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阿富汗人民民主黨

鎖定
阿富汗人民民主黨,建立於1965年1月1日,1978年,在蘇聯的支持下,阿富汗人民民主黨推翻了達烏德的阿富汗共和國政權,建立了阿富汗民主共和國,後曾更名為阿富汗祖國黨,執政直到1992年,該黨被解散。該黨主張建設社會主義制度,黨的領導人有塔拉基阿明卡爾邁勒納吉布拉
中文名
阿富汗人民民主黨
外文名
Peoples Democratic Party of Afghanistan
建立時間
1965年1月1日
解散時間
1992年4月
總    部
喀布爾
建立國家
阿富汗民主共和國
第1任總書記
努爾·穆罕默德·塔拉基
第2任總書記
哈菲佐拉·阿明
第3任總書記
巴布拉克·卡爾邁勒
第4任總書記
穆罕默德·納吉布拉
青年組織
阿富汗民主青年組織
黨    員
50000人(1978.12—1979.1)
意識形態
共產主義馬克思列寧主義
政黨顏色
紅色
黨    報
《人民》《旗幟》

阿富汗人民民主黨成立背景

阿富汗人民民主黨是阿富汗民主共和國執政黨。1965年1月1日成立。前身是“人民黨”。
1967年,因黨內爭權奪利,而分裂成以卡爾邁勒為首的“旗幟派”(因黨報為《旗幟》而得名)和以塔拉基為首的“人民派”(因黨報為《人民》而得名)。兩派的政治觀點,並無重大分歧。
1978年4月,人民民主黨激進分子推翻阿富汗政府,暗殺第一任領導人,組織新政府,並由黨總書記努爾·穆罕默德·塔拉基出任國家元首(革命委員會主席),隨後,黨內兩派又出現分裂。11月,塔拉基將卡爾邁勒等人清洗出黨。 [1] 
1979年9月,塔拉基被其副手部長會議主席哈菲佐拉·阿明所取代。同年12月,蘇聯侵略阿富汗,扶植旗幟派,左翼分子巴布拉克·卡爾邁勒上台。 [1] 
1982年1月,阿富汗人民民主黨中央下發《關於加強抵制反阿富汗敵意宣傳和培養對帝國主義反革命勢力的意識形態顛覆毫不妥協的精神》《關於進一步提高大眾新聞媒體在深化阿富汗民主共和國革命進程中的作用》《關於阿富汗人民民主黨黨員年度訓練的政治學習任務》等文件,決定在全國各類居民中開展羣眾性鼓動運動,提高輿論工具在深化阿富汗民主共和國革命進程中的作用,尤其重點消除阿富汗青年易受各種資產階級和敵對勢力宣傳,以及毛澤東主義意識形態鼓惑的影響。 [2] 
1990年6月,改名為“祖國黨”。
1992年4月,阿富汗聖戰者伊斯蘭聯盟接管政權後,該黨被解散。 [3] 
阿富汗人民民主黨黨旗黨徽

阿富汗人民民主黨組織架構

  • 總書記(Secretary-General)
  • 中央委員會書記處書記(Secretary of Central Committee Secretariat)
  • 中央委員會政治局委員(Member of the Political Bureau of the Central Committee)
  • 調查委員會主席(President of the Committee of Investigation)
  • 國際聯絡部部長(Head of the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Department) [3] 
卡爾邁勒時代黨的領導層:左三為卡爾邁勒,右一為納吉布拉 卡爾邁勒時代黨的領導層:左三為卡爾邁勒,右一為納吉布拉

阿富汗人民民主黨歷任總書記

阿富汗人民民主黨努爾·穆罕默德·塔拉基

第一任總書記:努爾·塔拉基 第一任總書記:努爾·塔拉基
生於1918年,青年時在蘇聯大學學習,後成為反對王國政府的中堅人士。1965年,成立人民民主黨,任第一書記、總書記。1973年,幫助達烏德奪權。
1978年4月,發動政變,奪取政權,4月29日,成立阿富汗民主共和國,出任革命委員會主席團主席,上台後與總理阿明發生矛盾,到1979年9月16日,被阿明政變推翻,在政變中喪生。

