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劉繇

(東漢宗室大臣)

鎖定
劉繇(156年~197年),字正禮,東萊牟平(今山東省煙台市牟平區)人。東漢末年宗室大臣,漢末羣雄之一,齊悼惠王劉肥之後,太尉劉寵之侄。
劉繇最初被推舉為孝廉,授郎中。任下邑縣長時,因拒郡守請託而棄官。後被徵辟為司空掾屬,除授侍御史,因戰亂而不到任,避居淮浦。興平元年(194年),被任命為揚州刺史。他先後與袁術孫策交戰,一度被朝廷加授為揚州牧、振武將軍,但最終還是敗歸丹徒。此後,劉繇又擊破反叛的笮融,旋即病逝,時年四十二歲。
概述內圖片來源:葉雄《三國演義人物譜》
全    名
劉繇
正禮
所處時代
東漢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地
東萊牟平
出生日期
156年
逝世日期
197年
主要成就
奏免污吏,逆拒袁術
官    職
揚州牧、振武將軍

劉繇人物生平

劉繇不畏權貴

三國志12的劉繇 三國志12的劉繇
劉繇是漢朝皇室的遠親(齊悼惠王劉肥之孫牟平侯劉渫的後代)。他十九歲時,堂叔劉韙被盜匪所劫持為人質,劉繇將堂叔解救而出,因此名聲顯著。 [1] 
後被舉為孝廉,拜郎中 [1]  朝廷選三署郎以補縣長,劉繇擔任下邑縣長,當時琅琊人趙昱擔任莒長,東海人王朗擔任菑丘長,廣陵人臧洪擔任即丘長。 [14] 
劉繇在任時,郡太守以貴戚託附劉繇,劉繇於是棄官而去。又被州里徵辟,部濟南國,當時的濟南國相中常侍之子,貪婪污穢不守法紀,劉繇將其奏免。平原人陶丘洪想要讓刺史推舉劉繇為茂才,刺史説:“去年已經舉薦了公山(劉繇兄劉岱),怎麼現在又要舉薦正禮(劉繇表字)呢?”陶丘洪説道:“如果使君您舉薦公山在前,提拔正禮於後,這正是所謂的在長途中駕馭二龍,使千里馬馳騁,這難道不可以嗎!” [1] 
不久,劉繇被司空府徵辟為掾屬,除任侍御史,他均未就職,繼而在淮浦躲避戰亂。 [2] 

劉繇逆拒袁術

興平元年(194年),朝廷下詔任命劉繇為揚州刺史。揚州刺史的駐地本在江北的壽春,但當時政局混亂,淮南一帶已是袁術的勢力範圍,劉繇忌憚袁術,不敢前往揚州,打算南渡長江。吳景孫賁將劉繇迎接到江南的曲阿(今江蘇省丹陽市),才使他得以在揚州立足。 [3]  [15] 
當時,袁術陰謀叛亂篡位,攻克周圍各郡縣。 [3]  當時袁術的部將吳景已為丹陽太守,孫策又為袁術攻廬江,劉繇擔心自己被袁術吞併,因此結下了嫌隙。 [4] 
劉繇派遣樊能於麋屯兵橫江津,張英屯兵當利口防禦袁術。由於吳景、孫賁是袁術所任用的人,劉繇便迫逐二人,二人退往江北歷陽(今安徽和縣)。袁術於是任命故吏惠衢為揚州刺史,並且讓他與吳景、孫賁合攻張英、樊能,惠衢等人一年多也未能攻下。而劉繇被朝廷加授為揚州牧、振武將軍(一作振威將軍),擁兵數萬。 [3]  [16-17] 
劉繇在揚州時,國家喪亂,士友多向南方逃難,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汝南人許劭。劉繇接待收養他們,與他們同甘共苦,得到了一定的名聲。 [19-20] 
下邳相笮融,因為徐州遭到曹操進攻而南奔;彭城相薛禮,因為被徐州牧陶謙所逼而南走;他們都依附劉繇,尊劉繇為盟主。 [18]  [21]  東萊人太史慈與劉繇是同郡,他也渡江到曲阿來見劉繇。 [22] 

