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龍門賦

鎖定
《龍門賦》由孫繼剛寫於2000年,是一篇辭賦駢文。其文氣勢浩蕩,狀形、狀色、狀聲,使人如臨其境
作品名稱
龍門賦
作    者
孫繼剛
創作年代
庚辰歲末(2000年)
文學體裁
辭賦駢文

龍門賦作品影響

網絡、報刊媒體等多家轉載

龍門賦作品介紹

如其文開篇對龍門地理特徵及名稱由來的描寫:
“赫赫天功兮,兩山對峙;錚錚神斧兮,一水經中。闕之所成兮,得應龍之偉力。門之所開兮,應牧童之靈聲。號伊闕兮,依山水而蜚譽;稱龍門兮,賴帝威而流名”。
著名辭賦作家孫繼剛(右)和龍門管委 著名辭賦作家孫繼剛(右)和龍門管委
其中狀物、抒情以至於交代“龍門”之名的來歷,只用幾十個字就將其不凡的氣勢渲染出來,達到先聲奪人的效果,用心細細品味,兩漢文章的風韻和盛唐氣勢的宏大盡在其中。對龍門石窟的開鑿歷史以及典型的藝術造像敍述描寫,其文字始而平實,繼而華茂,巧妙地加以點染,突出了石窟造像恢弘博大的藝術感染力:“遙遙石窟兮,北魏始鑿;浩浩古陽兮,清初易名。本尊釋迦兮,雕以石像;繼尊老君兮,復以泥形,佛道無奈,不共一洞之瑞氣;釋迦有幸,重現昔日之尊容。釋迦袈裟,如薄絲之將垂;佛教故事,在石壁而欲生。七寶佛塔,磋峨雲峯;清秀飛天,翱翔長空。”
龍門石窟是一個博大精深的藝術寶庫,如此龐大的藝術世界,濃縮到一篇賦中,能否窮盡龍門藝術的精妙?在這裏,作者不以發議論、述哲理為主,而是把落筆的着重點放在鋪陳狀物方面。比喻、誇張、排比等多種修辭手段都運用得十分巧妙。如寫石窟造像,多使用形象化的比喻,間以排比,將感情色彩點綴其中。節奏鮮明,讀之琅琅上口。再如對龍門一些主要石窟造像藝術及特點的交代多用鋪陳,直敍其事,而將誇張融入抒情語句中。這樣虛實結合,恰到好處地用文字營造一個優美、宏大的藝術世界。
龍門石窟管理局李振剛局長告訴我,這本書的作者是洛陽市委組織部常務副部長孫繼綱先生。這才使我大吃一驚。我怎麼也不能將其賦的作者與一個政工幹部聯繫起來。因為穿行其賦的字裏行間,猶如進入一個幽深古樸的藝術世界,遠古的斜陽正照耀在那裏。李局長告訴我,孫繼綱先生從小就熱愛龍門藝術,後來一直對龍門藝術有一定的研究,並提出了一些獨到的見解。他有着相當深厚的古典文學藝術功底。出於對龍門藝術的熱愛,歷經數月,幾易其稿,寫成《龍門賦》一書。
賦者,兩漢時期盛行的文體,後來衰落。在今日文學出版物裏,“賦”這種文體就十分罕見了。然而,孫繼綱先生獨具匠心,使這一古老的文體又激揚起了生命力。他用簡潔、精巧而優美的文字,雕鑿了“龍門”藝術的另一世界,這一切源於他對祖國文化遺產的執着和熱愛。

龍門賦作者簡介

孫繼綱,字啓軒、升軒,現任洛陽大學辭賦研究所所長、中華辭賦家聯合會總顧問、中國辭賦學會理事。 1993年起陸續發表了《白雲山賦》,《龍門賦》,《牡丹賦》,《與友論花賦》。
孫繼綱,洛陽辭賦研究所所長,一篇《龍門賦》讓他名聲大噪。此賦寫來字字珠璣,文筆錦繡,文采華麗,辭藻豐富。特別對佛學有很深很透徹的瞭解和修為。“洛陽龍門,形勝譽甲天下”開篇就氣勢非凡,“洞窟星羅,映先祖之智能;石龕棋佈,展華夏之文明”展現一千多年的佛學史。“石窟,融南北文化為其體;藝術,樹中原風格為其旌。文化造極,四海稱頌;藝術登峯,五洲認同”對石窟藝術大加讚歎。“南洞阿彌陀,胸袒慈懷,蠶眉橫卧;北洞無量壽,手指天地,尊容自呈。”為各類佛像的姿態描寫的栩栩如生,活靈活現。

龍門賦賦文展示

龍門賦 作者:孫繼剛
