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紡車

鎖定
紡車是採用纖維材料如毛、棉、麻、絲等原料,通過人工機械傳動,利用旋轉抽絲延長的工藝生產線或紗的設備。
紡車通常有一個用手或腳驅動的輪子和一個紗錠
中文名
紡車
原    料
毛、棉、麻、絲等
使用方式
人工機械
類    型
手搖紡車、腳踏紡車等
組成結構
輪子和一個紗錠
文獻記載
西漢揚雄《方言》

紡車歷史發展

紡車源於中國

紡車 紡車
關於紡車的文獻記載最早見於西漢揚雄的《方言》,記有“繀車”和“道軌”。
獸錠紡車最早的圖像見於山東臨沂銀雀、山西漢帛畫漢畫像石。已經發現的有關紡織圖不下八塊,其中刻有紡車圖的有四塊。
紡車 紡車
1956年江蘇銅山洪樓出土的畫像石上面刻有幾個形態生動的人物正在織布、紡紗和調絲操作的圖像,它展示了一幅漢代紡織生產活動的情景。這就可以看出紡車在漢代已經成為普遍的紡紗工具。因此也不難推測,紡車的出現應該是比這早的。
紡車 紡車
喚起人們對歐洲村舍生活方式和印度農村生產力相似想象的家用紡車起源於中國。歐洲已知的對紡車的最早介紹,是在公元1280年左右出版的德國斯佩耶爾一個行會章程中間接提到的。
加工絲綢纖維的機械派生出來
紡車是從我國用來加工絲綢纖維的機械派生出來的。一根絲線有幾百米長,其抗拉強度為每平方釐米4570千克,這比我們已知的任何一種植物纖維的強度都高,並接近某些工程材料的強度。在我國最遲不晚於公元前14世紀,蠶已被馴化,絲綢工業已經發展起來。雖然很顯然,從那以後的好幾個世紀裏養蠶和絲綢工業有了發展,但從一開始絲綢業就會需要繞絲機來處理如此綿長的絲纖維。這種機器在公元121年刊印的《説文解字》裏提到過,在公元230年刊印的《廣雅》中又一次提及。而於公元1237年刊印的《耕織圖》叢書,第一次將上述機器描繪出來了。

紡車傳到歐洲

這種把絲線繞到筒管上的卷緯機也傳到了歐洲,而且似乎比紡車進入歐洲還要早一點。在查特里斯大教堂的櫥窗裏被展示過。按年代推算公元1240年至公元1245年間的紡織機就是卷緯機,其中有一種圖樣描繪得更清楚的機器可以在大約公元1300年出現的伊普里斯的《貿易》中見到。
卷緯機在我國至少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世紀。還不清楚紡車是什麼時候從卷緯機派生出來的。如果保守一點,我們可以説,到公元11世紀時便發生了這種變化。這時棉花的栽培已經遍及全國。很明顯,為了處理棉紗,紡車便從卷緯機中分化出來了。當然,通過傳送帶紡錘錠子)與大輪子連接起來從而使紡錘(錠子)高速運轉,這是最聰明的辦法了。

紡車紡車分類

中國古代紡紗工具分手搖紡車、腳踏紡車大紡車等幾種類型。

紡車手搖紡車

古代立式手搖紡車 古代立式手搖紡車
手搖紡車據推測約出現在戰國時期,也稱軠車、緯車和繀車。常見由木架、錠子繩輪和手柄4部分組成,另有一種錠子裝在繩輪上的手搖多錠紡車。
古代卧式手搖紡車 古代卧式手搖紡車
手搖紡車的主要機構:錠子、繩輪和手柄。常見的手搖紡車是錠子在左,繩輪和手柄在右,中間用繩弦傳動稱為卧式。另一種手搖紡車,則是把錠子安裝在繩輪之上,也是用繩弦傳動稱為立式。卧式由一人操作,而立式需要二人同時配合操作。因卧式更適合一家一户的農村副業之用,故一直沿習流傳至今。 [1] 

