,但困獸猶鬥,吳瑾等人寡不敵眾,全部被殺。 [6] 
一身是傷的曹欽帶着殘兵返回其駐地東大市街,與前來追剿的禁衞軍抗拒。曹鉉率領一百餘名騎兵往來馳奔,與禁衞軍作最後的較量,一次次擊潰禁衞軍的進攻。雙方戰至夕陽西下。 [6] 
孫鏜在後督戰,將潰退的甲士鎮壓,命神射手放箭,他自己親發神臂弓遠遠地射殺曹鉉將士。禁衞軍再次發動攻擊,追殺曹鉉。孫鏜的兒子孫輒在激戰中砍中曹欽肩膀,孫輒卻被曹欽衞士殺死。曹欽感到大勢已去,立即統率兵馬試圖從朝陽門逃走,沒有成功;奔走安定門、東直門、齊化門(今建國門),諸門被禁衞軍緊閉。大雨傾盆,曹欽乘夜竄歸。孫鏜統禁衞軍追殺;兵部尚書馬昂、會昌侯孫繼宗分別統領禁衞軍增援,鏖戰殺敵,喊聲震天。禁衞軍士卒們呼喊着殺向曹欽宅第,團團包圍。曹氏府第被禁衞軍攻開,軍士大聲叫嚷着蜂擁而入,見人就殺。最後曹欽投井自盡,曹鐸死在禁衞軍刀下,家中大小全被殺光。 [6] 
皇帝臨御午門,宣佈太監曹吉祥謀反,命禁衞軍將曹吉祥關入都察院獄中詳審,第二天將他棄市凌遲。其黨羽和家族成員也都被殺,或被流放嶺南。 [6] 

