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孫弘

(三國時期吳國大臣)

鎖定
孫弘(?—252年),三國時期吳國大臣,揚州會稽(今浙江省紹興市)人。官至吳國中書令、少傅。
魯王孫霸與太子孫和各植黨羽,孫弘即依附孫霸。孫權病篤,而太子年少,於是以孫弘領少傅。孫權臨終,召他與諸葛恪孫峻等囑以後事,孫弘與諸葛恪同為顧命大臣 [1] 
孫權死後,孫弘因素來與諸葛恪不和,怕為所治,故而隱瞞了孫權的死訊,欲矯詔除掉諸葛恪,被孫峻告發。後諸葛恪請孫弘議事,於座中將其誅殺。 [1] 
全    名
孫弘
所處時代
三國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地
揚州會稽
逝世日期
252年
職    位
中書令、少傅

目錄

孫弘人物生平

孫弘,會稽人,為人陰險邪僻。與諸葛恪張休素來不和。 [1]  [2]  [8]  在孫權時期擔任中書令。孫權晚年時,東吳爆發二宮之爭,孫弘依附魯王孫霸 [6] 
張休因為芍陂論戰被流放後,孫弘乘機誣陷,導致張休被賜死。 [2] 
孫權的女婿、驃騎將軍朱據擁護太子孫和,被貶為新都郡丞。朱據還沒有到任所,孫弘又不斷誣陷,恰好此時孫權又卧病在牀,孫弘就自己偽造詔書賜死朱據。 [3] 
孫權病重時,曾一度打算召回孫和,但因孫弘、孫峻及全公主孫魯班力爭而作罷。 [5]  潘皇后還曾向孫弘詢問呂后專制的故事。 [7]  孫權令諸葛恪領太子太傅,孫弘領太子少傅。 [4] 
太元二年(252年),孫權臨終前,將孫弘與諸葛恪、太常滕胤、將軍呂據、侍中孫峻一同召入宮中,囑託後事。第二天,孫權駕崩,孫弘擔心會被諸葛恪所懲辦,秘不發喪,打算偽造詔書除掉諸葛恪。孫峻將此事告訴了諸葛恪,諸葛恪於是假意邀請孫弘一起討論事情,在坐席之間把他殺了。 [1] 
參考資料
  • 1.    《三國志·諸葛恪傳》:“.....中書令孫弘領少傅........(孫權)召恪、弘及太常滕胤、將軍呂據、侍中孫峻屬以後事。翌日,權薨,弘素與恪不平,懼為恪所治,秘權死問,欲矯詔除恪。峻以告恪,恪請弘諮事,於坐中誅之。”
  • 2.    《三國志,張昭傳》:休字叔嗣,弱冠與諸葛恪、顧譚等俱為太子登僚友,以漢書授登。一從中庶子轉為右弼都尉。權常遊獵,迨暮乃歸,休上疏諫戒,權大善之,以示於昭。及登卒後,為侍中,拜羽林都督,平三典軍事,遷揚武將軍。為魯王霸友黨所譖,與顧譚、承俱以芍陂論功事,休、承與典軍陳恂通情,詐增其伐,並徙交州。中書令孫弘佞偽險詖,休素所忿,二弘因是譖訴,下詔書賜休死,時年四十一。
  • 3.    《三國志·朱據傳》:“(朱據)未到,中書令孫弘譖潤據,因權寢疾,弘為詔書追賜死,(朱據)時年五十七。
  • 4.    《三國志 卷六十四 吳書十九 諸葛滕二孫濮陽傳第十九》:久之,權不豫,而太子少,乃徵恪以大將軍領太子太傅,中書令孫弘領少傅。
  • 5.    裴松之注《三國志 卷五十九 吳書十四 吳主五子傳第十四》:【吳書曰:權寢疾,意頗感寤,欲徵和還立之,全公主及孫峻、孫弘等固爭之,乃止。】
  • 6.    裴松之注《三國志 卷五十九 吳書十四 吳主五子傳第十四》:【殷基通語曰:初權既立和為太子,而封霸為魯王,初拜猶同宮室,禮秩未分。羣公之議,以為太子、國王上下有序,禮秩宜異,於是分宮別僚,而隙端開矣。自侍御賓客造為二端,仇黨疑貳,滋延大臣。丞相陸遜、大將軍諸葛恪、太常顧譚、驃騎將軍朱據、會稽太守滕胤、大都督施績、尚書丁密等奉禮而行,宗事太子,驃騎將軍步騭、鎮南將軍呂岱、大司馬全琮、左將軍呂據、中書令孫弘等附魯王,中外官僚將軍大臣舉國中分。權患之,謂侍中孫峻曰:"子弟不睦,臣下分部,將有袁氏之敗,為天下笑。一人立者,安得不亂?"於是有改嗣之規矣。臣松之以為袁紹、劉表謂尚、琮為賢,本有傳後之意,異於孫權既以立和而復寵霸,坐生亂階,自構家禍,方之袁、劉,昬悖甚矣。步騭以德度著稱,為吳良臣,而阿附於霸,事同楊竺,何哉?和既正位,適庶分定,就使才德不殊,猶將義不黨庶,況霸實無聞,而和為令嗣乎?夫邪僻之人,豈其舉體無善,但一為不善,眾美皆亡耳。騭若果有此事,則其餘不足觀矣!呂岱、全琮之徒,蓋所不足論耳。】
  • 7.    《三國志 卷五十 吳書五 妃嬪傳第五》:權不豫,夫人使問中書令孫弘呂后專制故事。侍疾疲勞,因以羸疾,諸宮人伺其昬卧,共縊殺之,託言中惡。後事泄,坐死者六七人。權尋薨,合葬蔣陵。
  • 8.    裴松之注《三國志 卷五十二 吳書七 張顧諸葛步傳第七》:【吳錄雲:弘,會稽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