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秧馬歌

鎖定
《秧馬歌》是北宋文學家蘇軾創作的一首七言古詩。詩人當年在武昌看到了秧馬,認為運用秧馬插秧十分便捷,既提高勞動效率,又減輕勞動強度,應該推廣。詩中描繪了秧馬的形狀、製作工藝,以及運用秧馬插秧的場面,表現了詩人對農業生產的關心,以及對農民的同情。末尾以戲語作結,別有情趣。全詩想象豐富,形象生動,用典貼切,語言活潑,既有書卷氣又有平民生活氣息,既雅又俗,雅俗結合。
作品名稱
秧馬歌
作    者
蘇軾
創作年代
北宋
作品出處
東坡七集
作品體裁
七言古詩

秧馬歌作品原文

秧馬歌1並引
過廬陵2,見宣德郎致仕曾君安止3,出所作《禾譜》。文既温雅,事亦詳實,惜其有所缺,不譜農器也4。予昔遊武昌,見農夫皆騎秧馬。以榆棗為腹欲其滑5,以楸桐為背欲其輕6,腹如小舟,昂其首尾7,背如覆瓦8,以便兩髀9,雀躍於泥中10,系束藁其首以縛秧11。日行千畦12,較之傴僂而作者13,勞佚相絕矣14。《史記》:禹乘四載,泥行乘橇。解者曰:橇形如箕,擿行泥上15,豈秧馬之類乎?作《秧馬歌》一首,附於《禾譜》之末雲。
春雲濛濛雨悽悽,春秧欲老翠剡齊16
嗟我婦子行水泥,朝分一壠暮千畦。
腰如箜篌首啄雞17,筋煩骨殆聲酸嘶18
我有桐馬手自提19,頭尻軒昂腹脅低20
背如覆瓦去角圭21,以我兩足為四蹄。
聳踴滑汰如鳧鷖22,纖纖束藁亦可齎23
何用繁纓與月題24,朅從畦東走畦西25
山城欲閉聞鼓鼙26,忽作的盧躍檀溪27
歸來掛壁從高棲28,了無芻秣飢不啼29
少壯騎汝逮老黧30,何曾蹶軼防顛隮31
錦韉公子朝金閨32,笑我一生蹋牛犁33,不知自有木駃騠34 [1] 

