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渡江戰役

(解放戰爭時期的戰役之一)

鎖定
渡江戰役是指解放戰爭時期,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野戰軍、第三野戰軍和第四野戰軍一部,在長江中、下游地區對國民黨軍進行的規模巨大的強渡江河戰役。 [9] 
名    稱
渡江戰役
發生時間
1949年4月20日 至 1949年6月2日 [10] 
地    點
長江中下游
參戰方
人民解放軍、國民黨軍 [10] 
結    果
解放江南的大部分地區,一舉突破國民黨軍的長江防線。
參戰方兵力
中國人民解放軍120萬人 [9] 
國民黨湯恩伯部、白崇禧部共約70萬人;海軍2個艦隊和空軍4個大隊 [11] 
傷亡情況
中國人民解放軍傷亡6萬餘人
中華民國國軍傷亡及投降共43萬餘人
主要指揮官
毛澤東(中國共產黨)
朱德(中國共產黨)
劉伯承(中國共產黨)
粟裕(中國共產黨)
蔣介石(中國國民黨) 展開
主要指揮官
毛澤東(中國共產黨)
朱德(中國共產黨)
劉伯承(中國共產黨)
粟裕(中國共產黨)
蔣介石(中國國民黨)
李宗仁(中國國民黨)
湯恩伯(中國國民黨)
白崇禧(中國國民黨)
鄧小平 [12]  收起

