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沂南縣

鎖定
沂南縣,隸屬於山東省臨沂市,地處魯中地區,臨沂市中北部。東鄰日照市莒縣,西接蒙陰縣,南鄰市區,北接沂水縣。介於北緯35°18′26″—35°46′15″,東經118°6′36″—118°43′31″之間,總面積1719平方千米 [3]  。截至2022年10月,沂南縣轄1個街道、13個鎮,1個鄉 [43]  。截至2022年末,沂南縣常住人口79.19萬人。 [45] 
沂南古屬琅琊陽都,是諸葛亮顏真卿的出生地和祖居地。境內文物古蹟、人文景觀眾多,漢代古蹟有近百處,素有“齊魯敦煌”之美譽;史載:“陽都,臨沂之上游,英賢輩出,煙水之勝,軼於江南”。革命戰爭年代,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第一個省級民主政權誕生在沂南,陳毅徐向前羅榮桓粟裕等都曾在沂南戰鬥和工作過。 [1] 
2022年,沂南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90.03億元,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55.39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115.77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118.87億元。三次產業結構為19.1:39.9:41。 [45] 
中文名
沂南縣
外文名
YINAN
別    名
陽都
行政區劃代碼
371321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山東臨沂市
地理位置
山東省中南部
臨沂市中北部
面    積
1719 km²
下轄地區
1個街道、13個鎮,1個鄉
政府駐地
界湖街道
電話區號
0539
郵政編碼
276300
氣候條件
暖温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
人口數量
79.19 萬(2022年常住人口)
著名景點
竹泉村
紅石寨
孟良崮
彩蒙山
沂蒙影視基地
機    場
臨沂啓陽機場
火車站
沂南站
車牌代碼
魯Q、魯W [51] 
地區生產總值
290.03 億元(2022年)

沂南縣歷史沿革

今沂南地屬東夷。
今沂南地屬人方。
西周
今境西部屬魯國,東部屬莒國。
春秋
部分地域為齊之陽國。
戰國
楚滅莒、魯後,今境交替為楚、齊所有。
秦始皇二十四年(前223年),秦滅楚,今境東部屬秦國,西部仍屬齊國。
沂南政區圖 沂南政區圖
今境屬琅邪郡莒縣。
西漢
今境大部地域屬兗州城陽國;南為陽都縣,北為東安縣,東北部屬莒縣,西北部屬盧縣(“盧”一作“慮”)。
此外,今雙堠鎮大部和青駝鎮西部屬兗州泰山郡華縣,今境南部和東部少數地域屬徐州的琅邪郡、東海郡;蒲汪鎮大部屬新山縣,葛溝鎮南部屬魏其縣,青駝、磚埠兩鎮的南部屬臨沂縣,葛溝鎮西南部屬開陽縣。
東漢
今境大部地域屬徐州刺史部琅邪國,為陽都、東安、莒縣、開陽、臨沂等縣地,少數地域屬兗州刺史部泰山郡;西北部屬蓋縣,西南部屬費國(侯國,縣級)。
三國魏
今境大部屬徐州;南為琅邪國陽都縣、臨沂縣地,北屬東莞郡東安縣;湖頭、蒲汪一帶屬青州城陽郡莒縣;西南部屬兗州泰山郡費縣、華縣。
西晉
今境大部屬徐州琅邪國;今境中心地區為陽都、東安兩縣地,南部少數地區屬華縣、費縣、臨沂縣。東北部屬青州城陽郡莒縣。
東晉
咸和二年(327年)始,先後屬後趙、前燕、前秦、後燕、南燕等國,政區設置均沿用西晉制度。
南北朝
南朝劉宋時,今境分屬徐州東安郡發乾縣、東莞郡莒縣、琅邪郡費縣。
北魏延和四年(435年),屬東徐州東安郡發乾縣,東莞郡莒縣,北徐州琅邪郡即丘縣、臨沂縣、費縣。大部地區為發乾縣地。
太和二十二年(498年),東徐州改稱南青州。
東魏天平元年(534年)後,今境大部地區屬東魏南青州東莞郡。
北齊武平三年(572年)後,今境大部地區屬北齊南青州東安郡。
開皇三年(583年),廢郡設州,今境分屬莒州東莞縣、莒縣和沂州臨沂縣、費縣。
開皇四年(584年),東莞縣改稱東安縣。
開皇十六年(596年),東安縣改稱沂水縣。
大業三年(607年),改州為郡,現境屬琅邪郡的沂水、臨沂、莒縣、費縣。
武德四年(621年),置沂州,今境南部屬之,分隸臨沂、費縣。
武德五年(622年),今境中心地區屬莒州;大部屬沂水縣,東部屬莒縣。
貞觀八年(634年),撤銷莒州,沂水縣改屬沂州(琅邪郡),東部隨莒縣改屬密州(高密郡)。沂州、密州均屬河南道。至德年間廢道,今境屬兗海觀察使沂州。
五代
政區建置基本上沿襲唐制。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今境均屬沂州,為沂水等縣地。
北宋
屬京東東路。大半屬沂州;今境中心地區屬沂水縣,南部屬臨沂縣、費縣。東部屬密州莒縣。
天會六年(1128年起),今境屬金山東東路莒州(大部屬沂水縣,東部屬莒縣)和沂州(青駝一帶屬臨沂縣、費縣)。
天會八年(1130年),金立劉裕為齊帝,今境屬齊。
天會十五年(1137年),劉裕被廢,今境屬金。
興定二年(1218年),紅襖軍一部的首領李全投南宋。
興定三年(1219年),李全攻下青、莒等州,今境屬南宋的京東路。
宋寶慶三年(1227年),李全降蒙古,今境屬元。
屬中書省山東東西道宣慰司益都路莒州沂水縣、莒縣和沂州臨沂縣、費縣;今境大半屬沂水縣,東部屬莒縣,南部屬臨沂縣,青駝鎮西部屬費縣。
洪武元年(1368年),今境分屬山東行中書省青州府莒州和濟寧府沂州;大半屬莒州沂水縣,東部直屬莒州,今青駝鎮大部及磚埠鎮南部直屬沂州,青駝鎮西部屬沂州費縣。
洪武九年(1376年),山東行中書省改為山東承宣布政使司。
洪武五年(1372年),沂州改屬濟南府。
洪武七年(1374年),改屬青州府。
洪武十八年(1385年)至明末,屬兗州府。
清初,今境分屬山東省青州府莒州和兗州府沂州。
雍正二年(1724年),沂州升為直隸州。
雍正十二年(1734年),沂州升為府,並設附郭蘭山縣,莒州及所領沂水、日照、蒙陰3縣歸沂州府。
雍正十三年(1735年),降削莒州所領3縣。至此,今境大半地域屬沂水縣,今湖頭、蒲汪兩鎮及蘇村鎮的楊家官莊、姚家官莊,辛集鎮的蔡家窪、高家屯、李家屯,葛溝鎮的黃家屯屬莒州,青駝鎮大部及葛溝、磚埠、雙堠3鎮的部分村莊屬蘭山縣,青駝鎮西部屬費縣。
中華民國
民國元年(1912年),行政區劃沿襲清末舊制。
民國二年(1913年),廢府、州,沿用道制。今境屬岱南道的沂水、莒縣、蘭山、費縣。是年,蘭山縣改稱臨沂縣。
民國三年(1914年),岱南道改稱濟寧道。
民國十四年(1925年),今境屬琅琊道。
民國十七年(1928年),裁道,各縣直屬山東省。
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各縣屬山東省第三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盧溝橋事變後,分屬第三行政督察區沂水、莒縣、臨沂及第十五行政督察區費縣。
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屬第三行政督察區沂水、莒縣、臨沂、費縣。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今沂南全境解放。
中華人民共和國
1949年10月,屬魯中南行政公署沂蒙專署。
1950年5月,屬沂水專區。
1953年8月,屬臨沂專區。
1958年11月,沂南縣撤銷,轄區併入沂水、臨沂、蒙陰、莒縣等4縣。
1961年8月,復置(7月國務院批准),屬臨沂專區。
1967年,屬臨沂地區。
1994年12月,屬臨沂市。 [4] 