秧馬歌註釋譯文

秧馬歌詞句註釋

1.秧馬:古代農具,手工扯秧時以減輕勞動強度的坐騎。腹如小舟,首尾上翹。工作中,人騎秧馬上,用腳蹬動滑行。
2.廬陵:今江西吉安。
3.宣德郎:文職散官名。散官是古代表示官員等級的稱號,故又稱階官。致仕:告老還鄉。曾君安止:曾安止(1048—1098),字移忠,江西泰和人。熙寧進士,曾任彭澤(今屬江西)令。後退居鄉間,授宣德郎。《宋史·藝文志》著錄所著《禾譜》五卷。
4.譜:記載。農器:農具。
5.榆棗:指榆木、棗木。欲:想。
6.楸桐:指楸木、桐木。
7.昂:翹起,昂揚。
8.覆瓦:面向下覆蓋的瓦。
9.髀(bì):大腿。
10.雀躍:像鳥雀一樣跳躍。形容行動輕便。
11.藁(gǎo):稻草。
12.畦(qí):用土梗圍成的小塊田地。
13.傴僂(yǔ lǚ)而作者:彎腰插秧的人。
14.勞佚(yì)相絕:勞逸相差很遠。佚,同“逸”,安逸。絕,截然不同。
15.“史記”四句:禹乘四載,即治水時根據不同的路況乘不同的交通工具。《史記·夏本紀》:“陸行乘車,水行乘船,泥行乘橇,山行乘檋。”正義:“橇,形如船而短小,兩頭微起,人曲一腳,泥上擿進,用拾泥土之物。今杭州、温州海邊有之也。”檋(jú),一種登山用具。箕(jī),簸箕。擿(zhì)行,以木板置泥上而行。
16.欲:將。翠剡(yǎn):指青翠的秧苗。剡,形容秧苗頂端的尖削。杜甫行官張望補稻畦水歸》詩:“芊芊炯翠羽,剡剡生銀漢。”
17.箜篌(kōng hóu):古代彈撥樂器。似瑟而小,有豎、卧兩式,豎式背如彎弓。首啄雞:頭像雞啄米。這句是説插秧時人們彎腰像雞啄米一樣。
18.“筋煩”句:形容不用秧馬插秧者十分艱苦疲勞。筋煩骨殆,筋骨疲憊。聲酸嘶,發出痠痛嘶啞的嘆息聲。
19.桐馬:桐木製成的秧馬。
20.頭尻(kāo):頭尾。尻,尾骨末端。軒昂:高舉的樣子,這裏指翹起。腹脅:腹部肋骨。
21.去角圭(guī):抹去了稜角。角圭,稜角。
22.聳踴:起伏,跳動。滑汰:迅速滑行。鳧鷖(fú yī):水鳥。鳧,野鴨。鷖,即鷗鳥。
23.“纖纖”句:謂可載小捆稻草以縛秧苗。纖纖,細長貌。齎(jī),攜帶,指繫帶秧苗。
24.繁(pán)纓:駕馬所用的腹帶與頸帶。繁,同“鞶”,馬腹帶。纓,套在馬頸上的皮套子。月題:馬絡頭。《莊子·馬蹄》:“夫加之以衡扼,齊之以月題。”釋文:“月題,馬額上當顱如月形者也。”
25.朅(qiè):去。
26.鼓鼙(pí):鐘鼓聲。鼙,古代軍中用的一種鼓。
27.的盧:駿馬名,額部有白色斑點。據《三國志·先主傳》裴松之注引《世語》載:一次劉表宴請劉備,劉備覺察有人乘機暗算,便乘的盧馬逃走。經襄陽城西檀溪,墮水中,劉備急呼,“的盧乃一踴三丈,遂得過”。這裏是説秧馬像的盧一樣跨越溝渠,離開田間。
28.從高棲:在高處棲息。指秧馬高掛在牆壁上。
29.了無:一點也沒有。芻秣(chú mò):飼養牛馬的草料。這句是説秧馬不用吃草。
30.逮:及,到。老黧(lí):年老面目黧黑。黧,色黑而黃。《韓非子·外儲説左上》:“手足駢胝,面目黧黑,勞有功者也。”
31.蹶軼:顛仆,跌倒。顛隮(jī):墜落,跌倒。
32.錦韉(jiān)公子:指駕策駿馬的貴族子弟。錦韉,用綢緞縫製的馬鞍墊子。金閨:漢代金馬門的別稱,代指朝廷。
33.蹋(tà):同“踏”。
34.駃騠(jué tí):良馬名。《史記·李斯列傳》:“駿良駃騠,不實外廄。” [2]  [3-4]  [5]  [6]  [7] 

