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預防控制中心

鎖定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預防控制中心是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下屬的一個二級單位,簡稱艾防中心。
中文名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預防控制中心
外文名
The Chinese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 of AID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center
性    質
二級單位
簡    稱
性艾中心
成立於
1998年7月
批准機構
國務院
機構類型
艾滋病預防控制專業機構
英文縮寫
NCAIDS/STD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預防控制中心基本簡介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預防控制中心的前身為中國預防醫學科學院所屬衞生部艾滋病預防控制中心,成立於1998年7月,是經國務院批准的艾滋病預防控制專業機構。
隨着2002年1月23日中國預防醫學科學院更名為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衞生部艾滋病預防與控制中心更名為性病艾滋病預防控制中心(NCAIDS/STD)。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預防控制中心主要職責

(1)協助衞生部組織制訂預防控制艾滋病的政策、法規,並提供科學依據。
(2)參與艾滋病國家防治規劃的制訂、實施與評價,組織協調製定有關技術策略與措施,提供技術指導和諮詢。
(3)對全國艾滋病的監測和艾滋病實驗室檢測工作進行技術指導和質量控制,組織制訂有關技術標準、規範和方案,並督導檢查實施。
(4)組織開展艾滋病疫情和危險因素的調查、分析和預測,承擔艾滋病疫情報告管理,負責收集、交流國內外有關艾滋病預防與控制的信息。
(5)為全國專業技術人員艾滋病防治培訓及有關部門開展宣教培訓提供技術指導,組織製作有關艾滋病預防與控制培訓教材和宣傳教育資料。
(6)組織開展艾滋病防治策略、流行病學、健康教育與干預、治療與關懷、艾滋病病原學、免疫學及實驗室技術等方面的研究和推廣應用。
(7)組織開展有關艾滋病國家級政府間和多、雙邊國際合作交流項目。參與實施和發展國際艾滋病防治策略與規劃活動。
(8)承擔國務院艾滋病防治工作委員會辦公室日常工作;承辦衞生部有關政策研討、經驗交流等活動的組織安排及上級單位交給的其它任務。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預防控制中心領導介紹

艾防中心主任:韓孟傑
艾防中心副主任:劉中夫汪寧
艾防中心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葛利榮 [2]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預防控制中心科室介紹

人事黨羣辦公室
實驗室及後勤管理辦公室
治療與關懷室
中心辦公室
國際合作與項目管理辦公室
流行病學室
監察審計辦公室
健康教育與行為干預室
綜合防治與評估室
規劃財務室
政策研究與信息室
綜合防治與評估室
參比實驗室
病毒及免疫研究室
中英艾滋病策略支持項目辦公室
中國-默沙東艾滋病合作項目辦公室
中國全球基金艾滋病項目(RCC)辦公室
全國艾滋病綜合防治示範區及中央轉移支付項目辦公室秘書處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預防控制中心歷史事蹟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預防控制中心1995年

1月,在衞生部支持下建立了國家級艾滋病哨點監測系統。
6月,中央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報國務院辦公廳《關於組建預防控制艾滋病工作機構問題的覆函》中,建議成立“國務院防治艾滋病協調會議制度”和“衞生部在中國預防醫學科學院現有機構的基礎上,調整組建全國預防控制艾滋病專業機構。”
8月,國務院批覆衞生部,同意建立國務院防治艾滋病協調會議制度,以加強預防和控制艾滋病的領導和協調工作;有關加強預防和控制艾滋病的專業結構和隊伍建設問題,按中編辦提出的意見辦理。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預防控制中心1996年

10月,中國預防醫學科學院下發《關於籌建國家艾滋病預防與控制中心的通知》,決定籌建國家艾滋病預防與控制中心,成立國家艾滋病預防與控制中心籌備組,由祁國明同志兼任籌備組主任,鄭錫文、邵一鳴同志任籌備組副主任。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預防控制中心1997年

1月,整理、分析全國艾滋病病毒感者和艾滋病病例的相關資料,並開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的病例報告,建立了相應的疫情庫。
衞生部疾控司與中國預防醫學科學院合辦《艾滋病預防控制信息》創刊,受到時任國務委員彭佩雲的稱讚。
12月,邵一鳴等人的“雲南瑞麗流行區艾滋病毒的生物學和分子生物學跟蹤研究”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三等獎。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預防控制中心1998年

