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菊花白

(國粹遺存——菊花白酒)

鎖定
菊花白酒是在菊花酒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菊花酒的釀造歷史悠久,已經有上千年的歷史。菊花白酒集宮廷文化、道家文化、藥香文化、酒文化於一身,又因其釀製工藝獨特、品質卓越,已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
中文名
菊花白
性    質
酒類
起    源
菊花酒

菊花白產品簡介

菊花白酒 菊花白酒
菊花白酒是在菊花酒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菊花酒的釀造歷史悠久,已經有上千年的歷史。西晉《風土記》載:“漢俗九月飲菊花酒,以拔除不祥。” 説明漢朝民間習俗就已經有喝菊花酒的習慣了, 菊花酒的釀製在魏晉時期已經盛行,元朝,菊花酒的釀製加入各種中藥,開始講究起來。《西京雜記》記載:菊華舒時,並採莖葉,雜黍米釀之,至來年九月九日始熟,就飲焉,故謂之菊華酒。其製法在《太平聖惠方》、《西京雜記》、《奇效良方》、《神農本草經》中均有提到。

菊花白發展歷史

農曆九月九日就是我國的傳統節日重陽節,在我國傳統節日重陽節,有登高、吃重陽糕、佩戴茱萸、喝菊花酒的習俗。到了明清兩代,重陽節成為重要的節日。《明宮史》記載:“九日,駕幸萬歲山、或兔兒山,旋磨台登高。吃(吃)迎霜麻辣兔、菊花酒。”
菊花酒要進宮供奉,菊花酒的選料、釀造工藝等當然就講究起來了。後來,經過宮中眾多技師的苦心探究,最終創制出品質高貴、口味獨特的菊花白酒。菊花白酒用料精貴、釀造工藝繁瑣,純手工釀造、耗費時間長,正是體現了皇宮內室對其所需的極致要求。
1862年,菊花白釀製工藝和秘方由宮內傳入仁和店,已有147年曆史。仁和店最初位於西什庫西四南,專門承製宮廷御酒及香蠟紙馬等,當年制酒的器具為銅鍋一套三件:一個銅鍋,裏面一個套鍋,上面冷卻器是錫的;置於大灶上,蒸酒的時候嚴絲合縫,不跑不冒。這種銅製套鍋的特點是:其一呈高筒型,一套三件,沿口套接嚴密,十分精巧,非普通民間作坊所制;其二造價昂貴,操作工藝較複雜,需經過師傅指導、演練才能掌握,非民間酒坊簡單操作;其三蒸餾器使用秘不示人。
“仁和” 老字號後來遷入海淀鎮西大街(遷址年代不詳),其配方及製作工藝傳入一楊姓酒師手中。至清末,“菊花白”釀製技藝傳給了甄秀峯。甄秀峯,15歲學徒,16歲開始進宮送酒,其子為甄富榮。
當年,“仁和” 老字號制酒時,宮內並不來人監督,只是每日有太監來抬酒,或者“仁和” 老字號憑送帖去人送酒,宮內收酒後給回帖,此帖為紅色,有15公分寬、30公分長。送酒人每回抬十幾種酒,有菊花白、桂花露、玫瑰露等,一罈約15斤。光緒年間最興旺。
愛新覺羅·溥傑先生生前多次為“仁和酒廠”題詞、留詩,如“東籬壽世、綠蟻陶情”。

菊花白製作方法

“菊花白”酒主要選用《神農本草經》二十餘種上品中藥材,養生效用顯著,其配伍原理為:以菊花為主,養肝明目、疏風清熱;輔以枸杞等滋補肝腎;輔以人蔘等補氣健脾;以沉香之沉降後,諸藥補益之力歸於下元。

菊花白主要評價

菊花白酒集宮廷文化、道家文化、藥香文化、酒文化於一身,又因其釀製工藝獨特,已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
(1)菊花——特選浙江桐鄉特產“杭白菊
(2)枸杞——特選寧夏中寧特級枸杞
(3)人蔘——特選吉林撫松上等園參
(4)沉香——特選馬來西亞沙撈越沉香
菊花白酒是真正的御用養生酒,酒體高貴、口味獨特,充分體現了“氣陰雙補、平衡陰陽、延年益壽”等皇家養生的奇特效用。2007年,菊花白因為釀製技藝獨特,被列為北京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8年6月,又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