秧馬歌白話譯文

我路過廬陵,見到辭官鄉居的宣德郎曾安止,他拿出所著《禾譜》給我看,文章既優雅,敍事也翔實,可惜有些欠缺,沒有記載農器。我從前遊武昌時,看到農民都騎秧馬。秧馬是用榆木、棗木做成腹部,要讓它滑利;用楸木、梧桐木做成背部,要使它輕些。腹部像小船,首尾兩頭翹起;背部像覆瓦,以便兩腿一跳一跳蹬動秧馬在泥中滑行前進。前頭縛着一束稻草,用來縛秧。一天滑行千畦,比起彎腰弓背操作的人來,勞逸相差很遠很遠。《史記》説:大禹乘坐四種行路工具,在爛泥路上行走乘橇。註解者説:橇形像箕,在爛泥路上滑行前進。難道是秧馬之類嗎?因此作《秧馬歌》一首,附在《禾譜》的後面。
春雨悽悽,播種的青翠的稻苗整整齊齊。
可嘆婦女和孩子們要在泥水中插秧,從早幹到晚。
插秧的人彎着腰,低着頭,好像啄米的雞,筋骨疲憊痠痛,不時發出嘶啞的嘆息聲。
我曾看見過可以插秧的桐馬,馬的頭和屁股高,腹部肋骨低。
馬背好像倒置的瓦去掉了角稜,人拿着它,用自己的雙足替代馬的四肢。
用這種桐馬插秧,可以像鳧鳥一樣跳躍,細小的秧苗也可以被帶起來。
不需要馬的腹帶、頸革和絡頭,就可以像寶馬的盧一樣越過深潭。
插秧回來後,桐馬掛在牆上就可以休息了,一點兒也不用吃草料。
使用這種秧馬,無論壯年還是老人都不會摔跤,很是安全。
那些騎着駿馬、跨着錦鞍的貴公子覲見朝廷,會笑我一生駕牛耕田,他們哪裏知道,我有這木製的良馬呢。 [4]  [8] 

秧馬歌創作背景

宋哲宗紹聖元年(1094)六月,御史來之邵等謂蘇軾自元祐以來多託文字譏斥先朝,責授寧遠軍節度副使惠州(今屬廣東)安置。同年八月,蘇軾南遷途中路過廬陵(今江西吉安),見到曾安止。曾安止出示了自己寫的《禾譜》,蘇軾惜其不譜農器,想到過去在武昌看到過農民騎着秧馬插秧,比起弓着腰手植要大大節省勞力。蘇軾於是作《秧馬歌》,宣傳這種新式農具的良好效能。 [2]  [6]  [8] 

