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潑水節

(少數民族節日)

鎖定
潑水節,是中國傣族阿昌族布朗族佤族德昂族等少數民族和中南半島某些民族的新年節日。為傣族一年中最盛大的傳統節日。中國傣族節期在傣歷六七月(清明節後十日左右)。現已固定在公曆4月13至15日。節日期間,人們相互潑水祝福,並舉行拜佛、賽龍舟、放高升、點孔明燈等活動。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增加了遊行、文藝匯演、電影晚會、展覽和物資交流等新內容。泰國、緬甸、老撾等國都在每年公曆4月中旬歡度此節。 [1-2]  [25] 
潑水節是展現傣族水文化、音樂舞蹈文化、飲食文化、服飾文化和民間崇尚等傳統文化的綜合舞台,是研究傣族歷史的重要窗口,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潑水節展示的章哈、白象舞等藝術表演有助於瞭解傣族感悟自然、愛水敬佛、温婉沉靜的民族特性。同時潑水節還是加強西雙版納全州各族人民大團結的重要紐帶,對西雙版納與東南亞各國友好合作交流,對促進全州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
2006年5月20日,該民俗經國務院批准列入中國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3] 
中文名
潑水節
外文名
Water-Splashing Festival
別    名
宋干節
節日類型
傳統節日
流行地區
雲南
節日起源
機構設定
節日活動
划龍舟、浴佛

潑水節歷史起源

西雙版納潑水節
西雙版納潑水節(19張)
潑水節最早起源於公元5世紀的波斯,當時命名為“潑寒胡戲”(又名“乞寒胡戲”) [4-6]  ,在此之後“潑寒胡戲”由波斯經印度傳入緬甸、泰國和中國雲南西雙版納等地,約在公元十二世紀末至十三世紀初經緬甸隨佛教傳入中國雲南傣族地區。隨着佛教在傣族地區影響的加深,潑水節成為一種民族習俗流傳下來。 [7] 
《中國大百科全書·民族卷》列出的潑水節起源時,提到“與小乘佛教的傳入有密切關係,其活動包含許多宗教內容。但就其以潑水為主要活動的原始意義來説,也反映出人們征服乾旱、火災等自然力的樸素願望” [8]  。上海辭書出版社於1990年出版的《中國風俗辭典·潑水節》寫到:“此節日起源於印度,後隨小乘佛教傳播,經緬甸、泰國和老撾傳入我國傣族地區,故又稱——“浴佛節” [9]  [10] 
《車裏》一書中有段記載:“元旦之晨,所有貴族平民,皆沐浴更衣,詣佛寺賧佛。婦女輩則各擔水一挑,為佛洗塵,由頂至踵,淋漓盡致,泥佛幾為之坍倒。浴佛之後民眾便互相以水相澆,潑水戲之能能事”。這段記載雖不盡其詳,但已告訴人們,潑水是傣族過年時必須舉行的一項活動。上文所説的“元旦”並非公曆的1月1日,而是傣歷新年來臨之日。 [3] 

潑水節舉辦地域

潑水節中國

德昂族
潑水節時的節日場面 潑水節時的節日場面
德昂人過潑水節時間在清明節後的第七天,除了潑水祝福和跳象腳鼓舞等節目與傣族潑水節一致外,德昂族潑水節最具特色的習俗是為長輩洗手洗腳。德昂族潑水節與傣族的潑水節又相似又不同,多在公曆4月中旬左右舉行。臨近節日,人們忙着制新衣,做米粑,制好水龍、水桶等潑水工具。老年信徒們齊集佛寺,搭建潑水節時為釋迦牟尼雕像洗塵的小屋、架好水龍。水龍是由一根粗木頭雕鑿而成,長約四五米,彩繪一新,上有槽口。潑水時,姑娘提桶端盆,把吉祥之水倒入槽中,流向小屋的的佛像,為佛洗塵。 [11] 
傣族
傣族潑水節又名“浴佛節”,傣語稱為“比邁”(意思為新年),多在公曆4月中旬左右舉行。西雙版納及德宏地區的傣族又稱此節日為“尚罕”和“尚鍵”,兩名稱均源於梵語,意為週轉、變更和轉移,指太陽已經在黃道十二宮運轉一週開始向新的一年過渡。慶祝活動長達三至七天。第一天叫“網黴”(死的意思)。人們認為這天不吉利,因此不洗頭、不理髮、不幹活。大家去趕擺、賽龍船、放高升。第二天叫“網腦”(臭的意思)這天被認為不乾淨,要沐浴、洗頭、理髮、更衣、洗佛像和佛塔,晚上舉行趕擺,放煙火,放孔明燈,把一年中的疾病、災難和髒東西統統送掉,乾乾淨淨進入新的一年。這兩天在傣歷裏,認為是“空日子” 不稱在舊年,也不算入新年。第三天是新年元旦,叫“叭網瑪”(意為神靈,也是歲首之意)。 [12] 