2月,中央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批覆,同意成立衞生部艾滋病預防與控制中心,暫核批事業編制80名。
3月,衞生部下發《關於成立衞生部艾滋病預防與控制中心的通知》, 同意成立衞生部艾滋病預防與控制中心。
7月1日,衞生部艾滋病預防與控制中心正式成立。作為衞生部領導下的預防、控制艾滋病專業機構,承擔全國艾滋病防治工作的業務指導和對策研究等任務,行政上是隸屬於中國預防醫學科學院。
7月1日,王克安同志兼任衞生部艾滋病預防與控制中心主任。
衞生部艾滋病預防與控制中心相關科室共發現至少6個亞型的HIV-1毒株。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預防控制中心1999年

8月,邵一鳴等人的“全國範圍內艾滋病毒分子流行病學研究”獲衞生部科技進步獎三等獎。
衞生部艾滋病預防與控制中心相關科室檢出HIV-1的8種亞型,並首次在我國發現HIV-1兩種亞型的重組型。
衞生部艾滋病預防與控制中心相關科室開展艾滋病病人的治療研究探索。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預防控制中心2000年

6月,中英性病艾滋病防治合作項目啓動。該項目覆蓋雲南、四川兩省37個市(州)83個縣(區),項目週期6年(2000年6月-2006年12月)。英國政府為該項目提供贈款2 000萬英鎊及技術援助
衞生部艾滋病預防與控制中心將臨牀工作的重點放在HIV-1臨牀治療方面,通過各種形式的醫療護理及檢驗技術培訓,國內運用HAART療法治療HIV/AIDS的局面初步打開。
12月1日,衞生部艾滋病預防與控制中心網站開通運行。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預防控制中心2001年

5月,沈潔同志任衞生部艾滋病預防與控制中心主任兼黨總支書記。
10月,在衞生部艾滋病預防與控制中心工作的美籍華人曹韻貞教授獲得了中國政府頒發的外國專家的最高獎——“友誼”獎。
11月,劉中夫、孫江平同志任衞生部艾滋病預防與控制中心副主任。
12月,劉康邁同志任衞生部艾滋病預防與控制中心黨總支副書記。
12月,衞生部艾滋病預防與控制中心相關科室建立了HIV-1感染者免疫功能的測定方法和穩定的HIV-1基因診斷方法。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預防控制中心2002年

1月,隨着在“中國預防醫學科學院”基礎上組建“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衞生部艾滋病預防與控制中心”更名為“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預防控制中心”,簡稱“性艾中心”。性艾中心屬國家級性病艾滋病防治專業機構,行政隸屬於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3月,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聘任曾毅院士為性艾中心首席科學家。
3月,餘冬保博士獲世界衞生組織“雅克什獎”榮譽獎。
6月,中國綜合性艾滋病研究項目(簡稱中國CIPRA項目)申請成功。該項目週期為5年(2002年6月-2007年6月),並在5年後延長了一年,總經費約1 480萬美元。
8月,邵一鳴同志被衞生部授予“衞生部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稱號。
8月,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聘任邵一鳴同志為性艾中心首席專家。
8月,性艾中心相關科室啓動了“針具社會市場營銷”的干預活動。
性艾中心相關科室開始在全國實驗室檢測網絡內開展擴大國家艾滋病血清庫工作,並建立了簡便易行的艾滋病藥物耐用性監測方法。
12月,性艾中心在河南省上蔡縣開始第一個國家免費抗病毒治療試點工作,為200名艾滋病患者提供治療。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預防控制中心2003年

1月,邵一鳴同志當選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屆全國委員會委員。
2月,性艾中心協助有關部門出台了《海洛因成癮者社區藥物維持治療試點工作暫行方案》,成立美沙酮國家工作組,探索對海洛因成癮者進行社區藥物維持治療的策略、管理辦法和技術措施,嘗試採用美沙酮藥物治療,並確定了第一批8個美沙酮試點單位。
3月,衞生部啓動51個艾滋病綜合防治示範區,總體目標是利用3-5年時間,通過開展示範區工作,探索符合當地實際的艾滋病綜合防治機制,阻止艾滋病進一步傳播。為加強對全國示範區工作的管理,衞生部在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設立全國艾滋病綜合防治示範區管理辦公室。
10月,在性艾中心協調和推動下,在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開展了相關人羣的艾滋病流行病調查,建立了全國艾滋病流行病調查數據庫。
10月,在衞生部支持下,性艾中心組織國內外專家,採用世界衞生組織和聯合國艾滋病規劃暑推薦的艾滋病疫情估計方法,對全國現有艾滋病感染人數進行估計和測算,完成了《中國艾滋病流行形勢分析報告》。
10月,第三輪中國全球基金艾滋病項目獲得批准,項目週期5年(2004年9月-2009年8月),總經費為9 788萬美元。
11月,性艾中心開展全國HIV耐藥性本底抽樣調查,掌握了大規模用藥前全國範圍內HIV感染者病毒耐藥性本底情況。
在性艾中心協調下,初步在全國建立了一個較為齊全的五級實驗室檢測網絡。
性艾中心在實驗室內建立了應用國產試劑和進口試劑相結合進行病毒載量測定的方法。
在性艾中心協調下,我國啓動了安全套推廣干預試點。
在性艾中心協調推動下,我國正式啓動全國免費抗病毒治療工作,到11月,全國共有9個省累計6 000多人接受國家免費提供的4個藥物廠家生產的6種抗病毒藥物
在性艾中心建立了國家艾滋病抗病毒治療數據庫。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預防控制中心2004年

