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丁治磐

鎖定
丁治磐(1894—1988),字似庵,江蘇省東海縣城北富安村人。1911年入江蘇陸軍講武堂第一期學習。後歷任排長、連長、營長、團長、師參謀長等職。1928年任國民革命軍第六軍團參謀長。1930年7月,任“討逆軍”第十六路總指揮部參謀長,參加中原大戰。1931年加入中國國民黨。1934年10月,入陸軍大學第十二期學習。1936年2月授陸軍少將。同年10月任第十軍參謀長。抗日戰爭爆發後,任第四十一師師長,率部參加南京保衞戰。1938年6月,率部參加武漢會戰。1939年11月,因在王家牌樓擊敗日軍一旅團,晉升為陸軍中將。1941年率部參加第二、第三次長沙會戰。1942年升任第二十六軍軍長,率部參加浙贛會戰。1945年因協助同盟國作戰有功,獲美國銀橡葉自由勳章。抗日戰爭勝利後,歷任第十一綏靖司令兼青島警備司令、江蘇省政府主席兼省保安司令、京滬杭警備司令部副司令等職。1949年上海解放時撤守舟山羣島,任舟山防守司令。1950年到台灣後脱離軍界,任台灣地區領導人辦公室政策顧問。 [3] 
中文名
丁治磐
出生日期
1894年
逝世日期
1988年
畢業院校
江蘇陸軍講武堂
出生地
江蘇省

丁治磐人物生平

1894年1月19日(清光緒十九年十二月十三日)生於一個“世守儒道”之家。祖名作黼,父名子孝,皆擅詩文。清末受完整古文教育,詩賦古文書法皆有根基。一次,其祖父適見拾花落入硯池,便以“硯池落絮”徵對,治磐即以“墨海揚花”應答。辛亥革命前夕,丁在南京江南高等學堂始業未久,風雲突變,許多同學投筆從戎,他也隨之投入顧忠琛部。1912年3月考入江蘇陸軍講武堂步兵科一期,11月畢業授少尉,分在陸軍第十六師趙念伯趙聲的弟弟)旅任排長。次年秋,“二次革命”失敗,散歸故里。1914年歐戰爆發,中國準備參戰,他被召回入伍,在江蘇陸軍軍官教導團正班一期進修。1916年11月畢業後供職陸軍七十六混成旅步兵一五一團(旅長張仁奎,兼通州鎮守使),駐防南通、海門一帶。
丁治磐行草《菜根譚》中堂 丁治磐行草《菜根譚》中堂
由於他文武兼資,晉升極快,從上尉連長、少校營長至1925年春任中校主任參謀。不久又任陸軍第二十三師(徐源泉部)上校參謀長。1928年冬,徐源泉的第六軍團縮編為第48師,丁隨師調往河南、湖北地區。1929年12月,唐生智舉兵反蔣,徐源泉接任國民革命軍第10軍軍長,丁也升任軍參謀長。中原大戰期間,他參加臨潁、許昌、漯河、陳州、扶溝、洛陽諸役,積功獲三等寶鼎勳章。並於1931年2月在漯河加入中國國民黨。1931年5月,他調任第10軍41師121旅旅長,先後率部參與“圍剿”洪湖和鄂豫皖蘇區。6月,他與徐向前部激戰於鄂東洗馬畋,達五晝夜才解除威脅,由此又獲二等寶鼎勳章。1933年10月,進入陸軍大學第十二期深造;1936年11月畢業後回任第10軍參謀長。
抗戰初期,任第41師師長,參加南京保衞戰,負責防守南京以東棲霞山陣地。1938年參加武漢會戰,7月率部在武漢外圍王家牌樓與日軍激戰三晝夜,擊破其一旅團,使其全盤戰略運作受挫,因功獲陸海空軍一等獎章,晉升為陸軍中將。1941年8月在第二次長沙會戰中,丁率部側擊由岳陽南渡新牆河-汨羅河向長沙進犯的日軍第13師團,斬獲甚眾。12月又在第三次長沙會戰中,率部攻擊在北部東犯長沙之日軍第六師團,突破其攻擊線,使長沙轉危為安。1942年初擢升任國民革命軍第26軍軍長。在1944年秋冬的桂柳會戰中,因指揮所部第26軍作戰不力,丟失柳州,丁被撤職留任。1945年5月復職為國民革命軍第二十七集團軍副總司令(總司令李玉堂)兼第26軍軍長。8月間,時駐越南的日軍向廣西桂林方向撤退,第26軍奉命協助盟軍截擊,雙方激戰至8月14日,擊毀日軍戰車30餘輛,後因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戰鬥才全面結束。丁因此獲美國銀橡葉自由勳章。
抗戰勝利後,因丁有過與美軍親密合作的經歷,即調任第二綏靖區副司令官(司令官王耀武)兼青島警備司令和行政長官,擔任青島一帶防務。1946年(中華民國三十五年)6月3日中午,蔣介石夫婦由北平飛抵濟南 [1]  。在空軍第九戰區司令部設行轅,召見山東國民黨軍政首腦王耀武、丁治磐(第二綏靖區副司令長官)、李仙洲(第二綏靖區副司令長官)、夏楚中何思源龐鏡塘、臧元駿(三青團山東省支團部主任)、裴鳴宇賀執圭(第二綏靖區司令部參謀長)、李彌(第八軍軍長)、霍守義(第十二軍軍長)、陳金城(第九十六軍軍長)、陳寶倉(國防部第四兵站總監)、楊寶琳(山東省婦女會主任)等人 [1]  。1947年秋,他配合魯東國民黨軍第一兵團範漢傑部,向膠東許世友部進行報復性圍攻,先後佔領龍口、煙台、威海衞等戰略要地。12月被國民政府任命為膠東地區的黨政軍首領,成為國民黨政府與美第七艦隊之間的主要聯絡人,備受第七艦隊司令柯克上將和白吉爾中將的推崇。1948年秋,行政院長翁文灝核定江蘇省政府改組名單時,調任丁接替王懋功為省府主席兼保安司令。後來又委為京滬杭警備總司令部副總司令(司令湯恩伯)、國民黨江蘇省黨部主任委員。1949年人民解放軍發起渡江戰役,南京解放。
丁收集地方殘部整編為國民革命軍暫編第一軍,敗走舟山羣島,並於1950年5月率部撤往台灣。 [2]  國民革命軍陸軍中將銜。赴台灣後被聘為“台灣地區領導人辦公室政策顧問”,致力於國防學理之研究。後脱離軍界,任“中華學術院”詩學研究所名譽所長,以詩詞、古文、書法自遣。潛心於詩文書畫,擅作對聯,愛好刻印。
1988年因病在台灣逝世,享年94歲。著有《補閒齋集》等。