劉繇敗歸丹徒

興平二年(195年),孫策渡江攻擊劉繇,擊破樊能、於麋、張英、薛禮、笮融等。 [18]  有人建議用太史慈為大將對抗孫策,但劉繇説:“我如果用子義(太史慈表字),許子將(許劭)會笑話我的。”因此只令太史慈偵視軍情。 [22]  孫策軍所向皆破,莫敢當其鋒,在他的猛烈攻勢下,劉繇棄軍遁走。 [18]  [23] 
三國智原畫-劉繇 三國智原畫-劉繇
劉繇奔往丹徒縣,又打算前往會稽郡,許劭對劉繇説:“會稽郡富裕殷實。是孫策所貪圖的地方,且會稽偏僻又在海邊,不可前往。不如豫章郡,北可與豫州聯通,西又與荊州接壤。如果在此地收合吏民,遣使向朝廷貢獻,並與兗州的曹操互通信息。雖然有袁公路隔在中間,但他就是隻豺狼,終究不能長久。足下接受王命,孟德(曹操)、景升(劉表)必定會伸出援手。”劉繇聽從許劭的建議,於是溯江南下,保守豫章(今江西省南昌縣一帶)。 [5]  [6]  [24]  太史慈在此時離開了劉繇,遁於蕪湖,走入山中。 [29] 
豫章太守周術病逝之後,太守之位懸空,當時的割據軍閥以諸葛玄諸葛亮諸葛瑾之叔父)為太守,治所在南昌縣。但是朝廷得知周術去世,又任命朱皓朱儁之子)為太守。於是,朱皓請求劉繇發兵,助他攻打諸葛玄。諸葛玄退屯西城,朱皓進入南昌。 [25]  當時劉繇屯兵於彭澤縣,派笮融幫助朱皓攻諸葛玄,許劭對劉繇説:“笮融出軍,不顧名義。朱文明喜歡以誠待人,要讓他嚴密提防笮融。”果如許劭所言,笮融到豫章後,用欺詐的手段殺死朱皓,之後領豫章郡事。 [7]  [26]  劉繇進兵討伐笮融,反被笮融擊破。但劉繇再次召集所屬各縣人馬,攻破笮融。笮融敗走山中,被百姓所殺。 [5] 
建安二年(197年)正月,西城居民叛亂,殺死諸葛玄,把他的首級獻給劉繇。 [25]  最終劉繇因病去世,時年四十二歲。 [5] 

劉繇身後之事

後來孫策西征江夏,回軍時經過豫章,收殮並車載劉繇屍骨,為他發喪,好好地安置他的家屬。 [8] 
王朗寫信給孫策説:“劉正禮過去初到揚州時,未能安處好自己,實在是依賴您孫家的人為他奔波,因而得以渡江到達任所,有了處身安定的地方。入境的禮待,感激之情、結交之心,始終存在。後來因為袁術的原因,關係漸漸變得不太和諧,以至將盟友的關係改變成仇敵的關係,究其本心,他實在不樂意這樣做。安定下來之後,他常常想改變這種既成的形勢,重新與您家恢復友好。一旦分離,誠摯的心意不能表白,而他即突然去世,實在遺憾傷心!我得知您以忠厚來回報薄情,以仁德來報答怨恨,收殮屍骨撫養遺孤,哀悼亡靈憐惜生者,拋棄過去的猜疑,保護託付的孤小,這確實是深恩厚義、美名厚實啊!從前魯國雖説與齊國有怨,但齊孝公去世,魯人不廢喪紀而去弔唁,《春秋》對此頗為稱道,稱其為得禮,實在是良史所應該記敍在籍的,鄉校所應該評議讚歎的。正禮的長子,很有志氣節操,想必有不同常人之處。您聲勢威赫執掌刑罰,如能對他施恩加惠,豈不更為有德!” [27] 
《水經注》記載,劉繇最終葬在了丹徒,墓址在丹徒故城北。後來江岸坍塌,劉繇墓沉沒於江中。 [30] 

