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孫魯班

(吳大帝孫權長女)

鎖定
孫魯班(生卒年不詳),字大虎,吳郡富春(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陽區)人。三國時期吳國公主,吳大帝孫權長女,朱公主孫魯育胞姐,會稽王孫亮異母姐。
最初嫁給偏將軍周瑜之子、騎都尉周循。周循去世後,再嫁於衞將軍全琮,稱全公主。赤烏年間,參與“南魯黨爭”事件,支持魯王孫霸。吳少帝孫亮繼位,憑藉外戚身份和擁立功勳,排除異己,權傾一時。
太平三年(258年),謀劃誅殺權臣孫綝,事情泄露後,流放於豫章,不知所終。
全    名
孫魯班
別    名
大公主
全公主
大虎
所處時代
三國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地
丹陽郡建業縣(今江蘇南京)
籍    貫
吳郡富春縣

孫魯班人物生平

孫魯班初嫁周循

孫魯班是孫權的長女。黃武年間,孫權為太子孫登聘娶周瑜之女為太子妃,又將孫魯班嫁於名將周瑜的長子周循,並拜周循為騎都尉。周循很有當年周瑜的風采,可惜年紀輕輕就去世了 [1] 

孫魯班再嫁全琮

黃龍元年(229年),孫權登基為帝,孫魯班下嫁剛升遷的衞將軍全琮 [2]  ,自此以後,孫魯班也被稱為全公主,全琮此前已有長子全緒和次子全寄。婚後全公主又生有全琮三子全懌及幼子全吳 [2] 
大帝很寵愛全公主,全公主的兩個兒子全懌後來襲父爵,全吳則以外孫之故封為都鄉侯。
赤烏七年(244年)以前,全公主又被冊封為長公主 [3]  。大帝另有愛子孫和孫霸,後來分別納張承之女和劉基之女為妃。全、張、劉家三家待遇並列,一年四季都獲得不少恩賜 [4] 

孫魯班手足鬩牆

赤烏四年(241年)太子孫登去世,第二年(242年 [35]  ),孫和被立為太子,孫權打算立孫和之母王夫人為皇后,王夫人的寵愛曾僅次於步夫人,大公主素來怨恨她。孫和與孫霸不睦,這給了全公主可乘之機。
大帝卧病在牀時,曾讓孫和到宗廟祭祀,孫和太子妃張妃的叔叔張休的住所靠近宗廟,便邀請孫和到家中,被全公主派人監視看到,挑撥説孫和不在宗廟,而是在妃子家暗謀大事 [5]  。全公主又説王夫人見狀面有喜色,引發大帝震怒,王夫人驚恐憂慮而逝。 [6]  父子就此產生了隔閡 [7-8]  。全公主曾試圖拉攏胞妹朱公主與之一同反對孫和擁立孫霸為太子,卻遭到了朱公主的反對,而其夫朱據又是孫和一黨,於是姐妹之間自此產生了嫌隙 [9]  [10] 

孫魯班推薦全妃

隨着朝廷內外大臣分為兩派,大帝認為再以孫和或孫霸為儲君,會造成國家大亂,遂有改嗣之意 [11]  。全公主自從詆譭過王夫人後心中常惴惴不安,而當時孫權的妃子潘淑和她所生的孫亮有寵,全公主揣摩孫權的心思,打算主動跟他們搞好關係。全琮的族孫女也就是全尚的女兒全氏生的美麗善解人意,非常得全公主喜歡,以前覲見父皇時就常帶着她一起進宮。於是全公主多次提起全尚的女兒,勸父皇為孫亮納妃。 [12]  [13] 
赤烏十三年(250年),太子孫和被廢,改封南陽王。孫霸亦被賜死,他的黨羽全寄吳安孫奇楊竺 [14]  也被一同誅殺。孫亮被改立為太子,以全尚的女兒為太子妃。
神鳳元年(252年)大帝駕崩,在他病重期間,感到後悔,曾一度打算再召回孫和,由於全公主、孫峻、孫弘等人阻止而作罷 [11] 