3月,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任命汪寧、韓孟傑同志為性艾中心副主任。
4月,吳尊友同志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榮譽稱號。
5月,性艾中心在監測系統內建立了國家級艾滋病相關行為監測點。
7月,邵一鳴同志為首批“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
7月,中英艾滋病策略支持項目獲得批准。該項目由國務院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員會辦公室組織實施,下設項目辦公室,負責項目日常管理。項目一期為3年(2005年~2007年), 項目總經費為720萬英磅,並於2005年1月正式啓動;項目二期從2008年開始,到2011年結束,項目總經費為500萬英鎊和250萬澳元。
7月,根據衞生部領導的指示,性艾中心成立了衞生部兩個艾滋病疫情嚴重的聯繫點(河南省駐馬店市和雲南省德宏州)工作組,由兩名性艾中心副主任分別任組長,同時安排流行病學、實驗室檢測、治療、高危行為干預方面的業務骨幹作為工作組成員,長期固定2~3人駐守在兩個聯繫點工作。
9月,第四輪中國全球基金艾滋病項目獲得批准,項目週期5年(2005年7月~2011年3月)。2006年9月,英國政府通過英國國際發展部向中國政府贈款3 000萬英鎊,其中有2 000萬英鎊用於全球基金第四輪中國艾滋病項目二期,在現有7省(自治區)76個項目縣的基礎上新增50個縣。項目一期全球基金支持2 393萬美元,中方配套699萬美元;項目二期全球基金和中英經費約7 900萬美元,中方配套約4 870萬美元。
10月,性艾中心召開第一屆職工代表大會。
10月,邵一鳴等人的“馬傳染性貧血病毒驢白細胞弱毒疫苗株的全長基因系列”獲國家發明專利。
經全國艾滋病綜合防治示範區管理辦公室的籌備與策劃,全國第二批76個艾滋病綜合防治示範區啓動。至此,全國共建立127個艾滋病綜合防治示範區。
性艾中心與婦聯、共青團和人口計生等部門合作,在示範區開展“面對面”宣教活動。
為配合自願諮詢檢測工作的開展,正式啓動了CD4細胞檢測實驗室能力驗證工作。
國家參比實驗室建立和完善了HIV感染檢測的替代策略,為雲南、廣西、新疆等高流行區節約了大量的經費。
12月,經有關部門與性艾中心的努力,艾滋病抗病毒治療在全國廣泛開展。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預防控制中心2005年

4月,邵一鳴同志獲全國先進工作者榮譽稱號。
5月,中國-默沙東艾滋病合作項目簽署備忘錄,該項目於2007年8月正式啓動。項目週期為5年(2007-2011年),總金額為3 000萬美元。
6月,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信息系統艾滋病網絡直報信息系統正式啓動,性艾中心開始通過網絡直報管理艾滋病疫情。
9月,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任命吳尊友同志為性艾中心主任。
9月,在性艾中心的協調和推動下,全國建立艾滋病自願諮詢檢測門診2 081個,其中1 157個門診提供免費檢測服務,共有5 892名諮詢員。
9月,第五輪中國全球基金艾滋病項目獲得批准,項目週期為5年(2006年7月-2011年6月),項目總經費約2 890萬美元。
10月,性艾中心協助衞生部制定既往採供血人羣篩查和司法系統羈押監管人員篩查方案及督導方案,參加衞生部、司法部組織的兩類人羣篩查督導工作,協助衞生部制定公安監管場所艾滋病篩查方案,並收集、整理、分析31個省工作進展數據。
12月,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黨委任命韓孟傑同志為性艾中心黨總支書記。
12月,性艾中心在衞生部的領導下,組織有關專家在省級估計的基礎上,完成2005年全國艾滋病疫情評估。
性艾中心摸索建立了HIV新近感染血清學檢測方法,啓動了病毒載量檢測能力驗證工作。
在性艾中心的推動下,在全國建立了9個醫療培訓基地,抗病毒治療覆蓋28個省(區、市)的605個縣(區),累計治療20 453人。
性艾中心相關科室在河南、湖北等省啓動了兒童抗病毒治療試點項目,為104名患病兒童提供兒童劑型的抗病毒治療藥物。
國家參比實驗室建立了HIV感染窗口期檢測的集合TCR方法,並在VCT門診男男性行為人羣、IDU人羣中開始使用。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預防控制中心2006年

