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温廷敬

鎖定
温廷敬(1869―1954),字丹銘,號止齋,筆名納庵,晚年自號堅白老人,廣東省大埔縣人,是近現代粵東乃至嶺南的著名學者、詩人、文獻學家。1902年,與丘逢甲等創辦嶺東同文學堂,開粵東辦新學先聲。同年,與楊沅何壽朋等在汕頭創辦《嶺東日報》,這是潮汕地區出版最早影響最大的報紙之一。
生於福建省平和縣,後長居於潮州府城。汕頭開埠後,温舉家遷於此,並以之為終老之地。温先生早慧,五歲能誦《千字文》,六歲入塾,家授《左傳》等書,九歲時能讀《五經》,童稚之年已能制詩作對,並搭上清末科舉末班車,中廩貢生。 [1] 
温廷敬曾先後任教於韓山師範學堂、嶺東同文學堂、廣西優級師範學堂、惠潮嘉師範學校、金山中學、回瀾中學等,後被聘為惠潮梅師範學校校長、省立廣東大學教授。居汕頭不久,轉辦報業和編修地方誌,進行學術研究。曾任汕頭《公言日報》《嶺東日報》主筆,並被聘《大埔縣誌》總纂、省立中山大學廣東通志館總纂修兼主任、中山大學碩士委員會委員等。有《經史金文證補》《温丹銘先生詩文集》傳世,輯有《潮州詩萃》。 [2-3] 
別    名
早年筆名訥庵,晚年自號堅白老人
丹銘
止齋
所處時代
近現代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地
福建省平和縣 [1] 
出生日期
1869年
逝世日期
1954年
主要作品
《經史金文證補》
《温丹銘先生詩文集》等
本    名
温廷敬
籍    貫
廣東大埔縣

温廷敬人物簡介

温廷敬(1868—1953),字丹銘,廣東大埔縣百侯鎮白羅村人。少年時聰穎勤學,識見過人。光緒十五年(1889)得廣東學政樊恭熙賞識,錄為博士弟子員(俗稱秀才)。其時學子多攻讀帖括之學,而他獨致力經史互證,無意科名顯世。旋進潮州韓山書院,從院長温仲和遊,為學益進。後值丘逢甲在汕頭創辦嶺東同文學堂,仲和、廷敬均受聘為教習,他主講中國歷史,以經世致用之學教導學生。在其教導之下,成就卓著的有潮安饒諤、興寧饒景華等。
光緒二十八年(1902)何壽朋在汕頭創辦《嶺東日報》,聘他為主筆,有順德人黃節在上海國學保存會刊行其所撰《廣東鄉土歷史教科書》,於客家及潮汕語系多有謬解,他乃撰文舉實駁正。後復與鄒魯、丘逢甲、饒芙蓉諸人桴鼓相應,發起組織客家源流調查會,並呈請廣東提學使飭令更正,或禁止刊行,此事遂引起各地客屬學者關注,客家源流問題竟成為一門專門學問。著名學者羅香林(興寧人,《客家源流討論》作者)著文稱:“客家源流問題之成為學者專業,温廷敬及丘逢甲鄒魯均與有力焉。”
他一生曾四次參加編修地方誌:民國17年至民國32年(1928—1943)間,以總纂職編《大埔縣誌》三十九卷;民國19年至民國24年間,以廣東通志館總纂職主持全館工作。後鄒魯任通志館長時,他任通志館主任兼編纂《廣東通志列傳》自周至唐部分四卷,宋、元、明部分基本定稿,清代部分則纂成初稿;又與鄒魯一起編纂成《廣東通志》(存手稿)。民國35年,還任《潮州志》編纂顧問,編《明季潮州忠逸傳》六卷。