沂南縣行政區劃

沂南縣區劃沿革

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10月,南沂蒙縣始建,轄原沂水縣五區(轄界湖、明生、依汶、孫祖4鄉)、六區(轄姚家店子、銅井、蘇村、苗家曲4鄉)、九區(轄塘子、岸堤、垛莊、崖子4鄉)、十區(轄葛溝、左泉、河陽、張莊4鄉)和原蒙陰縣的二區(駐地官莊,官莊在今蒙陰縣重山村西南,因修岸堤水庫搬遷)、四區(駐地在今蒙陰縣聯城鄉大莊村)。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6月,原沂水縣十區劃屬臨費沂邊聯縣。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10月,原沂水縣六區的姚家店子鄉劃歸沂水縣,沂南縣劃為明生、依汶、峙陽、永太、岸堤、垛莊、官莊、城子、蒙陰四區等9個區。
民國三十年(1941年)3月,蒙陰四區和蒙陰二區南部劃入費北縣。
民國三十年(1941年)6月,沂南縣劃為17個區:永太、明生、東平、和莊、孫祖、黃山、依汶、常山、崖子、垛莊、城子、艾山、岸堤、青石、峙陽、靈陽、官莊。
民國三十年(1941年)9月,官莊區和岸堤區高湖一帶、艾山區的部分村莊劃入蒙陰縣;青石區和崖子區的部分村莊劃入費東縣,成為費東縣的青石區和盆泉區。
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2月,峙陽區、靈陽區劃屬沂水縣,沂南縣轄永太、東平、和莊、孫祖、依汶、常山、艾山、岸堤、黃山、崖子、垛莊、界牌12個區。
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12月,永太區劃屬沂東縣。
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3月,官莊區、高湖區和艾山區的部分村莊劃回沂南縣,高湖區併入岸堤區。此時,沂南縣轄依汶、和莊、東平、孫祖、界牌、垛莊、官莊、艾山、岸堤、常山10個區。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9月,官莊區劃屬蒙陰縣。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10月,費東縣撤銷,其青石區和盆泉區劃歸沂南縣,分別併入垛莊區和崖子區;沂臨縣撤銷,其張莊、河南、青駝、土山、鐵山、高裏6區劃歸沂南縣,全縣轄青駝、鐵山、張莊、孫祖、崖子、河南、依汶、東平、土山、常山、垛莊、岸堤12區。
1949年7月,沂東縣撤銷,其寨西、永太、葛溝、河陽4區來屬。此時,沂南縣轄16個區。
1951年5月,區以序數命名:一區(東平)、二區(依汶)、三區(常山)、四區(岸堤)、五區(孫祖)、六區(垛莊)、七區(崖子)、八區(青駝)、九區(張莊)、十區(土山)、十一區(鐵山)、十二區(李官)、十三區(葛溝)、十四區(河陽)、十五區(永太)、十六區(寨西)。
1952年1月,撤銷十區(土山),轄區劃歸原一區(東平)、九區(張莊)、十一區(鐵山)、十四區(河陽);原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區依次改稱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區。15個區轄145個鄉:一區轄營裏、金佛、輝峨、南寨、界湖、大成、苗家、胡埠、神墩、獨樹、中疃、歷山、新柳、薛家14個鄉,二區轄慄溝、葛莊、裏莊、店子、依汶、林泉、明生、夏莊、鳳台、孫隆、松林11個鄉,三區轄橫河、安樂、柳洪、保護、城子、辛莊、桃花峪、雙泉8個鄉,四區轄岸堤、北村、王山、池畔、巖路、明峪、三峪、高湖、新興、蘆山、巖山、塘子12個鄉,五區轄孟良崮、代莊、鐵峪、裏莊、孫祖、高莊、匣石7個鄉,六區轄青石、黃仁、垛莊、洪山、北莊、長明、尚莊、界牌、上峪9個鄉,七區轄龍口、梭莊、盆泉、菜峪、響河、東河、營後7個鄉,八區轄河疃、店子、艾峪、陡溝、青駝、南店、坊莊、崖子、吉拉、石門10個鄉,九區轄張莊、金廠、松山、宅子、和莊、沿汶、黃埠、薛莊、峪子、下峪、大峪11個鄉,十區轄磚埠、嶽莊、高裏、長汪、泉頭、洙陽、雙鳳、尤家埠子、黃疃9個鄉,十一區轄朱裏、完沂、鄧莊、五屯、許莊、元沂、三關廟、泉口、李官、石屯、寨裏11個鄉,十二區轄葛溝、團埠、福利、坊前、鞏頭、官泉、高阜、坊南8個鄉,十三區轄左泉、李林、河村、河陽、大疃、楊坡、大莊、西湖、交良、桃花10個鄉,十四區轄榆林、雙汪、石泉、山子、辛集、永太、秦家、湧泉、彭家莊9個鄉,十五區轄坡裏、聖母、聚寶、土山、拐頭、車疃、於家官莊、侯宅、楊家莊9個鄉。1953年7月,沂水縣的五區(城子)、六區(良水)、七區(峙陽)劃歸沂南縣,分別稱沂南縣第十六區、十七區、十八區。
1955年10月,設界湖鎮(區級),一至十八區的區名依次改為大成、依汶、常山、岸堤、孫祖、垛莊、崖子、青駝、張莊、高裏、李官、葛溝、河陽、永太、寨西、城子、蘇村、銅井。
1956年2月,垛莊區和崖子區東河、營後、泉橋、梭莊4鄉劃入蒙陰縣,以崖子區的其餘鄉及青駝區部分村莊組成雙堠區;沂水縣的英山、劉家嶺2鄉劃歸沂南縣城子區;撤銷永太區,所轄村莊分別劃歸河陽、寨西、蘇村等區。
1958年2月,撤區建鄉,全縣轄1個鎮(界湖)26個鄉(高湖、依汶、孟良崮、馬牧池、明生、孫祖、岸堤、裏莊、雙堠、青駝、張莊、磚埠、高裏、李官、白石埠、楊坡、葛溝、蒲汪、庫溝、辛集、蘇村、張家哨、湖頭、魯家莊、銅井、獨樹)。
1958年9月,撤銷高湖、明生、獨樹、裏莊、高裏5個鄉,分別併入岸堤、界湖、依汶、磚埠等鄉鎮,時轄1個鎮21個鄉。
1958年10月,全縣設20個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界湖、依汶、馬牧池、岸堤、雙堠、青駝、孫祖、孟良崮、張莊、磚埠、白石埠、葛溝、楊坡、辛集、庫溝、李官、蒲汪、張家哨、蘇村、銅井。
1958年11月,沂南縣撤銷,蘇村、銅井、界湖、張莊、白石埠、辛集、庫溝、依汶等公社及蒲汪、張家哨兩公社的大部、孫祖公社的15個村劃歸沂水縣,馬牧池、雙堠、岸堤、孟良崮等公社及孫祖公社的大部劃歸蒙陰縣,李官、青駝、磚埠、葛溝、楊坡5個公社劃歸臨沂縣,張家哨、蒲汪兩公社的13個村劃入莒縣。
1961年8月恢復沂南縣時,全縣轄界湖、依汶、馬牧池、岸堤、雙堠、孫祖、青駝、張莊、磚埠、葛溝、河陽、大莊、辛集、蒲汪、張家哨、蘇村、銅井等17個人民公社。
1963年1月,營後、梭莊、東河3個鄉由蒙陰縣劃歸沂南縣雙堠人民公社。
1963年5月,人民公社改稱區,區轄人民公社(小公社)。全縣有17個區124個公社:界湖區(8個公社):神墩、永勝、明生、夏莊、南寨、營裏、界湖、獨樹依汶區(6個公社):裏莊、葛莊、保護、慄溝、林泉、孫隆馬牧池區(6個公社):城子、橫河、雙泉、柳洪、桃花峪、安樂岸堤區(11個公社):高湖、岸堤、池畔、北村、興旺莊、蘆山、三峪、新興、王山、塘子、巖路雙堠區(7個公社):梭莊、響河、龍口、艾峪、崖子、雙堠、盆泉孫祖區(7個公社):孫祖、孟良崮、代莊、匣石、高莊、石山、鐵峪青駝區(7個公社):朱家崖子、趙莊、店子、青駝、吉拉子、河疃、石門張莊區(7個公社):張莊、澇坡、峪子、下峪、和莊、沿汶、宅子磚埠區(7個公社):磚埠、石溝、山南頭、高裏、泉頭、薛莊、嶽莊葛溝區(6個公社):沙汀、官莊、葛溝、陳家堰、鞏頭、長溝河陽區(7個公社):左泉、劉家店子、楊家坡、河陽、高阜、大疃、侯宅大莊區(5個公社):大莊、金佛、交良、欄、土山辛集區(7個公社):世和、雙汪、榆林、永太、王莊、李林、辛集蒲汪區(7個公社):拐頭、聖母、車疃、石泉、寨西、蒲汪、楊莊張家哨區(9個公社):陡溝、姜家莊、湖頭、李家哨、張家哨、葛家莊、英山、坡子、薄家店子蘇村區(7個公社):北於、小河、杜家莊、房嶺、良水、蘇村、夏家莊銅井區(10個公社):銅井、石橋、靈山、金橋、馬泉、兩泉、杜山、寨子、魯家莊、新王溝。
1963年12月,葛溝區長溝人民公社劃歸臨沂縣。
1968年8月,區改稱人民公社,原區轄人民公社改稱管理區。
1978年4月,蒙陰縣重山公社的6個村莊劃歸沂南縣,與岸堤公社西部的部分村莊組成重山公社,時轄18個人民公社。
1981年12月,界湖公社更名界湖鎮。
1984年6月,撤銷人民公社,全縣設17個區61個鄉(鎮):界湖區(1鎮3鄉):界湖鎮、南寨、明生、永勝依汶區(3鄉):依汶、大保護、朱家裏莊馬牧池區(3鄉):牛王廟、橫河、安樂莊岸堤區(5鄉):岸堤、中高湖、興旺莊、塘子、南巖路孫祖區(3鄉):孫祖、代莊、連頂雙堠區(4鄉):雙堠、後崖子、東梭莊、南石門青駝區(3鄉):青駝、東陡溝、大磨石溝張莊區(4鄉):張莊、留田、北沿汶、雙峪磚埠區(4鄉):磚埠、高裏、山南頭、南薛莊葛溝區(3鄉):葛溝、穆家鞏頭、王家堰楊家坡區(3鄉):楊家坡、河陽、南雙泉大莊區(1鎮2鄉):河村鎮、后土山、後交良辛集區(3鄉):辛集、庫溝、湧泉蒲汪區(4鄉):蒲汪、楊家莊、聖母冢、大王莊湖頭區(4鄉):湖頭、齊家店子、薄家店子、張家哨蘇村區(1鎮3鄉):蘇村鎮、小曹家營、夏家小河、小杜家莊銅井區(1鎮3鄉):銅井鎮、孔家湖、魯家莊、新王溝。
1985年9月,經山東省人民政府批准,將重山、北河東、圈裏、葛墟、潘家溝、賈家莊子等6個村劃入蒙陰縣,把原17個區61個鄉(鎮)調整為7鎮(界湖、岸堤、青駝、張莊、大莊、蘇村、銅井)21鄉(朱家裏莊、依汶、馬牧池、中高湖、代莊、孫祖、雙堠、南石門、磚埠、高裏、葛溝、楊家坡、河陽、辛集、庫溝、蒲汪、大王莊、湖頭、東張家哨、魯家莊、獨樹)。
1990年,全縣設界湖、岸堤、青駝、張莊、大莊、蘇村、銅井7鎮,朱家裏莊、依汶、馬牧池、中高湖、代莊、孫祖、雙堠、南石門、磚埠、高裏、葛溝、楊家坡、河陽、辛集、庫溝、蒲汪、大王莊、湖頭、東張家哨、魯家莊、獨樹21鄉,轄978個行政村。
1994年11月,葛溝、磚埠、辛集、湖頭、蒲汪5鄉撤鄉設鎮。
1996年12月,孫祖、楊家坡2鄉撤鄉設鎮。
1997年12月,雙堠撤鄉設鎮。
1999年,全縣設15鎮13鄉978個行政村。
2001年1月12日,沂南縣區劃由原來的15鎮13鄉合併為15個鎮2個鄉。具體情況是:張莊鎮、蘇村鎮、葛溝鎮、楊家坡鎮、磚埠鎮、馬牧池鄉原行政區劃保持不變,撤銷11個鄉鎮,將獨樹鄉合併到界湖鎮,魯家莊鄉合併到銅井鎮,朱家裏莊鄉合併到依汶鄉,中高湖鄉合併到岸堤鎮,代莊鄉合併到孫祖鎮,南石門鄉合併到雙堠鎮,高裏鄉合併到青駝鎮,大王莊鄉合併到蒲汪鎮,東張家哨鄉合併到湖頭鎮,庫溝鄉合併到辛集鎮。
2003年3月,依汶鄉撤鄉設鎮。全縣轄16個鎮1個鄉,976個行政村兩個社區。
2005年,根據臨沂市委、市政府關於調整合並部分行政村規模的意見,結合各鄉鎮實際,將界湖鎮大白石窩村等643個行政村合併為265個行政村,將銅井鎮黃崖村等3個行政村更名,保留名稱的332個行政村,規模調整後全縣共有600個行政村(社區居委會)。
2008年,沂南縣轄界湖、岸堤、孫祖、雙堠、青駝、張莊、磚埠、葛溝、楊家坡、大莊、辛集、蒲汪、湖頭、蘇村、銅井、依汶等16個鎮和馬牧池鄉,共有600個行政村(社區)。
2011年,沂南縣轄界湖、岸堤、孫祖、雙堠、青駝、張莊、磚埠、大莊、辛集、蒲汪、湖頭、蘇村、銅井、依汶等14個鎮(街道)、經濟開發區和馬牧池鄉。 [42] 
2017年,轄15個鄉(鎮、街道)和1個工業園區,296個行政村(社區)。 [38] 