孫魯班權傾朝野

少帝孫亮即位後的第二年(253年),全妃被立為皇后,全氏家族作為外戚頗受優待,當時有五人被封爵,其中皇后之父全尚被任命為城門校尉,封都亭侯,接替滕胤太常衞將軍,加封永平侯,總領朝政。是自東吳自建國以來外戚中最為興旺的。 [15]  自此,全公主地位可謂是穩如泰山。
同年,諸葛恪被誅殺,孫峻把持朝政,當時眾人都將孫峻視為禍患,但孫峻的姐姐就是全尚的妻子,所以唯有全公主祐庇孫峻 [16]  ,而孫峻則諂媚侍奉全公主。全公主厭惡孫和的母親,勸孫峻將南陽王孫和遷移到新都居住,後派使者賜死孫和 [17]  (另一原因是民間傳言諸葛恪曾私下打算迎立孫和為帝 [18]  )。
五鳳二年(255年),孫儀等密謀誅殺孫峻,因事情敗露,孫儀自殺。全公主深恨朱公主當年不肯幫自己,就説朱公主也是同謀,孫峻不辨是非,將朱公主殺害。 [19-20] 

孫魯班政變流放

五鳳三年(256年)孫峻病死,他的堂弟孫綝把持朝政。少帝知道朱公主為全公主所害,向全公主盤問朱公主死因。全公主害怕,就推卸責任道:“我其實並不瞭解實情,那是朱據的兩個兒子朱熊朱損告訴我的。“ [21]  少帝厭惡孫綝專權,有意藉此事追究孫綝一黨責任,於是下詔怒責孫綝的親信虎林督朱熊與外部督朱損當年沒有匡正孫峻誅殺朱公主的錯誤,並派遣左將軍丁奉誅殺了朱熊與朱損。 [21]  自此少帝和孫綝的矛盾開始白熱化。
太平二年(257年),諸葛誕獻出壽春城歸附東吳,孫綝派文欽唐諮等人步騎三萬進入壽春救諸葛誕。全琮的兒子全懌、孫子全靜、侄子全端全翩、全緝等人都跟隨出征,只有全禕全儀留在建業。後來兩人與其家中爭訟,就帶着母親和家將數十人渡江,投降了司馬昭。當時司馬昭手下謀士鍾會偽造書信,假稱孫綝打算誅殺諸將家屬,全懌得書後大驚,便與全端打開城門投降。 [23]  [28-29] 
自吳國建立以來,全氏地位極高,外戚貴盛莫及。及諸葛誕舉城歸附之際,全懌等人盡皆降魏,全熙謀泄遭到殺害,自此吳郡全氏家族開始衰敗。 [30] 
太平三年(258年),少帝與全公主、太常全尚、將軍劉承等人討論誅殺孫綝事宜。孫亮讓全尚的兒子全紀把對付孫綝的辦法告訴全尚,並叮囑全紀不得告訴全尚的妻子孫氏,因為她是孫綝的堂姐;全紀照做,但全尚沒有遠慮,把事情告訴妻子孫氏,孫氏於是派人向孫綝密報此事。孫綝連夜帶兵緝拿了全尚,派其弟孫恩殺了劉承,率軍包圍皇宮,廢少帝為會稽王,改立孫權六子琅琊王孫休為帝。又派中書郎李崇帶兵進宮,奪取了印璽;逼迫孫亮夫婦離宮,押送到會稽居住;將魯班公主遷徙至豫章郡,全尚則被流放至零陵郡 [22]  [37] 

孫魯班人物評價

孫綝:“朱據先帝舊臣,子男熊、損皆承父之基,以忠義自立,昔殺小主,自是大主所創,帝不復精其本末,便殺熊、損,諫不見用,諸下莫不側息。”
錢大昕:“以二傳推之,熊、損之死,出於亮意,非由全主所譖,謂全主諉罪二人則可,謂之譖不可也。” [24] 
王永平:“弘、峻諸人固然作惡多端,但這背後真正的導演是全公主。其手段之毒辣、多變,與歷史上其她玩弄權術的女性相比,全公主應當排在高手的行列。因此,儘管孫權在表面上安排了以諸葛恪為首的輔政大臣,但實際上在長期的政治運作中,孫吳宮廷中已形成了以全公主為核心的宗室勢力,直接影響甚至決定着孫權後期和少主孫亮時期的政局變化。”

孫魯班軼事典故

孫魯班寵幸男寵

全公主在二次婚姻期間,安分守己,並未有不軌事件傳出,在少帝時,卻與當時的權臣孫峻暗通款曲。根據《三國志·諸葛滕二孫濮陽傳》記載,孫峻年少時就擅長騎射,勇敢果斷,風流倜儻。後來因為孫峻之姐是全尚之妻,二人交往開始頻繁,以致到“素媚事全主”、“與公主魯班私通”的地步。孫峻不斷巴結討好全公主,因此雖然孫峻作惡多端,在全公主的保護下卻始終沒有倒台 [17] 
西漢董偃以後,公主多逾禮制,養男寵幾乎成為了一種約定俗成的制度 [25]  。隨着孫峻早逝,全公主一族在朝中的實力也大大削弱了。

