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硯台

(中國傳統手工藝品)

鎖定
硯亦稱為研,中國傳統手工藝品之一,硯與筆、墨、紙合稱中國傳統的文房四寶,是中國書法的必備用具。硯材的運用也極為廣泛,其中以山東青州紅絲硯、廣東肇慶端硯、安徽古歙州(今黃山)的歙硯、甘肅卓尼洮河硯最為突出,稱“四大名硯”。
漢代劉熙寫的《釋名》中解釋:“硯者研也,可研墨使和濡也”。它是由原始社會研磨器演變而來。初期的硯,形態原始,是用一塊小研石在一面磨平的石器上壓墨丸研磨成墨汁。至漢時,硯上出現了雕刻,有石蓋,下帶足。魏晉至隋出現了圓形瓷硯,由三足而多足。箕形硯是唐代常見的硯式,形同簸箕,硯底一端落地,一端以足支撐。唐、宋時,硯台的造型更加多樣化。
硯台歷經秦漢、魏晉,至唐代起,各地相繼發現適合制硯的石料,開始以石為主的硯台製作。其中採用山東青州的紅絲硯、廣東端州端石、安徽歙州的歙石及甘肅臨洮洮河石製作的硯台,被分別稱作紅絲硯、端硯、歙硯、洮河硯。後世人們便將紅絲硯、端、歙、臨洮硯稱作四大名硯。清末,人們又將山西的澄泥硯與端、歙、洮並列為中國四大名硯
中文名
硯台
外文名
inkslab
拼    音
yàn tāi
性    質
文具
所屬類別
文房四寶

硯台歷史發展

硯台先秦

硯台,也名“硯瓦”,因其形如台、凹如瓦而得名。《釋名》中對硯的釋義為:“硯者研也,可以研墨和之濡也。”雖然隨着文化的發展,硯已經成為文人賞玩的一大“雅物”,但硯台誕生之初僅是作為一類工具,與刀劍、碗碟無異,因此早期的硯更加重視的是性質是否堅實耐磨。1980年臨潼姜寨遺址出土了一套用於彩繪陶器的工具,其中便包括了一方石質的硯台,可見作為一種工具,硯的歷史十分久遠。到了先秦之時,絢爛的文化蓬勃發展,文字及書寫記錄技術的發展使專用於書寫的硯隨之誕生。湖北雲夢睡虎地秦墓出土的戰國晚期石硯由鵝卵石打磨而成,外方內圓線條流暢,雖無後世精雕細琢的紋樣,但已經展現出有別於此前繪畫用硯的精美。除了耐用、易得的石硯,陶、銅等材質的硯也相繼出現。

硯台兩漢

漢代的硯台形制相對更加精美,石硯多為圓形硯面的三足形硯台,多加蓋,狀如小鼎,且刻有簡單的花紋。在漢代,就地取材的簡單硯台十分常見,而略加修飾的外形則體現了漢代人在文化生活方面的趣味。偏重實用性的漢硯中也同樣存在一些兼具審美價值的硯台,如敦煌南湖林場所發掘的一漢代墓葬中出土的一方圓面三足石硯,並非簡單的方圓幾何形制,而是雕琢成熊狀,硯下三足皆為惟妙惟肖的熊頭造型。古拙大氣的漢硯為硯文化在被稱為“文化自覺的時代”的魏晉時期進一步發展打下基礎。

硯台唐宋

隋代硯台多見瓷、陶材質,而石硯沒有得到進一步發揚,且多為足支形硯。但隨着唐以來社會穩定、文化發展,聚墨效果不佳的平直硯面逐漸向聚墨更佳的傾斜硯面發展。常見的足支形硯演變為箕形硯,並逐漸向後世多見的無足、深槽硯演變。與此同時,石硯也逐漸興起,如四大名硯之一的端硯便是始於唐武德年間,唐代文學家李肇在《國史補》中提到內丘的白瓷甌和端溪的紫石硯乃是不分貧富人皆可用之。此時的端硯並無後世雕琢精巧之態,而是更重視其實用功能。到了宋代,文人意趣愈發得到推崇,對日常用具的“雅趣”的追求形成了一股獨特的社會風氣,硯台的選材、紋飾、工藝等愈發考究,硯台從“器用”走向文化領域,不乏文人墨客將硯台融入文學創作,如蘇軾的“清詩未就冰生硯”、辛棄疾的“自與詩翁磨凍硯”等。