劉繇人物評價

陶丘洪:“若明使君用公山於前,擢正禮於後,所謂御二龍於長塗,騁騏驥於千里,不亦可乎?” [9] 
王朗:“劉正禮昔初臨州,未能自達,實賴尊門為之先後。用能濟江成治,有所處定。踐境之禮,感分結意,情在終始。後以袁氏之嫌,稍更乖刺。更以同盟,還為仇敵,原其本心,實非所樂。康寧之後,常願渝平更成,復踐宿好。一爾分離,款意不昭,奄然殂隕,可為傷恨。知敦以厲薄,德以報怨,收骨育孤,哀亡愍存,捐既往之猜。保六尺之託,誠深恩重分,美名厚實也。” [9] 
諸葛亮:“劉繇、王朗各據州郡,論安言計,動引聖人,羣疑滿腹,眾難塞胸,今歲不戰,明年不徵,使孫策坐大,遂並江東。” [10] 
陳壽:“劉繇藻厲名行,好尚臧否。至於擾攘之時,據萬里之士,非其長也。” [9] 
司馬彪:“岱、繇皆有雋才。“ [11] 
郝經:“繇亦宗英,材匪戡難。乃啓孫氏,三辰肇判。遂俾昭烈,卒莫完漢。” [12] 
田餘慶:“至於劉繇本人,本非封疆之才,在江東既無治亂安邦長策,又乏強大後盾。他以儒生外鎮,只是漢朝風化所被、正朔所行的一種象徵,別無其他作用。” [13] 

劉繇家族成員

劉繇藝術形象

劉繇文學形象

在小説《三國演義》中劉繇是漢室宗親,太尉劉寵之侄,兗州刺史劉岱之弟。原為揚州刺史,屯於壽春,後被袁術趕過江東,奔往曲阿。屬下有同鄉勇將太史慈,卻不能盡其才能。後來遭孫策攻擊,戰敗,與笮融逃往豫章,投奔劉表。 [28] 