他除致力省、縣誌之修纂外,復悉心研究殷周吉金文字,擇其可與經史互證者,詳為闡釋,著《經史星文證補》一書,分載於《廣州學報》。又以新志有民族門類而勘析《元和姓纂》,著為《元和姓纂證補》一書。其於詩文,亦造詣甚深,有《茶陽三家文鈔》《弘覺師詩文鈔》及《潮州詩萃》等編輯校訂本存世。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職於廣東省文史館,1953年病逝於廣州,享年85歲。 [4] 

温廷敬人物生平

温丹銘(温廷敬),家庭背景為三代中醫。幼聰敏,受嚴格的家庭教育。五歲能誦《千家詩》《千字文》,六歲入塾讀書,九歲讀《五經》,同時父親還給他講授《左傳》《古文選本》和《唐詩三百首》等文學書籍。九歲開始讀五經,後經史子集,無不涉獵。青年時“喜諸子百家,羣經全史,尤嗜經濟家言”(温丹銘《讀無書齋記》)。能吟詩作對,擅長制藝,為地方鄉紳名賢讚許。
光緒二十年(1894)赴省應鄉試,又因文體簡古被擯不錄。當時正值中日甲午之役,先生目睹時艱,在應金山書院課時,作《甲午書感》組詩,抒發其愛國之悲憤與報國之志,深得當時學界耆宿和愛國志士温仲和、丁叔雅、何士果等師友的激賞。
光緒十五年(1889),先生以優異成績考取潮州府學第二名;越二年,因丁外艱,不能參加鄉試,失去第一次科考的機會。光緒二十三年(1897)和二十五年(1899),又曾兩度參加鄉試,都因病不能終場。
自甲午以後,先生與當時許多愛國志士一樣,為尋求匡時救國之道,富國強民之策,主張變法維新,留心鑽研西學西政;稍後結識愛國志士丘逢甲,一見如故,彼此志同道合,認為維新變法,當以辦教育培養新學人才和辦報紙開通民智為先,發表多篇鼓吹民主政治與抨擊時政論著。
光緒二十八年(1902),丘逢甲邀同先生的業師温仲和、何士果與先生等人,在汕頭創辦嶺東同文學堂,以授中學為主,同時設立許多西學及科技的新學科,開了嶺東創辦新學的先聲。温丹銘先生與何士果分掌教務,先生併兼歷史地理的教學,親自撰寫多部講義。在同文學堂,先生任教席五年,深得同事和學生敬重。後由於同文學堂師生反對美國迫害華工,發起抵制美貨運動,先生是運動的積極推動者,曾在集會中發表演説,美國政府通過領事迫清政府追查。先生為保全同文學堂,與丘逢甲商酌,辭去同文教席。
1902年春,先生在與丘逢甲等積極籌辦同文學堂的同時,與楊沅(嘉應州人,光緒二十四年進士)、何士果、陳雲秋等在汕頭創辦《嶺東日報》,這是潮汕地區最早出版的報紙,先生主持該報筆政,後因同文學堂教務繁忙,無暇兼顧而辭去。
光緒三十年(1904)再度參加鄉試,獲第五名,又因託人購卷並代填履歷,筆跡與考卷不符被取消。先生從此認識科舉之黑暗,以後便沒再參加應考。
1905年美國迫害華工,學堂師生召開大會聲討,温氏慷慨激昂演説,當局欲加追究,為免連累學堂,辭職離汕,赴廣西優級師範任教,轉任惠潮嘉師範首任校長、廣東高等師範講師及潮州金山中學等校教師。
1907年在同文學堂辭職後,重新主持該報筆政,發表很多進步的頗具思想啓蒙的社會輿論,曾撰寫《報品》一文,主張報紙要有“報品”,要“主持公論,開通風氣”,要有“裨國家大局”等,積極宣傳變法維新。期間與楊沅、何士果、陳雲秋、陳子云、陳子文、杜傑鋒等人結詩社,定名蓮社,先生被推為社長。他們作詩抨擊諷刺腐敗的清政府,讚頌被清政府殺害的革命志士秋瑾等,發表許多進步詩歌作品。
