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萬竹園

鎖定
萬竹園,又名張家花園,曾是山東督軍張懷芝私家花園,坐落於濟南天下第一泉風景區-趵突泉公園西,佔地面積1.2萬平方米,該園有3套院落,13個庭院,186間房屋,還有5橋4亭1花園及望水泉東高泉、白雲泉等名泉。前、東、西三院成品字形排列,是吸取北京王府、南方庭院、濟南四合院建築特點糅合而成的古建築羣。始建於元代,因園中多竹而得名。元代,因園內築有 “勝概樓”,趙孟頫曾有詩描寫其壯觀,稱“濟南勝概天下少”。
中文名
萬竹園
外文名
Wan Zhu Yuan
地理位置
濟南市歷下區趵突泉南路1號趵突泉景區內 [5] 
氣候條件
温帶季風氣候
開放時間
具體開放時間請諮詢景區 [5] 
景點級別
AAAAA級
門票價格
免費開放;包含於趵泉景區,通用趵泉景區門票 [6] 
佔地面積
12000 m²
著名景點
天下第一泉風景區,趵突泉,望水泉
所屬國家
中國
所屬城市
山東省濟南市

萬竹園修建

萬竹園
萬竹園(2張)
始建於元代,因園中多竹而得名。
元代
因園內築有 “勝概樓”,趙孟頫曾有詩描寫其壯觀,稱“濟南勝概天下少”。
明隆慶副四年
明隆慶副四年(1570),禮部尚書殷士儋歸隱於此修建“川上精舍”,並易名“通樂園”
康熙年間
清康熙年間,濟南詩人王蘋在園內築書室,名二十四泉草堂。現該園建築為民國初年軍閥張懷芝所修,故又名張家花園。1980年,市政府將其劃歸市園林局管理,對其進行了全面整修。1984年正式對外開放。1985年恢復和改建了西花園,並正式啓用原名——萬竹園,成為趵突泉公園園中園 [1] 

萬竹園內構

萬竹園 萬竹園
該園有3套院落,13個庭院,186間房屋,還有5橋4亭1花園及望水泉、東高泉、白雲泉等名泉。園內建築玲攏雅緻,古樸清幽,頗具“清、幽、靜、雅”的隱士之風。曲廊環繞,院院層進,空間一環扣一環,庭園一層深一層,有“庭院深深深幾許”景緻。溪流、池泉與院落建築動靜相映,形成院院相通,流水瀠洄之景觀。樓、台、亭、閣,參差錯落,結構緊湊,佈局講究。石欄、門墩、門楣、牆面等處,分別有石雕、木雕、磚雕,雕刻細膩逼真,為萬竹園“三絕”。園內還植有木瓜石榴、玉蘭、修竹、翠柏芭蕉等多種花木。
1986年,被定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1993年,被收入《中國傳統民居建築集》。
1986年,設此園為當代著名大寫意花鳥畫家李苦禪紀念館,常年展出李苦禪畫作。紀念館共有14個展室,總建築面積3752平方米。現展出李苦禪書畫作品400餘件,其中《松鷹圖》、《紅梅花怒放》等,為畫家晚年佳作,另有楹聯“至聖無域澤天下盛德有範垂人間”,系畫家絕筆之作。此外,紀念館中還展有李苦禪先生生前收藏的部分古字畫及其生平照片、書信稿等。同時,紀念館不定期舉辦各種書畫聯展,是中國書畫名家紀念館聯館會員之一。
2002年,著名軍旅雕塑家仇志海在萬竹園杏院設立仇志海黑陶藝術陳列館。 [2] 

萬竹園歷史背景

萬竹園元代

萬竹堂 萬竹堂
始建於元代,清末民初山東督軍張懷芝邀集南北之能工巧匠,吸取北京王府。南方庭院、濟南四合院的建築特點,歷經10年之久建成。萬竹園主要建築物都規則的排列在軸線上。若門户洞開,自南而北行成一條優美的透視線。院中空間環環相扣,建築庭院層層遞進。室內以隔扇、花隔牆、屏風劃分,院內迴廊逶迤,起到了聯繫與交通的作用。院落之間多采用垂花門或異型門,門洞都能形成優美的框景,具有虛實對比的空間變化。關閉門户,各院自成一體。東院玉蘭院最後一進有前後樓,為恆明樓。前樓是主人起居處,後樓是小姐閨房,也叫秀樓,僅有一座天橋與前樓相通。西院除各式客廳外,另有家祠、運動場、藏書樓等,院中建有六角水榭,為古時豪宅中獨有,用於主人和賓客賞戲和聽曲。園內簡潔明快的明代木椅雕龍畫鳳的清代桌、椅、牀、案、凳,珍貴的清代九龍王爺椅、透雕書案、雕龍大廚、鑲嵌玉石的雕龍大牀

萬竹園明清時期

明清時期的細瓷花球瓶、八仙瓷缸、雕龍照壁以及清花瓷盆等,分別安置在海棠院、木瓜院和杏院等處。“三絕”藝術石雕、磚雕、木雕,雕刻的飛禽走獸、花木竹林、曲徑通往後院。“知魚亭”作為廊的起點,南端以臨泉而築的白雲軒作為廊的終點。花園東側為自然式溪流,溪西岸林木葱鬱,風景幽邃。溪水自南而北潺潺流入,疏密相間的簇簇翠竹,自然起伏的草坪,,宛若置身於碧草如茵的大自然中。 萬竹院文化底藴厚重,與濟南名士名泉文化結下了不解之緣。

萬竹園明代隆慶四年

明代隆慶四年(1570年),禮部尚書殷士儋歸隱於此,易名“通樂園”。此後,清康熙年間曾任成山衞教授、詩壇怪傑王蘋購得此園,易名“二十四泉草堂”。清代短篇小説之王蒲松齡以殷士儋小時候在萬竹園的故事創作了《聊齋》“狐嫁女”。

