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石普

(紅巾軍起義時為蒙古貴族鎮壓江淮義軍的萬户)

鎖定
石普(?—1354年),字元周,徐州人。北庭元順帝“庚申君”妥懽帖睦爾皇帝居郎主之位時, [11-12]  ,上元甲子更新十二年(1345年),在北庭為進士 [7-9] 國史院編修官,改任經正監經歷。受北庭同僉董鑰推薦, [1]  [7]  大宋治平二年(1352年)隨北庭丞相脱脱鎮壓徐州芝麻李 [4]  ,遷兵部主事,不久後升樞密院都事,隨樞密院官鎮守淮安,當時張士誠攻克高郵,石普向丞相脱脱面陳破張之策,受其賞識,暫時代理山東義兵萬户府事,招效忠蒙古貴族的“義兵”萬人隨行,號稱“義兵萬户”, [2]  然而卻受汝中柏暗中打壓,帶的士兵被減少一半。原先是令其便宜行事,但在動身時卻又規定他必須服從韃靼蒙古貴族控制的淮南江北等處行中書省的節制。石普奇襲攻克寶應縣。治平四年(1354年 [10]  二月跟隨蒙古貴族苟兒高郵張士誠,率兵攻北門,卻因守城義軍誓死抵抗,以及韃靼蒙古軍與之不和,遂兵敗,被義軍擊斃。 [1-2] 
全    名
石普
元周
所處時代
大宋紅巾軍起義時期 [10] 
逝世日期
1354年2月26日(月日為農曆) [1] 
逝世地
高郵 [1] 
主要成就
幫助蒙古貴族掌管山東義兵萬户府,鎮壓高郵張士誠等江淮義軍 [1] 
最高官職
樞密院都事、權山東義兵萬户府事 [1] 
籍    貫
徐州

