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甌窯

鎖定
甌窯,中國古代瓷窯。在今浙江温州一帶的甌江兩岸,因甌江而得名,故名甌窯。浙江境內僅次於越窯的制瓷業集中地。始於東漢,終於宋。
潘岳笙賦》:“披黃苞以授甘,傾縹瓷以酌醽”。
中文名
甌窯
所屬年代
東漢至宋代
地    點
今浙江省温州一帶的甌江兩岸
地    位
浙江境內第二制瓷業集中地
記    載
《荈賦》,《笙賦》等

甌窯歷史背景

甌窯在浙江南部温州一帶,迄今為止已發現甌窯古窯址200餘處,是我國古代又一個規模很大的瓷窯體系。甌窯是浙江主要瓷窯之一,唐代窯址分佈於浙江的有温州、永嘉、瑞安蒼南甌海等地 [1-2] 
晉人潘岳在《笙賦》中説:“披黃苞以授甘,傾縹瓷以酌酃。”《説文》雲:“縹,帛青白色也。”説的是用青白色瓷器喝美酒。同時代的杜育在《荈賦》中説:“器澤陶簡,出自東隅。”唐人陸羽所著的《茶經》裏轉引《荈賦》時為:“晉杜毓《荈賦》所謂‘器擇陶揀,出自東甌’。”明、清沿襲此説,並進一步的發揮。如《景德鎮陶錄》“甌,越也,昔屬閩地,今為浙江温州府,自晉已陶。”《陶説》:“器擇陶揀,出自東甌……甌亦越地,‘後來翠峯’、‘天青’於此開其發矣”,“是先越州而知名者也。”因此,甌窯引起了史學界與陶瓷界的注意,把它當作一個早於越窯的歷史名窯。但是,隅與甌是音近而誤,而“東隅”與“東甌”兩者有很大差別,“東隅”泛指東方,在吳晉時期的東方,還有越窯與婺州窯,而且大量考古資料證實,越窯瓷業比甌窯發達,制瓷工藝與瓷器質量也比甌窯高。晉代文人所讚譽的究竟是甌窯瓷器,還是指越窯青瓷,尚待進一步的研究。
甌窯瓷器
甌窯瓷器(19張)
甌窯窯址是1937年夏陳萬里先生首先在温州市西郊將軍橋附近的西山護國嶺腳發現的,並作了實地調查。這是一處唐宋時代的窯址。範圍大,堆積層豐富,瓷器質量高,是甌窯的典型窯址之一,它的發現是對甌窯青瓷研究的一個新的開端。 50年代以來對甌窯窯址進行了多次調查,結合墓葬出土瓷器資料研究,現已基本上弄清了甌窯的面貌。
甌窯200多處窯址,廣泛分佈在永嘉、樂清瑞安文成泰順諸縣和温州市。它們多數聚集在甌江飛雲江楠溪江兩熊這些地方制瓷的自然條件很好。產品可通過船筏運運到温州等城市銷售,水上交通非常方便。  在瑞安縣岱石山、金坪山、鳳凰山,永嘉縣梅岙,樂清縣白鷺嶼等商周時期的墓葬和遺址中都發現了原始瓷器,如施青釉或黑釉'這説明早在商周時期這裏就已生產原始瓷器。在永嘉縣小墳山、察橋和殿嶺山一帶發現了漢代的原始瓷窯,產品有罐、罍、缽、盆等,胎骨堅韌,外施黃褐色和青灰色釉。在永嘉縣東岸鄉蘆灣小墳山、箬隆後背山發現了東漢瓷窯址,出土有罍、罐、缽、壺、盆、洗之類瓷器,這些瓷窯址距離漢代原始瓷窯不遠,造型裝飾也與原始瓷相類,無疑,甌瓷也是由漢代的原始瓷手工業發展提高而來的。
六朝時期的甌窯窯址主要分佈在永嘉朱塗鄉水井灣、羅溪鄉夏甓山、東岸鄉赤頭山等地,制瓷技術和瓷器的質量都有顯著的提高。瓷胎堅硬,白中微帶灰,釉色以淡青為主,亦有青黃色,與“縹瓷”接近,與西晉後的越瓷灰胎深青釉有明顯的不同(表五)。器物種類豐富,計有壺、罐、缽、碗、碟、筆筒、硯、水盂、桶、洗、燭台、燈盞燻爐唾壺、虎子等,可以與同時期的越窯媲美。但明器中只見灶、井、鏌鬥、火盆雞籠、狗圈、豬欄等,不見礱、磨、碓、掃帚、米篩等穀物加工工具。扁壺獅形燭台也少見。五聯罐的選型相當特殊,東漢時也作葫蘆形,肩部捏塑三熊,罐身分上中下3節,而不是2節。瑞安縣三國墓出土的1件,中罐作盂形,直筒腹,肩部用小罐間隔成4面,其中一面趺坐3人,中間1人雙手環抱小孩7個,左面又站立兒童2人。這類瓷塑相當少見,它的含意應該與紹興出土的吳永安三年的人物樓閣罐上刻的“……多子孫壽命長……”是相同的。温州雨傘寺東晉升平三年(3 5 9年)紀年墓出土的牛形燈,燈柱作直立的牛形'牛頭向前突出,後肢落地,在盤座與燈盞口之間裝一個半圓形把手,實用美觀。此外,如三國西晉時的筆筒,東晉時的扁圓腹罐和盂形缽等,在造型上都有自己獨特的風格。