萬竹園清末民初年間

清末民初年間,袁世凱授意張懷芝為其修建生祠,後因袁忙於做皇帝,張懷芝遂建為私人住宅。
“五三慘案”後,日本侵略者撤出濟南,國民黨政府從泰安遷回濟南,便將其市黨部設在這裏,濟南淪陷時這裏又成了敵偽統治下的華北棉產改進會濟南分會辦公室。濟南解放前夕,此處一度還成為國民黨九十六軍軍長吳化文的公館。
1951年,張氏後人將所有前後院落全部賣給國家。
1986年,萬竹園正式劃歸趵突泉公園管理,1986年,書畫大師李苦禪紀念館建於園內。
1999年兩園之間的圍牆被徹底拆除,自此趵突泉公園與萬竹園合為一體,萬竹園遂成為趵突泉公園的園中園。
2002年,著名軍旅雕塑家仇志海在杏院設立仇志海黑陶藝術陳列館。 [3] 

萬竹園環境

李苦禪紀念館 李苦禪紀念館
該園佔地面積1.4公頃,在建築風格上,吸取了北京王府、南方庭園、濟南四合院的特點。在建築佈局上,採用對比、襯托、借景等手法,利用牆、廊、溪、橋,對空間進行分割,構成了層層迭迭的院落。計有13個庭院,186間房舍,分東、西、南三套。東套有四大院三小院,西套有四大院,兩套連在一起;南套為兩小院。各院曲廊環繞,院院相連,樓堂亭榭,參差錯落。 迎門假山,玲瓏剔透,蔓條披拂,松柏垂蔭。院內翠竹碧綠,石榴火紅,玉蘭雪白,生機盎然,並有“望水”、“東高”等名泉。泉湧成池成溪,繞屋穿廊,潺潺??。溪上架橋,池中設亭,人坐亭內可觀荷賞魚。
房舍樑柱、額枋石欄、石礅、門楣、牆面等處,石雕、磚雕、木雕精美逼真。雕刻內容豐富多彩,有珍禽異獸、神話傳説、名人典故、文房四寶、刀槍劍戟、松竹梅蘭等。
萬竹園
雅緻宅院 雅緻宅院
院西為花園。花園西南隅有白雲泉。泉湧成溪,溪上架橋,橋上設亭。溪岸巧石秀立,步移景遷。泉北有軒,名曰“白雲”,面闊三間,坐北朝南,玻璃門窗,寬敞明亮,可於內品茶賞景。軒西連曲廊,廊端建小亭,亭內有池,水清見底。園內修竹千杆,花木扶疏,翠草如茵。花園雖小,但視野開闊,小中見大,給人以疏朗清新之感。萬竹園有着園林之雅的宅院,遊廊蜿蜒中連綴起一進進一出出的樓台亭榭,石榴院、杏花院、海棠院、木瓜院,一院有一院的雅緻,一院有一院的風情,賞蒼松翠柏,品藤蘿杏花,看葡萄石榴,而清泉流經其間,疊山理水更多了靈氣與活潑。有人説萬竹園太小,但用“壺納天地”的思維衡量,萬竹園其實不小,正像北京大學校園裏的勺園,或是無錫蠡園那樣,不必華樓麗閣,不必廣置土地,引一脈清泉,修幾條幽徑,起幾處亭台,便儼然構成一個自在的世界。 [4] 
勺園
勺園本是“海淀一勺”,一汪水稱為澱,勺園處於海淀之中,其小彷彿海中一粟。蠡園的比喻更形象,我們今天説管窺蠡測,蠡就是瓢,蠡園也喻意着一瓢水洞明大海的境界。相對於廣闊的世界以及人們對渺遠境界的興趣而言,園林再大也是侷促渺小的,即使如煌煌氣象的皇家園林頤和園圓明園,也是難以收備萬景。好在中國人自古就有見微知著的參悟智慧,在他們眼裏,一勺水亦有曲處,一片石也有深意,一葉落知勁秋,一月圓知宇宙,一朵微花低吟便聽得出天籟的迴響,一枝竹葉婆娑就參透了大千世界的信息,不是説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國嗎?
古色古香 古色古香
古人説過:“惱人春色入院庭”,庭院之中非但有春色,“照水花柳正依依”;還有夏意,“柳塘風起碧荷香”;而當閒庭霜凝,就能品到“林疏放得畫圖開”;每到寒雪飄零,“一泓池水映雪晴”便是絕妙景緻。我特別喜歡小院中花木的點綴,水邊的垂柳,石間的青藤,牆腳的綠筠,窗下的小梅,都別具風味。鄭板橋題畫時寫道:“十笏茅齋,一方天井,修竹數竿,石筍數尺,其地無多,其費亦無多也。而風中雨中有聲,日中月中有影,詩中酒中有情,閒中悶中有伴。”正是表達這種切身感受。暢遊名山大川何其壯哉,而一室小景也有情有味,春天看柳,夏日觀蓮,秋天賞桂,冬日寫梅,一一得其時宜,況且思接千載,心遊萬仞,心靈的活動又能在有限中表達着無限。
望水泉 望水泉
於是,漫步於萬竹園的芳草幽徑,沒有遠山連綿,沒有雲水悠悠,腦際中卻常能匯大化洪荒,起雲煙萬象,無論是林木之葱蘢、花草之鋪地,還是雲牆漏窗、奇石通透,處處是心靈的世界。如果你有閒心在此“小園香徑獨徘徊”,一定能在這微小的世界裏放飛一下自己悠悠廣遠的思緒。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