硯台明清

硯台
硯台(2張)
明硯集宋硯工藝之大成,雕工細膩精湛,重視對形神的把握,不追求繁複矯飾之美,整體風格更加簡約、素雅,展現明人自然生動、簡單質樸的審美追求,以簡明的線條勾勒流暢的態勢,給人以收放自如、毫不拘泥做作的靈秀通達之感。清硯繼承了此前中原文化下的精巧雕工,風格與明硯截然相反,追求富麗華貴之態。清代的仿形硯對外形擬真的重視度極高,如雕龍形必鱗須畢全,雕白菜則需將菜葉的紋路褶皺一絲不苟地展現出來,且慣用大量圖案紋樣對所仿物形進行修飾,乍看之下便生花團錦簇之感,而高超的雕琢工藝有力地支撐起這份繁縟審美需求。整體上看,明硯繼承了宋硯的端秀,並以本朝簡約自然的審美為導向創造出風格大方的硯文化,對材料的開發以及工藝的運用更加成熟完備,而清代硯台則從硯文化的高度繁榮中走向工不厭精、料不厭細乃至重審美輕實用的道路。 [7] 

硯台形態分類

硯台幾何形硯

幾何形硯也可被稱為“正形硯”,即圓形、橢圓等外形相對規整、近似規範幾何圖形的硯台。此類硯台的製作並不以原料的天然形態為重,而是經過設計、切割使其呈現相對規範的外形。這一種硯形的設計思想重在突出“規矩方圓”的理念,是一種常見的契合儒家思想的形態。魯地作為儒風繁盛的儒家文化發源地,在幾何形硯的製作與設計上具有豐富的心得。因此,魯硯多為正圓形、橢圓形、正方形、長方形等,梯形、六邊形、八邊形硯也屬常見硯形。這類幾何形硯在設計時經過精密的推敲與測算,對線條比例等事先做好規劃,以求成品線條流暢飽滿且比例優美,充滿端方穩重的“君子之風”。除了典型的幾何形硯外,還有一類比較特殊的硯形,即琴形、葫蘆形等具有較為典型的可辨識形象且其線條構型自有規律的形態,這類硯形雖然並非幾何形,但由於在中華文化歷史上此類形象形成了一種具備內在規律性的形象符號,因此也可與幾何形硯歸為同屬。

硯台足支形硯

足支形硯不同於如今常見的如盤如盞的硯台,而是硯身下有足支類似鼎的樣式。這類硯的產生可溯源至漢,流行於唐及以前。其中,三足硯作為多足支硯最早出現的一類硯形,流行於漢代。而後,硯的“足”愈發多樣化,多足支硯的硯足數量不等,多隨着硯身在硯下圍作一圈,因此也可稱為圈足。與圈足形相對應,此類硯面多為圓狀,圓形的硯身使硯足能夠均勻排布成圈。後來,在足支形硯的基礎上又演變出了箕形硯,硯下兩足使硯面如簸箕狀傾斜,是唐硯的主要流行樣式。

硯台仿生形硯

華夏地大物博、物種豐茂,因此在長期的文化發展中,許多動植物對於人們來説是具有獨特意義的象徵。比如魚同“餘”、鹿同“祿”,多為吉祥寓意;比如麒麟、仙鶴,一者為神話中的祥瑞,一者為常與仙神聯繫在一起的吉禽;再如竹子有君子勁節之風,葡萄多粒成串寓意人丁興旺、豐收富足。此類形象經常出現在人們的生活當中。硯台作為文人之物,也常被雕琢為動植物的形狀,如魚形、蟬形、蝙蝠形、竹節形等,象徵文人的風骨氣節、理想追求與生活志趣。品鑑此類硯台,通常從其形與神兩個層面進行欣賞。一方面,硯形仿生,須得抓住所仿動植物的特徵,並不妨礙硯台本身的實用功能,此之謂“形勝”;另一方面,中華藝術理念重視氣韻意境,一味求外在形貌的真實未免有“匠氣過重”之嫌,因此在設計、琢磨硯台外形時,通常更強調“形神兼備”“意境生動”,品鑑仿生形硯亦應體會其神韻。

硯台什物形硯

什物形硯與仿生形硯有相近之處,都可歸屬於仿形類的硯形制,但其設計、製作時所選擇的題材為人工所制的具體器具,如銅鏡、古琴、花瓶等,而非天然生長的動植物。因此,在欣賞什物形硯時,往往不重其神韻而更多關注其設計的奇巧精妙。設計什物形硯的思路大致可以劃分為兩種,一是具象化設計思維,即真實地展現所仿什物的形貌,力求寫實;二是抽象的設計思維,抓住什物的突出特徵進行抽象概括,使觀者雖不見實貌卻可以聯想所仿什物的具體樣式。所以,什物形硯繁榮鑑賞可以從設計者的巧思入手,通過物形與硯的質地、色澤、紋理的結合感受仿形的趣味。