沂南縣區劃現狀

截至2022年10月,沂南縣轄1個街道、13個鎮,1個鄉 [43]  。共296個行政村(社區) [44]  。沂南縣人民政府駐界湖街道 [2] 
統計用區劃代碼
名稱
371321001000
界湖街道
371321101000
岸堤鎮
371321102000
孫祖鎮
371321103000
雙堠鎮
371321104000
青駝鎮
371321105000
張莊鎮
371321106000
磚埠鎮
371321109000
大莊鎮
371321110000
辛集鎮
371321111000
蒲汪鎮
371321112000
湖頭鎮
371321113000
蘇村鎮
371321114000
銅井鎮
371321115000
依汶鎮
371321201000
馬牧池鄉

沂南縣地理環境

沂南縣位置境域

沂南縣位於山東省東南部、臨沂市中北部、沂河中游、蒙山東麓,南接臨沂市河東區蘭山區費縣,北靠沂水縣,西連蒙陰縣,東靠莒南縣日照市莒縣。介於北緯35°18′26″—35°46′15″,東經118°6′36″—118°43′31″之間,總面積1719平方千米 [3]  。縣城界湖,位於縣境中北部,北至銅井鎮南泉莊13.5千米(直線距離,下同)接沂水縣界,東至蒲汪鎮大於家莊22千米接莒縣界,東南至葛溝鎮崔家莊22千米接臨沂市河東區界、莒南縣界,南至磚埠鎮洙陽村25千米接臨沂市蘭山區界,西南至雙堠鎮大頂子山33千米接費縣界,西至孫祖鎮大崮頂21千米接蒙陰縣界,距臨沂市政府所在地56千米,距省會濟南180千米,距首都北京520千米。 [5] 

沂南縣地形地貌

沂南縣位於沂蒙山區中部,蒙山東北邊緣,屬魯東南低山丘陵區。地貌分區特徵比較明顯,自西而東依次為低山區、平原、丘陵。西部為低山區,屬山東地台的一部分,面積1029.68平方千米,佔全縣總面積的58%,海拔400—762.8米,相對高程200—400米。山間溝壑縱橫,山下有小塊平地。中部為平原區,位於沂河兩岸和汶河、蒙河下游地帶,為洪、沖積平原。海拔88—100米之間,面積412.73平方千米,佔全縣總面積的23.3%。該區地勢平坦,土層深厚。縣境東部為丘陵區,海拔100—240米之間。丘陵連綿起伏,丘頂多呈渾圓狀。丘岡間有小塊窪地、平原。丘陵區面積331.67平方千米,佔全縣總面積的18.7%。
沂南縣境內共有大小山頭3400餘座,大多在縣境西部,其中海500米以上的有19座,其餘在200—400米之間。自北向南依次是北大山山脈、孟良崮山脈、五彩山山脈。北大山山脈位於縣境北部,西起岸堤鎮佛山頂,西北—東南走向,至銅井鎮的歷山折向南,終於大莊鎮的鳳凰山,長44千米,平均寬8千米,主要山峯有高板場、大崮。孟良崮山脈,位於汶河與蒙山之間,西起岸堤鎮的巖山,西北—東南走向,終於磚埠鎮的大山肚子,長42千米,平均寬12千米,主要山峯有大崮頂、孟良崮、大庵頂、蒙陰頂子、鼻子山。五彩山山脈,位於縣境西南與費縣蒙陰縣交界處,西起雙堠鎮的大青山,西北—東南走向,終於青駝鎮的蘆山,長22千米,平均寬4千米,主要山峯有貓頭山、大青山、五彩山、大頂子。