1月,性艾中心整合國家級哨點、省級哨點、項目哨點數據,完成388個國家級檢測哨點、370個省級檢測哨點、87箇中美艾滋病防治合作項目項目檢測哨點數據的數據整合。整合後,新增9類檢測人羣。
3月,性艾中心組織專家督導各地,完成羈押監管場所的艾滋病病毒篩查工作。
7月,性艾中心協助有關部門出台了《濫用阿片類物質類成癮者社區藥物維持治療工作方案》。
8月,性艾中心牽頭制定了《中國艾滋病防治督導與評估方案》,確立了督導評估的指標體系。
10月,性艾中心牽頭對正在運行的HIV/AIDS疫情、抗病毒治療、兒童抗病毒治療、美沙酮維持治療、高危人羣干預、自願諮詢檢測等相互獨立的數據系統進行有效整合。整合後,數據信息系統全部納入“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信息系統”歸口統一管理,定期產出全國31個省、2 864個縣(區)關鍵工作指標的工作月報(季報、年報)。從12月起,各期疫情簡報(月報、季報、年報)。
12月,經性艾中心統計,2006年共有320個(其中新增262個)美沙酮門診開診,覆蓋全國22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累計治療吸毒者37 345人。
12月,邵一鳴等人的研究項目“全國主要HIV毒株的基因變異和流行特徵研究及數據庫建立”獲中華醫學科技獎一等獎。
經性艾中心統計,全國累計治療艾滋病病人30 640例。
性艾中心相關科室開展了家庭關懷試點、吸毒人羣抗病毒治療依從性試點和抗病毒治療試點工作。
國家參比實驗室多年來持續加入多個國際權威機構組織的檢測能力驗證活動,建立和發展了以國家參比實驗室為核心的較為完善的國家級質量保證體系,以及以艾滋病確證中心實驗室為核心的省級艾滋病檢測質量保證體系,並逐步實現了職能工作質量考評與實驗室能力驗證的電子化回報與管理。
性艾中心相關科室啓動了艾滋病諮詢檢測綜合服務模式試點工作。
12月,性艾中心相關科室正式啓動了全國兒童艾滋病免費抗病毒治療工作,並開展了兒童耐藥檢測和監測。
性艾中心相關科室確定了基於艾滋病抗病毒治療信息系統數據庫的治療管理指標,並實現指標的網絡化自動生成。
經過性艾中心及相關單位努力,在全國10個省建立了16個HIV耐藥監控哨點。
12月,性艾中心相關科室啓動了TB/HIV雙重感染項目,共篩查HIV/AIDS人員750餘人,篩查出結核病159例,非結核分枝桿菌感染42例。
性艾中心作為示範區的技術支持機構,採用專家工作組分片包乾與分領域指導相結合的工作管理方式,增設專家組,重新劃分領域,啓動示範區效果評價工作,並完成了督導數據的整理和描述性分析。
國家參比實驗室建立了HIV新近感染檢測的血清學方法,並在雲南、新近、廣西、廣東、重慶、四川等地開展試點工作。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預防控制中心2007年