劉繇影視形象

94三國劉繇形象
94三國劉繇形象(2張)
1994年《三國演義》,飾演者不詳。
參考資料
  • 1.    《三國志·卷四十九》:劉繇字正禮,東萊牟平人也。齊孝王少子封牟平侯,子孫家焉。繇伯父寵,為漢太尉。繇年十九,從父韙為賊所劫質,繇篡取以歸,由是顯名。舉孝廉,為郎中,除下邑長。時郡守以貴戚託之,遂棄官去。州闢部濟南,濟南相中常侍子,貪穢不循,繇奏免之。平原陶丘洪薦繇,欲令舉茂才。刺史曰:“前年舉公山,奈何復舉正禮乎?”洪曰:“若明使君用公山於前,擢正禮於後,所謂御二龍於長塗,騁騏驥於千里,不亦可乎!”
  • 2.    《三國志·卷四十九》:會闢司空掾,除侍御史,不就。避亂淮浦。
  • 3.    《三國志·卷四十九》:詔書以為揚州刺史。時袁術在淮南,繇畏憚,不敢之州。欲南渡江,吳景、孫賁迎置曲阿。術圖為僭逆,攻沒諸郡縣。繇遣樊能、張英屯江邊以拒之,以景、賁術所授用,乃迫逐使去。於是術乃自置揚州刺史,與景、賁併力攻英、能等,歲餘不下。漢命加繇為牧,振武將軍,眾數萬人。
  • 4.    《三國志·卷五十六》:是時吳景已在丹楊,而策為術攻廬江,於是劉繇恐為袁、孫所並,遂構嫌隙。
  • 5.    《三國志·卷四十九》:孫策東渡,破英、能等。繇奔丹徒,遂溯江南保豫章,駐彭澤。笮融先至。殺太守朱皓,融到,果詐殺皓,代領郡事。入居郡中。繇進討融,為融所破,更復招合屬縣,攻破融。融敗走入山,為民所殺,繇尋病卒,時年四十二。
  • 6.    《後漢紀》:劉繇將奔會稽,許子將曰:“會稽富實,策之所貪,且窮在海隅,不可往也。不如豫章,北連豫壤,西接荊州。若收合吏民,遣使貢獻,與曹兗州相聞,雖有袁公路隔在其間,其人豺狼,不能久也。足下受王命,孟德、景升必相救濟。”繇從之。
  • 7.    《獻帝春秋》:是歲,繇屯彭澤,又使融助皓討劉表所用太守諸葛玄。許子將謂繇曰:“笮融出軍,不顧名義者也。朱文明善推誠以信人,宜使密防之。”
  • 8.    《三國志·卷四十九》:後策西伐江夏,還過豫章,收載繇喪,善遇其家。
  • 9.    《三國志·吳書四·劉繇太史慈士燮傳第四》  .國學網[引用日期2013-09-28]
  • 10.    《三國志·諸葛亮傳》注引《漢晉春秋》。
  • 11.    《三國志·劉繇傳》注引《續漢書》。
  • 12.    《續後漢書》  .國學大師[引用日期2015-11-07]
  • 13.    田餘慶.《秦漢魏晉史探微》:中華書局,2011年:第266頁
  • 14.    《三國志 卷七 魏書七 呂布張邈臧洪傳第七》:臧洪字子源,廣陵射陽人也。父旻,歷匈奴中郎將、中山、太原太守,所在有名。洪體貌魁梧,有異於人,舉孝廉為郎。時選三署郎以補縣長;琅邪趙昱為莒長,東萊劉繇下邑長,東海王朗菑丘長,洪即丘長。
  • 15.    《三國志 卷四十六 吳書一 孫破虜討逆傳第一》:先是,劉繇為揚州刺史,州舊治壽春。壽春,術已據之,繇乃渡江治曲阿。
  • 16.    《三國志 卷四十六 吳書一 孫破虜討逆傳第一》:時吳景尚在丹楊,策從兄賁又為丹楊都尉,繇至,皆迫逐之。景、賁退舍歷陽。繇遣樊能、於麋〔東屯橫江津〕(陳橫屯江津),張英屯當利口,以距術。術自用故吏琅邪惠衢為揚州刺史,更以景為督軍中郎將,與賁共將兵擊英等,連年不克。
  • 17.    《後漢書 卷七十六 循吏列傳第六十六》:興平中,繇為楊州牧、振威將軍。時袁術據淮南,繇乃移居曲阿。
  • 18.    裴松之注《三國志 卷四十六 吳書一 孫破虜討逆傳第一》:策母先自曲阿徙於歷陽,策又徙母阜陵,渡江轉鬥,所向皆破,莫敢當其鋒,而軍令整肅,百姓懷之。【江表傳曰:策渡江攻繇牛渚營,盡得邸閣糧谷、戰具,是歲興平二年也。時彭城相薛禮、下邳相笮融依繇為盟主,禮據秣陵城,融屯縣南。策先攻融,融出兵交戰,斬首五百餘級,融即閉門不敢動。因渡江攻禮,禮突走,而樊能、於麋等複合眾襲奪牛渚屯。策聞之,還攻破能等,獲男女萬餘人。復下攻融,為流矢所中,傷股,不能乘馬,因自輿還牛渚營。或叛告融曰:"孫郎被箭已死。"融大喜,即遣將於茲鄉策。策遣步騎數百挑戰,設伏於後,賊出擊之,鋒刃未接而偽走,賊追入伏中,乃大破之,斬首千餘級。策因往到融營下,令左右大呼曰:"孫郎竟云何!"賊於是驚怖夜遁。融聞策尚在,更深溝高壘,繕治守備。策以融所屯地勢險固,乃捨去,攻破繇別將於海陵,轉攻湖孰、江乘,皆下之。】