沂南縣氣候特徵

沂南縣屬暖温帶半濕潤季風區氣候。受季風影響比較明顯,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温12.8℃—14.0℃之間。年降水量多在900毫米左右。

沂南縣水系水文

沂南縣屬淮河流域,除東部小部地區屬沭河水系外,餘皆屬沂河水系。河流流向多呈自北而南或西北—東南流向,少數河流為東北—西南流向或由南而北。沂河自沂水縣入境,境內幹流長度46千米,流域面積1540平方千米。汶河自蒙陰縣入境,境內流長70千米,流域面積673.06平方千米。蒙河自蒙陰縣入境,境內流長37千米,流域面積305.4平方千米。

沂南縣土壤類型

沂南縣境內土壤分棕壤土、褐土、潮土、砂礓黑土、水稻土等五個土類。棕壤土主要分佈在縣境西部酸性巖山區的雙堠、青駝、孫祖、岸堤、馬牧池等鄉鎮及東部的蘇村、辛集、大莊、楊家坡、湖頭、蒲汪、葛溝等鄉鎮的丘陵地帶,面積105.4萬畝,佔總可利用面積的47.16%,是面積最大的土類,土體性質是:土壤呈中性和微酸性反應,含磷、鉀較多。褐土土類主要分佈在縣境西部的鈣質巖山區,面積74.8萬畝,佔總可利用面積的33.5%,土體性質是:成土母質均由石灰岩風化洪積形成,剖面中各層次有不同程度的石灰反應,土壤酸鹼度一般是中性呈微鹼性反應,地下水位較深,多數土壤中均具有較粘重的心土層,土壤自然肥力差。

沂南縣自然資源

沂南縣土地資源

截至2019年末,沂南縣主要數據成果如下:
(一)耕地63133.95公頃(94.7萬畝)。
其中,水田63.82公頃(0.1萬畝),佔0.1%;水澆地25930.57公頃(38.9萬畝),佔41.07%;旱地37139.56公頃(55.71萬畝),佔58.83%。
(二)種植園用地16023.11公頃(24.03萬畝)。
其中,果園15010.64公頃(22.52萬畝),佔93.68%;茶園43.86公頃(0.07萬畝),佔0.27%;其他園地968.61公頃(1.45萬畝),佔6.05%。
(三)林地45707.33公頃(68.56萬畝)。
其中,喬木林地30336.11公頃(45.5萬畝),佔66.37%;竹林地0.54公頃;灌木林地21.63公頃(0.03萬畝),佔0.05%;其他林地15349.05公頃(23.02萬畝),佔33.58%。
(四)草地2556.33公頃(3.83萬畝)。
其中,我縣沒有天然牧草地和人工牧草地,僅有其他草地。
(五)濕地27.13公頃(0.04萬畝)。
濕地是“三調”新增的一級地類,包括7個二級地類,我縣僅有內陸灘塗27.13公頃(0.04萬畝)。
(六)城鎮村及工礦用地24885.35公頃(37.33萬畝)。
其中,建制鎮用地5361.23公頃(8.04萬畝),佔21.54%;村莊用地17724.55公頃(26.59萬畝),佔71.23%;採礦用地1447.92公頃(2.17萬畝),佔5.82%;風景名勝及特殊用地351.65公頃(0.53萬畝),佔1.41%。
(七)交通運輸用地4388.21公頃(6.58萬畝)。
其中,鐵路用地100.4公頃(0.15萬畝),佔2.29%;公路用地2552.62公頃(3.83萬畝),佔58.17%;農村道路1735.19公頃(2.6萬畝),佔39.54%。
(八)水域及水利設施用地7070.2公頃(10.61萬畝)。
其中,河流水面4021.21公頃(6.03萬畝),佔56.89%;水庫水面721.5公頃(1.08萬畝),佔10.2%;坑塘水面1201.41公頃(1.8萬畝),佔16.99%;溝渠993.57公頃(1.49萬畝),佔14.05%;水工建築用地132.51公頃(0.2萬畝),佔1.87%。 [46] 

沂南縣礦產資源

沂南縣礦產資源較豐富,經各類地勘單位勘查,全縣已發現礦產39種,礦產地130餘處,探明儲量的礦產16種,其中金屬礦產5種,礦產地5處,以金、銅為主,非金屬礦產9種,礦產地122處,水氣礦產1種,礦產地1處,能源礦產1種,礦產地2處。
1、金屬礦產:探明儲量的金屬礦產資源有金、銅、鉬、銀和鐵,以金、銅為主,累計探明金、金屬量13.061噸,礦石量638萬噸,銅金屬量32500噸,礦石量637.2萬噸,銀礦石量172.2萬噸,鉬金屬量195噸,礦石量27萬噸,鐵礦石量81萬噸,金屬礦產除岸堤庵子溝為沉積變質型單一鐵礦外,其他均為接觸變質型(矽卡巖型)熱液型的共(伴)生礦,主要分佈在金廠、銅井兩地。經多年開採及礦山探礦,至2005年底保有資源量為:金金屬量1759千克,礦石量60.34萬噸,銅金屬量3754噸,礦石量60萬噸,鉬礦礦石量4.3萬噸,金屬量70噸,銀礦礦石量68萬噸,金屬量13噸,鐵礦石量193萬噸。2002年在蘇村牛家小河一帶的沂沭斷裂帶內發現金礦並進行勘查,已探明332+333級金金屬量1000千克,礦石量50萬噸。
2、非金屬礦產:縣境內非金屬礦產非常豐富,探明儲量的主要有硅質原料、石灰岩、白雲岩、螢石重晶石、飾面用花崗石、頁岩、陶瓷用原料等。
硅質原料以石英砂岩為主,河沙、脈石英次之、石英砂岩共有4個呈北西南東方向分佈的含礦帶。由南向北依次為徐公店一蠻山含礦帶、黃崖頂一鼻子山含礦帶,孫祖—代莊含礦帶、三山溝北大山含礦帶。預測可供開發利用的石英砂岩資源量13億噸(含已探明6億噸)。石英砂岩主要有益組分Si02,含量在92%—99%之間,有害組分Fe03含量在0.05%—0.9%之間,經水洗或磁選大都達到二級以上玻璃用指標要求。
河砂:主要分佈在現代河牀及支流中,以沂、汶、蒙三河為主,預測資源量3億噸以上,砂的主要成分石英、長石、粒度0.2—2毫米。
脈石英:己利用的有2處,呈脈狀賦存在花崗片麻岩中的偉晶岩脈中,探明資源量16萬噸。
石灰岩:縣域內石灰岩分佈廣,可開採利用的資源量大於8億噸,現已探明332+333級資源量1.67億噸,探明石灰石CaO含量平均51%,MgO含量小於3%,SiO2平均小於1%,是優質水泥、化工和熔劑用灰巖,含礦層為張夏組、饅頭組、馬家溝組厚層灰巖。
白雲岩:含礦層為三山子組,歷山一帶己探明資源量2000萬噸,MgO含量在19%—21%之間。
螢石、重晶石:在湖頭鎮路家莊探明螢石礦物量20.4萬噸,重晶石5.1萬噸。
飾面用花崗岩:按原巖可分二種,一是沉積的灰巖經熱變質形成的大理岩,二是岩漿形成的輝長岩。
大理岩(沂蒙玉):見於張莊下峪一帶,由裏官組上部灰巖變質而成,礦體呈黑色,細粒具條紋狀,磨光後條紋清晰,質地細膩,被譽為“沂蒙玉”。但節理裂隙發育,成材率低,估算資源量36萬立方米。
輝長岩(中國蘭):見於張莊上、下峪一帶,為燕山晚期侵入岩,礦體呈黑藍色,中粗粒結構,主要由輝石、長石、石英、角閃石等礦物組成,其中的拉長石徑磨光後呈現閃閃發光的藍點而獨具特色,可與世界有名的“巴西藍”相媲美,被專家定名為“中國蘭”“蘭寶星”,探明111b十122b級資源量463萬立方米,該石材質密堅硬,抗腐蝕強,荒料率26%,現已開發利用。
頁岩:頁岩是取代粘土燒磚理想原料,礦層主要為上元古界土門羣,古生界長清羣及中生界大盛羣黃綠色、暗紫色泥質,砂質頁岩,分佈較廣,估算遠景資源量在1億方左右,現探明150萬立方米。
陶瓷用原料:全縣陶瓷用原料按成因可分兩類,一類是沉積成因的長石石英砂岩,探明資源量1000萬噸;二是岩漿成因的二長細晶岩脈(瓷石),探明資源量126萬噸,這兩種原料是日用陶瓷,裝飾陶瓷的主要原料。
硯石:產于徐公店一帶的彩沙泥晶薄層灰巖,砂質細膩,以此石磨製、雕刻成的硯石,名徐公硯,是硯中上品,遠近聞名。
3、能源礦產:縣內能源礦產主要為地熱,現已發現地熱田兩處,一處在銅井新汪溝;一處在張莊松山。銅井地熱田C+D級資源總量7.0874x1016焦,相當於241.88萬噸標準煤的產熱量,可利用資源1.063x1016焦,相當於36.28萬噸標煤的產熱量。
銅井地熱水地表熱水温度73.5℃,屬低温地熱資源中的熱水類型,水化學類型為S;04C1—Na;Ca型,礦化度1658.11—2159.7毫克/升,總硬度389.65—525.16毫克/升,總鹼度68.21—119毫克/升,PH值7.5—7.8,鍶含量1.54—3.76毫克/升,鋰含量0.54—0.78毫克/升,氟化物含量2.5—5.5毫克/升,偏硅酸含量61.1—91.4毫克/升,氟化物、偏硅酸含量達到命名礦水濃度,命名為氟,硅複合型醫療熱礦水。松山地熱田,調查計算地熱總資源量5.15x1015焦,相當於17.6萬噸標煤的產熱量,地熱水地表温度48一55,屬低温地熱資源的温熱水型,水化學類型為C1SO4—Na型,礦化度2克/升,屬低礦化度熱水。熱水中的氟、鋰、氡、鐳含量達到醫療礦水濃度。
4、水氣礦產:礦泉水:縣境內已發現礦泉水礦點3處,但經勘查評價的只有楊家坡鎮小徐瞳村南的石龍泉水,該泉水為受斷裂控制的天然泉水,日湧水量100立方米,水質清澈,無異色、異味,水中含多種對人體有益的理化成分,其中偏硅酸達到國標GB8537—1995飲用天然礦泉水的要求,定名為偏硅酸天然礦泉水。
5、礦產資源分佈:沂南縣礦產資源分佈區域特色明顯,已探明儲量的金、銅、鉬、銀及部分鐵礦主要分佈在銅井鎮的銅井村一新汪溝、金廠村一棗林莊一白石窩及蘇村牛家小河一帶,楊坡、辛集也有零星分佈,沉積變質成因的單一鐵礦主要分佈在泰山岩羣內,以岸堤、馬牧池等鄉鎮為主。
非金屬礦產主要分佈在沂河以西各鄉鎮,其中石英砂岩主要分佈在青駝、雙堠、張莊、匣石、孫祖、鼻子山、黃崖頂、代莊、依汶小南峪、北大山、銅井魯莊、馬牧池的拔麻等地,礦體呈北西南東方展布,以雙堠、青駝、孫祖為主。
石灰岩分佈最廣,縣境內除辛集、楊坡、蘇村鎮無石灰岩外,其他各鄉鎮都有分佈,但以馬牧池、岸堤、銅井、雙堠等鄉鎮最多。脈石英主要分佈在依漢宅科子北及馬牧池橫河北等地。白雲岩主要分佈在界湖歷山、依汶的燕子山、百子山等山體的中上部。螢石、重晶石主要分佈在湖頭鎮路家莊東嶺及蘇村牛家小河一帶。飾面用石材主要分佈在張莊上、下峪村北一帶。頁岩主要分佈在銅井、張莊、青駝、孫祖及葛溝鎮。陶瓷用原料主要分佈在青駝趙家嶺、朱家崖子、高裏、北唐山子、孫祖孤山後及趙家成子一帶。
能源礦產以地熱為主,主要分佈在銅井新汪溝、張莊的松山。礦泉水主要分佈在楊坡鎮的小徐瞳。 [6] 