渡江戰役戰爭背景

經過遼瀋、淮海、平津三大戰役以及在戰略決戰階段的其他戰役,國民黨軍大部主力已被殲滅,中國人民解放軍已解放東北全境、華北大部、西北一部和長江中下游以北廣大地區,各解放區已連成一片。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總兵力已發展到400萬人,士氣高昂,裝備得到進一步改善,大兵團作戰的經驗更加豐富,已完全有把握在全國範圍內戰勝國民黨軍。
三大戰役後,國民黨正規軍還有71個軍227個師的番號約115萬人,加上特種兵、機關、學校和地方部隊,總兵力為204萬人,其中能用於作戰的部隊為146萬人。這些部隊,多是新建或被殲後重建的,且分佈在從新疆到台灣的廣大地區,在戰略上已無法組織有效防禦。
蔣介石為了贏得時間,依託長江以南半壁山河重整軍力,等待時機東山再起,一方面於1949年1月21日宣佈隱退,由副總統李宗仁任“代總統”,並出面提出與中國共產黨進行和平談判;另一方面仍以國民黨總裁身份總攬軍政大權,積極擴軍備戰。將京滬警備總司令部擴大為京滬杭警備總司令部,任命湯恩伯為總司令,統一指揮南京、上海兩市及江蘇、浙江、安徽3省和江西省東部的軍事,會同華中“剿匪”總司令部(4月改稱華中軍政長官公署)白崇禧集團組織長江防禦。
1949年4月,國民黨軍在宜昌至上海間1800餘公里的長江沿線上,共部署了115個師約70萬人的兵力。其中,湯恩伯集團75個師約45萬人,佈防於江西省湖口至上海間800餘公里地段上;白崇禧集團40個師約25萬人,佈防於湖口至宜昌間近千公里地段上。同時,海軍海防第2艦隊,轄各種艦艇89艘,位於長江下游;江防艦隊,轄各種艦艇44艘,位於長江中游 [13]  。空軍4個大隊計飛機300餘架,分置於武漢、南京、上海等地。海空軍擔負支援陸軍扼守長江防線的任務。 [14] 
此外,美、英等國也各有軍艦停泊於上海吳淞口外海面,威脅或伺機阻礙中國人民解放軍渡江。 [1] 
長江,是中國的第一大江,自西向東橫貫大陸中部,歷來被兵家視為天塹。下游江面寬達2至10餘公里,水位在每年4、5月間開始上漲,特別是5月汛期,不僅水位猛漲,而且風大浪高,影響航渡。沿江廣闊地域為水網稻田地,河流湖泊較多,不利大兵團行動。防守該地段的湯恩伯集團,除以一部兵力控制若干江心洲及江北據點作為警戒陣地外,以主力18個軍54個師沿南岸佈防,重點置於南京以東地區,並在縱深控制一定的機動兵力,企圖在中國人民解放軍渡江時,憑藉長江天險,依託既設工事,在海空軍支援下,大肆殺傷其於半渡之時或灘頭陣地;如江防被突破,則分別撤往上海及浙贛鐵路(杭州一株洲)沿線,組織新的防禦。其具體兵力部署是:以第8兵團指揮第55、第68、第96軍防守湖口至銅陵段;以第7“綏靖”區指揮第20、第66、第88軍防守銅陵至馬鞍山段,第17兵團所屬第106軍位於涇縣,寧國、太平地區為預備隊;以第6兵團及首都衞戍總司令部指揮第28、第45、第99軍防守南京及其東西地區;以第1“綏靖”區所屬第4、第21、第51、第123軍防守鎮江至江陰段,第54軍位於丹陽、武進地區為預備隊;以淞滬警備司令部指揮第37、第52、第75軍防守蘇州至上海間地區。另以第9編練司令部指揮第73、第74、第85軍和第18、第67、第87軍共20餘個師位於浙贛鐵路沿線及浙東地區,擔任第2線防禦。防守湖口至宜昌段的白崇禧集團,以27個師擔任江防,其中以主力第3兵團位於武漢及其以東至九江地區;以13個師位於長沙、南昌之間地區。
中共中央軍委決定以百萬大軍發起渡江戰役,奪取國民政府的政治經濟中心南京和上海。1949年2~3月,中共中央軍委依據向長江以南進軍的既定方針,命令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野戰軍、第三野戰軍和中原軍區華東軍區部隊共約120萬人 [9]  ,統歸由第二野戰軍司令員劉伯承、政治委員鄧小平和第三野戰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陳毅、副司令員粟裕、副政治委員譚震林組成的總前委指揮,鄧小平為書記,3月14日,中央決定:鄧小平任華東局第一書記、華東軍區第一政治委員, [7]  中國人民解放軍準備在5月汛期到來之前,由安慶、蕪湖、南京、江陰之線發起渡江作戰,殲滅湯恩伯集團,奪取國民政府的政治經濟中心南京、上海以及江蘇、安徽、浙江省廣大地區,並隨時準備對付帝國主義可能的武裝干涉。同時決定,第四野戰軍以第12兵團部率第40、第43軍約12萬人組成先遣兵團,由平(北平)津(天津)地區南下,歸第二野戰軍指揮,攻取信陽,威脅武漢,會同中原軍區部隊牽制白崇禧集團,策應第二、第三野戰軍渡江作戰。
油畫《渡江戰役》 油畫《渡江戰役》
依據中央軍委的意圖和國民黨軍的部署以及長江中下游地理特點,1949年3月31日,鄧小平親自制定了《京滬杭戰役實施綱要》, [8]  決定組成東、中、西3個突擊集團,採取寬正面、有重點的多路突擊的戰法,於4月15日在江蘇省靖江至安徽省望江段實施渡江作戰,首先殲滅沿江防禦之敵,爾後向南發展,奪取南京、上海、杭州等城,佔領江蘇、安徽省南部及浙江全省。其兵力部署是:以第三野戰軍第8兵團指揮第20、第26、第34、第35軍,第10兵團指揮第23、第28、第29、第31軍和蘇北軍區3個獨立旅,共35萬人組成東突擊集團,由粟裕、第三野戰軍參謀長張震指揮。其中第34、第35軍位於江北全椒、儀徵、揚州等地並攻佔瓜洲、浦口、浦鎮,吸引和牽制南京、鎮江地區國民黨軍;主力6個軍由三江營(揚中以北)至張黃港(靖江以東)段實施渡江,成功後向京滬鐵路(南京—上海)挺進,控制該路一段,阻擊南京、鎮江的國民黨軍東逃和上海方向的國民黨軍西援,並向長興、吳興方向發展,會同中突擊集團切斷京杭公路,封閉南京、鎮江地區守軍南逃的通路,完成戰役合圍,爾後協力殲滅被圍之敵。以第三野戰軍第7兵團指揮第21、第22、第24軍,第9兵團指揮第25、第27、第30、第33軍,共30萬人組成中突擊集團,由譚震林指揮,在裕溪口(蕪湖以北)至樅陽段渡江,成功後以一部兵力殲滅沿江守軍,並監視蕪湖守軍;主力迅速東進,會同東突擊集團完成對南京、上海、杭州地區國民黨軍的包圍,爾後各個殲滅被圍之敵。第7兵團並準備奪取杭州。為求得中、東兩集團行動上的協調,迅速合圍南京、鎮江地區守軍,中突擊集團過江後統歸粟裕、張震指揮。以第二野戰軍第3兵團指揮第10、第11、第12軍,第4兵團指揮第13、第14、第15軍,第5兵團指揮第16、第17、第18軍及中原軍區部隊一部,共35萬人組成西突擊集團,由劉伯承和第二野戰軍副政治委員張際春、參謀長李達指揮,由樅陽至望江段實施渡江,成功後以1個兵團挺進浙贛鐵路衢州及其以西、以北地區,控制該路一段,切斷湯恩伯集團與白崇禧集團的聯繫;主力沿江東進,接替第9兵團殲滅蕪湖守軍的任務,並準備參加奪取中國首都南京的作戰。4月3日,中央軍委批准了上述計劃。為了便於部隊就糧和避免過分擁擠,4月17日總前委又決定西突擊集團過江後,第3、第5兵團直出浙贛鐵路沿線,第4兵團執行東進任務。鄧小平、陳毅位於合肥以南的瑤崗,代表總前委統一指揮渡江作戰。 [2] 