1月,性艾中心綜合防治與評估室成立。
2月,性艾中心在海南、貴州省開展了“社區藥物維持治療智能IC卡管理系統”試點工作。
3月,受國務院法制辦公室委託,性艾中心等單位組織對《艾滋病防治條例》的立法後評估。
3月,性艾中心協調開展了第二次全國艾滋病耐藥調查。
3月 在衞生部疾控局支持下,性艾中心開始在全國建立艾滋病防治主要措施落實質量考評體系。
4月,根據全球基金的要求,為加強中國全球基金項目的監督與評估工作,中國全球基金項目中央執行機構正式設立“監督與評估部”,依託性艾中心綜合防治與評估室開展工作。
6月,邵一鳴等人的“馬傳染性貧血病毒代表毒株的全基因克隆及其應用”獲國家發明專利。
7月,在性艾中心推動下,啓動國家艾滋病二線抗病毒治療試點工作。
7月,性艾中心組織制定《全國艾滋病綜合防治數據信息管理方案(2007版)》,開發了全國艾滋病綜合防治數據信息管理系統。
9月,全球基金第六輪中國艾滋病項目獲得批准,項目週期為5年(2008年1月-2012年12月),項目總經費為1 400萬美元。
10月,性艾中心召開黨委成立大會,選舉了黨委、紀委領導班子。韓孟傑同志當選為黨委書記,劉康邁同志當選為黨委副書記兼紀委書記。
10月,邵一鳴等人的“全國主要HIV毒株的基因變異和流行特徵研究及數據庫的建立”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10月,蔣巖等人的“HIV感染診斷的替代檢測策略”獲中華預防醫學會科學技術獎三等獎。
10月,由性艾中心組織國內外專家組成的“2007年全國艾滋病疫情估計國家工作組”,在省級估計基礎上對全國艾滋病疫情進行了估計。
11月,邵一鳴同志被評為全國預防醫學優秀科技工作者。
11月,經性艾中心組織,在國際影響較大的英文雜誌《AIDS》上,首次出版中國專刊1期。
11月,中蓋艾滋病項目正式啓動,項目週期為5年(2007年-2012年),項目總經費為5 000萬美元。
12月,性艾中心與北京生物製品研究所聯合研製的DNA-天壇痘苗複合型艾滋病疫苗,開始第一組志願者的疫苗接種
12月,在性艾中心的協調和推動下,全國HIV/AIDS個案流行病學調查率,從2006年的44.8%提高到2007年的77.7%。
在性艾中心的推動下,全國累計批准美沙酮維持治療機構512家,已開診503家。其中,2007年新開診183家,分佈在全國23個省份。累計治療吸毒者97 554人,比2006年增加161%。
在性艾中心的推動下,全國31個省1 238個縣已開展抗病毒治療工作,比2006年底新增288個縣。累計治療41 777人。
12月,在性艾中心的推動下,全國已建成確證中心實驗室35個,確證實驗室151個(2007年新建86個),篩查實驗室達到6 968個,覆蓋90%以上縣級疾控中心;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均具備CD4檢測能力,有190個實驗室已配置CD4+T淋巴細胞測定的流式細胞儀;除西藏外,其他3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均配備了病毒載量檢測儀。
性艾中心病毒與免疫學研究室耐藥檢測項目參加VQA/NIH質控考核,全國HIV耐藥株檢測網絡4個核心實驗室均以優秀評分通過;病毒與免疫學研究室使用目前國際上三種耐藥檢測方法參加質控,成績均為優秀。
10~12月,性艾中心根據衞生部整合督導工作的要求,將督導活動整合為多部門聯合督導、綜合技術督導和專項技術督導3類。2007年共組織121人次,對江蘇、廣西、福建、貴州、青海、內蒙、湖北、新疆、甘肅、四川、海南、雲南等12個省(自治區)進行了綜合技術督導。
在2006年開發設計的基礎上,性艾中心進一步完善了全國艾滋病實驗室網絡信息數據庫。
性艾中心啓動了男男性行為人羣艾滋病綜合防治試點工作。
在性艾中心推動下,針對暗娼行為干預工作擴大到全國所有的縣(區)。
12月,性艾中心選定新疆、四川、廣西、湖南為試點,進行了艾滋病耐藥病毒毒株的監測。
性艾中心完成示範區地理信息系統建設,並開始對示範區項目5年來的艾滋病防治效果進行科學評估。
國家參比實驗室建立了嬰兒HIV早期感染診斷技術及策略,並在雲南、新疆、廣西、湖北等省(自治區)開始應用。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預防控制中心2008年