潑水節東南亞各國

  • 泰國
泰國潑水節
泰國潑水節(8張)
每年的4月13日,一般持續3-7天。是泰國的潑水節,有稱“宋干節”。宋幹是梵文,意為“太陽運行到白羊座,即新的太陽年開始”。潑水節共有3天,是泰國一年中最熱的時候。節日前要清掃家內外,焚燒舊衣服,以避晦氣。 [13]  節日當天要到寺廟中堆沙塔,插彩旗獻花,祈求五穀豐登。晚上將浸有花瓣的香水灑在長輩的手臂上、背上,表示對長輩的美好祝福;此後長輩再將水淋在晚輩的頭上,表示來自長輩的賜福。 [7] 
  • 緬甸
潑水節也是緬甸人民的傳統節日,類似中國的春節。一般在公曆4月中旬舉行,通常歷時3、4天。按照緬甸風俗,節日期間,不分男女老少,可以互相潑水,表示洗舊迎新之意。講究的人,用香櫻桃花枝,從銀缽中蘸取浸有玫瑰花瓣的清水,輕輕地向別人身上抖灑。普通人喜歡整桶整盆地潑,甚至用水龍管噴澆。小孩用水槍向大人噴,也不會被責罵。人們被潑得越多越高興,因為水象徵着幸福。緬甸潑水節的來歷傳説不一。 [14] 
在潑水節期間,緬甸人要向寺廟施捨日常用品和食物,村裏的人在神樹下把施捨的東西集中起來,再由男人們送到寺廟。 [15] 
  • 老撾
老撾最重要的節日就是潑水節,潑水節最重要的地點就是琅勃拉邦。為了慶祝這個節日,琅勃拉邦的人們早早就把節日期間街道遊行的花車準備起來了,節日當天被選中七仙女的姑娘們將要坐在花車上。花車上面的動物模型是根據潑水節開始那天的動物屬相所決定的,七仙女的第一名將坐在高高的動物花車上,向人們展示她的美麗。潑水節的早上,古城琅勃拉邦人迎接新年的第一件事是向僧侶們佈施,僧侶們化緣的傳統以及人們施捨的習俗在這裏已經持續了上千年。中午時分,請國王頭像的儀式就開始了。 [15] 
  • 柬埔寨
柬埔寨的新年是柬埔寨最盛大的傳統節日之一,一般在每年公曆4月13日至15日或14日至16日,這是柬埔寨一年一度最歡樂的節日。在此時,柬埔寨人通常以相互潑水來慶祝,所以又叫潑水節。柬埔寨、泰國、緬甸都是以潑水來迎新送舊、慶祝新年。柬埔寨人在除夕夜深時,不分男女老幼,每人都必須端着一碗水,朝街上潑去,他們認為這是除舊迎新的象徵。潑水的動作愈快愈好,假如不小心把水碰倒在家中的地板上是不吉利的徵兆,尤其是把水弄倒在地板上的人。 [15] 