渡江戰役戰爭經過

早在淮海戰役臨近結束時,蔣介石就已決定放棄淮河防線,將長江以北的殘餘軍隊撤至長江以南。接着在“和談”的掩護下,又加緊部署長江防線。這時,國民黨軍隊在從湖北宜昌到上海的1800餘公里的長江沿線,部署了約70萬兵力。其中京滬杭警備總司令湯恩伯部約45萬人,在江西湖口至上海的地段上佈防;華中軍政長官公署白崇禧部約25萬人,在湖口至宜昌的地段上佈防。另以海軍艦艇120餘艘、空軍飛機280多架支援作戰。他們幻想依憑長江天險和海空軍優勢,阻止人民解放軍渡江南進。 [15] 
人民解放軍渡江
人民解放軍渡江(2張)
針對國民黨軍隊在長江以南的佈防情況,中共中央軍委決定以第二、第三野戰軍及地方部隊共100萬人,首先在長江下游發起渡江作戰,殲滅湯恩伯集團;同時以第四野戰軍一部12萬人組成先遣兵團,在平津戰役結束後迅速南下,參加渡江作戰。為了加強渡江作戰的統一領導,1949年2月11日,中央軍委決定,由劉伯承、陳毅鄧小平、粟裕、譚震林在淮海戰役期間組成的總前委,在渡江作戰中“照舊行使領導軍事及作戰的職權”。黨的七屆二中全會沒有單獨討論軍事問題,但對戰爭形勢的發展極為關注。七屆二中全會結束後,3月下旬,總前委根據中央軍委的意圖,制定《京滬杭戰役實施綱要》,決定組成由粟裕、譚震林、劉伯承分別指揮的東、中、西三個突擊集團,在江陰至湖口間500餘公里的地段上,有重點地分路突破國民黨軍隊的江防;另以第四野戰軍先遣兵團歸西集團指揮,在武漢正面鉗制白崇禧集團,策應第二、第三野戰軍渡江。 [15] 
南京國民黨政府拒絕在《國內和平協定》(最後修正案)上簽字後,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毛澤東、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司令朱德,命令人民解放軍“奮勇前進,堅決、徹底、乾淨、全部地殲滅中國境內一切敢於抵抗的國民黨反動派,解放全國人民,保衞中國領土主權的獨立和完整”。同時指出,對於凡願停止戰爭、用和平方法解決問題的國民黨地方政府和地方軍事集團,可以按照《國內和平協定》(最後修正案)的大意,同他們簽訂地方性的和平協定。 [15] 
4月20日20時,人民解放軍中突擊集團首先渡江,並迅速突破安慶、蕪湖間防線。4月21日晚,東、西兩突擊集團分別從鎮江、江陰間和貴池、湖口間渡江。解放軍用木帆船做主要航渡工具,廣大指戰員發揚英勇頑強、有進無退的戰鬥作風,不顧國民黨軍隊陸海空協同的炮火阻擊和多次反撲,千帆齊發,於4月22日勝利地突破國民黨軍隊近千里的江防陣地,登上南岸,並爭取江陰要塞守軍起義,控制江陰炮台,封鎖了長江。 [15] 
渡江戰役
渡江戰役(3張)
當渡江作戰即將發起時,4月20日9時左右,英國“紫石英”號軍艦由東向西,闖進長江人民解放軍防線,不顧解放軍警告,強行溯江上駛,雙方發生激烈炮戰。該艦被擊傷後,擱淺於鎮江附近江面。4月20日13時,停泊南京的英艦“伴侶”號下駛接應“紫石英”號,被擊傷後倉皇向東逃竄。4月21日上午,英國遠東艦隊副總司令梅登中將率旗艦“倫敦”號和快速艦“黑天鵝”號溯江西上,被解放軍炮火擊傷後東逃。三次炮戰斃傷英軍11人,包括艦長、副艦長4人(一斃三傷)。長江炮戰事件,震驚世界。英國議會反對黨領袖、後任工黨政府首相的麥克米倫在議會辯論此事時,不得不哀嘆英國政府的“炮艦觀念”似乎是“太過時了”。保守黨領袖丘吉爾主張派航空母艦到中國海上“實行武力的報復”。人民解放軍總部發言人在4月30日發表聲明,指出“中國的領土主權,中國人民必須保衞,絕對不允許外國政府來侵犯”,要求英方道歉和賠償損失,並要求英、美法等各國的武裝力量“迅速撤離中國的領水、領海、領土、領空”。