1908年,先生應聘到廣西桂林主持廣西優級師範學堂教務並教授歷史地理約半年。辛亥革命以後,韓山書院改名惠潮嘉師範學校,先生授命出任首任校長,接任後多方籌集經費,修葺校舍,延聘教員,添置設備及圖書,制訂規章制度,規範教學秩序,使學校迅速走上發展軌道。後因地方有阻力,多方掣肘,先生見培育師資,發展潮汕教育事業的抱負難以實現,遂辭職落籍汕頭,先後在金山中學、回瀾中學、國立廣東高等師範、震東中學等任教席。先生從事教育工作20多年,桃李滿天下,學生中有突出成就者極多,像詹安泰、饒宗頤等,均是先生高足。
1909年,先生的同事兼好友何士果調任吉林提學司僉事兼全省調查局總辦,邀先生主持調查局編輯,先生應邀前往,任調查局編輯科長,主編《吉林調查局報告》,約一年後,因家中有事,辭職返汕。
宣統二年(1910),朝廷發下詔書,“鄉會歲科既先後停止,廩生不論年分深淺一律準貢就銓”,先生被銓為教諭,授修職郎。
1913年(民國2年)主持汕頭《公言日報》筆政,不滿報社獻媚政府而憤然離去。此後專心學術研究及地方文獻緝編。
1923年先生應當時正接辦《公言日報》的同鄉友人丘星五之邀,主持《公言日報》筆政,主張報紙言論應恪守“國家天下之公言”為準則。後因該報有違這一準則,先生只好辭去主筆以申明自己的立場。
1928年曾撰文倡修其家鄉的大埔縣新志,得到鄉人鄒進之的支持,捐款作為經費,於是,大埔旅汕同鄉會在汕頭籌設大埔修志局,舉先生為總纂主持修志。先生接任後即着手撰寫序例,確定體例志目,組織修志班子,落實各分纂分頭纂修。
1930年,時任廣東民政廳長的許崇清,非常重視修志工作,正在物色修志人才,當他見到温丹銘先生所撰大埔縣誌序例,便託人轉致先生,擬聘先生為廣東通志館總纂,先生遂離開大埔修志局到廣東通志館任職。接手後見該館主持人官僚習氣濃厚,又不諳修志事宜,多方掣肘,很難開展工作,因辭退回家。不久該館停辦。當時中山大學校長鄒魯聞悉此事,向省府請領續辦,並在來汕時親自登門拜訪,與先生商談甚洽,敦請先生出任中山大學廣東通志館主任兼總纂之職,並擬請先生任中大教席。先生欣然接受志館工作而婉辭中大教職。後中大為表彰先生在學術上的成就,特聘先生為名譽教授。先生就任後,着力進行籌備,規劃通志之規模體例,確定志目,物色內行人士主持各分志纂修。約五年時間完成了大部分專志稿,未完成部分也都已積累了大量資料;先生自己也基本完成《廣東人物傳》的撰寫(唐以前部門已印成書,宋元明部分已完稿,清代部分已完成大部分初稿)。
抗日戰爭爆發後,志館停辦,先生返汕。後該志書稿及資料因無法轉移到安全地方,結果被日寂飛機炸燬,至為可惜。此時,先生失業在家,靠積蓄及變賣藏書文物維持一家生活,稍後日寇飛機不斷轟炸,汕頭已無法居住,為了能夠變賣藏書文物,先生只好帶上大批文物書籍,攜眷赴滬,賃屋居住,又將書籍文物繼續分數批運滬(但仍有部分寄存汕頭礐石),靠慢慢賣掉這些書籍、書畫、文物以維持生計。在那戰亂時候,這些東西也賣不出好價錢,生活越來越艱難。