潑水節傳説故事

  • 傳説一
潑水節圖片欣賞
潑水節圖片欣賞(19張)
相傳在很久以前,金沙江邊一個聚居在密林深處的傣族村寨,因樹林起火,村民處在被大火吞沒的危難之中。一個名叫李良的傣家漢子,為保護村莊,不畏危險,衝出“火網”,從金沙江裏挑來一桶桶江水,潑灑山火,經過一天一夜的勞累,山火終於被潑滅。村民得救,李良因為勞累流汗流乾了,渴倒在山頭上。於是村民打來清水給李良解渴,但喝了九十九挑水也解不了渴。後來,李良一頭撲到江中,變成一條巨龍,順江而去。有的人説,他變成了一棵大樹。傣族人民為了紀念李良,每年農曆三月初三這一天,每家房屋清掃一新,撒上青松葉。並在選定的江邊或井旁,用綠樹搭起長半里的青棚,棚下撒滿厚厚的松針,兩旁放上盛滿水的水槽。午間太陽當頂時,眾人穿行於棚下相互用松枝蘸水灑身,表示對李良的懷念和對新年的祝福。 [3]  [16] 
  • 傳説二
一個忤逆的兒子在清明節後第七天在山上幹活,看到雛鳥反哺的情景,有所感悟,決心好好侍奉母親,這時,他母親正在向山上走來,為兒子送飯,不小心滑了一跤。兒子趕來扶她,她卻以為兒子要來打她,一頭撞死在樹上。兒子追悔莫及,把樹砍下來雕成一尊母親雕像,每年清明後第七天都要把雕像浸到灑着花瓣的温水中清洗乾淨。以後就演變成了潑水節。 [12] 
  • 傳説三
遠古時候,傣族居住的地方遭受一場災難。夏無雨,春無風,秋無豔陽,淫雨滿冬。需晴不晴,需雨不雨,四季相淆,莊稼無法種,田荒地蕪,人畜遭疫,人類面臨滅頂之災。那個被人們稱為帕雅晚的人,見到如此光景,決心到天庭弄清原由,稟告天王英達提拉。他以4塊木板作成翅膀,騰空而起,衝入天庭,將人間遇到的災難報告了天王英達提拉。英達提拉調查得知是負責掌管風、雷、電、雨、晴、陰的天神捧瑪點達拉乍無視捧瑪乍制定的旱、雨、冷三季之規,憑藉廣大神通,蓄意作亂。而這個捧瑪點達拉乍,法術高明,眾天神均對他無可奈何。為懲處這個亂施淫威的天神,英達提拉裝扮成一個英俊的小夥,到捧瑪點達拉乍家裏去,被捧瑪點達拉乍長期禁閉在深宮中的7位女兒,對這位英俊夥子一見鍾情。7位女兒決心大義滅親,拯救人類。面對嬌女,捧瑪點達拉乍終於吐露了秘密,最怕的是用自己的頭髮做成"弓賽宰"("弓"為弓、"賽"為弦,"宰"為心,意為"心絃弓")。姑娘們探得秘密之後,將自己的父親灌得酩酊大醉,乘機剪下他的一撮頭髮,製作了一張“弓賽宰”,他們剛把弓弦對準捧瑪點達拉乍的脖子,他的頭顱便倏然而落。然而捧瑪點達拉乍的頭是隻魔頭,落地噴頭,火勢沖天。7位女兒撲向頭顱抱於懷中,魔火頓滅。為撲滅魔火,7位姑娘只好將魔頭抱在懷中,不斷輪換,直到頭顱腐爛。姐妹每輪換一次,便互相潑一次水沖洗身上污跡,消除遺臭。捧瑪點達拉乍死後,樹魯巴的麻哈捧重修曆法,執掌風雨,使人間風調雨順,人民安居樂業。修訂的歷法是由帕雅晚於傣歷六月託夢給他的父親宣佈的。因此,傣族便把公佈新曆法的六月作為辭舊迎新的年節。人們在歡度新年時,相互潑水,以此紀忘那7位大義滅親的善良姑娘,並寓驅邪除污,求吉祥如意流傳至今。 [3]  [17] 
