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二宮之爭

鎖定
二宮之爭,又稱南魯黨爭,是三國時期東吳太子孫和(孫權第三子)與魯王孫霸(孫權第四子)之間爭奪儲君之位而引發的黨爭。東吳東宮稱為“南宮”,是發生於三國時期東吳的政治事件,發生於吳大帝孫權在位期間,大約始於吳赤烏五年(242年),結束於赤烏十三年(250年)。
源於太子孫和及魯王孫霸之間因儲君問題而生的矛盾,及後引發起朝中大臣因分別支持太子和魯王而分裂。最終孫和被廢而孫霸被賜死,孫權改立第七子孫亮為太子。
中文名
二宮之爭
別    名
南魯黨爭
性    質
政治奪權鬥爭
影    響
擾亂吳國正常政治秩序
鬥爭雙方
太子孫和,魯王孫霸
結    局
孫和被廢而孫霸被賜死孫權改立幼子孫亮為太子
發生時間
242年

二宮之爭背景介紹

赤烏四年五月(241年),孫權長子孫登逝世。孫登死後,太子之位懸空。當時最年長者為孫權三子孫和(次子孫慮在232年就過世了),孫和幼年時因天資聰慧和母親王夫人的緣故非常受孫權喜愛 [1]  。當時皇后之位亦懸空,此前被認為是皇后的步練師也於3年前過世,步皇后無子,其女為全公主和朱公主,其中大女兒全公主與王夫人的關係非常惡劣。
從側面來看,當時吳國內部政治氣氛十分浮躁,史載“今之小臣,動與古異,獄以賄成,輕忽人命,歸咎於上,為國速怨;官寮多闕,雖有大臣,復不信任;諸縣並有備吏,吏多民煩,俗以之弊。”自234-244年這十年時間,天災小戰事不斷,也損傷了吳國的元氣,亦有大錢、科令修改等等的反饋經濟下行的處境出現。

二宮之爭過程

二宮之爭開端

赤烏五年(242)正月,孫和正式被立為太子。百官同時上奏要求立皇后及令四子為王,孫權以天下尚未安定,不宜尊寵妃妾皇子為由拒絕了。早在229年的時候,丞相顧雍等就提議升孫慮為王爵,不過被駁回了。胡綜的《請立諸王表》 [2]  表示這是孫權的謙虛的美德,但另一方面也提出批評,認為國家這樣顯得不重視禮制。
同年八月,一些官僚再次提出相關要求,最終孫權同意立四子孫霸為魯王 [3] 
孫權最初立太子和魯王時,孫和和孫霸還是一樣受到寵愛,仍然居於同宮殿中,並沒有正式區分等第和品級。羣臣諸如太常顧譚、太子太傅吾粲等表達了反對意見,認為太子和國王應該有嫡庶之分,禮制應該有所區別,甚至要求魯王出鎮地方。太子和魯王自此分宮別僚,這卻由此造成了矛盾的開端。魯王認為自己地位下降是太子及其黨羽所害。有了自己的侍御賓客後,便共同詆譭太子及相關支持者,欲除之後快,取而代之 [4] 
另外,孫和為太子後,孫權本打算立孫和的母親王夫人為皇后,全公主多番使出手段阻止。孫權一度卧病在牀,派孫和到宗廟為祭祀,孫和太子妃之父張承的弟弟張休的住所靠近宗廟,便邀請孫和到家中,被全公主派人監視看到,於是就説孫和不在宗廟,而是在妃子家暗謀大事,又説孫權生病時王夫人面有喜色,因此孫權憤怒責罵王夫人,王夫人卻因鬱悶突然而逝,孫權與太子之間關係自此逐漸冷淡。