洛陽龍門1,形勝譽甲天下,石窟聲蜚寰中,今膺列世界遺產名錄2,故感之以賦曰:
赫赫天功兮,兩山對峙3錚錚神斧兮,一水經中4。闕之所成兮,得應龍之偉力5;門之所開兮,應牧童之靈聲6。號伊闕兮,依山水而蜚譽;稱龍門兮,賴帝威而流名7。
若夫形勝之妙,儼然超塵。巍峨翠黛,崢嶸闕門。穿岸柳以觀瀑,臨飛泉而聆琴8。投望眼以石樓9,聞傳説以石 筍10。循雕欄而拾階,凝婪目而醉人。凌清波而曠心,跨卧虹而怡神11。兩岸青山兮,接乎碧空;一帶秀水兮,連乎蒼旻。日耀香山兮12,輝灑伊闕;佛居天竺兮13,光照龍門。峯生嵐兮,常騰氤氲之氣14,佛有靈乎?時繞雯靄之雲15。
若夫石窟開鑿16,源於北魏;洞龕功竣,延至北宋。浩浩乎,歷時四百餘載;洋洋乎,鑿窟兩千有零。洞窟星羅,映先祖之智慧;石龕棋佈,展華夏之文明。佛像十萬尊,尊尊互異;石塔五十座,座座相迥。碑刻三千,各彰異彩;精品二十,自顯獨風17。
若夫石窟藝術,渾然天成。蔚為大觀,藴涵厚豐。遠師印度石刻之藝,近承雲岡雕飾之風18。上集佛道造像之長,下開擬實塑佛之宗19。洞窟排列,參差錯落;佈局組合,和諧一統。雕刻技藝,嫺熟流暢;造像特點,栩然如生。石窟,融南北文化為其體20;藝術,樹中原風格為其旌21。文化造極,四海稱頌;藝術登峯,五洲認同。
且夫,緣潛溪而名寺22,列鐘山之首庭23。尊彌陀為主佛24,奉教主為神明。禮者摩肩,拜者接踵。吾道天王之雄壯,爾雲菩薩之文靜25。出潛溪而南行,覓石匾之來蹤。有隱士曰陳摶,命不凡而題詠。自比為“天岸馬”,己喻之“人中龍”26。
賓陽三洞兮27,釋迦居中28。褒衣博帶兮29,袈裟輕盈。迦葉左侍兮30,嚴謹持重;阿難右立兮31,温文虔誠。文殊普賢32,凝眸若思,心儀妙德;南北二菩,含睇若哂33,面駐春風。飛天環穹而翔34,衣也飄飄;香音弄琴而歌35,聲也融融。維摩故事36,表以繪畫之技;本生傳説37,達以雕刻之工。太子倡施捨38,竟以自身飼虎;帝后重禮佛39,親率臣僕而行。浮雕十神40,若鳥若象,若獅若龍;法器十 般41,如河如山,如火如風。遂良書法42,兼娟兼秀;佛龕古碑43,垂德垂功。南洞阿彌陀,胸袒慈懷,蠶眉橫卧;北洞無量壽44,手指天地,尊容自呈。
泱泱萬佛兮,不棄一洞之陋45;嵬嵬彌陀兮,盡述佛法之竑46。魁然壯士兮47,力託蓮花寶座;虔然弟子兮48,靜聆佛傳真經。絢麗蓮花兮,綴熠熠之背光,或含苞,或怒放,或斜依,或亭立,惟妙惟肖49;紛呈菩薩兮,委欣欣之芙蓉,或端坐,或翻滾,或嬉戲,或私語,傳神傳情50。南北樂伎兮,掛束胸之綺襦,有吹竽,有弄笛,有擊鼓,有彈箏,音韻有異51;兩廂舞伎兮,着曳地之羅裙,有扭腰,有撫首,有伸臂,有踮足,姿色弗同52。洞外觀音兮,左執淨瓶,右舉拂塵,乃雕品之傑作53;京劇蘭芳兮,左側凝視,右廂琢磨,扮洛神之成功54。
傲然蓮花兮,佛界雅品;孑居一洞兮,不落俗塵55。主張出世兮,皈依佛門56;教化眾生兮,永為芳鄰。洞南有石罅,於斯可窺一線光天57;昔日曾卧龍,由此而騰九重祥 雲58。石牛一溪,旁刊“龍門”兩字59;郭方二路,史載至善之舉60。
若夫窟龕規模之大,藝術之精,獨奉先一寺61。巍然像龕兮,氣度恢弘;浩然石雕兮,風韻獨成。盧舍中居,鴻顏天就;螺髻上盤,月容世崇。高鼻垂耳,其氣似神;細眉長目,其質若鍈。端居蓮座,覃思恢恢之佛法;澹賜悦色,俯瞫芸芸之蒼生62。弟子菩薩兮,左右侍奉,眉清目秀,慈顏善容;天王力士兮,兩廂守定,形高體大,威儀雄風。慕大師之韋機,獨秉匠心;攜無名之工匠,共建奇功63。對比誇張,絕藝初試;烘托渲染,極品天成。觀者贊曰:斯寺也,神品蓋世,久負盛名,頗具大唐之風者焉!
