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花非花

(唐代白居易詩作)

鎖定
《花非花》是唐代詩人白居易創作的一首雜言古詩(也可看作是一首)。此詩表達了對人生如夢幻泡影,如霧亦如電的感慨,表現出一種對於生活中存在過,而又消逝了的美好的人與物的追念、惋惜之情。全詩由一連串的比喻構成,描述隱晦而又真實,朦朧中又有節律整飭與錯綜之美,是情詩中的佳作。同時,全詩語意雙關,霧、春夢、朝雲這幾個意象都是朦朧縹緲的,意象之間又有意省略了銜接,顯現出較大的跳躍性,文字空靈精練,使人咀嚼不盡。後人曾將此詩譜為曲子,廣為流傳。 [1] 
作品名稱
花非花
作    者
白居易
創作年代
中唐
作品出處
白氏長慶集
作品體裁
雜言古詩

花非花作品原文

花非花版本一

花非花
花非花,霧非霧。夜半來,天明去。
來如春夢多時,去似朝雲無覓處 [2] 

花非花版本二

花非花
花非花,霧非霧。夜半來,天明去。
來如春夢多時,去似朝雲無覓處。 [3] 

花非花註釋譯文

花非花詞語註釋

⑴花非花:這是作者寫的一首雜言體短詩。後人取其句式為詞牌,用首句“花非花”為調名。非,不是。
春夢:春夜很短,春夢極言其短。幾多時:多少時間。此指時間短暫。
⑶朝(zhāo)雲:早晨的雲。朝雲容易消散,故説“無覓處”。此處又暗用楚懷王夢見巫山神女的典故,隱喻男女歡會。宋玉高唐賦》言往昔楚王嘗遊高唐,怠而晝夢,夢見一婦人曰:“妾,巫山之女也,為高唐之客。聞君遊高唐,願薦枕蓆。”王因幸之,去而辭曰:“妾在巫山之陽,高丘之阻。旦為朝雲,暮為行雨。朝朝暮暮,陽台之下。”覓:尋找。 [4-7]  [8] 

花非花白話譯文

像花而不是花,似霧而不是霧。半夜時分到來,天亮以後離去。
來時像春夢一樣能有多少時間?去時又好似朝雲散盡沒有覓處。 [9] 

花非花創作背景

此詩寫作時間不詳,據王汝弼先生推測,大概是唐穆宗長慶二年(822)七月出任杭州刺史至唐敬宗寶曆二年(826)卸任蘇州刺史這段時間創作。朱金城《白居易集箋校》認為此詩作於長慶三年(823)以前。 [10]  [11] 