硯台天然形硯

天然形硯與此前所提及的諸類硯形不同,其雖然也經雕琢設計,但設計的側重點不是對人的訴求,如展現端肅樸直的思想理念、讚賞松竹梅君子氣度的價值體現等,而是從材料本身的特徵出發,進行造型與理念的延伸,其硯重在欣賞自然意趣,追求“天工”與“人工”的共美。天然形硯又可被稱為“隨形硯”,“隨”的是石料天然的形態,宋人言“不加斧鑿以為硯”,即此釋義。根據硯石天然的外形、色澤、紋理進行雕琢,凸顯硯石“天生天長”的意趣,體現“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文化意藴,較之精鑿細雕且變其形、改其紋的制硯設計,這一類硯形更符合文人彰顯個性的需求。一方上品天然形硯,製作者能夠隨其形、就其勢,充分顯其美而化其陋。 [7] 

硯台製作工序

硯台的製作過程較為複雜,工序多、工藝要求高。主要有采石、維料、制璞、雕刻、配盒、打磨(磨光)。採石是製作硯台極為重要的一個環節。開坑採石自古以來是以人工為主,不能以機械化操作,因硯石大多不抗震,如果開採時,看不清石壁,跟不準石脈,就會把好的硯石打成廢石。因此,採石的技術要求是較高的。維料就是選料,硯石開採出來後,須認真挑選,去掉“石皮”,保留“石肉”。再按質量高低分出等級,並按不同的形狀加工成硯璞。雕刻,是硯台製作過程中極其重要和最關鍵的工序。雕刻首先要求對硯坯因材施藝、去粗取精,確定題材。主要雕刻思路是,構思確定之後,就“打大體”,然後鏟滑和細刻。“打大體”即是對硯坯該去的去掉,該留的留下。鏟滑是指將“鑿口”刮平。起伏明顯,線條清晰。細刻則屬“工精藝巧”的工夫活了。硯石雕刻完工之後,要送到木盒車間配上名貴的紅木盒、硯盒起着防塵、保護作用。硯台配盒之後,硯台與硯盒就進入了磨光工序,先是磨去“刀路”、“鑿口”,使硯台光滑,然後,“浸墨潤後”,退墨處理。 [8] 

