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鍾毅

(抗日英烈)

鎖定
鍾毅(1901年9月24日-1940年5月9日),字天任,廣西扶南(今扶綏縣長沙村人,國民革命軍第八十四軍第一七三師師長,抗日英烈。 [3] 
1918年,鍾毅赴廣州報考韶關講武堂。1924年,在韶關分校同學李明瑞的邀請下,到南寧任李明瑞團的上尉連長。在反對陸榮廷的戰鬥中,作戰勇敢。不久,以戰功晉升為少校營長。 [5-7]  1926年,參加北伐戰爭,升任國民革命軍第七軍第二旅第三團上校團長。1929年後,歷任廣西省特派員公署總務處長、省政府警務處長諸職。後被派到日本留學,學習軍事。1931年,在第四集團軍總部任上校參議。1934年,考入陸軍大學特二期深造。陸軍大學畢業後,被任命為第三十一軍第一三八師第四一四旅少將旅長。
1937年7月,全面抗戰爆發,率軍積極參加抗戰。1938年,晉升為一七三師師長,參加武漢會戰。1939年,日軍進攻鄂北,一七三師奉命固守該地區並設陣地,與日軍發生激戰,在唐縣鎮、尚書店往返衝殺,日軍死傷慘重。鍾毅指揮有方、身先士卒,戰役結束獲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頒發陸、海、空軍甲等獎狀。全師開回樊城東面之張家灣地區整頓補充。同年12月,指揮第一七三師英勇作戰,接連掃除日軍在安陸鍾祥的據點。1940年4月,一七三師固守隨縣棗陽正面,參加棗宜會戰。5月8日,率部到達河南省邊境之蒼台附近時,遭日軍追襲,身負重傷。5月9日,為不受日軍俘虜,鍾毅舉槍自殺,壯烈犧牲。 [1-4] 
2014年9月1日,被列入民政部公佈的第一批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羣體名錄 [11] 
中文名
鍾毅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籍    貫
廣西扶南
出生日期
1901年9月24日
逝世日期
1940年5月9日
畢業院校
陸軍大學
主要成就
參加抗戰,壯烈殉國