沂南縣人口

截至2022年末,沂南縣常住人口79.19萬人,比上年末減少0.62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39.57萬人,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為49.97%,比上年末提高0.72個百分點。 [45] 

沂南縣經濟

沂南縣綜述

2022年,沂南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90.03億元,增長4.4%。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55.39億元,增長4.9%;第二產業增加值115.77億元,增長7.5%;第三產業增加值118.87億元,增長1.4%。三次產業結構為19.1:39.9:41。 [45] 
固定資產投資
2022年,沂南縣固定資產投資總額增長20.3%,三次產業投資結構為3.8:52.2:44。分領域看,建安投資增長33.2%;工業技改投資增長21.3%;製造業技改投資增長21%;高技術投資增長50.4%,佔全部固定資產投資的12.9%;民間投資佔全部投資的81.6%,較上年下降5.7個百分點。 [45] 
財税收支
2022年,沂南縣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0.2136億元,增長10%。其中,税收收入完成13.0113億元,下降5.8%,佔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64.37%。分税種看,增值税同比下降5.6%,企業所得税增長28.6%,個人所得税增長9%。一般公共預算支出61.0008億元,增長14.1%。 [45] 
人民生活
2022年,沂南縣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699元,增長5.8%。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648元,增長4.7%;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360元,增長7.2%。全體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5645元,增長0.3%。其中,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9440元,下降1.7%;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1409元,增長3.5%。 [45] 

沂南縣第一產業

2022年,沂南縣農、林、牧、漁業增加值56.56億元,增長5%,其中農林牧漁服務業增長10.8%。全年農、林、牧、漁業實現總產值106.54億元,按不變價計算,增長5.1%。 [45] 
農業
2022年,沂南縣糧食作物播種面積87.5萬畝,增長0.05%。糧食總產量35.55萬噸,增長0.01%。其中,夏糧總產量15.16萬噸,增長0.05%;秋糧總產量20.4萬噸,基本與去年持平。全年糧食平均畝產406.33千克,減幅0.04%。
2022年,沂南縣蔬菜及食用菌種植面積23.88萬畝,增長1.9%,產量119.37萬噸,增長5.2%。瓜果種植面積2.00萬畝,增長2.8%,產量5.26萬噸,增長7.1%。 [45] 
林業
2022年,沂南縣果園面積6.96萬畝,水果產量11.02萬噸,分別增長11.3%和6.4%。 [45] 
畜牧業
2022年,沂南縣豬、牛、羊、禽主要畜禽分別出欄74.98萬頭、6.14萬頭、18.93萬隻、10403.6萬隻,截至2022年末,沂南縣生豬存欄60.98萬頭、牛存欄6.55萬頭、羊存欄14.55萬隻、家禽存欄3062.37萬隻。豬、牛、羊、家禽合計肉類總產量22.5萬噸,禽蛋產量3.13萬噸,牛奶產量4.44萬噸。 [45] 

沂南縣第二產業

工業
2022年,沂南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53家,完成工業產值454.3億元,增長13.86%。其中,股份制企業完成產值433.81億元,增長13.74%;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資企業完成產值12.37億元,增長5.42%;其他經濟類型企業完成產值3.65億元,增長5.17%。在全部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輕工業完成總產值346.41億元,增長17.3%;重工業完成總產值108.58億元,增長5.26%。輕重工業產值比例為100:31.34(輕工業為100),輕工業佔比76.25%。全縣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6.7%;實現營業收入464.76億元,增長14.36%;實現利税13.81億元,增長20.24%;利潤總額7.61億元,增長22.4%。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綜合能源消耗量為73.67萬噸標準煤,下降3.3%。其中,煤炭消費量合計58.55萬噸,下降3%;工業用電量16.98億千瓦時,下降3.8%。 [45] 
建築業
2022年,沂南縣45家建築業企業完成產值50.3億元,增長22.8%,實現增加值14.81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增長19.2%。房屋建築施工面積900萬平方米,建築竣工面積154.6萬平方米。 [45] 