硯台四大名硯

三大石質名硯下發墨對比
作為中國四大名硯中三大石硯端、歙、洮下墨髮墨如何?歷史以來評價如何?咱們在此處做一研究討論。
以下做分析的前提條件是:1、均為老坑石料。2、以評鑑硯台下墨髮墨。3、以下硬度均以摩氏為單位。
硯台的實用功能是磨墨,其中下墨、發墨是衡量硯材好壞的重要指標之一,簡單説,下墨,是通過研磨,墨從墨塊到中“硯台上”的速度。發墨,是指墨中的碳分子和水分子融合的速度、細膩程度。發墨好的墨如油,在硯中生光發豔,隨筆旋轉流暢,所以畫畫的用硯比書法的用硯要求更高。下墨講求快慢,發墨講求粗細,但往往下墨快的發墨粗,發墨好的下墨慢。所以,下墨髮墨均佳的硯極其珍貴。
以下為端、歙、洮硯石的對比:
石材
平均硬度
下墨
發墨
端硯
2.9
弱於洮、歙
強於洮、歙
洮硯
3.1
強於端,弱於歙
強於歙,弱於端
歙硯
4
強於端、洮
弱於端、洮
注:墨條的硬度是(2.2—2.4),刻刀的硬度是(鎢鋼刀:約7白鋼刀:約6碳鋼刀:約5)
從以上可以看出,石材硬度較軟則硯石顯空隙率小,硯石的礦物細、粒間間隙小,從而達到很好的發墨效果;而反之石材硬度較硬則顯示礦物較軟者稍粗、粒間間隙稍大,從而可以達到很好的下墨,下墨與發墨本身是矛盾體,好的硯質要恰好能夠調和矛盾,就是要細而不滑,澀而不粗。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三大石質名硯中,端硯硬度較軟,所以發墨更好,而歙硯硬度較硬,所以下墨更好,大文學家歐陽修在《硯譜》中評價:“歙萬出於龍尾溪,其石堅勁,大抵多發墨,故前世多用之。以金星為貴,其石理微粗,以其手摩之,索索有鋒芒者尤佳”。而洮硯硬度較於端歙之間,下墨優於端硯而發墨優於歙硯,所以從下發墨上來講是將矛盾體調節到恰到好處。
四硯簡介
洮硯
亦稱洮河硯。其料取於甘肅卓尼(唐屬洮州)一帶洮河深水處。洮硯因其石質細膩,紋理如絲,氣色秀潤,發墨細快,保温利筆,北方最為貴重,宋時已經稀少,解放後又恢復了生產。
自唐代成名以來,老坑洮硯一直是皇室文豪、富商巨賈才能擁有的。
如宋代趙希鵠曰:“除端、歙二石外,唯洮河綠石,北方最貴重。綠如藍,潤如玉,發墨不減端溪下巖。然石在大河深水之底,非人力所致,得之為無價之寶”。
晁無咎《硯林集》中有詩並銘:洮之崖,端之谷,匪山石,唯水玉不可得兼,一可足温。然可愛,目鴝鵒,何以易之,鴨頭綠。
金代元好問曰:王將軍為國開臨洮(今卓尼),有司歲饋,可會者,六百鉅萬,其於中國得用者,此硯材也。
近代“老坑洮硯”作品屢次作為國禮贈與國外元首,敦煌菩薩硯以甘肅省政府名義贈與新加坡總理李光耀、反彈琵琶硯贈與日本前首相竹下登
洮硯的稀少
洮硯老坑石四大名硯中儲量最少、最難採集,特級老坑石早在宋末(1175年)就已斷採,如今每得一塊洮硯特級老坑石都相當於得到千年的古董。
宋初,王陬(zōu)收復洮硯石材產地洮州(今屬甘肅省卓尼縣),被封為趙土司管理礦區,洮硯被選為皇宮貢品,只有皇朝高官、文豪富商能夠擁有,百姓只是聽聞甚至難得一見。
趙希鵠《洞天清祿集》:“除端、歙二石外,唯洮河綠石,北方最貴重。綠如藍,潤如玉,發墨不減端溪下巖。然石在大河深水之底,非人力所致,得之為無價之寶。”可見洮硯老坑發墨不弱於端硯老坑(即下巖),但採集難度更大、石料稀有、更難獲取。
郭培元《論洮硯》:“世人知洮硯之妙,至有勝端歙之處。自宋以後名隱而不顯者,因地處邊陲,得之不易,兼無專書著錄之故,非才不良也,誠為憾事”。已道出洮硯雖有勝端、歙,但自宋之後老坑石逐漸絕跡,得之不易。洮硯老坑石的稀缺在市場上尤為明顯。
《甘肅洮硯志》記載:“凡物產於舟車交經之區,則其名易彰,而播易遠(諸如端、歙)。產於梯航難及之鄉,則其名不彰,而播不速,物因有幸有不幸歟!隴上鄙處西北(諸如洮硯),關山險阻,而彼洮石之綠沉澤膩天然胎孕者,實不幸產於斯土,則其名不若端與歙之彰,其播之不若端與歙之遠且速,自不待論,此洮石之一厄也。雖然,龍泉之劍,不能長埋於豐城,卞和之璞,不能久委於荊山,天之生材,必有其用,而況洮石之綠沉澤膩天然胎孕者,足為文房之至寶,足供秘閣之清玩者哉。用是雖產於隴上,前賢頗已歌詠,惟斷章遺句,終不敵端與歙之專書記載,故雖有耽嗜硯石者,言及洮石之音聲色澤,終屬茫然。遂使市者以贗冒真,而洮之實不見,購者以贗為真,而洮之名不振,職此之故,雖有超類軼倫之質,竟不能與端、歙之石爭短長於文房。”