遙遙石窟兮,北魏始鑿;浩浩古陽兮,清初易名。本尊釋迦兮,雕以石像;繼尊老君兮,復以泥形64。佛道無奈,不共一洞之瑞氣;釋迦有幸,重現昔日之尊容65。釋迦袈裟,如薄絲之將垂;佛教故事,在石壁而欲生66。七寶佛塔,嵯峨雲峯;清秀飛天,翱翔長空67。魏碑書法,形神兼重。結體用筆,隸楷之中。氣勢剛健,字形端正。極品二十,十九其中68。
中醫草藥,獨闢傳承蹊徑。藥方百四,共顯祛病神功69。動植礦物,因患而組合;丸散膏湯,視恫而調整。辨證施治,堪為行醫之要;對症下藥,實乃除瘝之銘。咦!是洞也,立意獨特,效用顯明。留古醫應用之寶鑑,紀中醫發展之里程。
至乃,或有君已訑矣70。豈知走馬觀花,西山尚未盡覽;幽室讀經,東山更有佳境71。譬之東南山麓,有寺看經72。釋迦涅盤,佛法世承73。羅漢念九,寺中有形74。摩訶迦葉,為之先導;菩提達摩,乃其後從75。年之老少有別,體之胖瘦分明。個有高矮之分,相無情表屢同。端燻爐而禮佛76,撫念珠而慎行77;捻蓮花而睎潔78,持錫杖而信誠79。氣氛肅穆,隊列齊整,有似乎佛教儀式,正當進行。
東山有溝兮,萬佛相稱80;北坡有龕兮,觀音為名81。郡王武重規洞,天授始鑿,流翠香山腳下,大功未竟82。西方淨土變龕,居易捐造;束腰蓮花座上,彌陀無聲83。化佛雲頭端坐84,供菩身側侍奉。殿閣參差山巒,雲氣繚繞天空。絲竹之音嫋嫋,悦以人耳;舞伎之影憧憧,慶以昇平。千手觀音,深居摩崖像龕;千臂屈伸,宛若孔雀開屏85。 擂鼓台上,曾留武后履痕86;擂鼓洞裏,常存萬佛尊影87。是洞也,頂飾蓮花兮,窟作穹窿;周列羅漢兮,壁題譜宗88。主佛彌勒兮,背光瑆映89;四面諸佛兮,袈裟朦朧。彌陀佛經,工楷而書;窟龕佛像,禪宗所營90。
嗟乎!“龍門十寺,觀遊之勝,香山首焉91。”如寺者,始建兮於北魏,重修兮垂唐功92。踞香山而守闕,面伊水而採風。景危樓之切漢,仰飛閣之凌空。橋卧廊回,亭立樓聳;竹翠松茂,徑幽林靜。武后巡幸,命臣賦詠,袍賜東君,旋易宋公93。詩聖居易,愛有獨鍾,修寺撰文94,銘刻寺中。香山居士95,結故吏遺老,飲酒連樓廊;少傅白公96,邀文壇摯友,賦詩寺前亭。香山古剎,洛中游宴之所;文人學士,絡繹不絕其中。佺期吟詩,“北闕峨峨連翠雲”97;元衡詠句,“鐘磬寥寥半碧空”98。浩然林端識香氣99,杜甫月下散清影100。韋應物詩讚香山泉101,李太白賦寫松下風102。樂天終留十卷詩103,後生常詠萬世情。
星移斗轉,朝替代更。殿閣時增時損,樓廊時修時傾。及至康熙,再盛芳名104。鑿石為基,取木作棟。建祠建塔,造殿造亭。舊制非非,故風仍仍。高宗弘曆,嵩嶽祭奉。歸臨香山,留詩碑亭105。蔣氏介石,香山攬勝,增築層樓,避暑寺中106。於此懷古,似存大禹舊跡;處斯感今,猶沐洛城新風。
或有寺北白園107,長眠樂天;琵琶峯上,詩弦常彈。詩家商隱,為詩聖撰文;宰相白敏,替少傅書丹108。愛酒愛詩,得山水之樂而賦之;憂國憂民,於眾生有益則諫焉。修香山寺,疏八節灘109。謀萬丈長裘,願洛城共暖110。名垂青史之上 ,譽留後人心間。今日白園,景色非凡。政府闢地而護111,遊人拜謁其墦。竹影搖曳,溪水綿綿;碑廬崔巍,詩廊奐奐。古柏挺拔,翠蔭如煙;伊水潺湲,清流若絹。居易其人,由此或知一二;伊闕其景,於斯可窺一斑。
蓋雲:兩山之鬱郁兮,一水瀅瀅。窟龕之琳琅兮,寺庭危聳。傾世之美色兮,無以齊名。任汝之細觀兮,隨爾詳評。
庚辰歲末於盈科齋

龍門賦賦文註釋

1. 龍門:位於洛陽城南緊靠市區的龍門山。因兩山對峙,伊水中流,天然若門,而稱“龍門”,又因望之如闕,而稱“伊闕”。
2. 膺列世界遺產名錄:指二○○○年十一月三十日,北京時間上午九時十六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澳大利亞凱恩斯市舉行的第二十四屆世界自然和文化遺產委員會全體會議上,順利通過洛陽龍門石窟為世界文化遺產,並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3. 赫赫天功:指約在二十萬年前,龍門山體中縱橫交錯的喀斯特溶洞,經伊水長期沖刷、侵蝕而形成了一道南北長約一公里的峽谷,久而久之,大自然的力量,將龍門山割裂成東西兩廂,形成了兩山對峙的地貌。