聲明中也宣佈,人民政府願意保護從事正當職業的外國僑民,願意考慮同與國民黨政府斷絕關係的各外國政府在平等、互利、互相尊重領土主權的獨立和完整的基礎上建立外交關係。聲明表達了中國人民不怕威脅、堅決反對帝國主義侵略的嚴正立場。鴉片戰爭以來,帝國主義者依仗船堅炮利在中國橫行霸道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 [15] 
《我送親人過大江》鄒建東攝,搖船者為顏紅英 《我送親人過大江》鄒建東攝,搖船者為顏紅英
國民黨政府在其江防被全線突破後,於4月22日下午倉皇部署總退卻,並企圖在浙贛路和上海地區組織新的防禦。國民黨政府留在南京的許多機構倉皇遷移廣州,“代總統”李宗仁逃往桂林。勝利渡江的人民解放軍,於4月23日解放國民黨反動統治的中心南京。南京的解放,標誌着國民黨22年反動統治的崩潰。4月25日,南京市軍事管制委員會成立,由劉伯承、宋任窮分任正副主任,劉伯承兼任南京市市長。渡江戰役第一階段突破江防的任務勝利完成。 [15] 
南京解放後,人民解放軍中、東兩突擊集團在粟裕統一指揮下東西對進,迅速在皖南郎溪、廣德地區包圍殲滅南京、鎮江逃敵五個軍,於5月3日解放杭州,進逼上海。西突擊集團分路向浙贛路齊頭並進,到5月7日,先後佔領浙贛路上的上饒、橫峯、貴溪,解放金華、衢縣等城市,先期截斷浙贛路。同時,第四野戰軍先遣兵團和中原軍區部隊,佔領湖北孝感、黃陂,逼近武漢。上述追擊作戰的勝利,粉碎了國民黨軍隊在浙贛路組織頑抗的企圖,切斷了湯恩伯與白崇禧兩集團的聯繫。渡江戰役第二階段結束。 [15] 
湯恩伯集團一部在郎(溪)廣(德)地區被殲後,主力約20萬人退守上海及其周圍地區,在蔣介石直接部署下,企圖憑藉囤集的大量作戰物資和4000多處鋼筋水泥工事堅守,並陰謀挑動英、美進行武裝干涉。上海是中國最大的工商業中心,也是帝國主義長期侵略中國的重要基地。中央軍委要求人民解放軍在解放上海的過程中,既要徹底消滅敵人,又要儘量保護上海數百萬人民的生命財產和各種市政設施、工廠、學校,還要準備對付帝國主義可能的武裝干涉。5月12日,第三野戰軍主力對上海外圍發起進攻。為避免戰火波及主要市區,攻擊部隊採取鉗形攻勢,分別自浦東、浦西進逼吳淞口,逼敵退出主要市區,縮集於蘇州河北,然後加以聚殲。第二野戰軍主力則在浙贛路上金華至東鄉段休整,準備對付帝國主義可能的挑釁。 [15] 
人民解放軍勝利解放上海 人民解放軍勝利解放上海
5月23日夜,解放軍發起對上海的總攻,以快速勇猛的動作,多路直插市區追殲國民黨軍隊。到5月27日,除湯恩伯率5萬人登艦逃跑外,其餘15萬餘人全部投降或被殲滅,上海宣告解放。當天,上海市軍事管制委員會和上海市人民政府成立,陳毅任上海市軍管會主任兼上海市市長,粟裕任軍管會副主任。在進佔上海的過程中,人民解放軍指戰員模範地執行黨的城市政策,露宿街頭,不進民房,保護外僑,嚴格遵守三大紀律、八項注意,贏得了上海市民的熱烈歡迎和愛戴。 [15] 
在第三野戰軍圍殲湯恩伯集團期間,武漢地區的白崇禧拒絕中共提出的忠告,不願以和平方式解決中南地區的問題,並準備南撤湘、贛、粵、桂地區,繼續抵抗。5月14日,第四野戰軍先遣兵團在湖北團風至武穴地段橫渡長江,16日解放漢口,17日解放武昌和漢陽。國民黨軍第十九兵團司令官張軫率部2萬餘人起義,加入人民解放軍。與此同時,為策應第四野戰軍先遣兵團的渡江,第二野戰軍一部於5月17日解放九江,22日解放南昌。第三野戰軍一部於6月2日解放長江口外的崇明島。至此,渡江戰役勝利結束。 [15] 