1月,全國艾滋病綜合防治數據信息管理系統啓動運行。
1月,2008年全國省級艾滋病/性病防治工作科長年會1月23 ~25日在京召開。來自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衞生廳(局)疾控處、醫政處的負責同志,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主任/副主任、艾滋病防治科科長,皮膚病防治研究所所長等共計216人蔘加了會議。
1月,邵一鳴研究員被評為全國衞生外事先進個人。
2月,邵一鳴研究員當選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一屆全國委員會委員。
3月,性艾中心召開第一屆第二次職工代表大會
4月,經中國疾控中心組織的全國疾控行業網站評測,性艾中心網站綜合得分在中國疾控14個直屬單位網站中位列第一。
5月,獲得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頒發的實驗室認可證書。
5月,韓孟傑書記帶隊首批7人赴四川省北川、江油、安縣、平武、青川開展抗震救災工作。之後,性艾中心先後分9批34人次被派往災區,包括性艾中心領導成員汪寧、劉中夫、劉康邁等也赴災區參與救災防病工作。
6月,召開“四川地震災後艾滋病防治工作研討會” 為衞生部決策災後艾滋病防治工作開展提出科學依據。
6月,國家參比實驗室開始正式啓用LDMS樣品管理系統。
7月,17日,性艾中心吳尊友主任專程看望赴四川抗震救災隊員。
9月,聯合國艾滋病規劃署執行主任彼得.皮奧特先生到性艾中心訪問,就中國艾滋病防治經驗展開交流。
9月,經統計,全國抗病毒治療工作已覆蓋31個省1495個縣(區),累計治療艾滋病病人53330例,治療滋病患兒1144人。
11月,在性艾中心推動和協調下,全國23個省開設美沙酮藥物維持治療門診558個,累計治療吸毒者171726人。
11月,性艾中心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啓動。
11月,王曉春同志榮獲衞生部、總後衞生部頒發抗震救災先進個人。
12月,聯合國艾滋病規劃署人權委員會主任Mark Heywood訪問性艾中心。
12月,由性艾中心等研製的具有中國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DNA—複製型痘苗艾滋病疫苗I期臨牀試驗進展順利,36名受試者均已完成兩種疫苗的接種,無3級及以上不良反應。
12月,由性艾中心吳尊友研究員等完成的“我國既往有償供血人羣艾滋病流行病學與控制策略研究”項目獲2008年中華醫學科技獎一等獎。
12月,性艾中心吳尊友研究員榮獲2008年中華預防醫學會“公共衞生與預防醫學發展貢獻獎”。
12月,性艾中心成立十週年暨第一屆中國防治艾滋病科學論壇於12月22~23日在北京西苑飯店召開。
12月,性艾中心艾滋病防治工作新思路辯論會在龍爪樹賓館召開。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預防控制中心2009年

2月11~12日,2009年全國艾滋病/性病防治工作年會在北京召開。會議總結了2008年我國艾滋病性病防治工作的成績和進展、面臨的問題和挑戰,並提出了下一步工作要求。會上,中國疾控中心還對雲南省疾控中心等10家單位進行了表彰。
3月27日,性艾中心組織的艾滋病二線抗病毒治療工作啓動會在浙江省杭州市召開。此次會議標誌着二線抗病毒治療工作開始在全國範圍內推廣。
4月,經中國疾控中心批准,性艾中心監察審計室正式成立。
4月,經中國疾控中心組織的全國疾控行業網站評測,性艾中心網站綜合得分在中國疾控中心直屬單位網站中位列第一。
7月3日,由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辦、性艾中心和中國全球基金艾滋病項目承辦的“以愛之名——2009年中國艾滋病反歧視主題創意大賽”新聞發佈會暨啓動儀式在搜狐網絡大廈舉行並在搜狐網進行了同步網絡直播
7月,歷時3個月的涼山州艾滋病疫情調查工作結束。
8月9-14日,第九屆亞太國際艾滋病大會在印度尼西亞巴厘島Nusa Dua 國際會議中心召開。在大會期間,我國舉辦2個衞星會議,即中國應對艾滋病概況和中國的多部門合作:推進針對吸毒人員的減低危害策略實施,受到與會代表關注。
8月19-20日,中美艾滋病防治合作(GAP)項目2009年度會議在貴陽召開。
10月,衞生部疾病預防控制局正式將丙肝防治、性病的健康教育與行為干預工作職能調整由性艾中心承擔。
10月,協助衞生部疾病預防控制局在江蘇泰州召開艾滋病、性病防治工作會議,進一步明確艾滋病性病防治工作合作的機制。
11月,全球基金正式批准中國全球基金艾滋病持續滾動項目。
11月4-5日,全國男男性行為人羣艾滋病綜合防治試點工作總結會在北京廣西大廈召開。
11月9-13日,“全國艾滋病檢測實驗室網絡發展20年暨第二屆全國艾滋病檢測實驗室能力驗證經驗交流會”在北京江西大廈召開。
11月,第三輪、第四輪、第五輪、第六輪中國全球基金項目總結會在上海召開。
11月,性艾中心協助衞生部在上海舉辦“第五屆艾滋病國際合作項目經驗交流會”。
11月25日,衞生部尹力副部長在中國疾控中心主任王宇、辦公室主任王健陪同下蒞臨性艾中心進行工作調研。
11月,《全國艾滋病檢測技術規範(2009年版)》下發。
11月24日,歷時6個月的艾滋病疫情估計工作結束,衞生部發布了估計結果。
12月,性艾中心組織的基層艾滋病工作者座談會在北京舉行。
12月,丙肝防控策略研討會在北京舉行。
12月31日,由北京出版集團、性艾中心聯合舉辦的《艾滋病學》新書發佈會在京舉行。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預防控制中心2010年