紡車腳踏紡車

腳踏紡車 《中國紡織科技史》 腳踏紡車 《中國紡織科技史》
腳踏紡車約出現在東晉,結構由紡紗機構和腳踏部分組成,紡紗機構與手搖紡車相似,腳踏機構由曲柄、踏杆、凸釘等機件組成,踏杆通過曲柄帶動繩輪和錠子轉動,完成加捻牽伸工作。
三錠腳踏紡車 《中國紡織科技史》 三錠腳踏紡車 《中國紡織科技史》
腳踏紡車是在手搖紡車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採用連桿和曲柄將腳的往復運動轉變成圓周運動,以代替手搖繩輪轉動。 [2] 

紡車打線車

打線車是採用紡墜來捻絲。在丁字型木架上裝有竹篾,彎成八個半圓形的圈框,各個圈框間用來放置絲縷,架前隔開幾十米處立一長竹竿,竿上釘有若干個竹針,以便分別絲縷,加捻的絲縷二端結紮於兩隻紡墜式的錠子上。錠杆為一鐵條杆,頭彎鈎形,杆尾與鑄銅球相合一體。須加捻的絲縷由於受到錠杆銅球重量的作用,獲得一定力而下垂於丁字架下。加捻時,操作者手握兩塊有柄的長本擦,對各個錠杆依次不斷地搓轉,使錠杆向一個方向連續旋轉,帶動錠杆頭端鈎上的絲縷將其加捻。絲縷經加捻而逐漸縮短到一定程度時,紡錠隨絲條上升,以致錠杆被丁字架上的橫樑所隔住,無法再加捻。捻絲時利用這一點,作為線架上各根絲縷統一加捻程度的標準。 [3] 

紡車大紡車

北宋後出現大紡車,結構由加捻卷繞、傳動和原動3部分組成,原動機構是一個和手搖紡車繩輪相似的大圓輪,輪軸裝有曲柄,需專人用雙手來搖動。
南宋後期出現以水為動力驅動的水轉大紡車,元代盛行於中原地區,主要用於加工麻紗和蠶絲,是當時世界上先進的紡織機械。原動機構為一個直徑很大的水輪,水流衝擊水輪上的輻板,帶動大紡車運行。大紡車上錠子數多達幾十枚,加捻和卷繞同時進行,具備了近代紡紗機械的雛形,一晝夜可紡紗100多斤,比西方水力紡織機械約早400多年。
近代社會,紡車已逐步發展為織布機.但由於科技發展,紡車與織布機均逐漸淡出人們的視線。古代紡車的錠子數目一般是2至3枚,最多為5枚。
宋元之際,隨着社會經濟的發展,在各種傳世紡車機具的基礎上,逐漸產生了一種有幾十個錠子的大紡車。大紡車與原有的紡車不同,其特點是:錠子數目多達幾十枚,及利用水力驅動。這些特點使大紡車具備了近代紡紗機械的雛形,適應大規模的專業化生產。以紡麻為例,通用紡車每天最多紡紗3斤,而大紡車一晝夜可紡一百多斤。紡績時,需使用足夠的麻才能滿足其生產能力。

紡車水轉大紡車

水轉大紡車水力大紡車)是中國古代的水力紡紗機械。發明於南宋後期,元代盛行於中原地區,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紡紗機械。
水轉大紡車專供長纖維加拈,主要用於加工麻紗和蠶絲。麻紡車較大,全長約9米,高2.7米左右。它與人力紡車不同,裝有錠子32枚,結構比較複雜和龐大,有轉錠、加拈、水輪和傳動裝置等四個部分。用兩條皮繩傳動使32枚紗錠運轉。這種紡車用水力驅動,工效較高,每車每天可加拈麻紗100斤。水轉大紡車是中國古代將自然力運用於紡織機械的一項重大成就,如單就以水力作原動力的紡紗機具而論,中國比西方早了四個多世紀。
水紡大紡車 《中國紡織科技史》 水紡大紡車 《中國紡織科技史》
水力大紡車是中國古代將自然力運用於紡織機械的一項重要發明,如單就以水力作原動力的紡紗機具而論,中國比西方早了四個多世紀。
大紡車由加捻卷繞、傳動和原動三個部分組成。加捻時,把需要加捻的絲麻預先卷繞到錠管上去,並將絲、麻縷頭端繞上絲框。加工時,錠子一邊旋轉,一邊按規定的速度把絲線從錠子上沿紡錠軸向抽出,這時絲線由於錠子轉動而獲得加捻,故稱“退繞加捻法”。約在南宋時期,開始出現水轉大紡車,它起初用於麻紡,元明以後,逐漸發展形成絲棉纖維捻線車。 [4] 