孫魯班夫姓為號

據《三國志·吳書》中的記載,孫魯班及其妹孫魯育都被稱作“全公主”與“朱公主“,公主以夫姓而並不以封邑為號,在中國歷史上顯然是一個很奇怪的現象。東吳官員胡綜的《請立諸王表》對此有相關記載:“陛下踐阼以來十有二載,皇后無號,公主無邑,臣下嘆息,遠近失望。” [26]  ,由於大帝謙遜的緣故,東吳的公主並沒有正式的封邑,故在史書中常以夫姓代稱,這與孫權始終不立皇后、大多皇子也直到公元252年才得到虛封的王爵等等情況類似。

孫魯班家庭成員

孫魯班長輩

孫魯班丈夫

孫魯班兄弟姐妹

  • 孫登,字子高,孫權長子,追諡為宣太子。
  • 孫慮,字子智,孫權次子。
  • 孫和,字子孝,孫權三子,追諡為文皇帝。
  • 孫霸,字子威,孫權四子。
  • 孫奮,字子揚,孫權五子。
  • 孫休,字子烈,孫權六子,被擁立為東吳第三任皇帝。
  • 孫亮,字子明,孫權七子,繼任為東吳第二任皇帝。
  • 孫魯育,朱公主,字小虎。

孫魯班兒子

全懌,襲父爵,官至平東將軍,後降魏。
全吳,封都鄉侯。

孫魯班後輩

全緒,全公主繼子,官至揚武將軍、鎮北將軍。
全寄,全公主繼子,魯王賓客。
全尚,全公主族子,妻孫峻妹,女為全皇后 [12] 

孫魯班史籍記載

《三國志·妃嬪傳》 [31] 
《三國志·吳書五子傳》 [32] 
《三國志·諸葛滕二孫濮陽傳》 [33] 
《三國志·三嗣主傳》 [34] 

