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郭子興

(亳州制節元帥、滁陽王)

鎖定
郭子興(?—1355年),濠州定遠(今安徽省定遠縣)人。明太祖朱元璋的岳父。元末江淮地區紅巾軍領袖。 [31-32] 
家有財產,廣結壯士,1352年,正月起兵於定遠縣,稱亳州制節元帥,二月攻克濠州城,以朱元璋為親兵,將義女馬氏嫁給朱元璋 [1]  。與孫德崖等四元帥不和。九月,脱脱徐州彭大趙均用來奔 [27-28]  ,因親彭大而疏趙均用,受孫德崖挑撥而險遭暗害,奄奄一息 [3]  。1353年五月,包圍解除後,派朱元璋返鄉募兵七百人,其為鎮撫。1354年五月,因為朱元璋一舉收服壯士三千人,陞朱元璋為管軍總管 [5]  。六月,郭子興與彭大、趙均用等克盱眙泗州 [4]  。七月,朱元璋攻克滁州,迎郭子興至滁州。 [10] 
1355年正月,滁州城圍解後,派張天祐攻克和州 [15-16]  ,三月病逝 [18-20]  。1370年,明太祖追贈郭子興為滁陽王。 [30] 
全    名
郭子興
封    號
滁陽王
所處時代
元末明初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地
濠州定遠(今安徽省定遠縣)
逝世日期
1355年
最高官職
亳州制節元帥

郭子興人物生平

郭子興廣交豪傑

郭子興的祖先是曹州(今山東菏澤)人,父親郭公喜好數術,常從奇人異士交遊,年長而未娶,南遊定遠縣(今安徽定遠),為人預言禍福,總是被他言中,定遠縣人以其術為神。縣城富翁家有一雙目失明的女兒,郭公經過富翁家門,富翁讓郭公為女兒算命,郭公曰:“這是貴人啊。”富翁曰:“此女失明,未有婚配。”郭公曰:“翁若不以我鄙,則嫁與我為妻”富翁於是便把女兒嫁給了郭公,郭公自從娶了富翁的女兒,不數年,家境逐漸富裕,生有三子一女,郭子興是次子。當初郭子興出生時,郭公卜得一吉卦,謂人曰:“此兒異日非常,必壯大吾家。”郭子興長大後,兄弟皆善於壯大資產。韓山童早年傳播白蓮教,郭子興亦入其中,散盡家財,暗中結交賓客。 [1]  [20] 

郭子興響應起義

1351年五月二日,劉福通率眾起義,迅速攻克潁州城 ,打出“虎賁三千,直抵幽燕之地。龍飛九五,重開大宋之天。”的旗號。四方羣起而響應之。起義於蘄州黃州者,以彭瑩玉和尚為宗,推徐壽輝為首,攻克德安、沔陽、安陸、武昌、江陵、江西諸郡。起義於湖南湖北者,推布王三孟海馬為首,奄有均州房州襄陽荊門歸州峽州。 起義徐州者,趙均用彭大芝麻李為首,攻克徐州城。 [26] 
1352年正月,定遠縣富民郭子興響應劉福通,以燒香拜佛為掩護,聚眾起義,自稱元帥,十一日起兵於定遠縣。 [1] 
二月二十六日,郭子興攻克濠州城。 [1] 
蒙古將軍徹裏不花率領騎兵三千來鎮壓,紮營於濠州城南三十里,逡巡不敢攻城,反而四出擄掠良民,以繩系民之首,稱為亂民以獻功。於是,良民受害,呼親喚舊,相繼入城,與郭子興合勢共守。朱元璋當時寄身的皇覺寺亦被蒙古兵所焚,失去容身之所的朱元璋於是亦投奔郭子興。 [1] 
閏三月一日晨旦,朱元璋抵達濠州城,門衞懷疑他是間諜,綁了朱元璋,要拉走砍了,還好有人將此事稟告給了郭子興,郭子興派人把朱元璋給救了。當時朱元璋二十五歲,狀貌奇偉,異於常人,郭子興詢問了他一番,覺得這小夥子儀表、談吐都還不錯,就收下做了個親兵,漸漸升為親兵隊長(九夫長),時常與朱元璋交談,對朱元璋説“你單居,當為你娶婦”,日暮歸家,與夫人飲食,語及此事,他的次夫人張氏忽惋惜謂郭子興曰:“方今兵荒馬亂,正當收召豪傑,此子舉止異常,若不撫於家,反而使為他人之親,是失智也。”郭子興覺悟,將他們所撫養的馬公之女許配給朱元璋為妻,這就是後來的孝慈高皇后 [1] 
馬公,是宿州閔子鄉人,素性剛直,重視然諾,愛人喜施,避仇家於定遠縣,與郭子興是刎頸之交。馬公無子,唯有一小女兒,甚是珍愛,馬公後來謀劃回宿州起兵響應郭子興,把女兒託付給了郭子興,郭子興與妻張氏撫養如同己子。已而,馬公起義失敗而死,郭子興就把馬氏許配於朱元璋。 [1] 
當時,濠州城內有五路人馬,首領各自稱“元帥”,郭子興只是其一,其餘還有孫德崖、俞氏、魯氏、潘氏四人,他們出身農户,性格粗直,沒啥見識、遠見,與郭子興意見經常不一致,五人日漸離心離德,郭子興遭受四人排擠,權力被架空,只能閒居在家。 [3] 

