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義兵萬户府

鎖定
義兵萬户府,隸屬於宣慰司行省,是直接複製蒙元官方軍隊制度而來的地方性非官軍武裝,多為地方武裝,保衞鄉里,亦有赴外地作戰之類。官員選任有三種,一是政府指派,二是選拔壯勇、獎勵戰功,三是招攬民間武裝。 [1-2] 
中文名
義兵萬户府

義兵萬户府歷史沿革

薛磊以「西平等處義兵百户所之印」印背上刻的「中書禮部刻至正元年八月」為依據,將蒙元制度化義兵的形成時間,從《元史》中記載的1350年七月,向前推至1341年八月。而方誌本《平徭記》中兩條史料記載顯示,元末義兵制度化的時間,在1341年四月之前: [3] 
今年春(至正元年春),譚羅率眾攻平樂府,遣千户高岷會(議)[義]兵萬户答失蠻等捕之。
(至正元年四月)賊(即譚羅)間道走至象州,義兵萬户唐勇龍擒之。 [3] 
徭民從平樂府奔走至象州,「義兵萬户唐勇龍」能迅速對其做出反應,這意味着,在1341年四月之前,廣西地區已經設置了制度化的義兵,否則無法迅速對逃至象州的徭民做出反應,並擒獲之。 [3] 
再考《(嘉靖)廣西通志》,蒙元時「象州建義兵萬户府,廣西平樂諸處建義兵千户所,賓州建屯田萬户所」。徭民在象州被義兵萬户唐勇龍擒獲,而象州恰好有設立「義兵萬户府」的記載。《(宣德)桂林郡志》記載的是桂林府一地之事,象州在桂林府轄區之外,故《(宣德)桂林郡志》中不會收錄象州相關內容。《(嘉靖)廣西通志》中「象州建義兵萬户府」之記載,當另有史源。設官和開府,是義兵軍府設置成立的兩個標誌。徭民逃至象州被「義兵萬户唐勇龍」和「象州義兵萬户府」史源不同,卻可互證。 [3]  [1] 
治平元年(1351年),劉福通潁州起義,反元復宋戰爭爆發後,蒙元開始廣泛設置義兵軍府,相關史料也更加豐富。在照那斯圖薛磊二人整理的一批元末義兵官印中,多有萬户府、「千户所」、「百户所」等不同層級義兵軍府印,以及「千户」、「百户」、「彈壓」等義兵官員印,從實物方面證明了元末義兵是仿照官軍制度,設置「萬户府」、「千户所」、「百户所」及相應的義兵官員。 [1] 
「宣忠徵行義兵萬户府經歷司之印」則表明,義兵萬户府內還設置專門負責文書行政工作的部門。 [1] 
品秩上,餘闕在與淮南江北等處行中書省丞相太平的書信中明確記載:「廬州開義兵三品衙門。」元末義兵萬户府與官軍萬户府一樣,都屬正三品。 [1] 
在員額設置方面,1354年蒙元鎮壓高郵張士誠失敗後,元廷開始大規模招募義兵力量。龍鳳元年(1355年)二月,元廷在天長縣設淮東宣慰使司都元帥府統領濠、泗等處義兵,「聽言民願出丁壯義兵五千名者為萬户,五百名者為千户,一百名者為百户,仍降降宣敕牌面」。由此可見,元廷仍堅持以官軍員數為標準,規範義兵的管理。 [1] 
在管理機構方面,1350年設置的湖南、道州二處千户所,「于帥府分司處設立,本司(即湖南宣慰使司)調遣。湖北靖州一處,從本省摽撥鎮守調遣」;龍鳳元年(1355年)二月,又「命準東宣慰司管領濠泗等處義兵萬户府及洪澤等處義兵」。因此,行省宣慰司皆可以提調義兵軍府,與蒙元的官軍制度並無不同。 [1] 
義兵軍府與官軍一樣具有上書言事之權。治平二年(1352年)九月,「監察御史及河南分御史台、行樞密院、河南廉訪司、鞏昌總帥府、陝西都府、義兵萬户府等官,交章言御史大夫也先帖木兒出征河南功績」。 [1] 
一般而言,義兵多為地方武裝,保衞鄉里,但也有許多義兵需要赴外地作戰。「效忠徵行義兵萬户府印」「宣忠徵行義兵萬户府經歷司之印」「揚威徵行義兵萬户府印」三方義兵官印,皆是龍鳳七年(1361年)時鑄造,「徵行」二字表明義兵已離開地方,被整編成軍,鎮壓反元力量。 [1] 