書中詳細介紹了洮硯從來都不弱於端硯、歙硯,只因地處偏遠地區傳播力不足,地勢險要開採難度大,歷代戰亂破壞較大,導致石材幾近枯竭。市場流通劣質石材,以次充好,以贗冒真,喜好洮硯的人常因此失望,聽聞洮硯的人也更是茫然。
崆峒山 崆峒山
1、稀少。老坑石形成於古生代泥盆系,大約為四億萬年至三億五千萬年前。屬泥盆系中水成岩變質的細泥板頁岩石,礦帶運動複雜,很難形成岩石層,儲量極少。
礦藏量經千年開採,幾近枯竭,加之開鑿之地崇山峻嶺、懸崖大壑、氣候多變,採集難度極大,比端硯、歙硯更為難得。
希鵠《洞天清祿集》:“除端、歙二石外,唯洮河綠石,北方最貴重。綠如藍,潤如玉,發墨不減端溪下巖。然石在大河深水之底,非人力所致,得之為無價之寶。”
2、隨着文化迴歸,硯作為文房四寶之首,使用、送禮、收藏的需求都在擴大,洮硯作為中國四大名硯之一,市場也在逐漸擴大。
3、市場供應緊缺。
市場上98%以上都不是老坑石,多以假亂真,使得很多喜歡洮硯的人誤解,收藏數百方作品而無一方老坑洮硯的人也是有的。
隨着洮硯老坑石的開採越發艱難,石料越來越少,今後一方真正的老坑洮硯更會一硯難求。
端硯
其材料取於廣東肇慶高要縣東南端溪之爛河山(又稱斧柯山)因其“體重而輕,質剛而柔,摸之寂寞無纖響,按之如小兒肌膚,温軟嫩而不滑”且有不損毫,宜發墨的特點。自唐代問世以來,端硯便頗受文人學士青睞。加上紋理綺麗,各具名目,加工技藝亦愈紛繁,地位越來越高,以致升到我國石硯之首,長盛不衰。
歙硯
歙硯”的開山祖易硯。據史料記載,易硯始於春秋時代的燕國下都。到唐晚期,易州奚超父子繼承松煙制墨的技藝,並在易水河畔的津水峪創制了“易水硯”。後來奚超之子奚庭圭受到南唐李後主的賞識,被授予“墨官”,並賜姓李,後因避亂,移居安徽歙州,成為“徽墨”、“歙硯”的開山祖。然而易水古硯亦久盛不衰,名揚中外。
其料取於今江西省婺源縣(唐代屬古歙州)龍尾山一帶溪澗中,故又稱之為龍尾硯。其石堅潤,撫之如肌,磨之有鋒,澀水留筆,滑不拒墨,墨小易幹,滌之立淨。自唐以來,一直保持其名硯地位。這就是硯台。
澄泥硯
澄泥硯,屬陶瓷硯的一種非石硯材。其製作方法是:以過濾的細泥為材料,摻進黃丹團後用力揉搓,再放入模具成型,用竹刀雕琢,待其乾燥後放進窯內燒,最後裹上黑臘燒製而成。澄泥硯的製作始於晉唐時期,興盛於宋朝。其特點是質地堅硬耐磨,易發墨,且不耗墨,可與石硯媲美。澄泥硯的顏色以鱔魚黃、蟹殼青和玫瑰紫為主。唐時,虢州(今河南靈寶縣南)已成為制澄泥硯的著名產地,在現代,澄泥硯的產地有河南洛陽、河北鉅鹿、山東青州、山西絳縣、湖北鄂州、四川通州和江蘇寶山等地。
相關硯台
松花石硯
松花石硯又叫松花硯,是與端硯、歙硯、紅絲齊名的古代四大石質名硯。清朝時被御封為宮廷專用品。松花石硯以松花石為原料雕制而製成,松花石又名松花玉,產於中國東北長白山區。用於加工松花硯的松花石最早發掘於長白山區安圖縣兩江鎮砥石山的江畔,是清朝皇帝的御用物品。
合併圖冊
合併圖冊(2張)
據《九九硯譜》記載,龜山硯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為泰安市唯一自產硯台。“龜血石”分佈在山東省泰安市寧陽縣鶴山鄉龜山、鶴山南麓,按巖性,它呈磚紅色,含鐵質、泥質和微晶結構體,主要是方解石,含礦地層為早世紀饅頭組。其石深埋於地下,而非生在山上,質地優良,儲量極少,不易尋找,傳説千年神龜出逃汶水後,化作一座山脈,與鶴山相對,其血化為兩山之間的紅色石頭,吸龜鶴之靈氣,被當地人稱為“龜血石”。因龜鶴都是長生不老神,因而當地老百姓,把“龜血石”看作神奇之物,每年的正月十六,老百姓紛紛走出家門,先登高望遠,再攜“龜血石”回家,門口懸掛柏樹枝,就可驅邪扶正,清穢闢毒,百病皆無,富貴平安一年。“龜血石”以軟硬適中、温潤、細膩、嬌嫩聞名,做成的硯台易於發墨,研出的墨汁晶瑩光亮,書寫流暢,不易損毫,字跡顏色經久不變。“龜血石”經“敲”聽其聲、“摸”感其温、“浸”察其色,十餘道工序精心挑選後,手工雕刻製作成硯台,具有堅而不頑、柔中有剛、滑不拒筆、澀不滯墨等優點,且上布黃金斑點,縱橫銀線,有“研筆如銼、化墨如油,隔宿不漏”之美譽,極為珍貴。為傳承珍貴的民間文化2006年,泰安市政府把龜山硯手工雕刻技藝,列入首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重點加以保護,2010年,龜山硯又被山東省旅遊商品協會,評為“好客山東”十佳品牌、“平安泰山”代言禮品。經多年的探索,龜山硯已經集雕刻、繪畫、書法等藝術形式於一體,既是書畫愛好者實用之佳品,又是藝術愛好者珍藏之精品,還是走訪親朋好友饋贈之珍品,為魯硯中新貴。由於純手工製作,原材料稀少,龜山硯雕刻技藝瀕臨失傳,故龜山硯收藏價值越來越高,升值潛力越來越大。