紡車漢代紡車

漢代紡車,根據畫像石上所畫的形狀看,和明代《天工開物》上的紡車類似。這種紡車的結構雖然比較簡單,但是紡紗動效已經比紡專提高大約二十倍。這種紡本上已經使用繩輪傳動,證明我國早在兩千年前就在工具機上使用繩輪傳動了。使用這種紡車,還可以加拈、併合比較均勻一致、不同粗細的絲或絃線。
1972年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叫做”漢瑟”的樂器;它的弦是用十六根單絲合股加拈成的,每一根都紡得非常均勻,能發出協調的音律,大概就是用這種紡車加工的。
這種紡車,除了可以紡紗之外,還有一個重要作用,就是製成緯紗用的纖子。過去用紡專的時候,需要另外偽工具搖纖,有了紡車,就能兼做這項工作了。這就可以比較大地提高生產效率
漢、唐以來,我國絢麗的絲綢,通過“絲綢之路”向西方輸出,博得了極高的聲譽。在當年絲綢之路的古道上,仍然可以發現當時的錦、羅、綾、綺等水平相當高的絲織品。生產這些高水平的絲織品也是和紡車的使用分不開的。
在紡績麻、絲、棉等生產實踐過程中,為了提高質量和產量,我國勞動人民是本斷有所創造、有所前進的,在手搖紡車的基礎上創造的腳踏紡車和水力紡車,又進一步把我國的紡紗技術提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腳踏紡豐是利用偏心輪在紡車製造上完成的一次改革。腳踏紡車的最早發明時間還有待查考,能見到的是公元四世紀我國東晉著名畫家顧愷之(約345—406年)一幅畫上的腳踏三錠紡牟。後來在元代皇慶二年(公元1313年),我國著名的農學家王幀在他所著的《農書》上也出現了三錠腳踏棉紡車和三錠、五錠腳踏麻紡車,證明了腳踏紡車從東晉以後一直都在使用。
紡車在棉紡織中應用最廣,時間也比較長。在植棉和棉紡織中,我國作出了傑出的貢獻。
宋末元初,松江烏泥涇(今上海縣烏泥鎮童養媳出身的棉紡織革新家黃道婆(約1245年—?),元成宗元貞元年(公元1295年),在紡織生產的實踐中,把用於紡麻的腳踏紡車改成三錠棉紡車,並且總結了一套紡紗技術。同時她還革新了軋棉和彈棉工具,紡紗產量得到大幅度提高,迅速改變了當時松江地區的落後面貌。她又總結提高了織布中的“錯紗、配色、綜線、摯花”等織造技術,使當時松江地區戌為棉紡織中心之一,精美的“烏泥涇被”運銷全國。
王禎的《農書》中,除了對手搖和腳踏紡車作了全面總結外,更介紹了另外兩種新的紡車,大紡車和水轉大紡車。
王禎在《農書》中詳盡地記載了他的這一重大發明,並“特圖其制度,欲使地方之民視其機括關鍵,仿效成就,可為普利”。王禎稱他的這一發明為“水轉大紡車”。從書中的文字記載和簡要圖樣來看,這種水力大紡車已經是一種相當於完備的機器。它具備了馬克思所説的“發達的機器”所必備的三部分——發動機、傳動機構和工具機。其發動機為水輪。水輪是馬克思所説的那種“接受外部某種現成自然力的推動”的發動機。傳動機構由兩部分組成,一是傳動錠子,一是傳動紗框,用來完成加捻和卷繞紗條的工作。工作機與發動機之間的傳動,則由導輪與皮弦等組成。按照一定的比例安裝並使用這些部件,可做到“弦隨輪轉,眾機皆動,上下相應,緩急相宜”。工具機即加捻卷繞機構,由車架、錠子、導紗棒和紗框等構成。為了使各紗條在加捻卷繞過程中不致相互糾纏,在車架前還裝置了32枚小鐵叉,用以“分勒績條”,同時還可使紗條成型良好,作用與繰車上的橫動導絲桿相同。這裏要指出的是,水轉大紡車的工具機所達到的工藝技術水平,即使是用18世紀後期英國工業革命時代紡紗機器中的工具機為尺度來衡量。
大紡車,它不同於舊的紡車的特點是:紡紗的錠子更多,達到三十二枚,這樣它的生產力就顯著增加。一般的單錠紡豐,一天只能紡三到五兩紗,三錠也不過七到八兩,這是指棉。紡麻,用五個錠子也不超過二斤。大紡車是紡麻的,一天一夜可以紡一百斤。紡績的時候需要集中多家的麻才能滿足它的生產要求。其次,大紡車的傳動已經採用和現在的龍帶式傳動相仿的集體傳動了。