潑水節
  • 傳説四
現今雲南傣族潑水節場面 現今雲南傣族潑水節場面
傳説從前有一個無惡不作的魔王霸佔了美麗富饒的西雙版納,並搶來七位美麗的姑娘做他的妻子。姑娘們滿懷仇恨,合計着如何殺死魔王。一天夜裏,年紀最小的姑娘儂香用最好的酒肉,把魔王灌得酩酊大醉,使他吐露自己致命的弱點。原來這個天不怕,地不怕的魔王,就怕用他的頭髮勒住自己的脖子,機警的小姑娘小心翼翼地拔下魔王一根紅頭髮,勒住他的脖子。果然,魔王的頭就掉了下來,變成一團火球,滾到哪裏,邪火就蔓延到哪裏。竹樓被燒燬,莊稼被燒焦。為了撲滅邪火,小姑娘揪住了魔王的頭,其他六位姑娘輪流不停地向上面潑水,終於在傣歷的六月把邪火撲滅了。鄉親們開始了安居樂業的生活。從此,便有了逢年潑水的習俗。 [12] 
  • 傳説五
天神昆西迦為了分清人間的季節、時令,讓傣家人按照節令栽種、收割,就派了4個天神下來安排年月季節 。為首的那個天神叫昆頌,他一來就把一年分為12個月,每月30天,冷季6個月,熱季6個月。另外3個天神不同意他的安排,但也沒有辦法。昆頌一意孤行,結果季節不分明,該晴不晴,該下雨時不下雨,該冷不冷,該熱不熱,該種種不成,該收收不了,莊稼長不好,人也多生病,傣家百姓被害苦了,抱怨連天。昆頌來到人間後,每月硬娶一個傣家姑娘做妻子,一年就娶了12個。他不把妻子當人看,稍不如意就罵就打, 12個妻子都巴不得快快離開他,但是又沒有辦法離開。同昆頌一起下來的3個天神看到這個情景,商議道:如果再這樣下去,人間的節令順不了,傣家姑娘的苦難解不了,得把昆頌除掉 。
昆頌的第12個妻子帕哈聰明伶俐,又膽大心細 ,3 個天神告訴她除掉昆頌的辦法只有一個,就是趁昆頌睡着的時候,用他自己的一根頭髮往他脖子上輕輕一勒,他的頭就會斷下來。到了晚上,帕哈侍候昆頌睡下,待他睡熟後,她拔下一根頭髮,輕輕在他脖子上一勒,他的頭果然斷了,滾落到地上。昆頌的頭一落地,就呼呼呼地冒出大火,房子快被火燒着了。帕哈不知所措,3個天神忙喊:“快把頭抱起!”帕哈把頭抱起來,大火立即滅了。可是血跡沾在她手上,她的手像拿着火炭一樣。3個天神又急忙喊:“11位姐妹快舀金沙江的吉祥水,洗帕哈的手 ,潑昆頌的頭!”姐妹們照天神的話去做,輪流給帕哈潑水 ,帕哈的手不燙了。吉祥水潑在昆頌的頭上,他的頭不會燙人了。帕哈抱着昆頌的頭,走到金沙江邊,把頭丟下江裏。除掉昆頌後,12個姑娘獲得自由了。3個天神重新安排月日、四季、節令,人間風調雨順 ,五穀豐登。為了表達對3個善神和帕哈姑娘的敬意, 傣家人選定春三月的一天,學着11個姐妹潑吉祥水的樣子,給善神潑水祝吉,給帕哈潑水祝吉,也互相潑水祝吉,盡情歡樂。 [18] 
  • 傳説六
在老撾流傳着一個故事,從前有個國王,自認為聰明無比,他説如果有人能答出他的難題,他就砍掉自己的頭,結果他輸了。國王履行諾言之前,囑咐七個女兒:他的頭落到大地上,大地將燃起熊熊烈火;滾進湄公河,河水將沸騰乾涸。國王讓女兒們抱着他的頭,不停地用水沖洗,大地才得以鬱鬱葱葱,湄公河才長流不斷。 [15] 