沂南縣第三產業

服務業
2022年,沂南縣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9.4億元,增長3.6%。其中,居民修理和其他服務業營業收入增長9.2%;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營業收入增長19.9%;信息技術業營業收入增長10%;文化和體育娛樂業營業收入下降17.6%;批發和零售業增加值下降0.7%;住宿和餐飲業增加值下降5.9%;交通運輸業增加值增長3.8%;金融業增加值增長9.3%;房地產業增加值下降4.7%。 [45] 
國外貿易
2022年,沂南縣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98.1億元,總量與上年持平。其中,限上批發業銷售額50.23億元,增長19.1%;限上零售業單位實現銷售額21.5億元,增長2%;限上住宿業單位實現營業額6022萬元,增長8.1%;限上餐飲業單位實現營業額5.04億元,下降16.2%。 [45] 
對外經濟
2022年,沂南縣實現貨物進出口總額36.75億元,下降47.2%。其中,出口額35.79億元,下降48%;進口額9536萬元,增長32.8%。全縣共有14家企業進出口額過千萬美元。 [45] 
招商引資
2022年,沂南縣實際利用外資額5553萬美元。 [45] 
房地產業
2022年,沂南縣房地產投資下降7.9%;新開工面積83.2萬平方米,下降27%。商品房銷售面積60.8萬平方米,下降33.6%。 [45] 
郵電通信
2022年,沂南縣實現電信營業收入4.65億元,固定電話用户達到5.4萬户,移動電話用户72.2萬户,互聯網用户26.5萬户,有線電視用户達到26.9萬户,廣播電台綜合用户覆蓋率達到95%。 [45] 
金融業
截至2022年末,沂南縣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存款餘額607.52億元,比年初增加57.56億元,其中,住户存款514.36億元,較年初增加66.31億元。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貸款餘額409.70億元,比年初增加59.05億元,其中,非金融企業及機關團體貸款226.62億元,比年初增加42.24億元。 [45] 

沂南縣交通運輸

沂南縣交通

沂南縣境內有“三高一鐵”(京滬、日東、長深高速公路和膠新鐵路)及4條國、省道,正在規劃建設的濟萊臨高鐵、董梁高速、臨臨高速途徑沂南,京滬高鐵二通道在沂南設站。 [44] 
截至2021年末,沂南縣公路通車裏程新增62.8千米,累計達到2917.2千米。其中,高速公路73.3千米,國道57.4千米,省道103.5千米,農村公路2683.1千米。“愛尚沂南·紅色之旅”環線獲評全國“十大最美農村路”。全縣15個鄉鎮(街道)全部實現了通柏油路,292個行政村(社區)實現了村村通硬化路和村村通客車。 [37]  [50] 

沂南縣運輸

截至2021年末,沂南縣每萬人擁有公共交通車輛2.8輛,行政村客運班車通達率100%。 [37] 

沂南縣社會事業

沂南縣科技事業

2022年,沂南縣獲批市級以上科技計劃項目4項,合計爭取項目資金386萬元,落實省市政策補助資金997萬元。按照《沂南縣支持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實施意見》(沂政發﹝2019﹞3號)文件精神,兑付2021年縣級高新企業獎補480萬元。122家企業入庫山東省大型科學儀器協作共用網。11個項目通過科技成果評價,11家企業獲批科技成果轉化貸款6100萬元。認定高新技術企業44家,淨增31家,全縣高新技術企業達到89家。入庫科技型中小企業133家。2家企業獲批市級技術創新中心,1家企業獲批市級企業重點實驗室,全縣市級及以上科技創新平台達到45家。 [45] 

沂南縣教育事業

2022年,沂南縣普通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鞏固率100%。共招收小學生10756人,初中新生10929人,高一新生5385人。全縣小學在校學生63541人,初中在校生38694人,普通高中在校生15101人。 [45] 

沂南縣文化事業

2022年,沂南縣完成送戲下鄉305場、送電影下鄉3660場,完成村(社區)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及文化小廣場提檔升級各75個。舉辦莊户劇團、廣場舞培訓班等12次,累計培訓500餘人次;開展各類羣眾文化活動1000餘場,累計服務10萬餘人次。 [45] 

沂南縣體育事業

2022年,沂南縣體育活動中心項目建設推進,完成主體建設,並確定沂南縣承辦26屆省運會女子排球比賽和馬術項目比賽。承辦高規格省級以上競技賽事:2022年“中國體育彩票杯”山東省馬術錦標賽(場地項目)和第二十五屆省運會馬術項目決賽兩項省級賽事。承辦高質量全民健身活動品牌賽事:2022“王者之戰”快樂垂釣賽、2021年“化氏•不空軍”電視直播精英賽(FTT)。連續成功舉辦12屆縣級全民健身運動會,累計參與人數50000餘人次。2022年體彩總銷量8822萬元。 [45] 

沂南縣衞生事業

截至2022年末,沂南縣共有公立醫療衞生機構34處,其中,縣人民醫院、中醫醫院、婦計中心、皮防站、結防所各1處,社區衞生服務中心(站)5處,鄉鎮衞生院23處。全縣共有村衞生室396處,民營醫療機構14處,門診部8處,診所、醫務室120處,擁有病牀5924張,衞生專業技術人員5015人。 [45] 

沂南縣社會保障

2022年,沂南縣城鎮新增就業8292人,失業人員再就業2527人,困難人員就業599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5%以內。
2022年,沂南縣開發安置鄉村公益崗6737人、城鎮公益崗350人;組織職業技能培訓9219人;發放創業擔保貸款9475萬元;落實企業穩崗補貼1129家,撥付資金1185.77萬元,穩定就業崗位28351個;發放失業補助金6563人次,撥付資金175.58萬元;發放失業金9943人次,撥付資金1521.28萬元,代繳基本醫療保險費306.79萬元。
截至2022年末,沂南縣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10.21萬人,機關事業養老保險參保人數2.4萬人,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50.53萬人,失業保險參保人數4.99萬人,工傷保險參保人數7.73萬人。累計徵收各類社會保險費27.32億元,支出各類社會保險基金26.63億元。各類社會保險基金累計結餘19.93億元。 [45] 

沂南縣環境保護

2022年,沂南縣優良天數280天,比上年增加13天,環境空氣質量綜合指數4.18。PM2.5濃度35微克/立方米,PM10濃度68微克/立方米,SO2濃度11微克/立方米,NO2濃度26微克/立方米,CO濃度1.2毫克/立方米,O3濃度172微克/立方米。省控斷面水環境質量指數5.2,出境斷面年均值達標,城區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100%。 [45] 

沂南縣安全生產

2022年,沂南縣累計發生各類生產安全事故5起,死亡5人,受傷1人。其中,交通事故死亡5人。事故起數和死亡人數均與上年持平。 [45] 

沂南縣歷史文化

沂南縣 綜述

沂南縣古稱陽都,是三國時期著名政治家、軍事家、一代賢相諸葛亮的出生地和成長地,也是唐代大書法家顏真卿的祖居地。境內文物古蹟和人文景觀172處,北寨漢畫像石墓羣已有1800多年的歷史,是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被譽為“齊魯小敦煌”,北京奧運會紀念幣設計圖案即取材於其中的漢畫像圖案。
沂南縣是沂蒙革命根據地的中心、沂蒙精神的主要發源地,是紅嫂精神和《跟着共產黨走》歌曲的誕生地,被譽為“山東小延安”。共產黨領導的第一個省級民主政權——“山東省戰時工作推行委員會”1940年8月在沂南青駝寺成立。陳毅、羅榮桓、徐向前、粟裕等200多位將帥都曾在沂南戰鬥和工作過。全縣先後有30餘萬人次參軍支前,犧牲1萬餘人,湧現出了“沂蒙紅嫂”明德英、“沂蒙母親”王換於等一大批可歌可泣的英模人物,是“全省雙擁模範縣”。大青山突圍戰遺址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錄”、“國家級抗戰紀念設施遺址”。 [44] 