二宮之爭發展

244年(赤烏七年)起,孫權聽到不和的風聲,命二人禁止和賓客的往來,讓他們認真學習,不過招致了羊衟等大臣的堅決反對,認為太子和魯王在外名聲遠聞,突然改變舉措會造成鄰國心存疑慮,議論紛紛 [5] 
另一方面,太子賓客和魯王賓客矛盾愈演愈烈,除卻一些原本就關係惡劣的人物,其他年輕人蔘與則是希望藉此機遇,快速提升地位 [6]  。朝廷內外的官員,爭相派遣子弟侍奉孫和或孫霸,因為這層家族關係的緣故,矛盾漸漸蔓延到了朝堂之上。朝中大臣亦分為兩派分別支持太子和魯王。據《殷基通語》記載,陸遜顧譚吾粲朱據、諸葛恪、滕胤、施績、丁密(丁固)等都支持太子,而步騭、呂岱、全琮呂據和孫弘等都支持魯王 [7] 
其中,一些激進派太子黨和魯王黨更是發生了極大衝突,太子黨對魯王和魯王黨羽的過激要求引發了魯王黨的反撲。朝中最大太子黨人物顧譚素與魯王陣營的賓客全寄不和,早在241年時,顧譚的弟弟顧承全寄之兄全緒、堂兄全端曾參與芍陂之役,而當時顧承受到更多封賞,但全家一直認為不公平,如今矛盾爆發,全琮全寄父子揭發在芍陂之役中顧承與他人串通一氣,故意被增添了許多功勞。顧承下獄,顧譚也受到連坐。孫權本想讓顧譚道歉而釋放他。等到大會時,顧譚一時激動,回答道:“陛下,讒言其興乎!”有關官吏奏稱顧譚誣陷毀謗,對國君大不敬,依法應該處死。孫權看在顧雍的份上,沒有實行。顧譚、顧承最終被流放到交州 [8] 
除顧譚以外,許多太子黨寄希望出任地方的頭號重臣陸遜上書擁護太子,因此不斷傳遞消息給陸遜,希望他擁護太子,如吾粲陸胤,亦有魯王黨希望他出面穩定局勢,如全琮。陸遜早期對南魯黨爭持中立態度。後來卻先與全琮交惡,傾向太子方。孫霸見孫和不像以前那樣得寵,更加覬覦太子之位,讓賓客楊竺為自己説情。孫和得僕從偷聽來的密報,此時太子賓客——陸遜之族子陸胤正要前往武昌。孫和與陸胤秘密商議,打算讓陸遜上表勸説孫權。陸遜認為太子地位極度不穩後,屢次上書堅決擁護太子,孫權發覺事件流傳至武昌地方而感到驚異,陸遜因此招致強烈批評,陸遜另對顧家之事心存疑慮,憤怒交加卒死 [9]  。傳遞消息之事敗露後,楊竺、陸胤、吾粲接連下獄,除吾粲在監獄裏去世以外 [10]  ,雖然另一傳遞消息者是陸胤,不過楊竺反倒率先認罪,陸胤後來出獄復官 [11] 

二宮之爭穩定

孫權和太子的關係後來有所緩和,247年(赤烏十年)二月,因建業宮殿毀壞嚴重,孫權曾遷至太子居住的南宮,同年,孫權派諸葛壹引誘諸葛誕,自己率軍出塗中,至高山時。孫和曾上書勸諫並表達了自己的擔心 [12] 
大臣方面,此時鬥爭也冷清了很多,一些激進者特別是重要人物的下台導致權利真空,由一些態度温和的太子派和魯王派人物分別填補,如246年(赤烏九年)起,諸葛恪升大將軍,呂岱升上大將軍分管武昌,步騭升為丞相等。這些人物並無正面發生衝突的記載。具體而言,被視為太子派的諸葛恪僅除去支持魯王的兒子,施績則僅僅拒絕孫霸的巴結,並無有熱烈支持太子的舉動。步騭、呂岱、滕胤丁固等重臣儘管被認為有所傾向,但在他們他們本人傳記上甚至全無提及黨爭之事,以上緣由,也源於他們身處地方,對朝中本身影響力和了解度也不夠。