4.錚錚神斧:據傳説,在龍門尚未開鑿時,山南一片洪水。玉帝派大禹來治水,大禹揮動神斧,將大山劈為兩段,伊水從中穿過,直入黃河。《淮南子》、《水經注》、《漢書·溝洫志》中均有“大禹鑿龍門,劈伊闕”之記載。
5. 得應龍之偉力:據傳説,水虺歷千年而為蛟,蛟歷千年而為龍,龍歷千年而為應龍,應龍乃龍中之神。古時,龍門山南湖中有一條巨大應龍,力大尾堅,見大禹治水功效甚微,就騰空而起,用尾猛甩山之正中,很快形成了一個豁口,後因龍尾受傷,不能繼續開山,大禹即騎上應龍自太湖取一石砭,並用之將山砸開,伊水中流,遂稱為伊闕。
6. 應牧童之靈聲:據傳説,古時龍門山下有一財主,家有兩個傭人,男名山娃,主管放羊;女名水秀,負責打雜。天長日久,兩人相愛,財主為使山娃把羊放好,答應只要羊滿山坡即許水秀為妻。一天山娃趁羊已吃飽躺在一樹坑中休息,只聽大山肚中隆隆作響,並有人問:“龍門開不開?龍門開不開?”山娃自感蹊蹺,問一長者,長者曰:千萬不可説開,否則山體崩裂,洪水暴發,會造成災害。冬去春來,羊滿山坡,山娃向財主提出與水秀成親之事。財主不僅不允,反而於當晚賣了水秀。山娃心痛如絞,跑至山上,又聽到山中有人問:“開不開?”一氣之下,山娃大喊:“開吧!”只聽“譁”地一聲巨響,山裂兩半,洪水下泄,淹死了財主,吞沒了莊田,山娃從水中救出了水秀。大水之後,伊水兩岸人民富裕,林茂糧豐。
7. 賴帝威而流名:據《元和郡縣圖志》載:“初,煬帝嘗登邙山,觀伊闕,顧曰:‘此非龍門耶?自古何因不建都於此?’僕射蘇威對曰:‘自古非不知,以俟陛下。’帝大悦,遂議都焉。”自此伊闕改稱龍門。
8. 觀瀑……聆琴:指遊客臨禹王池(俗稱哈蟆嘴)畔,可觀數股清泉瀑瀉池內,亦可聽泉落水中,丁冬如琴。
9. 石樓:位禹王池上方,依山築一石台,台上築一石房,稱之為石樓。兩側石柱上有一楹聯:“獨自登高能遠望,相逢席地可談天”。
10. 石筍:亦稱石砭,石質為太湖石,相傳是大禹鑿龍門時的工具。據有關專家考證,池中石筍實際是白居易晚年在洛時的遺物。
11. 卧虹:指龍門橋。因橋為拱形,似彩虹橫跨伊水而稱之。
12. 香山:位於龍門東山,因地產香葛而得名。
13. 天竺:指龍門西山,古時曾稱為天竺山,並建有天竺寺。在龍門寺溝村發現有《龍門山天竺寺修殿記》碑一通,楷書碑文記述了龍門西山天竺寺興廢的過程。
14. 嵐:指山裏的霧氣。氤氲:形容雲氣之盛。
15. 雯靄:雯,有花紋的雲彩。靄,雲氣。龍門石窟申報世界文化遺產成功,二○○○年十二月十五日,市裏為之舉行慶典活動,開幕之時,西山奉先寺前呈現彩雲繚繞的奇特現象。
16. 石窟開鑿:龍門石窟開鑿於北魏太和年間,歷經東魏、西魏、北齊、北周、隋、唐、五代、北宋,前後長達四百多年。據統計,龍門東西兩山現存窟龕二千三百四十五個、佛像十萬餘尊、碑刻題記二千八百多塊,各種石雕佛塔五十餘座。
17. 精品二十:指二千八百多塊碑刻題記中,有精品二十,即所謂《龍門二十品》。
18. 遠師……近承:指龍門石窟在開鑿過程中,既學習了印度石窟雕刻藝術的長處,又繼承了雲岡石窟雕刻藝術的風格。
19. 上集……下開:指龍門石窟的雕造不僅聚集了佛教、道教造像的長處,還模擬武則天的實際相貌,塑造了盧舍那大佛的形像。
20. 融南北文化為其體:北魏遷洛後,由於受古都洛陽先進而深厚的漢族歷史文化的影響,南北文化進一步融合,形成了龍門石窟在造像藝術上秀骨清姿、寬袍大袖、表情温和、瀟灑飄逸的特徵。入唐以後,則演變為軀體豐腴、面相圓潤、隆胸細腰、典雅端麗的藝術風格。
21. 樹中原風格為其旌:龍門石窟劃時代的中原藝術風格,好像是一面旗幟,迅速影響到全國、甚至影響到域外的造像藝術。如鞏義石窟寺、吉利萬佛山、新安西沃、四川樂山、甘肅炳靈寺、敦煌莫高窟以及域外日、韓等石窟造像,都受到了中原石窟造像藝術風格的影響。
22. 潛:指潛溪寺下所藏源源不斷的潛在溪流,該寺建於一千三百多年前的唐高宗時期,並因此稱潛溪寺。
23. 鐘山:指龍門西山,古時曾稱鐘山。
24. 彌陀:阿彌陀佛的略稱,佛教稱其為西方極樂世界的教主。