1月21日,中國全球基金艾滋病項目啓動會在廣西南寧召開。全球基金艾滋病項目是將第三、四、五、六、八輪艾滋病項目整合成一個項目。項目總經費5.1億美元,週期六年。其中一期項目工作計劃已經獲得批准,總經費為1.94億美元。項目目標是擴大我國艾滋病預防、治療和關懷服務,促進高危人羣、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對艾滋病綜合防治服務的全面可及。
1月21-22日,全國艾滋病性病防治工作年會在廣西南寧召開。會議總結回顧2009年全國艾滋病防治工作進展,分析存在的問題和麪臨的挑戰,部署2010年重點工作。
1月28日,在性艾中心的積極努力和組織下,國際艾滋病研究領域權威學術雜誌《AIDS》,為中國艾滋病防治及其研究進展推出專刊,這也是該雜誌首次為一個國家出版專刊。主題為“中國迎接艾滋病新挑戰”,內容涉及中國艾滋病基礎研究、中國艾滋病疫情和流行病學調查、中國針對艾滋病的預防干預與治療關懷措施等。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王宇、性艾中心主任吳尊友擔任這期中國專刊客座主編。
2月20日,性艾中心完成搬遷工作,正式開始在昌平新址辦公。
3月22-31日,性艾中心組織專家對全國艾滋病哨點佈局進行了重新規劃和調整,確定全國共設置1888個艾滋病哨點,覆蓋吸毒者、男男性行為者、暗娼、性病門診男性就診者、男性長途汽車司乘人員、孕產婦、青年學生和流動人羣8類監測人羣。同時,設立了5類丙肝重點監測人羣87個監測點。
4月4日,性艾中心修訂的《2010年全國艾滋病防治主要措施落實質量考評方案》得以下發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進一步發揮考核指標在提高全國艾滋病防治工作質量中的引導作用。
5月4日,示範區與中央轉移支付辦公室秘書處正式成立並開展工作。
5月11日,由中國科協主辦,中華預防醫學會、性艾中心承辦的第五次中國科協論壇——中國艾滋病疫苗高層論壇在上海召開。論壇就國際傳染病及艾滋病疫苗研究進展,未來艾滋病疫苗研發策略以及中外艾滋病疫苗合作研究模式及重點領域進行了廣泛深入的交流探討。
6月24日,性艾中心第一屆職工運動會在先農壇體育館召開。
7月19日,由中國國務院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員會辦公室與聯合國艾滋病中國主題組、蓋茨基金會中國代表處等機構聯合主辦,性艾中心承辦的第18屆世界艾滋病大會中國分會在奧地利首都維也納舉行。會議主題為“認識中國,艾滋病應對與挑戰”。衞生部、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感染者代表,以及世界衞生組織、聯合國艾滋病規劃署、家庭健康國際等國際組織代表和專家,分別從不同視角,介紹了中國艾滋病防控形勢、艾滋病國際合作項目在中國的實踐,以及中國面臨的困難與挑戰,探討今後的工作方向。
8月23-25日,中國疾控中心性艾中心吳尊友主任組織衞生部艾滋病專家諮詢委員會及性艾中心專家一行11人對中央重點支持伊犁州艾滋病防治項目進行了專題調研、督導和技術指導,通過2天的座談、討論和現場考察,專家組達成共識,明確了州直當前急需做好的10項工作任務。
10月8-9日,中國艾滋病防治進展與攻堅技術策略研討會在北京首都大酒店召開。來自美國、英國和香港地區的20餘位國際艾滋病防治專家參加了會議,為中國艾滋病防治工作出謀劃策。
11月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國務院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員會主任李克強考察了性艾中心。在科研成果展圖前,他認真觀看、詳細詢問;在實驗操作枱前,他俯身察看實驗流程、瞭解實驗結果。李克強説,戰勝艾滋病是一個世界性難題,抗病毒疫苗和藥物是艾滋病防治的瓶頸。要加強政策支持,加快科研攻關,力爭在疫苗臨牀試驗、疾病早期診斷、治療藥物等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特別是要針對耐藥病人的情況,推進二線抗病毒藥物的研製和生產,給廣大患者帶來福音。
11月30日-12月1日,在12月1日世界艾滋病日到來之際,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温家寶來到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考察艾滋病防治工作,看望廣大彝族幹部羣眾。温總理説,黨和政府高度重視少數民族地區和貧困地區的艾滋病防治工作。我們必須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依法防治、科學防治,把艾滋病防治工作同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結合起來,同扶貧、禁毒工作結合起來,採取綜合措施,標本兼治,有效遏制艾滋病的蔓延。性艾中心吳尊友主任、首席專家邵一鳴研究員陪同了此次考察。
12月2日,由國務院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員會辦公室、衞生部和全國工商聯共同主辦,性艾中心、中國-默沙東艾滋病基金會(美國)北京代表處、中華紅絲帶基金承辦,主題為“企業承諾 遏制艾滋”的抗擊艾滋病企業社會責任高峯論壇在人民大會堂舉行。 論壇發表了《企業抗擊艾滋病北京宣言》。
12月14日,中國社區藥物維持治療工作總結會在貴陽召開。經過近7年努力,中國社區維持治療經歷了從局部試點到全面推廣、從簡單治療到綜合服務、從主抓門診數量到門診數量與工作質量並重的顯著變化,在艾滋病防治和禁吸戒毒工作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預防控制中心發表作品

