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穆爾察·鐵良

鎖定
穆爾察·鐵良(1863年-1938年),字寶臣,穆爾察氏,滿洲鑲白旗人。清末大臣,宗社黨主要成員之一。鐵良以“知兵”自稱。曾為榮祿幕僚。歷任户部、兵部侍郎及户部尚書等職,曾協助袁世凱創設北洋六鎮新軍。繼任軍機大臣。1906年任陸軍部尚書,與袁世凱爭奪北洋新軍的統帥權。1910年調任江寧將軍辛亥革命時,他在江寧(今南京)與革命軍作戰,並與善耆等皇族成員組織宗社黨,反對清帝退位。中華民國建立後,又以“遺老”身份居住青島、大連、天津等地,積極參與清帝復辟活動。日本人將溥儀挾持至東北,鐵良亦參與其中。1938年,鐵良死於天津。 [24] 
全    名
穆爾察·鐵良
寶臣
諡    號
莊靖
穆爾察氏
所處時代
清末民初
民族族羣
滿族
出生日期
1863年4月5日(同治二年二月十八日) [3] 
逝世日期
1938年5月11日 [3] 
逝世地
天津英租界戈登道寓所
最高官職
陸軍部大臣江寧將軍
旗    籍
滿洲鑲白旗

穆爾察·鐵良人物生平

穆爾察·鐵良早年經歷

鐵良早年在吉安讀書,祖父死後,他與父親服喪回京,由其母博爾濟吉特氏授學業。四年後父親去世,因家境艱難,鐵良放棄科舉,研究財經、軍事。由工部筆帖式入仕,後考充神機營寫官,兼海軍委員,後歷任工部主事、員外郎。 [3]  1893年(光緒十九年)七月,調補户部銀庫員外郎。 [29]  後擢通政參議。 [3]  1900年(光緒二十六年)十月二十二日,逃到西安的清廷任命鐵良為大理寺少卿,鐵良於十一月初三日在北京接旨。 [30] 
在此期間,他作為中國第一批入日本陸軍士官學校學習的學生,赴日學習軍事。 [4]  學成後,鐵良入榮祿幕府,協助處理各種軍務,深得榮祿信任。1901年(光緒二十七年)九月,拜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銜。 [5]  1902年(光緒二十八年)十二月,榮祿將其舉薦入兵部,為兵部左侍郎 [6]  ,同時還在八旗內歷任署鑲藍旗漢軍副都統、正黃旗蒙古副都統、正藍旗滿洲副都統等職 [7-8]  ,會辦京旗常備軍
1903年(光緒二十九年),鐵良赴日本考察軍事,回國後調任户部右侍郎,兼管錢法堂事務。 [9]  十月,清廷設立總理練兵處,統一對新軍的領導,慶親王奕劻為總理,袁世凱為會辦練兵大臣,鐵良為襄辦 [10]  ,協助袁世凱辦理各項練兵事宜,並暗中監視袁世凱。

穆爾察·鐵良南下收權

鐵良照片 鐵良照片
1904年(光緒三十年)四月十五日,鐵良調回兵部左侍郎。 [11]  六月初五日,朝廷頒佈諭旨,令鐵良南下考察江南製造局移廠一事,“順道將各該省進出款項,及各司庫局所利弊,逐一查明,並行具奏”。 [12] 
地方對其用意也心知肚明,在鐵良的第一站上海,當地的《警鐘日報》便以《民窮財盡何以堪此》為題,指責鐵良此行是為了“收括東南之財富以供北京政府之揮霍”。兩江總督魏光燾還指示手下迅速造假清冊,彌補虧空。
8月20日,鐵良離京,先後前往上海、蘇州、南京、蕪湖、武昌等地,至次年年初返京時,八個省份最重要的財政來源“土膏捐税”已被鐵良收歸中央;張之洞、魏光燾等督撫的勇營武裝,或被改編或被解散;江南製造局的大筆經費及用人權亦被鐵良奪走。至此,地方勢力大為削弱,中央實力一時增強。回京後,鐵良復奏摺文長達萬言,詳明切實,得到慈禧的讚賞。

穆爾察·鐵良掌握實權

1905年(光緒三十一年)二月二十二日,鐵良兼署兵部尚書 [13]  ,隨即着手從財務上對北洋軍“鈎稽精核”,使得北洋糧餉捉襟見肘。同時,鐵良開始在軍中培養自己的勢力,他依靠留日歸來的宗室後代良弼聯絡士官學生,與袁世凱嫡系傾軋。對此,袁世凱大為不滿。五月二十七日,鐵良由兵部左侍郎調回户部右侍郎,兼管錢法堂事務。 [14]  兩個月後,在軍機大臣上學習行走,並充督辦政務處大臣。 [15-16]  十一月拜户部尚書 [17]  ,十二月實授軍機大臣 [18] 
1906年(光緒三十二年)四月,充督辦税務大臣 [26]  九月,清廷正式推行官制改革,兵部、練兵處和太僕寺統一為陸軍部,鐵良卸下軍機大臣、户部尚書的職務,專任陸軍部大臣。 [19-20]  十一月,仍兼充督辦税務大臣(一年後由那桐替代)。 [27-28] 