在我國眾多名硯當中,有一種千年前譽滿中華,宋亡後銷聲匿跡數百年的名硯。它就是曾贏得了北宋書畫四大家中米芾黃庭堅高度評價的黃石硯。
黃石硯因產於河南省南陽市方城縣獨樹鎮硯山鋪村黃石山而得名。而黃石山因漢代張良拜師及祭奉其師黃石公的遺址,而始稱黃石山。1990年,中國書畫家協會名譽主席啓功先生對黃石硯以高度的評價,並親筆題寫“中國黃石硯”。
黃石硯的硯石品種及石品
黃石又名“葛仙公岩石”、“方城石”、“唐石”。方城石作為一種優質的硯石資源,其色彩亮麗,石質細膩温潤。黃石硯石材可分為六大類:青石、紫石、青紫石、墨子石、玉黃石、鳳眼石等。其中以青石、紫石最為常見,以石品純淨,無雜者為佳;青紫石融合了青石、紫石兩者特色為一身,其色澤和細膩更勝一籌;而呈墨色的墨子石下墨如油如漆,因其藴藏較深極為難得;玉黃石則表面多呈金黃色,少量表皮黃中帶黑,多有黃龍紋石品和黃玉般光暈,給人以美妙奇幻的感覺。如紫檀木般的鳳眼石,上面長着很多類似鳳眼的石品。石中有狀呈圓點者,大小不等,很象眼睛,有的有眼有珠,有的中間還有瞳孔,外層有暈,多到八九層的“雙眼皮”。正圓形的明媚如畫,有的翠綠相間,美觀異常。這都叫“活眼”,有的不太清晰鮮明,或只是一個白點,或有眼而無珠。
中國硯文化典藏展入展作品 中國硯文化典藏展入展作品 [2]
黃石硯的石品有:金線、銀錢、玉帶冰紋水藻玫瑰紅、凍青、黃龍紋、翡翠紋、火捺石眼等。方城黃石以其品質優良、獨具特色,在北宋末年著稱於世。北宋詩人、書畫家黃庭堅偶得方城石硯愛不釋手,視為至寶,親登黃石山,並用“乃至此山自材美,物以致用當窮搜”這樣的著名詩句讚譽;明代馬愈著《方城石》稱其為“石中上品”;愛石成癖的宋代大書法家米芾在《硯史》一書中,羅列全國26種硯台,將黃石硯列為石硯之首,並和當時久負盛名的石硯相比較,其顯著之處均在名硯之上或左右,在談及端硯時,他在《硯史》中這樣描述: “然方城温巖十磨,此石三十磨方相及。”和澄泥硯相比,“着墨如澄泥,不滑……墨髮生光,如漆如油。”米芾把其它硯以黃石硯為標準作鑑別比較,足見黃石硯在當時書家心目中地位之重。宋高似孫撰《硯箋》,稱黃石硯“墨光可鑑”;明代張應文在《論硯》中提及黃石硯,稱其為“硯石上品”;清人朱棟在《硯小史》卷中稱黃石硯“方城奇質,發墨如漆”。 [3] 
徐公硯
徐公硯魯硯中的重要品種。產于山東沂南縣青駝鎮。早在唐宋時期即負盛名。唐代顏真卿柳公權,宋代歐陽修蘇軾米芾等名人,在其有關著述中都曾作過介紹和品評,而且評價甚高。
逢春(陳緒寶作品) 逢春(陳緒寶作品) [4]
徐公硯石產于山東沂南縣青駝鎮轄區的硯石溝。是該鎮獨有的礦產資源,屬玄武層,儲量豐富。其石質堅硬,密度極高。叩之清脆,其聲如磬,下墨如挫,發墨如油,色澤鮮潤,且不損毫,堪稱硯石材中之上品。多為不規則扁平狀,形態各異,邊生細碎石乳狀的石紋,軟硬適度,石色沉靜,有青、黃、綠、茶、桔紅等多種顏色。製成硯後自然古樸,清新淡雅,質嫩理細,扣之如磬,捫之如玉,下墨如挫,發墨如油,有極高的觀賞價值和收藏價值。此石還可刻製成鎮紙、朗石、筆筒等藝術品,雕技與天然形態相得益彰,妙趣橫生。
徐公石早在唐宋時就享有盛名。據傳唐代徐晦赴京趕考,途經此地,偶然拾得形色可愛的石片,試磨成硯。在京會考時適逢天寒,硯墨結冰,考生均受影響,惟有徐晦硯墨如油,書寫流利,一舉考中進士,官一直做到禮部尚書。休官後緬懷奇硯,定居於此地,被譽為徐公,村名遂改為徐公店,硯石名為徐公石。後因產地偏僻,年久無聞。建國後,經過有關雕刻技師的發掘試製,終於使徐公硯重放異彩。1978年以來,徐公硯多次進京參展,赴中國香港地區、日本等地區和國家展出,倍受青睞。

