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網絡學校

鎖定
網絡學校,簡稱為網校,起源於互聯網泡沫經濟時代,試圖替代正規教育的或輔助正規教育的一種網絡產物。藉助網絡,靈活多變, 實現網絡遠程教育的機構。
網絡學校是以網絡為介質的教學方式,通過網絡,學員與教師即使相隔萬里也可以開展教學活動;此外,藉助網絡課件,學員還可以隨時隨地進行學習,真正打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對於工作繁忙,學習時間不固定的職場人而言網絡遠程教育是最方便不過的學習方式。
對於網絡學校,利用好就是自己的財富,利用不當,便是浪費資源。選擇網絡學校,一定要選擇那些比較著名的網絡學校,切不可因貪圖便宜而上當受騙。
中文名
網絡學校
外文名
Network school
別    名
網校
起    源
互聯網泡沫經濟時代
平    台
網絡
本    質
教學方式
定    義
非面對面組織的教學活動
受    眾
學習時間不固定的職場人

網絡學校網絡教育

相對於面授教育而言,網絡教育最大限度地突破了教育的時空限制,是師生分離、非面對面組織的教學活動,是一種跨學校、跨地區的教育體制和教學模式。

網絡學校學校特點

教學環境 教學環境
學生與教師分離;採用特定的傳輸系統和傳播媒體進行教學;信息的傳輸方式多種多樣;學習的場所和形式靈活多變。它可以突破時空的限制;提供更多的學習機會;擴大教學規模;提高教學質量;降低教學的成本。基於網絡教育的特點和優勢,網校已成為一種學習的主流趨勢。其主要特點如下:
網絡院校 網絡院校
1、方便快捷。在網絡信息化的時代,遠程教育已經走在了時代的前沿。網絡教育已經擺脱了傳統教學模式。學生已經不用再親自去教室聽課了。只要通過網絡就能第一時間掌握知識。及其便捷。
2、網絡學校一般都採用名師錄製課件講解。學生可以接受到全國頂級名師的指導,這也是一場革命,是傳統教育所實現不了的。
3、網絡學校提供全方面的服務。更加人性化,更加全面。學生往往可以享受24小時答疑服務。有助於對知識的更好掌握。
4、網絡學校培訓費用低廉。由於利用了網絡這個便捷的平台。省去了面授的教室佔用,招生宣傳等費用。往往費用比面授教育費用低廉。
5、中國普遍很認可文憑,高中學歷是遠遠不夠的,最好能有個大專或本科文憑日後的發展才更廣闊。

網絡學校優勢

1、資源利用最大化
各種教育資源通過網絡跨越了空間距離的限制,使學校的教育成為可以超出校園向更廣泛的地區輻射的開放式教育。學校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學科優勢和教育資源優勢,把最優秀的教師、最好的教學成果通過網絡傳播到四面八方。
2、學習行為自主化
網絡技術應用於遠程教育,其顯著特徵是:任何人、任何時間、任何地點、從任何章節開始、學習任何課程。網絡教育便捷、靈活的“五個任何”,在學習模式上最直接體現了主動學習的特點,充分滿足了現代教育終身教育的需求。
3、學習形式交互化
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通過網絡進行全方位的交流,拉近了教師與學生的心理距離,增加教師與學生的交流機會和範圍。並且通過計算機對學生提問類型、人數、次數等進行的統計分析使教師瞭解學生在學習中遇到的疑點、難點和主要問題,更加有針對性地指導學生。
4、教學形式修改化
在線教育中,運用計算機網絡所特有的信息數據庫管理技術和雙向交互功能,一方面,系統對每個網絡學員的個性資料、學習過程和階段情況等可以實現完整的系統跟蹤記錄,另一方面,教學和學習服務系統可根據系統記錄的個人資料,針對不同學員提出個性化學習建議。網絡教育為個性化教學提供了現實有效的實現途徑。
5、教學管理自動化
計算機網絡的教學管理平台具有自動管理和遠程互動處理功能,被應用於網絡教育的教學管理中。遠程學生的諮詢、報名、交費、選課、查詢、學籍管理、作業與考試管理等,都可以通過網絡遠程交互的方式完成。

網絡學校政策背景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委員劉延東在出席全國繼續教育工作會議暨高等教育自學考試製度建立30週年紀念大會時作表示,全國中小學配校車需4600億,政府稱很難一步到位,因此發展空中課堂等遠程教育優化配置教育資源是當下重要任務,劉延東會後強調中國數字文化集團、中華名師教育網等企業要多增強自主創新能力、發揮科技新教育作用。
遠程網校能集中全國教育資源並進行優化配置,只要鏈上互聯網,讓每個地方的孩子都能享受到全國優秀名校名師的教學資源,進一步促進教育的公平性。在此會議上,在談到遠程教育、空中課堂等工作的重要性時,劉延東表示,校車的問題備受關注,經過教育部門的測算,按照全國中小學如果要全部解決校車的問題,按照義務教育1.5億名在校生的規模計算,全國所有中小學生都配備上校車,則需要150萬輛校車,加上維護費用,需要財政4600億元的投入。這麼大一筆投入很難一步到位,因此大力發展空中課堂等遠程教育是當下的重要任務。劉延東委員還透露,國務院已經將中小學校車的問題納入議程,發改委、教育部等多個部門正在進行研究,第一步工作是出台相關的法律法規。 [1] 

網絡學校國內網校

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清華大學、北京交通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北京科技大學北京郵電大學中國農業大學北京中醫藥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北京語言大學中國傳媒大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央音樂學院、南開大學、天津大學、大連理工大學中國醫科大學、東北大學、東北財經大學、吉林大學、東北師範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東北農業大學、復旦大學、同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上海第二醫科大學、華東理工大學、東華大學、華東師範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南京大學、東南大學、江南大學、浙江大學,江南大學、廈門大學、福建師範大學、山東大學、中國石油大學、鄭州大學、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理工大學華中師範大學、湖南大學、中南大學、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華南師範大學、四川大學、重慶大學、西南交通大學、電子科技大學、西南科技大學四川農業大學、西南大學、西南財經大學西安交通大學西北工業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陝西師範大學、蘭州大學、中央廣播電視大學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