據初步統計,性艾中心成立以來,以第一作者發表的論文共計649篇(統計截至2008年11月,其中在國內公開雜誌發表論文487篇,在國外雜誌其中包括《科學》、《自然》、《柳葉刀》等國際知名發表162篇),出版專著26部,其中: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預防控制中心1998年

作為第一作者單位全年共發表論文共31篇,其中有5篇發表在國際雜誌上,26篇在國內公開雜誌上。
“雲南省瑞麗市等地HIV感染流行因素和艾滋病傳播特點的研究”獲得衞生部科技進步二等獎。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預防控制中心1999年

作為第一作者單位全年共在國際公開雜誌上發表論文26篇,國內公開雜誌發表論文近20篇。
“全國範圍艾滋病毒分子流行病學調查研究”獲衞生部科技進步三等獎
著作:《艾滋病流行與控制吳尊友主編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預防控制中心2000年

作為第一作者單位全年共在國外公開雜誌上發表論文14篇,國內雜誌上發表論文39篇, 十三屆國際艾滋病大會口頭交流論文2篇,書面交流論文摘要5篇。
翻譯出版《艾滋病病毒與艾滋病的發病機制》和《2000—2001年HIV感染的醫學處理》。
由臨牀病毒學室主要完成的《抗艾滋病藥物治療、護理、培訓指南》出版。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預防控制中心2001年

在《中華流行病學雜誌》、《中華預防醫學雜誌》、《第一屆中國艾滋病性病防治大會論文集》、《第五屆全國病毒學學術會議論文集》、《國外醫學病毒學分冊》、《中國性病艾滋病防治》等十餘種公開雜誌期刊上發表文章論文共計47篇。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預防控制中心2002年

作為第一作者單位全年共發表論文30篇,其中在國內公開雜誌上發表科技論文26篇,國外公開雜誌上發表科技論文4篇,出版專著5部。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預防控制中心2003年

作為第一作者單位全年共發表論文52篇。
獲獎及專利申請情況:
SARS病毒核酸擴增(HIV)熒光檢測試劑盒”獲新藥證書
“跨膜型和分泌型HIV Gag抗原編碼基因及包含其的艾滋病疫苗”獲得專利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預防控制中心2004年

作為第一作者單位全年共發表論文39篇。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預防控制中心2005年

作為第一作者單位全年共發表中文科技論文60篇,英文科技論文15篇,編寫出版著作3部。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預防控制中心2006年

出版著作13部,作為第一作者單位全年共發表中文論文90篇,英文論文37篇,發表在《SCIENCE》雜誌2篇,《AIDS》雜誌2篇。
“我國HIV毒株的基因變異和流行特徵研究”項目通過中華醫學獎評審,並榮獲一等獎。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預防控制中心2007年

“全國主要HIV毒株的基因變異和流行特徵研究及數據庫建立”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HIV感染診斷的替代檢測策略”獲中華預防醫學科技獎三等獎。
作為第一作者單位全年共發表中文科技論文88篇,英文科技論文48篇,其中在《Lancet》上發表論文一篇。首次在國際影響較大的英文雜誌《AIDS》上出版中國專刊1期。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預防控制中心2008年

中心共發表第一作者單位論文154篇,其中英文59篇,SCI文章48篇(Lancet上發表文章一篇,Nature上的一篇);參編或主編專著9篇;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一項(第二完成單位);中華醫學科技獎一等獎一項,獲得專利一項。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預防控制中心2009年

中心共發表第一作者單位論文134篇,其中英文36篇,SCI文章34篇;參編或主編專著10篇;獲得北京市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中華醫學科技獎二等獎一項,中華預防醫學會科技獎二等獎一項。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預防控制中心2010年

中心共發表第一作者單位論文135篇,其中英文72篇,SCI文章69篇(N Engl J Med 1篇,PLoS Medicine 1篇;Clin infect Dis AIDS 1篇);參編或主編專著3篇;獲得專利一項。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預防控制中心榮譽記錄

2020年6月23日,被國家禁毒委員會評為全國禁毒工作先進集體。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