  • 19.    《後漢書 卷七十六 循吏列傳第六十六》:值中國喪亂,士友多南奔,繇攜接收養,與同優劇,甚得名稱。
  • 20.    《後漢書 卷六十八 郭符許列傳第五十八》:許劭字子將,汝南平輿人也……或勸劭仕,對曰:“方今小人道長,王室將亂,吾欲避地淮海,以全老幼。”乃南到廣陵。徐州刺史陶謙禮之甚厚。劭不自安,告其徒曰:“陶恭祖外慕聲名,內非真正。待吾雖厚,其埶必薄。不如去之。”遂復投揚州刺史劉繇於曲阿。
  • 21.    《三國志 卷四十九 吳書四 劉繇太史慈士燮傳第四》:笮融者,丹楊人,初聚眾數百,往依徐州牧陶謙。謙使督廣陵、彭城運漕,遂放縱擅殺,坐斷三郡委輸以自入。乃大起浮圖祠,以銅為人,黃金塗身,衣以錦採,垂銅槃九重,下為重樓閣道,可容三千餘人,悉課讀佛經,令界內及旁郡人有好佛者聽受道,復其他役以招致之,由此遠近前後至者五千餘人户。每浴佛,多設酒飯,布席於路,經數十里,民人來觀及就食且萬人,費以巨億計。曹公攻陶謙,徐土騷動,融將男女萬口,馬三千匹,走廣陵,廣陵太守趙昱待以賓禮。先是,彭城相薛禮為陶謙所偪,屯秣陵。融利廣陵之眾,因酒酣殺昱,放兵大略,因載而去。過殺禮,然後殺皓。
  • 22.    《三國志 卷四十九 吳書四 劉繇太史慈士燮傳第四》:揚州刺史劉繇與慈同郡,慈自遼東還,未與相見,暫渡江到曲阿見繇,未去,會孫策至。或勸繇可以慈為大將軍,繇曰:"我若用子義,許子將不當笑我邪?"但使慈偵視輕重。
  • 23.    《三國志 卷四十六 吳書一 孫破虜討逆傳第一》:策為人,美姿顏,好笑語,性闊達聽受,善於用人,是以士民見者,莫不盡心,樂為致死。劉繇棄軍遁逃,諸郡守皆捐城郭奔走。
  • 24.    裴松之注《三國志 卷四十九 吳書四 劉繇太史慈士燮傳第四》:【袁宏漢紀曰:劉繇將奔會稽,許子將曰:"會稽富實,策之所貪,且窮在海隅,不可往也。不如豫章,北連豫壤,西接荊州。若收合吏民,遣使貢獻,與曹兗州相聞,雖有袁公路隔在其間,其人豺狼,不能久也。足下受王命,孟德、景升必相救濟。"繇從之。】
  • 25.    裴松之注《三國志 卷三十五 蜀書五 諸葛亮傳第五》:亮早孤,從父玄為袁術所署豫章太守,玄將亮及亮弟均之官。會漢朝更選朱皓代玄。玄素與荊州牧劉表有舊,往依之。【獻帝春秋曰:初,豫章太守周術病卒,劉表上諸葛玄為豫章太守,治南昌。漢朝聞周術死,遣朱皓代玄。皓從揚州刺史劉繇求兵擊玄,玄退屯西城,皓入南昌。建安二年正月,西城民反,殺玄,送首詣繇。此書所云,與本傳不同。】
  • 26.    裴松之注《三國志 卷四十九 吳書四 劉繇太史慈士燮傳第四》:【獻帝春秋曰:是歲,繇屯彭澤,又使融助皓討劉表所用太守諸葛玄。許子將謂繇曰:"笮融出軍,不顧命名義者也。朱文明善推誠以信人,宜使密防之。"融到,果詐殺皓,代領郡事。】
  • 27.    《三國志 卷四十九 吳書四 劉繇太史慈士燮傳第四》王朗遺策書曰:"劉正禮昔初臨州,未能自達,實賴尊門為之先後,用能濟江成治,有所處定。踐境之禮,感分結意,情在終始。後以袁氏之嫌,稍更乖剌。更以同盟,還為讎敵,原其本心,實非所樂。康寧之後,常願渝平更成,復踐宿好。一爾分離,款意不昭,奄然殂隕,可為傷恨!知敦以厲薄,德以報怨,收骨育孤,哀亡愍存,捐既往之猜,保六尺之託,誠深恩重分,美名厚實也。昔魯人雖有齊怨,不廢喪紀,春秋善之,謂之得禮,誠良史之所宜藉,鄉校之所嘆聞。正禮元子,致有志操,想必有以殊異。威盛刑行,施之以恩,不亦優哉!"
  • 28.    三國演義(第15回)國學子部  .國學網[引用日期2024-01-23]
  • 29.    《三國志 卷四十九 吳書四 劉繇太史慈士燮傳第四》:慈當與繇俱奔豫章,而遁於蕪湖,亡入山中,稱丹楊太守。
  • 30.    《水經注 卷二十九》:《地理志》毗陵縣,會稽之屬縣也。丹徒縣北二百步有故城,本毗陵郡治也。舊去江三里,岸稍毀,遂至城下。城北有揚州刺史劉繇墓,淪於江。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