阿富汗人民民主黨哈菲佐拉·阿明

第二任總書記:哈菲佐拉·阿明 第二任總書記:哈菲佐拉·阿明
1929年出生,早年留學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獲碩士學位。回國後在教育部任職,1965年加入人民民主黨,1967年人民民主黨分裂後領導人民派。1969年當選國會議員。1978年4月出任副總理兼外交部長。
1979年3月,出任總理,同年7月兼任國防部長,9月16日發動政變上台,任人民民主黨總書記、革命委員會主席團主席、保衞祖國最高委員會主席。同年12月27日蘇聯軍隊入侵,他被殺死。

阿富汗人民民主黨巴布拉克·卡爾邁勒

第三任總書記:卡爾邁勒 第三任總書記:卡爾邁勒
1929年生,1948年,上阿曼尼中學,1951年,入喀布爾大學政治學院學習法律、政治。1953年,因參加反政府活動而被捕,1956年,出獄,後當翻譯員,1959年,重入學院,1960年,畢業。1965年,當選人民民主黨副書記。1967年,成為黨內旗幟派領導人。1977年,與塔拉基聯合,1978年,被捕,“四月革命”獲釋後,出任國家副元首兼第一副總理,到1978年7月下台,任駐捷克斯洛伐克大使,同年11月被開除黨籍,流亡國外。
1979年12月蘇聯入侵阿富汗後,回國出任阿富汗民主共和國總統兼總理,不久阿富汗戰爭全面爆發,1981年他辭去總理職務,到1986年12月下台,定居蘇聯,到1996年病逝。

阿富汗人民民主黨穆罕默德·納吉布拉

第四任總書記: 納吉布拉 第四任總書記: 納吉布拉
阿富汗民主共和國總統。1947年,出生於喀布爾富商家庭,幼年時,隨父親,在白沙瓦居住12年,1950年代,回國上學,1965年,加入人民民主黨。1975年,畢業於喀布爾大學醫學院,1977年,任黨中央委員,1979年,任國家情報總局局長,1981年,為中央政治局委員,1983年,晉升為中將,1985年,任中央書記,1986年1月,任革命委員會主席團委員,5月出任人民民主黨總書記,1987年9月,出任革命委員會主席團主席,1987年11月,出任總統,到1992年4月16日辭職,將權力移交給游擊隊,然後到聯合國駐喀布爾辦事處避難。
1996年9月27日塔利班攻入喀布爾,他被殺死。

阿富汗人民民主黨統戰組織

阿富汗祖國民族陣線(National Fatherland Front of Afghanista)
1981年6月15日成立。是人民民主黨的統一戰線組織,有12個組織(包括人民民主黨、工會和婦女組織)和各方人士參加。按照“國家基本原則”的規定,該陣線在人民民主黨的領導下進行工作。 [4] 
全國委員會(National Committee)
主席(Chairman)
塞勒赫·穆罕默德·澤裏博士
副主席(Vice-Chairman)
蘇萊曼·雷克、賽義德·阿富汗尼、納傑姆丁·庫亞寧、賽義德·伊克拉姆·帕伊吉爾 [4] 