1940年冬先生突然收到汕頭友人礐光中學校長賈斌來信,要先生儘快領回寄存書物,説是有人覬覦,恐生意外。先生躊躇再三,不得不冒生命危險,偕夫人回汕處理,但由於戰亂,候船回汕等了許久。回汕後取回書物,陸續寄滬。而這時剛好太平洋戰爭爆發,水路斷阻,先生及夫人因而滯留在汕。這樣家人分離,加之戰事危迫,百物騰貴,可變賣的東西卻越來越不值錢,先生又患眼疾,不久夫人仙逝;生活之艱辛窘困,可想而知。先生曾有《遣懷》詩云:“稚子恆飢猶遠隔,故人厚祿轉生疏;蕭條老病雄心盡,藉遣餘閒理舊書。”
抗戰勝利後,在汕頭被聘為《潮州志》顧問,並負責撰寫人物誌部分。志稿已完成,可惜後來被潮州志館遺失。晚年生活窘迫,又患眼疾,但仍未忘編著史志。
1946年秋海路始通,家人輾轉返汕團聚。不久內戰又起,日子同樣艱難。直到汕頭解放,才度過清靜晚年。
1954年仙逝,享年85歲。生平編著極為宏富,已刊未刊,共近70種,主要者如後。 [2] 

温廷敬軼事典故

温丹銘與汕頭孔教學會
汕頭孔教會產生於上世紀二十年代,它的出現,是和潮汕地區舊式文人提倡儒學的努力分不開的。支撐汕頭孔教會活動的人,也以舊式文人為中堅。温丹銘和汕頭孔教會的關係主要有二方面:擔任國粹學校的教員;並在汕頭孔教會所編的《鐸報》上,發表不少文章,闡述他對孔教的見解。可以説,温丹銘是汕頭孔教會的重要理論家。《鐸報》是汕頭孔教會的理論刊物,該刊創於1924年,以王延康為總主任,温丹銘為編輯主任。 [5] 
汕頭孔教總會成立後,遭“後生小子之飲狂泉、中酖毒者肆口交攻”,有的則在報上發表對孔學的不正確言論。温氏在《鐸報》撰文對“孔子主行作也”等言論進行批駁。如吳宓在《學衡》第二十二期稱:“孔子主行作也”。温丹銘在《鐸報》第三期發表《論孔教之知行並重》一文,針鋒相對地説:“吾不知吳氏所云孔子專主行,果何所見而然也?以吾考之,則孔子實知行並重,知在行之先,行即繼知之後。知行既各有其功,而即知即行,知行又不分為兩橛也。”温接着説:“先言孔子重知之説。孔子之求知,在學思並重。其言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曰:吾曾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好古即學,敏求即思也。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知之者,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其渾言學者,學即兼思也。其戒不知而作者曰:蓋有不知而作之者,我無是也。多聞擇其善者而從之,多見而識之,知之次也。其戒強不知而為知者,曰:由誨汝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其學以求知者,則曰:博學於文,約之以禮,其循循誘人亦以此。蓋知在行之先,苟所知不真,則所行者皆謬。故孔子教人,必主於先知後行。”
針對楊雨辰在《汕頭時報》發表了“孔教不存在”的言論。温丹銘先生先後撰寫了《論孔教之知行並重》《非非尊孔篇》等,予以駁斥。温氏稱:“孔子就其修己立説而言之曰孔學,就其誨人垂世而言之曰孔教。”“而吾之必雲孔教者,則以吾報固為宣揚孔教而作。”“而世乃不認孔教二字之名詞(如近日汕頭時報發表之楊雨辰等),蓋自梁啓超本其淺狹之眼光,襲歐人之説,以必含迷信性質者,乃為宗教,於是出孔子於宗教家之外。”