曹石之變結果

明廷下令,族滅曹家及其姻家,盡屠參與政變的黨羽,並把大太監曹吉祥當眾碎剮。只有出首告變的馬亮好命,得授都督一職。至此,“奪門之變”三大“功臣”,一貶二死

曹石之變歷史評價

谷應泰明史紀事本末》:石亨、石彪驍勇善戰,有隴西李氏之風。使之卧虎北陲,自當匹馬不南矣。帝既北狩,也先再薄京師,陵寢崩摧,祭器灰燼,朔騎憑陵,目無中國。于謙督軍九門,亨、彪轉戰甚力。德勝、安定、彰義、清風店、倒馬關諸捷,軍聲復振。也先諸部慟哭出關,既懼且悔,乃擁還上皇,以結好中國,戰之力也。 [7] 
既而龍歸興慶,幕徙南庭。亨、彪窺伺君側,逆知不起,合謀曹寺,取功奪門。李賢有言:「陛下應天順人,門何必奪!」當前星已隕,震位久虛,聖敬方躋,幹符奪算,上天垂象,蓋可見矣。即在景帝憑(屍衣),羣臣憂懼,或心歸沂邸,或意屬襄藩。然而襄王自外入內,憲宗以子先父,則上皇之必能復辟,不待仰步乾象而後決也。一旦挾萬乘之尊,行僥倖之事,乘晦勒兵,登垣挾駕,萬一謀臣不謹,郕邸預知,曹、石之肉其足食乎?邀天之幸,私為己功,吉祥蒙狐、趙之勳,亨、彪受蕭、曹之賞。功以幸成,福以滿敗。當其請官卿貳,建第長安,武安侯之除吏,竇都鄉之沁園,曹、石此時,帝固已芒刺在背矣。 [8] 
於時彪鎮大同,亨守延綏,分控要害,屢斬名王。捷聞幕府,帝輒召還。帝既疑石,石遂自疑。妖言遽興,同悲黃犬。向使石氏無奪門之功,亨、彪豈少通侯之賞,積勞汗馬,以功名終,石氏子孫雖至 今存可也。 [9] 
吉祥無尺寸微勞,欽、鐸、鉉,蟬貂簪玉。稍加抑裁,輒生怨望,犯闕稱兵,反形尤着。《易》着《負乘》,《詩》歌《相鼠》,身族誅滅,固其宜爾。嗟乎!方其論吉祥之功,曹欽身膺五等。未幾論誅吉祥之功,懷寧又進列侯。高帝白馬之盟,唐叔桐圭之賜,稍稍凌遲衰微矣。 [10] 
英宗間關險阻,再御萬機。祭則寡人,有同王振。至天順五年,始下詔悔恨曹、石,君子以為不勝其悔也。 [11] 
參考資料
  • 1.    《明史》:郕王監國,尚書于謙薦之。召掌五軍大營,進右都督。無何,封武清伯。也先逼京師,命偕都督陶瑾等九將,分兵營九門外。德勝門當敵衝,特以命亨。于謙以尚書督軍。寇薄彰義門,都督高禮等卻之。轉至德勝門外,亨用謙令,伏兵誘擊,死者甚眾。既而圍孫鏜西直門外,以亨救引卻。相持五日,寇斂眾遁。論功,亨為多,進侯。
  • 2.    《明史·卷171》
  • 3.    《明史》:八年,帝將郊,宿齋宮,疾作不能行禮,召亨代。亨受命榻前,見帝病甚,遂與張軏、曹吉祥等謀迎立上皇。上皇既復辟,以亨首功,進爵忠國公。眷顧特異,言無不從。
  • 4.    《明史.卷173 列傳61石亨傳》:其弟侄家人冒功錦衣者五十餘人,部曲親故竄名“奪門”籍得官者四千餘人。兩京大臣,斥逐殆盡。納私人重賄,引用太僕丞孫弘,郎中陳汝言、蕭璁、張用瀚、郝璜、龍文、朱銓,員外郎劉本道為侍郎。時有語曰“朱三千,龍八百”。勢焰燻灼,嗜進者競走其門。既以私憾殺于謙、範廣等,又以給事中成章、御史甘澤等九人嘗攻其失,貶黜之。數興大獄,構陷耿九疇、嶽正,而戍楊瑄、張鵬,謫周斌、盛顒等。又惡文臣為巡撫,抑武臣不得肆,盡撤還。由是大權悉歸亨。
  • 5.    《明史》:久之,帝覺其奸,意稍稍疑。及李賢力言奪門非是,始大悟,疏吉祥。無何,石亨敗,吉祥不自安,漸蓄異謀,日犒諸達官,金錢、谷帛恣所取。諸達官恐吉祥敗而己隨黜退也,皆願盡力效死。欽問客馮益曰:“自古有宦官子弟為天子者乎?”益曰:“君家魏武,其人也。”欽大喜。
  • 6.    《明史》:欽問客馮益曰:“自古有宦官子弟為天子者乎?”益曰:“君家魏武,其人也。”欽大喜。天順五年七月,欽私掠家人曹福來,為言官所劾。帝令錦衣指揮逮杲按之,降敕遍諭羣臣。欽驚曰:“前降敕,遂捕石將軍。今復爾,殆矣。”謀遂決。是時甘、涼告警,帝命懷寧侯孫鏜西征,未發。吉祥使其黨掌欽天監太常少卿湯序擇是月庚子昧爽,欽擁兵入,而已以禁軍應之。謀定,欽召諸達官夜飲。是夜,鏜及恭順侯吳瑾俱宿朝房。達官馬亮恐事敗,逸出,走告瑾。瑾趣鏜由長安右門隙投疏入。帝急縶吉祥於內,而敕皇城及京城九門閉弗啓。欽知亮逸,中夜馳往逮杲家,殺杲,斫傷李賢於東朝房。以杲頭示賢曰:“杲激我也。”又殺都御史寇深於西朝房。攻東、西長安門不得入,縱火。守衞者拆河需磚石塞諸門。賊往來叫呼門外。鏜遣二子急召西征軍擊欽於東長安門。欽走攻東安門,道殺瑾。復縱火,門毀。門內聚薪益之,火熾,賊不得入。天漸曙,欽黨稍稍散去。鏜勒兵逐欽,斬鉉、釒睿,鏜子軏斫欽中膊。欽走突安定諸門,門盡閉。奔歸家,拒戰。會大雨如注,鏜督諸軍大呼入,欽投井死。遂殺鐸,盡屠其家。越三日,磔吉祥於市。湯序、馮益及吉祥姻黨皆伏誅。馬亮以告反者,授都督。
  • 7.    谷應泰.明史紀事本末:中華書局,1977年
  • 8.    谷應泰.明史紀事本末:中華書局,1977年
  • 9.    谷應泰.明史紀事本末:中華書局,1977年
  • 10.    谷應泰.明史紀事本末:中華書局,1977年
  • 11.    谷應泰.明史紀事本末:中華書局,1977年
  • 12.    明史.卷三百四 列傳第一百九十二  .國史導航[引用日期2022-08-21]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