紡車紡車圖

紡車圖》乃大書畫家王居正所繪。佈局手段很是巧妙,他把地位讓給了二條飄搖着的細線。環繞二線,畫面出現了眾多人物。右邊一村婦坐在小凳上,懷抱嬰兒哺乳,身旁放置一架紡車,左手正搖輪。哺乳理應身向後靠,而村婦由於身兼二事,只能身向前俯,並微微拔腰。作者在處理這一形像時表現出了自己豐富的生活經驗。前面一老媪,雙手引着線團,臉上體現出體量和愛撫。在這個主題展示的同時,作者又引入了另一情節。村婦身後有一個席地而坐的兒童,手中拿着木杆,牽着一隻蟾蜍,似乎等着嬰兒下地玩耍。此圖勾線細勁,紡車等都據實描繪,體現了北宋風俗畫的較高水準。
【紡車】fǎngchē[名詞]手工紡紗、線、細麻繩、線繩、毛線、毛繩等用的木製工具。
紡車由輪子、搖柄、錠杆兒、支架、底座等構成。木方製成的紡車底座長70釐米左右,呈“工”字形。“工”的上橫處有一小支架安錠杆兒;“工”的下橫處有兩根方立柱(大支架),柱距50釐米左右,柱上端有安主動輪軸的圓孔,距底座35釐米左右。軸的一端有搖柄。主動輪的輻條中間帶圓孔的條狀薄板,長55-65釐米,中間寬約8釐米,兩端寬6釐米左右,共六片,軸兩端各穿三片。線繩固定的輻條間隔60度,呈張開的傘骨狀。軸的兩“肩”卡住軸兩邊的兩組輻條,使其不能會合。線繩把兩組輻條呈“之”字形相間張緊,輻條略向內彎曲。張緊的“之”字形的線繩是輪的“輞(wǎng)”,輞上掛着傳動繩。錠杆兒是長30釐米,直徑0.5釐米,兩端尖鋭的鋼線。直徑2釐米的木傳動輪套在錠杆兒中間固定。主動輪與錠杆輪之間由張緊的線繩傳動。軸部加少量潤滑油。(上述紡車結構常見於我國華北東北地區,數據僅供參考)
紡線時,一手(左手)持兩股紗把端頭蘸水粘在錠杆上,一手(右手)搖動搖柄,主動輪帶動錠杆迅速旋轉,持紗手(左手)的高度與錠杆一平時就把兩股紗紡在了一起,一邊放紗一邊向後移動,紡好的線達到最長時將手抬高,把線貯(纏)在錠杆上。然後,持紗手降回到與錠杆一平的高度紡下一段線……。這樣的操作要反覆地進行才能紡完一條線
紡車在產棉區大量用於紡線,為織布提供原料。由於紡車結構複雜,要木工才能製造,所以,非產棉區很少見,遠不如紡錘流行。
八路軍在延安的大生產運動中,紡車曾為解決穿衣問題立下過汗馬功勞。歌中唱道:“太陽出來磨呀麼磨盤大,你我都來紡呀麼紡棉花,手裏握緊棉花捲,根根線條往外拉。”形象生動地描寫出了軍民使用紡車紡線的熱烈勞動場面。
曹雪芹《紅樓夢》十五回中有村姑二丫頭賈寶玉演示用房車紡線的描寫。現今,隨着社會的發展,大量的電動紡紗機械應用,手工紡車基本被淘汰。(黃久明增補)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