25. 菩薩:梵文菩提薩埵的簡稱。原為釋迦牟尼修行尚未成佛時的稱號,人們一般對崇拜的神像稱為菩薩。
26. 陳摶:(?至九八九年)宋人,道士,字圖南,自號扶搖子,亳州真源(今河南鹿邑)人。後唐長興中,舉進士不第,遂絕意仕途,隱於武當山,後移居華山。着有《無極圖》和《先天圖》。潛溪寺南路西崖壁上鑲一石匾,上刻陳摶所書“開張天岸馬,奇逸人中龍”詩句。
27. 賓陽三洞:位於龍門西山北部,分中、南、北三洞。北魏時稱“靈巖寺”,清順治年間始稱賓陽洞。開鑿時間從北魏宣武帝景明元年(五○○年)到正光四年(五二三年),歷時二十四年仍未完工。南北二洞至唐太宗貞觀,高宗永徽、咸亨年間完工。
28. 釋迦:即釋迦牟尼,(約前五六五至前四八六年),佛教創始者,釋迦族人,釋迦牟尼意即為“釋迦族的聖人”,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羅衞國(今尼泊爾境內)淨飯王的兒子。相傳他二十九歲時痛感人生各種苦惱,不滿當時婆羅門神權的統治,出家修道,遍訪名師,經六年苦行在佛陀伽耶菩提樹下“成道”。此後即在中印度各地遊行教化,多獲信眾。他的弟子將他一生所傳教法記錄整理,成為經、律、論“三藏”,並逐漸成為世界性的宗教。
29. 褒衣博帶:古代儒生的裝束,猶言寬袍大帶。《漢書·雋不疑傳》有“褒衣博帶,盛服至門上謁”句。
30. 迦葉:釋迦十大弟子之一,迦葉為摩訶迦葉(音譯)之簡稱。摩訶是大的意思,迦葉是他的姓。他在佛弟子中年高德重,辦事嚴謹,稱為大迦葉。釋迦涅盤後,佛教第一次結集“三藏”時,他是首座(即現在講的召集人),中國禪宗説他是傳承佛法的第一代祖師。
31. 阿難:釋迦十大弟子之一,阿難為阿難陀(音譯)之簡稱。意譯“無染”或“慶喜”。出家後隨侍釋迦二十餘年,長於記憶,聰慧過人,稱多聞第一。在釋迦涅盤後,第一次以大迦葉為中心,進行“三藏”結集(會誦)時,他是主誦人。中國禪宗説他是傳承佛法的第二代祖師。
32. 文殊:佛教大乘菩薩之一,文殊師利(音譯)之簡稱,意譯為“妙吉祥”、“妙德”。以智慧知名,和普賢並稱,作為釋迦的脅侍,侍左方。普賢:佛教大乘菩薩之一,以“行願”著稱,和文殊並稱,作為釋迦的脅侍,侍右方。
33. 含睇若哂:睇,斜視,流盼。哂,微笑。《楚辭·九歌·山鬼》中有“既含睇兮又宜笑”句。
34. 飛天:佛教中指在空中飛行的仙人。
35. 香音:亦即飛天,在佛教中稱香音神,是能奏樂、善飛舞、滿身香氣的美麗仙人。
36. 維摩:指《維摩經》,是一本佛教經書,在賓陽中洞內壁崖面最上層,把這本經書中的故事,用繪畫的方法和雕刻的技術表現出來。
37. 本生:指《本生經》,也是一本佛教經書,印度佛教徒把許多民間寓言和傳説編成敍述釋迦牟尼前生的一本經書,在洞中用雕刻的方式表達出來。
38. 太子倡施捨:指賓陽中洞所刻的須達那太子《施捨圖》和薩埵那太子《捨身飼虎圖》。
39.帝后重禮佛:指賓陽中洞所刻的《帝后禮佛圖》,反映了皇帝、皇后出行禮佛的壯觀場面。
40. 浮雕十神:即賓陽中洞的十神王浮雕。即河神王、山神王、火神王、風神王、鳥神王、象神王、獅神王、龍神王、樹神王和珠神王。
41. 法器十般:即浮雕十神王手中所持的十種不同法器。即河、山、火、風、鳥、象、獅、龍、樹、珠。
42. 遂良:即褚遂良(五九六至六五八或五九七至六五九年),字登善,唐大臣,錢塘(今浙江杭州)人。太宗時歷官起居郎、諫議大夫等職。博涉文史,是唐代著名的書法家。
43. 佛龕古碑:指賓陽中洞外南側所刻褚遂良書寫的《伊闕佛龕之碑》,上刻唐太宗第四子魏王泰為其死去的母親文德皇后長孫氏做功德造像的一篇發願文。
44. 無量壽:即阿彌陀佛,意譯為“無量壽”,北洞主像,手印別緻,一手指天,一手指地,似天地間唯我獨尊。
45. 泱泱萬佛:指萬佛洞,位龍門西山中段,因洞內刻有一萬五千尊佛像而得名。該洞完工於唐高宗永隆年間(六八○年)。
46. 嵬嵬彌陀:指萬佛洞主尊阿彌陀佛,像高五點六五米,巍然結跏趺坐於束腰八角蓮花須彌座上。一手貼身斜舉胸前,一手撫膝,這種手勢表示他在説法。竑,廣大。
47. 魁然壯士:指束腰蓮花座底部所雕四個承託蓮花寶座的力士。
48. 虔然弟子:指主像兩側的弟子,其狀似在認真聽主佛説法。