針對梁啓超之論説,温氏引經據典,在《論孔教之知行並重》一文中説:“宗教者,即人所宗仰之教化之稱。自太史公有孔子布衣傳十餘世,學者宗之之語;索隱謂孔子為萬世教化之王(實則史公之先,淮南子已雲:孔子專行教道已成素王)。而孔教之名早定,二千餘年相沿以儒教代表孔教,有儒釋道三教之稱。何居梁氏乃以孔教不含迷信之故,遂擯之於宗教之外哉。習非成是,遂有中國漢以前無宗教之説,猖狂者流,襲歐西頹廢派之惟美主義,欲以美術代表宗教,舉一切道德而悉廢之,其弊可勝言哉!此吾所以不嫌辭贅,而先就孔教二字為繁重之解釋也。”温氏以大量的史實,駁斥梁啓超有關必含迷信性質者,乃為宗教之説,並出孔子於宗教家之外的錯誤推論。
另外,温氏還在《非非尊孔篇》一文中,羅列章太炎對孔子之不尊。温公説:“章氏太炎以訓詁之學,篤治周秦諸子,本其偏頗乖謬之性,復中於橫肆深刻之毒,其初所作儒術真論,雖僅明一端,然猶知孔教之特邁羣聖,及後世為諸子説略,則遂舞文逞臆,詆孔子為熱中、為趨時、為詐偽、為國願、為忌刻,囈詞夢語,不可聽聞,其病狂喪心,自莊之盜蹠墨之非儒外,未之見也。”温氏在文章中,還一一就以上言論,用事實予以回擊。
《鐸報》的理論勇氣,與開埠後的汕頭“成了一個思想活躍、輿論多元的社會”、並有大批學者聚集密切相關。正如郭偉川先生所説:“上世紀二三十年代之際,嶺東學人著文參予國學論壇,與當時全國第一流學者爭鳴者,自温公始。”温丹銘的學術品位,是以其深厚學殖作為支撐的。 [6] 
温丹銘與饒宗頤父子的交往
饒父是嶺東同文學堂學生
饒宗頤的父親饒鍔是温丹銘執教嶺東同文學堂時的學生。1901年,丘逢甲與温仲和、何壽朋、温丹銘等在汕頭創辦嶺東同文學堂。丘逢甲自任總監督,温仲和任總教習,何壽朋、温丹銘分掌教務。温丹銘主講中國歷史,以經世致用之學教導學生。爾後,饒鍔遊學四方,曾就讀於上海法政學院。早年參加過南社,與江南名士高吹萬等倡設國學會。饒鍔始終不忘恩師教誨,對温丹銘由衷地感激和敬仰,他曾在《温太師母江太孺人九秩開一壽序》中寫道:“鍔不敏,得交當世積學能文君子以為之師,若友者抑亦多矣。而平生所最欣慕心折者二人,於師得大埔温先生丹銘,於友得金山高先生吹萬。兩先生者,皆善為文辭,以學行推重一世。”
饒鍔自離開同文學堂之後,和温丹銘聯繫甚少。兩人交往最為頻密的是1924年。這一年,饒鍔在國故學研究撰述頗勤,著作頻出,並在潮州創辦《國故》月刊。温丹銘為這位昔日學生取得的成就而感到高興,特致信讚許。饒鍔在《復温丹銘先生書》中,表達對先生教誨的感激之情:“憶曩者,當先生掌教鮀浦之時,鍔以童稚之年,負笈渡江,嘗備在門牆之列,而至今忽垂二十年,中間客遊四方,因循困躓,卒莫克自振拔。後復牽於人事,重以憂思疾病,又無賢師友為之督責教誨,所學益以荒落。比年以來,所嘗稍得於古人餘緒者,及是已廢棄殆盡矣。自分此生終無與於斯文之末,不意先生竟垂眷,不忘辱書來督責之,教誨之。”
