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三足鼎

鎖定
三足鼎,是指鼎的結構,許慎在《説文解字》裏説:“鼎,三足兩耳,和五味之寶器也。”鼎是中國青銅文化的代表,在古代被視為立國重器,是國家和權力的象徵。
中文名
三足鼎
文    獻
説文解字
引申意義
一言九鼎、大名鼎鼎
補    充
歷史典故

三足鼎基本信息

鼎又是旌功記績的禮器。周代的國君或王公大臣在重大慶典或接受賞賜時都要鑄鼎,以旌表功績,記載盛況。
鼎被賦予神聖的色彩,起源於禹鑄九鼎的傳説。鼎本來是古代的烹飪之器,相當於現在的鍋,用以燉煮和盛放魚肉。許慎在《説文解字》裏説:“鼎,三足兩耳,和五味之寶器也。”有三足圓鼎,也有四足方鼎。最早的鼎是黏土燒製的陶鼎,後來又有了用 .青銅鑄的銅鼎

三足鼎歷史典故

夏朝經歷了470年,到前1600年,夏桀無道亡國,九鼎為成湯所得,成湯就建立了商朝。商朝經歷550多年,到前1046年,紂王暴虐亡國,九鼎為周武王姬發所得,姬發就建立了周朝。到前606年,楚莊王流露出覬覦天下的野心,就借朝拜天子的名義,到周王室去問九鼎的大小輕重,結果在周大臣王孫滿那裏碰了一個軟釘子。王孫滿説:“統治天下在乎德而不在乎鼎。”楚子莊王很不服氣地説:“你不要依仗九鼎,我楚國有的是銅,我們只要折斷戈戟的刃尖,就足夠做九鼎了。”王孫滿説:“楚君您別忘了,當初夏是因為有德,天下諸侯都擁戴他,各地才貢獻銅材,啓才能鑄成九鼎以象萬物。後來夏昏亂,鼎就轉移給了商;商紂暴虐,鼎又轉移給了周。如果天子有德,鼎雖小卻重得難以轉移;如果天子無德,鼎雖大卻是輕而易動。周朝的國運還未完,鼎的輕重是不可以問的。”楚子莊王無話可説。從此以後,人們就將企圖奪取政權稱為“問鼎”。 [1] 

三足鼎分類

鼎是文明的見證,也是文化的載體。根據禹鑄九鼎的傳説,可以推想,我國遠在4000多年前就有了青銅的冶煉和鑄造技術;從地下發掘的商代大銅鼎,確鑿證明我國商代已是高度發達的青銅時代中國歷史博物館收藏的“後母戊”大方鼎就是商代晚期的青銅鼎,長方、四足,高133釐米,重835公斤,是現存最大的商代青銅器。鼎腹內有“後母戊”三字,是商王為祭祀他的母親戊而鑄造的。清代出土的大盂鼎、大克鼎、毛公鼎頌鼎等都是西周時期的著名青銅器。鼎和其他青銅器上的銘文記載了商周時代的典章制度和冊封、祭祀、征伐等史實,而且把西周時期的大篆文字傳給了後世,形成了具有很高審美價值金文書法藝術,鼎也因此更加身價不凡,成為比其他青銅器更為重要的歷史文物。美學家李澤厚認為,中國青銅器以其“特有的三足器——鼎為核心代表,器 制沉雄厚實,紋飾獰厲神秘,刻鏤深重凸出”,是我國青銅藝術成熟期最具審美價值的青銅藝術品

三足鼎青瓷三足鼎

[2]  作為古代象徵這權力的藝術文物,流傳至今的仍然完整保護好的鼎已經不多了,這其中具有文化氣息的青瓷鼎更是百裏挑一。鼎是我國青銅文化的代表。鼎在古代被視為立國重器,是國家和權力的象徵。直到現在,中國人仍然有一種鼎崇拜的意識,“鼎”字也被賦予“顯赫”、“尊貴”、“盛大”等引申意義,如:一言九鼎、大名鼎鼎、鼎盛時期、鼎力相助等等。鼎本來是古代的烹飪之器,相當於現在的鍋,用以燉煮和盛放魚肉。鼎有三足圓鼎,也有四足方鼎。最早的鼎是黏土燒製的陶鼎,後來又有了用青銅鑄的銅鼎。青銅器作為中國文化的代表,後朝歷代基本都有仿造青銅器的作品誕生,特別是在唐宋以後直至清末,從三足鼎演變而來的三組香爐備受人們喜愛。而今天要介紹的這款三足鼎,是比較早期的一件作品:青瓷三足鼎 [2]  。青瓷是中國最早起源的瓷器種類,從商周起源直至唐宋間才隕落,燒造時間持續了一千多年,更不乏精品。雖然這件藏品算不上青瓷的精品之作,但其完整的反映出當時人們的生活情況,此類作品應該算是當時人們家中的必備之品。此鼎直徑16.5cm,高16cm,應屬於日常用器。胎體施釉較薄,晶瑩潤透,鼎蓋保存完整,鼎身飾以弦紋,簡單樸素,是難得一見之珍品

三足鼎現代

現代漢字中的“鼎”字雖然經過了甲骨文、金文、小篆隸書等多次變化,但仍然保留着“鼎”這一事物的風範和形體特點,鼎:一般為圓腹,立耳,三足,少數為方形,四足,鼎耳可以穿槓或搭鈎。 鼎原系人類創造的一種烹飪器,是用來煮肉的。目前見到的最早實物,有河北安磁山,新石器時代遺址出土的陶製缽形鼎,盆形鼎,其時代為公元前五六千年。奴隸社會鼎成為最重要的禮器,不同的鼎有不同的用場,從而形成了一套用鼎制度。鼎有三類:一是鑊鼎,系用以煮牲及魚,臘的大鼎。著名的司母戊鼎便是鑊鼎的代表。第二類鼎是設食鼎,説曰正鼎,有的學者命名為升鼎,其主要功能用,是盛放鑊鼎煮熟的肉食。第三類鼎是羞鼎,又稱陪鼎。它是用牲及禽獸肉為主料製作而成的。鑊肉及盛到正鼎內的肉是無滋味的,所以食用時還需要以羞鼎內的羞味調和裹汁。統治者地位越高,用鼎規格就越高。在鼎的形制方面,晚商周初大體近似。西周晚期至春秋,多為圓底、附耳、蹄足。晉國率先創制新款式的銅器。春秋晚期鼎式的多樣化。戰國中期以後,普遍興用素面附耳鼎,直至秦漢其物其字幾乎融為一體,都有着豐富的文化內涵文字。
參考資料
  • 1.    《左傳·宣公三年》楚子伐陸渾之戎,遂至於雒,觀兵於周疆。定王使王孫滿勞楚子。楚子問鼎之大小輕重焉。對曰:“在德不在鼎。昔夏之方有德也,遠方圖物,貢金九牧,鑄鼎象物,百物而為之備,使民知神奸。故民入川澤山林,不逢不若。螭魅罔兩,莫能逢之,用能協於上下以承天休。桀有昏德,鼎遷於商,載祀六百。商紂暴虐,鼎遷於周。德之休明,雖小,重也。其奸回昏亂,雖大,輕也。天祚明德,有所厎止。成王定鼎於郟鄏,卜世三十,卜年七百,天所命也。周德雖衰,天命未改,鼎之輕重,未可問也。”
  • 2.    青瓷三足鼎  .國家文化市場調查評估中心[引用日期2015-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