秧馬歌作品鑑賞

秧馬歌文學賞析

這首詩歌詠了當時農民創造的新式農具“秧馬”在種稻中的良好效能,記述了秧馬的形制,表明詩人即使在貶謫中仍然關心農民的生產和生活,想借此詩使秧馬得以更廣泛地推廣。這是蘇軾開拓宋詩題材的出新之作,也是僅存的關於秧馬的珍貴資料。
詩前小序與詩是互為補充、結為一體的。序文首先説明了作《秧馬歌》的起因。詩人途經廬陵時,受到了曾安止的熱情款待。曾安止此時已“致仕”,他拿出自己所作《禾譜》請蘇軾過目,從而引起蘇軾作《秧馬歌》的動機。序文肯定了《禾譜》一書的成績,但“惜其有所缺,不譜農器也”。這並非批評,而是感到不滿足,很遺憾,語氣平緩,很得體,只會拓開對方的思路,不致傷害情感。
由泛説農器具體到秧馬,以見出“譜農器”的必要,行文過渡得很自然。“予昔遊武昌”,指十多年前蘇軾貶居黃州時期。“見農夫皆騎秧馬”,點出歌與序中所詠述的中心事物。秧馬是新鮮事物,贛江流域的人們還未見過,所以小序以其一半篇幅,介紹了“秧馬”的形狀、製造、操作及功效:其形狀是,腹像昂首翹尾的小船,背似覆蓋的瓦片,很便於農人兩腿騎坐;其製作用料是,腹用榆棗製成,背用楸桐作成,前者使滑利,後者使輕巧;其操作方法是,將草捆着的秧苗系在“馬頭”上,然後人騎着它像鳥雀跳躍一般走在泥田中;其功效是,能日插千畦秧苗,既提高了插秧效率,又大大減輕了勞動強度。
詩與文體制不同,寫法也就各異。詩要以形象去感染讀者,文則要平實,要講明事理。榆、棗木質堅硬,楸、桐木質鬆軟,為腹為背,出於“滑”“輕”的不同目的,內裏含着因果關係。“昂其首尾”可以減少摩擦力,“以便兩髀”則騎坐舒適,事理自明。語言運用上,兩兩對偶,又前後分承,富有邏輯性,也與詩歌的氛圍相融。歌與序雖都寫秧馬,卻着眼點不同,互為表裏,並行不悖。寫秧馬的操作和功效也是如此,“雀躍”一詞篩選精妙,既傳輕快之神,又含歡快之情,也來得生動。“較之傴僂而作者,勞佚相絕”,暗中也申明瞭作《秧馬歌》的用意。
接着,詩人又查考典籍,認為《史記·夏本紀》雲夏禹治水時,曾“陸行乘車,水行乘船,泥行乘橇,山行乘檋”,其中泥行所乘之橇,據裴駰解釋,其形如箕,划動着行走在泥路上,大概就是秧馬一類器具。詩人興趣盎然地考證了秧馬的來源。介紹農器“秧馬”以補《禾譜》之缺,雖是詩序,實屬應用一類文字,本易流於膚廓、呆板,但詩人以形象化的筆法、精煉清新的語言、生動鮮明的比喻,對秧馬作了窮形盡相的描寫,使其呈現在讀者面前。
詩的前六句寫春雨霏霏,秧苗青翠,農夫奮力栽秧的辛苦,為下文寫秧馬的便利功用張本。詩人用“腰如箜篌首啄雞”比喻,寫出了傳統插秧方法彎腰曲背的苦狀。自“我有桐馬手自提”開始,情緒陡然一轉,變得昂揚和風趣。“我有桐馬手自提”以下四句寫秧馬的外觀及功用,“聳踴滑汰如鳧鷖”以下四句寫秧馬的輕快便利,“山城欲閉聞鼓鼙”以下四句寫秧馬的品格:奮力農事,無慾無求。詩人用了一連串精當的比喻,描寫栩栩如生,想象豐富,筆力奇肆。詩人把秧馬同真馬對比,突出了秧馬勝過真馬的優越性。這種秧馬有很多優點:一是輕,手都提得起;二是滑,就像鷗鳥翱翔一般輕快;三是不用馬腹帶(“繁纓”)、馬絡頭(“月題”),也不吃草料,回家後把它高高地掛在牆上,不飢不啼;四是功效高,城中報告天黑的鼓鼙聲起,騎着它插秧就像劉備騎着的盧馬躍過檀溪一般快。詩人抓住“秧馬似馬”這個基本比喻,加以引申、發揮和聯想,把秧馬當作真馬來寫,寫得秧馬超過了真馬,確實是“筆筆欲活”。結尾三句寫農夫對秧馬的喜愛。貴公子對農民的譏嘲當然屬於輕薄,而農夫以自有秧馬來反擊貴公子的嘲笑,則活畫出農夫的詼諧幽默,農夫對自己創制的秧馬的喜愛也盡在不言之中,詩人設想奇妙無比。
後來,蘇軾在惠州博羅縣遇到了勤民恤農的縣令林抃,便把《秧馬歌》抄示給他。林抃帶領一些農民,按式打造,試驗起來——“躬率田者,製作閲試”(蘇軾《題秧馬歌后》)。而且收效甚佳,“惠州民皆已施用,民甚便之”。林抃等人經過試驗,發現秧馬尚有缺陷:“背雖當如覆瓦,然須起首尾如馬鞍狀,使前欲有力”(蘇軾《題秧馬歌后》)。於是,蘇軾又在推廣秧馬過程中,將它逐步改進,使之日臻完善。此後,四方百姓紛至沓來,取經效法。
全詩以輕快的筆調、喜悦的心情,描繪了秧馬比活馬還要靈巧優越的形象和農民騎着它插秧的生動場景,反映了勞動人民從事生產的高度智慧。蘇軾介紹並推廣先進農具,體現出他重視農業生產和對農業技術革新的一片熱忱。 [5]  [9-13] 