49. 絢麗蓮花:指主像背光之上雕刻的五十四朵形態不同的蓮花。
50. 紛呈菩薩:指每枝蓮花上所雕姿態各異、形象生動的菩薩。
51. 南北樂伎:指南北兩壁雕飾帶中雕刻的樂伎。
52. 兩廂舞伎:指兩側雕飾帶中雕刻的舞伎。
53. 洞外觀音:觀音,佛教大乘菩薩之一,本譯作觀世音,因唐人避“世”字諱,略稱觀音。洞外觀音,指萬佛洞外龕南壁上所雕的一尊約八十五釐米高的觀音造像。從雕刻藝術上講,比例勻稱適度,體態變化微妙,是龍門石窟中唐代觀世音雕品的傑作。
54. 京劇蘭芳:指中國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梅蘭芳參觀龍門時,在萬佛洞外觀世音雕像前凝視良久。之後梅仿照這尊觀世音雕像的形態,成功地塑造了洛神的形象。
55. 傲然蓮花:蓮花是象徵佛教的名物,它出淤泥而不染,潔身自處,傲然獨立,孑居一洞,該洞因窟頂雕有一朵精美的特大型蓮花而稱蓮花洞。
56. 皈依:原指佛教的入教儀式,後泛指虔誠地信奉佛教或參加其他宗教組織。這裏指佛教所主張的出世人格與蓮花出污泥而不染、潔身自處、傲然獨立的品格有着天然的契合。因之,蓮與佛才能共處一洞,結為芳鄰。
57. 石罅:罅,縫隙。石罅即石縫,位於蓮花洞南路邊的絕壁上,直通山頂,因斜漏一線光天,故又稱“一線天”。
58. 昔日曾卧龍:舊時傳説,石縫下邊是真龍卧處,後來,真龍自石縫飛昇而去。
59. 石牛一溪:據説昔日每雨,山水自一線天下注,澌流作響,故俗稱“澌流溪”。時間久了,當地人把音念轉為“石牛溪”,溪旁刊有楷體“龍門”兩字,以紀此乃真龍飛昇之處。
60. 郭方二路:石牛溪旁邊崖壁上,刻有“郭公路”、“方公路”楷體大字,分別記載清雍正五年(一七二七年)滿洲人郭朝鼎和乾隆十三年(一七四八年)特授洛陽縣正堂方有光修路的碑記。
61. 奉先寺:位於西山中部山腰,又稱“大像龕”。宋金時代,曾依龕增建了木結構的保護性建築,中龕五間,兩側各兩間,共九間,故又稱“九間房”,是龍門唐代石窟中規模最大、藝術最精的石窟,也是整個龍門石窟的代表作,有着高超的藝術風格。該寺始建於唐高宗永徽六年(六五五年)至鹹享三年(六七二年),武則天為此曾捐助脂粉錢二萬貫。奉先寺南北寬三十六米,東西進深四十點七米,雕有一佛、二弟子、二菩薩、二天王、二力士等九尊像,是佛教羣像配置中最全面的一處。主像盧舍那佛,通高十七點一四米,其中頭部高四米,兩耳分別為一點九米,為龍門石窟最大的佛雕。盧舍那佛像是佛的“報身”像,表現了佛的智慧和功德的形象。佛教教義裏,佛、菩薩都是男性,武則天出於政治的需要,將盧舍那大佛塑成中年婦女的形象。
62. 俯瞫蒼生:瞫,往深處看,俯瞫蒼生即俯視蒼生,並有看得深看得透的意思。
63. 韋機:唐高宗時期著名的宮廷建築藝術家,任大使、司農寺卿兼領將作、少府二司,任內負責奉先寺工程的修造。在盧舍那大佛的塑造過程中,他和其他沒有留下姓名的工匠藝師,調動一切造型藝術手段。所塑盧舍那大佛,形象上追求莊嚴、雄偉而又睿智、慈祥的性格。其嘴角微翹,似呈微笑狀,頭部稍低,略作俯視態,與虔誠的信徒和禮佛者仰視的目光交匯在一條斜線上,令人畏而不懼,使人感到可親、可敬,使整個像龕的主題顯示出畫龍點睛、更加鮮明的藝術效果。
64.遙遙石窟:指始鑿時間最早的石窟寺。老君:即老子,道教創始人,用道來説明宇宙萬物的演變。約在清初,該寺始得古陽之名,位於龍門西山南部,開鑿於北魏太和十七年(四九三年)都城遷洛之際,至唐高宗時期竣工,經歷一百九十年左右,該洞主尊釋迦牟尼。到了清末光緒年間,道教徒將主像覆泥,塑成太上老君的形象。因相傳老子曾煉丹於此,故又稱“老君洞”。
65. 釋迦有幸:指後來將釋迦牟尼石雕像外塑泥撤除,使佛的尊容重現。
66. 佛教故事:指在古陽洞中所雕的佛教故事,栩栩如生,好像要從石壁上走下來。這些佛教故事有:乘象人胎、途經盧毗尼花園、樹下誕生、步步生蓮、九龍灌頂、報喜、阿私陀佔相立為太子、山林久思、遣散僕馬和苦修成道等。
67. 七寶佛塔:指古陽洞中壁面上雕刻的一座七寶塔。七寶,為七種寶物,諸如金銀、珍珠、瑪瑙、珊瑚、硨磲、琉璃之類(對此諸經論説法大同小異)。塔身為三層閣樓式,高聳雲端。遺憾的是該塔已被盜鑿損壞,現存塔檐兩側還有六個飛天形象。