硯台維護保養

硯台保存方法

石硯
石硯(26張)
首先要避光:硯如果放置於窗前案頭,應避免陽光直射,否則硯質會出現乾燥的跡象,日曬過久硯匣也容易乾裂。玩賞硯台時桌上最好鋪上毛氈,硯不要接觸金屬和玻璃等器物,更不可以將硯重疊放置,以防碰傷。在對硯台塗蠟時,有人將蠟塗遍硯身,有的還塗抹植物油,更有的塗沫墨,以為可以養硯,但這些做法並不妥當。蠟可以塗於硯四周,底部要薄而適中,最忌將蠟塗在硯堂磨墨的部分;硯上抹植物油的做法也是不妥的,因為植物油屬慢乾性油脂,硯面有油多招塵土,使硯污穢不堪,並散發出一種怪味或產生黴變。在硯匣保養時,應經常打蠟以保持硯匣光澤,防止潮氣侵入。如果遇到硯匣收縮,硯身放不下的情況,可用砂紙打磨硯匣的內側,讓它增寬易放。古硯匣如有破爛和損壞,可採用匣外配匣的方法對古硯匣進行收藏。 [1] 

硯台保養方式

1.硯台裏最好不倒墨汁,而使用墨塊研墨。
2.應該及時清洗,不一定每次都清洗,但兩三次就應該清洗一下,或者感覺遺留的墨比較厚的時候就需要清洗了。
3.清洗的時候一定要用柔軟的材料或用手,硬質材料雖然容易清洗,但是會使硯台表面變得粗糙不平,對硯台本身和墨塊都不好。
4.松煙墨油煙墨性質不同,最好分開使用兩塊硯台,不宜混合使用。
5.硯台可以定期放在水中養一養,但是如果長時間不用的話,應該用報紙包好置於乾燥的地方。(製造硯台有一步是泡水,但剛做好的硯台是放在玻璃鋼罩子裏防潮的。)
6.好的硯台要配優質的墨塊,劣質墨塊可能會劃傷硯台。
7.研墨的時候要畫大圓,而且不要總集中在一個區域。 [6] 