郭子興徐濠之爭

秋,蒙元丞相脱脱親率大軍南下,四戰之地的徐州首當其衝,脱脱用也速計策,以巨石為炮 ,晝夜攻之不息,義軍困莫能支。 [28]  [27] 
九月二十一日,徐州城破,蒙元軍隊屠徐州城, 並把徐州改名“武安州”,芝麻李生死不明,彭大趙均用率殘部逃往濠州 [27]  [28]  。脱脱命賈魯月闊察兒追擊之。 [2-3] 
1352年局勢 1352年局勢
孫德崖等接納彭大、趙均用,徐州系人馬於是反客為主,濠州系“反屈己下之,事皆稟命,遂為所制”,其中彭大有智謀,郭子興遂與之親近,而疏遠了趙均用,於是孫德崖等趁機挑撥趙均用説:“郭子興只知道有彭將軍,而不知道有你趙將軍啊。”趙均用大怒,趁機將郭子興於市衢中抓捕,幽禁在孫德崖地窖中。 [3]  [29] 
當時,朱元璋當時外出在淮北一帶徵戰,聽聞郭子興有難,作為郭子興嫡系的朱元璋立即回濠州相救。此時朱元璋的處境也是十分兇險,首先是郭子興本人被擒,其麾下勢力人心惶惶,有四分五裂的跡象,朱元璋在回濠州救郭子興的路上時就碰到一個人,勸阻他不要到濠州:“你的主君都被他們擒了,還要擒你,你不要自投羅網”朱元璋説:“郭公與我有再生之恩,如今有難而不入,是大丈夫的作為嗎!”於是義無反顧地回了濠州。 [3] 
郭家子弟這時候都是人心惶惶,誰也不敢相信,連朱元璋這個義女婿都被懷疑,朱元璋在郭家只見到了家中女眷,男人們都躲藏不見了。朱元璋問男人們都到了哪裏?婦人們又懷疑朱元璋也有二心,謊稱不知。朱元璋曉之以情,動之以理,稱:“我是家人啊,釋疑從我謀,請知舍人安在。”取得了郭家的信任。 [3] 
朱元璋與郭家眾人分析此次遭難的根源以及解決問題的辦法:“主君平日厚彭薄趙,禍必自趙,欲脱此難,非彭不可。”可謂是一針見血,厚此薄彼,必生禍端,問題出在趙均用那裏,要想解決問題,只能求彭大 [3] 
次日早晨,朱元璋讓郭子興的次夫人張氏攜二子求見彭大並説明情況,彭大果然怒趙均用亂來,於是派兵搜救郭子興。朱元璋也披堅執鋭,與諸人一同包圍了孫德崖家,從圍牆翻入其宅,大肆查找,並與殺了趙均用的祖父母以泄憤,終於在一地窖中找到了被拷打得奄奄一息的郭子興,將其背了出去。 [3] 
因為賈魯來包圍濠州城,城內只得擱置恩怨,共同守城。 [29] 
十二月,賈魯復包圍濠州城,城中極力拒守。 [3] 
1353年五月十六日,賈魯病死於軍中,元軍退兵,濠城圍解。 [4] 
經過長達數月的圍城,濠州城中糧食消耗殆盡,軍民生活都極為艱難,朱元璋這時候自然也是十分艱難,他作為郭子興親信、義女婿,奉郭子興為主君,是要為郭家老小找糧食,朱元璋拜見友人,得了數引鹽,於是駕舟到懷遠縣用鹽換了數十石糧食,交給了郭子興家。 [4] 
1353年局勢 1353年局勢
十月,朱元璋返鄉招募來了七百餘人而還,郭子興大喜,任命朱元璋為鎮撫 [4]  [5] 
當年冬,彭大稱魯淮王,趙均用稱永義王,二王馭下無道,所部多暴橫,朱元璋一下子招兵七百人,怕引起彭、趙二人猜忌,禍及己身,不敢自己統領,於是將七百人交給其他將領,僅留下了徐達等二十多人。 [4]  [5] 
朱元璋帶領徐達等二十四人(後稱世稱為淮西二十四將)往南攻略定遠縣。結果在半道上朱元璋又得了重病,只得回到濠州城養病,朱元璋這病一度十分危急,昏迷了半個來月才醒來。 [4]  [5] 
朱元璋醒來後過了幾日,郭子興故意扶着枴杖(之前被趙均用孫德崖拷打致傷)從朱元璋屋前經過,並且嘴裏還連連發出嘆息之聲。朱元璋這時還尚在牀上,聽聞以後就問旁邊的人怎麼回事,為什麼郭子興不停嘆息,十分惋惜的樣子啊? [4]  [6] 
旁人告訴他,郭子興聽説城外遠處一山寨有一支隊伍想要投靠濠州,但又猶豫未決,而郭子興的一個朋友在其寨中,於是想要派人與其聯絡,收服這支隊伍,但可惜家中沒有適合辦這事的人,所以才嘆惋可惜。 [4]  [6] 
這時候朱元璋雖然病還沒徹底好,但知道郭子興故意來這裏表演這麼一通,其實是促使他前往遊説的意思,朱元璋怕郭子興覺得自己這個乾女婿是吃白飯的,被當作棄人,如此活着又何安呢?當晚強撐病體,謁見郭子興寢室,郭子興説:“你來是為何?”朱元璋答曰:“聽聞他方有想要來歸附的,還未決定使者,我願親自前往。”郭子興説:“你病才好一點,還不能出行。”朱元璋知道郭子興真正的意思,堅決要求前往,郭子興許可了。 [4]  [6] 
次日,朱元璋拖着病體,帶着騎兵費聚二人、九個步兵,一共十來個人,往南邊的定遠縣驢牌寨進發 [6]  ,途中舊病復發,停下養病三日,病剛好了點又立即加速前行,走了六十里,到了一個叫“大橋”地方,舊病再度復發,於是又停下養病三日,接着趕路,走了五十里,看到了對方的營壘。朱元璋手下的九名步兵見到對方的人馬後非常驚恐,立即就要甩了朱元璋撒腿跑路。朱元璋攔住他們説:“他們人多,我們人少,況且他們有馬四條腳,我們只有兩條腳,我們已經到了這裏,即便想要逃走,又能逃往何處?” [7] 
話剛説完,對方陣中派遣兩名小將出來迎接,舉着手大喊:“來者為何?”朱元璋派人答覆:“我來為公帥首言。” [7] 
對方歸營向帥首報告,帥首讓朱元璋一行人下馬入營。朱元璋於是下了馬,但他久病身體虛弱,徒步走得很艱難,前面又有一條溝渠要越過,費聚請求代朱元璋過渠。朱元璋對費聚説:“諸人至此,生死不得自由,豈有代者耶?”於是一同前往,過了一會終於進入營中。 [7] 
帥首前來迎接,問道:“何為而來?”朱元璋回答:“彼此無食,郭公與足下有舊,知道你營壘在此,聽聞足下軍艱食,亦知他敵欲來相攻,恐你無救,特遣吾報,肯相從則從之,否則移兵避之。” [7] 
帥首聽完,答應歸附,並請朱元璋留下信物為證,於是朱元璋留下香囊一枚,帥首也以牛脯來獻,朱元璋吃完以後,帥首跟朱元璋説,你們先暫且回去,等營中收拾好路費,再前往投奔。 [7]  朱元璋答應了,只留下費聚在其營中。過了三日,費聚早晨跑了回來,對朱元璋説:“事不諧矣,彼欲他往”朱元璋借兵三百,直接奔赴帥首所在之地,對他説:“彼為他雄所凌,其冤未申,仇亦未解,一旦從我北,何不能雪前日之恥。特助三百人,與仇試較勝負,不亦可乎?” [8] 
帥首聽了很高興,但心中己經生疑,平時兵器不離左右,就是為了防範朱元璋別有企圖。朱元璋知道事情不太好辦了,非想個計策智取不可。正猶豫不知如何是好,恰逢有個平時就很勇猛的同鄉在行伍之中,於是朱元璋障使了個狼來了的疲兵之計,先派勇猛的同鄉邀請帥首來會談議事,並讓朱元璋這邊的三百人簇擁着一起觀看,然後又放其回去,連續三次,使之放鬆警惕,於是趁機綁架了帥首,令五十個壯士簇擁帥首離開營寨,走了十餘里,再派人假傳命令於其營曰:“爾帥已往觀營地,可移軍來就”待其營兵皆出,既燒燬營寨,絕其退路,帶着全營人馬回來。 [8] 
1354年五月,因為朱元璋一舉收服壯士三千人,郭子興陞朱元璋為管軍總管。 [5] 
六月,朱元璋又帶着這三千人往東趁夜偷襲了元將老張知院的大營,老張棄軍逃跑,朱元璋得精壯二萬人,短暫訓練後,就率軍往南攻取滁州 [5]  [9] 
六月十九日,郭子興與彭大趙均用等克盱眙,二十日克泗州 [5]  [4] 