孫魯班藝術形象

孫魯班 孫魯班
在小説《三國演義》中,全公主孫魯班出場於第一百零八回《丁奉雪中奮短兵,孫峻席間施密計》。
小説裏只稱孫魯班為“全公主”,與孫權三子孫和不睦。孫權長子孫登死後,孫和被立為太子。孫魯班向孫權進讒言廢孫和太子之位,孫和被廢后憂憤而死 [36]  (與歷史不符,《三國志》記載孫和實際為自殺)。 [27] 
參考資料
  • 1.    《三國志·吳書九》瑜兩男一女。女配太子登。男循尚公主,拜騎都尉,有瑜風,早卒。
  • 2.    《三國志·卷六十·吳書十五·賀全呂周鍾離傳第十五》:黃龍元年,遷衞將軍、左護軍、徐州牧,尚公主。
  • 3.    《三國志·張顧諸葛步傳第七》:時長公主婿衞將軍全琮子寄為霸賓客,寄素傾邪,譚所不納。
  • 4.    《三國志·卷四十九》:後權為子霸納基女,賜第一區。四時寵賜,與全、張比。
  • 5.    《三國志·吳書三·卷五十九·吳主五子傳》:權嘗寢疾,和祠祭於廟。和妃叔父張休居近廟,邀和過所居。全公主使人覘視,因言太子不在廟中,專就妃家計議。
  • 6.    《三國志·吳書三·卷五十·嬪妃傳》:吳主權王夫人...步氏薨後,和立為太子,權將立夫人為後,而全公主素憎夫人,稍稍譖毀。及權寢疾。言有喜色,由是權深責怒,以憂死。
  • 7.    《三國志·吳書三·卷五十九·吳主五子傳》:夫人憂死,而和寵稍損。
  • 8.    《資治通鑑》:吳主長女魯班適左護軍全琮,少女小虎適驃騎將軍朱據。全公主與太子母王夫人有隙,吳主欲立王夫人為後,公主阻之;恐太子立怨己,心不自安,數譖毀太子。吳主寢疾,遣太子禱於長沙桓王廟,太子妃叔父張休居近廟,邀太子過所居。全公主使人覘視,因言“太子不在廟中,專就妃家計議,”又言“王夫人見上寢疾,有喜色”,吳主由是發怒;夫人以憂死,太子寵益衰。
  • 9.    《三國志吳書五嬪妃傳》:初,孫和為太子時,全主譖害王夫人,欲廢太子,立魯王,朱主不聽,由是有隙。
  • 10.    《三國志》:驃騎將軍步騭、鎮南將軍呂岱、大司馬全琮、左將軍呂據、中書令孫弘等附魯王,中外官僚將軍大臣舉國中分。權患之,謂侍中孫峻曰:“子弟不睦,臣下分部,將有袁氏之敗,為天下笑。一人立者,安得不亂?”於是有改嗣之規矣。
  • 11.    《三國志》:中外官僚將軍大臣舉國中分。權患之,謂侍中孫峻曰:“子弟不睦,臣下分部,將有袁氏之敗,為天下笑。一人立者,安得不亂?”於是有改嗣之規矣。
  • 12.    《三國志》:孫亮全夫人,全尚女也。從祖母公主愛之,每進見輒與俱。
  • 13.    《三國志孫亮傳》:姊全公主嘗譖太子和子母,心不自安,因倚權意,欲豫自結,數稱述全尚女,勸為亮納。
  • 14.    《三國志·吳書三·卷四十八·三嗣主傳》:赤烏十三年,和廢。
  • 15.    《三國志·卷五十·吳書五·嬪妃傳》:夫人立為皇后,以尚為城門校尉,封都亭侯,代滕胤為太常衞將軍,進封永平侯,錄尚書事。時全氏侯有五人,並典兵馬。其餘為侍郎、騎都尉,宿衞左右,自吳興,外戚貴盛莫及。
  • 16.    《三國志吳書五嬪妃傳》:全尚妻即峻姊,故惟全主祐焉。
  • 17.    《三國志·吳書三·卷五十·嬪妃傳》:孫亮即位,孫峻輔政。峻素媚事全主,全主與和母有隙,遂勸峻徙和居新都,遣使賜死,嫡妃張氏亦自殺。
  • 18.    《三國志》:恪即和妃張之舅也。妃使黃門陳遷之建業上疏中宮,並致問於恪。臨去,恪謂遷曰:“為我達妃,期當使勝他人。”此言頗泄。又恪有徙都意,使治武昌宮,民間或言欲迎和。及恪被誅,孫峻因此奪和璽綬,徙新都,又遣使者賜死。
  • 19.    《三國志吳書五》全主因言朱主與儀同謀,峻枉殺朱主。
  • 20.    《吳書》:休懼,遣夫人還建業,執手泣別。既至,峻遣還休。
  • 21.    《三國志·吳書三·卷五十·嬪妃傳》:太平中,孫亮知朱主為全主所害,問朱主死意?全主懼曰:“我實不知,皆據二子熊、損所白。”
  • 22.    《三國志·吳書三·卷六十四·諸葛滕二孫濮陽傳》:亮內嫌綝,乃推魯育見殺本末,責怒虎林督朱熊、熊弟外部督朱損不匡正孫峻,乃令丁奉殺熊於虎林,殺損於建業。綝入諫不從,亮遂與公主魯班、太常全尚、將軍劉承議誅綝。亮妃,綝從姊女也,以其謀告綝。綝率眾夜襲全尚,遣弟恩殺劉承於蒼龍門外,遂圍宮,使光祿勳盂宗告廟廢亮...徙尚於零陵,遷公主於豫章。
  • 23.    《晉書》:全懌母,孫權女也,得罪於吳,全端兄子禕及儀奉其母來奔。
  • 24.    《廿二史考異》卷一七
  • 25.    《漢書·東方朔傳》:公主貴人多逾禮制,自董偃始。
