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風土記

(地方風物誌)

鎖定
《風土記》是古代書籍名稱,此書是記述地方風俗的名著,是迄今為止中國較早記述地方習俗和風土民情的著作。《風土記》也是宜興歷史上第一部記錄地方風物的書。
同名書籍主要有兩本,一本是中國晉代名人周處所作的地方風物誌;另一本為日本女帝元明天皇時期下令編寫的地理文化志書。
書    名
風土記
作    者
周處
創作年代
晉代

風土記作者簡介

周處(238年—299年){據陸機《晉平西將軍孝侯周處碑》,周處死於元康九年(公元299年)},字子隱。東吳吳郡陽羨(今江蘇宜興)人,鄱陽太守周魴之子。周處年少時縱情肆欲,為禍鄉里,後來浪子回頭,改過自新,留下“周處除三害”的傳説,功業更勝乃父。吳亡後周處仕西晉,剛正不阿,得罪權貴,被派往西北討伐氐羌叛亂,遇害於沙場。

風土記簡要介紹

《風土記》是由西晉周處所編,這個周處即是“周處除三害”的周處。此書是記述地方風俗的名著,是迄今為止中國較早記述地方習俗和風土民情的著作,比另一部同類性質的地方性歲時節令專著南北朝的《荊楚歲時記》要早好多年。此書對於端午七夕重陽等等民俗節日,都有重要記敍。今人查考端午、七夕、重陽等等習俗,所依據的便是這一部《風土記》。據有關考證,《風土記》也應該是宜興歷史上第一部記錄地方風物的書,可惜現今大部分均已散失。 [1] 

風土記內容摘要

據《大中華文化知識寶庫》等史料記載,“除夕”源於先秦時期的“逐除”;而把“農曆一年中最後一個夜晚”稱為“除夕”的中國最早文獻資料,就是周處所著的《風土記》。《風土記》中特別記述了除夕大年夜當時的民間習俗,拿當代話講那是相當“講究”: 除夕之夜,各相與贈送,稱“饋歲”;酒食相邀,稱“別歲”;長幼聚歡,祝頌完備,稱“分歲”;大家終夜不眠,以待天明,稱“守歲”。此習俗,經唐宋相襲,並沿襲至今。同時《風土記》中還有除夕之夜燃放爆竹以“辟邪驅鬼”(即“年”這種猛獸)的記載。
對“端午”習俗,周處的《風土記》也有記載。在晉代,粽子被正式定為端午節食品,端午食粽已成為全國性風俗。當時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還添加中藥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稱為“益智仁粽”。 《風土記》中記載:“俗以菰葉裹黍米,煮之,合爛熟,於五月初五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這就是“仲夏端午,烹鶩角黍”的由來。當時江南地區的端午節,人們已普遍食用用菰葉裹黍米粟棗的粽子,叫簡粽,也叫角黍
端午節在自家門口掛艾草、菖蒲等物,因菖蒲為世上五瑞之首,象徵卻除不祥的寶劍,因為生長的季節和外形被視為感“百陰之氣”,葉片呈劍形,插在門口可以辟邪,所以被方士們稱為“水劍”;後來的風俗則引申為“蒲劍”,可以斬千邪。周處編著的《風土記》中則有這樣的記載:“以艾為虎形,或剪裁為小虎,帖以艾葉,內人爭相載之,以後更加菖蒲,或作人形,或削劍狀,名為蒲劍,以驅邪卻鬼……”周處編著的《風土記》對後世各種形式的風土記產生過較大影響,也經常為多種民俗書籍所徵引。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