義兵萬户府官員選任

在官員選任上,義兵軍府的官員選任有三種方式。
一是政府指派:治平四年(1354年脱脱鎮壓高郵張士誠時,樞密院都事石普總管山東義兵萬户府事,招募義兵數萬人,隨脱脱鎮壓張士誠;回回人馬合穆,因鎮壓起義軍有功,被行省授廬陵縣達魯花赤、權烏東萬户府事。 [1] 
二是選拔壯勇、獎勵戰功:廬州路梁縣人王玉,「以良家子從軍」,因鎮壓起義軍有功,被任命為義兵千户;安豐武德以材略應募義兵,被升為義兵百户,而後又因為戰功升義兵千户。 [1] 
三是招攬民間武裝:六安人朱亮祖聚集鄉兵捍衞州里,蒙元授以「義兵元帥」;徐壽輝部攻克蘄州路時,康茂才集結義兵,「以捍蔽為務」,抵抗徐宋,蒙元授之以「長官」。 [1] 
義兵軍府無論是在組織架構、員額設置、人員編制和職官任命程序等方面,都是仿照蒙元官軍模式而設。究其原因,一方面,軍隊化組織管理模式之下的義兵,具有更強的戰鬥力和機動性,能夠更好地發揮鎮壓紅巾軍、維護蒙元統治的作用。另一方面,元廷也許希望借用嚴密的軍事管理制度,更方便、有效地控制官軍體系外的義兵隊伍。 [1] 
在元末戰爭中,路府州縣正官時常兼任義兵軍官。比如回回人馬合穆以蔭補官,授廬陵縣井岡巡檢。紅巾軍進入江西后,馬合穆因屢立戰功,被吉安路達魯花赤納速兒丁闢為安成判官,江西行省又授予其「廬陵縣達魯花赤、權烏東義兵萬户府事」之官。吉安人劉明道,元末戰爭中因戰功授予吉水州判官,後又升同知、知州,再遷「吉安路治中兼義兵萬户」。 [4] 
路府州縣官員兼任「義兵軍官」,説明在元末戰爭中,路府州縣官府需要處理義兵軍府和軍隊相關事務,兼具「義兵軍府」的職能。從這個意義上説,路府州縣官府也可以視為行省和宣慰司直接管理的義兵軍府。 [4] 
地主豪紳以宗族、里社為單位組建的義兵隊伍,或直接通過銀錢招募等手段組建的義兵隊伍,具有很強的私人武裝色彩。對路府州縣官府來説,當「組織義兵」的環節已經由義兵首領率先完成時,路府州縣官府則需要在(行)省通過授官將義兵首領編入行政系統之後,對其進行「管理」。 [4] 
(行)省多授子地方武裝首領官爵或財物,以示獎賞和激勵。授官主要分為「軍職」和「民職」兩種:軍職主要有義兵萬户、義兵千户和義兵百户;民職涵蓋了下至巡檢,上至省、院、台官的全部官職,其中「路府州縣官」佔據了相當的比例。 [4] 
獲封義兵官銜的義兵首領,會因軍功升任路府州縣官。比如處州路龍泉縣義兵首領季汶,率領義兵隨石抹宜孫鎮壓起義,授義兵萬户。龍鳳四年(1358年),經略使李國鳳按蒙元政策,授予季汶龍泉縣尹,季汶不受。紹興路山陰縣義兵千户周均佑以功升任萬户,又署為常州判官;會稽縣義兵千户邵文教,因功績擢為崑山州判官。 [4] 
義兵軍官以功攉任民官,並不意味着義兵軍官的地位低於路府州縣官,因為「路府州縣官」從縣主簿到路達魯花赤和管民官,中間跨越了許多品級。對於被授予低階民官的義兵首領來説,成為高階的義兵軍官,也可以視為「升官」。《(成化)處州府志》就記載了義兵首領由縣主簿升任義兵萬户的案例:「梁燾,字子壽,任松陽縣簿,升義兵萬户。」 [4] 
治平四年(1354年)三月,中書省擬定「義兵立功者權任軍職,事平授以民職」。「事平授民職」,是因為在起義被鎮壓後,義兵首領的義兵軍職,會隨着義兵武裝的解散而失去意義,只能通過轉授民職,酬勞其在鎮壓反元起義中的功績。因此,「義兵軍官」只代表了蒙元承認義兵武裝在戰爭時期具有合法性,在國家制度層面上並沒有地位可言。義兵首領需要獲得蒙元國家制度內的軍職或民職,才能在蒙元正式獲得政治地位。 [4] 
在義兵首領充任路府州縣官時,普通義兵作為義兵首領募集的私人武裝,也在名義上直接隸屬於路府州縣,實現了由地主衰紳的私人武裝向路府州縣政府武裝的性質轉變。比如汪同的兄長汪睿,因與汪同一起聚兵保衞鄉里,而被任命為婺源州知州。汪睿族弟汪養中,原是汪睿汪同組建的義兵武裝中的一員,在汪睿充任婺源州知州後,汪養中被提拔為義兵千夫長,成為由婺源州直接管理的義兵。之後,汪養中轉隸於汪同麾下,從義兵千户升任婺源州判,兼軍鎮撫。 [4] 
義兵首領獲授路府州縣官,進入國家正式職官序列,而後再憑藉戰功和個人才能逐級而上,進入宣慰司,甚至進入(行)院、(行)省任職。比如徽州義兵首領汪同在治平二年(1352年)時起兵保衞鄉里,治平三年(1353年)被任命為義兵千户。之後幾年,又充任餘干州知州,升徽州路總管府判官,再遷為浙東道宣慰司同知副都元帥。 [4] 
元末戰爭時期,充任路府州縣官員的義兵首領掌握着私人武裝,還表現在許多義兵首領同時帶有軍官和民官兩種職銜。例如吳訥「建德路判官兼義兵萬户」,馬合穆為「(吉安路)聲陵縣達魯花赤、權烏東義兵萬户府事」,郭璞「昭信校尉、瑞安州判官兼義兵千户」,劉明道「吉安路治中兼義兵萬户」,黃於淵「權本州(吉安路吉水州)知州兼塘東義兵萬户」。 [4] 

