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李明瑞

(中國工農紅軍的優秀將領)

鎖定
李明瑞(1896年11月9日-1931年10月23日),字裕生 [5]  ,廣西北流人。北伐名將,中國工農紅軍的優秀將領,紅七軍、紅八軍總指揮 [2] 他放棄了優越的社會地位,拒絕了蔣介石高官厚祿的誘惑,毅然選擇革命之路。他參加了中國共產黨,在嚴酷考驗面前毫不動搖,勇挑重擔。他有膽有謀,指揮有方,為紅七、八軍創下不可磨滅的功勳。 [6] 
中文名
李明瑞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日期
1896年11月9日
逝世日期
1931年10月23日
畢業院校
雲南講武堂廣東韶關分校 [5] 
主要成就
百色起義龍州起義領導人
出生地
廣西北流縣清灣鄉硃砂村 [1] 

李明瑞人物生平

李明瑞尋求真理

1896年11月9日,李明瑞生於廣西北流縣清灣鄉硃砂村一貧苦農民家庭。李明瑞6歲那年父母舉家搬遷到遠離30多里的外婆家。從此,李明瑞和表兄弟俞作柏、俞作豫一起親密無間地生活和學習,在那裏度過了他的少年時代。在父親的教導下,李明瑞完成了小學學業。接着得到舅父的資助,考上了北流縣高等小學。在高小期間,李明瑞認真學習,喜歡中國歷史課,尤喜岳飛的事蹟,他把“還我河山,精忠報國”作為自己的座右銘。
北流高小畢業後,李明瑞考入了玉林五屬中學。在校期間,他不僅學習刻苦,成績優異,而且更加關心國家命運、民眾疾苦。當時,南京臨時政府通電各省革除社會惡習,禁止種植和吸食鴉片,禁止賭博、纏足,下令限期剪辮。消息傳到玉林五屬中學,李明瑞在全校師生面前,慷慨陳詞,激勵大家學習孫中山、學習黃花崗七十二烈士,革清王朝的命,剪掉辮子,跟孫中山搞三民主義。接着,他帶頭剪掉自己的辮子。在他的帶動下,全校師生都紛紛將自己的辮子剪掉。
當時,社會上開始流行一股仿效日本維新救國之風,同學和親友都極力勸他赴日留學深造,然而他説:“國家危亡,經濟困難,出國留學並不是唯一的救國道路,在國內學好軍事知識,同樣可以為國為民。”
1918年8月,李明瑞通過其表兄俞作柏和林虎的介紹進入廣東韶州滇軍講武堂第一期甲班(炮科)學習。講武堂設有步科、炮科、騎科、工科、輜科、重科等課程。李明瑞選擇了炮科。在講武堂學習期間,李明瑞閲讀了李大釗在《新青年》雜誌上發表的《庶民的勝利》《布爾什維主義的勝利》,使他的革命意識更加成熟,對革命的認識更加深刻。
1920年7月,李明瑞以優異的成績從講武堂畢業,被分配到討袁護國第二軍俞作柏連當排長,與李宗仁同屬第二軍林虎所部。從此,開始了他的戎馬生涯。
1920年9月,兩廣巡閲使陸榮廷、廣東督軍莫榮新排擠孫中山,孫中山名義上是軍政府的組織者和領導者,但手中無實權,不得已向非常國會辭去了大元帥之職到了上海。而陸榮廷、莫榮新統治了廣東。他們盤踞地方,剝削人民,兵驕將惰,當年的勁旅已失去了戰鬥力。這時,原來被陸榮廷排擠到福建駐防的粵軍第一軍陳炯明見時機已到,提出了“粵人治粵”的口號,並與粵軍許崇智會師漳州,進攻廣東的潮汕、梅州地區。於是,粵桂戰爭爆發了。在戰爭中,由於李明瑞英勇善戰,戰後被提升為連長,俞作柏升為營長,俞作豫由見習排長升為排長。
1925年秋,廣東革命政府下令討伐廣東南路軍閥。李明瑞任南征第三路軍俞作柏部第三團團長,率領部隊從廣西玉林出發,經過陸川、北流進入廣東化縣(今廣東省化州市),向盤踞高州的鄧本殷猛烈進攻。經過頑強拼殺,從10月至12月間,與兄弟部隊配合,相繼攻克化縣、高州、欽州、廉州等地,出色地完成討伐任務。至此,廣東革命根據地得到了統一和鞏固。

