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勐泐大佛寺

鎖定
勐泐大佛寺,位於雲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州府景洪市城郊,按照國家AAAA級景區標準打造。勐泐大佛寺是在古代傣王朝的皇家寺院景飄佛寺”的原址上恢復重建的,“景飄佛寺”是傣族歷史上一位名叫撥龍的傣王為紀念病故的王妃南紗維扁而修建。
勐泐大佛寺,該建築在佛曆2883年(即公元1848年,清咸豐年間)戰爭中被毀,距今已有169年。
勐泐大佛寺於2005年開始重建,於同年3月9日舉行了大型的土地開光儀式,於2005年5月9日舉行了盛大的大殿奠基開光儀式,在大殿施工時,挖掘出大量的銀幣、銀盒、佛教法事用品等。
勐泐大佛寺,佔地面積400畝,佛寺依山而建,落差達122.8米,呈坐佛形,為國內外所獨有,佛寺以佛祖釋迦牟尼的生平及佛寺活動為主線,巧妙融入到景觀及建築羣體中,充分展示南傳佛教的歷史與傳統文化色彩。
中文名
勐泐大佛寺
地理位置
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景洪市曼弄楓
開放時間
全年 08:00-18:00(最晚入園17:30) [2] 
景點級別
AAAA級
門票價格
120元/人
佔地面積
400 畝
著名景點
景飄大殿
吉祥大佛
莊凱大金塔
所屬國家
中國
所屬城市
雲南省西雙版納
建議遊玩時長
1-2小時
適宜遊玩季節
1--12月,四季皆宜

勐泐大佛寺歷史沿革

勐泐大佛寺
勐泐大佛寺(6張)
“西雙版納勐泐大佛寺”位於西雙版納景洪市度假區一號公路止點至南蓮山上,佔地面積650畝,建築面積24000平方米,總投資約2億元人民幣。按照國家AAAA級景區標準打造。
景區以弘揚“南傳佛教文化”為中心,以現代的手法傳承傳統文化,滿足現代遊客對歷史、佛教文化、地域文化等進行觀賞體驗的需求。

勐泐大佛寺主要特徵

從中可以看出傣族建築的顯著特點。那就是這些建築物沒有一座是把柱子鑲嵌在牆中的。大多建有佛塔。佛塔主要有:緬式鐘形佛塔、亭閣式佛塔、泰金剛座佛塔、八角形密檐佛塔,千姿百態。
這些塔基本上由磚砌成,外敷石灰、塗料,大多是實心,景洪曼飛龍佛塔屬泰式金剛座塔。這座像拔地而起的春筍的佛塔由3位印度佛教傳教士設計,傣族頭人主持建造的,建於公元1204年,距今已有800來年。
勐泐大佛寺塔基呈梅花狀,周長42.6米,主塔高16.29米,四周圍繞着8座小塔,高9.1米,分佈八角,塔身是多層葫蘆形。每座小塔塔座裏都有一個佛龕,龕裏有泥塑的鳳凰凌空飛翔。整座羣塔潔白無瑕,秀麗無比。這裏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也是人們旅遊觀光的勝地。 [1] 
是在古代傣王朝的皇家寺院景飄佛寺”的原址上恢復重建的,是傣族歷史上一位名叫撥龍的傣王為紀念病故的王妃南紗維扁而修建。
王妃一生信奉佛法,所以每逢節日傣王 就親臨寺院,舉行大型法會,以紀念愛妃同時弘揚佛法。據史料記載:“景飄佛寺”始建於明代,是南傳佛教象徵十二版納的標誌性建築之一,也是版納佛教活動的重要場所。

勐泐大佛寺佛教傳統

西雙版納勐泐大佛寺 西雙版納勐泐大佛寺
西雙版納傣族幾乎全民信仰南傳上座部佛教。佛教當初由印度向南方流傳的,傳到斯里蘭卡,然後再傳到東南亞緬甸泰國柬埔寨老撾,及中國雲南傣族等地區,屬於南傳佛教,也稱小乘佛教
由於小乘佛教以巴利文為經典語,故又稱巴利語佛教。小乘佛教部派分為:大眾部、上座部、説一切有部正量部等四個部派。
勐泐大佛寺上座部流行於印度南方及東印度;説一切有部在西北及中印度和西印度;正量部流行於西印度和南印度。説一切有部還傳播到蘇門答臘、爪哇,而正量部也存於越南中部。
勐泐大佛寺 勐泐大佛寺
小乘佛教的基本教義及理論:“四諦”(苦諦集諦滅諦道諦)是佛教的基本理論。佛教認為人生一世所經歷的生、老、病、死等八苦,主張自己解脱,隱居修行,最終達到涅槃境地,期望通過奉行善業和積累德業,通過修行來世得到好報。按照小乘教義,有二法不可違,一為佛法,一為王法,故小乘教在其所傳播地區與政治統治者關係密切,從而使這一宗教的傳播具有兩個特點:
一是自上而下傳播,宗教得到統治勢力的大力提倡和扶持;
二是在其傳播地區具有全民性,對人民的政治、經濟、文化有深刻而巨大的影響。