饒鍔在信中還就創辦《國故》月刊一事,請先生襄助,寫道:“方今國學陵夷,炎黃文武之道不絕如縷。四海遼闊,當不乏賢達、有志之士興起扶頹。而吾潮儒者,度今日之能肩嗣絕學之任者,舍先生固莫與屬。故前日因同邑之人有提倡國故之舉,囑鍔致書先生,請予贊助。誠以先生為今日嶺東靈光碩果,一言一行均足為後生小子楷模。”這年中秋前夕,温丹銘應邀到饒鍔家中做客。温丹銘寫有《贈饒君純鈎並序》(載《三十須臾吟館詩續集》),其序稱:“鈍鈎,餘分教同文學堂時學生也。近數年來,見其所作古文辭深合義法。今歲以創《國故》月刊,故來書通問。秋仲之潮,因造訪焉,款留深談,出所著《〈佛國記〉疏證》《王右軍年譜》相質,詳審精博,蓋文人而兼學人矣。喜贈以詩。”全詩如下:義安開郡後/千載得斯人/積學金輪富/能文璧等珍/山原無擇壤/道豈限傳薪/老我傷遲暮/摩挲兩眼新。
同年十月,饒鍔編著的《潮州西湖山志》十卷二冊由瀛社發刊,于右任為該書題名,温丹銘作序,其中寫道:“潮州西湖山始於唐,著於宋,盛於明,而蕪於清。得今善後處長洪公起而修之,饒子純鈎從而為之志,是湖山之遭時也。饒子能文,家富藏書,而諳著述之體,觀其凡例,吾知其必能詳而核,簡而明,質而雅。雖一隅之志,而能合史乘之體,吾知其傳之必能廣且久也。” 盛讚饒氏為蒐集整理潮州西湖山文獻,弘揚鄉邦文化所作的貢獻。 [7] 
饒宗頤治學道路上的領路人
1935年,鄒魯創建了廣東通志館,委任温丹銘為主任。温丹銘隨即舉薦饒宗頤,將這位年僅19歲才俊破格聘入館中,專職藝文纂修。館址在文德路,饒宗頤居寓館中,容與優遊,博極羣書。著名學者冒鶴亭、冼玉清、黃仲琴諸先生均於通志館任職。這對於饒宗頤一生的學術道路而言,實為一大關鍵。1946至1949年,饒宗頤擔任潮州修志館總編纂,主持纂修《潮州志》。温丹銘受聘為顧問,兼分纂《人物誌》。期間,温丹銘曾作《寄饒伯子》詩云:海濱鄒魯有遺風/運值乾嘉幾老翁/百年文獻知誰託/一郡聲華許子同/毋令後人笑我拙/要如先正秉心公/平生頗服謝梁冶/肯聽遺編飽蠹蟲。
温丹銘對饒宗頤在國學上的造詣,獨具慧眼,其寄望之殷,可謂溢於言表。温丹銘治學,以地方史地、民族、文獻、人物的研究成果最多,在甲骨學方面也頗有成績。饒宗頤早年的學術研究,深受温氏的影響,以“門下晚學生”自稱。1996年汕頭大學出版的《饒宗頤潮汕地方史論集》收輯了《與温丹銘先生書(三首)》,信中既有對太夫子温丹銘的關切問候,還有對《韓山志》、潮州方言等學術問題的請教與探討。如其中一首提到:“寶眷移居楓洋,未知系久住否?”,“拙作論潮音聲紐猶未完稿,俟草成當呈台誨”。
2000年春,饒宗頤先生為潮汕歷史文化研究中心出版、温丹銘所輯《潮州詩萃》作序,滿懷崇敬地寫道:“大埔温丹銘太夫子,居汕市日久,留心潮事,網羅放失,數十年鍥而不捨,成此《潮州詩萃》50卷……為集大成之總集,條流昭晰,閎博精詳。考作者生平,兼揚榷其風格,古今作品,鹹萃於斯,誠海涵地負之巨觀,足為來學矜式,厥功偉矣。”饒宗頤稱温丹銘為“太夫子”,既緣於父親饒鍔是其學生,也緣於自己從小親沐教澤,對温公之志業推崇備至。由此可見,温丹銘與饒鍔、饒宗頤父子有着深厚的情緣。
饒宗頤在20世紀八九十年代首倡“潮學”之後,多次親自過問推動“太夫子”温丹銘著述的整理出版,2000年為《潮州詩萃》作序,2014年為《温丹銘先生詩文集》題名。曾師從饒公的歷史學家郭偉川在《温丹銘先生詩文集·序》寫道:“故宗頤先生近日語及於此,對温公當年扶掖之恩,至今仍感念不忘。” [7] 

温廷敬著述部分

《補讀書樓文集》十六卷 稿本未刊六冊
本集為作者自編定,選自清光緒末至民國初期所作之文章,除散佚外,就所存者選十之四、五,包括各體文章,共一百三十篇。