郭子興脱離桎梏

七月十八日,朱元璋攻克滁州 [4] 
朱元璋打下滁州逾月彭大趙均用二王派人來命令朱元璋帶兵移駐盱眙泗州一帶。朱元璋認為彭、趙二人一直關係緊張,也沒啥遠見,遲早完蛋。又是外來者,跟朱元璋更沒啥情誼,自然不會聽從。沒過多久,彭大趙均用二王果然開始自相吞併,戰鬥十分激烈,善戰者死傷殆盡,連魯淮王也死了,永義王趙均用尚存。而這時郭子興還受制於盱眙,也幾乎遭到二王火併波及,幾為吞併遇害。 [10]  [4] 
朱元璋於是決定迎接郭子興至滁州,派人勸説永義王趙均用放郭子興南行曰:“從前大王窘於元兵,投奔濠州,約與郭公共守,以抗元兵。郭公開門接納大王,推誠相待,恩德非淺,且屈己以事大王,大王不但不思回報,反而聽信左右之言要殺他,自剪羽翼,失去豪傑之心,我私下認為大王不應該這樣做。而且郭公的部隊仍然很多,一旦有意外,大王亦豈能獨安?莫若善待郭公,使各自守護其所,唇齒相依,才是上策,否則就是唇亡齒寒啊”又使人賄賂其左右心腹,幫忙勸解。趙均用考慮到朱元璋在滁州兵力不少,就放任郭子興離開了。很快,郭子興帶領其所部一萬餘人馬來了滁州城,檢閲諸軍,見朱元璋的三萬多兵,隊伍嚴整,旗幟鮮明,甲兵潔利,短短几個月就發展得兵強馬壯,一時甚是喜悦。 [10] 
郭子興想就地稱王,朱元璋勸阻説:“滁州城是山城舟楫不通,商人不集,無形勝可據,不足居也。”郭子興默然,稱王之事遂止。 [12] 
1354年十一月局勢 1354年十一月局勢
十一月,蒙元丞相脱脱率大軍至高郵圍攻張士誠,分派朵兒只鎮壓六合縣(今南京六合區 [13]  六合縣派人來求救,使者是朱元璋的朋友,深夜來叩門,朱元璋既起,告訴他:“你稍等,我告訴郭公。”郭子興與六合縣的義軍頭領有過節,聞其求救,不肯許可。朱元璋於是幫助來使勸説郭子興,至日昃,郭子興態度稍微緩和,然而諸將畏懼先前在徐州大屠殺的脱脱,以占卜不吉為託詞,郭子興於是召朱元璋説:“你也告神。”朱元璋曰:“六合被包圍,勢同一家,唇亡則齒寒。若是命我統兵,神可不告。”於是出師往東救六合縣,與耿再成守瓦梁壘,元兵攻之急,每日暮攻壘,將要攻陷而退,明旦,朱元璋與耿炳文復修繕堡壘與元軍戰,如此拉鋸四次而還師六合縣也被朵兒只攻陷了。 [12] 
當時,也許是受他人挑撥,也許是郭子興心生不滿,開始猜忌懷疑朱元璋,先是把朱元璋身邊掌文案的數人撤走,其中有之前私下投靠來出謀劃策的李氏、郭氏,沒過多久,郭子興又要將李善長調至其麾下直屬,李善長不願意去,涕淚交加地跑去跟朱元璋訴説,朱元璋説:“主君的命令,即便是想要我的腦袋,我也不得不給,你怎麼敢不過去?”李善長終究沒有離開朱元璋,一直跟隨其左右。但是對外征討、攻略城池的帶兵之權,郭子興再不給朱元璋了。 [10] 
就在這樣被郭子興猜忌疏遠的情況下,朱元璋對郭子興更加恭順,不敢有絲毫的怨言。當時元軍來圍攻滁州,有個姓任的將領向郭子興誣告朱元璋出戰不盡力。郭子興聽了竟然挺相信的,勒令朱元璋與任某出城作戰,任某出城才十步就被元軍的弓箭手給射了回來,朱元璋則帶領士兵奮前衝擊,他身先士卒,眾人受到鼓舞,皆所向披靡,其後徐徐退還入城,無人受傷。 [10]  [11] 
朱元璋十分機警、隱忍,也很幸運,有一次朱元璋帶領三百人出城作戰,突然似乎聽到了空中有鵓鴿聲的飛矢墮落,朱元璋心下驚異,頓覺有詐,於是立即退還入城,果然沒多久就有大隊敵兵出來,一無所獲而去。 [11] 
此時的朱元璋,對郭子興表現得極為恭順,不敢有絲毫怨言,帶領士卒作戰則身先士卒,繳獲的財物全部分給屬下,再加上他格外謹慎、機警,凡行事多用智謀,才得以保全性命。但問題的關鍵是郭子興猜忌朱元璋,不解決這個核心問題,朱元璋只能勉強左支右絀,遲早哪天一個不小心就完了。 [11] 
這時,朱元璋之妻馬氏(既後來的孝慈高皇后)起了重要作用,馬氏畢竟是郭子興養女,在郭家內宅能説得上話,馬氏從中斡旋,關鍵時候幫了大忙。當時,將領征戰凡有所繳獲,都先就給郭子興,朱元璋或許是都分給部下了,或許是真沒那麼多好東西進獻,這讓本來就對朱元璋心懷猜忌的郭子興更是不悦。馬氏知道這其中的意思,開始發動後宅斡旋之力,以後將士們有所進獻,馬氏就全部送給郭子興的妻張氏,馬氏又特別恭敬地奉承張氏,張氏再吹吹枕邊風,郭子興對朱元璋的觀感才漸漸好轉。 [11]  [12] 
十二月十日,妥歡帖睦爾罷丞相脱脱兵權,貶脱脱至淮安,以雪雪月闊察兒太不花代替脱脱統兵,元軍因而軍心大亂,士氣低迷,高郵城內張士誠等人聞而勇氣百倍,趁機出城痛擊元軍,元諸衞鐵甲軍因替脱脱不平,象徵性抵抗就散去。 [13] 
滁州這邊雖然打退了元軍的攻城,然而元軍尚強,包圍尚未解除,恐其增兵來攻滁州,朱元璋於是準備牛酒,收斂所繳獲的元軍馬匹,遣父老送還,令父老告其帥曰:“城主老病不能出行,謹遣父老犒軍。城中皆是良民,之所以結聚,只是防備其他盜賊而已。將軍以兵想要獵殺之,民固畏死,不得不抵抗。將軍如果撫存之,惟軍需是供啊。當今高郵巨寇未滅,非併力不可,奈何舍寇而分兵攻良民啊?”這邊給了面子,讓其能交差,應付上面,元軍統帥於是順水推舟,謂其眾曰:“城內若不是良民,豈肯還馬啊?”即日解除包圍而離去。 [14] 