鍾毅人物生平

1901年9月24日,鍾毅生於廣西扶南縣(今扶綏縣)長沙村一個書香門第。父親是光緒三十年秀才,對鍾毅要求很嚴,白天教的功課,要在晚上從頭到尾背誦。鍾毅夜以繼日、不分寒暑地誦讀,“四書”、“五經”和《左氏春秋》等書,他背得滾瓜爛熟。 [8-9] 
1917年,從吉陽小學畢業,考入廣西省立第三師範學校。該校是為廣西培育師資的最高學府。但是,由於執掌廣西軍政的陸榮廷對文化教育不重視,鍾毅在第三師範僅讀了一年,就毅然離開。
1918年8月,考入雲南講武堂廣東韶關分校步兵科學習。
1920年,畢業。由於該分校原由陸榮廷幕後支持,當時,因陸被陳炯明打敗並被驅逐,所有該分校畢業的學生,均遭到歧視而投軍無路,鍾毅只得回到家鄉。他在家門口貼“蟄園”二字,並撰一副對聯如下:
矢志清中原,聞雞起舞;
雄心造時勢,匹馬縱橫。
室內題詩一首:
男兒仗劍出鄉關,
不斬樓蘭誓不還,
太息中原長板蕩,
要將隻手挽河山。
1921年夏,得到好友的介紹,到桂軍總司令劉震寰部任中尉副官。
1924年,在韶關分校同學李明瑞的邀請下,到南寧任李明瑞團的上尉連長。在反對軍閥陸榮廷的戰鬥中,他作戰英勇,身先士卒,不久即被晉升為少校營長。
1925年秋,廣東革命政府下令討伐廣東南路軍閥鄧本殷申葆藩兩部。南征第三路軍第三團團長李明瑞,率領俞作豫、鍾毅等部從廣西玉林出發,經陸川、北海進入廣東化縣,向盤踞高州的軍閥鄧本殷、申葆藩全面進攻。李明瑞治軍嚴明,指揮有方,英勇善戰,頑強殺敵,從10月到12月間,與兄弟部隊配合,相繼攻克了化縣、高州、欽州、廉州等地,完成了討伐任務。至此,廣東革命根據地得到了統一和初步鞏固。
1925年冬,李明瑞、俞作豫、鍾毅等部隊繼高州凱歌之後,又奉命窮殲到欽、廉兩地佈防的鄧本殷殘部。經幾個回合之後,高喊要到“廣州過春節”的鄧本殷,被北部灣的怒濤捲去了他那不可一世的夢幻。到此,戰局告一段落。李、俞、鍾部便在欽州駐軍。
1926年2月21日,中共中央在北京召開特別會議,提出從各方面把國民革命向北推進,並在這個過程中為建立工農革命大聯合打下基礎,以推動國民革命在全國奪取全面勝利。
1926年,北伐戰爭爆發。鍾毅積極投入這場正義的戰爭,他擔任國民革命軍第七軍第二旅(旅長李明瑞)第三團第一營營長。鍾毅隨李明瑞率部轉戰於湘、鄂、贛、皖等各省,在長江南岸的寶嶺、德安、王家鋪等戰役中,戰鬥激烈,大軍閥孫傳芳主力部隊被擊潰,最後迫使南昌守敵開城投降。鍾毅戰功卓著,被晉升為上校團長。
不久,孫傳芳又糾集了他的殘部約10萬人,以英國軍艦為掩護,渡過長江,襲擊南京。南京附近的烏龍山棲霞山等各險要陣地已被敵人佔領。孫傳芳親臨龍潭車站督戰。南京外圍戰事告急。這時,已經升任師長的李明瑞奉命率部由徐州回師南京,並擔任前線指揮。鍾毅團長在李師長統一指揮下,率部猛攻南京外圍敵軍,激戰七晝夜,愈戰愈烈,敵軍子彈像雨點一樣打過來。然而,鍾毅無所畏懼,身先士卒,帶領部分戰士像猛虎一樣撲向敵人,短兵相接,敵人傷亡慘重,解除了南京之圍。
1929年夏初,廣西軍隊縮編,鍾毅調任上校參議,不久,又被派到日本留學。他攜家眷東渡日本學習軍事。在日學習期間,他深知日本帝國主義妄圖滅亡中國的野心,認真瞭解日本的軍事裝備情況,研究日本軍隊的戰略戰術,以利未來對日作戰之需要。
1929年3月28日,李明瑞乘蔣桂新軍閥混戰進入決定性的武漢戰役時,以自己擔任前線代總指揮的職權,在前線採取“真倒桂假擁蔣實反蔣”的策略宣告獨立,脱離桂系集團。蔣桂戰爭以桂系失敗而告終。李宗仁白崇禧黃紹竑被迫出走香港。桂系軍閥的勢力被驅逐出廣西。5月,李明瑞率領兩個師及其他旅團幾萬人從武漢取道廣東回廣西,被委任為中央軍事特派員、第四編遣區主任、廣西省綏靖總司令。俞作柏(李明瑞表兄)被任命為廣西省主席。