  • 26.    《藝文類聚·五十一》:受命之主,系天而王,建化垂統,為一代制,雖禮有損益,事有質文,至於崇建懿親,列土封爵,內蕃國朝,外鎮天下,古今同契,其揆一也。周室之興,寵秩子弟,姬姓之國,五十有五,諸王子受國者漸多。光武中興,四海擾攘,眾諸制度未遍,而九子受國,明章即位,男則封王,女為公主,故《詩》曰:“既受帝祉,施於孫子。”陛下踐阼以來十有二載,皇后無號,公主無邑,臣下嘆息,遠近失望。是以屢獻愚懷,依據典禮,庶請具陳,足寤聖心,深辭固拒,不蒙進納,恐天下有識之士,將謂吳臣暗於禮制,不知陛下謙以失之也。加今仰夏,盛德在上,大吳之慶,於是乎始,開國建號,吉莫大焉。唯陛下割謙謙之德,副兆民之望,留神祐許,天下幸甚!
  • 27.    國學原典·史部·二十四史系列·三國志·卷五十九  .國學網[引用日期2022-06-17]
  • 28.    《三國志 卷四十八 吳書三 三嗣主傳第三》:二年……五月,魏徵東大將軍諸葛誕以淮南之眾保壽春城,遣將軍朱成稱臣上疏,又遣子靚、長史吳綱諸牙門子弟為質。六月,使文欽、唐諮、全端等步騎三萬救誕。朱異自虎林率眾襲夏口,夏口督孫壹奔魏。秋七月,綝率眾救壽春,次於鑊裏,朱異至自夏口,綝使異為前部督,與丁奉等將介士五萬解圍。八月,會稽南部反,殺都尉。鄱陽、新都民為亂,廷尉丁密、步兵校尉鄭胄、將軍鍾離牧率軍討之。朱異以軍士乏食引還,綝大怒,九月朔己巳,殺異於鑊裏。辛未,綝自鑊裏還建業。甲申,大赦。十一月,全緒子禕、儀以其母奔魏。十二月,全端、懌等自壽春城詣司馬文王。
  • 29.    《三國志 卷二十八 魏書二十八 王毌丘諸葛鄧鍾傳第二十八》:初,吳大將全琮,孫權之婚親重臣也,琮子懌、孫靜、從子端、翩、緝等,皆將兵來救誕。懌兄子輝、儀留建業,與其家內爭訟,攜其母,將部曲數十家渡江,自歸文王。會建策,密為輝、儀作書,使輝、儀所親信齎入城告懌等,説吳中怒懌等不能拔壽春,欲盡誅諸將家,故逃來歸命。懌等恐懼,遂將所領開東城門出降,皆蒙封寵,城中由是乖離。
  • 30.    《三國志 卷五十 吳書五 妃嬪傳第五》:自吳興,外戚貴盛莫及。及魏大將諸葛誕以壽春來附,而全懌、全端、全禕、全儀等並因此際降魏,全熙謀泄見殺,由是諸全衰弱。
  • 31.    卷五十 吳書五 妃嬪傳第五-三國志(晉)陳壽(南朝宋)裴松之注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3-08-06]
  • 32.    卷五十九 吳書十四 吳主五子傳第十四-三國志(晉)陳壽(南朝宋)裴松之注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3-08-06]
  • 33.    三國志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3-08-06]
  • 34.    卷四十八 吳書三 三嗣主傳第三-三國志(晉)陳壽(南朝宋)裴松之注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3-08-06]
  • 35.    《三國志》:(赤烏)五年春正月,立子和為太子,大赦,改禾興為嘉興。
  • 36.    三國演義(第108回)國學子部  .國學網[引用日期2023-12-05]
  • 37.    裴松之注《三國志 卷六十四 吳書十九 諸葛滕二孫濮陽傳第十九》:亮遂與公主魯班、太常全尚、將軍劉承議誅綝。亮妃,綝從姊女也,以其謀告綝。綝率眾夜襲全尚,遣弟恩殺劉承於蒼龍門外,遂圍宮。【江表傳曰:亮召全尚息黃門侍郎紀密謀,曰:"孫綝專勢,輕小於孤。孤見敕之,使速上岸,為唐諮等作援,而留湖中,不上岸一步。又委罪朱異,擅殺功臣,不先表聞。築第橋南,不復朝見。此為自在,無復所畏,不可久忍。今規取之,卿父作中軍都督,使密嚴整士馬,孤當自出臨橋,帥宿衞虎騎、左右無難一時圍之。作版詔敕綝所領皆解散,不得舉手,正爾自得之。卿去,但當使密耳。卿宣詔語卿父,勿令卿母知之,女人既不曉大事,且綝同堂姊,邂逅泄漏,誤孤非小也。"紀承詔,以告尚,尚無遠慮,以語紀母。母使人密語綝。綝夜發嚴兵廢亮,比明,兵已圍宮。亮大怒,上馬,帶鞬執弓欲出,曰:"孤大皇帝之適子,在位已五年,誰敢不從者?"侍中近臣及乳母共牽攀止之,乃不得出,嘆吒二日不食,罵其妻曰:"爾父憒憒,敗我大事!"又呼紀,紀曰:"臣父奉詔不謹,負上,無面目復見。"因自殺。孫盛曰:亮傳稱亮少聰慧,勢當先與紀謀,不先令妻知也。江表傳説漏泄有由,於事為詳矣。】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