李明瑞北伐名將

1926年,在中國共產黨推動和領導下,北伐戰爭全面展開。李明瑞擔任國民革命軍第七軍第二旅旅長,率部轉戰於湘、鄂、贛、皖各省,英勇善戰,所向披靡。尤其是配合葉挺獨立團攻佔汀泗橋、賀勝橋之戰役,把北洋軍閥吳佩孚部隊打得潰不成軍。同年10月,李明瑞又奉命率部支援江西方面的北伐軍與孫傳芳部隊在箸溪激戰。僅一晝夜,即將孫傳芳嫡系謝鴻勳部全部殲滅。
隨後,李明瑞又率部擊潰孫傳芳主力部隊於寶嶺、德安、王家鋪等地、最後迫使南昌守敵開城投降。戰後,由於李明瑞的出色表現,被提升為師長。
不久,孫傳芳又糾集殘部約十萬人,進行垂死掙扎,以英國軍艦為掩護,強渡長江,向南京進攻。龍潭、烏龍山、棲霞山等南京附近險地相繼陷落,南京戰事告急。李明瑞奉命率部由徐州回師南京,指揮迎戰南京外圍敵軍。持續七晝夜的激戰,南京外圍炮聲轟隆,戰火連天。面對敵人的瘋狂反撲,李明瑞身先士卒,帶領戰士衝向敵人,進行刺刀肉搏,殺得敵人東奔西竄,死傷無數,龍潭、棲霞山等重要陣地又回到北伐軍手中。此役,俘敵旅長四人,營、團長數十人,士兵幾萬人,解除了南京之困。李明瑞也由此成為北伐名將。
1929年春,蔣桂軍閥戰爭爆發,桂系失敗,被驅逐出廣西。李明瑞乘機率軍返回,就任廣西軍事特派員、廣西省綏靖總司令。俞作柏任廣西省政府主席。
當時,在全國各地白色恐怖十分嚴重的情況下,李明瑞、俞作柏仍忠於孫中山的三大政策,表示願意同中國共產黨合作。同年7月,鄧小平以廣西省政府秘書的合法身份同李明瑞、俞作柏建立合作關係。在此期間,鄧小平對李明瑞做了耐心細緻的團結教育工作,為廣西革命鬥爭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首先,俞、李支持共產黨人在其軍政機關中公開或半公開活動,不斷將年輕有為的共產黨員推薦和安排到主要工作崗位。其次,在共產黨的推動下,俞、李實行革命政策,如下令解散被桂系軍閥爪牙所把持的國民黨各級黨部,逮捕或鎮壓了那些罪大惡極的桂系軍閥反動分子或“清黨”中的骨幹分子,為黨開展工農羣眾運動掃除了一大障礙。同時,還釋放了“四一二反革命政變”中被捕的共產黨員、共青團員和進步人士,並吸收他們到軍政機關工作。
8月,俞、李還同意支持共產黨直接倡導在南寧召開廣西省第一次農民代表大會。尤其難能可貴的是經過共產黨與俞、李協商,他們願意從省軍政府軍械庫調撥出300多支步槍、兩萬多發子彈裝備韋拔羣領導的右江地區農軍;同時,他們還同意撥出一批槍支彈藥支援左江地區和南寧郊區的農民武裝,這些武裝後來成為建立紅七軍、紅八軍的基礎 [7]  。在他們的幫助下,廣西各地工農革命運動開展的如火如荼。
1929年9月10日至14日,中共廣西省第一次代表大會在南寧郊區津頭村秘密舉行。大會通過《政治決議案》,提出了加強黨的領導,準備武裝暴動奪取政權、推翻國民黨反動統治、建立工農民主政權的方針。
黨代會結束後不久,俞、李突然決定發動反蔣戰爭。李明瑞即將帶兵出發反蔣時,鄧小平立即同他和俞作柏協商,同意張雲逸兼任南寧警備司令。利用這個職權,共產黨人接管省軍械庫和金庫等重要機關,為百色起義、龍州起義提供了良好的革命武裝力量及物質條件。
1929年10月,俞作柏、李明瑞在南寧召開反蔣誓師大會,宣佈加入馮玉祥、張發奎、閻錫山的反蔣戰線。正當俞、李率部出發討蔣時,李明瑞部下第十六師師長呂煥炎、第十七師師長楊騰輝被蔣介石收買,舉起叛旗,宣佈擁蔣,連李明瑞的心腹將領、第四十旅旅長黃權也被呂煥炎以30萬光洋收買叛變。在這種情況下,俞、李不戰而敗。經歷了這次失敗,俞作柏、李明瑞接受了鄧小平“保存實力,拉出南寧,移師左右江地區,以圖東山再起”的決定。
李明瑞討蔣失敗了,然而,他的威望仍使敵人膽寒。為了阻止他與工農武裝的結合,蔣介石以高官厚祿為誘餌,派遣其代表與李明瑞及其親屬進行多方面遊説、策反。蔣介石派心腹特務唐海安帶着廣西省政府主席兼第十五軍軍長的委任狀和一筆鉅款到龍州、香港等地遊説,要李通電就職。汪精衞則派代表遊説,只要李放棄革命念頭即可委以護黨救國軍第一總指揮的重任。面對眾多的利誘,李明瑞嚴詞斥責,堅決拒絕。事後,李明瑞對部下説:“蔣光頭、李宗仁、汪精衞的這一手我看透了。我們現在乾的是革命事業,不是為了個人升官發財。我們現在的力量雖小,也許會遭到失敗,但至少可以擴大影響,我們一定要堅決幹下去。”這些都表明李明瑞對國民黨反動派的強烈憎恨,也體現了他忠於黨忠於革命的堅定立場。