《補讀書樓駢文》 稿本未刊一冊
本集為作者自編定駢體文之結集,收入《馬班優劣論》《估客行序》《潮州名媛集序》《潮州詩文萃徵鄉先哲遺集啓》等共八篇。
《三十須臾吟館詩集》六卷續集一卷 稿本未刊四冊
本詩集收入作者一九一六年至一九三六年間所作各體詩歌,約七百餘首。鼎革後,作者目睹軍閥混戰,國家凋殘,民生憔悴之慘狀,感受殊深,激發為詩歌,故集中多憂國憂民之作。
《亂離集》一卷 稿本未刊一冊
本集作者編定,所收諸詩是抗日戰爭避難滬濱時所作,共古近體詩一百餘首。
《亂離續集》一卷 稿本未刊一冊
《止齋七言古詩抄》上下卷 稿本未刊一冊
此為作者選自歷年所作七言古詩,共七十九首,略可見所遭之時世也。
《羊城集》上、下卷 稿本未刊二冊
作者自一九一七年至一九三六年,約二十年間曾七度往羊城,每次有不同感觸,必抒發為詩篇,留下當時歷史痕跡。
《滄海一廛詩草》一卷 稿本未刊一冊
此集為抗日勝利前後所作詩篇,主要紀錄作者晚年在敵偽淫威下之苦難生活。集中收入古近體詩共一百一十四首。
《居易樓詞》二卷 稿本未刊一冊
是書是作者抗日戰爭初期,避難滬濱所填詞之結集,共收入詞九十餘首。
《亂離詞》稿本未刊一冊
此為作者所填詞第二結集。因年老目眚,不能書寫,請人代筆,故所作不多,共收入詞三十餘首。
《滄海一廛詞草》 稿本未刊一冊
本集收入抗日勝利前後所填詞十餘首。
《經史金文證補》 稿本一冊 又《廣州學報》
抽印本《金文正郭訂釋》 稿本二冊
是書為著者研究郭沫若所著金文各書之後,對郭氏各書中,認為有錯誤者,輒提出不同之見解,著文辨正之,並對羅振玉、王國維、吳其昌等辨釋之有誤者,亦加糾正。
《重訂金文疑年表》 稿本未刊一冊
《續編金文疑年表》 稿本未刊一冊
《石鼓文證史訂釋》 稿本未刊一冊
《洛誥新解》 石印本一冊
《廣漢宋齋詩説》 稿本未刊一冊
本書為作者晚年目眚後之作。
《温飛卿詩發微》 稿本已佚 中山大學語言文學專刊抽印本一冊
《抱殘樓藏書跋尾》 稿本未刊一冊
此書乃作者為藏書題跋手稿謄清保存,日久竟積成帙,自署《抱殘樓藏書跋尾》。

温廷敬編校、輯佚部分

《廣東通志列傳》?自周至唐部分?四卷 中山大學印本 線裝四冊
《廣東宋元人物傳》五卷 稿本未刊二冊
《廣東明人物傳》 稿本未刊二冊
《明季潮州忠逸傳》六卷 補讀書廬印本二冊
凡得正傳六十九人,附傳三十三,外篇十七人,附錄二人。保存明季吾潮忠臣逸士事蹟之可靠資料。
《廣東清人物傳》 草稿未完成四冊
《潮州藝文志》八卷?缺卷八? 稿本未刊五冊
是書專志潮州歷代文人學士所撰,或有關潮州之著述。
《大埔金石志》 稿本一冊
《民國大埔縣誌》三十九卷 排印本十五冊
《徐氏汕頭一本堂族譜》十卷 排印本
《昌黎文錄》六卷 唐韓愈撰 唐海陽趙德編 重輯本未刊二冊
文錄原書六卷七十五篇,今已不傳。重輯本僅輯得五十三篇,距原本已得十之七八。
《許班王詩鈔》 明揭陽許國佐撰 編校本未刊一冊
原刊本已佚,僅存其侄孫登庸於康熙時搜輯而再刊本,蓋非完本矣。編選者據此本稍去其鄰於纖詭僻澀及應酬無深意者,選鈔為一編並序之。
《潮州詩萃》十五卷 稿本未刊二十五冊
是編所輯為吾粵潮州歷代詩歌之總彙。自唐歷宋、元、明至清末,詩人共四百三十六人,詩歌共六千五百三十六首。
《潮州文萃》?選鈔存散稿尚未整理成書?