秧馬歌名家點評

南宋周必大《跋東坡秧馬歌》:東坡蘇公年五十九,南遷過太和縣,作《秧馬歌》遺曾移忠,心聲心畫,惟意所適,如王湛騎難乘馬於羊腸蟻封之間,姿容既妙,回策如紫,無異乎康莊,殆是得意之作。既到嶺南,往往錄示邑宰。 [2] 
明代陳天定《古今小品》:形容瑣物,如飛如動。 [14] 
明代蕭奇中評《東坡先生詩集註》:筆情酣適,纖離失俊,究難讓雄。 [14] 
清代杭世駿評《東坡先生詩集註》:押句有噌吰之響,佈局有隨手之變。 [14] 
清代汪師韓《蘇詩選評箋釋》:直以馬喻非馬,瑰偉連犿,其説解頤,其談清耳。 [14] 
清代紀昀評《蘇文忠公詩集》:奇器以奇語寫之,筆筆欲活。 [14] 
清代趙克宜《角山樓蘇詩評註匯鈔》:通首爽健耳,語固未為奇也。 [14] 
日本賴山陽《東坡詩鈔》:世服蘇之廣長舌,不知其收舌不盡展者更好。……《秧馬》……皆豐約合度,姿態可觀。 [14] 

秧馬歌作者簡介

蘇軾 蘇軾
蘇軾(1037—1101),字子瞻,一字和仲,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蘇洵子。嘉祐進士。曾上書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後因作詩刺新法下御史獄,貶黃州。哲宗時任翰林學士,曾出知杭州、潁州,官至禮部尚書。後又貶謫惠州、儋州。歷州郡多惠政。卒後追諡文忠。學識淵博,喜獎勵後進。與父洵、弟轍合稱“三蘇”。其文縱橫恣肆,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獨具風格。與黃庭堅並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並稱“蘇辛”。又工書畫。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書傳》《東坡樂府》等。 [15] 
參考資料
  • 1.    (宋)蘇軾著;李之亮箋註. 蘇軾文集編年箋註 詩詞附 11[M]. 成都:巴蜀書社, 2011:408-409.
  • 2.    徐培均選注. 中國詩苑英華 蘇軾卷[M]. 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 1997:228-229.
  • 3.    楊抱朴編著. 《蘇東坡集》詮釋與解讀[M]. 北京: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 2003:99.
  • 4.    (元)王禎撰;繆啓愉,繆桂龍譯註. 農書譯註 下[M]. 濟南:齊魯書社, 2009:450-451.
  • 5.    程伯安編. 蘇東坡民俗詩解[M]. 北京:中國書籍出版社, 1994:46-49.
  • 6.    劉乃昌選注. 蘇軾選集[M]. 濟南:齊魯書社, 2005:127-128.
  • 7.    鄧紹基,周秀才,侯光復主編. 中國古代十大詩人精品全集 蘇軾[M]. 大連:大連出版社, 1997:328-329.
  • 8.    (北宋)蘇軾著;夏華等編譯. 東坡集[M]. 瀋陽:萬卷出版公司, 2017:219-221.
  • 9.    陶文鵬編著;陳祖美主編. 一蓑煙雨任平生 蘇軾集[M]. 鄭州:河南文藝出版社, 2015:44.
  • 10.    劉傳新主編. 古代小品文鑑賞辭典[M]. 濟南:山東文藝出版社, 1991:408-409.
  • 11.    關永禮主編. 唐宋八大家鑑賞辭典[M]. 太原:北嶽文藝出版社, 1989:804-805.
  • 12.    曾棗莊著. 蘇軾評傳[M]. 成都:巴蜀書社, 2018:137-138.
  • 13.    傅庚生,傅光選編. 百家唐宋詩新話[M]. 成都:四川文藝出版社, 1989:553.
  • 14.    樊慶彥編著. 蘇詩評點資料彙編[M]. 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 2019:531-532.
  • 15.    繆鉞等著. 宋詩鑑賞辭典[M]. 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2015:339.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