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王正國

(中國工程院院士、野戰外科學專家)

鎖定
王正國,男,漢族,1935年12月12日出生於福建省漳州市,安徽省合肥市人,中國工程院院士,野戰外科學專家,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軍醫大學(第三軍醫大學)野戰外科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1] 
1956年,王正國畢業於中國醫科大學;1956年—1962年,被分配到軍事醫學科學院作軍事醫學研究工作,擔任軍事醫學科學院野戰外科研究所研究實習員;1963年—1983年,擔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軍醫大學野戰外科研究所助理研究員;1983年,通過世界衞生組織(WHO)外語考試,並以訪問學者身份赴美國學習,在費城賓夕法尼亞大學學習期間,被該校任命為醫學院教授會成員;1984年,擔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軍醫大學野戰外科研究所研究員;1994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首批院士;2000年—2004年,擔任中國工程院醫藥衞生工程學部學部主任。 [2-4] 
王正國主要從事野戰外科和創傷醫學研究工作。 [1] 
中文名
王正國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地
福建省漳州市
出生日期
1935年12月12日
職    業
教育科研工作者
畢業院校
中國醫科大學
主要成就
中國工程院院士(1994年)
籍    貫
安徽省合肥市

王正國人物經歷

王正國院士
王正國院士(8張)
1935年12月12日,王正國出生於福建省漳州市,安徽省合肥市人。
1950年—1956年,被分配到瀋陽中國醫科大學軍醫系學習,後畢業。
1956年—1962年,被分配到軍事醫學科學院作軍事醫學研究工作,擔任軍事醫學科學院野戰外科研究所研究實習員。
1963年—1983年,擔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軍醫大學野戰外科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1983年,通過世界衞生組織(WHO)外語考試,並以訪問學者身份赴美國學習,在費城賓夕法尼亞大學學習期間,被該校任命為醫學院教授會成員。 [2] 
1984年,擔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軍醫大學野戰外科研究所研究員。
1994年,被選為中國工程院首批院士(醫藥衞生學部)。
2000年—2004年,擔任中國工程院醫藥衞生工程學部學部主任。 [3-4] 

王正國主要成就

王正國科研成就

  • 科研綜述
1970年,王正國被安排負責衝擊波損傷研究這一課題,他8次出沒核爆區,收集第一手資料,反覆對沖擊波的殺傷效應、量效關係、安全標準進行考察和試驗,利用外出學習和出國考察的機會,觀察各種爆炸物的傷害現象,王正國還在地震的瓦礫廢墟中,在燃燒的陣地上,探求衝擊傷發生的規律和機理,王正國首次在世界上創造了“監視條件下充分輸液”的方法,降低了重症衝擊傷病人的死亡率。
1984年,王正國帶領野戰外科研究所第四研究室與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通力合作,經過3年攻關,研製了中國第一台生物激波管,它和以後又相繼研製成功的中小型生物激波管組成了一個生物激波管系列,可以模擬任何條件下、任何當量級的爆炸物所產生的衝擊波。
20世紀90年代後,王正國和他的博士生們很快研製出了系列生物撞擊機,進行了大量的動物模型、量效關係、致傷機理等方面的研究。
1998年,王正國敏鋭地發現了一個深入研究的領域:把分子生物學的理論及技術引入創傷救治,他又開始了中國“分子創傷學”的研究。 [5] 
  • 主要論著
據2020年4月中國工程院官網顯示,王正國主編專著39部,以第一作者發表論文260餘篇。 [1] 
出版日期
名稱
作者
出版社
2000年
《消除血肉之災:創傷防治》
王正國
2004年8月
《分子創傷學》
王正國
2000年4月
《創傷癒合與組織修復》
王正國
2002年6月
《院士筆下的現代醫藥》
王正國
福建科學技術出版社
2016年10月
《再生醫學 轉化與應用》
付小兵、王正國
人民衞生出版社
2011年5月
《現代交通醫學》
王正國
2010年8月
《野戰外科學》
王正國
人民衞生出版社
2009年5月
《實用創傷外科學》
王正國
福建科學技術出版社
2008年
《實用創傷救治指導手冊》
王正國
2007年7月
《外科學與野戰外科學(上、下冊)》
王正國
人民軍醫出版社
2007年5月
《未來的道路交通安全生命保障體系—工程前沿(第5卷)》
王正國
2007年
《臨牀診療指南·創傷學分冊》
王正國
人民衞生出版社
2007年
《創傷外科特色診療技術》
王正國
2007年
《創傷學基礎與臨牀》
王正國
湖北科技出版社
2005年
《災難和事故的創傷救治》
王正國
人民衞生出版社
2004年1月
《高原戰創傷基礎與臨牀》
王正國
2002年1月
《王正國創傷外科學》
王正國
1997年3月
《新編外科診療手冊》
王正國
1985年4月
《創傷彈道學概論》
王正國
人民軍醫出版社 [6] 
  • 科研獲獎
截至2015年12月,王正國先後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二等獎4項、三等獎4項,國家發明三等獎1項,全軍科技進步一等獎4項、二等獎14項。 [7] 
獲獎年份
獲獎項目名稱
獎項名稱
1990年
FLX-1型防雷鞋
國家技術發明三等獎 [8] 