此書在民初着手選輯,惜吾潮先哲詩文集多亡佚,一時未易告竣。僅輯得各體文章共七百五十餘篇(計有論辯7、序跋151、奏議97、贈序82、傳狀46、碑誌76、雜記24、碑記108、書啓88、哀祭46)。統觀所選各文,實為吾人閲讀、研究吾潮地方文獻有價值之資料。
《茶陽三家文鈔》六卷 清何如璋林達泉、邱晉昕撰 仿宋聚珍印本二冊
是書選輯清末吾潮人何如璋、林達泉、邱晉昕三家之文,匯成一編,以便讀者閲讀。
《潮州唐宋元詩文吉光集》四卷 稿本未刊二冊
此詩偈五十一首,文五十四首,奏議略六首,遺句四則。
《潮州名媛集》 稿本未刊一冊
選入吾潮自宋至清末女詩人廿一人,詩一百五十餘首,每人系以小傳,以便讀者欣賞及參考。
《般若波羅密多心經釋義》一卷 唐釋大顛撰 校正本一冊
據校者案語云:“明《晁氏寶文堂書目?釋典類》有大顛《心經註解》,又明《徐氏家藏書目?釋類》錄《心經》大顛注一卷。因知此書明代尚在人間,為保存鄉邦文獻,以見吾潮前代文化之真相,故為校正之。”本書除原釋義外,有校正記、傳及附錄等,以供參考。
《弘覺禪師詩文鈔》二卷 編校本未刊一冊
弘覺禪師道户?耄?拍境攏??篤液?寮人。道?肷?當明季,濡染當時士大夫之風氣,其文盤鬱處直迫昌黎,固明季所不可得也。編者取其所作選錄,分為詩文各一卷,以見其概。
《元和姓纂校補》四冊 稿本四冊 《廣州學報》本
《宮閨古藻集》五卷 稿本未刊二冊
本集輯自諸史、《玉台新詠》、《藝文類聚》,及雜見於他書者,依體類次,集為一篇,以存自周秦至隋女子文學之概,以備世之有志女學者閲覽參考之用。
《爾雅校議》為清乾隆劉玉麟撰,但原書散佚。此為校錄者得於攤肆,系採孫錄劉氏校本。廣雅書局刻《爾雅補註》殘本,僅寥寥六十四則。
《舊五代史校補》二十卷 宋薛居正等撰 稿本未刊九冊
《莫氏初訂持靜齋書目》四卷續一卷 莫友芝撰 校錄本未刊四冊
此莫氏為丁日昌藏書所著錄書目,復經温氏重新校錄改正謬誤,並加必要案語。
《持靜齋善本書目》三卷 稿本未刊二冊
編釋者將丁日昌持靜齋收藏善本書,重新編定,析為三卷:卷一宋本、元本,卷二為明本,卷三為校本、抄本,並加以必要考釋及藏書有關掌故。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