潑水節風俗習慣

潑水節慶祝活動

周總理在西雙版納參加潑水節 周總理在西雙版納參加潑水節
潑水節來臨,傣家人便忙着殺豬、殺雞、釀酒,還要做許多“毫諾索”(年糕)以及用糯米做成的多種粑粑,在節日裏食用。
潑水節歷時三日:第一天為“麥日”,類似於農曆除夕,傣語叫“宛多尚罕”,意思是送舊。此時人們要收拾房屋,打掃衞生,準備年飯和節間的划龍舟放高升、文藝表演等各種活動。第二天稱為“惱日”,“惱”意為“空”,按習慣這一日既不屬前一年,亦不屬後一年,故為“空日”,這天通常要舉行潑水活動,紀念為民除害的天女,以聖潔之水消災免難,互祝平安幸福;第三天叫“麥帕雅晚瑪”,據稱此麥帕雅晚瑪的英靈帶着新曆返回人間之日,人們習慣將這一天視為"日子之王來臨",是傣歷的元旦。
歌舞活動
上至七八十歲的老人,下至七八歲的娃娃,穿上節日的盛裝,共聚村中廣場,男女老少圍成一圈,和着芒鑼象腳鼓點翩翩起舞。有的跳“孔雀舞”;有的跳“玉臘呵”;有的即興而作,邊唱邊跳,有的男子邊跳邊飲酒。傣家人在潑水節,喜歡排成隊伍,敲着芒鑼,擂起象腳鼓,集體跳起“依拉賀”舞,挨家挨户去拜年,祝賀新年愉快,萬事如意。(注:更多關於歌舞曲調的介紹還可翻閲參考資料: [19] 
浴佛
在“麥日”(第一天),一清早人們就要採來鮮花綠葉到佛寺供奉,擔來清水“浴佛”--為佛像洗塵。也是祈求神靈保佑人們在新的一年裏身體健康。“浴佛”完畢,集體性的相互潑水就開始了。一羣羣青年男女用各種各樣的容器盛水,湧出大街小巷,追逐嬉戲,逢人便潑。
丟包
潑水節也是未婚青年男女們尋覓愛情、栽培幸福的美好時節。潑水節期間,傣族未婚青年男女喜歡做“丟包”遊戲。姑娘手中用花布精心製作的花包,是表示愛情的信物。“包”是象徵愛情的信物,由傣族姑娘用花布精心製作,內裝棉籽,包的四角綴有五彩花穗。丟包時,在綠草如茵的草坪上男女各站一排,先由傣族姑娘將包擲給小夥子,小夥子再擲給姑娘,並藉此傳遞感情。丟包那天,姑娘們極盡打扮之能事,然後打着花傘,提着小花包來到“包場”,與小夥子們分列兩邊,相距三四十步,開始向對方丟花包。小夥子若是接不住姑娘丟來的花包,就得把事先準備好的鮮花插在姑娘的發頡上,姑娘若是接不着小夥子丟來的包,就得把鮮花插到小夥子的胸前,就這樣漸漸地選中了對方,一段段浪漫的愛情故事就開始了。
賽龍舟
潑水節一瞥 潑水節一瞥
賽龍舟是潑水節精彩的項目之一,常常在潑水節的"麥帕雅晚瑪"(第三天)舉行。那日,穿着節日盛裝的羣眾歡聚在瀾滄江畔、瑞麗江邊,觀看龍舟競渡。江上停泊着披綠掛彩的龍船,船上坐着數十名精壯的水手,號令一響,整裝待發的龍船像箭一般往前飛去,頓時整條江上,鼓聲、鑼聲、號子聲、喝彩聲,此起彼伏、聲聲相應,節日的氣氛在這裏達到了高潮。
放高升
高升是傣族人民自制的一種煙火,將竹竿底部填以火藥和其它配料,置於竹子搭成的高升架上,接上引線,常在夜晚燃放。放高升時,點燃引線使火藥燃燒便會產生強勁的推力,將竹子如火箭般推入高空。高升放得最高者受到人們的讚賞,並獲得獎勵。
放孔明燈
傣族地區特有的活動:入夜,人們在廣場空地上,將燈燭點燃,放到自制的大"汽球"內,利用空氣的浮力,把一盞盞孔明燈放飛上天。一盞盞明亮的孔明燈在漆黑的夜晚越飛越高,越飛越遠。人們以此來紀念古代的聖賢孔明。
邊交會
由泰國那邊的小商人過來買賣當地特色、小吃,以此增加兩國的友誼,意義重大。邊交會一般持續3天,潑水節的前3天都有,此後還增加了民俗考察等。

