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石應康

鎖定
石應康(1951年-2016年5月11日),男,祖籍中國福建碩士研究生學歷,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四川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四川省僑聯原副主席,四川大學華西臨牀醫學院原院長、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原院長。在心臟瓣膜外科、大血管外科冠狀動脈外科等方面具有很高造詣。曾獲國家衞生部、人事部“全國衞生系統先進工作者”、“衞生部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等榮譽稱號
2016年5月11日下午,石應康自殺辭世。 [8] 
中文名
石應康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籍    貫
福建
出生日期
1951年5月21日
逝世日期
2016年5月11日
畢業院校
四川醫學院
職    業
醫生
主要成就
衞生部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
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
四川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
代表作品
《急診手冊(第四版)》
出生地
上海市徐彙區

石應康人物生平

石應康 石應康 [1]
1951年5月21日出生於上海市徐彙區。
1969年3月至1971年11月,在四川資陽縣乾溝公社務農。
1971年11月至1974年11月,在重慶機牀廠金工車間、重慶機牀廠職工醫院工作。
1974年11月至1977年12月,在四川醫學院醫學系學習,畢業後在重慶市外科醫院胸外科工作。
1982年9月獲四川醫學院臨牀醫學碩士學位,畢業後留胸外科工作。 [9] 
1988年,破格晉升副高職稱
1989年12月至1991年1月,赴美國國家衞生研究院心肺血液研究所任訪問學者。 [9] 
1992年,破格晉升為教授,任華西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第一臨牀醫學院胸心血管外科主任。
1993年,被選為胸心外科博士生導師,被批准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的專家。
1993年底至2013年1月,任四川大學華西臨牀醫學院(原華西醫科大學第一臨牀醫學院)院長、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原華西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院長。 [2] 
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任華西醫院管理研究所所長。 [9] 
2016年5月11日下午,石應康自殺辭世。 [8]  至於因何自殺?在一個名為“華西樂樂醫”的同事圈裏,他女兒——同樣身為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專家的石運瑩寫道:“他心涼了,厭了,想走了。 [4] 

石應康個人生活

石應康出生於醫學世家,父親石美森是中國著名兒科專家,原重慶醫科大學兒科學院創始人兼院長,母親是著名婦產科專家,伯父石美鑫是著名胸心外科專家,曾任上海第一醫學院院長。 [8] 
女兒石運瑩,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專家。

石應康主要成就

石應康科研成就

  • 科研綜述
在心臟外科瓣膜疾病、心血管流體力學研究、大血管疾病發病機理與流體力學的關係方面作出了系列深入的研究;並在全國率先開展了多學科合作的心臟介入複合手術技術等多項臨牀新技術。 [9] 
  • 出版著作
石應康 石應康 [5]
1.《急診手冊(第四版)》(81.8萬字),主編,人民衞生出版社,北京,1999年;
2.《胸心外科學(第六版)》(600萬字),主譯,人民衞生出版社,北京,2000年;
3.全國高等醫藥院校七年制臨牀醫學專業《外科學》教材(150萬字),副主編,人民衞生出版社,北京,2001年;
4.全國高等醫藥院校五年制臨牀醫學專業規劃教材《外科學(第六版)》,編委,人民衞生出版社,2003年;
5.全國高等醫藥院校非臨牀醫學專業教材《臨牀醫學概要》,主編,人民衞生出版社,2004年;
6.《外科手術圖解:胸心外科手術圖解》中“室間隔缺損”(0.8萬字),參編,江蘇科技出版社,石美鑫主編,1994年;
7.《創傷外科學》中第八十七章第三節“創傷嚴重度評價”(0.5萬字)和第102章“胸部合併多部位傷”(0.8萬字),參編,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王正國主編,1999年;
8.全國高等醫藥院校八年制臨牀醫學《外科學》教材副主編,人民衞生出版社,2005年。 [3] 
  • 發表論文
先後發表論文300餘篇。 [9] 
  • 承擔項目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6.《內皮細胞選擇素基因改造對移植免疫作用的影響》(指導者);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
《血細胞、內皮細胞的生物力學與流變學及其分子基礎研究》(主研排名第5)。
教育部博士點基金
1.《新型抗凝監測的方法學研究及機理探討》(負責人);
2.《二尖瓣狹窄下游湍流應力與瓣膜損害的關係》(負責人)。
科技部項目
《中藥現代化研究與產業化開發建立中藥系列標準研究——建設國家中藥安全性評價中心(GLP)》(負責人)。
以上課題均已完成。研究成果為:
1.在國內外率先研究並臨牀應用彩色超聲波多普勒檢測心臟瓣膜下游流場,證實了二尖瓣狹窄下游流場不均勻性導致進行性瓣膜損傷,靶位點為內皮細胞,進一步深入研究可望率先將流場均勻性指標用於瓣膜疾病與人工瓣膜研製的評價,並探討生物力學因素對內皮細胞損傷的分子生物學基礎。
2.在國內率先開展組織工程生物心瓣膜應用基礎研究,並在國內首先證實內皮化生物瓣膜防鈣化效能明顯提高;在種植內皮細胞方面,採用內皮細胞選擇素基因改造,減輕移植免疫排斥,為基因改造的異種內皮細胞種植奠定基礎。
3.研究並臨牀應用一種適合國人的新型抗凝檢測指標,明顯減少了人工心瓣膜置換手術後抗凝的出血與血栓併發症
4.在創傷學方面,提出了穿透性心臟傷,穿透性與鈍性膈肌傷新的分型方法,臨牀應用中明顯提高了搶救成功率。提出了院內創傷評分權重係數,建立了國人大型創傷數據庫。 [3] 
  • 科研成果獎勵
多次獲部省級科研獎勵。 [9] 
1998年,《九十年代我國創傷及胸傷的特點、分型與評分》獲四川省科技進步一等獎(1998年98-1-0019)(排名第一)。
2005年,全國高等醫藥學校醫藥優秀教材一等獎《臨牀醫學概要》,主編朱明德、石應康。