花非花作品鑑賞

花非花文學賞析

白居易詩不僅以語言淺近著稱,其意境亦多顯露。這首《花非花》雖然語言上易於理解,但主題卻讓人頗為費解,在白詩中似乎是一個特例。
此詩取前三字為題,近乎“無題”。開頭二句應讀作“花——非花,霧——非霧”,先就給人一種捉摸不定的感覺。“非花”“非霧”均為否定,卻包含一個不言而喻的前提:似花、似霧。因此可以説,這是兩個靈巧的比喻。作者是在表達似曾相識的感覺,所詠之物跟花與霧很相似。“夜半來,天明去”,表明時間的短暫。單看這兩句,頗使讀者疑心是在説夢。但從下句“來如春夢”四字,可見又不然了。“夢”原來也是一個比喻。這裏的“來”“去”二字,在音情上有承上啓下作用,由此生髮出兩個新鮮比喻。“夜半來”是春夢,春夢雖美卻短暫,於是引出一問:“來如春夢幾多時?”“天明”見朝霞,雲霞雖美卻易幻滅,於是引出一嘆:“去似朝雲無覓處。”末二句與前文所詠事物虛無短暫的特徵繼續吻合。
詩由一連串比喻構成,稱為博喻。詩人用花、霧、春夢、朝雲做比喻,表現所詠事物的易逝。它們環環緊扣,如雲行水流,自然成文,反覆以鮮明的形象比譬一個未嘗點明的本體。詩詞中善用博喻者不乏其例,如《古詩十九首·明月皎夜光》的“南箕北有鬥,牽牛不負軛”,賀鑄青玉案·凌波不過橫塘路》的“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但這些博喻都不過是詩詞中一個組成部分,像此詩通篇用博喻構成則非常罕見。再者,前一例用南箕、北斗、牽牛等星象作比,喻在“虛名復何益”;後一例用煙草、風絮、梅雨等景象作比,喻在“試問閒情都幾許”,其本體都是明確的。而此詩只見喻體而不知本體,就像一個耐人尋思的謎,從而使詩的意境蒙上一層朦朧的色彩。
雖説如此,但此詩詩意卻並不完全隱晦到不可捉摸。它被作者編在詩集中的“感傷”部,同部還有情調接近的作品。一是《真娘墓》,詩中寫道:“霜摧桃李風折蓮,真娘死時猶少年。脂膚荑手不堅固,世間尤物難留連。難留連,易銷歇。塞北花,江南雪。”另一首是《簡簡吟》,詩中寫道:“二月繁霜殺桃李,明年欲嫁今年死。……大都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碎”。二詩均為悼亡之作,它們末句的比喻,尤其是那“易銷歇”的“塞北花”和“易散”的“彩雲”,與此詩末二句的比喻幾乎一模一樣,連音情都很相似。二詩都同樣表現出一種對於生活中存在過,而又消逝了的美好的人與物的追念、惋惜之情。而《花非花》一詩在集中緊編在《簡簡吟》之後,更告訴讀者關於此詩歸趣的一個消息。此詩大約與《簡簡吟》屬同類性質的作品,也就是悼亡之作。
另有一説,認為此詩是“為妓女而作”,見於今人施蟄存唐詩百話》。王汝弼先生也認為這首詩“通篇皆作隱語,主題當是詠官妓”。因為唐代旅客招妓女伴宿是夜半才來,黎明即去。由於女方來的時間不多,旅客宛如做了一個春夢。她去了之後,就像清晨的雲消散得無蹤無影。“夜半來,天明去”的寫實和春夢、朝雲的典故,正符合妓女的身份特徵。其説持之有故,點破了此詩寫作的特定社會背景。但接着又作了一個很重要的補充,説白居易寫這樣的詩,“恐怕也還是作為一種比喻”。至於比喻什麼,則沒有説。總之,詩人抽象了具體的內容的同時,使詩朦朧起來,能指範圍擴大,似乎比喻着什麼,比如美好而短暫的人生。正因為如此,它才和《真娘墓》《簡簡吟》一類悼亡之作在情調上有了某種程度的相通。
還有人認為這是一首禪詩。“花非花”是佛家的一個命題,説的是萬物皆空,世事皆為虛無幻象的禪理。而白居易正是以詩歌的形式來表現這一禪理,所以詩中充滿了一種“如夢幻泡影”的佛家情調。春夢的虛幻,朝雲的短暫,非花非霧的迷亂,象徵着一切現實的虛偽。
此詩運用三字句與七字句輪換的形式,這是當時民間歌謠三三七句式的活用,兼有節律整飭與錯綜之美,很像後來的小令。詞對五、七言詩在內容上的一大轉關,就在於更傾向於人的內在心境的表現,此詩亦如此。這種“詩似小詞”的現象,出現在唐代較早從事詞體創作的詩人白居易筆下,是不足為奇的。 [9]  [10]  [11]  [12] 

花非花名家點評

明代楊慎詞品》:予獨愛其《花非花》一首。蓋其自度之曲,因情生文者也。“花非花,霧非霧”,雖《高唐》《洛神》,奇麗不及也。張子野衍之為《御街行》,亦有出藍之色。
明代茅暎詞的》:此樂天自譜體也。語甚趣。
清代王奕清歷代詞話》引黃升曰:《花非花》一首,尤纏綿無盡。
清代陳廷焯雲韶集》:起二語奇妙。看他分寫去、來二字,不着人力,而神妙天然。 [7] 