義兵萬户府部門設置

反元復宋爆發後,蒙元在長江與黃河之間的廣闊地區設置了諸多義兵軍府,具體數量已不可考。《元史·百官志八》僅記錄了其中的六個義兵萬户府一個義兵千户所。

義兵萬户府山東義兵萬户府

設於何處不可考。1354年九月,脱脱領督諸王各愛馬、諸省各翼軍馬,南下進攻高郵張士誠。脱脱命時任樞密院都事石普「統山東義兵萬户府事,招民義萬人以行」。同年十二月,脱脱因朝廷黨爭,被削兵權,朝廷以河南行省左丞相太不花、中書平章政事月闊察兒和知樞密院事雪雪一同總兵,「總領諸處徵進軍馬,並在軍諸王、駙馬、省、院、台及大小出軍官員,其滅裏、卜亦失你山、哈八兒禿、哈怯來等拔都兒、雲都赤、禿兒怯裏赤、孛可、西番軍人、各愛馬朵憐赤、高麗、回回民義丁壯等軍人,並聽總兵官節制。」高郵之戰後,山東義兵萬户府未再見於史料。 [2] 
此外,龍鳳元年(1355年),太平任準南行省左丞相,兼知行樞密院事,總制諸軍駐於濟寧,並「議立土兵元帥府,輪番耕戰」。「土兵萬户府」也是非官軍武裝。關於「土兵」一詞,《元史》中多有記錄,如星吉守江州「募土兵,完城池」;信州總管於大本「以土兵備禦」。荊門聶炳「募土兵,得眾七萬」,「土兵」與「鄉兵」、「義兵」應當類似。到元末戰爭中後期,山東地區還存在濟寧等處義兵萬户田豐、孟本週,泰山義兵萬户馬雲、義兵千户餘寶等義兵軍官,其行政歸屬不可考,與「山東義兵萬户府」的關係亦不可考。 [2] 