潑水節活動講究

1960年周恩來訪緬時,同緬甸人民歡慶潑水節 1960年周恩來訪緬時,同緬甸人民歡慶潑水節
文潑:比較傳統的方式,用木盆裝滿清水,再用枝椏沾着水輕輕潑在別人身上。傣家人到井裏取來乾淨的水,事先會盛放一些鮮花諸如緬桂花等,讓水有香味,然後到寺廟裏去"賧佛",之後再用這些帶有芳香的水給佛像清洗身上的灰塵,之後大家互相用小樹枝(諸如九里香樹枝)蘸取小盆裏的香花水,首先向德高或年長者身上輕輕灑去,再互相幫助向自己想要祝福的人身上灑去。以示新的一年,給對方最真誠和美好的祝願。
武潑:用木盆裝滿水,把一盆直接全部潑出去。在潑水節中誰被潑的水越多,象徵着該年誰最幸福,也表達了傣族人民希望彼此平安幸福的寓意。 [20] 

潑水節節日慶典

2019年4月12日,廣西多地東盟留學生身着豔麗的傳統服飾,臉上塗抹白色粉末,與中外同學載歌載舞,潑水祈福,歡慶東南亞傳統節日宋干節。共有300多名學生參加潑水節。“宋干節”是東盟國家的傳統新年,每年公曆4月中旬舉行慶祝活動,長達3至7天。節日期間,人們互相潑水祝福,有着“洗去過去一年的不順,帶來好運”的祈願。 [21] 

潑水節領導關注

周恩來在西雙版納與羣眾一起歡慶潑水節 周恩來在西雙版納與羣眾一起歡慶潑水節 [26]
1961年4月13日~15日,周恩來總理來到西雙版納景洪,和邊疆各族人民共同歡慶一年一度的傣歷新年潑水節 。當年景洪交通閉塞。周總理乘飛機到達思茅後改乘汽車 ,瀾滄江大橋正在建設中,只能乘渡船過江。中華人民共和國總理的到來,人們懷抱鮮花擁向街道,擁向碼頭,用民族的最高禮節來迎接人民的總理。周總理換上傣族服裝,手持銀盆與各族人民互相潑水祝福。從此以後,西雙版納景洪在全國乃至世界逐漸出名,現已成為聞名中外的旅遊勝地。周總理在景洪期間,視察了熱帶作物研究所引種的橡膠園,鼓勵來自祖國四面八方的建設者們為把西雙版納建成祖國的第二大橡膠基地而努力。 至今在春歡公園,又名曼聽公園還有周總理的潑水銅像,屹立在公園大門內一百米左右。 [12] 