68. 魏碑書法:魏碑,指北魏、東魏、西魏時期的碑誌造像等刻石文字,其書法水平,以北魏為高。在金石碑刻久負盛名的《龍門二十品》中,就有十九品在這個洞裏,這是研究北魏書法藝術最珍貴的資料,也是碑刻書法的代表,在中國書法藝術發展史上佔有重要一頁。
69. 藥方百四:指藥方洞,位於龍門西山南部下層,開鑿於北魏孝莊帝永安三年(五三○年),因洞中刻有古代藥方,故名藥方洞。該洞有藥方一百四十個,所用藥物涉及動物、植物、礦物三類,計一百一十九種。製劑方法有丸、散、膏、湯,用藥方法有內服、外敷、燻洗,也有針灸和燻洗並用的。洞中藥方可以治療的疾病有四十六種,是中國古代最早的石刻藥方,為研究古代醫藥學留下了極為寶貴的資料。
70. 訑:自滿自足的意思。
71. 東山更有佳境:指東山自然景觀之絕妙和人文景觀之豐富,特別是在洞窟營造及雕品方面,周紹良《龍門石窟志》有“西山一山,不如東山一灣”的説法。
72. 看經寺:位於東山南部,是東山最大的洞窟。據有關專家考證,看經寺屬禪宗洞窟,開鑿時間約在武周時期,最遲也不會晚於唐玄宗開元天寶年間(七一三至七五六年)即安史之亂以後。
73. 涅盤:佛教用語,指所幻想的超脱生死的境界。
74. 羅漢念九:即羅漢二十九代。念,廿的大寫體。據《付法藏經》載,釋迦涅盤後,將佛法傳給摩訶迦葉,摩訶迦葉傳給阿難,以後代代相傳,一直傳至菩提達摩,共二十九代,即佛教中所講的西土二十九代祖師。
75. 菩提達摩:簡稱達摩,中國佛教禪宗的創始者,相傳為南天竺人,南朝宋末航海到廣州,又往北魏洛陽(舊説達摩過金陵時,與梁武帝面談不契,遂渡江北去),後往嵩山少林寺。傳説達摩在此面壁九年,現嵩山還有達摩洞。
76. 燻爐:佛教器物名詞,用以薰香的爐子,大小不等,小的可端在手中。南朝謝惠連《雪賦》中有“燎燻爐兮炳明燭,酌桂酒兮揚靖曲”句。
77. 念珠:佛教器物名詞,亦稱佛珠,佛教徒唸佛時用以計數的工具,通常用香木(也有用瑪瑙、玉石)製成的圓珠,串成一串。粒數有十八顆、二十七顆、五十四顆、一百零八顆之分。
78. 睎:仰慕的意思。
79. 錫杖:佛教器物名詞,又叫聲杖。僧人所持,杖頭安裝有環,搖動作響,材質以錫為主,故名錫杖。
80. 東山有溝:指萬佛溝,位於龍門東山南部,東西走向,以溝口南側有一大萬五佛洞而稱萬佛溝
81. 北坡有龕:指溝之北側崖坡上的救苦觀音像龕,有唐德宗貞元七年(七九一年)所刻《救苦觀世音菩薩石像銘並序》題記。龕內雕救苦觀音立像一軀,其形象顯得臃腫笨拙,已失去盛唐時作品的活力和精神。在研究中晚唐造像特徵方面具有一定代表性。
82. 郡王武重規:即高平郡王。武周天授元年(六九○年)被封為郡王后始開鑿高平郡王洞,工程未完即卒。
83. 西方淨土變龕:出高平郡王洞東進,一露天佛龕,相傳為白居易捐資雕造,主尊阿彌陀佛。
84. 化佛:按佛教所釋,佛、菩薩等以神力化作佛形的稱之為化佛。
85. 千手觀音:指在萬佛溝深處北崖,有一高約二米的露天像龕,內雕觀世音菩薩立像。此觀音像額上刻一眼,十二手臂做不同屈伸動作,身後又伸出無數只小手,其手展掌向天,掌心各刻一眼,千臂呈輻射狀,宛若孔雀開屏,美麗多姿,故又稱千手千眼觀音
86.擂鼓台:位於龍門東山萬佛溝口南側,天授元年,武則天巡幸香山寺,曾在此設擂鼓祠,因此得名擂鼓台。
87. 擂鼓洞:指在擂鼓台依崖並列開鑿的三個洞窟,其中,中洞窟內四壁鐫小坐佛一萬五千尊,為別於西山萬佛洞,故稱“大萬五佛洞”。
88. 壁題譜宗:擂鼓台三洞之中洞,周壁雕有四方諸佛,壁基雕有二十五代羅漢譜系。
89. 瑆映:瑆,玉光。映,映照。
90. 禪宗:中國佛教派別之一,以專修禪言(佛教修行方法之一)為主。南朝宋末菩提達摩由天竺來我國傳授禪法而創立。
91. 龍門十寺句:為唐代詩人白居易語。龍門的山水名勝,不但吸引古人在此開窟造像,還使他們在山畔峯間廣築寺剎,自北魏至唐宋,有石窟、靈巖、幹元、廣化、寶應、天竺、敬善、崇訓、奉先、香山等十座著名寺院,其中香山寺最為恢弘。清愛新覺羅·弘曆題香山寺二首》中有“龍門凡十寺,第一數香山”句。