龍鳳元年(1355年)正月一日,滁州義軍缺乏糧食,諸將謀議所向,郭子興言計策多失,朱元璋數諫,郭子興不聽。一日,議出師,遣人召朱元璋,上以疾推辭,召至再三,乃力疾往,郭子興命定計策,朱元璋曰:“困守孤城,不是個辦法。當今謀劃所趨向,惟有和陽可圖謀。然而其城小而堅,可以計取,難以力勝。”郭子興曰:“如何是好?”朱元璋曰:“先前攻民兵寨時,得民兵番號二,其文曰:『廬州路義兵』,今擬仿製三千,選勇敢之士,髮型服裝樣式模仿胡人,衣色青衣,腹背懸掛,佯裝為彼兵。以四槖駝載賞賜之物,驅而前行,使人大聲呼喊:『廬州兵送使者入和陽,賞賚將士!』和陽之兵見之,必接納其入城無疑。繼而以紅衣兵萬人繼其後,約相距十餘裏。等到青衣兵近城舉火為應,紅衣兵即鼓行而急趨,取之必矣。”郭子興曰:“善。”於是命張天祐率領青衣兵,趙繼祖為使者前行,耿再成率領紅衣兵繼後。 [15] 
龍鳳元年(1355年)正月局勢 龍鳳元年(1355年)正月局勢
龍鳳元年(1355年)正月二十一日,張天祐等至陡陽關。和陽之人聽説廬州兵到了,父老以牛酒出迎。會日午張天祐兵從他道就食,遂誤前約。耿再成候之過期,不見舉火,意張天祐必已進,遽率眾直抵城下,城中人始發覺有兵。也先帖木兒急閉城門,以飛橋兵出戰。耿再成迎戰而不利,中矢而逃,眾皆潰散。元兵外出追擊三十餘裏,至千秋壩,會日暮,收兵而還。張天祐等始至,適與元兵遭遇,急擊之,追元軍至和州小西門。城上元軍抽橋急,張天祐軍奪其橋而登。元軍爭橋,總管湯和遽以刀斷其索。張天祐等登城大呼,衣服相亂,遇舉火輒滅之。城北門舊用木柵,元兵在城外者不得入,乃燒門欲入。張天祐等復以石塞其門,遂佔據和州城。也先帖木兒倉卒無措,乘夜遁去。 [16] 
耿再成兵既敗,其敗兵逃回滁州,報郭子興言:“天佑等人都陷沒了!”郭子興大驚,怪朱元璋失策。不久城南又報,元軍將要到來,遣使來招降。郭子興更加恐慌,召朱元璋參謀。此時,義兵皆出,城中守備單弱,朱元璋命令集合滁州三門之兵於南門,使填塞街市,然後呼元軍使者入城,叱其膝行以見郭子興。郭子興喻使者多失辭,眾人慾殺使者滅口,朱元璋謂郭子興曰:“我軍外出,城內空虛,若殺其使者,他們就將説我們怕了。殺使者以滅口,是加速了元兵的到來啊。不如放其歸去,揚以大言,彼不知虛實,必然畏憚,不敢進逼。”郭子興聽從了,放任使者回去,明日早上元兵果然遁去。 [16]  [12] 
郭子興不知張天祐等已拔和州,命朱元璋率兵二千,往和州收攏敗卒,仍規取和州。至中途,耿再成敗兵聞朱元璋來,皆復集合,朱元璋得千餘人,合所將三千人,南越陡陽關,命諸軍皆休息。初昏之時,每個人燃十個火炬為疑兵,令眾人不要休息。朱元璋率鎮撫徐達、參謀李善長及驍勇數十人徑進,日暮至和陽,始知張天祐等已破城而據之,使人呼張天祐張天祐等至,左右舉火,朱元璋免冑示之,遂入城。明日,撫定城中。 [16] 
當初,張天祐等雖據城害怕不能守住,欲收子女財物歸滁州,及朱元璋至,人心始安,乃與諸將為城守計。 [16] 
二十四日,元軍來攻和州,自城西門越過城牆,轉攻城北門,朱元璋命開門擊之,元兵阻於城牆而大敗走,朱元璋遣人報郭子興,郭子興遂命朱元璋總守和州 [16]  。連戰三月,元軍數敗,解圍而去。未幾,元軍皆渡江南下。 [17-18] 
當時,濠州舊雄俞氏、魯氏、孫德崖、潘氏四人亦缺乏糧食,其部下亦來和州境內就食孫德崖請求在城中駐軍,朱元璋允許了其入城。孫德崖曾經和趙均用綁架郭子興,把郭子興在地窖裏拷打至遍體鱗傷,與郭子興有仇怨,有人為此向郭子興進讒言,誣告朱元璋。 [18] 
不旬日,郭子興趕至和州,不與朱元璋説話,孫德崖聽説郭子興到了和州,對朱元璋説:“你老丈人來了,我將前往別處。”朱元璋大驚,急報郭子興做準備,又謂孫德崖曰:“兩軍合於一城,今一軍盡數起行,公當留在後頭,令軍先行。”朱元璋出城送友人,行至城外十五里處,城內兩軍相鬥的消息傳來,朱元璋策馬急歸,孫軍大呼追逐,抓住了朱元璋,孫德崖之弟用繩繫住朱元璋的脖子,想要加害,朱元璋在孫德崖軍中的友人張氏強烈反對,張氏入和州城,發現郭子興用繩繫着孫德崖的脖子,共同在一個桌子上喝酒,回來對孫軍眾人説:“如果順着眾人意,幾乎傷了兩條性命,如今各自都還活着,事情就不難解決了。”孫軍猶怒,友人張氏留朱元璋同寢,抱着朱元璋的頭達旦,明日又朱元璋被捆縛在地窖,後天郭子興派徐達等數人前往代替朱元璋為人質,張氏曰:“不如釋放朱公,以出我公。”於是朱元璋得歸,郭子興又將孫德崖釋放回去。郭子興恨透了孫德崖,本想殺之而後快,只是因為朱元璋的緣故才勉強釋放了他,沒能出口惡氣,因而一直悶悶不樂,於三月病逝,歸葬於滁州 [18]  [19-20] 
四月,韓宋杜遵道任郭子興之子郭天敍都元帥內弟張天祐為右副元帥,乾女婿朱元璋為左副元帥。 [18] 