丁治磐個人作品

復問江山誰做主; 真堪風月我為鄰。
誰説衰翁淡榮利;
何妨爛醉得蕭閒。
數點梅花,盡是孤臣血淚;
一抔故土,還留勝國衣冠。
此聯改自清·黃文涵(字子湘,澧州人。歷官廣西知府。著有《憶琴書屋存稿》)題史可法祠墓聯。原聯:“萬點梅花,盡是孤臣血淚;一抔故土,還留勝國衣冠。”僅上聯首字“萬”易“數”一字借為己用,反映出作者兵敗逃孤島的無奈和深切懷念故土的抑鬱心情。一字之改,切人切事,甚為點睛之筆。
漁唱樵歌,且由他逍遙去;
江聲山色,皆在吾吒叱中。
小有才名易懈於文章功業;
潛規德量式歆夫天地山川。
——少時自飭
撰制、撰題聯
萊子綵衣絢瀛海;
金母妙炁動神州。
——墨跡書法聯。
澄江一攬秋明月;
靜樹千看曉定風。
——迴文聯。
萬籟沉為無響曲;
谷音細作別裁詩。
——詩鐘,嵌“萬”、“谷”。
竟使一寒終至此;
便能百歲又如何。
——詩鐘,嵌“寒”、“歲”。
雁塞驚寒衝絕塞;
鸞台獻歲引諸邦。
——詩鐘,嵌“寒”、“歲”。
不信春寒能護柳;
最宜晚歲先探梅。
——詩鐘,嵌“寒”、“歲”。
點額頓教生豔色;
沾唇稍與發酡顏。
——詩鐘,分詠“梅”、“酒”。
尋檐索笑香沾袖;
對影微吟月在杯。
——詩鐘,分詠“梅”、“酒”。
行腳此堪留,有紺宇精藍大庇行腳;
天心猶未悔,要善男信女共挽天心。
——題台北行天宮
贈聯
雲夢,氣吞八九;
滄溟,水擊三千。
——贈宗魯
仁者不以人為馭;
列子乃御風而行。
——贈南通汽車公司
萊子綵衣絢瀛海;
金母妙炁動神州。
——賀謝母童太夫人80歲壽誕
寒香嚼得成詩句;
新月邀將入酒杯。
——贈伍澤懿先生
不待夢花索我句;
只宜飲水頌君詩。
——為嘉右杜兄索句所撰
畫軌得鞭雷而走;
環塗試縮地之奇。
——志賀台灣鐵路電氣化
撰輓聯
兩世交親,只合危時重白士;
一錢共選,行悲清節過黃壚。
——挽徐道鄰
起初狂歌,有人慾殺鄭子產;
斯為廉吏,今時誰扮孫叔敖。
——挽尹仲容
方任愧輇才,籌略既親時遣勞;
國憲即家訓,元勳特有聖知聞。
——挽孫科
牙筍不相離,正及危時尊竹義;
繩牀剛獨宿,遽悲寒夜夢藤陰。
——挽谷正綱
淳于髠、東方朔,是用滑稽為道;
吳季札、嚴子陵,長懷廉讓之風。
——挽吳敬恆
傲霜菊盡,擎雨荷枯,蓬島難為詩酒會;
近日戈靡,渡河願在,璿樞頓失紀綱人。
——挽于右任
黎祁養上壽,不須仙飦胡麻,貯襟有越王餘蒜;
鵬賦逼終朝,未乞靈山大藥,騎箕下葉令空棺。
——挽李煜瀛
草律示國中人,綜民約與民彝,早致時雍依肺石;
遺言了身後事,欲速朽而不朽,永歆勳望在珠盤。
——挽傅秉常
守庚申有不死之術,鏡聽示瑜珈,方期人洽仙緣,國存貞幹;
寄戊已慕同官之賢,夢佔恨綿惙,爭似涕泣兩表,□□□□。
——挽賀衷寒
每接談言,輒自信魂有安頓處,最難豁達知君,視死直同歸樂國;
久遭衰亂,其所憾天竟喪斯文,倘得輪迴再世,他生應復是醇儒。
——挽徐子明教授
參考資料
  • 1.    1946年(中華民國三十五年) 中  .濟南市政府門户網站
  • 2.    張臻.民國末任江蘇省主席丁治磐[J].民國春秋,1992(5):31-32.
  • 3.    劉景泉 主編.中國抗日戰爭人物大詞典.天津:天津大學出版社.1999.第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