渡江戰役戰爭結果

渡江戰役歷時42天,人民解放軍以木帆船為主要航渡工具,一舉突破國民黨軍的長江防線,並以運動戰和城市攻堅戰相結合,合圍並殲滅其重兵集團。此役,人民解放軍傷亡6萬餘人,殲滅國民黨軍11個軍部、46個師共43萬餘人,解放了南京、上海、武漢等大城市,以及江蘇、安徽兩省全境和浙江省大部及江西、湖北、福建等省各一部,為爾後解放華東全境和向華南、西南地區進軍創造了重要條件。 [3] 

渡江戰役戰爭影響

人民英雄紀念碑浮雕《勝利渡長江》 人民英雄紀念碑浮雕《勝利渡長江》
渡江戰役,也稱京滬杭戰役,歷時42天,人民解放軍以木帆船為主要航渡工具,一舉突破國民黨軍的長江防線,並以運動戰和城市攻堅戰相結合,合圍並殲滅其重兵集團。此役,人民解放軍傷亡6萬餘人,殲滅國民黨軍11個軍部、46個師共43萬餘人,解放了南京、上海、武漢等大城市,以及江蘇、安徽兩省全境和浙江省大部及江西、湖北、福建等省各一部分,為而後解放華東全境和向華南、西南地區進軍創造了重要條件。 [1]  [4] 

渡江戰役後世紀念

渡江戰役舊址

合併圖冊
合併圖冊(2張)
渡江戰役總前委孫家圩子舊址位於安徽省蚌埠市蚌山區燕山鄉孫家圩子村,是安徽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舊址區主要由鄧小平舊居、陳毅舊居、張震舊居、大食堂及會議室組成。
紀念館在尊重歷史、保持原先建築風格的基礎上,按照“修舊如舊、恢復原貌”的原則進行復原、修建,是蚌埠市紅色旅遊示範基地和開展愛國主義教育、革命傳統教育的重要陣地。具有十分重要的歷史紀念意義。
渡江戰役紀念館
渡江戰役紀念館 渡江戰役紀念館
渡江戰役紀念館於2008年10月26日在安徽省合肥市合肥濱湖新區的巢湖之濱正式開工建設,該項目建設用地面積約22萬平方米,紀念館主體建築面積約2萬平方米,規劃場地成半島狀突出巢湖,猶如一艘乘風破浪的巨型戰艦。紀念館已於2012年4月份正式開館。
渡江勝利紀念館
1984年4月在挹江門城樓成立渡江勝利紀念館。2009年4月為紀念渡江勝利暨南京解放60週年,南京市委、市政府在長江之濱、秦淮河口,新建了渡江勝利紀念館。
渡江勝利紀念館 渡江勝利紀念館
渡江勝利紀念館由主館區、渡江勝利廣場、渡江勝利紀念碑、挹江門城樓等部分組成,總佔地面積20000平方米,建築面積約9000平方米,展廳面積4000餘平方米。 [5] 

渡江戰役紀念碑

渡江勝利紀念碑--—位於江蘇省南京市鼓樓區熱河路廣場中心,建於1979年4月。遠遠望去,整座紀念碑如同一艘乘風破浪的戰艦。碑座正面鐫刻鄧小平手書“渡江勝利紀念碑”,背面鐫刻毛澤東手跡《七律·人民解放軍佔領南京》。 [6] 
渡江勝利紀念碑 渡江勝利紀念碑
渡江勝利紀念碑 渡江勝利紀念碑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