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傅秉常

鎖定
傅秉常(1896-1965)原名褧棠。廣東南海人。
早年畢業於香港大學。1918年後,出任廣東軍政府總務廳印鑄科長、海南瓊海關監督、粵海關監督、廣州大本營外交秘書、財政部關務署長兼外交部顧問、立法委員兼立法院外交委員會委員長、外交部政務次長、立法院憲法起草委員會主稿委員、國民黨第五屆中央執行委員。
1942年起任駐蘇大使共7年。1943年10月全力爭取中國參加開羅會議的權利,而使中國躋身於世界四強的地位。1946年7月作為中國政府代表,出席巴黎和平會。1949年定居巴黎。
1957年移居台灣、任台灣地區領導人辦公室政策顧問、“司法院”副院長等職。1965年7月29日病逝。 [1] 
中文名
傅秉常
別    名
褧裳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日期
1896年
逝世日期
1965年7月29日
畢業院校
香港大學
出生地
廣東廣州府南海縣
代表作品
最新六法全書

傅秉常人物經歷

傅秉常,原籍廣東南海縣佛山鎮。早年就讀於香港育才書院和聖士提反男中學,後進入香港大學。
1916年12月畢業後,在聖士提反男中學教書。經好友何永乾(何啓長子)的介紹,與其妹何燕芳結婚,寒門之子傅秉常得以躋入位列香港名流的何啓家族,也能接近伍廷芳(何燕芳的大姑丈)與孫文(何啓學生),打開了入仕之路。
1919年,傅秉常作為伍朝樞(伍廷芳之子)的隨員,前往巴黎和會,眼界大開,並透過何啓與伍廷芳的關係,傅秉常擔任孫文的外交秘書,負責交涉“五卅慘案”“沙基慘案”及省港大罷工等外交事件,終得英國退讓,被視為外交精英。由於傅秉常的交涉才能,再加上伍朝樞等粵籍前輩們的提攜,所以擔任過許多重要職務,並曾以立法委員的身分,先後草擬《民法》《海商法》及1936年《中華民國憲法草案》。
1949年,傅秉常被任命為外交部長,卻拒絕到任,避居法國。直到1957年5月始赴台灣,擔任“總統府”國策顧問兼國民黨中央評議委員。1958年6月擔任“司法院”副院長,曾編纂《最新六法全書》。1965年在台北病逝,遺有《一九四九年日記》等著作。

傅秉常人物事件

傅秉常傅秉常在國民黨內的起起伏伏

受惠於何啓家族的關係網,傅秉常不只得到伍廷芳、伍朝樞父子的賞識,也與孫文長子孫科交好,成為國民黨內“太子派”的重要成員,很快進入了國民黨的權力核心。孫文逝世後,粵系人馬擁護孫科,使蔣介石相當忌憚,逐步翦除孫科羽翼,“太子派”的成員們紛紛被邊緣化,傅秉常也受到牽連,在外交部屢受排擠。
1931年“九一八事變”發生後,作為粵系領袖的孫科主張“聯蘇制日”,建議擱置中東路問題,儘快恢復中蘇兩國的外交關係。隨着國聯調停失敗,孫科“聯蘇制日”的建議也打動了蔣介石。與蘇聯多次交涉後,終在1932年12月12日宣佈中蘇復交,但因東北問題的爭執,中蘇關係很快陷入僵局。
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中國全面抗日,蔣介石只能採取“聯蘇和共”的計劃。但蘇聯不願得罪日本,只願意與中國簽訂互不侵犯條約,提供國民政府大量的軍火物資。這對當時的國民政府來説,可以説是雪中送炭。為了推進蘇聯援華的計劃,蔣介石任命孫科為中國特使,蘇聯也刻意籠絡,破例優待孫科等人。訪蘇任務達成後,孫科本希望由傅秉常擔任駐蘇大使,但傅秉常考慮蔣介石已猜疑孫科挾蘇聯以自重,遂改薦楊傑擔任駐蘇大使。由此可見,國民黨內的派系問題連帶影響了國民政府的對蘇政策,尤其是“聯俄”之議更容易引人遐想,讓孫科、傅秉常等人無不謹慎,深怕引起蔣介石的猜忌,淪為政治鬥爭的犧牲品。