甌窯歷代窯址

漢代至三國窯址
主要分佈在楠溪江下游甌北羅東、蘆田等地區,以箬岙山、小墳山、殿嶺山窯址為主,為國內東漢時期創燒青瓷的典型窯址之一,主要器物有瓿、罐、碗、缽等。 [3] 
兩晉至六朝窯址
主要分佈在甌北蘆田村夏甓山,面積約1000平方米,外露瓷片積堆層長3米,寬1.5米,厚1米,1958年發現。器物標本有罐、硯、盤口壺、雞頭壺、盤、缸、碗、碟、水注等。
隋唐至五代窯址
主要分佈在甌北坦頭墳山、啓灶墳山、羅東箬隆後背山等地區,其中以啓灶墳山最為典型。啓灶窯址位於甌北啓灶村墳山南麓,面積約800平方米。1982年發現,1983年公佈為縣第一批文物保護單位。為配合甬台温鐵路的建設,2005年省、市、縣文物部門聯合對該窯址進行了考古發掘。經過對出土的大量瓷片和窯具標本的整理,發現該窯主要生產碗類等日用器皿。其餘品種有盆、盤、碟、缽、燈盞、盂、壺、瓶、罐等,這些品種的產品數量並不多,但大都質量較高,釉色精美,造型規整。
宋元至明代窯址
窯址較多,楠溪江上下游、甌江下游北岸以及西溪流域都有發現,器物有碗、罐、洗、尊、壺、盞、藥缽、高足杯三足爐等。

甌窯特徵

甌窯 甌窯
該窯產品特徵是:
胎質:早期胎體較松,沒有完全燒結,呈色較白略帶灰色,胎釉結合往往欠佳。中晚期胎體較密實細膩,呈灰白或淺灰色,但仍有脱釉剝釉現象。
釉色:早期多為淡青色,少有青黃和青綠色,透明度高,開冰裂紋,易剝釉。中晚期釉色多為青色、青黃色或淡黃色,胎釉結合緊密,少有剝釉現象。
造型:在造型上大多與越窯相同,但也有自己的特色產品,如早期的牛形燈、褐彩碟、五聯罐等及中期的仿花果形的碗、盤之類器物活潑秀碩。
裝飾:簡單樸實,刻劃的紋飾有弦紋,蓮瓣紋等。大量使用褐色裝飾,早期為點彩,中期為彩斑,晚期為條形彩繪,且起筆細,收筆粗。
附圖是故宮博物院藏東晉甌窯青釉點彩盤口壺

甌窯甌窯窯址特徵

其一是出現時期最早,持續時間較長。歷六朝至唐宋,與整個甌窯的生產相始終。 [3] 
其二是窯址分佈密集,生產規模龐大。在楠溪江下游的甌北蘆田一帶,密集地分佈着幾十處窯址,部分窯址分佈範圍大,產品堆積層厚
其三是器型種類繁多,序列相當完整。主要有雞首壺執壺、各種壺、罐、盤口壺、穀倉罐、盆、硯台、瓶、井、雞籠、豬圈、燋鬥、碗、盤、碟、盂等等,製作規整,造型端莊,工藝嫺熟。
其四是位置得天獨厚,產品質量很高。甌窯窯牀選擇的地理位置均在楠溪江邊或楠溪江支流的溪邊,交通便利,背靠羣山,燃料豐富。

甌窯鑑定要領

甌窯:
在今浙江温州一帶,漢代已燒造原始瓷器,至唐宋時期成為浙江境內僅次於越窯的青瓷 瓷窯。其特徵和鑑定要領是:
(1)瓷胎呈色較白,白中略帶灰白。三國西晉時胎質較粗,坯體沒有完全燒結,到了東晉,胎質細膩,有很大提高。唐至宋瓷胎呈灰白或淡灰白。
(2)三國兩晉時釉色淡青,透明度較高,亦有少量青黃色和青綠色。南朝時釉色普遍泛黃,開冰裂紋,胎釉結合不好,易剝落。唐代早、中期釉色呈現黃或淡黃色。晚唐至宋出現純粹的青色或青黃色,胎釉結合緊密,少有剝釉現象。
(3)產品品種和造型大多與越窯相同,但也有特色產品,例如,東晉時期的牛形燈、褐彩蓋罐和五聯罐等,而三足洗、槅 、獅形燭台、蛙形水盂及隨葬的明器極少生產。唐代撇品璧形底碗,腹壁作45度傾斜,較越窯為高。五代北宋印盒,造型趨於寬和扁。
(4)裝飾比較簡單,常見的有弦紋、蓮瓣紋和褐彩,其中褐彩頗有特色,普遍使用於東晉至南朝的瓷器上,特別是那種繪長條形的紋飾,起筆細,收筆粗,為其它瓷窯所不見。唐宋時期紋飾簡樸,不見繁縟的刻劃花,這與北宋時的越窯不同。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