阿富汗人民民主黨失利原因

在阿富汗的現代史上,蘇聯的軍事入侵和佔領,對阿富汗人來講是一段非常重要的經歷,當時執政的阿富汗人民民主黨,在蘇聯的支持下,與國內伊斯蘭抵抗力量,展開長達十年之久的戰爭,在此期間,阿富汗始終沒有真正實現和平與穩定,從阿富汗國家發展的角度來看,人民民主黨的執政,毫無疑問,是失敗的。主要原因有:黨內分裂鬥爭、領導人個性因素、脱離社會現實、堅持一黨專政、過分依賴蘇聯等等,該黨執政,對阿富汗社會、經濟、政治等方面,都產生重要的影響。 [5] 
人民民主黨在阿富汗的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最終失敗的原因。
按照一般的理解,人民民主黨是一個“社會主義革命政黨”,但必需注意一個問題:社會主義革命必需在社會中有大量沒有生產資料、完全依靠出賣生產力無產階級(西方的工人或是中國的佃農)時,才有發生的可能和必要。而在當時的阿富汗,無產階級佔總人口的比例不大,算上要飯的、流氓無產者之類的,也只佔15%。這就要從阿富汗的社會結構説起。阿富汗由於工業化水準極低,到1970年,也只有65萬工人(包括手工作坊裏的工人),絕大多數人屬於農牧民。由於部落制社會保存大量原始共產主義殘餘,因此阿富汗農牧民大多有互助傳統,只要是願意幹活的人,基本上都會擁有個人資產——耕地和牧羣。這些人的生產力水平停留在遊牧社會向農耕社會轉型的狀態下,一般在春季給地播種,然後僱當地城鎮居民幫助照顧莊稼,將牲畜趕往夏季牧場放牧,秋季再回到山下,將畜牧產品賣給城鎮居民,並平分農產品,城鎮居民則多為有生產資料手工業者,同時幫助牧民種地。這些人明顯是自給自足的小有產者。談不上什麼無產階級,也無所謂進行社會主義革命
重要的是,人民民主黨雖説自稱無產階級政黨,但主要是由前王國政權的低級軍官、商人、資產階級、知識分子、中高級公務員組成,真正的工農反而沒有幾個。這種奇異現象也算是阿富汗特殊國情:由於資本主義發展緩慢,官僚資本佔主體,因此阿富汗民族資產階級沒有大財團和壟斷資本,多為工廠主和大商人,這些人受到西方資本主義壓迫最嚴重,因此反而和知識分子一樣傾向於社會主義革命,而阿富汗大部分農牧民幾乎是與世隔絕,對政治毫無興趣,也感覺不到西方資本主義入侵,因此反而很少參加革命,這也就決定人民民主黨必然是政治幼稚的。
後來的一系列事件都證明這一點:人民民主黨執政後,先是照抄蘇聯工業化經驗,要求農牧民全部定居下來,搞合作社集體農莊。可想而知,以阿富汗的環境條件,這樣做就是痴心妄想,接着,他們又認定部落屬於“落後的原始社會殘餘”,要求解散血緣部落組織,這又直接引起民憤,而他們的各種工業化舉措也多半毫無成效,不是完全無法進行(典型的如打算在阿姆河上建超級大壩,把興都庫什山脈內部所有居民點都修通公路等,根本行不通)就是得不償失。很多工廠生產的產品質量低劣、毫無銷路,本國人民又用不上,只能由蘇聯以成本價幫他們處理,而且人民民主黨過度親蘇,甚至打算設計紅色的國旗,還要求婦女一律不得穿巧杜、戴面紗,這直接冒犯全國穆斯林的神聖信仰和數千年的生活習慣,導致公憤,結果其政策是推行一處、就在一處被抵制,國內經濟毫無起色又導致他們向經互會舉債,結果就是欠了根本還不清的外債
在無路可走的情況下,人民民主黨內部矛盾迅速激化,導致分裂。這種現象是政治幼稚的必然結果。“人民派”的內部火併將強硬的民族主義者阿明推上了台,他的搖擺政策直接引發蘇軍入侵,結果全國變成戰場,經濟建設的剩餘成果也被打得一乾二淨,而“旗幟派”的卡爾邁勒、納吉布拉等更是為了保全政權而向蘇聯一邊倒,直接讓人民民主黨和廣大羣眾陷於對立關係。蘇軍敗退後,喪失執政基礎的納吉布拉也就只有死路一條。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