郭子興追封為王

洪武三年(1370年)二月二十四日,明太祖追封郭子興為滁陽王,妻為滁陽王夫人。 [21] 
洪武八年(1375年)四月二日,明太祖幸中都鳳陽(既濠州),次滁州,遣官祭滁陽王廟,曰:“曩者羣雄鼎沸之時,民不堪命,王乃奮臂定遠,拔濠城而守之。朕方從軍,幾被他人所害,惟王能活我,致有今日,盡平天下,家國已成,再生之恩終世難忘。今日督工鳳陽,道經環滁,塋祠在斯,遣官致祭。尚饗!” [21]  [22] 
洪武十四年(1381年)九月十一日,明太祖詔建滁陽王廟於滁州。 [23] 
洪武十五年(1382年)秋,召守滁陽千百户等免徵田租者二十員名,永供時祀,其宥氏首率而祀之,故茲制諭。 [21] 
洪武十六年(1383年)十一月七日,朱元璋親手寫出郭子興的事蹟,召太常寺丞張羽諭之曰:“王之恩德,注在朕心。今滁有廟祀而碑刻未具,甚闕典也。汝其據此為文於石。”張來儀撰碑文曰:“自古帝王之興,雖受命於天,未始不因乎人,蓋必有所佑助維持而後成。惟我皇上,奮布衣,提一劍而起,外無尺土一民之助,而王能脱危難,識潛微,納於貳室,授以兵柄,慨然不少吝惜,遂肇大業,可謂有知人鑑矣!及今大統既定,四海一家,推本尋源,實由於王。爰建顯號,俾永永血食。蓋非王無以開萬世之業,非皇上無以永王之名。臣謹即是為銘。”胡廷鉉書並篆額 [21] 
洪武十七年(1384年)七月十七日,明太祖詔建滁陽王墳享堂。 [24] 

郭子興人物評價

錢謙益:數月而館甥,期年而別將,脱真龍於魚服之中,而藉以風雷,傅之羽翼。滁陽之於聖祖,其亦天造草昧,有開必先者乎! [25] 

郭子興家庭親屬

正夫人
張氏
生三子。長子早年戰歿,次子郭天敍、三子郭天爵。 [18] 
次夫人
張氏
勸郭子興把馬氏嫁給朱元璋,女兒為郭惠妃 [18] 
韓宋任命其為右副元帥,與都元帥郭天敍攻打集慶路(今南京),陳野先叛,張天祐戰敗身死。 [18] 
長子
-
早年戰歿 [18] 
次子
韓宋任命其為都元帥,龍鳳元年(1355年)九月與舅舅張天祐領軍攻打集慶路(今南京),陳野先叛,郭天敍戰敗身死。 [20]  [18] 
三子
龍鳳二年(1356年),攻克(今南京)後,韓宋任命為江南等處行中書省右丞,七月陰謀對付朱元璋,伏誅 [20]  [18] 
生次夫人張氏,生有蜀王朱椿、代王朱桂、谷王朱橞永嘉公主汝陽公主 [20]  [18] 
養女
馬公小女兒。