俞作柏李明瑞忠實於孫中山的三大政策,主動邀請中共派人來廣西合作。同年6月至7月,中共中央應俞、李邀請先後派鄧小平(當時名為鄧斌)、賀昌陳豪人張雲逸李謙葉季壯許卓等40多名中共黨員骨幹到廣西省各級政府機關和軍隊中工作,由中共中央代表鄧小平負責領導廣西黨組織的全盤工作。
同時,李明瑞電邀鍾毅回國,委任其為廣西編遣特派員公署少將總務處長、旋調廣西全省警務處長。
10月1日,俞作柏、李明瑞在南寧召開反蔣誓師大會。會後,李明瑞到桂平前線視察,知黃權部、呂煥炎、楊騰輝等部均被蔣介石收買叛變。俞、李反蔣不戰而敗。
此時,警務處長鍾毅、參謀處長童陸生等都在柳州,因道路阻隔不能前去參加反蔣誓師大會。他們只好離開柳州回上海。鍾毅抵上海寄居岳父家。
1934年,鍾毅考入陸軍大學特二期深造。
1937年,他從陸大畢業回桂不久,日本帝國主義對中國發動了全面進攻。全國軍民在國共兩黨統一戰線的旗幟下奮起抗戰。這時廣西抗日軍隊擴編,建立第國民革命軍第三十一軍,鍾毅被任命為第三十一軍第一三八師第四一四旅少將旅長。11月,隨軍北上抗日,擔任津浦鐵路南段的守備任務。11月26日,日本侵略軍沿津浦路北犯。29日,佔領安徽的安德。12月10日,佔領蕪湖。12月13日,南京淪陷。
1938年3月,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副總參謀長白崇禧奉命去徐州協助李宗仁(時任第五戰區司令長官)指揮徐州會戰。白崇禧行前,轉請周恩來葉劍英到其武漢熊廷路的寓所、請教對敵作戰的指導方針。周恩來對白崇禧建議:在津浦線南段,已令新四軍張雲逸的第四支隊協同李品仙廖磊兩集團,採取以運動戰為主、游擊戰為輔的聯合行動,運動於遼闊的淮河流域,使津浦南段的日軍時刻受到威脅,不敢貿然北上支援南下日軍;同時,在徐州以北又必須採取陣地戰與運動戰相結合的方針,守點打援,以達到各個擊破的目的。白崇禧對此建議,深加讚賞。他到徐州後,協助李宗仁指揮,基本上採取了周恩來所指出的方針,從而取得台兒莊大捷
南京失守後,中日戰爭的主戰場轉移到以徐州為中心的黃淮地區。1938年初,日軍分三路大軍以猛虎撲羊之勢,向徐州夾攻。這時,鍾毅率部固守津浦路南段的明光、鳳陽、滕縣一線陣地。李宗仁深知自己的部隊難與強敵相火拼,便動用自己數萬之哀兵,與敵展開運動戰,先後指揮鍾毅旅等部隊將強敵阻於明光、鳳陽、滕縣,挫於臨沂,成為台兒莊大戰的前沿戰。
台兒莊位於山東南部嶧縣境內,靠近津浦、隴海兩鐵路線的交叉點,為水陸交通要道,是徐州的一個重要屏障。3月17日,日軍攻佔滕縣後,不顧其左翼軍在明光、鳳陽受鍾毅率部反擊被阻,也不待畔埠方面援軍北進呼應,卻孤注一擲地向台兒莊撲來,以期一舉攻下徐州,奪取打通津浦線的戰功。
李宗仁偵知日軍的企圖之後,命令桂系廖磊二十一集團軍所屬兩個軍從老人倉一線展開,嚮明光、定遠、畔埠之敵展開攻擊。收復了江浦縣城,使南京之敵震動極大。同時,北上之敵也因腹背受國軍襲擊,首尾不顧,害怕後路被斷,乃將主力南撤,在淮河南岸與中國軍隊對峙,形成膠着狀態。這樣,李宗仁得以集中於津浦路北段進行戰役部署。4月4日,李宗仁指揮40萬優勢兵力(鍾毅旅亦在其中),全線進攻,內外夾擊台兒莊附近之敵。經激戰到7日凌晨,殲日軍第十師團大部第五師團一部,日軍殘部竄往嶧縣。整個台兒莊戰役,斃傷日軍2萬餘人。有力地打擊了日本侵略者的囂張氣焰,舉國歡騰。鍾毅以戰功被晉升為第一七三師中將師長。