穆爾察·鐵良外放江寧

1908年(光緒三十四年),慈禧太后、光緒帝去世。其後鐵良勸説隆裕太后訓政、企圖排擠攝政王載灃未遂 [1]  。於是攝政王載灃在1909年(宣統二年)夏罷免其禁衞軍訓練大臣之職,調為籌辦海軍的閒差。鐵良也知道自己深受排擠,便於1910年(宣統二年)二月辭去陸軍部尚書之職,於是兵權被收歸皇室。其墓誌銘則記載“噎娼者以公門牆嚴峻,妨害其營私;憎惡者以公體性忠純,不與之朋比。於是機牙四出,釣謗飛謀,足使機隍不安,退出樞府”,將被免原因歸於犯了小人。載灃等擔心鐵良與各鎮各級將領仍有勾結,於八月將賦閒的他起用為江寧將軍 [2-3]  [21] 
1911年10月10日(宣統三年八月十九日),武昌起義爆發,各地紛紛響應。11月4日(九月十四日),上海革命黨人起義獲得勝利,蘇州商紳勸説江蘇巡撫程德全宣佈“起義”,推舉為蘇州都督。滬、蘇革命黨人隨即籌劃奪取江寧(南京)。當時駐守江寧的清軍有徐紹禎的陸軍第九鎮、張勳的江防營和巡防隊、督署衞隊、駐防旗兵等,由兩江總督張人駿、江寧將軍鐵良統一指揮守城。11月8日(九月十八日),徐紹禎率第九鎮在秣陵關起義,旋即由革命黨人舉為江浙聯軍總司令,率軍會攻江寧。守城清軍死命頑抗,戰鬥十分激烈。12月1日(十月十一日),革命軍攻陷天堡城。張人駿、鐵良倉皇避匿日本兵艦,逃往上海。清廷革張人駿、鐵良職,由張勳護理兩江總督。 [2] 

穆爾察·鐵良矢志復辟

1912年,鐵良回到北京,與載洵載濤良弼等結君主立憲維持會(俗稱宗社黨),不僅反對袁世凱,反對南北議和,反對清帝退位。袁世凱組建內閣後,宗社黨作鳥獸散。鐵良寓居於天津,開始尋找日本這一“外援”,並時往來於青島、大連及日本等地,與肅親王善耆等策劃復辟清室。
1917年7月,鐵良積極參與“張勳復辟”。其間,溥儀命鐵良、張人駿等人為弼德院顧問。鬧劇收場後,鐵良又奔回天津租界寓居。
1931年,參與策劃挾持溥儀前往奉天。日本扶植溥儀成立偽滿洲國,鐵良也參與其中。
1938年5月11日,鐵良在天津英租界戈登道寓所病死。他的墓碑上刻着“皇清誥授光祿大夫建威將軍前江寧將軍予諡莊靖滿洲穆爾察公墓誌銘”。 [3] 

穆爾察·鐵良主要影響

鐵良長期與袁世凱負責新軍練兵事宜。1904年鐵良奉慈禧命令,南下考察江南製造局移廠一事,將八個省份的重要財政來源“土膏捐税”收歸中央,又解散地方勇營武裝,增強了中央的實力。
無論對於貿易、税收,還是陸海軍建制、訓練等,鐵良“皆深研之而沿窺其奧秘”。根據美國駐南京副領事Gracey的説法,鐵良是一位“能幹、頭腦清楚、聰明敏鋭、性格果斷”的強勢官員。 [31] 