李明瑞百色起義

1929年12月11日和翌年2月1日,李明瑞毅然和鄧小平、張雲逸、韋拔羣、俞作豫一起,領導了著名的百色起義和龍州起義。1930年初,在嚴重的白色恐怖下,李明瑞毅然加入中國共產黨。從此,他決心把自己的一切以至於生命,無條件地奉獻給黨的革命事業。他接受了中共中央委託,擔任中國工農紅軍第七軍、第八軍的總指揮。參加紅軍後,李明瑞在鄧小平的直接領導下,其軍事指揮才能得到充分的施展。
1930年3月初,中共紅七軍前委在盤陽舉行會議,決定廣泛開展游擊戰爭,以對付優勢敵人。在李明瑞、張雲逸的率領下,紅七軍第一、二兩個縱隊3000多人,在右江地區開展游擊戰。4月30日,紅七軍襲擊貴州省榕江城,李明瑞親自指揮,運用機動靈活的戰略戰術,趁敵人不備,以密集的火力,突然向城內進攻,打得敵人措手不及。這一仗共殲敵500多人,繳獲敵軍大炮數門,步槍600多支,子彈10萬多發,還有一部電台和軍用品一大批。這是紅七軍建軍以來首戰告捷。
在光復百色城的戰役中,李明瑞同樣表現出非凡的軍事指揮才能。百色城原是紅七軍軍部駐地和右江革命中心,自紅七軍廣泛開展游擊戰爭,主力轉移外線作戰後,敵人乘機佔領百色城。1930年6月初,在李明瑞、張雲逸的率領下,紅七軍兩個縱隊齊頭並進向敵人發起攻擊,把百色城圍起來。敵人邊打邊退,最後都縮到碉堡裏去,利用碉堡掩護瘋狂向紅七軍還擊,給紅軍進攻造成極大的障礙。在這危急關頭,李明瑞沉着分析形勢,並現場開會討論決定,用山炮打開敵人的防線。然而,山炮只有三發炮彈,必須保證發發命中,這無疑是對紅七軍的一個嚴峻考驗。這時,李明瑞憑着自己多年的作戰經驗和知識,親自承擔開炮任務。他命令一個排運動到距離大碉堡下200米的死角處埋伏,佔據了有利地形。李明瑞架起火炮,“轟隆”、“轟隆”、“轟隆”,三發炮彈呼嘯着向敵人飛去,火光一閃,敵人瘋狂的火舌頓時被切斷。未等塵土落地、戰士們已經衝了過去,揮刀猛砍,殺得敵人哭爹叫娘。攻下碉堡,紅七軍分路進城。敵人面對紅七軍強大的火力,投降的投降,逃跑的逃跑,團長岑建英丟盔棄甲逃出城外。這一仗,紅七軍以極小的傷亡,殲滅敵人300多人,繳獲槍支300多支,李明瑞的指揮才能又一次為戰士折服。
隨後,在李明瑞、張雲逸的率領下,先後光復了右江沿岸的各縣城。
1930年9月,由“立三路線”控制的黨中央派來一位名叫鄧崗(又名鄧拔奇)的中央代表,到平馬鎮後立即召開軍委擴大會議,傳達黨中央關於《新的革命高潮與一省或幾省的首先勝利》的決議,命令紅七軍北上,立即離開右江革命根據地,去攻打柳州、桂林等大城市,到廣東北江建立根據地,阻止廣東軍閥向北增援,保證以武漢為中心的一省或幾省的首先勝利,然後由紅七軍奪取廣州,完成南方的革命。
為了進一步貫徹執行黨中央的指示,1930年11月7日,中共紅七軍前委在河池召開全軍第一次黨員代表大會,改選了軍前委。鄧小平仍任軍前委書記。
黨代會結束後,將紅七軍的四個縱隊和紅八軍第一縱隊合併,整編為紅七軍第十九師、二十師、二十一師,軍總指揮李明瑞、軍長張雲逸、政委鄧小平、政治部主任陳豪人。
1930年11月,紅七軍從河池出發,開始執行“立三路線”的艱苦征戰,轉戰桂、粵、湘等省,突破和擊退了數倍或數十倍於紅軍的敵人的前堵後追,攻下了許多險關要隘。
1931年2月3日夜,梅花戰鬥一打響,李明瑞既當指揮員,又當戰鬥員,哪裏最危險,就出現在哪裏。在他的鼓舞下,全軍指戰員戰士同仇敵愾,跟敵人肉搏,拼刺刀,反覆爭奪,激戰5個多小時,殲敵千餘人,連續攻克茶陵、安仁、攸縣、遂川四個縣城。並配合中央紅軍取得第二次反“圍剿”的勝利。6月中旬,黨中央決定將紅二十軍編入紅七軍,以充實紅七軍的力量,統一指揮,並任命李明瑞為紅七軍軍長、紅七軍前委常委。
7月1日,蔣介石又調遣30餘萬人,採取集中主力“長驅直入”方針,對中央根據地發動第三次反革命“圍剿”。毛澤東毅然決定紅軍向贛南集中,下令紅軍主力於7月10日左右從駐地出發,先向瑞金地區集中,並下令在贛江兩岸活動的紅七軍東渡到瑞金附近與中央紅軍主力會合。李明瑞接到指示,率領紅七軍日夜兼程,急行軍向目的地進發。在毛澤東、朱德的直接指導下,紅七軍和中央紅軍並肩作戰,粉碎了蔣介石的第三次“圍剿”。尤其是紅七軍在李明瑞的指揮下,採用毛主席的運動戰術取得老營盤之戰的勝利,為反“圍剿”勝利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1931年11月,毛澤東在慶祝中央工農民主政府成立的大會上,特別表彰紅七軍全體指戰員。毛澤東説:“紅七軍是一支英勇善戰的人民軍隊,為保衞中央蘇區作出了很大貢獻。”他殷切希望紅七軍今後發揚革命精神,保持人民軍隊的本色,為繼續粉碎敵人的反革命圍剿而努力奮鬥。為表彰紅七軍全體指戰員的艱苦奮鬥精神,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特授給紅七軍“轉戰千里”一面大紅錦旗。