92. 如寺:指香山寺。該寺始建於北魏熙平元年(五一六年)。武周天授元年梁王武三思奏請武則天予以重修。
93. 武后巡幸句:東君,指左史東方虯。宋公,指詩人宋之問。據《唐詩紀事》載,武后游龍門,命羣臣賦詩,先成者賜錦袍。左史東方虯詩成,拜賜,坐未安,之問詩後成,文理兼美,左右莫不稱美。乃奪錦袍易之。
94. 修寺撰文句:指唐太和六年(八三二年),白居易(時任河南尹)因為其密友元稹寫墓誌銘,得酬金六七十萬,用這筆私款發願修香山寺,並親自撰寫了《修香山寺記》一文,銘刻寺中。
95. 香山居士:白居易常住香山寺內,自號“香山居士”,並與當時的八位故吏遺老結為“九老會”,常同遊香山寺,在這裏飲酒賦詩。
96. 少傅白公:白居易曾任太子少傅之職,故稱少傅白公。
97. 佺期:即沈佺期(約六五六至七一三年),唐代詩人,字雲卿,河南內黃人,詩多應制之作(即奉皇帝之命而寫作詩文)。在他的《從幸香山寺應制》一詩中有“南山奕奕通丹禁,北闕峨峨連翠雲”句。
98. 元衡:即武元衡(七五八至八一五年),唐代河南緱氏(今河南偃師緱氏鎮)人,字伯蒼,舉進士,歷官比部元外郎、御史中丞等職。元和二年(八○七年)任門下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兼判户部事。後出為劍南西川節度使。元和八年復為宰相。在他的《春題龍門香山寺》一詩中有“眾香天上梵仙宮,鐘磬寥寥半碧空”句。
99. 浩然:即孟浩然(六八九至約七四○年,一作六九一至約七四○年),唐代詩人,襄州襄陽(今屬湖北)人。早年隱居龍門山,年四十遊長安,舉進士不第。曾遊歷東南各地,詩與王維齊名。在他的《尋香山湛上人》一詩中有“谷口聞鐘聲,林端識香氣”句。
100. 杜甫:(七一二至七七○年)唐代河南鞏縣人,祖籍襄陽,字子美,自稱杜陵布衣,又稱少陵野老。初舉進士不第,遂事漫遊,後官拜左拾遺,遂棄官移居成都,營草堂於浣花溪,繼依節度使嚴武遷工部員外郎。工詩歌,與李白齊名,稱為詩聖。在他的《游龍門奉先寺》一詩中有“陰壑生虛籟,月林散清影”句。
101. 韋應物:(七三七至約七九一年)唐代京兆萬年人,肅宗時入太學:代宗永泰中為洛陽丞。工詩,與王維、孟浩然、柳宗元合稱“王孟韋柳”。在他的《游龍門香山泉》一詩中有“碧泉更幽絕,賞愛未能去”句。
102. 李白:(七○一至七六二年)唐代著名詩人,字太白,號青蓮居士。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秦安),少年即顯露才華,吟詩作賦。在他的《秋夜宿龍門香山寺,奉寄王方城十七丈,奉國瑩上人,從弟幼成,令問》一詩中有“目皓沙上月,心清松下風”句。
103. 樂天:白居易字。白將他在洛陽寫的八百首詩合為十卷《白氏洛中集》,存放在香山寺藏經堂內。
104. 及至康熙句:指現存的香山寺,系清康熙四十七年(一七○八年)重修。
105. 高宗弘曆句:指乾隆(愛新覺羅·弘曆)到嵩山中嶽廟祭祀,路經龍門時曾登遊香山寺,並賦詩二首,刻在石碑上,特設亭保護,稱為御碑亭。
106. 蔣氏介石句:指一九三六年,特為蔣介石、宋美齡在香山避暑而修築的一棟兩層樓房。
107. 寺北白園:即香山寺北白園,因白居易去世後葬於園中琵琶峯上,故稱白園。
108. 詩家商隱句:指白居易墓碑上有唐朝著名詩人李商隱撰文,宰相白敏書丹的《白公墓碑銘》一文。
109. 疏八節灘:八節灘為唐代由古陽洞乘船東渡伊河至香山所經的一段河道,因石峭流急,不便舟楫,白居易捐資疏浚,從而實現了他“誓開險路作通津”、“暗施慈悲與後人”的夙願。
110. 謀萬丈長裘句:取白居易詩意。白氏原詩為“爭得大裘長萬丈,與君都蓋洛陽城”。
111. 政府闢地而護:指洛陽市人民政府為加強對白居易墓這一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保護,於一九八二年劃地四十畝建白園,修道路、浚山溪、植嘉木並依山建有樂天堂、道時書屋、詩廊、碑廬、翠樾亭、白亭、卧石碑、聽伊亭等,從而使白園亭廊鱗次,秀麗無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