穆爾察·鐵良歷史評價

辜鴻銘:英國人有個“霸王”蘭斯東,中國人也有自己的“霸王”鐵良。鐵良是中國的改良派和革命黨的絆腳石,蘭斯東勳爵則成為英國激進黨和社會主義者的嫌惡對象。中國的革命黨人有充分的理由痛恨滿人鐵良,猶如英國人有足夠的理由憎惡蘭斯東“霸王”。因為蘭斯東和鐵良這種人不僅是“霸王”,而且是沙皇——一個上帝派來的可怕沙皇,其特殊使命是“逮捕流氓和無賴”,打擊亂臣和賊子,消滅一切混亂與無政府狀態。事實上,這兩個人,是那歐洲必定要來的、甚至中國也可能要來的超人同類,除非歐洲人和我們中國人馬上改弦更張,那個超人將會攜帶比俾斯麥首相的“鐵血”政策更為可怕的東西來,不僅報復性地“改造”我們,而且殘害和醜化我們及其全部文明——將文明中的所有精華,其香甜之處,美麗之處,乃至聰慧之處,統統糟塌得面目全非。現代歐洲人還從來沒有見過這種可怕超人真正令人恐怖的面孔。大約兩千年前,我們中國人就在本國與這個極其駭人的超人面孔打過了照面,直到今天,中國的文人學士一想起他的名字,就不寒而慄。他在中國,人稱秦始皇,就是那個修築長城的皇帝。這種超人,英國的蘭斯東和中國的鐵良只能算是其虛弱的代表。 [23] 

穆爾察·鐵良軼事典故

穆爾察·鐵良忌諱改良

據説,鐵良執掌陸軍部時,有某司員彙報公務,説了當下最時髦的詞彙“改良”,鐵良立即問:“你剛才説什麼?”該司員“懼而謝罪”。無獨有偶,同時期另一名大員錫良也忌諱“改良”一詞。 [22] 

穆爾察·鐵良袁鐵之爭

慈禧恐袁世凱尾大不掉,將北洋六鎮中的一、三、五、六鎮盡數劃歸鐵良統領,造成鐵良與袁世凱相抗的“均勢”。袁世凱隨後覲見慈禧,聯合奕劻參了鐵良一本:“若不去鐵,新政必有阻撓。”結果弄巧成拙,慈禧本來已經擬旨,不讓鐵良等“反對派”再參加御前會議,但袁世凱的表現讓她馬上改變了主意,將此旨留中不發,貼上“野心家”標籤的袁世凱成了眾臣攻擊的對象。據説,在一次會議上,醇親王載灃甚至掏出手槍直抵袁世凱胸前大聲説:“爾如此跋扈,我為主子除爾奸臣!”經奕劻勸解,方才作罷。隨後,清廷頒佈上諭,設陸軍部,一切軍務均歸其管轄,任命鐵良為該部尚書。袁世凱大勢已去,只得主動交歸北洋六鎮中的四鎮。次年,袁世凱被任命為軍機大臣兼外務部尚書,明升暗降,失去了最後的軍權。袁鐵之爭,鐵良已佔了上風。曾擔任鐵良幕僚的惲寶惠曾道,“鐵良敢於這樣做,仍由於宮廷之主持。慈禧太后之為人,陰鷙而多智謀,對滿漢大臣能恩威並用,權不旁落,絕非一般婦女所能及。” [21] 

穆爾察·鐵良遇刺事件

1904年5、6月間,湖北革命黨人張難先胡瑛呂大森等人成立科學補習所,在湖北新軍中宣傳革命排滿思想。科學補習所成立不久,就和長沙的華興會取得聯繫,準備積極響應長沙起義。不料長沙事敗,科學補習所遭到破壞,多數成員還留在當地,繼續活動。其中最為突出的事件是王漢胡瑛謀刺清政府户部侍郎鐵良。
1904年8月,鐵良以欽差大臣身份南下,巡查各省軍事財政,搜刮錢財。1905年1月下旬,鐵良由湖南到武漢經河南返回北京。得到此消息,王漢便向劉靜庵、胡瑛建議刺殺,鑑於劉靜庵年老行動不便,最後由王漢與胡瑛二人擔任此使命。王漢、胡瑛初步擬定的行刺地點在漢口大智門車站,但是二人達到火車站時,火車已經開走。王漢便與胡瑛商議,先赴河南彰德尋找時機,這是火車北上的必經站。二人遂攜帶鸚鵡洲所藏手槍,趕赴彰德預備行刺。二人在彰德潛伏數日,而鐵良遲遲不至。胡瑛臨陣退縮,王漢遂獨承擔起刺殺使命。沒過幾日,鐵良乘車到達彰德,此時王漢早已攜槍候於站內。見鐵良下車,王漢選一有利地點,對準鐵良,便舉槍射擊。然而王漢平時缺乏射擊訓練,致連發不中。及至清吏四出搜捕,王漢遂投道傍井自殺。次日,鐵良命彰德府打撈上屍體,在其遺骸上發現絕命書數千言,“皆闡明民族民權大義,及憤親貴亂政,願以身殉,為天下倡。” 胡先偽作旁觀者,事後乃託本地商人葬於彰德城外。鐵良令彰德府嚴究。時胡已遠飈。 [32] 

穆爾察·鐵良影視形象

張春林影視形象 張春林影視形象
2011年電視劇《辛亥革命》:張春林飾演鐵良;
2011年電影《辛亥革命》:張曉林飾演鐵良。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