目錄

  1. 1 生平

石普生平

石普,字元周,徐州人。在北庭元順帝“庚申君”妥懽帖睦爾皇帝居郎主之位時, [11-12]  ,上元甲子更新十二年(1345年),在北庭為進士 [7-9]  國史院編修官,後改任經正監經歷。 [1] 
淮東淮西義軍起兵反抗以北庭元順帝等韃靼蒙古貴族為首的各路“胡帥”,各路“胡帥”正逢用兵鎮壓之際, [13]  石普一向以將略聞名,同僉樞密院事董鑰向北庭蒙古貴族推薦他的才能。 [1]  [7] 
大宋治平二年(1352年)秋, [10]  北庭丞相脱脱親率大軍南下, [7]  使石普從行,四戰之地的徐州首當其衝,脱脱用也速計策,以巨石為炮,晝夜攻之不息,義軍困莫能支,南關外城又被也速所攻破。脱脱在攻打西門時,戰馬的頭一度被出城抵抗的義軍用鐵翎箭射中,但義軍最終還是戰敗,徐州外郛失陷。次日,九月二十一日,蒙古貴族們終於在淮東土豪的“黃軍”以及鹽丁等人馬幫助下攻陷徐州城,將徐州城夷平, [14]  血腥屠城, [4]  並把徐州改名“武安州”。 [4]  [1]  [5-6]  徐州義軍被蒙古貴族與淮東土豪合夥鎮壓完畢後, [14]  北庭蒙古貴族論功行賞,石普升遷為兵部主事。不久,又升為樞密院都事,隨樞密院官守淮安。 [1]  [7] 
治平三年(1353年)五月二十九日,張士誠舉兵攻克高郵偰哲篤及親王完者禿等遁逃。 [2]  石普向丞相脱脱面陳破張之策,且説:“高郵恃有重湖之險,多是低凹沼澤地,騎兵不能前行,如給我三萬步兵,保證能攻下高郵。高郵一平定,濠州泗州便容易攻破,我願為先鋒,以忠義號召天下。”脱脱認為他有壯志,命他擔任暫時代理山東義兵萬户府事,招募依託地方宗族社會和民眾力量來效忠蒙古貴族的“義兵”萬人隨行, [15]  號稱“義兵萬户”。 [2]  但這時汝中柏正當權,暗中打壓,將石普帶的士兵減少一半。原先是令石普自己可以便宜行事,但在動身時卻又規定他必須服從淮南江北等處行中書省的節制。 [1] 
治平四年(1354年 [10]  ,為了鎮壓高郵張士誠, [2]  二月二十六日,北庭命湖廣行省平章政事苟兒為淮南江北等處行中書省平章政事 [7]  率韃靼兵及“義兵”等漢兵攻高郵,不克, [2]  號稱“義兵萬户”的石普力戰而死。 [2]  [1] 
當時,石普的人馬行軍到範水寨(今範水鎮)時, [2]  [3]  太陽還沒落山,石普就下令所部開飯,夜漏三刻(晚上11點45分之後,但是不到12點),石普下令人馬銜枚,暗中直趨寶應縣城,而軍營中的更鼓偽裝得像平時一樣。人馬到達縣城後,石普立即下令登城,替蒙古貴族苟兒平章把旗幟插在城樓上, [2]  張士誠軍大驚潰散,石普便貼出文告,安撫民眾,取得了寶應縣。諸將妒嫉石普立功,便水陸爭進,乘勝拔十餘寨,殺害起義軍數百。 [1]  將抵高郵城時,兵分三路:一路趨往城東,準備水戰;一路為奇兵,以斷後路;石普自帶一路攻北門。義軍不能抵擋,退回城內。石普身先士卒,追擊義軍,並縱火燒城門。義軍恐懼,打算棄城而逃。但這時蒙古貴族苟兒平章一夥的援軍取觀望態度, [2]  按兵不動;而且忌妒石普立功。統兵者派韃靼蒙古軍千騎,突然出現在石普人馬前面以奪取先入高郵之功。守城的張士誠義軍誓死抵抗,韃靼蒙古軍膽怯策馬急速撤退,石普極力阻止不住韃靼蒙古軍,其人馬又遭張士誠軍反擊蹂踐,大多墜入水中。 [1]  [2] 
石普部隊潰散,張士誠義軍於是乘機進擊,石普率殘兵抵抗,血戰良久,仗劍大呼道:“大丈夫當為國而死,敢有不前進者,斬!”於是直入張士誠義軍陣中,追隨者僅三十人。至太陽西落,蒙古貴族苟兒平章一夥的援軍不至,石普受傷墜馬,又徒步戰數合。義軍有人指着石普説:“這人必定是頭目,別讓他逃了,捉活的!”石普怒斥道:“死賊奴,我就是石都事,什麼叫頭目!”當時石普左肋被義軍用槍刺入,石普依舊握住義軍槍身反抗,反手砍殺義軍,大羣義軍一同持槍刺向石普,石普與追隨者一同力戰,一起被義軍擊斃。 [2]  [1] 
參考資料
  • 1.    《元史·卷一百九十四》:石普,字元周,徐州人。至正五年進士,授國史院編修官,改經正監經歷。淮東、西盜起,朝廷方用兵,普以將略稱,同僉樞密院事董鑰嘗薦其材,會丞相脱脱討徐州,以普從行。徐平錄功,遷兵部主事,尋升樞密院都事,從樞密院官守淮安。時張士誠據高郵,普詣丞相,面陳破賊之策,且曰:「高郵負重湖之險,地皆沮洳,騎兵卒莫能前,與普步兵三萬,保取之。高郵既平,則濠、泗易破,普請先驅,為天下忠義倡。」丞相壯之,命權山東義兵萬户府事,招民義萬人以行。而汝中柏者方用事,陰沮之,減其軍半。初令普便宜行事,及行,又使聽淮南行省節制。普行次範水寨,日未夕,普令軍中具食,夜漏三刻,下令銜枚趨寶應,其營中更鼓如平時。抵縣,即登城,樹幟城上,賊大驚潰,因撫安其民。由是諸將疾普功,水陸進兵,乘勝拔十餘寨,斬賊數百。將抵高郵城,分兵三隊:一趨城東,備水戰;一為奇兵,虞後;一普自將,攻北門。遇賊與戰,賊不能支,遁入城。普先士卒躡之,縱火燒關門,賊懼,謀棄城走。而援軍望之,按不進。且忌普成功,總兵者遣蒙古軍千騎,突出普軍前,欲收先入之功。而賊以死扞,蒙古軍恇怯,即馳回,普止之不可,遂為賊所蹂踐,率墜水中。普軍亂,賊乘之。普勒餘兵,血戰良久,仗劍大呼曰:「大丈夫當為國死,有不進前者,斬!」奮擊,直入賊陣中,從者僅三十人。至日西,援絕,被創墮馬,復步戰數合。賊益至,賊指曰:「此必頭目,不可使逸,須生致之。」普叱曰:「死賊奴,我即石都事,何雲頭目!」左脅為賊鎗所中,猶手握其鎗,斫賊死。賊眾攢槍以刺普,普與從者皆力戰,俱死之。