郭子興影視形象

參考資料
  • 1.    錢謙益.國初羣雄事略.北京:中華書局,1982:45-47
  • 2.    《元史·卷一百八十七》:尋拜中書左丞,從脱脱平徐州,脱脱既旋師,命魯追餘黨,分攻濠州,同緫兵官平章月可察兒督戰,魯誓師曰:「吾奉旨統八衞漢軍,頓兵於濠七日矣。爾諸將同心協力,必以今日巳、午時取城池,然後食。」魯上馬麾進,抵城下,忽頭眩下馬,且戒兵馬弗散,病癒亟,卻藥不肯汗,竟卒于軍中,年五十七。十三年五月壬午也。月可察兒躬為治喪,選士護柩還高平。
  • 3.    錢謙益.國初羣雄事略.北京:中華書局,1982:48-50
  • 4.    錢謙益.國初羣雄事略.北京:中華書局,1982:51-54
  • 5.    李新峯. 朱元璋任職考[C]//中國明史學會,鳳陽縣人民政府.明太祖與鳳陽.黃山書社,2009:2-4.
  • 6.    《太祖高皇帝實錄·卷一》:是時,彭、趙二人馭下無道,所部多暴橫。上觀其所為,恐禍及己,乃以七百人屬他將,而獨與徐達等二十四人南去略定遠。中途遇疾,復還。半月,疾始間。聞户外有杖策嘆嘖而過者,上問故。左右告曰:『定遠張家堡有民兵,號「驢牌寨」者。孤軍乏食,且無所屬,欲來降,猶豫未決。主帥將遣人招之,念無可行者,故惋恨耳。』上矍然曰:『此機不可失也。』即強起,詣子興請行。子興喜曰:『吾固知非爾不能辦此。然爾疾方愈,奈何?』上曰:『此豈高枕養病時耶?今失機不圖,將為他人所得。』子興曰:『須人幾何?』上曰:『人多則彼疑,十人足矣。』乃選騎士費聚等二人、步卒九人從行至定遠界。
  • 7.    《太祖高皇帝實錄·卷一》:上病暑,再越六日,至寶公河,隔水望其營。營中見上至,勒兵以待。步卒懼欲走還。上謂曰:「彼眾我寡。走將安之?且彼縱騎以躡我後,必不能免。汝等且勿恐,但隨我入其營觀其從違。』頃之,營中遣二將出逆,舉手大呼曰:『來者為何?』上遣人答曰:『自濠來與主帥議事。』二將歸告其帥,復出曰:『請下馬。』上下馬,以久病,步行甚艱,前阻水。費聚見彼疑,慮有他,欲代上渡水而往。上曰:『今與君至此,禍福共之,豈可代耶?』乃同往。既至,其帥出逆曰:『公遠來,郭公必有所命。』上曰:『郭公與足下有舊,聞足下軍艱食,他敵欲來攻,特遣吾相報。能相從即與俱往,否則移兵避之。』其帥許諾,請留物為信。上解所佩香囊與之。彼以牛脯為獻,謂上曰:『請帥從者先還,俟諸軍趣裝,即詣軍門。』
  • 8.    《太祖高皇帝實錄·卷一》:上將還,慮其不誠,留費聚伺之。後三日,聚還告曰:『事不諧矣,彼且欲他往。』上即率兵三百人。復抵其營謂之曰:『汝為人所淩怨,尚未復。今從我而北,恐不能釋憾於彼。我助汝兵,可以報之。』帥且諾且疑,然設備甚至。上觀其情狀非可以言諭,謀以計取之。適里人有勇力者在行,上謂曰:『吾欲用爾,能乎?』曰:『惟命是聽。』乃密告以計,使往誘其帥來會。潛約我眾,俟其至則聚而觀之,既聚復開,如是者三,即於眾中縛之。既而其帥至眾,如約,遂縛之。令壯士五十人擁之以行,其營中不知也。行十餘裏,乃遣人喻其營中曰:『爾帥已往觀營地,可移軍來就。』於是營中兵皆出,即焚其營壘,悉驅其眾以還,得壯士三千人。
  • 9.    《太祖高皇帝實錄·卷一》:後七日,率之而東夜襲元知院老張於橫澗山。黎明,入其營,老張棄軍遁去。降其民兵男女七萬,得精壯二萬,悉加訓練。上喻之曰:『爾眾初非不多,一旦為吾所有,何也?蓋將無紀律,士不素練故爾。今練習爾等者,欲令知紀律也。宜共戮力以建功業。』眾皆羅拜曰:『唯公所命。』於是率之南略滁陽。道遇定遠人李善長來謁。上與語,悦之,留置幕下,俾掌書記。語之曰:『方今羣雄並爭,非有智者不可與謀議。吾觀羣雄中持案牘及謀事者多毀左右將士,將士弗得效其能,以至於敗。其羽翼既去,主者安得獨存?故亦相繼而亡。汝宜鑒其失務,協諸將以成功,毋效彼所為也。』善長頓首謝曰:『謹受命。』遂與俱攻滁陽,下之。
  • 10.    《太祖高皇帝實錄·卷一》:未逾月,彭早住、趙均用遣人邀上將兵守盱泗。上以二人粗暴淺謀,不可與共事,辭弗往。未幾,二人自相吞並,戰士多死。早住亦亡,惟均用專兵柄,狠戾益甚。子興勢孤,上聞而憂之,遣人説均用曰:「方今海內淆亂,正收攬英雄之日。公昔窘於元兵,奔濠城,約與郭公共守,以抗元兵。郭公開門延納,推誠相待,既不見疑,又屈己以事公。郭公之德於公甚大。公乃不思報,反聽左右之言,欲先圖之,是自翦其羽翼,失豪傑心。且吾聞之:『有德不酬,是謂悖德;有恩不報,是謂孤恩。』悖德孤恩,丈夫不為,又況人心,難以逆料?郭公雖或可圖,其部屬猶眾萬。一事有不然,公亦豈能獨安?莫若善待之,使各守其所,唇齒相依,計之上也。不然,唇亡齒寒,吾竊為公不取時。」均用聞上入滁州,兵勢甚盛,心頗恐,待子興稍以禮。上又使人賂其左右,以解之。子興乃得免,遂將其所部萬人至滁州。閲上所將兵三萬餘,號令嚴明,軍容整肅,乃大悦。 居再閲月,子興惑於讒意,始疑上,悉奪左右任事者,又欲拔李善長置麾下。善長弗肯行,涕泣訴於上。上曰:『主帥之命,弗可違也。』善長終不肯去。久之,弗復召,乃止。自是,四方徵討總兵之權,上皆不得與。上雖見疏遠而事子興愈恭,未嘗有怨言。