二宮之爭結局

思索多年後,孫權擔心此事,認為兩黨內鬥的結果已經讓朝廷產生了裂痕,如果再讓二人即位,會造成朝廷更加不安,引發進一步內鬥,如同像袁紹死後,袁尚和袁譚完全分裂成兩派。下定決心在兒子中另立太子 [13] 
孫權的幼子孫亮特別受到孫權的留心。全公主因為攻擊孫和母子而不安,因此想依賴孫權愛孫亮的心意,立他為太子,於是也經常稱讚他,勸説以他為太子。
赤烏十三年(250年)秋,孫權幽禁孫和,驃騎將軍朱據見孫和被幽禁,於是與尚書僕射屈晃率眾將領官吏以“泥頭自縛”方式請孫權釋放太子,孫權登上高台看到這些,指責二人不要沒事找事,二人被杖一百。屈晃被遣回鄉里。朱據又作書勸諫而遭貶為新都郡丞,及後更被中書令孫弘作詔所害 [14] 無難督陳正和五營督陳象又以晉獻公在驪姬之亂中殺申生,終改立奚齊而至晉國大亂故事勸諫;太子輔義都尉張純亦盡力勸諫孫權,但陳正和陳象都被族誅,張純亦被處死。朝中有數十人受到牽連流放。
七月,孫權正式廢太子孫和,賜死魯王孫霸,將其曾參與謀害太子的魯王黨羽全寄、吳安、孫奇誅殺。十一月,正式立孫亮為太子 [15] 

二宮之爭後續事件

太元二年(252年)春正月,孫和被複立為南陽王,孫權病逝前,在他病重期間,感到後悔,曾一度打算再召回孫和,由於被孫魯班、孫峻孫弘等人阻止而作罷 [16] 