沂南縣文物古蹟

沂南縣登記的文物13964件(套)、不可移動文物357處,革命遺址151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處(北寨墓羣、臨沂大青山突圍戰遺址),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6處25個文物點,特別是紅色資源豐富,革命遺址中43處遺址被臨沂市人民政府公佈為臨沂市重點抗日戰爭遺址。 [47] 
沂南縣國家、省、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錄(截至2022年)
序號
名稱
所在地
等級
評定年份
1
北寨墓羣
界湖鎮北寨村
國家級
2001年
2
臨沂大青山突圍戰遺址(抗大一分校舊址)
孫祖鎮東高莊
國家級
2019年
3
臨沂大青山突圍戰遺址(大青山烈士陵園)
雙堠鎮黑山安村西1000米
國家級
2019年
4
山東省戰時工作推行委員會舊址
青駝鎮青駝村
省級
1977年
5
大青山戰鬥遺址
雙堠鎮黑山安村西一帶山區
省級
1977年
6
山東抗日軍政幹部學校舊址
岸堤鎮岸堤二村
省級
1977年
7
西司馬遺址
大莊鎮西司馬村
省級
1992年
8
陽都故城
磚埠鎮孫家黃疃村
省級
2006年
9
信量橋
辛集鎮苗家曲村
省級
2006年
10
長虹嶺古墓羣
沂南縣大莊、蒲汪、湖頭等鄉鎮
省級
2013年
11
常山莊山東省青代會會址
常山莊馬牧池鄉
省級
2013年
12
東柳溝遺址
馬牧池鄉東柳溝村東南1000米
省級
2015年
13
沂南縣竹泉村建築羣
銅井鎮竹泉村
省級
2015年
14
王換於故居
馬牧池鄉東辛莊村
省級
2015年
15
西嶽莊遺址
磚埠鎮西嶽莊村西南1.5千米的大坑地上
省級
2015年
16
《跟着共產黨走》歌曲誕生地舊址
沂南縣孫祖鎮東高莊村
省級
2022年
17
山東省戰時郵務總局成立舊址
沂南縣馬牧池鄉雙泉峪子村
省級
2022年
18
明德英故居
沂南縣馬牧池鄉橫河村
省級
2022年
19
三山溝鳳凰刻石
沂南縣銅井鎮三山溝村
省級
2022年
20
顏氏譜碑
磚埠鎮常桑杭村
市級
2003年
21
清泉寺遺址
磚埠鎮常桑杭村北山坡
市級
2003年
22
白龍橋
大莊鎮河陽北村
市級
2011年
23
白石埠遺址
大莊鎮白石埠村
市級
2011年
24
大成莊遺址(大成莊舊石器加工場)
界湖鎮大成莊村
市級
2011年
25
火線橋
馬牧池鄉萬糧莊村
市級
2011年
26
新王溝村南古墓羣
銅井鎮新王溝村
市級
2011年
27
姚溝遺址
雙堠鎮姚溝村南
市級
2011年
28
姚家峪摩崖造像
岸堤鎮姚家峪村
市級
2011年
29
袁家大院
界湖鎮界湖西村
市級
2011年
30
吉泰山圍寨
馬牧池鄉東辛莊村雞太冤山上
市級
2014年
31
河陽遺址
大莊鎮河陽北村白龍橋西北
市級
2014年
32
坊前遺址
大莊鎮坊前村新村西南400米
市級
2014年
33
南神墩遺址
經濟開發區南神墩村東
市級
2014年
34
上佛住摩崖造像
雙堠鎮上佛住村西北藴慶山
市級
2014年
35
朝山摩崖造像
雙堠鎮南石門村東山
市級
2014年 [48] 

沂南縣非物質文化遺產

截至2022年末,沂南縣有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7項,市級項目35項,縣級項目67項。省級代表性項目傳承人1人,市級傳承人26人,縣級傳承人49人。 [45] 

沂南縣風景名勝

沂南縣沂河、汶河、蒙河三河匯流,蒙山彩蒙景區、孟良崮國家森林公園生態良好、景色秀美,入選第一批“全國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活動培訓基地”。先後建成沂蒙紅色影視基地、竹泉村、智聖湯泉等A級以上景區16家,其中4A級景區5家,是全國旅遊標準化示範縣”“首批國家級旅遊業改革創新先行區”。沂蒙紅色影視基地獲評“中國研學旅行教育實踐示範基地”,竹泉是全省首個逍遙遊示範點。竹泉村、常山莊村被評為全國十大最美鄉村。智聖(國際)温泉城成為“最美中國(山東)最佳休閒度假景區”。 [44] 
截至2022年末,沂南縣國家A級以上旅遊景區16家,其中4A級景區6家,3A級景區6家,2A級景區4家;旅行社8家;星級酒店2家,其中四星級酒店1家,三星級酒店1家。創建省級鄉村旅遊重點村2個、紅色文化特色村2個、景區化村莊5個。 [45] 
紅石寨香山湖旅遊區位於縣北部,坐落在銅井鎮駐地北7千米處的香山湖畔,緊鄰竹泉村。旅遊區的香山湖區緊靠沂蒙生態大道,南、北、西三面丘陵環繞,其臨水崖壁造型奇特,頂部山石直立,呈微紅色,為建築提供了特色石材,山腰至水面植被良好。
沂南景區風光
沂南景區風光(4張)
諸葛亮城緊鄰諸葛亮文化廣場,佔地面積53567平方米。諸葛亮城的主體構架以諸葛亮一生職業生涯的重要節點為元素,以歷史時間為軸線,形成一條中央景觀雕塑帶,並結合地形條件規劃設計出以漢代建築網絡為主的仿古現代商業建築羣,建設面積為42000平方米。
孟良崮國家森林公園是國家級森林公園,位於孫祖鎮。京滬高速及205國道從南側經過。南距臨沂市60千米,北距濟南市220千米。是集自然景觀、沂蒙紅色文化、古歷史文化於一體的自然風景區。孟良崮國家森林公園沂南景區主峯海拔536米,因宋代孟良曾屯兵與此得名。
諸葛亮城
諸葛亮城(3張)
諸葛亮文化旅遊區位於縣城西首,以卧龍山的東部為主體,向西延伸至汶河沿岸。卧龍山上半部分整個山體遍佈奇石,下半部分以一代智聖諸葛亮的生平為主線,仿漢代的建築風格,建設了諸葛亮銅像廣場、迴音壁、十里漢街、智慧橋、乾隆御碑亭、諸葛宗祠、三顧茅廬、八卦迷宮等景點。旅遊區標誌性建築是體積和重量為世界之最的諸葛亮銅像。
竹泉村旅遊度假區位於縣城北12千米。整個旅遊區以沂蒙原生態古村和沂蒙山鄉民俗為資源優勢和文化特色,是具有顯著沂蒙特色、泉鄉個性、竹鄉景觀、農家風情,融度假、休閒和觀光功能於一體的北方沂蒙山鄉綜合性旅遊目的地。
沂蒙紅色影視(黨性教育)基地位於馬牧池鄉常山村,基地共由《紅嫂紀念館》、《古山村》、《古縣城》、《山鄉夢度假村》四部分組成,佔地1129畝,總投資2.6億元。 [7] 