  • 11.    《太祖高皇帝實錄·卷一》:既而元兵圍滁,有任某者忌上功,譛於子興雲:『上每戰不力。』子興頗信之,令與任某俱出城接戰。任出城未十步,即被矢走還;上猶直前奮擊,眾皆披靡。上徐還,了無所傷。子興乃愧嘆。又常與三百人出城,顧聞鵓鴿聲,飛矢墮空中,心異之,遽還。俄而,敵兵驟至,無所獲而去。上每遇敵,智勇奮出,身先士卒,故所向克捷。凡軍中有所得,上皆無取,輒令分給羣下。他將有所獲,輒以獻子興。子興以上無所獻,頗不悦,故讒言得以間之。孝慈皇后知其意,後將士有獻者,後悉以遺子興妻張氏,張氏喜。後又和順以事之,由是疑釁漸釋。
  • 12.    錢謙益.國初羣雄事略.北京:中華書局,1982:55-57
  • 13.    錢謙益.國初羣雄事略.北京:中華書局,1982:141-143
  • 14.    《太祖高皇帝實錄·卷一》:既而元兵大至,欲攻滁。上乃設伏澗側,令湯和佯走誘之,度澗伏發,皆下馬走。城中鼓譟而出,元兵大敗,獲其馬甚眾。是時,雖勝,然元兵尚強,恐益兵來攻。上謀款其師,乃具牛酒,斂所獲馬,遣父老送還。令告其帥曰:『城主老病不任行,謹遣犒軍。城中皆良民,所以結聚,備他盜耳。將軍以兵欲獮戮之,民固畏死,非得已也。將軍幸撫存之,惟軍需是供。今高郵巨寇未滅,非並力不可。奈何舍寇分兵攻良民乎?』其帥信之,謂其眾曰:『非良民,豈肯還馬?』即日解去,由是滁城得完。
  • 15.    《太祖高皇帝實錄·卷二·乙未歲正月一日》:乙未春正月戊午朔,滁師乏糧,諸將謀所向,子興言計多失。上數諫之,子興不聽。上欝欝,因致疾。一日,議出師,遣人召上,上以疾辭,召至再三,乃力疾往。子興命定計,上曰:「困守孤城,誠非計。今欲謀所向,惟和陽可圖。然其城小而堅,可以計取,難以力勝。」子興曰:「何如?」上曰:「向攻民寨時,得民兵號二,其文曰:『廬州路義兵』今擬製三千,選勇敢士椎髻左衽,衣青衣腹背懸之,徉為彼兵。以四槖駝載賞物,驅而行,使人聲言:『廬州兵送使者入和陽,賞賚將士!』和陽兵見之,必納無疑。因以絳衣兵萬人繼其後,約相距十餘裏。俟青衣兵薄城舉火為應,絳衣兵即鼓行而趨,取之必矣。」子興曰:「善。」於是命張天佑將青衣兵,趙繼祖為使者前行;耿再成將絳衣兵繼後。
  • 16.    《太祖高皇帝實錄·卷二·乙未歲正月二十一日》:○戊寅,天祐等至徙陽關。和陽人聞廬州義兵至,父老以牛酒出迎。會日午,天祐兵從他道就食,遂誤前約。再成候之過期,不見舉火,意天祐必已進。遽率眾直抵城下,城中人始覺有兵。元平章也先帖木兒急閉城門,以飛橋縋兵出戰。再成戰不利,中矢走,眾皆潰。元兵追三十餘裏,至千秋壩;會日暮,收兵還。天佑等始至,適與元兵遇,急擊之,追至和州小西門。城上抽橋急,我軍奪其橋而登。彼軍爭橋,總管湯和遽以刀斷其索。天佑等登城大呼,衣服相亂,遇舉火輒滅之。城北門舊用木柵,元兵在城外者不得入,乃燒門欲入。天祐等復以石塞其門,遂據其城。也先帖木兒倉卒無措,乘夜遁去。再成兵既敗,其眾奔歸,報子興言:「天祐等皆陷沒!」子興大驚,謂上失計。俄又報,元兵且至,遣使來招降。子興益恐,召上與謀。時兵皆出,城中守備單弱,上令合滁三門兵於南門,使填塞街市;呼使者入,叱其膝行以見子興。子興喻之多失辭,眾欲殺使者。上謂子興曰:「兵出城虛,若殺其使,彼將謂我怯。殺之以滅口,是速其來也。不如縱之歸,揚以大言。彼必畏憚,不敢進。」子興從上言,縱之往,明日元兵果遁去。子興不知天佑等已拔和州,命上率兵二千,往收敗卒,仍規取和陽。至中途,再成敗兵聞上來,皆復集,得千餘人,合所將三千人。南越陡陽關,命諸軍皆息。期初昏,人燃十炬為疑兵,令罷眾息。上率鎮撫徐達、參謀李善長及驍勇數十人徑進,暮至和陽,始知天佑等已破城據之,使人呼天佑。天佑等至,左右舉火,上免冑示之,遂入。明日,撫定城中。初,天祐等雖據城懼不能守,欲收子女財物歸滁州,及 上至,人心始安,乃與諸將為城守計,既而元兵來攻,自城西門踰隍,轉攻城北門, 上命開門擊之,元兵阻隍大敗走,遣人報子興,子興遂命 上總守和陽。
  • 17.    《太祖高皇帝實錄·卷二·乙未歲·正月二十四》:○辛巳,元兵十萬來攻和陽,上以萬人拒守,連兵三月,間出奇兵擊之,元兵數敗多死,及夏乃解去,城中復乏糧。時元太子禿堅及樞密副使絆住馬、民兵元帥陳埜先各遣兵分屯新塘、高望及青山雞籠山,道梗不通,上帥師往攻之,拔其傍寨。
  • 18.    錢謙益.國初羣雄事略.北京:中華書局,1982:57-60
  • 19.    《太祖高皇帝實錄·卷二·乙未歲》:適有讒上於子興者,子興怒即自滁州欲督過。上聞其將至,謂眾曰:「公旦不即來,必夜至。至則語我躬迎之。」既而,果夜至。會守門者亦與上有隙,故不以報。先迎子興至館,始來言。上亟往見子興,子興怒,不言者久之,已而曰:「汝為誰?」上稱名以對。子興曰:「汝罪何逃?」上曰:「誠有罪。然家事緩急,皆可理;外事當速謀。」子興曰:「何謂外事?」上曰:「孫德崖在此。昔公困辱濠梁,某實破其家以出。公今相見,寧無宿憾,此為可憂。」子興遂默然。德崖聞子興至,心不自安。明旦五鼓,遣人告上曰:「若翁來,吾將他往。」上大驚,疑必有變,急報子興備之。因往見德崖曰:「何去之速?」德崖曰:「若翁難共處,故去。」上察其辭色無他,因謂之曰:「今兩軍合處城中,而一軍盡起,恐下人有不諧者。公當留後,令軍先發。」德崖許諾。軍既發,有餞其去者,邀上與俱,因出城行二十餘裏。