硯台收藏價值

專家稱,硯台的價值並不是年代越久遠越矜貴,唐宋時期的硯台所用材質則不如明清時代的硯台,做工上也無那麼講究,因此收藏中一定要注意這點,否則容易陷入追求古老硯台的陷阱。 [9] 
肇慶的端硯,晚唐時出產自江西婺源的歙硯,東晉時產自山西絳州澄泥硯,宋代時出產於甘肅臨潭的洮河硯。由於產於當時的“四大名硯”存世稀少,硯台的材質、款式各不相同,我們把產於清代的“四大名硯”的價格羅列其下,好給投資人在投資收藏時有一個大致的參考:象這塊邊刻山水平板端硯現價1萬元;這塊長方淌池歙硯現價為2500元;這塊邊刻雙龍抱珠澄泥硯現價也為4000元。除四大名硯外,山東的徐公硯、江源區松花石硯、山東青州的紅絲硯等,也是收藏投資人追捧的對象。
樂僔開窟 樂僔開窟
面對種類繁複,造型各異的硯台,我們究竟如何來鑑定它的收藏投資價值呢?第一個就是材質。名硯比一般的硯要材質來得好,價格總是比一般的硯來得高。另外,硯台的雕刻工藝,也是決定硯台收藏價值參考的重要因素。此外,硯台的造型品相,也是一個價值的參考點,一般來説,方型、圓型的硯台要比品相不規則的硯台價格貴得多;俗話説,“硯貴有名,身價倍增”,指的是硯台上面的銘文,象這塊民國時,鬍子良刻得的歙硯,身價要高過沒有銘文的硯台。當然,硯台的收藏價值應當從多個方面去綜合考慮。
隨着名硯的存世越發稀少,許多硯台的投資收藏人,開始把收藏的目標瞄準更多具有收藏價值的硯台。比如説,明清時期,匯聚了全國能工巧匠在北京造辦處雕琢的各式硯台,因為,經過了歷史和工藝等的文化積澱,那個時期,在硯台材質選料、磨製工藝以及雕刻手法方面,已經到了一個相當成熟的階段,所以,全國各地都湧現出許多精品。民國時期,上海出產的海派寫實澄泥硯,這些都是收藏投資的熱門品種。硯台的收藏投資,懂行是非常重要的,好的眼光往往會帶來意外的回報。為此,行家提供了一些簡便快捷的鑑別方法。一是看,看硯台的材質、工藝、品相、銘文等。二是摸,就是用手撫摩硯台,感覺是否滑潤細膩。滑潤者,石質好,粗糙者,石質就差。三是敲,就是用手指托住硯台,手指輕擊之,側耳聽其聲音,如果是端硯,以木聲為佳,瓦聲次之,金聲為下。如果是歙硯,以聲音清脆為好。四是洗,指的是把硯台上的墨痕洗掉,還其本來面目,這樣更容易看清硯台是否損傷或修理過的痕跡。注意補過的地方顏色與硯的原色有很大的差異。五是掂,就是掂一下硯台的分量,同樣大小的歙硯,重者好,輕者次之。

硯台鑑別方法

硯台鑑賞的通用方法,大致可歸納為觀、賞、敲、洗四法。所謂“觀”,即看其形制紋樣與銘文、新舊、修補痕跡等,入眼見構形奇巧、雕工精妙,將玉石金木的天然特性與匠人的巧思結合起來,令人頗感文質皆宜者為佳。“賞”則是視覺與觸覺的結合,如玉石之硯,觀其質有瑩潤之意,手觸之温潤細膩,自有氣韻由內而發者佳。“敲”主要是聽其聲,以手託之輕輕叩彈,品味不同材質工法所帶來的不同聲音。“洗”主要針對有使用痕跡的硯台,清洗其墨跡使銘文、飾紋樣完全顯露,並方便觀察其是否存在舊傷或修補的痕跡。此外,“擦”“掂”“呵氣”等法,亦是根據硯的材質判斷品質的常見方法,此處不一一列舉。 [7] 
看:看硯的質、工、品、銘、飾與新舊,是否經過修補等。如果硯已經修補過的,其補過的地方顏色與硯的原色總會有差別。
摸:拿到一方硯,可用手摸一摸。如果摸起來感覺像小孩皮膚一樣光滑細嫩,説明石質較好;如果摸上去有粗糙的感覺,説明其石質較差。
清中期俏色硯台 清中期俏色硯台 [5]
敲:將硯面用五指託空,輕輕擊打,或用手指彈硯,聞其聲。若為端硯,以木聲為佳,瓦聲次之,金聲為下,這三種不同的聲音,分別體現出端硯石質的嫩與老。而歙石硯敲擊則以清脆的“鐺、鐺”金屬聲為最好。如果聲音為“噗、噗”,就説明該歙石多泥質,或石質有暗傷痕,為下品
洗:硯最好要經過清洗,尤其是古硯因硯面上墨痕斑斑,遮掩了硯的自然美紋,也分辨不清石的坑口年代,因此需要洗掉硯的墨痕,看硯石是否有傷痕和修補過的痕跡。
掂:用手掂硯的分量。同樣大小的石硯,一般來説硯石物膠結緊,顆粒細;輕的説明膠結松。掂的方法尤其對歙硯比較適用。
刻:一方硯的好與差,首先考慮的是石質的好壞。對於硯石熟悉的只要用力在硯石上輕輕地刻上幾道,馬上就會感覺出硯石的優與劣。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