花非花後世影響

白居易的《花非花》知名度很高,後世多有化用或直接引用。如北宋張先御街行·夭非花豔輕非霧》:“夭非花豔輕非霧。來夜半、天明去。來如春夢不多時,去似朝雲何處。”晏殊木蘭花·燕鴻過後鶯歸去》:“長於春夢幾多時,散似秋雲無覓處。”歐陽修玉樓春·燕鴻過後春歸去》:“來如春夢幾多時,去似朝雲無覓處。”蘇軾水龍吟·次韻章質夫楊花詞》:“似花還似非花,也無人惜從教墜。”南宋毛幵玉樓春·曲房小院匆匆過》:“來如春夢幾多時,去似朝雲無覓處。”從形式上看,此詩前四個短句皆三言,是由七言絕句折腰而成,後兩個長句仍為七言。後人竟採此詩句法為詞調,以“花非花”為調名,單調二十六字,六句三仄韻,譜為曲子,廣為流傳。1933年,作曲家黃自將《花非花》譜寫成藝術歌曲 [11]  [13-17] 

花非花作者簡介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772—846),字樂天,晚年號香山居士、醉吟先生。祖籍太原(今屬山西),後遷居下邽(今陝西渭南)。貞元進士,授秘書省校書郎。元和年間任左拾遺及左贊善大夫。後因上表請求嚴緝刺死宰相武元衡的兇手,得罪權貴,貶為江州司馬。長慶初年任杭州刺史,寶曆初年任蘇州刺史,後官至刑部尚書。在文學上,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是新樂府運動的倡導者。其詩語言通俗,相傳老嫗也能聽懂。與元稹常唱和,世稱“元白”。有《白氏長慶集》。 [12] 
參考資料
  • 1.    田運隆主編. 國學精粹選讀[M]. 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 2016:151-152.
  • 2.    傅東華選注. 白居易詩[M]. 北京:商務印書館, 2018:130.
  • 3.    龍榆生撰. 唐五代詞選注[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4:44.
  • 4.    霍松林著. 霍松林古詩今譯集[M]. 西安: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2018:264.
  • 5.    王烈夫編著. 中國古代文學名篇註解析譯 第2冊 唐朝[M]. 武漢:武漢出版社, 2016:313.
  • 6.    師長泰注評. 白居易詩選評[M]. 西安:三秦出版社, 2008:221.
  • 7.    徐中玉主編. 中國古典文學精品普及讀本 唐宋詞[M]. 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 2019:22-23.
  • 8.    曾凡玉編著. 唐詩譯註鑑賞辭典[M]. 武漢:崇文書局, 2017:909.
  • 9.    張國舉著. 唐詩精華註譯評[M]. 長春:長春出版社, 2010:519.
  • 10.    馬瑋主編. 白居易詩歌賞析[M]. 北京:商務印書館國際有限公司, 2017:261-262.
  • 11.    王志清撰. 白居易詩選[M]. 北京:商務印書館, 2016:195-197.
  • 12.    俞平伯,蕭滌非,周汝昌,施蜇存等撰寫. 唐詩鑑賞辭典 3[M]. 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2017:927, 955-957.
  • 13.    (宋)歐陽修著;李之亮箋註. 歐陽修集編年箋註 7[M]. 成都:巴蜀書社, 2007:249.
  • 14.    夏承燾,唐圭璋,繆鉞,葉嘉瑩等撰寫. 宋詞鑑賞辭典 1[M]. 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2017:140.
  • 15.    周振甫主編. 唐詩宋詞元曲全集 唐宋全詞 第3冊[M]. 合肥:黃山書社, 1999:1121.
  • 16.    林大椿著;李飛躍整理;葉嘉瑩主編;陳斐執行主編. 詞式 上[M]. 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 2019:20.
  • 17.    黃河編著. 聲樂美學和聲樂欣賞[M]. 北京:中國書籍出版社, 2017:17.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