二宮之爭事件影響

南魯之爭的發生原因是原本的長年為太子孫登死去,導致後來太子孫和和魯王孫霸及其黨羽為爭相彌補空缺而引發的,但後來竟延伸至朝廷。最終以兩敗謝幕。
除卻孫權較為猶豫的判斷外,《韋昭傳》《陸遜傳》紛紛凸顯出時人“貪小藝無實才“”、“尚毀謗”“文官近利”的特點 [17-18]  。二宮之爭離吳國建國時已過去25年(從222年算起),建國元老實幹一代(如諸葛瑾、顧雍)都已故去,大量新世代正好在這一時間段進入,同是年青一代的太子/魯王的支持者(顧譚、全寄、楊竺等),在二宮的問題上表現得過於狂熱和熱情,也是導致二宮矛盾激化的一大重要因素。
這場長達八年的爭鬥,讓吳國的朝堂混亂不堪。因為太子被廢,魯王被殺,最終孫權死後孫亮登基。不過因為孫亮年幼,又出現了諸葛恪、孫峻、孫綝先後專權的局面。
參考資料
  • 1.    《吳書》:和少岐嶷有智意,故權尤愛幸。
  • 2.    《藝文類聚》五十一:受命之主,系天而王,建化垂統,為一代制,雖禮有損益,事有質文,至於崇建懿親,列土封爵,內蕃國朝,外鎮天下,古今同契,其揆一也。周室之興,寵秩子弟,姬姓之國,五十有五,諸王子受國者漸多。光武中興,四海擾攘,眾諸制度未遍,而九子受國,明章即位,男則封王,女為公主,故《詩》曰:「既受帝祉,施於孫子。」陛下踐阼以來十有二載,皇后無號,公主無邑,臣下嘆息,遠近失望。是以屢獻愚懷,依據典禮,庶請具陳,足寤聖心,深辭固拒,不蒙進納,恐天下有識之士,將謂吳臣暗於禮制,不知陛下謙以失之也。加今仰夏,盛德在上,大吳之慶,於是乎始,開國建號,吉莫大焉。唯陛下割謙謙之德,副兆民之望,留神許,天下幸甚!
  • 3.    《三國志·吳志·妃嬪傳》王夫人條
  • 4.    《殷基通語》:初權既立和為太子,而封霸為魯王,初拜猶同宮室,禮秩未分。羣公之議,以為太子、國王上下有序,禮秩宜異,於是分宮別僚,而隙端開矣。自侍御賓客造為二端,仇黨疑貳,滋延大臣。
  • 5.    《三國志·吳書五子傳》:頃之,和、霸不穆之聲聞於權耳,權禁斷往來,假以精學。督軍使者羊衟上疏曰:"臣聞古之有天下者,皆先顯別適庶,封建子弟,所以尊重祖宗,為國藩表也。二宮拜授,海內稱宜,斯乃大吳興隆之基。頃聞二宮並絕賓客,遠近悚然,大小失望。竊從下風,聽採眾論,鹹謂二宮智達英茂,自正名建號,於今三年,德行內著,美稱外昭,西北二隅,久所服聞。謂陛下當副順遐邇所以歸德,勤命二宮賓延四遠,使異國聞聲,思為臣妾。今既未垂意於此,而發明詔,省奪備衞,抑絕賓客,使四方禮敬,不復得通,雖實陛下敦尚古義,欲令二宮專志於學,不復顧慮觀聽小宜,期於温故博物而已,然非臣下傾企喁喁之至願也。或謂二宮不遵典式,此臣所以寢息不寧。就如所嫌,猶宜補察,密加斟酌,不使遠近得容異言。臣懼積疑成謗,久將宣流,而西北二隅,去國不遠,異同之語,易以聞達。聞達之日,聲論當興,將謂二宮有不順之愆,不審陛下何以解之?若無以解異國,則亦無以釋境內。境內守疑,異國興謗,非所以育巍巍,鎮社稷也。願陛下早發優詔,使二宮周旋禮命如初,則天清地晏,萬國幸甚矣。"
  • 6.    《陸遜傳》:弟苟有才,不憂不用,不宜私出以要榮利。若其不佳,終為取禍。且聞二宮勢敵,必有彼此,此古人之厚忌也。
  • 7.    《殷基通語》:初權既立和為太子,而封霸為魯王,初拜猶同宮室,禮秩未分。羣公之議,以為太子、國王上下有序,禮秩宜異,於是分宮別僚,而隙端開矣。自侍御賓客造為二端,仇黨疑貳,滋延大臣。丞相陸遜、大將軍諸葛恪、太常顧譚、驃騎將軍朱據、會稽太守滕胤、大都督施績、尚書丁密等奉禮而行,宗事太子,驃騎將軍步騭、鎮南將軍呂岱、大司馬全琮、左將軍呂據、中書令孫弘等附魯王,中外官僚將軍大臣舉國中分。