李明瑞含冤而死

1931年10月23日,由於王明“左”傾冒險主義統治黨中央,搞肅反擴大化,李明瑞不幸在江西于都縣被殘酷迫害含冤而死,年僅35歲 [1] 

李明瑞後世紀念

1945年,在黨的七大前夕,中共中央經過充分調查,為李明瑞公開平反昭雪、恢復了名譽,七大正式追認為革命烈士。 [7] 
1981年12月11日,在紀念廣西百色起義52週年的日子裏,鄧小平寫了“紀念李明瑞、韋拔羣等同志百色起義的革命先烈永垂不朽”的題詞 [1] 
1984年,為紀念百色、龍州起義55週年,建設了李明瑞、韋拔羣革命烈士紀念塑像和陳列館。
1984年12月11日,中共廣西壯族自治區委員會、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經報請中共中央、國務院同意,在南寧建立李明瑞、韋拔羣和百色起義、龍州起義烈士紀念碑,是自治區級的愛國主題教育基地 [2] 

李明瑞人物評價

李明瑞是一個從舊軍隊裏走出來的軍官,但是他有信仰,不滿反動統治,希望為中國的獨立自由解放找到一條道路。因此,經過很多反覆之後,反蔣失敗以後,他認識了鄧小平。在這個過程中,鄧小平以一個共產黨人的風範感染了他,對他的行動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李明瑞在走上革命道路以後,就毅然決然地給他家裏面兒女寫信,他説:“我顧不上你們了,你們不要來信了,也不要跟我聯繫了,我要為革命奮鬥終身。”這樣一個驍勇善戰、戰功卓著的北伐名將最終走上了革命道路,為我們軍隊的創立立下了很大的功勞。(原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三部主任 龍平平) [3]  [9] 
從1930年9月到1931年7月,李明瑞作為紅七軍的主要領導人,指揮部隊經桂、黔、粵、湘、贛五省,歷時10個月,跋涉數千裏,大小戰鬥百餘次,歷盡艱險,實現“會師朱毛”的計劃。黨中央高度評價紅七軍的戰功,稱譽為“千里來龍”。
1986年,鄧小平説:“李明瑞入黨是我到上海請中央批准的……李明瑞是堅決的!” [6]  鄧小平同志還要求廣西:“你們要多宣傳李明瑞,他是一個能艱苦奮鬥的人,勇敢,善於指揮,行軍、衝鋒、打仗總在前。” [4]  [8]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