王正國人才培養

  • 指導學生
據2020年4月中國工程院官網顯示,王正國培養博士生50餘名。 [1] 
  • 學科建設
王正國是國家重點學科“野戰外科學”學術帶頭人,是該學科的第一位博士研究生和博士後導師。 [9] 
  • 講座報告
2010年5月11日,王正國來到湘雅醫院講學,作了一場題為《青年醫師成才之路》的講座。 [9] 
2015年12月3日下午,王正國為廈門理工學院機械學院400多名研究生和本科生做了一場題為《青年人的成長與成才之路》的講座。 [10] 
  • 實驗室建設
20世紀80年代中期,在王正國的帶領下,第三軍醫大學大坪醫院野戰外科研究所率先在中國國內開展了交通醫學研究,先後組建了中國第一個交通醫學研究所、第一個軌道式生物碰撞實驗室。 [11] 
2003年,王正國擔任實驗室主任的第三軍醫大學“創傷、燒傷與複合傷國家重點實驗室”被國家科技部批准立項建設,成為全軍第一家國家重點實驗室。 [9] 
  • 教育理念
王正國在談到如何培養科研素質時,將其歸納為興趣、創新、求實、勤奮和毅力,認為只有具備這些素質才能取得成功;王正國還提倡青年醫師要加強自我修養,樹立“振興中華,從我做起”的愛國觀念,善待他人,謙虛謹慎;樹立正確的“苦樂觀”和“金錢觀”, 做一個對國家、對社會、對人民有用的人。 [9] 
王正國強調,在人生成長路上應按照自己的興趣做選擇,樹立正確的“苦樂觀”和“金錢觀”,同時要善待他人,形成謙虛謹慎的作風。在談到如何培養科研素質時,王正國將其歸納為五個基本要素:興趣、創新、求實、勤奮和毅力,不過分追求個人名利,不弄虛作假;在講到自我修養時,王正國以不同人對M的不同聯想引導師生樹立“愛我中華”的理念,“對於M,有人關心的是money,有人關心的是motherland”。 [10] 
王正國認為,知識分子必須具有知識和科學的探求精神,如果不具備這些,那就是真正的“無產者”;要想做學問,就要甘於清貧,不怕寂寞,樂於奉獻。王正國時常鼓勵學生要有雄心,敢於超過老師。 [5] 

王正國榮譽表彰

年份
榮譽稱號
1990年
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國家人事部授予) [9] 
1991年
享受政府特殊津貼 [9] 
1994年
中國工程院首批院士 [1] 
1996年
首批軍內專業技術重大貢獻獎 [9] 
1997年
何梁何利基金醫學科學技術獎 [11] 
1998年
美國狄貝克國際軍醫獎、重慶市政府首屆民選爭光貢獻獎 [9]  [11] 
2000年
陳嘉庚醫學科學獎、國際交通醫學重大成就獎 [4] 
2001年
全國優秀共產黨員(中共中央組織部評選) [9] 
2002年
第四屆光華工程科技獎 [8] 
2005年
全軍“十五”重大科技成果獎 [4] 
2007年
直轄十週年建設功臣(重慶市政府評選)、重慶市科技突出貢獻獎 [9] 
2009年
吳階平醫學獎 [8] 