從5月5日起,日軍三個師團,配以飛機坦克,自南向北全線發動進攻。日軍第十三師團循渦河兩岸北犯,與廖磊淮北兵團發生激戰。當時,廖磊部署一七三師師長鍾毅、副師長周元率集團軍總預備隊兩個團由洛河星夜趕赴蒙城守備,同時部署區壽年第一七六師第三個師分路從側背襲擊進攻蒙城之敵。5月7日,日軍步騎兵3000餘人從四面接近蒙城。鍾毅率部在城外抵抗敵人,經過激戰後退入城內固守待援。鍾毅率部拼命血戰,殲滅衝進城內的日軍。但由於增援的桂系各部受敵所阻,未能接近蒙城,守軍傷亡慘重,周副師長身負重傷後仍和鍾師長一起奮勇殺敵,並衝向城外與日軍肉搏,致使日軍一度後退10餘里。5月9日,日軍再次發起進攻。鍾毅率部與敵巷戰約一小時,因守軍寡不敵眾、彈盡援絕,雙方反覆展開肉搏,結果兩個團守軍除鍾毅和20名士兵突圍外,副師長周元以下官兵2000人全部壯烈殉國。
1939年夏,日軍發動進攻鄂北,由襄花公路沿隨縣棗陽前進。一七三師奉命固守該地區並設陣地,與敵發生激戰,在唐縣鎮、尚書店往返衝殺,敵人死傷慘重,乃退守武漢。鍾毅指揮調度有方、每戰身先士卒,戰役結束獲軍事委員會頒陸、海、空軍甲等獎狀。全師開回樊城東面之張家灣地區整頓補充。
12月,中國軍隊奉令開展冬季攻勢,出擊進攻日寇據點,鍾毅指揮第一七三師英勇殺敵,接連掃除日寇在安德、鍾祥的據點,沉重地打擊了日軍的囂張氣焰。
1940年4月,日寇再度進攻鄂北第五戰區防線,動用龐大兵力,除了地面部隊增加及配備裝甲車、大炮外,還配備大量空軍,向第十一集團軍黃琪翔指揮的國民革命軍第八十四軍下轄的一七三師師長鍾毅、一七四師師長張光瑋、一八九師師長凌壓西等三個師固守的隨縣、棗陽等地發起攻擊。張、凌兩師一接觸,紛紛向豫南後退。一七三師奉命掩護兩師退卻,亦沿河南邊區逐步撤退,且戰且走,戰線延長百餘里。迨退到唐河、蒼苔之間,隊伍前後已失去聯絡,五一八團李俊雄團長已被敵俘虜,五一九團亦已被敵衝散。鍾師長身邊戰鬥部隊所剩無幾,當抵達蒼苔鎮唐白河東岸時,又遭到敵人大部隊四面包圍,敵騎兵橫衝直闖。鍾毅師長知生死已在頃刻間事,因他已身受重傷,為對國家民族盡軍人之天職,5月9日,他走進蘆葦中飲彈自殺,時年僅40歲。 [12] 
鍾毅犧牲後,國民政府在唐河縣湖陽鎮設有“鍾毅紀念中學”;在蒼台丁灣設有其衣冠冢,上豎“鍾毅將軍殉國處紀念碑”,1941年2月,由國民政府重新易棺固封,運抵桂林,葬於桂林堯山之陽抗戰陣亡將士公墓,國民政府和各地軍政機關為他舉行了公祭,白崇禧宣讀祭文。中共中央和八路軍領導人朱德王稼祥譚政蕭勁光王若飛出席了大會。 [3] 

鍾毅家庭生活

其父鍾曦堂(鍾冥)考中光緒甲辰科秀才,成為鍾家歷代考取功名第一人;其母金氏,務農。鍾毅有胞弟二:鍾紀、鍾協;有胞妹三:壬坤、麗坤、薇坤。兄弟姐妹都能進入較高的學校讀書,可算是書香門第 [3] 

鍾毅後世紀念

鍾毅將軍紀念館
鍾毅將軍紀念館(2張)
鍾毅的後人鍾優伍2010年,在家鄉開始動工興建一座抗日烈士紀念館紀念先人。 [10-11]  [13-14] 
2014年8月29日,經黨中央、國務院批准,鍾毅入選由民政部公佈的“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羣體名錄”。 [11]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