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洛學編

鎖定
〖洛學編〗五卷,清湯斌(1627-1687)撰。
洛學為北宋程顥、程頤所創之理學學派,因長期在河南洛陽一帶講學,故名洛學。導源於周敦頤濂學,後被陸九源、朱熹、王守仁所發揮,代不乏人。
中文名
洛學編
數    量
五卷
湯斌
編撰時間
1627-1687

洛學編簡介

〖洛學編〗
洛學為北宋程顥、程頤所創之理學學派,因長期在河南洛陽一帶講學,故名洛學。導源於周敦頤的濂學,後被陸九源、朱熹、王守仁所發揮,代不乏人。湯氏此書,專述洛學源流與思想。成於康熙十二年(1673),分前編、正編二編,前編列漢杜子春、鄭興鄭眾、服虔四人,唐韓愈一人,宋穆修一人。正編列宋程顥、程頤、邵雍呂希哲呂居仁附)、尹□、謝良佐張繹劉絢、李籲(孟厚附)、朱光庭邵伯温、程迥等十二人,附二人。列元許衡姚樞二人,附姚燧一人。

洛學編書中人物

列明薛□邵、曹端、閻禹錫(附白良輔、喬□)、王鴻儒、許誥、何瑭崔銑王廷相、王尚□、尤時熙(附李士元、謝江、陳麟、董堯封)、魯邦彥、孟化鯉呂坤、楊東明(附揚澗)、徐養相、王以悟、張信民、賀仲軾、呂維祺劉理順、王慕樣等二十一人,附七人,多為河南一帶理學名儒,每人述其生平事蹟、師承與學術思想,據《凡例》,此書原為論學而作,非同史傳,故不以介紹史實為主,而以介紹各家理學言論、著作為主。後人尹會一編《續編》,到清代孫奇逢湯斌、耿介、張沐、張伯行竇克勤冉覲祖等七人,體例依前。郭程先又作《補編》,補列宋至清八人。
有乾隆六年(1741)樹德堂刻本、《湯文正公遺書》本、光緒間吳元炳刻本等。

洛學編四庫全書摘要

《洛學編》·四卷(浙江巡撫採進本)
國朝湯斌撰。斌字孔伯,號潛菴,睢州人,順治己丑進士,官至工部尚書,
諡文正。是書述中州學派,分為二編。首列漢杜子春、鄭興、鄭眾、服虔,唐韓
愈,宋穆修,謂之《前編》。次列二程子以下十三人,附錄二人;元許衡以下三
人,附錄一人;明薛瑄以下二十人,附錄七人,謂之《正編》。各評其學問行誼。
蓋雖以宋儒為主,而不廢漢唐儒者之所長。後耿介作《中州道學編》,乃舉唐以
前人悉刪之,則純乎門户之私,所見又與斌異矣。 [1] 
參考資料