石應康人才培養

作為西南地區首個胸心外科博士點的首位博士生導師, [3]  先後培養了碩士和博士研究生53名。 [9] 
在醫學教育改革中持續探索,突破傳統醫學在校本科生和研究生教育模式。石應康帶領團隊,在國內率先推進系統整合課程,率先開展“社會人”住院醫師培訓模式,對我國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制度的建立,完善我國醫學教育體系,改革醫學教育內容和方法等方面做出了重大貢獻。
構建了華西醫院遠程醫療體系和區域健康維持網絡,推進優質資源下沉,為基層醫療機構培訓了大批實用性醫療衞生人才,為我國分級醫療體系的探索與實踐做出了重要貢獻。 [9] 

石應康醫院管理

在醫療管理實踐中,石應康以病人為中心,創新建立了醫生跟着病人走、系統疾病聯合診療、日間病房、日間手術、臨牀檢驗服務整合平台等醫療服務模式,實施了醫院流程再造、加強學科交叉、強化臨牀重點專科建設等一系列醫院管理改革舉措,開創了中國醫院管理的新篇章,為提高西部醫療衞生水平和緩解羣眾“看病難”問題作出了重大貢獻。
在醫學科學研究中,石應康重視學科人才隊伍建設,內培外引構建學科人才隊伍,創新醫學科研體制機制,瞄準醫學前沿發展趨勢,創建醫學實驗平台,實現了學院、醫院國家重點實驗室和院士兩個“零”的突破,使學院/醫院成為了中國西部疑難危急重症的國家級診療中心、高等醫學教育的示範基地、醫學科學研究和技術創新的國家級基地。 [9] 

石應康榮譽表彰

2008年抗震救災期間温家寶總理接見石應康 2008年抗震救災期間温家寶總理接見石應康 [6]
1. 1998年,榮獲“四川省有突出貢獻的專家”稱號。
2.1999年,被衞生部評為“全國優秀醫院院長”。
3.1999年12月,被衞生部、人事部評為“全國衞生系統先進工作者”。
4.2003年10月,被中華醫院管理學會授予“2003年度醫院管理突出貢獻獎”。
5.2006年12月,被衞生部授予“2005~2006年度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榮譽稱號 [3] 

石應康人物觀點

石應康 石應康 [7]
1.很多醫院不停新建醫院,但每一個機構出來以後,會有內耗,管理成本比較高。於是我們就一門心思把一家醫院做大。在管理上整合節約成本,甚至晨會上的鮮花也換成了假花。 [2] 
2.從2001年開始,我們走出醫院,去幫助下面的醫院提高技能和管理。2005年明確了戰略規劃,就是建立一個區域內的城鄉一體的健康維持網絡。以前是出門教學,是通過網絡教學。華西醫院有200多家網絡遠程教學點,包括西部13個省、市、自治區,每年有48萬人次通過網絡來培訓學習。 [2] 
3.比如胰腺癌膽管癌,如果基層醫院更能識別出這樣的病,會及時把病人送到華西救治。而這樣的疾病早10天發現早手術,結果是不一樣的。大醫院不要吝嗇,要帶動下面的小醫院提升技術,反正都是對老百姓好。 [2] 
4.我覺得我還是給中國的醫療衞生事業做出了比較大的貢獻。我把華西從盆地帶到了海洋。我給團隊帶來了光明的前景和奮鬥的方向。如果是百分制,我給自己打95分。 [2] 
5.改革總是會引起既得利益者的不滿和別人的非議,這一點我很清楚,但評價是留給歷史的。 [2] 

石應康社會任職

1.《中國醫院院長》雜誌社理事會 理事長;
2.中國醫院協會副會長;
3.中國醫師協會副會長;
5.中華醫學會理事;
6.中華醫學會創傷學會常務理事;
7.全國高等醫藥教材建設指導委員會理事;
8.教育部臨牀醫學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9.衞生部教材辦“臨牀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系列教材”副總主編;
11.中國康復醫學會修復與重建外科專委會委員;
12.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第八屆、第九屆學科評審組成員;
13.吳階平醫學獎評審委員會委員;
14.四川省醫學會副會長;
15.《中華醫學雜誌》編委;
16.《中華外科雜誌》編委;
18.《中華創傷雜誌》編委;
19.《中國醫院》編委;
20《柳葉刀(中文版)》編委;
21.《中國衞生雜誌》編委;
22.《華西醫學》主編;
23.《中國衞生事業管理》副主編;
25.《生物醫學工程學雜誌》副主編;
26.《中國生物醫學工程學報》委員。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