王正國社會任職

王正國兼任國際交通醫學會主席,中華醫學會創傷學分會主任委員,中國人民解放軍醫學科學技術委員會常委,解放軍交通醫學研究所/重慶市交通醫學研究所名譽所長,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臨牀醫學)召集人,全國博士後管理委員會專家組成員,重慶市醫學會副理事長,重慶市科協副主席,國際《Traffic Injury Prevention》雜誌副主編,《中華創傷雜誌(中、英文版)》總編輯,《軍醫大學學報英文版》總編輯,《解放軍衞勤雜誌》編委會名譽主委,《解放軍醫學雜誌》副主編;《中國危重病急救醫學雜誌》副主編,《中華醫學雜誌(中、英文版)》編委,中華醫學基金會常務理事,吳階平醫學基金會理事等職。 [9]  [12] 

王正國出版圖書

王正國個人生活

  • 家庭背景
王正國的父親是一位軍醫,母親是小學教員。1936年5月,由於時局的變化,父親將母親、姐姐和王正國送到安徽滁州外祖父家。
王正國的外祖父是一位機關小職員,家有薄田數畝,因家庭人口多,故生活頗為拮据。王正國的母親依靠小學教師的微薄收人維持着生活。
1945年抗日勝利後,王正國的母親打聽到父親住在北京,並已再婚。經與親友們商量,母親決定,隻身北上,母親到北京後,父親躲着不見,母親在萬般無奈的情況下只得返回滁州,回來後卧牀不起達一月餘。母親多次淚流滿面地對王正國的姐姐和王正國説:“父親已把我們拋棄,你們今後唯一的出路就是勤奮讀書,好好做人,只有這樣,將來在社會上才能立足。”此後,母親幾乎把全部精力都傾注在對他們的培養上。她要他們和家境貧寒而學習成績優良的同學交朋友,讓他們擔水、掃地,做各種力所能及的體力勞動,平時穿的是帶有補丁的衣服,粗茶淡飯,同時,還教育他們做人要誠實,人要有骨氣,不要做勢利小人,對於給過自己恩惠的人,要永誌不忘,給予回報,所有這些,對王正國都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2] 
  • 儉樸生活
王正國很節省、很“摳門”,生活非常儉樸。穿衣服從來不講究品牌,大方得體合身就行;飲食上從不挑剔,吃飽、營養跟上就可以。就連王正國辦公桌上的筆筒子,也是用過的茶葉盒;平時寫文稿,總是用打印過的廢紙,連一張白紙都捨不得浪費。 [13] 

王正國人物評價

王正國為推動中國交通醫學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 [1] 中國工程院評)
王正國是中國衝擊傷、創傷彈道學、交通醫學研究的主要開拓者和奠基人 [11] (武漢市漢陽醫院評)
正是因為有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和堅持不懈的創新精神,王正國才開拓了中國衝擊傷學、創傷彈道學和交通醫學研究,引領創傷醫學發展,始終站在科技創新前沿,創造了諸多中國和世界“第一” [14] 科學網評)
王正國以其睿智和堅毅,不斷地跟進世界軍事醫學的最新發展,使中國的衝擊傷研究、創傷彈道學以及交通事故傷研究接連躍居世界先進水平 [5] 中國網評)

王正國人物影響

  • 捐資助學
1996年以來,王正國和妻子朱佩芳先後捐資200萬元設立“院士青年科學研究基金”,專門用於扶持青年科研骨幹的成長成才。 [15] 
2001年,王正國和妻子朱佩芳捐資50萬元,為安徽省滁州市貧困山區修建了一所希望小學。 [13] 
2007年5月23日,位於重慶邊遠山區的開縣興業小學遭受雷擊,王正國和妻子朱佩芳捐款50萬元用於校舍重建。 [13] 
2012年3月30日,王正國和妻子朱佩芳捐款50萬元用於籌建重慶巫山縣南峯小學科技圖書館。 [15]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