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漢化

(族羣文化擴張)

鎖定
廣義上的中國化包括作為中華民族主體的漢族對周邊民族的同化與融合,也被稱作漢化。這個過程一直貫穿着中國的歷史。在古代,居住在中原的漢人相對周邊各族,具有發達的政治經濟文化,優越的地理位置,懸殊的人口優勢,因而在其中扮演主導角色。
“漢化”表述充滿爭議性的思想淵源,“漢化”並非一個本土概念,其基本的預設與理念均源自近代歐洲,並始終紮根於現代西方世界。 [4] 
中文名
漢化
外文名
sinofication
含    義
周邊民族被漢族同化
擴張方向
從中原向邊疆少數民族聚居區

目錄

漢化來源

“漢化”並非一個本土概念,其基本的預設與理念均源自近代歐洲,並始終紮根於現代西方世界;圍繞“漢化”的種種爭論,實質是沿用特定知識生產體系,將西方式現代性內在的壓迫性、不平等性代入到其他非西方現代語境時所產生的歧義。 [4] 

漢化歷史沿革

秦漢
公元前111年漢武帝平定南越後,管轄嶺南各郡的交趾刺史部設在廣信縣。來自中原的移民大多聚落於此,形成了一個以説當時中原“雅言”為標誌的族羣。隨後的近四個世紀裏,廣信是中原文化大規模的南下,也是外來文化進入中國的一個最早、最重要的交匯點,這對於廣府文化的漢化定型影響深遠。 [7] 
魏晉南北朝至唐
孫吳時期滅亡山越,山越內遷入江南各地。
自東漢末年以來,匈奴鮮卑、羯、氐、羌、丁零等北方民族紛紛內遷並歸附於中原勢力,逐步漢化。其中規模最大、影響最深遠的是北魏孝文帝改革。
從兩漢開始,粵西俚人逐漸接受了漢族先進的生產方式和文化,被不斷漢化。到了南朝,漢文化在俚人中自上而下地滲透,加快了俚人的漢化過程。唐朝後期,俚人一詞已逐漸少見,進入五代十國而至宋朝,對俚人活動的記載就沒有了。 [5] 
唐朝征服突厥昭武九姓遷入。同時唐朝首次將漠北和東北地區納入中央政府統治,有效促進了當地的民族融合和漢文化傳播
宋、遼、金、元
兩宋之交、宋元交替之際,以閩南人為主體的民間自發移民入住海南本島,漢人的大量聚集並與俚人雜居,從而促進了俚人的漢化。 [6]  宋元之後漢人大量移入島內,“臨高人”不斷被漢化。 [6] 
宋遼金元時代,契丹女真族蒙古族等民族先後南遷進入中原甚至建立政權。到元代後期,而隨金國內遷的女真人與漢人雜居通婚,改用漢姓,提倡儒學,使女真人漢化。
遼代是契丹族伴隨疆域的擴大、社會的發展以及同中原交往的增多,中國傳統文化在北方得到廣泛的傳播,併為越來越多的契丹及北方各族不同階層人們所認同,從而加速了契丹漢化。 [10] 
女真人從起兵反遼直到滅亡,完成了民族內部由奴隸制向封建制的轉化,這是一個少數民族漢化的過程。海陵王遷都中都以後營建帝陵,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金代女真人漢化的速度。 [11] 
漢人漸次南下進入贛江流域、閩西及粵東北,順應當地自然條件,與畲族等土著居民發生融合而形成漢族支系客家 [1-2]  ,至清代時,多數畲族族人已被漢化,成為潮汕人和客家人的構成成分之一。 [3] 
元初,元世祖忽必烈也提出了“行漢法”主張,並對政治機構進行了許多改革,一是蒙古統治者進入中原,為了長久的經營紮根,首先重用華北各地的漢人軍閥、利用漢軍的力量;另一個層面是重用一批文人謀士,在他們的影響之下,採行漢法。 [9] 
明代
明代朱元璋重新建立漢人政權後,下詔禁止胡服胡姓、胡語,留在中原的其他民族為避免被歧視,多改漢姓,進一步促進這些民族的文化漢化。
面對疍民的叛亂,朝廷派出“良民貼”,於是出現一批歸順朝廷的疍人,登記户籍,成為上岸的農民。隨後士大夫家族興起,開始運用國家的文化符號建立禮儀、宗族、廟宇。在沙田開發中爭奪資源,而通過族源、户籍身份創造了社會身份:上岸的大族成為“漢人”,在水上的成為“疍民”。 [8] 
清代
清代滿族人雖然在政治及軍事上統治了全中國,但最終在語言和文化上卻迅速地被漢化。只有百餘滿族人尚能操滿語,主要居於黑龍江、吉林等地。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