忽城中走報子興、德崖兩軍相鬥多死者。上亟呼耿炳文、吳禎策騎而還。德崖軍先發在道者聞城中有變,又見上馳還,即來追。上躍馬疾馳追者,弗能及。頃之,遇彼軍,皆抽刃扼道。上倉猝無兵器,遂單騎入其軍。軍中多故人,一人直前忿曰:「城中殺害我軍士,汝寧不預謀?」上曰:「吾以送友,故出城。城中爭鬥,何由知之?」眾弗聽,亟持上馬,銜擁而行。上曰:「爾眾我寡,何用如是?」有故人雲:「且釋銜。」執銜者少縱,上即策馬疾馳。羣騎急追,兵及上身。上時衷甲,雖被創而無所傷,輾轉十餘裏,復為短兵所及,因墜馬。顧路左適有乘馬者在旁,亦與上有舊,呼與同載。上奔躍乘其馬,共載。復行數裏,遇德崖弟,麾兵欲加害。有張某者語眾曰:「吾帥孫公在和陽,存亡未可知。萬一無事而先害朱公,郭公必遑憾於孫公。得無兩傷乎?姑少待,吾且往觀之。」張乃入城見子興,系德崖項與之對飲,即還告曰:「若從眾所為,幾害兩人。今彼此無恙事,不難釋然。」眾怒猶未息,張極力營解。是夕,與上同寢處,護視甚至。張蓋嘗德上者。明日,復拘入麻湖中。又明日,子興聞上被執,憂恚如失左右手,亟遣徐達等數人往代上。達等至,眾不可。張曰:「不如釋朱公,令還以出我公。」於是,上得還既至和陽,子興亦釋德崖去。既而,徐達等亦脱歸。
  • 20.    《太祖高皇帝實錄·卷二·乙未歲》:○初,子興既執德崖,欲殺之以報前憾。及聞上被執,乃釋德崖去。然心常怏怏,憂悶致疾。久不起,遂卒,歸葬滁州。子興,濠州定遠縣人,其先曹州人也。父郭公,少好星歷,年壯猶未娶,遊術至定遠,言人禍福壽夭多驗。邑人信之。邑中富翁家有女,瞽而未嫁。郭公過其門,翁以女命使推之,驚曰:「貴人也!」翁曰:「此女瞽,故未有配。」郭公遂納禮娶之。既娶,不數年,家業日殷,生三子一女,子興其中子也。始生,父卜之曰:「是兒得佳兆,異日當大貴。興吾家者,必此兒也。」既長,兄弟三人皆善殖貲產,由是豪裏中。元末,民間造訛言,流傳四方。子興察其言,知天下必有變,乃散家財,陰結豪傑。至正辛卯,天下兵起。壬辰二月乙亥,子興遂與所結豪傑子弟攻拔濠州城,據之,自稱元帥。為人勇悍善戰而性悻直不能容物,故卒以憤恨而終。後上即位,追封滁陽王,配張氏封夫人。子某為都元帥,攻集慶路戰死;季女事上為惠妃。
  • 21.    錢謙益.國初羣雄事略.北京:中華書局,1982:61-62
  • 22.    《太祖高皇帝實錄·卷九十九·洪武八年·四月二日》:○辛卯,頒御註道德經及玄教儀,上幸中都,次滁州,遣官祭滁陽王廟。
  • 23.    《太祖高皇帝實錄·卷一百三十九·洪武十四年·九月十一日》:○壬辰,詔建滁陽王廟於滁州
  • 24.    《太祖高皇帝實錄·卷一百六十三·洪武十七年七月十七日》:○詔建滁陽王墳享堂。
  • 25.    錢謙益.國初羣雄事略.北京:中華書局,1982:1
  • 26.    錢謙益.國初羣雄事略.北京:中華書局,1982:4-5
  • 27.    《元史·卷一百三十八》:十二年,紅巾有號芝麻李者,據徐州。脱脱請自行討之,以逯魯曾為淮南宣慰使,募鹽丁及城邑趫捷,通二萬人,與所統兵俱發。九月,師次徐州,攻其西門。賊出戰,以鐵翎箭射馬首,脱脱不為動,麾軍奮擊之,大破其眾,入其外郛。明日,大兵四集,亟攻之,賊不能支,城破,芝麻李遁去。獲其黃繖旗鼓,燒其積聚,追擒其偽千户數十人,遂屠其城。帝遣中書平章政事普化等即軍中命脱脱為太師,依前右丞相,趣還朝,而以樞密院同知禿赤等進師平潁、亳。師還,賜上尊、珠衣、白金、寶鞍。皇太子錫燕於私第。詔改徐州為武安州,而立碑以著其績。
  • 28.    《元史·卷一百四十二》:也速,蒙古人,倜儻有能名。由宿衞歷尚乘寺提點,遷宣政院參議。至正十四年,河南賊芝麻李據徐州,也速從太師脱脱南征,徐州城堅不可猝拔,脱脱用也速計,以巨石為砲,晝夜攻之不息,賊困莫能支。也速又攻破其南關外城,賊遂遁走。
  • 29.    《明史·列傳第十》:元師破徐州,徐帥彭大、趙均用帥餘眾奔濠。德崖等以其故盜魁有名,乃共推奉之,使居己上。大有智數,子興與相厚而薄均用。於是德崖等譖諸均用曰:「子興知有彭將軍耳,不知有將軍也。」均用怒,乘間執子興,幽諸德崖家。太祖自他部歸,大驚,急帥子興二子訴於大。大曰:「吾在,孰敢魚肉而翁者!」與太祖偕詣德崖家,破械出子興,挾之歸。元師圍濠州,乃釋故憾,共城守五閲月。
  • 30.    《太祖高皇帝實錄·卷四十九·洪武三年二月二十四日》:○癸未,追封故元帥郭子興為滁陽王,妻張氏為滁陽王夫人,立廟滁州,仍繪其三子從祀,凡生卒之日及節序皆命有司致祭。
  • 31.    熊武一,周家法總編;卓名信,厲新光,徐繼昌等主編.軍事大辭海下.北京長城出版社.2000.第2522頁
  • 32.    鄭天挺、吳澤、楊志玖主編;翁獨健、蔡美彪、李學勤等副主編.中國歷史大辭典下卷.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0.第2527頁
  • 33.    乞丐皇帝與大腳皇后傳奇 第1集 片尾字幕第44分49秒  .愛奇藝[引用日期2024-02-11]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