勐泐大佛寺佈局結構

勐泐大佛寺 勐泐大佛寺
西雙版納的上座部佛教僧侶:西雙版納上座部佛教僧侶主要分為“帕”(沙彌能士)、“都”(比丘)、“祜巴”(長老或都統長老)三個等級。男子七、八歲後被其父母送到佛寺學唸經,做預備“帕”,傣語稱為“科勇”;予備“帕”學會規定必學的幾套經之後,便請好師父,擇良辰吉日削髮為僧,始稱為“帕”;當“帕”年紀達到20歲時,佛學水平有了較大的提高,本人又不願還俗,經申請並經中心佛寺住持長老同意,可晉升為“都”,當“都”年滿30歲,本人願終生為僧,且佛學造詣已很深,經本人申請並經西雙版納總佛寺、當時的召片領或勐的總佛寺、勐土司同意,可晉升為高僧“祜角形密檐佛塔,千姿百態。
這些塔基本上由磚砌成,外敷石灰、塗料,大多是實心。
每座小塔塔座裏都有一個佛龕,龕裏有泥塑的鳳凰凌空飛翔。巴”。
西雙版納傣族佛教建築:數百年前,小乘佛教傳入雲南省西雙版納,成為傣族全民信仰的宗教。這裏佛寺建築隨處可見,幾乎每個村寨都有佛寺,有的佛寺旁還建有佛塔。佛寺、佛塔成了傣族羣眾生活的中心場地,成為世人心目中的聖殿,佛教建築藝術也成了傣族人民寶貴的文化藝術財富。

勐泐大佛寺建築風格

勐泐大佛寺 勐泐大佛寺
西雙版納傣族佛寺建築,以重檐多坡面平瓦建築為主。佛寺大多成方形,坐西朝東,屋頂坡面由三層相疊而成,中堂較高,東西兩側遞減,交錯起落。屋頂使用長方形片瓦,瓦尾鈎在平形的竹製橫椽之上。
屋頂正脊及檐面之間的戧脊,用石灰抹平,上面排列各種瓦飾。
正脊上的那瓦飾呈火焰狀,戧脊首端大多豎有鳳的形象,風格獨特。各佛寺佛殿內部由佛座、僧座和經書枱3部分組成。
勐泐大佛寺,佛座上塑的釋迦牟尼像,大多是坐像,佛祖的耳朵奇特,又大又寬,成形。
身材瘦削,眉清目秀,雙手扶膝,流露出一種神秘的氣氛,使人產生對傣族歷史追溯的好奇心。
佛寺旁邊或附近進佛塔要經過的門亭也別具一格。在一個兩重檐人字屋頂的一側,成直角的再照樣建築一個屋頂,連接在一起組成門亭。
檐下只有柱子支撐,無牆壁,四通八達,供人出進,雖屬重複建築,由於佈置巧妙,更顯出了傣族特殊的建築風格

勐泐大佛寺社會影響

勐泐大佛寺 勐泐大佛寺
南傳佛教對傣族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藝術等都有着極深厚的影響。傣族數百部長篇敍事詩都是在佛教傳入後出現的。
傣文的大藏經,號稱八萬四千部,大部分刻寫在貝葉上,稱貝葉經
西雙版納的傣族人們全民信仰南傳佛教,傣族男孩到了8-10歲都要入寺去過僧侶生活,他們在那裏學經識字,一般在1-5年還俗回家。
每逢潑水節關門節開門節等重要節日,傣家人都要到佛寺裏賧佛。
在西雙版納,佛寺遍佈村寨,幾乎是一村一寺或二村一寺,其建築風格也各不相同。
如今,在西雙版納的傣族村寨中仍有500多座佛寺、200多座佛塔。
而勐泐大佛寺是所有佛寺中最大的,地位也是是至高無上的,是傣家人心目中的聖地,佛教文化、地域文化等進行觀賞體驗的需求。
寺住持由中國南傳佛教首座大佛爺祜巴龍莊勐擔任。

勐泐大佛寺旅遊指南

門票:請香花劵價格為120元/劵,網上預訂價108元/劵(不含景區內遊覽車),景區內遊覽車單程40元/人,往返60元/人;身高1.2米以上1.4米以下的兒童,全日制大、中、小學生憑學生證,60歲以上、70歲以下持身份證可禮請優惠(80元/劵)香花劵(大型法事活動除外);身高1.2米以下的兒童,持有身份證、年齡在70週歲以上人員,持有國家殘疾的人員,現役軍人、憑軍官證士兵證,西雙版納州旅遊從業人員中持導遊證、經理資格證人員可免費入寺(大型法事活動除外)
開放時間:8:00-17:30;“浴佛”潑水活動開啓時間,平時每天兩場,分別為14:00和16:00,孔雀放飛活動每天五場、時間為每天9:30、11:00、13:30、15:00、17:00

勐泐大佛寺交通信息

自駕:景洪市—嘎蘭中路—宣慰大道—大興時代廣場—勐泐大道—終點
打車:勐泐大佛寺距景洪市區4公里,從市區打的到勐泐大佛寺需要15元。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