  • 8.    《三國志·張顧諸葛步傳》:是時魯王霸有盛寵,與太子和齊衡,譚上疏曰:“臣聞有國有家者,必明嫡庶之端,異尊卑之禮,使高下有差,階級逾邈,如此則骨肉之恩生,覬覦之望絕。昔賈誼陳治安之計,論諸侯之勢,以為勢重,雖親必有逆節之累,勢輕,雖疏必有保全之祚。故淮南親弟,不終饗國,失之於勢重也;吳芮疏臣,傳祚長沙,得之於勢輕也。昔漢文帝使慎夫人與皇后同席,袁盎退夫人之座,帝有怒色,及盎辨上下之儀,陳人彘之戒,帝既悦懌,夫人亦悟。今臣所陳,非有所偏,誠欲以安太子而便魯王也。”由是霸與譚有隙。時長公主婿衞將軍全琮子寄為霸賓客,寄素傾邪,譚所不納。先是,譚弟承與張休俱北征壽春,全琮時為大都督,與魏將王凌戰於芍陂,軍不利,魏兵乘勝陷沒五營將(秦兒)〔秦晃〕軍,休、承奮擊之。遂駐魏師。時琮羣子緒、端亦併為將,因敵既住,乃進擊之,凌軍用退。時論功行賞,以為駐敵之功大,退敵之功小,休、承併為雜號將軍,緒、端偏裨而已。寄父子益恨,共構會譚。吳錄曰:全琮父子屢言芍陂之役為典軍陳恂詐增張休、顧承之功,而休、承與恂通情。休坐繫獄,權為譚故,沉吟不決,欲令譚謝而釋之。及大會,以問譚,譚不謝,而曰:“陛下,讒言其興乎!”江表傳曰:有司奏譚誣罔大不敬,罪應大辟。權以雍故,不致法,皆徙之。譚坐徙交州,幽而發憤,著新言二十篇。其知難篇蓋以自悼傷也。見流二年,年四十二,卒於交阯。
  • 9.    《陸遜傳》:先是,二宮並闕,中外職司,多遣子弟給侍。全琮報遜,遜以為子弟苟有才,不憂不用,不宜私出以要榮利。若其不佳,終為取禍。且聞二宮勢敵,必有彼此,此古人之厚忌也。琮子寄,果阿附魯王,輕為交構。遜書與琮曰:“卿不師日(石單),而宿留阿寄,終為足下門户致禍矣。”琮既不納,更以致隙。及太子有不安之儀,遜上疏陳:“太子正統,宜有磐石之固,魯王藩臣,當使寵秩有差,彼此得所,上下獲安。謹叩頭流血以聞。”書三四上,及求詣都,欲口論適庶之分,以匡得失。既不聽許,而遜外生顧譚、顧承、姚信,工以親附太子,枉見流徙。太子太傅吾粲坐數與遜交書,下獄死。權累遣中使責讓遜,遜憤恚致卒,時年六十三。家無餘財。
  • 10.    《三國志·卷五十七·吳書十二·虞陸張駱陸吾朱傳第十二》:遭二宮之變,抗言執正,明嫡庶之分,欲使魯王霸出駐夏口,遣楊竺不得令在都邑。又數以消息語陸遜,遜時駐武昌,連表諫爭。由此為霸、竺等所譖害,下獄誅。
  • 11.    《三國志·吳書十六·陸凱傳》《吳錄》曰:太子自懼黜廢,而魯王覬覦益甚。權時見楊竺,闢左右而論霸之才,竺深述霸有文武英姿,宜為嫡嗣,於是權乃許立焉。有給使伏於牀下,具聞之,以告太子。胤當至武昌,往辭太子。太子不見,而微服至其車上,與共密議,欲令陸遜表諫。既而遜有表極諫,權疑竺泄之,竺辭不服。權使竺出尋其由,竺白頃惟胤西行,必其所道。又遣問遜何由知之,遜言胤所述。召胤考問,胤為太子隱曰:“楊竺向臣道之。”遂共為獄。竺不勝痛毒,服是所道。初權疑竺泄之,及服,以為果然,乃斬竺。
  • 12.    《吳書》:後【諸葛豐】諸葛壹偽叛以誘魏將諸葛誕,權潛軍待之。和以權暴露外次,又戰者凶事,常憂勞憯怛,不復會同飲食,數上諫,戒令持重,務在全勝,權還,然後敢安。
  • 13.    《殷基通語》:權患之,謂侍中孫峻曰:"子弟不睦,臣下分部,將有袁氏之敗,為天下笑。一人立者,安得不亂?"於是有改嗣之規矣。
  • 14.    《三國志·吳志·朱據傳》
  • 15.    《吳主傳》:八月,丹楊、句容及故鄣、寧國諸山崩,鴻水溢。詔原逋責,給貸種食。廢太子和,處故鄣。魯王霸賜死。冬十月,魏將文欽偽叛以誘朱異,權遣呂據就異以迎欽。異等持重,欽不敢進。十一月,立子亮為太子
  • 16.    《吳主傳》:二年春正月,立故太子和為南陽王。
  • 17.    《步騭傳》:今之小臣,動與古異,獄以賄成,輕忽人命,歸咎於上,為國速怨;官寮多闕,雖有大臣,復不信任;諸縣並有備吏,吏多民煩,俗以之弊。
  • 18.    《諸葛恪傳》:方今人物雕盡,守德業者不能復幾;世俗好相謗毀,使已成之器,中有損累。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