義兵萬户府忠義、忠勤義兵萬户府

龍鳳元年(1355年)十二月,答失八都魯「攻夾河賊,大破之」,又「大敗劉福通等於太康,遂圍亳州,偽宋主遁於安豐」,確立了蒙元在淮河地區的軍事優勢。同月,蒙元在宿州、武安州分別設立忠義、忠勤義兵萬户府。由此可推測,兩所義兵萬户府的設立可能與答失八都魯的軍事行動有關。 [2] 

義兵萬户府濠泗義兵萬户府

濠泗是蒙元時期南北交通要地。治平四年(1354年),「置統帥濠泗義兵萬户府,置司於泗州天長縣」。至正十四年,脱脱被削兵權,蒙元於高郵鎮壓張士誠失敗,準海地區相繼光復,成廷珪《閏正月二十日聞泗州盱眙同日失守》一詩記載此事。面對元軍在淮海地區的節節敗退,蒙元對此地行政建制進行調整,龍鳳元年(1355年)二月,在天長縣設立準東等處宣慰使司都元帥府,管理「濠泗等處義兵萬户府並洪澤等處義兵」。 [2] 
龍鳳元年(1355年),淮西青軍首領張明鑑率眾由含山全椒轉攻六合天長,後又到達揚州。鎮南王孛兒只斤·孛羅不花招之為「濠泗義兵元帥」,「俾駐揚州,分屯守禦」。另有鍾離人杜亨,亦授予濠泗義兵萬户,但時間不可考。 [2] 

義兵萬户府南陽、鄧州等處毛胡蘆義兵萬户府

毛葫蘆是金、商一帶以打獵為生的山民,《元史·朵爾直班傳》記載,「金、商義兵以獸皮為矢房,狀如瓠,號毛葫蘆軍」。治平四年(1354年)五月,立南陽、鄧州等處毛胡蘆義兵萬户府,募集土人為義兵,免除差役,助元鎮壓荊襄等地布王三孟海馬起義軍。同年九月,脱脱進攻高郵張士誠時,毛葫蘆軍亦前往助力:「朝廷命脱脱徵高郵,王師號百萬。及抵城下,毛葫蘆軍已有登其城者。疾其功者日:『不得總兵官命令,如何輒自先登?』召其還。再攻,不下。」 [2] 
治平四年(1354年)高郵之戰後,起義軍得到恢復的機會。龍鳳元年(1355年),趙明遠攻克鄧、許、嵩、洛諸地,蒙元亦在當地招募毛葫蘆軍:「命南陽等處義兵萬户府召募毛胡蘆義兵萬人,進攻南陽。」 [2] 

義兵萬户府汴梁等處義兵萬户府

《元史·百官志八》記載龍鳳元年(1355年)四月,「置汴梁等處義兵萬户府」,其餘信息無考。高郵之戰後,劉福通韓宋趁勢再起,汴梁等處義兵萬户府,應當是為鎮壓韓宋而設。 [2] 

義兵萬户府廬州義兵萬户府

設於廬州路。廬州是江淮之間的戰略要地,陶安評價其「金斗城堅淝水流,淮西重地控衿喉。」餘闕《再上賀丞相書》記載,龍鳳元年(1355年)左右,「廬州、安豐別無駐守官軍」只有義兵在當地活動。「廬州開義兵三品衙門,而使者悉以富商大賈為之,有一鉅商五兄弟受宣者,此豈嘗有寸箭之功?」根據餘闕之言,廬州路萬户應由商人捐資組建和管轄,並受蒙元宣命。 [2] 
龍鳳元年(1355年)正月,郭子興義軍準備攻打和陽,朱元璋獻策,利用「廬州路義兵」的番號,偽裝成保元義兵智取和陽城:「向攻民寨時,得民兵號二,其文日『廬州路義兵』。今擬製三千,選勇敢士,椎髻左枉,衣青衣,腹背懸之,佯為彼兵,詐入和陽城」。因此,廬州義兵萬户府也很有可能設於治平四年(1354年)。 [2] 
參考資料
  • 1.    李倪倪. 元末義兵新探[D].山東大學,2023.20-21
  • 2.    李倪倪. 元末義兵新探[D].山東大學,2023.22-24
  • 3.    李倪倪. 元末義兵新探[D].山東大學,2023.54
  • 4.    李倪倪. 元末義兵新探[D].山東大學,2023.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