沂南縣地方特產

徐公硯 徐公硯
產於青駝鎮南10千米處徐公店附近的硯石溝。多為不規則扁平狀,形態各異,邊生細碎石乳狀的石紋,軟硬適度,石色沉靜,有青、黃、綠、茶、桔紅等多種顏色。製成硯後自然古樸,質嫩理細,下墨如挫,發墨如油,有很高的觀賞價值和收藏價值。 [8] 
十足全蠍 十足全蠍
一般蠍子為六足加兩爪,俗稱“八足蠍”,十足全蠍是沂蒙老區蒙山特有的罕見品種,十足全蠍,黑體、個大、毒盛、長有二鉗、八爪。主要產於沂蒙山腹地的沂南縣、沂水縣、蒙陰縣、平邑縣等,稱“沂蒙全蠍”。此蠍因產量高、質量好,經中國科學院檢驗“毒力為全國之首”而馳名。沂蒙十足全蠍,個肥而毒盛。它含有蠍毒抗癌多肽及17種氨基酸,具有增強機體免疫力功能,清血解毒有很好的美容功效,能有效去除痤瘡,暗瘡,粉刺,青春痘等。全蠍性平,味甘辛,為醫治諸風要藥,具有熄風鎮痙、祛風攻毒之功能。 [9] 
諸葛亮家系列白酒 諸葛亮家系列白酒
諸葛亮家系列白酒1991年被評為山東省優質產品、山東省優質產品;1995年被評為山東省食品行業優秀產品質量獎、44度諸葛亮家在巴拿馬國際食品博覽會上獲得國際食品金獎;1996年被山東省一輕廳、山東省白酒工業協會評為優質產品;2003年,38度諸葛亮家被山東省輕工業辦公室、山東省白酒工業協會評為優質產品;2004年,39度諸葛亮家酒被山東省工商局審定為山東省著名商標。 [10-11] 
沂南板栗 沂南板栗
板栗在沂南縣栽培歷史悠久,為主要糧食果樹之一,因其壽命長,羣眾稱其為“鐵桿莊稼”。1980年後市林業局引進良種在王家坊莊和南店村進行栽培試驗後,推動了全縣板栗規模化生產。全縣已發展到11.8萬畝,年產栗子2488噸。有兩大品系40餘個品種,主要品種有華光、華豐、燕山紅、石豐、泰安薄殼、203青毛軟刺、九家種等。慄果可生食、熟食,可磨成慄粉作各種糕點,也可做烹調材料。果肉含蛋白質,脂肪,維生素A、B1、B2、C及礦物質鈣、磷、鉀等。果肉含澱粉51—60%,可代替糧食。1994年沂南縣“萬畝板栗豐產園開發”獲市科技進步二等獎。 [12] 
孫祖小米 孫祖小米
農產品地理標誌產品。產於沂蒙山孟良崮東麓—沂南縣孫祖鎮,已有1000多年的種植歷史。小米具有防治消化不良、防止泛胃、嘔吐;滋陰養血的功效,除含有豐富的營養成分外,小米中色氨酸含量為穀類之首,色氨酸有調節睡眠的作用。中醫認為,小米味甘鹹,有清熱解渴、健胃除濕、和胃安眠等功效。小米滋陰,是鹼性穀類,身體有痠痛或胃酸不調者也可常常吃。小米也能解除口臭,減少口中的細菌滋生。小米的豐富氨基酸幫助預防流產,抗菌及預防女性陰道發炎。小米對抗瀉肚子、嘔吐、消化不良及糖尿者,都有幫助。若是瀉肚子,可把小米炒過才煮,消化不良或嘔吐時,可用小米熬成粥吃,懷孕婦女若是早晨有不適,或在產後調養,可把小米熬成粥,常常吃。 [13] 
沂南生薑 沂南生薑
又叫沂南大姜,主要在大莊、銅井、蘇村、界湖、楊家坡等鄉鎮種植。該品種姜塊肥大,顏色鮮豔,質量上乘。生薑性味辛温,有散寒發汗、化痰止咳、和胃、止嘔等多種功效。喝生薑紅糖水治感冒;生薑有“嘔家聖藥”之稱;生薑還可用於治療腸炎、痢疾等;生薑外擦對白癜風、斑禿、手癬也有一定治療效果。民間有“早上三片姜,賽過喝參湯”及“十月生薑小人蔘”之説。還有“每天三片姜,不勞醫生開處”的諺語。 [14] 
華酥王梨 華酥王梨
華酥王梨
梨是沂南縣主要果樹樹種之一,栽培歷史悠久,品種繁多,已有四個品系30餘個品種,尤以長把梨、香水梨、鴨梨、巴梨、晚三吉梨、碭山酥梨、雪花梨等優良品種栽培廣泛。1993年,有關單位在獨樹鄉大成莊對實生優系寶山酥梨進行栽培試驗(由山東省農業大學辛培剛等教授專家在沂蒙山區選育),培育出個大、質優的新品種—華酥王梨。1998年12月由省科委組織有關專家教授進行了鑑定。果面光澤,果點大而稀,果皮中厚,成熟時蠟黃色,果肉白色,細而脆,香甜可口。10月上旬成熟,豐產性能好,抗梨黑星病,耐貯運。1996年獲國家星火計劃實施十週年暨“八五”農業科技攻關成果博覽會優秀項目金盃獎。1997年10月,山東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認)定為農作物新品種。1997年11月10日,在臨沂市果品評優會上獲得總分第一名。 [15] 

沂南縣著名人物

沂南縣歷史人物

東漢諸葛亮之父。
東吳謀士,諸葛亮兄。
諸葛亮之子。
諸葛亮(181—234)
字孔明。三國蜀漢政治家、軍事家。

沂南縣政界人物

李子超(1920—2002 [40] 
曾任中共沂南縣委副書記,山東省第五、六屆政協主席。
李連秀(1923—2019 [41] 
曾任集團軍軍長、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司令員。
1954年5月生,1973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70年11月參加工作。2007年5月任四川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2007年9月起兼任四川行政學院院長)。2013年1月,任中共四川省委常委、副書記,四川省人民政府省長。 [16] 
1956年10月生,1976年4月入黨,1974年12月參加工作,中共中央黨校二年制中青年幹部培訓班畢業,中央黨校研究生學歷。曾任山東省副省長、省委組織部部長,現任中共廣東省委常委、省委組織部部長、省委黨校校長。 [17] 

沂南縣教育名人

王普(1901—1969)
字貫三,核物理學家。東貫頭村人。北京大學物理系畢業。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到德國柏林大學留學,為德國威廉皇家研究院研究生,獲科學博士學位。他同幾位著名原子核物理學教授首次成功地進行了鈾235裂變實驗,是當時參加這項工作的唯一中國學者。1956年8月,王普借赴歐州參加物理學會之機,繞道蘇聯返回祖國。先後任山東大學物理系教授、原子物理教研室主任,並建立起乳膠實驗室。 [18] 
現任清華大學研究生院副院長,教授。男,漢族,1964年10月生。1987年在同濟大學獲得理學碩士學位,後到清華大學工作。曾任清華附中校長。
1942年11月生,材料化學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研究員,博士研究生導師。1965年畢業於山東大學,1967年畢業於中國科學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獲碩士學位。中國科學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所學術委員會主任。長期從事特種潤滑材料和摩擦化學的研究。多次獲得國家及省部級獎勵。發表學術論文300餘篇,出版專著3本,授權專利60餘件。1997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高毅勤
大莊人,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北京大學特聘教授、教育部創新團隊學術帶頭人、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理論與計算化學研究所所長,博士生導師。其在加州理工學院攻讀博士學位期間,師從諾貝爾化學獎得主RudolphA.Marcus(魯遴夫馬庫斯)教授,博士論文獲得了化學系和加州理工大學2001年度最優秀論文獎。在《Science》《Cell》發表論文各一篇,《PNAS》3篇。曾獲美國SearleScholar,Dreyfus新教授獎和ClauserPrize獎。
範潤華
男,1970年2月生。山東大學材料學院無機非金屬材料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導師,材料液固結構演變與加工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常務副主任。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入選者。
1966年生,西北大學歷史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長期從事遼宋夏金史和中國社會史研究,代表作為《世家大族與遼代社會》(人民出版社2008年12月出版)。 [19] 
男,1964年生,漢族,山東沂南人,濟南大學社會科學學院副院長。
男,1966年生,文學博士,曲阜師範大學文學院副院長、教授,語言文學研究所所長,中國現當代文學專業碩士研究生導師,教育碩士研究生導師。
男,生於1957年4月,中共黨員,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現任山東理工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
男,1957年11月生,研究員,教授、博士生導師,畢業於耶魯大學醫學院,任職於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為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中國農業科學院二級人才。
李士崇
男,台灣崑山科技大學董事長。

沂南縣榮譽稱號

沂南縣是“首批國家級旅遊業改革創新先行區” [20] 
國家級生態示範區 [21] 
全國計劃生育優質服務先進縣 [21] 
全國體育工作先進縣 [21] 
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 [21] 
全國旅遊標準化試點縣 [21] 
全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縣 [21] 
全國設施蔬菜發展基地縣 [21] 
全國優質農產品創業基地縣 [21] 
全國首批健康養殖示範縣 [21] 
國家級生態示範區 [21] 
國家火炬計劃特色產業基地 [21] 
中國特色產業百強縣 [21] 
中國電動車產業基地 [21] 
全省雙擁模範縣 [21] 
平安山東建設先進縣 [21] 
省級旅遊強縣 [21] 
全省四德工程建設示範縣 [21] 
省級生態文明鄉村建設先進縣 [21] 
省級園林城市 [21] 
省級衞生縣城 [21] 
省級現代農業示範區 [21] 
全省出口農產品質量安全縣 [21] 
2019年2月2日,被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評為縣級全國基層中醫藥工作先進單位 [22] 
2019年5月18日,沂南縣入選“2019中國最美縣域榜單”。 [23] 
2019年12月25日,入選首批山東省全域旅遊示範區。 [24] 
2020年6月30日,入選“第二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 [25] 
2020年7月29日,入選2017—2019週期國家衞生鄉鎮(縣城)命名名單。 [26] 
2020年8月,入選“2020全國縣域旅遊綜合實力百強縣”。 [27] 
2020年12月,入選“第二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名單。 [28-29] 
2020年12月22日,被命名為“山東省雙擁模範城(縣)”。 [30]  同日,入選全國第五批率先基本實現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示範縣(市、區)名單。 [31] 
2021年,入選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名單。 [32] 
2021年7月,上榜2021年全國縣域旅遊發展潛力百佳縣。 [33] 
2021年7月15日,入選水利部第四批節水型社會建設達標縣(區)名單。 [34] 
2022年3月,被農業農村部認定為第三批國家級區域性花生良種繁育基地。 [35] 
2022年5月,榮獲2021年度全國信訪工作示範縣稱號。 [36] 
2023年2月,被認定為第一批自然資源節約集約示範縣(市)。 [39] 
2023年7月,入選全國縣域旅遊研究課題組、華夏佰強旅遊諮詢中心“2023年全國縣域旅遊綜合實力百強縣”,排名第98。 [49]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