潑水節社會事件

2013年4月13日至15日,西雙版納25名趁潑水之際猥褻婦女的人員,被警方抓獲批評教育,另有23名盜竊嫌疑人落網。 [22] 
2014年4月15日,一些不法分子不顧現場工作人員文明潑水的提醒,惡意潑水,甚至趁潑水時機猥褻婦女。對此景洪警方加大了潑水活動的管控力度,當場抓獲惡意潑水的人員23名,其中1名涉嫌猥褻婦女的男子被行政拘留。 [23] 
2019年潑水節期間,緬甸各類事故頻發,共造成288人死亡,1000多人受傷。其中,在交通事故中造成的傷亡最多。
2019年4月13日到16日的緬甸潑水節活動期間,由於交通事故、酒後衝突等原因造成了大量惡性事故,實皆省、仰光省和內比都地區造成傷亡人數最多,其中實皆省蒙育瓦市的一次沉船事故導致了11人死亡。 [24] 
參考資料
  • 1.    《中國少數民族藝術詞典》編程委員會;殷海山,李耀宗,郭潔;王廷珍,陳紫薇,高守信等.中國少數民族藝術詞典:民族出版社 ,1991-09
  • 2.    傣族潑水節  .中國網[引用日期2014-10-10]
  • 3.    傣歷新年——潑水節(圖)  .中國網[引用日期2014-10-10]
  • 4.    向達.唐代長安與西域文明 [M] .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出版社, 1957.374:所謂蘇莫遮之乞寒胡戲 , 原本出於伊蘭, 傳至印度以及龜茲;中國之乞寒戲當又由龜茲傳來也。
  • 5.    聯學者洛巴切娃在《中亞農民歲時禮儀史》中指出: “相傳波斯薩珊王朝卑路斯(459-483)在位期間,出現苦旱,幸得國王拯救,百姓才免於災難。後人每逢此日,便以水相潑為戲”。在此之後“潑寒胡戲”。
  • 6.    C.Hart.Ancient Persia and Iranian Civilization [M] .London, 1927,158:卑路斯在位二十 五年 , 他的統治時期是很不幸的。為了戰勝長期乾旱之後的饑饉 , 曾下令從外國購買食物, 減輕 賦税 , 強迫富户分其儲糧給與貧民 。所謂潑水節 (Abrēzagān)即為紀念甘雨解除了災難性的乾旱而創立的。Bahmam的第三十日, 在伊斯法罕 (Isphahan)慶祝Afrēdiagān節 , 即`潑水' (波斯文:āb_riz)。在別的城市, 開始落雨之日, 慶祝這個節日, ……人們把這個節日的起源歸諸 於庫薩和一世 (Chosraes Ⅰ)的祖父卑路斯。他 在位時天旱無雨 , 波斯遭受乾旱的苦難 。國王免 除國人多年的賦税, 打開國家糧倉 , 賣掉祆神廟 的財產籌措銀錢。最後來到法爾斯 (Fars)的阿 達爾忽拉 (Adharhuoūrā)山頂, 祈禱神結束這場災難。他的祈禱被神接受了 ……下起傾盆大雨。為了感謝神恩, 卑路斯在這個地方建立一個村莊, 名其村曰:Kām-Pērōz, 卑路斯的願望 [滿足了] 。由於狂喜 , 人們用水互相潑灑, 這一高興而舉行的輕率活動成了Afrēdjagān節具有特徵的儀式
  • 7.    泰國潑水節  .搜狐網[引用日期2014-10-10]
  • 8.    包爾漢等.中國大百科全書·民族卷 [M] .北京:上海: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1986:362-363
  • 9.    葉大兵等.中國風俗辭典 [M] .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1990:236
  • 10.    李佳芸瑞 .潑水節傳統文化在傣族民族文化建設中的傳承與發展: 《雲南社會主義學院學報》 ,2014年04期
  • 11.    德昂族的“潑水節”  .包頭晚報[引用日期2014-10-10]
  • 12.    難忘的潑水節(人教版新課標小學二年級語文下冊第三組)   .中國教育資源服務[引用日期2014-10-10]
  • 13.    組圖:泰國潑水節上演人象大戰  .南海網[引用日期2014-10-10]
  • 14.    圖文:緬甸潑水節  .人民網[引用日期2014-10-10]
  • 15.    陳軍軍.湄公河流域潑水節節慶文化對比研究:《旅遊縱覽(下半月)》, 2016 (9)
  • 16.    楚雄彝族自治州文化局編.雲南楚雄民族節日概覽[Z] .潞西:德宏民族出版社, 1991
  • 17.    巖峯 . 傣族新年與農耕神話[A]. 雲南省社會科學院民族文學研究所編 . 民族文學研究集刊第三輯[C]. 昆明: 雲南人民出版社,1988:179
  • 18.    楊世光.永遠的金沙江[M] .昆明:雲南美術出版社, 2000:264-266
  • 19.    民族風情園中的民族特色  .網易[引用日期2014-10-10]
  • 20.    雲南傣族潑水節(2)  .新浪網[引用日期2014-10-20]
  • 21.    東盟留學生廣西潑水祈福 慶祝東南亞傳統新年  .中新網視頻[引用日期2019-04-14]
  • 22.    西雙版納潑水節25人藉機襲胸摸臀猥褻婦女被抓  .騰訊[引用日期2013-04-19]
  • 23.    雲南潑水節23人藉機襲胸摸臀猥褻婦女被抓  .大河網[引用日期2014-04-17]
  • 24.    緬甸潑水節期間各類事故導致288人死亡 1000多人受傷   .資訊 - 海外網[引用日期2019-04-19]
  • 25.    潑水節  .辭海官方網站[引用日期2021-08-25]
  • 26.    紀念週恩來總理逝世46週年 46張照片再現光輝一生【27】--周恩來紀念網--人民網  .人民網-周恩來紀念網[引用日期2023-08-21]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