傅秉常出使蘇聯與《四國宣言》

蔣介石等人期望的“聯蘇制日”始終沒有實現,蘇聯甚至還與日本簽訂《蘇日中立條約》,公然承認“滿洲國”。為了避免中蘇關係繼續惡化,蔣介石必須派出中蘇兩國都能信任的人擔任駐蘇大使,所以蔣介石任命傅秉常為駐蘇大使。當時傅秉常困於家務牽絆,不願接受這項任命,在蔣介石多次勸慰下,傅秉常才勉強接受任命。傅秉常赴任前,蔣介石曾授意傅秉常與蘇聯交涉時,可在經濟問題上讓步,但在新疆、外蒙及中共三大問題絕不放棄中國主權的訴求。
隨着歐洲戰局轉危為安,同盟國準備召開外交部長會議,但英國與蘇聯都不願讓中國列為宣言簽署國之一,只有美國堅持讓中國加入簽署國之列,多少透露出美國對蘇聯的猜疑。因此,駐蘇大使傅秉常才能代表中國,與美、英、蘇三國代表一同簽署《四國宣言》。實際上,作為中國代表的傅秉常不但不能參與外長會議,也不知美蘇英三國討論之機密,可見中國能參與《四國宣言》的簽署,只是基於美國的遠東佈局,不是中國真有大國實力,間接反映出“弱國無外交”。不過,正因為中國簽署《四國宣言》之契機,讓英、美兩國邀請蔣介石出席“開羅會議”討論同盟國對日作戰事宜,象徵中國長期抗戰的艱苦局面終露曙光。

傅秉常《中蘇友好同盟條約》的挫折

中蘇關係雖看似緊密,實危機四伏,尤以新疆問題最為棘手,傅秉常在1944年日記多次提到撤換盛世才與收回新疆問題,可見其焦慮心情。1945年2月的雅爾塔會議上,美國總統羅斯福以中國主權為籌碼,換取蘇聯對日作戰。為了避免中國抗議,蘇聯與美國都隱瞞了雅爾塔會議的討論內容。
後來,外交部長宋子文在聯合國大會得知雅爾塔協定侵害中國主權,立刻向美國抗議,但美國卻反過來要求中國儘快與蘇聯交涉,否則將終止美援,迫使蔣介石只能派出代表團赴蘇聯談判。中國代表團抵達莫斯科後,外交部長宋子文與斯大林共有6次會談,其中第2次與第3次會議皆因外蒙古問題不歡而散,直到7月9日第四次會議,外蒙古問題才勉強談妥。
值得注意的是,《傅秉常日記》將1945年6月29日至7月13日,及8月8日至8月15日的記事,全數刪去,即隱瞞了第一輪、第二輪中蘇談判的相關細節。筆者詢問編者傅錡華與張力教授後,知手稿原件本就沒有記事,非家族後人為親者諱隱藏檔案,而是傅秉常主動刪去這些資料,其刪文原因可能出於政治考量,不願被人貼上親蘇派的標籤,或不願泄漏談判細節,避免遭後人唾罵。8月14日《中蘇友好同盟條約》締結後,國民政府同意外蒙古舉行獨立公投,外蒙古獨立已成事實。國民黨內雖有少數人反對外蒙古獨立,但大多數人與傅秉常一樣,認為《中蘇友好同盟條約》保障了東北主權,也緩和了國共兩黨的緊張氣氛,有助於國內團結統一。
然而,從《傅秉常日記》1945年下半年的記事,可知因蘇聯進兵新疆,中蘇關係再度緊張,國共談判也進展不順,尤其是接收東北問題,更成為中蘇雙方衝突的主因,讓傅秉常很擔心中蘇同盟的前景,甚至暫時隱瞞了唐努烏梁海被併入蘇聯的消息,避免外蒙獨立問題又起變化,造成中蘇同盟的破裂。由此可見,傅秉常努力維持中蘇關係的穩定,實現“聯蘇和共”的目標,但因蘇聯未能遵守《中蘇友好同盟條約》的東北接收、新疆撤兵、國共政爭三項約定,中蘇關係日漸惡化,傅秉常的努力最終付諸流水,傅氏只有空留餘恨了。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