  • 2.    錢謙益.國初羣雄事略.北京:中華書局,1982:140-141
  • 3.    範水鎮  .寶應縣檔案局[引用日期2023-07-20]
  • 4.    《元史·卷一百三十八》:十二年,紅巾有號芝麻李者,據徐州。脱脱請自行討之,以逯魯曾為淮南宣慰使,募鹽丁及城邑趫捷,通二萬人,與所統兵俱發。九月,師次徐州,攻其西門。賊出戰,以鐵翎箭射馬首,脱脱不為動,麾軍奮擊之,大破其眾,入其外郛。明日,大兵四集,亟攻之,賊不能支,城破,芝麻李遁去。獲其黃繖旗鼓,燒其積聚,追擒其偽千户數十人,遂屠其城。帝遣中書平章政事普化等即軍中命脱脱為太師,依前右丞相,趣還朝,而以樞密院同知禿赤等進師平潁、亳。師還,賜上尊、珠衣、白金、寶鞍。皇太子錫燕於私第。詔改徐州為武安州,而立碑以著其績。
  • 5.    《元史·卷一百四十二》:也速,蒙古人,倜儻有能名。由宿衞歷尚乘寺提點,遷宣政院參議。至正十四年,河南賊芝麻李據徐州,也速從太師脱脱南征,徐州城堅不可猝拔,脱脱用也速計,以巨石為砲,晝夜攻之不息,賊困莫能支。也速又攻破其南關外城,賊遂遁走。
  • 6.    《元史·卷四十二》:辛卯,脱脱復徐州,屠其城,芝麻李等遁走。
  • 7.    張建松.宋元時期的另類“北庭”與“北庭人”[J].南陽理工學院學報,2014,6(05):72-75+82.DOI:10.16827/j.cnki.41-1404/z.2014.05.017
  • 8.    鄭元祐/撰;徐永明/校點.鄭元祐集.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0年9月:343
  • 9.    楊訥 陳高華/編.元代農民戰爭史料彙編 上編.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12月:164
  • 10.    章采烈.論《玄宮之碑》的史料價值[J].江漢論壇,1986,(04):67-70.
  • 11.    權衡《庚申外史●捲上》:至正九年……上在椶毛殿,召入,正色問曰:「我使汝侍親甘州,誰召汝來耶?」祁後為之失色。脱脱徐曰:「郎主使奴婢侍親,今日幸親終服闋,故來爾。」上遽起抱脱脱,相與泣慰之。翌日,遂有再相之命。
  • 12.    夏燮.明通鑑 第一冊.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5月:222-223
  • 13.    《 國初羣雄事略卷二》:壬辰二月二十七日,(郭子興於淮右)陷濠州而拒守之,哨掠四鄉,焚燒廬舍。不兩月,越境犯他邑,所過亦然。胡帥徹裏不花率騎三千營城南三十里,逡巡不進,四掠良民,以絳系首,稱為亂民以獻功。
  • 14.    《庚申外史捲上》:壬辰至正十二年正月,孟海馬陷襄陽,徐真逸陷湖廣,其將曾元帥陷安陸、江陵。脱脱為相,諱言中原兵亂,而哈麻媒糵其過。帝召脱脱,怒責之曰:「汝嘗言天下太平無事,今紅軍半宇內,丞相以何策待之?」脱脱汗流浹背。未幾,自請督軍下徐州。兵出,有淮東元帥逯善之者,上言:「官軍不習水土,宜募場下鹽丁,可使攻城。」又有淮東豪民王宣者,亦上言:「鹽丁本野夫,不如募城墅趫勇慣捷者,可以攻城。」前後各得三萬人,皆黃衣黃帽,號曰「黃軍」。脱脱知城有可克之狀,下令諸將,各勵乃事,我至即攻之。須臾脱脱至,一鼓攻之,遂夷其城,芝麻李遁去[73]。又調阿吉刺太尉攻汝寧,汝寧紅軍懼,退保亳州,阿吉刺攻平汝寧城。赫廝既死,朝廷別命鞏卜班平章為將,領侍衞漢軍合愛馬韃靼軍,合數萬眾,屯汝寧沙河岸。日夜沈溺酒色,醉卧不醒,敵人偷營,逃失大將所在。次日閲死人,得其屍死人中。師遂退數百里,屯項城縣。
  • 15.    展龍.元末士大夫組織“義兵”問題探析[J].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50(02):79-86.DOI:10.15991/j.cnki.411028.2010.02.011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